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解答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浙教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浙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成气体跑掉了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经调好的天平,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 刻度尺的零刻度损坏后就不能再使用了D. 显微镜中的视野太暗时,可换大光圈3.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高倍镜下清晰的看到了细胞核,细胞壁等结构,但是无论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叶绿体和液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切换低倍镜就有可能看到叶绿体B. 改用小光圈就有可能看到液泡C. 重新染色就一定能看到液泡D. 改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就有可能把叶绿体和液泡都找到4. 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B.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C.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D. 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5.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D.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保护作用6. 神州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大气时,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1) 写出A~F中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________;E________。 (2)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23. 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____ ____岩,这种岩石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24.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A . 液化 B . 熔化 C . 蒸发 D . 升华 17.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 是( )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
25. 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 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 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 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地图是用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 ”“低”)纬度地带。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水平检测卷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A .只有①B .①③C .只有③D .①②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安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 2cm 深处 4cm 深处 6cm 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 A .低于-40℃ B .等于-40℃ C .0℃ D .略高于-40℃4.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 .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 .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 .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如图所示,小安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7.下表是温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科属种招潮蟹十足沙蟹招潮蟹招潮蟹青蟹十足梭子蟹青蟹拟穴青蟹江蟹十足梭子蟹梭子蟹梭子蟹大闸蟹十足方蟹绒螯蟹毛蟹A.青蟹和江蟹B.招潮蟹和江蟹C.大闸蟹和江蟹D.招潮蟹和大闸蟹8.如图甲是小实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玻片上的细胞排列应是下图中的( )A.B.C.D.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由于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自己的卵滚回去。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改写: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B.取用试剂后及时盖上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D.取用试剂后应将滴管清洗干净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改写:当你因肚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疼痛的部位、是否拉肚子、是否感到疲劳,然后通过手触摸和化验等方法来获取事实和证据,以帮助建立假设和制定治疗计划。
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改写: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2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2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改写: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器官C.属于组织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下表是甲、乙、丙、XXX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改写:下表是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原因分析A 甲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裂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B 乙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C 丙视野中没有光斑操作盖盖玻片时不当D 丁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玻片上展平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一. 选择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 ) A.350升 B.350毫升 C.35升 D3.5毫升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3.青娃、蛇、羊与蚯蚓、蜜蜂、草履虫的根本区别是 ( ) A.体外有无鳞片和毛 B.是否生活在水中 C.是否有恒定的体温 D.有无脊椎骨 4.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5.厨房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易溶解的是 (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白酒6.从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所述物质是晶体的是 ( ) A.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 B.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C.丙物质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D.丁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以下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 A.种子 B.心脏 C.血液 D.叶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 ( ) A.缺水环境 B.缺日光的环境 C.低温环境 D.缺养分的环境 9.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1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A.点燃蜡烛B.放风筝C.种植蔬菜D.跳远12.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几种食物的PH 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3.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14.下列有关星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天全球观测到的星空是一样的B.同一地点同一天观测的星空一样C.在同一地点同一季节观测到星空一样D.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星空不一样 15.下面四条河流中,实际河面最宽的是 ( )16.读月球运行轨道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a 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B.b 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C.c 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D.d 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17.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18.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汽化现象19.下图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20.如图所示情景①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② 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③ 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④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二.填空题21.写出下列实验所需要的器材(1)测量某同学的体温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322.木块的长度是23. 其活动强弱周期约为 年。
浙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测卷B(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1.本卷共四大题,满分 100 分,完成时间 8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放。
做题时,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祝你成功!15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 手感柔软,生长迅速。
