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序关系

合集下载

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嘿,咱今天就来唠唠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你说啥是序关系呀?其实就好像排队一样,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

比如说,咱排队买冰淇淋,那肯定是排在前面的人先买到嘛,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序关系。

那偏序关系呢,就有点像班级里选班干部。

不是所有人都能当班长,但有些人可能是学习委员,有些人是体育委员,他们之间就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偏序关系啦。

想象一下,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里,东西们都有自己的序位。

大苹果可能比小苹果厉害,红苹果可能比青苹果牛气。

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在起作用呢。

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就是有先后顺序的。

你得先学会走路,才能去跑步呀;你得先把作业写完,才能痛痛快快地玩呀。

这都是序关系在默默指挥着呢。

而且呀,偏序关系还挺有趣的。

就像我们和朋友们相处,可能在某些方面你比我厉害,在另一些方面我又比你强,大家各有所长,相互之间有着一种特别的关系。

总之呢,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规则、小秩序,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没太注意到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那里,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呢。

哎呀,说了这么多,感觉序关系和偏序关系也没那么神秘啦,就像我们身边普普通通又不可或缺的存在。

希望大家以后看到这些关系的时候,能会心一笑,想起我今天跟你们唠的这些嗑哟!哈哈!
好了,关于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就聊到这儿啦,下次再和你们唠点别的好玩的事儿!拜拜啦!。

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
4.6 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同时具有自反、反对称和传递性
4.6 偏序关系
定义4.21
设R为非空集合A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 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 上的偏序关系,记作≤。设≤是 偏序关系,若<x, y>≤,则记作x≤y,读作x“小于或等 于”y。集合A 与A 上的偏序关系≤一起组成的有序对<A, ≤> 叫做偏序集。 如以下关系都是偏序关系: 1 非空集合A 上的恒等关系IA。 2 实数集R上的“”、“”关系。
4.6 偏序关系
定义4.24
设<A, ≤ > 为偏序集,对于任意的x, yA,如果x < y并且不存在z∈A使得 x<z<y,则称y盖住x。作为集合A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盖住关系C O V A 可表示 为:
C O V A={<x, y> |x, y∈A y盖住x} 根据定义4.24,<x, y>,
<x, y > ∈ C O V A y盖住x x ≤y <x, y>∈ ≤ 所以C O V A ≤ 。
4.6 偏序关系
对于偏序集<A, ≤ >,它的盖住关系C O V A 是唯一的,所以可以利用盖住关系 作图,表示该偏序集<A, ≤ > 。这个图叫作哈斯图。 偏序集<A, ≤>的哈斯图的画法如下: 1 用“”表示A 中的每一个元素; 2 x, yA,若x<y,则把x画在y的下面; 3 x, yA,若y盖住x ,则用一条线段连接x和y。
例 33
已知偏序集<A, R > 的哈斯图如下 解: 图,试求出集合A 和关系R的 表达式.
A = {a, b, c,d, e, f,g, h }

第3章 10偏序关系

第3章 10偏序关系

(1)用小圆圈代表元素 用小圆圈代表元素; 用小圆圈代表元素 (2)若元素 若元素a≠b且a≤b时,则结点 若元素 且 时 则结点a 画在结点b的下方 的下方。 画在结点 的下方。 (3)若b盖住 , 则在 与 b之间用 若 盖住 盖住a,则在a与 之间用 直线连接.由于所有边的箭头向 直线连接 由于所有边的箭头向 故省去箭头。 上,故省去箭头。例3中的关系 ρ 故省去箭头 中的关系 的哈斯图如右图. 的哈斯图如右图
B中任意元素 ,都满足 中任意元素x, 中任意元素
(1) x )
,则称 为 的上界 的上界; ≤ a,则称a为B的上界; x ,则称 为B的下界; 则称a为 的下界 的下界;
(2)a ≤ )
的上界, (3)若a是B的上界,且对 的任意上界 ) 的上界 且对B的任意上界
a′,均有 a ≤ a′ a′ ,均有 a′ ≤ a,
注意: 定理 注意: 定理3.10.1的逆不成立 。 的逆不成立
例如: 整数集 和实数集 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 和实数集R上的小于等于关系 例如: 整数集Z和实数集 上的小于等于关系“
全序关系, 不是良序关系 全序关系,但不是良序关系 。
但是,对于有限的全序集,定理3.10.1的逆也成立. 但是,对于有限的全序集,定理3.10.1的逆也成立.即有 3.10.1的逆也成立
定义3.10.3(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 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 定义 , 是一个偏序集, 设 A, ≤ 是一个偏序集,且B ⊆ A,如果存在元素 ∈B, ,如果存在元素b
使得 满足x 且 的极大元; ,则称b为 的极大元 (1)不存在 ∈B满足 ≠b且b ≤ x,则称 为B的极大元; )不存在x 满足 的极小元; ,则称b为 的极小元 满足x 且 (2)不存在 ∈B满足 ≠b且x ≤ b,则称 为B的极小元; )不存在x 满足 中任意元素x,均有x 的最大元; (3)对B中任意元素 ,均有 ≤ b,则称 为B的最大元; ) 中任意元素 ,则称b为 的最大元 中任意元素x,均有b 的最小元。 (4)对B中任意元素 ,均有 ≤ x,则称 为B的最小元。 ) 中任意元素 ,则称b为 的最小元

