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校园应急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应急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da48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1.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把应急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3.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反应、科学处置。
4. 师生参与,协同应对。
充分发挥师生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协同应对的良好局面。
三、应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全校应急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2. 各部门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由学校教职工、学生及社会志愿者组成,负责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疏散、安抚等工作。
四、应急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职责分工、物资储备等。
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有效。
3.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加强应急培训。
对师生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严格信息报送。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上报。
6.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 学校应急指挥部应迅速了解事件情况,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 各部门应急小组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响应,积极配合救援工作。
4. 救援工作结束后,学校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样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a2eb4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1.png)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样本一、严格遵循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责,认真负责,确保坚守岗位。
二、秉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措施坚决、依托科学、强化合作的原则。
三、坚决执行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统一指挥、协调并指导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
四、全面收集、深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对可能演变的趋势进行预判,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有效的处置建议。
五、定期组织对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审定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并开展预案的演习活动。
六、负责建立健全并维护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网络系统,确保信息报送的规范性、隐患排查的及时性、以及应急管理宣传培训的全面性。
七、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应详细记录接报时间、事发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潜在隐患、已采取措施等信息,并立即向校长报告,同时迅速赶往事发地点,积极参与事件的处置工作。
八、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采用书面材料或电话形式,立即向街道应急管理中心进行报告。
九、负责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期处置工作,并编制详尽的调查报告。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样本(二)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一、学习会议制度1.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应急管理工作例会,旨在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排查潜在隐患,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并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2. 应急管理工作例会需紧密结合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及安全工作总结,同时确保上级指示要求、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以及新情况的研究与新问题的有效解决,坚决防范形式主义与走过场现象。
3. 在特殊情境下,如国家举办重大政治活动期间,或单位内部出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案件苗头时,应立即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安保工作方案,深入排查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值班值巡制度1. 加强对微机室、财务室等重点区域的“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安全巡查,确保万无一失。
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5篇)
![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1c9d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9.png)
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5篇)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精选5篇)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篇1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本着服务师生,安全第一的原则,经学校与食堂承包人协商签订本责任书。
一、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采购粮油、蔬菜必须渠道正常、票证等手续齐全,且保证在运输、储藏方面无污染。
三、饭、菜熟透,不向师生供应生冷、霉变食品,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执证上岗。
各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
五、协助值日教师维护好饭场秩序,严防拥挤、烫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操作间。
加强水源、电源管理,使用电器必须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线路,防止火灾发生,定期清洗水塔,保证用水卫生。
七、要定期对食堂灶具进行消毒,定期打扫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蝇、灭鼠工作,认真做好防疫工作。
八、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食堂正常运作提供良好环境。
九、安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发现不安全事故,视具体情况进行严肃处理,重大问题交由上级机关甚至司法机关处理。
十、本责任书每学年度签订一次,一式三份,学校、分管领导、食堂承包人各存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学校(盖章):分管领导(签字):学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篇2一、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天津市对疾病的控制方案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
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在本学校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三)分类处置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例,在于早期发现非典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
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按照潍坊市卫生局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3529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6.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3.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
根据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物资供应。
4.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组织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
发现突发事件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校长汇报。
2. 确认事件。
应急指挥部根据报告情况,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确认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3. 启动预案。
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处置。
4. 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师生发布事件信息,引导师生正确应对。
5. 处置措施。
根据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6. 事态恢复。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和善后处理。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人力充足。
2. 物资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物资供应。
3. 资金保障。
设立应急资金,用于突发事件处置和善后处理。
4. 技术保障。
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获取必要的技术支持。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3. 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范例(三篇)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77bfb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8.png)
2024年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范例为确保个人防护工作到位,特此规定如下:一、个人防护要求1. 特定人员必须穿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及防护口罩。
每次与病人接触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二、污染对象的消毒措施(1) 地面、墙壁、门窗的消毒:应选用适宜浓度的过氧乙酸(____%-____%)、二氧化氯(____mg/l-____mg/l)、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的消毒液(____mg/l-____mg/l)进行喷雾消毒。
针对不同材质的墙壁,需控制喷洒量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消毒效果。
地面消毒时,应先从外围向中心喷雾,随后待室内消毒完成后,再由中心向外围重复喷雾。
所有消毒处理应持续不少于____分钟。
(2) 空气的消毒:房屋密闭后,可采用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量为____ml(即纯过氧乙酸____克),可通过熏蒸器或加热蒸发方式进行。
对于大型房屋,可选择气溶胶喷雾方式,使用适宜浓度的过氧乙酸、____%____、二氧化氯或有效氯消毒液,每立方米喷雾量为____ml,作用时间为____小时。
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并注意防火及过氧乙酸的腐蚀性。
(3) 衣物、被褥、书报等物品的消毒:耐热耐湿物品可采用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时间分别为____分钟和____分钟。
不耐热物品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法,每立方米用量为____%-____%的过氧乙酸____ml(____克/米3),熏蒸时间为____小时至____小时。
另可选择环氧乙烷消毒柜或压力蒸汽消毒法进行处理。
(4) 病人排泄物与呕吐物的消毒:稀薄排泄物或呕吐物应加入漂白粉或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处理,搅匀后放置____小时。
无粪尿液同样需加入消毒剂进行处理。
成形粪便则需采用特定浓度的漂白粉乳剂或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处理,作用时间为____小时。
(5) 餐具的消毒: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法,时间分别为____分钟至____分钟和____分钟。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b291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应急管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综合协调、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三条学校应急管理工作范围包括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环节。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实施。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学校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管理科科长兼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安全管理科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第六条学校各科室、各部门应当明确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第七条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学校应急管理制度;(二)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组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收集、报告相关信息;(五)组织、协调、指导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工作;(六)组织开展学校应急管理的科学研究和经验交流。
