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

合集下载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5Z=Ω负载电流2IjA=-负载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5Z=Ω负载电流2IjA=-负载

1、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050Z =Ω,负载电流2L I jA =-,负载阻抗50L Z j =-Ω。

试求:(1)把传输线上的电压()U z 、电流()I z 写成入射波与反射波之和的形式;(2)利用欧拉公式改写成正余弦的形式。

2、一无耗线终端阻抗等于特性阻抗,如图所示,已知5020B U =∠,求A U 和C U ,并写出'AA ,'BB ,'CC 处的电压瞬时式。

Z3、有一长度为d 的无耗线,负载短路时测得输入阻抗为()scin Z d ,负载开路时测得输入阻抗为()oc in Z d ,接某负载L Z 时测得输入阻抗为()in Z d ,证明()()()()()scocin in L in ocin in Z d Z d Z Z d Z d Z d -=- 假定()100scin Z d j Ω=,()25oc inZ d j Ω=-,()7530in Z d Ω=∠︒,求L Z 。

4、试证明长度为/2λ的两端短路的无耗线,不论信号从线上哪一点馈入,均对信号频率呈现并联谐振。

5、求下图中无损传输线输入端(AA )的阻抗和反射系数。

4λAA2R EEAA2R DD(a )(b )6、在长度为d 的无耗线上,测得()50scin Z d j =Ω,()50oc inZ d j =-Ω,接实际负载时,S =2,min 0,2,,......d λλ=,求负载L Z 。

7、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Z 0,行波系数为K ,终端负载为Z L ,第一个电压节点距终端的距离为Z min ,试求Z L 的表达式。

8、有长度为34λ和特性阻抗为600Ω的传输线,若负载阻抗为300Ω,输入端电压为600V ,试画出沿线的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求出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试证明:若负载L L L Z R jX =+与反射系数L j L L e ϕΓ=Γ有以下关系:20112cos L LL L LR Z ϕ-Γ=-Γ+Γ 202sin 12cos L L L L L L X Z ϕϕΓ=-Γ+Γ10、试证明:在任意负载下,有下列关系:(1)()4z z λ⎛⎫Γ=-Γ± ⎪⎝⎭ (2)()204in in Z z Z z Z λ⎛⎫⋅±= ⎪⎝⎭11、传输线的总长为5λ/8,终端开路,信号源内阻等于特性阻抗。

无耗传输线状态

无耗传输线状态

oc Zin (d ) jZ0ctg d
sc Zin (d ) jZ0 tg d
Z (d ) Z (d ) Z
oc in sc in
2 0
对于一定长度d的传输线,通过开路和短路的测量, 可以得到如下参数:
oc sc Z 0 Z in (d ) Z in (d )
2.3 1
可见:电压电流同相,振幅不变,各点阻抗为Z
驻波:(全反射) 条件:ZL=0/(短路、开路)ZL=jXL(纯电抗) 特性: Z L Z0 (a)短路时:
GL
V (d ) V (d ) V (d ) VL e j d e j d j 2VL sin d 2VL I (d ) cos d 2 I L cos d Z0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状态 共有三种状态:行波、驻波、行驻波 1. 行波状态(无反射)-匹配 条件:ZL=Z0 => G=0 r=1, K=1
V0 I 0 Z 0 j z j z V ( z) e V0 e 2 V I Z j z 0 0 0 j z I ( z) e I0 e 2Z 0
oc in
XL XL leo ctg arcctg Z 2 Z 0 0 1
1
三、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ZL RL jX L
条件: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一般复阻抗,产生部分 反射,在线上形成行驻波 。
R jX L Z 0 R Z 0 jX L R Z 0 GL 2 2 R jX L Z 0 R Z0 X L
1 Z (d ) arctg d Z (d )

传输线理论基础知识..