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 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下列证据中, 与判断该不明物 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2.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 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D.“地沟油 ”经重新提炼回到餐3.在观察校园生物时, 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乙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 不记录C.丙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 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 也把它记录下来D.丁同学的观察记录中有蜈蚣, 其他同学都没有, 她决定把它删掉4.我们的身边除了那些能够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外,还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较为低等的孢子植物,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D.苔藓植物是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浙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测卷B (含解析)5.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永久装片,出现图甲、图乙两个视野,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目镜一样, 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B.如果物镜一样, 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 则乙视野更暗D.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6.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 插入 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 77℃, 现测得气温为 17℃, 那么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5℃ D.17℃7.“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B.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C.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D.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很好地认识它。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容易接受新事物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由于人在青春期(B)A. 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日益健全B. 大脑的兴奋性较强C.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D.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解】内脏器官、身高、体重、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接受新事物无关,大脑兴奋性强则是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条件。
2. 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某个情况下由于惯性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该情况可能是(B)A. 高速行驶B. 紧急刹车C. 突然启动D. 车速太慢【解】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人突然往前冲而造成的伤害,而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往前,所以应当选择B。
3.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D)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以上都有可能【解】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表明直升机相对于运动员向上运动,有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这个结果:①直升机向上运动;②直升机静止不动;③直升机向下运动,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小。
故仅凭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是无法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如何运动的。
(第4题)4.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解】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两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果实受到的重力,故C、D选项说法不正确。
5.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1牛的是(B)A. 一张课桌B. 两个鸡蛋C. 三只蚂蚁D. 四本科学教材【解】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克,则两个鸡蛋为100克,受到重力约1牛。
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测试卷A(原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四章(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1.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A. 玻璃保温杯→不锈钢保温杯→智能保温杯B. 唐诗→宋词→元曲C. 人力纺织机→水力纺织机→蒸汽纺织机D. 书信→电报→手机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A.量取液体时读数B.测量液体温度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D.盖上盖玻片3.在浙江某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cm,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
中华水韭属于()A. 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蕨类植物D. 苔藓植物4.神舟十七号于2021年10月26日发射,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感觉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面上的指挥人员B. 火箭发射塔C. 火箭D. 地球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的B. 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C.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D. 要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小科学习长度的测量方法后,利用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2.4mm、22.5mm、22.5mm,其测量结果应记录为()A. 22.4mmB. 22.5mmC. 22.46mmD. 22.47mm7.在我国许多地区,因土地荒漠化严重,种植着很多梭梭树用于防风固沙,其叶片呈鳞片状,你认为梭梭树叶片呈鳞片状的主要原因是()A. 荒漠土壤中空气含量充足B. 荒漠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少C. 荒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不足D. 荒漠土壤中无机盐含量较多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组别项目水质水量水温蛙卵数孵出的蝌蚪数A组河水500mL 22℃30个28只B组蒸馏水500mL 10℃30个9只该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是()A. 水量过多B.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 水温相差太高D. 水中没有水草9.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态的细胞,这些细胞()A. 都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质B. 形态不同,是细胞生长的结果C. 形态不同,功能也有差异D. 都可以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10.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第1~5章(浙教版2024)。
4.难度系数:0.7。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5℃,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95℃。
现测得气温为32℃,那么实际的气温是()A.18℃B.27℃C.30℃D.37℃2.智能手机具有显示步数的功能,那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小安认为:手机可能是通过传感器来计步的。
小安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搜集证据D.得出结论3.在春晚表演当晚,机器人排列成4个方阵为歌手伴舞。
但机器人不属于生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A.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不能来回自由行走C.不能与人交流D.不能解答多种问题4.小安一家周末踏青,看到一种如图所示的植物。
该植物属于()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D.被子植物5.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6.小德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植物检索表,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为无种子B.肾蕨对应表中CC.植物D无茎叶的分化D.植物E属于藻类植物7.如图所示为某地区食物网关系图,对图中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A.兔→草→鹰B.草→鼠→鹰C.鹰→兔→狐D.草→狐→鹰8.马航MH370失事使人们认识到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跟踪飞机飞行的必要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复习试题类型之一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2.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B.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C.如果有腐蚀性的药品溅到皮肤,一般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试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对应错误的是(A)A.盛放固体药品——量筒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D)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正确的是(B)A.实验室中的任何药品都可以装入试管保存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D.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类型之二掌握长度、体积、温度的测量6.以下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B)A.35mm=35mm×1/1000=0.035mB.35mm=35×1/1000m=0.035mC.35mm=35×1/1000=0.035mD.35mm=35×1/1000mm=0.035m7.张丹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她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 A.长为20m,最小刻度为1dm的皮卷尺B.长为20cm,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尺C.长为1m,最小刻度为0.5cm的木尺D.长为3m,最小刻度为1cm的钢卷尺8.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索马里,为63℃;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为-88.3℃。
下列四种温度计中,可在这两处使用的是(D)9.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B.量杯有零刻度C.温度计一般有零刻度,但体温计没有零刻度D.量筒也有零刻度10.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如图中所示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图1-1A.1.65m B.1.75mC.1.85m D.1.95m11.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上)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上)期末检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生须知: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用量筒量取水时,某同学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70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量取水的体积()A.小于70毫升B.大于70毫升C.等于70毫升D.无法确定2.永嘉龙湾潭有一个玻璃观景台,如果有一块质量跟一个鸡蛋差不多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这块石子的质量可能是()A.5克B.5×105毫克C.5×10-5吨D.500克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4.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好()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