第三章预防与预警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落实预防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c330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1.png)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1. 引言学校应急管理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它旨在确保学校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应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步骤。
2. 应急组织架构为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学校应当建立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具体职责。
•学校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制定总体应急策略和决策。
•办公室:协助指挥部处理日常事务,负责汇报和统计应急信息。
•安保办: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和维护公共秩序,按照指挥部指示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医务室:负责学校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包括疫情防控、急救等。
•保卫处:负责维护校园安全和保卫工作,按照指挥部指示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公安派出所:学校与公安派出所签订协议,由派出所派出辅警,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和治安巡逻。
3. 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学校需要制定和修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不同灾害和紧急事件制定的操作指南,包括预案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依据、调度程序、预警、人员疏散等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修订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应急演练与培训应急演练和培训是提高学校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演练,及时发现和弥补应急管理漏洞。
•应急演练准备:根据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准备工作,包括演练主题、演练时间、演练区域等。
•应急演练流程:演练前通知、演练现场布置、演练过程记录、演练后总结,确保演练工作有序进行。
•应急培训: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应急设施与物资准备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设施和物资准备体系,以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支持。
•应急通信设备:确保学校内部和外部的通信畅通,包括无线电台、报警器等。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1a4e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5.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1. 建立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2. 设立学校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部门、各班级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应急工作。
三、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办公室报告,并采取初步处置措施。
2. 应急启动:学校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3. 应急处置: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1)现场处置: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有序组织师生疏散。
(3)物资调配:根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
4. 应急结束:经过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应急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应急小组等相关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应急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3. 资金保障:学校应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工作的开展。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应急演练应覆盖学校各部门、各班级,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六、应急信息管理1. 建立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
2. 加强应急信息发布管理,及时向师生通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8203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来访人员及校内各类活动。
第三条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组织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二)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安全应急工作;(三)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能力;(四)对学校安全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五)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教务处:负责组织应急演练,确保教学活动安全有序;(二)后勤处:负责校园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保障校园设施安全;(三)保卫处:负责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校园秩序;(四)学生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应急演练;(五)校医室:负责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六)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安全应急工作。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八条学校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突发事件类型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应急响应程序;(四)应急物资及装备;(五)应急人员培训及演练;(六)应急资金保障;(七)应急信息报送及处理。
第十条应急预案应定期修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一条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第十二条应急响应程序:(一)发现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二)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研判,确定应急响应级别;(三)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四)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置情况;(五)根据突发事件进展,调整应急响应措施;(六)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49a8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9.png)
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三条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配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应当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学校应急救援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保卫主任、总务主任等为成员。
第五条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一)制定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二)组织实施学校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三)建立健全学校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四)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五)协调学校与上级部门、社区及相关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六)及时报告和发布应急救援信息;(七)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年级组、班级应当设立应急救援小组,明确应急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年级组、班级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七条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一)组织实施本部门、年级组、班级的应急救援预案;(二)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三)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四)及时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五)协助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章预防与预警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与预警制度,落实预防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育教学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当立即整改,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学校的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的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69449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应急管理,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学校应急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3.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4. 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五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安全保卫处:负责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处置突发事件;2. 教务处:负责组织教学秩序恢复和保障教学资源;3. 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4. 总务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5. 医务室:负责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护工作;6. 宣传部:负责应急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
第三章应急准备第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各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应急工作手册,明确应急职责、处置流程和应急资源。
第九条学校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一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第十二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向校长报告情况,并根据预案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到位。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四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定期向校长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并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第五章应急恢复第十五条应急处置结束后,学校应组织力量进行善后处理,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5篇)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5326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a.png)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5篇)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1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生产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
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是本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当作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安校园。