离散数学39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39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一、偏序关系和哈斯图1、定义3-12.1 若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是A的偏序关系,记作≼.设≼为偏序关系,如果<x,y>∈≼,则记作x≼y,读作“小于或等于”。

.序偶<A, ≼>称为偏序集合.(Partially Ordered Relations)注意:这里的“小于或等于”不是指数的大小,而是在偏序关系中的顺序性.x“小于或等于”y的含义是:依照这个序,x排在y的前边或者x就是y.根据不同偏序的定义,对序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整除关系是偏序关系, 3 ≼ 6的含义是3整除6.大于或等于关系也是偏序关系,针对这个关系写5≼4是说大于或等于4,关系≼中5排在4的前边,也就是5比4大.注:和空关系都是A上的偏序关系, 1. 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但全域关系E一般不是A上的偏序关系.A2. 实数域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大于等于关系),自然数域上的整除关系,集合的包含关系等都是偏序关系.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定义(1) ∀x, y∈A, x ≺ y当且仅当 x ≼ y且x≠y;(2) ∀x, y∈A, x 与 y 可比当且仅当 x ≼ y 或 y ≼ x.注:在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A中任二元素 x 和 y 之间必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x ≺ y ,y ≺ x ,x=y ,x 与 y 不可比.例设A={1, 2, 3}(1) ≼是A上的整除关系,则:1 ≺ 2, 1 ≺ 3, 1=1, 2=2, 3=3,2 和3 不可比;(2) ≼是 A 上的大于等于关系,则: 2 ≺ 1, 3 ≺ 1, 3 ≺ 2,1=1, 2=2,3=3.2、定义3-12.2 在偏序集<A , ≼ >中,如果x,y∈A , x ≼y,x ≠ y,且没有其他元素z满足x≼ z、z ≼y,则称元素y盖住元素 x.并且把所有具备盖住性质的续偶集合记作COV A,COV A={<x,y>| y盖住x }.例1A为正整数m=12的因子的集合,并设≼为整除关系,求COV A.二、哈斯图(偏序集合图,Hasse Diagram)1、对于给定的偏序集<A,≼ > ,它的盖住关系是唯一的,所以可以用哈斯图表示偏序集合图.哈斯图作图规则:(1)用小圆圈代表元素.(2) 如果 X ≼ Y,且X ≠ Y,则将代表Y的小圆圈画在代表X的小圆圈之上.(3) 如果<X,Y> ∈COV A,则在X与Y之间用直线连接.2、哈斯图举例例2 画出偏序集A= {1,2,3,4,5,6,7,8,9},≼为整除关系的哈斯图.例3 A={a,b,c}, 画出 <ρ(A), ⊆> 的哈斯图。

半格 数学定义

半格 数学定义

半格数学定义在数学中,半格是一种特殊的数学结构,它可以描述一个集合上的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是一种非严格的排序关系,即通过某种方式确定集合元素之间的相对顺序。

在半格中,偏序关系必须满足以下性质:1. 自反性: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a,a与自身存在偏序关系。

2. 反对称性:如果集合中的元素a与b既存在a与b的偏序关系,又存在b与a的偏序关系,那么a和b必须相等。

3. 传递性:如果集合中的元素a与b存在偏序关系,且b与c存在偏序关系,那么a与c也必须存在偏序关系。

半格中的偏序关系通常用符号“≤”表示,即a ≤ b。

半格也可以用有向无环图来表示,其中元素表示图中的节点,偏序关系表示有向边。

半格还具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对于其中任意两个元素a和b,a与b要么没有可比性,即不满足a ≤ b且b ≤ a,也就是说a和b无法通过偏序关系确定谁小谁大;要么a和b具有最大公约元素,即存在一个元素c,满足c ≤ a且c ≤ b,并且任何其他满足此条件的元素都必须小于等于c。

这个最大公约元素在半格中被称为极小上界或最小公共上界。

类似地,可以定义极大下界或最大公共下界。

半格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离散数学中,半格可以用于刻画集合的各种属性。

在计算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中,半格广泛用于描述并行计算、数据流分析、数据结构等领域中的问题。

半格还是一种重要的抽象代数结构,在代数学和数学逻辑中也有重要应用。

总结来说,半格是一种用于描述集合上偏序关系的数学结构,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等性质。

它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研究对象。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关系,它们在数学领域和其他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对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进行详细介绍,并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对等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在等价关系中,具有相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被划分到同一个等价类中,而具有不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则被划分到不同的等价类中。

换句话说,等价关系将集合中的元素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都代表一个等价类。

等价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相关。

2. 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则 b 和 a 相关。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等价关系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几何和数论等领域。

在代数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等价类,进而对集合进行分类和研究。

在几何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描述图形的对称性质。

在数论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如素数分布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偏序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排序。

在偏序关系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可能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元素之间可能不存在比较关系。

与等价关系不同,偏序关系不能将集合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而是通过排序来比较元素之间的关系。

偏序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反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不相关。

2. 反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且 b 和 a 相关,则 a 和 b 是相同的元素。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偏序关系在数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集合论、拓扑学、优化理论和离散数学等领域。

