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养生是中国养生学的又一大特色,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在远古时期就有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及史皇作画的记述。据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出现了绘画和书法相结合的作品,书画作为一门艺术,从原始社会一直延伸到现代。这里所讲的书画养生就是指通过书法、绘画、读书的爱好,达到养生健康的目的。

根据医学专家研究认为,长期能够坚持书法、绘画或读书的人,大多数为长寿者。追溯中国书画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从以下古今书画家的寿龄中不难看出,书画对人的健康长寿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如隋唐之际的虞世南终年80岁,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79岁,柳公权享寿88岁,明代的文征明去世时90岁,董其昌活到82岁。清代俞樾86岁时为江苏巡抚手书唐代张继《风桥夜泊》诗,此书一刻碑,拓片便广为流传。此外,翁方纲寿高85岁,包世臣寿长81岁,吴昌硕寿84岁,现代书画界名人于右任、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郭绍虞、萧龙士、萧娴均享寿90岁以上。百岁以上的还有朱屺瞻、肖劳、苏局仙、孙墨佛。其中难能可贵的是孙墨佛在107岁时,还为参加奥运会的代表连写了20幅字,并说:我的长寿之道就是写字。

书法何以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功用呢?首先它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汉代的蔡邕在《笔论》中讲:“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唐代张怀璀在其《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见其意,书则一字见其心。”书法的练习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陶冶心灵,还有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比如唐朝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主张“学书为乐”“学书消日”。他单日练草书,双日练楷书,以习书法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陶冶心情。他在谋古勘中写道:“秋暑郁然,览之可以忘倦”。将欣赏书法作品作为消暑祛疲倦的良方。同时代的大诗人陆游也是酷爱书法者,他曾说:“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以书法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和充养脾胃的食粮,足以证明书法对人身心健康之功用。

专家们认为,当人们在练习书写之前,首先要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这对心神的调养是十分有利的。正如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唐太宗李世民则在《笔法谢中说:“夫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

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则字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扑”。又如元代李衍在《息斋竹谱》中说:“握笔时,澄心静虑,意在笔先,神思专一,不杂不乱,然后作笔。”此外,运笔书写时通过科学、合理、巧妙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横、竖、撇等笔画按排到每个字的结构中去,再现字的俯仰、向背、欹正、宾主、疏密、揖让等。这个过程正是古人所讲的“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古人在这里所说的“尽一身之力”的力不是蛮力,而是书写者通过长期的习练所产生的巧力。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运之即久,俾指尖劲捷,运笔如飞……”或问:“周身之力如何可到?”日:“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自至矣。”由此可见作者在全身心进入书写状态时,不仅周身各部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脊柱和关节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状态,还能激活大脑高级神经细胞,全身血气通融,使书写者心神高度统一,机体内外和谐,最终达到身强体健,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绘画也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它与书法一样,有凝练神志,陶冶心情,排除杂念的作用。当绘画者进入创作之时,笔下画出的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人物形态,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惟妙惟肖,使绘画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大有成仙脱俗之感。这对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激发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是十分有利的。

古代画家有“外师造化勤动脑”的说法,这就要求绘画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以静观景,走走看看,收集素材,采风临摹,进行创作。将画家的主观情思熔铸到客观景物中去,画其所见、所感、所想,以期达到“迁想妙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这与画家石涛所讲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这样,画家才能阅历广泛,底蕴厚实,经验丰富,加之所学到的书画基本技巧,就可将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多彩的内心世界辉映纸上。这种博取广学,与时俱进,走万里路,观万般景,立身书画之外,存心书画之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之能,潜移默化地达到了修身养性,锻炼体魄的目的。

纵观古今中外的长寿者,大多数都喜爱读书或读好书。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健脑益智,陶冶情操,祛病延年。这已被古代众多医学家和养生家所认同,因此,古人将“读书义理”列为养生十乐之首,并总结出:“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和“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等妙句。

现代医学认为,书籍是按一定的节律性的文字排列而成的,在读书中的文章时,通过眼睛的视神经传入大脑的视觉中枢,能使全身的组织细胞产生良好的共振现象,人体的生物节律更加协调,生物潜能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生命力增强,衰老的过程变慢,人的寿命延长。而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要想大脑衰老减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它经常接受外界良性刺激,尤其是知识方面的信息,因而进行思考,就好像大脑进行体操锻炼,在锻炼中扩张血管,加速神经反射,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读好书给人一种好心情,能排除一切忧愁和烦恼,读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强的书籍,好像和良师益友在交谈,心情特别愉快。当有些人出现孤独郁闷,悲观失望的情绪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读书有较强的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书籍上,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一时的忧愁烦恼和不愉快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这对心理健康非常有利。好读书还可以使人珍惜生命,重视养生保健,高质量、高品位的进入生活和工作状态。有些人年老后,感到精神空虚,无所企盼,甚至产生厌世和轻生的思想。而书籍是生命的“激活剂”,读书能劝解人们珍惜生命,体验人生价值,焕发青春活力。书籍中知识丰富多彩,开卷有益,读完一本好书就是接受一次有益的教育,让人耳目一新。至于书中那些健康长寿好的经验,那些衣食住行的新知识,那些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读后更使人受益匪浅。

1.书画艺术与健康长寿

习作和欣赏书画可使人精神愉快,调节心理。专工书画时凝神一致,排除杂念。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乃能立志进取,学习书画理论,研读画册、碑刻字帖,观摩欣赏书画展,以书画诗文会友、交流心得。用功学好书画,才能提高鉴别能力,识别字迹及绘画的优劣,才能写好字、绘好画。出精品。一旦有了进步,便会自得其乐,心情愉快。好的书画应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相得益彰。人们可以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诗文、书画中汲取精神食粮。例如画中的林、竹、山、云使人心灵升华在天地之间,有成仙脱俗之感,大大有益于心理健康。此外,研习书画还可以求德、修德,使人具有高尚情操,乐于助人,与人和睦相处。在获得内心温暖的同时,也调节了情绪,缓解了焦虑,从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所谓“德高者长寿”由此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