传输线理论基础知识..
由上面式子可知,传输线上任意位置的复数电压和电流均有两部 分组成,即有
根据复数值与瞬时值的关系并假设A1、A2为实数,则沿线电压的瞬时 值为
现在研究行波状态下电压和电流的沿线变化情况。为讨论方便,距离 变量仍然从始端算起,由于U2 − Z0 I0 =0,A2=0,U r(z) =0。考虑到γ =α + jβ ,因此公式(2-14)和(2-15)简化为:
( 2)工作频带要宽,以增加传输信息容量和保证信号的无 畸变传输; (3)在大功率系统中,要求传输功率容量要大; (4)尺寸要小,重量要轻,以及能便于生产和安装。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需采用不同型式 的传输线。在低频时,普通的双根导线就可以完成传输作用,但是, 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 , 由于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增大使 它的正常工作被破坏 .因此,在高频和微波波段必须采用与低频时 完全不同的传输线形式)
解得:
将上式代入式(2-6)第一式和式(2-7),注意到l − z = z′ ,并整理求得
2.2.2 已知均匀传输线始端电压U1和始端电流I1
将z=0、U(0)=U1 、I(0)=I1代入式(2-6)第一式和式(2-7)便可 求得
将上式代入式(2-6)和式(2-7),即可得
2.3 均匀传输线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
几种典型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计算公式列于表1-1中。 表中μ0、ε分别为对称线周围介质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
有了分布参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均匀传输线分割成许 多微分段dz(dz<<λ),这样每个微分段可看作集中参数电 路。其集中参数分别为R1dz、G1dz、L1dz及C1dz,其等效电 路为一个Γ型网络如图1-1(a)所示。整个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是无限多的Γ型网络的级联,如图1-1(b)所示。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电长度: 意义:改变频率 和改变长度等效
传输线的等效 (equivalent)
一段短路与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分别为
一段长度
的短路线等效为一个电感,若等效电感
的感抗为Xl,则传输线的长度为
一段长度
的开路线等效为一个电容,若等效电容
的容抗为Xc,则传输线的长度为
(3) 终端接纯电抗Zin= ±jX
在,0相<当z<于/4一内个,纯相电当容于Z一in=个–纯jX电;感Zin=jX;在/4<z</2内 从终端起每隔/4阻抗性质就变换一次,这种特性称为阻
抗变换性。
(2) 终端开路(open circuit)
相当于此处开路
终端短路
U
I
U
z
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
例:长度为10cm终端短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容 易发生击穿,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因此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
设终端负载为ZL= RL+jXL ,其终端反射系数为:
线上各点电压电流时谐表达式:
设A1=A1ej0,则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模值为:
显然,当负载确定时,线上电压、电流随z而变化, 在一些点电压取极大值,电流取极小,称为电压波腹点, 在另一些点电压取极小值,电流取极大,称为电压波节点。
电压波腹点Г(z)为正实数,阻抗为纯电阻 电压波节点Г(z)为负实数,阻抗为纯电阻 波腹点、波节点阻抗的乘积等于特性阻抗的平方!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或终端开路的传输线不仅可 以等效为电容或电感,而且还可以等效为谐振元 件。谐振器与分立元件电路一样也有Q值和工作 频带宽度。
3. 行驻波(traveling-standing wave)状态

无损耗传输线

无损耗传输线

§14.5 无损耗传输线14.5.1 无损耗传输线的特点如果传输线的电阻0R 和导线间的漏电导0G 等于零,这时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其能量不会消耗在传输线上,这种传输线就称为无损耗传输线,简称无损耗线。

当传输线中的信号的ω很高时,由于00R L >>ω、00G C >>ω,所以略去0R 和0G 后不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此时传输线也可以被看成是无损耗线。

因为00=R ,00=G ,所以无损耗传输线的传播常数γ000000))((C L j C j L j Y Z ωωωγ===即0=α,00C L ωβ=,可见无损耗线也是无畸变线。

无损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c Z 为00C L Y Z Z c ==为纯电阻性质的。

因为0=α,所以依式(14-8)可知无损耗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相量为)sin()cos()sin()cos(2222x Z U j x I I x I jZ x U U cc '+'='+'=ββββ (14-10) 其中x '为传输线上一点到终端的距离。