在集合论中,偏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集合的包含关系和子集关系。

9.6偏序关系

9.6偏序关系

9.6偏序关系9.6偏序关系(Partial Order)偏序(Partial Order)定义:偏序(Partial order):定义在A上的集合R是偏序关系iff(当且仅当)其具有以下性质:1. ⾃反性(reflexive)2. 反对称性(antisymmetric)3. 传递性(transtive)NOTE: R记作≼,注意这⾥的≼不必是指⼀般意义上的“⼩于或等于”,若有x≼y,我们也说x排在y前⾯(x precedes y).偏序集(Partially ordered set)/(或简写为poset): 集合A及定义在其上的偏序关系R⼀起称为偏序集,记作(A, R),A中的元素也称为偏序集中的元素.线序/全序(Linear Order)如果(A, ≤)是⼀个偏序集(poset),那么对于其中的元素a和b,1. a≤b 或者 b≤a,那么称为可⽐的(Comparable)2. 即不存在a≤b,也不存在b≤a,那么称为不可⽐的(Imcomparable)如果偏序集A中每对元素(every pair of elements)都是可⽐的,那么我们就称A是线序集合(linearly ordered set)或全序集合(totally ordered set),称偏序关系R为线序或全序关系(linear order). 我们也称A为链(chain).良序集(Well-ordered set)定义:设集合(S,≤)为⼀全序集,≤是其全序关系,若对任意的S的⾮空⼦集,在其序下都有最⼩元素,则称≤为良序关系,(S,≤)为良序集。

拟序(Quasiorder)定义:定义在A上的关系R是拟序关系iff其具有以下关系1. 反⾃反性(irreflexive)2. 传递性(transitive)NOTE:满⾜反对称性的拟序关系就称为偏序关系乘积偏序(Product Partial Order)如果(A, ≤)和(B, ≤)都是偏序集,那么他们的笛卡尔积也是个偏序集,其偏序关系≤被定义为:如果在A中有a ≤ a',在B中有b ≤ b',那么(a, b) ≤ (a', b')词典顺序(Lexicographic Order)对于⼀个乘积偏序,(a, b) < (a', b')在a < a'(或a == a'并且b < b')时成⽴那么我们称其为词典顺序(Lexicographic Order)或字典序(“dictionary” order)哈斯图(Hasse Diagram)哈斯图是有限集A上的偏序图,并且:删除了所有的⾃环(self-cycles)消除了由传递性⽣成的边⾃底向上的制图设(S, ≤)是⼀个poset. 若x<y且不存在元素z∈S,使得x<z<y,则称y∈S覆盖x∈S.⽽y覆盖x的有序对(x, y)的集合也称为(S, ≤)的覆盖关系.可以看出,(S, ≤)的哈斯图的边与其覆盖关系是⼀⼀对应的.同构(Isomorphism)对应原理(Principle of Correspondence)两个有限同构偏序集必定具有相同的Hasse图.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极⼤元(maximal element)和极⼩元(minimal element)定义:偏序集中的⼀个元素称为极⼤(⼩)元,当它不⼩(⼤)于这个偏序集中的任何其他元素, 利⽤哈斯图很容易判别它们就是图中的"顶"("底")元素极⼤(⼩)元⼀定存在,且可能是不唯⼀的最⼤元(greatest element)和最⼩元(least element)定义:如果在偏序集中存在⼀个元素⼤(⼩)于任何其他的元素,那么称这样的元素为最⼤(⼩)元最⼤(⼩)元可能不存在,若存在则唯⼀最⼩上界(least upper bound)和最⼤上界(greatest lower bound)定义:如果存在⼀个元素u(l)∈S,使得对于偏序集(S, ≤)的⼦集A中的所有元素a,有a≼u(l≼a),那么称u(l)为A的⼀个上(下)界,如果u(l)是所有上(下)界中最⼩(⼤)的,就叫最⼩上界(LUB)(最⼤下界(GLB))上界的最⼩元就叫最⼩上界;下界的最⼤元叫最⼤下界(Topological Sorting)定义:对⼀个有向⽆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G进⾏拓扑排序,是将G中所有顶点排成⼀个线性序列,使得图中任意⼀对顶点u 和v,若边<u,v>∈E(G),则u在线性序列中出现在v之前。

36偏序关系

36偏序关系

3.6.2字典序 字典序 A1×A2×…×An上的字典序: n个偏序集(A1,≤),(A2,≤),…,(An,≤) 在A1×A2×…×An上定义偏序关系: (a1,a2,…,an)<(b1,b2,…,bn)⇔∃i,1≤i≤n-1,使 a1=b1,a2=b2,…,ai=bi,且ai+1<bi+1 串上的字典序: 偏序集(S,≤),a1a2…am、b1b2…bn是S上的串, t=min(m,n) a1a2…am<b1b2…bn⇔(a1,a2,…,at)<(b1,b2,…,bt)或 (a1,a2,…,at)=(b1,b2,…,bt),且m<n
图3-11 三个偏序集 的哈斯图
例 21 偏序集(Z+,|)是格吗? 解 设a和b是两个正整数。这两个整数的最小下界和最 大下界分别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读者应能 验证这一点。因此这个偏序集是格。 例 22 确定偏序集({1,2,3,4,5},|)和({1,2,4,8,16},|)是否为格. 解 因为2和3在({1,2,3,4,5},|)中没有上界,它们当然没 有最小上界,因此第一个偏序集不是格。 第二个偏序集的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在这个偏序集中两个元素的最小上界是他们中间较大的元 素,而两个元素的最大下界是它们间较小的元素,读者 应能验证这一点。因此第二个偏序集是格。 例 确定(P(S), ⊆)是否是格,其中S是集合。 解 设A和B是S的两个子集。A和B的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分 别是A∪B和A∩B,因此(P(S), ⊆)是格。
上界: 上界:A⊆S,a∈S , 若∀x∈A,x≤a,则称a是A的上界 下界: 下界:A⊆S,a∈S , 若∀x∈A,a≤x,则称a是A的下界 例 17 找出在图3-10所示哈斯图的偏序集的子集 {a,b,c},{j,h}和{a,c,d,f}的下界和上界。 解 {a,b,c}的上界是e,f,j和h,它的唯一的下界是a。{j,h} 没有上界,它的下界是a,b,c,d,e和f。{a,c,d,f}的上界是f, h和j,它的下界是a。