(一)健全机构,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二)明确责任三、主要工作(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各教学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
让“安全”二字深深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懂得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达到他们行为的规范化。
任课教师,不管是什么课(包括室内室外课),都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坚守岗位,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
若需要做实验,教师实验要规范,把安全问题考虑周全。
经常利用集中学*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用水、用火、用电等安全知识。
要加强对职工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
每学期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安排后勤人员和督促相关人员排除。
牢固确立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意识。
学校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度范文(3篇)
![学校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6136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6.png)
学校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度范文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火灾、地震、道路交通事故、校园恶性伤害事件等。
针对学校事故的发生,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以确保师生安全。
以下是学校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度范本。
一、应急管理机构学校应设立应急管理处,负责学校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处下设应急小组,由校领导、教师代表、保卫人员等组成,负责协调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等。
二、应急预案编制1. 编制学校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步骤。
2. 针对学校各种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
3. 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应急措施的迅速执行。
三、应急救援队伍1.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志愿者等。
2. 对队伍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救援能力。
3. 定期组织演练,加强队伍的配合与协作能力。
四、设立应急装备储备中心1. 建立应急装备储备中心,存放各类紧急救援设备和物资。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备设备,确保其可用性。
3. 制定清单,明确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1. 制作宣传资料,向师生宣传应急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应急知识培训班,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3. 举办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六、加强事故隐患排查1. 定期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并及时消除隐患。
2. 梳理学校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台账。
3. 完善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
七、与相关部门合作1. 建立学校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3. 定期组织联合演练,提高学校与相关部门的应急协作能力。
八、加强事故记录与分析1. 建立事故记录档案,及时记录和整理学校发生的事故情况。
2. 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3. 定期组织事故分析研讨会,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九、加强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1. 建立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渠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外部支持。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beb8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d.png)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成立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校应急管理工作。
2.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应急职责。
各部门、各岗位要明确应急职责,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应急信息报告制度。
各部门、各岗位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三、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和应急资源调配。
2. 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宣传和培训。
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响应1. 紧急情况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先期处置。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先期处置,减轻灾害损失。
3. 协调指挥。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4. 信息发布。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公布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
五、应急恢复与重建1. 恢复工作。
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恢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 重建工作。
针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重建工作,确保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设施恢复正常。
六、监督检查1. 定期检查。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专项检查。
针对特定突发事件,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8631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31.png)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为了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在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正常开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心小学安全防范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
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抢险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副总指挥:组员: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由**担任,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布置和运作;副主任由**担任,负责协调关系、人员和物资调配工作;信息报告员由**担任,负责信息发布、更新、报(道)告。
2、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组长:基础成员:3、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
组长:基础成员:三、工作目标:1、通过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措施:1、发现师生遭遇安全事故时,由指挥机构向上级汇报,向家属通报。
2、救援组根据事故性质实施救援,迅速送医院诊治。
如果无法处置,紧急向就近的医疗机构求助。
3、如果属食物中毒事故,则需要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教育学校的应急管理制度
![教育学校的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ff56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3.png)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制度1. 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学校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预案(1)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2)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系、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救援保障、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内容。
3. 应急预警(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4. 应急处置(1)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2)应急处置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疏散撤离、交通管制、治安维护、信息发布等。
5. 救援保障(1)成立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
(2)加强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6. 恢复重建(1)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学校设施安全。
7. 信息发布(1)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2)加强对校内外的信息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三、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责任追究1. 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1)未履行应急职责,导致突发事件扩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2)隐瞒、谎报、缓报突发事件信息的;(3)擅自改变应急处置方案的;(4)不按规定执行应急处置命令的;(5)其他违反应急管理制度的行为。
2. 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2ed9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a.png)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学校应急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应急培训和应急宣传教育等方面。
一、应急组织机构学校应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学校的应急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校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安全保卫人员等。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应急预案学校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救援、善后处理等环节,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
三、应急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急演练可以包括火灾、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安全事故等不同类型的演练。
通过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应急物资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
应急物资应放置在显眼、易取的位置,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五、应急培训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急救知识、防暴恐袭击等。
通过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六、应急宣传教育学校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
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包括应急知识讲座、应急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观摩等。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应急自我保护能力。
七、责任追究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对在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监督与评估学校应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定期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同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总之,学校应急管理制度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制度
![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eb1d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c.png)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管理工作。