从距终端x '处向终端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c c cin Z x jZ x Z x jZ x Z I U Z )sin()cos()sin()cos(22'+''+'==ββββ (14-11)其中,222I UZ =为终端负载的阻抗。

14.5.2 终端接特性阻抗的无损耗线当传输线的终端阻抗与传输线相匹配,即c Z Z =2时,由式(14-10)可求得无损耗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相量为x I x j x I x Z U j x I I x U x j x U U x I jZ x U U cc '∠='+'='+'='∠='+'='+'=ββββββββββ22222222)]sin()[cos()sin()cos()]sin()[cos()sin()cos(其电压、电流的时域表达式为)sin(2)sin(22222i u x t I i x t U u ϕβωϕβω+'+=+'+=其中,2u ϕ和2i ϕ分别为终端电压和电流的初相。

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
由(2-11)式得:
考虑到负载阻抗 ,故上式可以写为:
(2-30)
在传输线的终端(负载端), =0,终端反射系数用Г2表示,由式(2-30)得:
(2-31) (2-32)
由此可见,终端反射系数只与负载阻抗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关。终端阻抗的类型不同,反射系数也不同。
(1)当ZL=Z0(即负载匹配)时,终端反射系数 =0,由反射系数定义知,反射波电压和反射波电流均为零,称为行波状态。
现在我们研究波形上固定相位点的移动情况,令式(2-21)中 =K,K为常数。两边对t微分得:
(2-22)
式(2-22)为波行进的速度,即相位速度,简称相速。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波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即:
(2-23)
式中f为电磁波频率,T为振荡周期。
2.5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
由式(2-6)、(2-7)可见,入射电压与入射电流之比或反射电压与反射电流之比为特性阻抗(即波阻抗)。他的表示式为(2-8),即:
(a)(b)
图1-1
2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2.1均匀传输线方程
均匀传输线的始端接角频率为ω的正弦信号源,终端接负载阻抗 。坐标的原点选在始端。设距始端z处的复数电压和复数电流分别为 和 ,经过dz段后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 和 + 。如图2-1所示。
图2-1
其中增量电压 是由于分布电感L1dz和分布电阻R1的分压产生的,而增量电流 是由于分布电容C1dz和分布电导G1的分流产生的。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很容易写出下列方程:
1.1分布参数及其分布参数电路
传输线可分为长线和短线,长线和短线是相对于波长而言的。所谓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和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的比值(即电长度)大于或接近于1。反之称为短线。在微波技术中,波长以m或cm计,故1m长度的传输线已长于波长,应视为长线;在电力工程中,即使长度为1000m的传输线,对于频率为50Hz(即波长为6000km)的交流电来说,仍远小于波长,应视为短线。传输线这个名称均指长线传输线。有些传输线宜用“场”的理论去处理,而有些传输线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归结为“路”的问题来处理,这样就可以借用熟知的电路理论和现成方法,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长线和短线的区别还在于:前者为分布参数电路,而后者是集中参数电路。在低频电路中常常忽略元件连接线的分布参数效应,认为电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容器中,而磁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感器中,电阻元件是消耗电磁能量的。由这些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电路。随着频率的提高,电路元件的辐射损耗,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增加,电路元件的参数也随之变化。当频率提高到其波长和电路的几何尺寸可相比拟时,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的分布空间很难分开,而且连接元件的导线的分布参数已不可忽略,这种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

16.4 无损耗传输线

16.4 无损耗传输线

实数,单位:Ω常数,单位:m/s
单位:m
n U += 终端反射系数
任一点的反射系数
Z
结论
①入端阻抗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工作频率、传输线
讨论
结论
路情况下的入端阻抗,可以计算出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特点
驻波特点
电压沿
线作余
弦分布
x'
驻波比(SWR )的含义:
驻波比是一个数值,用来表示天线和电波发射台是否匹配。

如果SWR 的值等于1,则表示发射传输给天线的电波没有任何反射,全部发射出去,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如果SWR大于1,则表示有一部分电波被反射回来,最终变成热量,使得馈线升温。