偏序关系的定义

偏序关系的定义

偏序关系的定义
偏序关系是指在一个集合中,存在一种关系,使得其中的某些元素可以被比较大小,而另一些元素则不能。

这种关系被称为偏序关系,也叫部分序关系。

偏序关系的性质
偏序关系具有以下性质:
1. 反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a,a不与自己存在偏序关系。

2. 反对称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且b与a也存在偏序关系,则a=b。

3. 传递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b与c也存在偏序关系,则a与c也存在偏序关系。

4. 非对称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那么b与a不存在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的应用
偏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
1. 排序:偏序关系可以用来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例如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

2. 选择:偏序关系可以用来进行选择,例如在购物时选择商品。

3. 比较:偏序关系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例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4. 筛选:偏序关系可以用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例如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员工。

总结
偏序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了解偏序关系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集合论--第9讲偏序关系

集合论--第9讲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偏序关系第9讲定义9.1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 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简称偏序, 记作≼。

设≼为偏序关系。

如果<x,y > ∈ ≼, 则记作x≼y, 读作“x小于等于y”。

意即:依据这个序,x排在y的前面或x就是y。

定义9.2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定义(1) ∀x,y∈ A, x与y可比⇔x ≼y ∨ y ≼x。

(2)∀x,y∈ A, x ≺y ⇔x ≼y ∧ x≠y。

其中x≺y读作“x小于y”。

由上面定义可知,在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A中任取两个元素x和y,可能有下述几种情况发生:x与y不可比;x≺y;y≺x;x=y。

定义9.3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记作<A, ≼>。

利用偏序关系的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可以简化一个偏序关系的关系图,得到偏序集的哈斯图。

我们需要下面覆盖的定义。

定义9.4设<A, ≼> 是偏序集, x,y∈ A ,如果x≺y且不存在z ∈ A使得x≺z≺y ,则称y覆盖x。

例子例9.1<A,≼>是偏序集,其中A={1,2,3,4,5}, ≼是整除关系。

解: 对任意x∈A都有1≼x,所以1和1,2,3,4,5都是可比的,但是2不能整除3,3也不能整除2,所以2和3是不可比的。

对于1和2来说,1≺2,并且不存在z∈A使得1整除z并且z整除2,所以,2覆盖1。

同样,4覆盖2,但4不覆盖1,因为有1≺2≺4成立。

如果x与y不可比,则一定不会有x覆盖y或y覆盖x。

哈斯图——关系图的简化哈斯图的画法1在关系图中去掉所有的自环。

2若y覆盖x,则保留从x到y的边,其它的边全去掉。

3若y覆盖x,将x放在下方,y放在上方,去掉边上的方向。

这一点是能做到的,因为偏序关系的关系图中无有向圈。

例子画出<{1,2,…,12},R 整除>和<P({a,b,c}), R >的哈斯图.例9.2179361211510248<{1,2,…,12},R 整除>{a}{b}{c}{b,c}{a,c}{a,b,c}{a,b}∅<P({a,b,c}), R >⊆⊆基本概念定义9.5设<A,≼>为偏序集,B ⊆A .①y∈B, y是B 的最小元: 若∀x(x∈B→y ≼x)成立。

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


良序 全序 偏序 偏序/全序/良序的逆关系是否仍为偏序/全序/良序? 良序的逆关系不一定是良序

例如(N, )
链与反链

链与反链


设C是偏序集(P,≼)的一个子集
如果C中任何两个元素均可比,则C构成一个链 如果C中任何两个元素均不可比,则B构成一个反链
链与反链(示例)
a
元素个数最多的反链,含k个元素


注:覆盖P的链数 P中任一反链的元素个数.
等价结论:有限偏序集中存在一个链覆盖和一个反链,它们 大小相等
Dilworth定理的归纳证明

证明. 按照P中元素个数(|P|=1, 2 …)进行归纳证明. 设a为P中的一个极大元素, P’ =P-{a} 设(P’,≼)有一个大小为k的反链{a1, a2, …, ak},并有一个规模 为k的链覆盖{C1, C2, …, Ck}. 对任意Ci , P’中大小为k的任一反链均有唯一的元素属于Ci, 这些元素有一个最大元,记为xi. A={x1, x2, …, xk}必是反链。否则,不妨假设A中有两个元素 xi≼ xj. 根据xj的定义,P’中必有一个大小为k的反链Aj, xj是Aj 和Cj的公共元素,假设y是Aj和Ci的公共元素,则y≼ xi. 从而 y≼ xj.与Aj是反链矛盾.
离散数学集合论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极大小元最大小元格及其性质partialorder给定有限字符集合若在上有一个偏序关系类似上述办法可以对任意正整数k定义由中字符构成的长度为k的串的集合上的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关系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内容提要