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5.“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科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属于分子的()现象。
A.汽化B.蒸发C.扩散D.升华6.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3。
52厘米、3.53厘米、3。
61厘米、3.5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A.3.55厘米B.3.527厘米C。
3.5475厘米 D.3.53厘米7.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A.黑松B.蕨C.大豆D.海带8。
下列测量工具中有关的刻度不均匀的是( )A、托盘天平B、量杯C、卷尺D、酒精温度计9。
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
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质量和体积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形状和体积不变10.下列各项与细胞分裂意义无关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
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直接目的是为了()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和证据C.提出问题D.制定计划2.植物界最高等、种类最多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3.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为0℃B.从t1 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C.冰是一种非晶体D.从t1 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5.下列四种动画形象,哪种原型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A.唐老鸭B.米老鼠C.蜘蛛侠(蜘蛛)D.章鱼哥(章鱼)6.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的是()A.体小且绿B.能呼吸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D.能生长和繁殖7.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米、厘米、分米、纳米B、分米3、毫米3 3 3、厘米、米C、吨、千克、毫克、克D、千米、米、毫米、微米8.小明在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
右图显示的实验现象说明了()A.分子之间有斥力B.分子运动快慢与气压有关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9.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这是因为()A、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C、过去的测量有误差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10.从细胞的结构看,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壁11.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弱度的是()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12.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关系是()A. ñ甲>ñ乙>ñ丙B. ñ丙>ñ甲>ñ乙C. ñ乙>ñ甲>ñ丙D. ñ丙>ñ乙>ñ甲13、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天平C、酒精灯D、显微镜14、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B、小肠C、口腔D、大肠15、右图中的甲位于()A、东经170°、南纬20°B、西经170°、北纬20°C、东经170°、北纬20°D、西经170°、南纬20°16、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
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油是否透明B.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C.闻油是否有异味D.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1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错误的是()A、室内人迅速躲到坚实的桌子底下B、室外人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C、尽快关闭家中的煤气、切断电源D、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河谷地带18、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A.地壳、地幔、地核B.地幔、地壳、地核C.地核、地幔、地壳D.地核、地幔、岩石圈19、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20、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 时间B 时间C 时间D 时间 二、填空题(每格 1 分,共 34 分) 21、填单位:⑴ 某同学身高 17.0;⑵教室的长度约为 8; ⑶ 一个橘子的质量 100; ⑷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 500;2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仪器。
23、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 性质制成的。
标准状况下,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如图所示的温度是。
24.据图回答:图中 1 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图中 2 表示的是细胞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填“组织”或“器官”)。
25、显微镜的使用(1)写出显微镜下列编号的结构:(见右图)(7) (9)(2)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①观察写有字母“b ”的装片,一般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右眼 睁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②下图左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 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请字母) A .右上方B .左上方C .左下方D .右下方③如上右图所示,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 10×和 10×,如果此时将镜 头换成 10×和 40×,那么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将 。
(填“变多”或者“变少”) 26、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地球是一个稍扁、略鼓的椭球体。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大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漂浮”在上,相互不断地发生和张裂。
其中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我国位于板块。
27、小丽同学从菜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1)她切开一个番茄,发现有很多汁液流出。
这些汁液是番茄的_,来自于。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组织。
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肉细胞,发现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组织。
(3)根据以上观察,小丽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4)番茄是植物,其原因是它可以进行作用,自己制造养料。
28、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扬子鳄鲫鱼蚯蚓大熊猫(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进行就地保护。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20 分)29、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ñ;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 _ ,矿石的体积为_。
矿石的密度为。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 组别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7.53 B32.4026.2530、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时,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观察:(1)选择两组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2)由这四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豌豆种子发芽时肯定不需要 。
(3)本实验中,每一组都取多颗种子的原因是。
31、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 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 32 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 别标上 A 组、B 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 A 组老鼠的“生 物钟”,B 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
保持其 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 A 、B 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
5 小时后让 A 、B 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
获得数据如右表: (1)B 组实验的作用是;(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
四、分析计算题(6 分)32 、 最 多 能 量 200g 水 的 的 量 筒 , 一 次 最 多 可 量 出 多 少 克 酒 精 ? ( 酒 精 的 密 度 是 0.8×103kg/m 3)七年级科学试卷 答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二、填空题(每格 1 分,共 34 分) 21.(1) (2)(3) (4)实验 甲 乙 丙 丁场所 黑暗 黑暗 光照 光照棉花状态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温度(℃) 23 23 23 23数天后的发芽情况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得分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得分22.23.24.25.(1)(2)26.(1)(2)27.(1)(2)(3)(4)28.(1)(2)(3)(4)三、实验探究题(每29.(1)(2)30.(1)(2)(3)31.(1)(2)(3)四、分析计算题(6 32.七年级科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 分,共40 分)题次12345678910得分B A C C B A D C D B题次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D B C B C B B C C B二、填空题(每格1 分,共34 分)21.(1)dm (2)m (3)g (4)ml22.刻度尺质量23.热胀冷缩0℃98℃24.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25.(1)反光镜粗准焦螺旋(2)q C 变少26.(1)两极赤道(2)六软流层碰撞太平洋亚欧27.(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器官(4)光合作用28.(1)鳃(2) C (3)大熊猫(4)蚯蚓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20 分)29.(1) B(2)27.2g 10ml 2.72×103kg/m330.(1)甲和乙或丙和丁(2)光照(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1.(1)对照(2) A (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分析计算题(6 分)32.16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