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既是儒学的经典之一,又是先秦诸子说理散文中的重要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做,它以辑录孔子言论加专题论述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阐发儒家有关“中庸”的思想。因此,《中庸》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思想史意义。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人却根本性地误读了。在亲手抄写了中庸之后,我对“中庸”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理解与收获。

在当今社会,现代的人的心目中对中庸的误读越来越深,大致形成这样一些流行观念:认为“中”就是不彻底,模棱两可,即中间状态,走中间路线;认为“庸”即庸碌无为,即庸俗。总之几乎成为了迂腐、缺乏个性、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认为中庸主张一种折中主义,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不敢坚持正确的主张,见风使舵,是一种圆滑的处世策略和人生观念。甚至有人把中国人所谓的劣根性,如缺乏西方人那样的冒险进取精神,作为少数派时不敢坚持己见,以致造成中国长期落后乃至出现像“文革”那样的政治悲剧,都归结为中庸之道的危害。我想,这样理解中庸之道自有其合理的时代背景,那就是近代以来精英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反思,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儒学中庸之道使国人成为了一个懦弱的精神群体。但是,儒学作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思想体系,只有当我们自觉地远离躁动的时代氛围和功利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真正从学术价值层面上静心思考,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是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庸”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词在《论语》中仅此一处,孔子并没有对“中庸”展开进一步的阐发,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和多种解释的可能。从字源上来看,“中”的本义为“内”,“庸”的本义为“用”;在《中庸》原文中,第一段即可被视为对“中”的释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一段既可理解为对“中”意义的阐释,也可视为一种伦理引导,告知读者已发和未发之情“应该是”和谐的、平衡的。朱熹《中庸章旬》日:“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未发生时,心中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或不及,是恰到好处,就是中;而情感发出后无所乖戾,就是和。所以,中庸其实具有体、用两重性,中庸要求的是体用合一。”发皆中节”,是对调和不同而达到和谐的要求,即和而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情感、欲望的表达,都应当有一个恰当的限度,也就是一个适当的点,每个人都达到这个点,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有序,否则就混乱无序。推而广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要素,都应处于自身的适当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相互形成适当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生态,整个社会、自然就处于和谐状态.相比之下,朱熹对于书名中另一个词“庸”的注解相当简单。朱熹的《章句》中仅仅简略地释为“平常”。

其实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达到至善、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在我看来中庸之道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中庸的“中和”观念,更具有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在社会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儒学的最大的普适性与永久的价值性,所以具有长久的价值而不会被淘汰。这也是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之主干,其影响广泛而久远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