偏序与全序


哈斯图

偏序关系的个数

偏序关系的个数

偏序关系的个数偏序关系的个数是指给定一个集合,求出所有可能的偏序关系的个数。

在数学领域,偏序关系是一种对集合元素之间的排序关系,但不要求所有元素都可比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计算偏序关系的个数。

偏序关系的个数与集合的元素个数有关。

假设集合包含n个元素,我们可以考虑从中选择两个元素进行比较。

对于每对元素,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偏序关系(如A ≤ B),它们之间不存在偏序关系(不可比较),或者它们是相等的。

首先,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是相等的情况。

对于每一个元素,它可以与自身构成一个偏序关系,因此有n种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是不可比较的情况。

对于每一对不可比较的元素,它们不会产生偏序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两个元素并将它们划分为一个不可比较的组。

这可以通过分配两个元素到不同的等价类中来实现。

由于等价类的数量可以从1到n都有,所以存在2的n次方个不可比较的组。

最后,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之间存在偏序关系的情况。

对于每一对可比较的元素,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偏序关系或不存在关系。

因此,对于每一对可比较的元素,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由于有C(n, 2)种选择两个可比较的元素的方式,所以存在2的C(n, 2)种不同的偏序关系。

综上所述,偏序关系的个数等于n + 2的n次方 + 2的C(n, 2)次方。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使用组合数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计算这个值。

总结起来,偏序关系的个数取决于集合的元素个数,它表示了集合中可能的排序方式的数量。

通过考虑相等、不可比较和可比较的元素,我们可以计算出偏序关系的个数,这对于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非常有用。

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

一、偏序关系
(2) 偏序集 <A, R 意指在一个集合 A 中给定于一 个序列关系。若 x, y A且xy ,我们就说 y 在 x 的 后面或 x 在 y 的前面或 x 包含在 y 中。 例 1:说明实数集 R 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偏序 关系,即 R, ;任意集合 S 的幂集上的包含 关系是偏序关系,即 P(S ),
一、偏序关系 定义 4-24 设偏序集<A, >,如果对于 A 中任意
两个元素 a, b A ,必有 a b 或 b a ,则称 是 A

上的全序关系。称 A, 为全序集。 例如,实数集 R 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就是全序关 系。但是,整数集 Z 上的整除关系就不是全序 关系。
一、偏序关系
例 4-2 设 A {2,3,4,5,6,12,24,30} , R 是 A 上 的整除关系, R { x, y x y} ,证明 R 是偏序 关系。 定义 4-23 对于集合 A 上的偏序关系 R ,如果 A 中两个 a , b ,有 aRb ,则称 a 与 b 是可比较 的。
二、哈斯图
偏序集 A, 可以通过哈斯图表示,它是对关系图的

简化。 (1)由于偏序关系是自反的,即对每个元素 a ,都有 aRa ,因此在图上省去自环。 (2)由于偏序关系是传递的,即若有 aRb 和 bRc ,则 必有 aRc ,因此在图中省去 a 与 c 之间的连线。 (3)对于 aRb ,规定 b 在 a 的上方,则可省去箭头。 这样的图称为哈斯图。
4.上确界和下确界
注:一个子集 B 的上界和下界未必存在,也未必唯一,上 确界和下确界也未必存在。若上(下)确界存在,则必是 唯一的,上(下)确界的符号分别是 sup 与inf 。 例 设 集 合 A {1,2,3,4,5} , A 上 的 二 元 关 系 R 为

4.6偏序关系

4.6偏序关系

24
36
2
3
12
6
6
12
2
3 24
36
例:集合A={a,b,c} , P(A)上有子集关系 , 画出哈斯图。 {a,b,c}
{a,b}
{a,c}
{b,c}
{a}
{b}
{c}
{}
例:根据哈斯图, 写出偏序关系。
8
4
6
Hale Waihona Puke 2解:A = {2,4,6,8} R = {<2,2>,<4,2>,
<4,4>,<6,6>, <6,2>, <8,4>, <8,6,>, <8,8>} A上的整倍数关系
④ 令 C = { y | y是B的上界 }, 则称 C的最小元 是B的上确界
例:{ 2,3,6,12,24,36 } 上的整除关系, 求 { 2,3,6,12 } 的界、确界。
24
36 下界:无
12
上界:12, 24, 36
6
下确界:无
上确界:12
2
3
说明: ① B的界、确界在 A 的范围中,
三、全序关系
定义:设 <A,≤> 为偏序集 , 若对任 意的 x,y∈A,x与y 都是可比 的,则称 ≤ 为 A 上的全序关 系,称 <A,≤> 为全序集。
全序关系一定是偏序关系,偏序关系 不一定是全序关系。
例:{2,4,6,8} 上的整除关系不是全序 关系,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
8
8
4
6
6
4
二、哈斯图 有穷偏序集的关系图, 可以简化为哈斯图。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 引言 • 等价关系 • 偏序关系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的比较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探讨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的性质、特 点及其在数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研究背景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 概念,对于理解数学的许多分支以及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偏序关系与集合的排序
偏序关系在集合论中被用来描述元素之间的 排序关系。通过偏序关系,可以对集合中的 元素进行排序,从而形成有序集合。
在图论中的应用
等价关系与图的同构
在图论中,如果两个图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质,则称它们是同构的。等价关系可 以用来定义图的同构关系,即如果两个图之间存在一个保持顶点和边关系的双 射,则它们是同构的。
Part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等价关系研究
在等价关系方面,我们深入探讨了等价关系的性质、分类、构造方法以及等价类与划分之间的联系。通过实例分析和 理论推导,我们揭示了等价关系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偏序关系研究
在偏序关系方面,我们系统研究了偏序集的定义、性质、结构以及偏序关系与序偶、全序关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 分析不同偏序集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偏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等价类划分
利用等价关系将数据元素划分为 互不相交的子集,便于数据的分 类和组织。
偏序集合
在数据结构中,偏序关系可用于 定义元素间的部分排序,如优先 队列、堆等。