被反射的电波在发射台输出口也可产生相当高的电压,有可能损坏发射台。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Ix I2e j x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均为无衰减的入射波,没有反射波。
2、输入阻抗
Zin
Ux Ix
U2e j x I2e j x
U2 I2
Z2
Zc
从线上任一位置向终端看去的输入阻抗 Zin Zc
➢当终端接特性阻抗时,无损耗线上的电压、电流均为由
由始端向终端行进的正向行波,且振幅不发生衰减。
第4章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 无损耗传输线 ➢ 无损耗线方程的通解 ➢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波过程 ➢ 无损耗线的波反射
§ 4-1 无损耗传输线
一、无损耗传输线的特点
1、无损耗传输线的定义
传输线的电阻 R0 和导线间的漏电导G0 等于零。
或者当传输线的信号的ω很高时, L0 R0 C0 G0
略去 R0和 G0 后不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当l=/4时
tan

l
Zin
ZC
ZL ZC
jZC jZ L
tan tan
2
2
l l
ZC2 ZL
负载阻抗经过/4无损耗传输线变换到输入端后等于
它的倒数与特性阻抗平方的乘积。利用/4线的这一阻
抗特性可作成/4阻抗变换器,以达到传输线阻抗匹配 。
当ZL=R, 接入/4无损线
令:Zin
Z2 C1
/R
ZC
3/4 < x < Zsc 容性
五、终端接纯电抗负载的无损耗线 Z2=jX2
N2
Z2 Zc Z2 Zc
jX 2 Zc jX 2 Zc
N2 1
➢ 入射波在终端发生全反射。 ➢ 一个纯电抗元件可以用一段终端短路或开路的无损耗 线作等效替换,替换后均匀传输线上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 因此接纯电抗负载的无损耗线上电压、电流沿线的分 布也形成驻波,只是线路的终端一般不再是电压、电流的 波腹或波节。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3)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3)

1.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图 1- 4 无耗终端开路线的驻波特性
1.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端接纯电抗负载Zl=±jX时, 因负载不能 消耗能量, 仍将产生全反射, 入射波和反射波振幅相等, 但此时 终端既不是波腹也不是波节, 沿线电压、电流仍按纯驻波分布。 由前面分析得小于λ/4的短路线相当于一纯电感, 因此当终端负 载为 Zl=jXl 的纯电感时 , 可用长度小于 λ/4的短路线 lsl 来代替。 由式(1- 3- 6)得
Rmax·Rmin=Z02
实际上, 无耗传输线上距离为λ/4的任意两点处阻抗的乘积
均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这种特性称之为λ/4阻抗变换性。
[例 1-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40-j30(Ω):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
多少?
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 ③
ZC Z 0 2Z 0 Z 0 1 C ZC Z 0 2Z 0 Z 0 3
B 0
1.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1- 3- 8)
1.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图 1- 5 给出了终端接电抗时驻波分布及短路线的等效。 总之, 处于纯驻波工作状态的无耗传输线, 沿线各点电压、
电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差均为π/2, 故它们不能用于微波功率的
传输, 但因其输入阻抗的纯电抗特性, 在微波技术中却有着非常 广泛的应用。
将上式对Z0求导, 并令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
402+302-Z02=0
即Z0=50Ω。 这就是说, 当特性阻抗Z0=50Ω时终端反射系数最小, 从而驻波比也为最小。
1.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微波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

武汉理工大学微波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微波是一般指频率从 300M H z 至 3000G H z 范围内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 1m 至 0.1m m 。

并划为 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亚毫米波 四个波段;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有 似光性 、 似声性 、 穿透性 、 非电离性 、 信息性 等重要特点。