3. 快速反应,协同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4. 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及时、准确发布应急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三、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体系1.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处,负责日常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检查。
3. 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小组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成立应急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
四、应急管理工作内容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学校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2. 应急演练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和维护。
4. 应急信息报送与处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处理。
5. 应急宣传教育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应急意识。
五、应急管理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应急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 严格遵守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学校应急措施管理制度
![学校应急措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70a7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a.png)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1. 建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3. 各部门、各班级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应急响应机制1.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进行避险、转移。
(2)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3)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疏散、救援。
2. 一般情况下的应急响应(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2)校园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打架斗殴、偷盗等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维护校园秩序。
四、应急措施1. 人员疏散与救援(1)制定疏散路线和集结点,确保师生安全疏散。
(2)对受伤师生进行现场救治,并迅速送往医院。
2. 信息报送与发布(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2)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应急信息,确保师生了解情况。
3. 物资保障与供应(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药品、帐篷等。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4. 心理援助与关爱(1)组织心理辅导专家为师生提供心理援助。
(2)开展关爱活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逃生、地震避险、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
六、奖惩与责任1. 对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在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一、学习会议制度1、每月召开一次应急管理工作例会,会议内容为学习文件、查找隐患、制定措施、明确任务。
2、应急管理工作例会要与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工作总结紧密结合,与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和法规、制度紧密结合,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3、特殊情况下,如国家举办重大政治活动、单位出现严重事故隐患和案件苗头时,要随时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安保工作方案,排查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值班值巡制度1、对微机室、财务室等重点部位进行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四防”安全巡查。
2、对在校园内走动的可疑人员要进行盘查询问,及时发现制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3、严格执行巡查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工作时间喝酒、睡觉、串岗。
4、要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及时向政教处汇报巡查情况。
5、巡查人员要做到仪表整洁、姿态良好、服从领导、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巡查工作任务。
6、对敷衍了事,违反纪律,甚至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予以严肃处理。
三、信息上报制度1、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街道办事处汇报,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4、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
四、食堂卫生安全责任制度1、学校食堂有专人负责,并做到三证齐全。
制定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2、实行购货索证制度,“三无”食品绝不进校园。
3、严把质量关,过期、腐败食品坚决销毁。
4、严把加工关,不做冷食及烧烤食品,熟食加工操作程序正规,蔬菜浸泡清洗干净,防止农药残留。
5、非食堂人员严禁进入食堂,无人时锁好门窗,严防投毒事件发生。
6、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身体,餐具定期消毒,随时搞好个人与环境卫生,消灭蝇、虫、鼠。
7、各种设施设备都有负责人。
8、单设煤气间,远离灶间。
9、有消防栓或有足够的灭火器。
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一、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天津市对疾病的控制方案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
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在本学校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三)分类处置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例,在于早期发现非典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
SARS 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按照潍坊市卫生局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 及时处置任何人发现或得知“疫情”发生,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和学校领导报告。
学校领导确证信息属实后,立即启动学校应急程序。
为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及职责(一)班主任老师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
2、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提供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班级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卫生老师。
(二)卫生老师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负责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事件后,负责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汇报,统计后传真上报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卫生室,经卫生老师检查由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6、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学校的疫情解除通知后,即可对学校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学校领导1、学校应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
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学校需加强同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校学生的发病状况。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引导学生自觉配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教室、实验室等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
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三、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接触可疑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上述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1) 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 过氧乙酸、500mg/L-1000 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溶液5-6 ml(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
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50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含量为1500 mg/L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30 ml /m3,作用1-2小时。
消毒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 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5-6 ml(1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小时-2小时。
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压力蒸汽进行消毒。
(4)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为20000 mg/L的消毒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
无粪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5 克或有效氯为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
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含量为50000 mg/L的消毒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
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 mg/L-5000mg/mg/L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四、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广泛开展SARS、禽流感、霍乱等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卫生科普常识,指导学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SARS 禽流感、霍乱预防和控制工作。
篇二:《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一、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坚守岗位。
二、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执行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四、收集、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对可能演变的突发事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处置建议。
五、定期组织修订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审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开展预案演习工作。
六、负责建立健全和维护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网络系统,规范信息报送、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宣传培训等工作。
七、接报突发公共事件后,应记录好接报时间、事发时间地点、事件的性质、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存在的隐患、采取的措施等,并立即向校长报告,马上赶到突发事件事发地点,及时参与事件处置。
八、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用书面材料或电话的形式立即向街道应急管理中心报告。
九、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期处置、调查报告工作。
篇三:《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本着服务师生,安全第一的原则,经学校与食堂承包人协商签订本责任书。
一、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采购粮油、蔬菜必须渠道正常、票证等手续齐全,且保证在运输、储藏方面无污染。
三、饭、菜熟透,不向师生供应生冷、霉变食品,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