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这俩概念啊,就好像是生活中的两种不同情况。

你看啊,严格偏序关系就像是一场比赛,每个人都在争个高下,而且不存在平局!比如说跑步比赛,第一名就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第二名,不存在两个人同时是第一名的情况。

这就好比是严格偏序关系,它具有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 A 比 B 强,那 B 就不可能比 A 强,而且如果 A 比 B 强,B 又比 C 强,那肯定 A 就比 C 强。

这不是挺明显的嘛!再说说偏序关系,这就像是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关系。

有的同学学习好,有的同学体育好,有的同学画画好,大家各有各的长处,没有绝对的第一。

这就是偏序关系啦,它也有自反性和传递性。

也就是说自己和自己比那肯定是相等的呀,就像你总不能说自己比自己差吧。

而且就像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如果 A 比 B 强,B 又比 C 强,那 A 还是比 C 强。

那这两个关系在生活中有啥用呢?那用处可大了去了!比如说在工作中,咱要评估员工的绩效,这时候就可以用严格偏序关系来明确谁是最优秀的,谁需要改进。

而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各有所长,这就是偏序关系,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再比如在选班长的时候,大家投票,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就是偏序关系呀。

但如果是比赛跑步选冠军,那就是严格偏序关系啦。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有时候要争个高低,有时候又要相互合作,各展所长。

那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就得搞清楚到底是严格偏序关系还是偏序关系,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想想看,如果把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都弄清楚了,那我们不是能更好地处理事情,和别人相处得更融洽吗?这就好比我们知道了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更开心,更尽兴呀!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它们可藏着大学问呢!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指南针,能帮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更加丰富多彩。

第3章 10偏序关系

第3章 10偏序关系

3.10.4 两种特殊的偏序集
1.全序
设“≤”是集合A上的一个偏序关系,对于任意a,b∈A, 当a≠b时,a≤b和b≤a至多一个成立,这意味着允许a≤b 和b≤a可以都不成立。 例如 在例3的整除关系中,3≤4,4≤3均不成立。
在例4的包含关系中
{b} {a, c},{a, c} {b}
显然
cov A 。
哈斯(Hasse)根据盖住的概念给出了偏序关
系图的一种画法,这种画法画出的图称为哈 斯图,作图规则如下:
(1)用小圆圈代表元素;
(2)若元素a≠b且a≤b时,则结点a 画在结点b的下方。 (3) 若b盖住 a ,则在 a 与b 之间用 直线连接 . 由于所有边的箭头向 上,故省去箭头。例3中的关系 的哈斯图如右图.
(4)若a是B的下界,且对B的任意下界 ,均有 a
则称a为B的最大下界(下确界),记作GLB(B)。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界有以下性质: (1)一个集合可能没有上界或下界,若有,则不一 定唯一,并且它们可能在B中,也可能在B外;
(2)一个集合若有上下确界,必定是唯一的,并且 若是B的最大(小)元素,则它必是B的上(下)确界。
例如 ρ 1 = {〈 0,1 〉,〈 1,2 〉,〈 3,3 〉,〈 3,4 〉}, ρ 1· ρ 2={〈1,3〉,〈1,4〉,〈3,3〉},
1
2
则ρ 2={〈2,3〉,〈2,4〉,〈4,3〉}或
ρ 2={〈2,3〉,〈2,4〉,〈3,3〉}都可以。
3 .有人说,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是对称的且可
对任意 S , S 2U ,若 S S 且 S S ,则 Si S j i j j i i j 所以“ ” 是反对称的。 对任意 S , S , S 2U,若 S S ,S S ,则Si S k 所以“ ”是可传递的。