2、无耗传输线上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 行波 、 驻波 、 行驻波状态 。

3、传输线几个重要的参数: (1) 波阻抗: 导行系统中导模的横向电场和与这个电场有关的横向磁场之比 ;介质的固有波阻抗为:。

(2) 特性阻抗: 传输线上行波的电压和电流之比 ,或 入射波的电压和入射波的电流之比 ,Z 0=其表达式为Z 0= ,是一个复数; 其倒数为传输线的 特性导纳 . (3) 输入阻抗(分布参数阻抗):传输线上任一点的阻抗Z i n (d )定义为该点的电压和电流之比 ,即Z i n (d )= 。

传输线输入阻抗的特点是: A 、传输线阻抗随位置d 而变,分布于沿线各点,且与负载有关;B 、传输线具有阻抗变换作用,Z L 通过线段d 变换成Z i n (d ),或相反;C 、无耗线的阻抗呈周期性变化,具有变换性和重复性。

(8) 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 输入阻抗具有 周期性,传输线上电压与电流反射系数关系 ,驻波比和放射系数关系。

5、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与源阻抗间关系:Zin=Zg* 。

6、史密斯圆图是求街均匀传输线有关 阻抗匹配 和 功率匹配 问题的一类曲线坐标图,图上有两组坐标线,即归一化阻抗或导纳的实部和虚部 的等值线簇与反射系数的 幅和模角 等值线簇,所有这些等值线都是圆或圆弧,故也称阻抗圆图或导纳圆图。

阻抗圆图上的等值线分别标有 刻度和电压驻波比 ,而 特征参数z 0 和 特征参数β ,并没有在圆图上表示出来。

导纳圆图可以通过对 阻抗圆图 旋转180°得到。

阻抗圆图的实轴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刻度分别表示 r m i n 或 行波系数k 和r m a x 或 驻波比r 。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

U(d
)
Ui (d
)
Ur (d
)
I(d ) Ii (d ) Ir (d )
Ui (d )1 (d ) Ui (d ) 1 (d )
Z0
那么传输线上任一位置处的输入阻抗Zin(d)也可用Γ(d)来表示
Zin
(d
)
Z0
1 1
(d ) (d )
终端负载阻抗(d=0)与终端反射系数的关系:
ZL
率分别为50MHz, 100MHz,求计算输入阻抗点的具体位置。
解:运用无耗传输线输入阻抗计算公式
Zin (d )
Z0
ZL Z0
cos d cos d
jZ0 jZ L
sin sin
d d
当距离为λp/4时, d 2 p
p 4
2
,则
Zin
p 4
Z
2 0
ZL
(75)2 50
112.5
2020/4/3
传输线的传播常数通常为复数,即 =α+jβ。
相移常数 衰减常数
1
2
( 2L0C0
R0G0 )
1
2
( R0G0
2L0C0 )
(R02 2L20 )(G02 2C02 ) (R02 2L20 )(G02 2C02 )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波的相移
常数β,决定于传输线的分布
电路参量及所传输信号的角 频率。
负值。
Z0
Ui (d) Ii (d)
Ur (d) Ir (d)
之比Ir的(d )
Z0
jL0 jC0
L0 C0
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信号源的频率无关,仅和传
输线的单位长度上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有关, Z0为

2-4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4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10
(2)终端短路。ZL=0,终端处(短路点处)电压反
射系数为
(Z L Z 0 ) ( 0) 1 (Z L Z 0 )
0 U L (0) 2U i I L Z0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终端处为电压波节电流波腹。电流、电 压沿线分布的表达式为
电磁场、微波技术 与天线
许 明 妍
北教6-108 myxu@
本节主要内容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行波、驻波、行驻波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是指沿线电压、电流以及阻抗 的分布规律。
接有负载阻抗ZL的传输线在正弦时变信源激励下,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16
在行驻波状态下,电压幅值沿传输线的分布规律。用电压反射
(d ) 的模值为: 系数Γ(d)表示,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电压 U
(d ) U ( d ) 1 ( d ) U i ( d ) 1 ( d ) e j U i (d ) 1 (d ) cos 2 (d ) sin 2 U i (d ) 1 (d ) 2 2 (d ) cos U i
5.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其输入阻抗为纯电抗。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13
(3)终端负载为纯电抗。ZL = jXL,此时终端处的
电压反射系数为
( jX L Z 0 ) ( Z 0 jX L ) (0) ( jX L Z 0 ) ( Z 0 jX L )
的情况,传输线将呈现一种极端工作状态。由于终端没有吸