第8节 偏序关系

第8节 偏序关系

6/20
集合论 与图论
哈斯(Hasse)图
首先偏序关系≤是自反的,所以偏序关系的关系图 中每个顶点都有一个环,因此可以省略每个顶点的环。 其次由于偏序关系是传递的,那么只要在前驱与 后继间联线即可。 最后由于反对称性,若x<y,xy,则点y画在x 的上方,这样就不必用矢线了,按上述方法画出的图 称为(X,≤)的哈斯图。
3/20
集合论 与图论
实 例
例2:自然数集合N上的整除关系“”是不是偏序关 系? 自然数集合N上的整除关系“”是偏序关系。
(N,)是一个偏序集。
设≤是X上的偏序关系,则≤的逆≤-1也是X上的偏 序关系,以后用“≥”表示≤的逆关系,并读成“大 于或等于”。 若x≥y且xy,则简记为x>y。
4/20
集合论 与图论
毕业舞会问题
方法一:若存在 Di∩Dj=,则问题得证。 若不存在 Di∩Dj=,则…… 方法二:问题转化为 i≠j, i, j{1, 2, …, m}, Di\Dj≠且Dj\Di≠。
20/20
17/20
集合论 与图论
毕业舞会问题
毕业舞会上,小伙子与姑娘跳舞,已知每个小伙子 至少与一个姑娘跳过舞,但未能与所有姑娘跳过。 同样地,每个姑娘也至少与一个小伙子跳舞,但也 未能与所有的小伙子跳过舞。 证明:在所有参加舞会的小伙与姑娘中,必可找到 两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这两个小伙子中的每一个 只与这两个姑娘中的一个跳过舞,而这两个姑娘中 的每一个也只与这两个小伙中的一个跳过舞。
18/20
集合论 与图论
毕业舞会问题
不失一般性,不妨设有m个小伙,n个姑娘,分 别用集合B、G表示: B={b1, b2, …, bm}, G={g1, g2, …, gn}. 令 Di={gk |与小伙子bi 跳过舞的姑娘gk, k=1, 2, …, n}, i=1, 2, …, m. 则有 已知每个小伙子至少与一个姑娘跳过舞,但未能与 所有姑娘跳过,所以 Di≠,1≤| Di | ≤ n-1,i=1, 2, …, m. 同样地,每个姑娘也至少与一个小伙子跳舞,但也 未能与所有的小伙子跳过舞,所以 D1∩D2∩… ∩Dm=. 19/20

第四章 6偏序关系

第四章 6偏序关系
一个集合B若有最大(小)元素,则它必是B的上(下)确界。
22:05
21
4.9 偏序关系
总结: 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需要在子集B中找。
上界,下界在整个集合A中找。 上确界在上界中找。 下确界在下界中找。 极大元,极小元不要求可比。 最大元,最小元,上(下)界,上(下)确界都要求可比。
不可比,它们处在哈斯图中的同一个层次。
最大(小)元必是极大(小)元,反之不然。 最大(小)元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则必是唯一的。
定理4.9.1 设〈A, ≼〉是偏序集,B是A的非空子集,如果B有最小元
(最大元),则最小元(最大元)是唯一的。
22:05
17
4.9 偏序关系
定义4.9.6(上界,下界,上确界,下确界)
集合 A B C
上界
无 无
6,12,24,36
下界
无 2,3,6,12

上确界 下确界



12
6

22:05
24
36
12 6
2
3 20
4.9 偏序关系
上(下)界和上(下)确界的性质: 一个集合B,其上(下)界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则不一定是唯一
的,并且它们可能在B中,也可能在B外。
一个集合B若有上(下)界,其上(下)确界也不一定存在;若上 (下)确界存在,则必定是唯一的。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22:05
1
4.9 偏序关系
❖ 偏序关系的定义 ❖ 偏序关系的哈斯图 ❖ 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 ❖ 几种特殊的偏序集 ❖ 小结
22:05
2
4.9 偏序关系
一、偏序关系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偏序关系偏序关系:同时具有自反、反对称和传递性4.6 偏序关系定义4.21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记作≤。

设≤是偏序关系,若<x, y>∈≤,则记作x≤y,读作x“小于或等于”y。

集合A与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组成的有序对<A, ≤>叫做偏序集。

如以下关系都是偏序关系:(1)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 A。

(2)实数集R上的“≤”、“≥”关系。

4.6 偏序关系定义4.22设<A, ≤>为偏序集,定义(1)∀x, y∈A,x < y ⇔x ≤ y ∧x≠y,x<y读作x“小于”y,这里所说的“小于”是指在偏序中x排在y的前边。

(2)∀x, y∈A,x与y可比⇔x ≤y ∨y ≤x例如,<A, ≤>是偏序集,其中A={1, 2, 3, 4, 5},是A上的整除关系,则有(1)1<2<4,1<3等。

(2)1=1,2=2,3=3等。

(3)2与3是不可比的。

4.6 偏序关系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68%设<A, ≤>为偏序集,若∀x, y ∈A ,x 与y 都是可比的,则称≤为A 上的全序关系(或线序关系)。

且称<A, ≤ >为全序集。

例如,集合A = {1, 2, 3, 4, 5}上的(1)“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因为任何两个数总是可比大小的。

(2)“整除关系”不是全序关系,因为2与3是不可比的。

定义4.234.6 偏序关系定义4.24设<A, ≤ >为偏序集,对于任意的x, y∈A,如果x < y并且不存在z∈A使得x<z<y,则称y盖住x。

作为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盖住关系COV A可表示为:COV A={<x, y> | x, y∈A∧y盖住x}根据定义4.24,∀<x, y>,<x, y>∈COV A⇔y盖住x⇒x ≤ y⇔<x, y>∈ ≤所以COV A ⊆≤。

4.6 偏序关系对于偏序集<A, ≤ >,它的盖住关系COV A是唯一的,所以可以利用盖住关系作图,表示该偏序集<A, ≤ >。

这个图叫作哈斯图。

偏序集<A, ≤>的哈斯图的画法如下:(1)用“︒”表示A中的每一个元素;(2)∀x, y∈A,若x<y,则把x画在y的下面;(3)∀x, y∈A,若y盖住x ,则用一条线段连接x和y。