微波技术基础1.3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 特性参量

微波技术基础1.3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 特性参量

因为:
0 | | 1
所以 1 s
可见,驻波比s沿传输线是不变化的。
反之
s 1 s 1
(1-65)
行波比的定义:
K U (z) min I (z) min U (z) max I (z) max
行波比的计算: K 1 (z) 1 (0) 1 1
1 (z) 1 (0) 1 s
(1-66)
输入阻抗都等于Zc,只有入射波,无反射波,是行波状态;
• 当Zι≠Zc时,一段有限长的传输线可以起到阻抗变换作用,即是说,
对于某给定长的传输线,无论其终端接什么性质的负载,对于线的输 入端而言,相当于接了一个等效负载,且该负载等于该输入端处的输 入阻抗。
与特性阻抗比较:
导出特性阻抗概念的前提条件是无限长传输线,其意义在于入射波 沿传输线传播时没有反射,即是行波。特性阻抗与传输线的位置无关, 只与物理参数有关。

dz dt
vp
1 LC
(1-48)
dz dt
vp
1 LC
(1-49)
‘-’
表示反向行波,一般:v p
1 LC
,波长:
vp f
2
§1.3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举例
已知双导线传输线的电容、电感在表1-1中:
D D2 d2
L / ln
d
代入:
vp
1 LC
C / ln D D2 d 2
电压波腹、波节及其位置;电流波腹、波节及其位置。
(1-61)
3 驻波比 4 输入阻抗
1 (z) 1 (0) 1
s
1 (z) 1 (0) 1
Zin (z)
Zc
Zl Zc

1.3均匀无耗传输线三种状态分析

1.3均匀无耗传输线三种状态分析

L
ZL ZL
Z0 Z0
R Z0 R Z0
jX jX
R2 Z02 X 2 (R Z0)2 X 2
j
(R
2Z0 X Z0)2
X2
u jv L e jL
式中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和相角分别为:
L
( (
R R
Z0 Z0
)2 )2
X X
2 2
;
L
tan1
R2
2Z0 X Z02
X
I (z) Ii
z
Ui1 e j z Z0
(2)电压、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z, t) Ui1 cos(t z 1)
i(z,t)
U i1 Z0
cos(t z 1)
(3)沿线各点的阻抗为:
Zin
(z)
U (z) I (z)
Ui (z) Ii (z)
Z0
(4)沿线各点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为:
I (z) Ii2 (z) 1 (z) Ii2e j z 1 L e j(L 2 z)
上式取模得:
U (z) Ui2 1 L e j2 zL I (z) Ii2 1 L e j2 zL
由此可知:
(1)沿线电压电流呈非正弦周期分布;
(2)当 2 z L 2n 即
z
4
L
n
Zin Z0, z 0, 1
(5)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PL
1 2
Re U
z
I
z
*
1 2
Re
U
i1e
j
z
U
* i1
Z0
e jz
1 2
Ui1 2 Z0
Pi

微波技术 1章三种传输状态

微波技术 1章三种传输状态

(1.73)
线上任意点的输入阻抗为
Z in
V (z) I (z)

jZ ctgz
(1.74)
|V| |I|
|V| |I|
φV
φI
φV φI
Zin
无耗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
(2) 终端开路传输线
终端开路时电流IL =0, 得到线上电压电流分布为
V (z)=VL cos z 2V cos z
A e j(2 z) 2
所以
(z)
A2e j z A1e j z

A2 A1
e j(2 12 z) (z) e j
(1.58a)
由上式可知,反射系数的模|Γ(z)|是反射波电压振幅值与入射波电压振幅值之比:
(z) V (z) A2 V (z) A1
c
1 1