解:COV({ 1, 2, 3, 4, 5, 6, 7, 8, 9 }) ={<1,2>,<1,3>,<2,4>,<1,5>,<2,6>, <3,6>,<1,7>,<4,8>,<3,9>}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例32解:COV({ 1, 2, 3, 4, 5, 6, 7, 8, 9 }) ={<1,2>,<1,3>,<2,4>,<1,5>,<2,6>, <3,6>,<1,7>,<4,8>,<3,9>}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 画出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和<P({ a, b, c }), R >的哈斯图.解:COV({ 1, 2, 3, 4, 5, 6, 7, , 9 })={<1,2>,<1,3>,<2,4>,<1,5>,<2,6>, <3,6>,<1,7>,<4,8>,<3,9>}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4.6 偏序关系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68%P ({a, b, c}) = {∅,{a}, {b}, {c}, {a, b}, {a, c}, {b, c}, {a, b, c}}。

P ({a, b, c})上的盖住关系为:COV P ({a, b, c}) = {<∅,{a}>, <∅,{b}>, <∅,{c}>,<{a}, {a, b}>, <{a}, {a, c}>,<{b}, {a, b}>, <{b}, {b, c}>,<{c}, {a, c}>, <{c}, {b, c}>,<{a, b}, {a, b, c}>, <{a, c}, {a, b, c}>, <{b, c}, {a, b, c}>}哈斯图如右图所示:4.6 偏序关系解:COV({ 1, 2, 3, 4, 5, 6, 7, 8, 9 }) ={<1,2>,<1,3>,<2,4>,<1,5>,<2,6>, <3,6>,<1,7>,<4,8>,<3,9>}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已知偏序集<A, R>的哈斯图如下图, 试求出集合A 和关系R 的表达式.例33解:A = { a, b, c, d, e, f, g, h }R = { <b,d>, <b,e>, <b,f>, <c,d>, <c,e>, <c,f>, <d,f>, <e,f>, <g,h> } ∪ I A4.6 偏序关系定义4.25设<A, ≤>为偏序集,B⊆A,y∈B,(1)若∀x(x∈B→ y ≤ x)成立,则称y是B的最小元。

(2)若∀x(x∈B→ x ≤ y)成立,则称y是B的最大元。

(3)若⌝∃x(x∈B∧x ≤ y)成立,则称y是B的极小元。

(4)若⌝∃x(x∈B∧y ≤ x)成立,则称y是B的极大元。

最小元是B中最小的元素, 它与B中其它元素都可比;极小元不一定与B中元素都可比, 只要没有比它小的元素, 它就是极小元.对于有穷集B, 极小元一定存在, 而且还可能有多个.若B中只有一个极小元, 则它一定是B的最小元.类似的, 极大元与最大元也有这种区别.当B =A 时,B 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称为偏序集<A, ≤>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

定理4.24设<A, ≤>是偏序集,B A ,如果B 有最大元(最小元),则必唯一。

4.6 偏序关系定义4.24例34解:COV({ 1, 2, 3, 4, 5, 6, 7, 8, 9 }) ={<1,2>,<1,3>,<2,4>,<1,5>,<2,6>, <3,6>,<1,7>,<4,8>,<3,9>}偏序集<{ 1, 2, 3, 4, 5, 6, 7, 8, 9 }, R 整除>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设偏序集<A, ≤ >如下图所示,求A 的极小元, 最小元, 极大元,最大元. 解极小元: a, b, c, g.极大元: a, f, h.没有最小元与最大元.由这个例子可以知道, 哈斯图中的孤立顶点既是极小元也是极大元.4.6 偏序关系定义4.26设<A, ≤>为偏序集,B⊆A,y∈A,(1)若∀x(x∈B → x ≤ y)成立,则称y是B的上界。

(2)若∀x(x∈B → y ≤ x) 成立,则称y是B的下界。

(3)令C={y | y为B的上界},则称C的最小元为B的最小上界或上确界。

(4)令D={y | y为B的下界},则称D的最大元为B的最大下界或下确界。

由上面定义可知:B的最小元一定是B的下界, 同时也是B的最大下界;B的最大元一定是B的上界, 同时也是B的最小上界.反过来不一定正确, B的下界不一定是B的最小元, 因为它可能不是B中的元素, B 的上界也不一定是B的最大元.B的上界, 下界, 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都可能不存在.如果存在, 最小上界与最大下界是唯一的.小结(1)偏序关系同时具有自反、反对称和传递性,可以通过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判断某关系是否是偏序关系。

(2)偏序集、全序关系、小于、可比和盖住等常用的概念。

(3)哈斯图是偏序关系的简化关系图,哈斯图的画法。

(4)偏序集中的一些特殊元素的定义、性质与求解: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上界、上确界、下界和下确界。

本章小结传递笛卡儿积关系的运算特有运算二元关系子集表示定义集合运算A 上的关系的性质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等价关系偏序关系从X 到Y 的关系X 上的关系集合表示矩阵表示图形表示限制与像复合逆闭包定义域与值域划分一一对应全序关系特例相容关系一一对应完全覆盖哈斯图本章主要内容的知识逻辑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