( (
z) z)
(1.63)
也可以写为
(z) Zin (z) Zc Yc Yin (z) Zin (z) Zc Yc Yin (z)
(1.64)
无耗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
反射系数Γ及输入阻抗Zin
反射系数Γ(z)与负载阻抗ZL 间的关系
由式(1.64)
(z) Zin (z) Zc Zin ( z) Zc
(1.58b)
反射系数的幅角为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的相位差,即
(z) arg((z)) argV (z) argV (z)) 2 1 2 z
(1.58c)
无耗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
反射系数Γ及输入阻抗Zin
反射系数Γ(z)是参考面位置z的函数,在z=0处的反射系数称为负载反射系数ΓL,

13.4.1 无损耗线

13.4.1 无损耗线

00R =00G =对于高频电路,若00L R ω>>00C G ω>>可以视为无损线。

1.无损耗线 (1)定义:沿线分布电阻及线间分布电导均为零,线路没有损 耗的均匀传输线,即把 00R ≠00G ≠或 的均匀传输线称为有损线。

(2) 传播常数 0000j j j L C L C γωωω⋅==00c 00j j L L Z C C ωω==0α=00L C βω=是实数2πj j γβλ==1.无损耗线 (4) 波阻抗 (3) 波速p 00001ωωv βL C L C ω=== 表明同方向上的电压和电流行波在同一位置处是同相位的。

==γββx x x cosh cosh j cos ==γββx x xsinh sinh j jsin 双曲函数 简化为正弦和余弦函数-=-γγγx x x sinh (e e )/2-=+γγγx x x cosh (e e )/2由 (4) 无损线电压电流方程 ==⎩⎪-+⎨⎪-⎧ββββZ I x x I xU U x U x I Z x ()j sin cos ()cos j sin c 1111c U 1I 1已知线路始端的电压和电流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22c 22c ()cos j sin ()j sin cos U x U x I Z x U I x x I x Z ββββ'''⎧=+⎪⎨'''=+⎪⎩L c i c L c cos 'j sin '()()()j sin 'cos 'Z x Z x U x Z x Z I x Z x Z x ββββ'+'=='+2U 2I 已知线路终端的电压 和电流 输入阻抗 4/'λ=x 'π/2x β=2c i L Z Z Z =设 输入阻抗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无损线可实现阻抗变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电磁场、微波技术 与天线
许明妍
北教6-108
myxu@
2-3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
1
本节主要内容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
相移常数β;相速度vp ;相波长λp;特性阻抗Z0 ; 输入阻抗Zin(d);反射系数;传输功率Pd
2020/1/17
2
均匀无耗传输线
传输线无损耗,即传输线的R0 = 0, G0 = 0,这显
然是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化条件。但通常传 输线都是由良导体制成的,而且所用介质的高频
损耗也很小,这样R0 <<ωL0,G0 <<ωC0是可以满
足的,也就是说是很接近理想情况的。即均匀无 耗传输线。
2020/1/17
3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1/14)
1. 相移常数β:是波传播方向上单位距离的相位滞后量。
信源频率f2 = 100MHz时,传输线上的相波长为
p2
vp f2
3 108 100 106
3m
则传输线上距负载端0.75m处,Zin=112.5Ω;距负载端1.5m处,Zin=50Ω。
2020/1/17
当距离为λp/2时, d 2 p ,则
p 2
Zin
p 2


ZL

50
信源频率f1 = 50MHz时,传输线上的相波长为
p1
vp f1
3 108 50 106
6m
则传输线上距负载端1.5m处,Zin = 112.5Ω;距负载端3m处,Zin = 50Ω。
3. 相波长λp:波在一周期T内,其相位为确定值的点
(或等相位面)沿波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定义为相波长
(简称为波长)。即同一时刻传输线上电磁波的相位相差 2
的距离。

p
vpT

vp f

f
2

0 r
2 p
可见传输线上行波的波长也和周围介质有关。
2020/1/17
I(d )

1 2

ZL Z0
1ILe jd

1 2

ZL Z0
1ILe jd

Ii (d )
Ir (d )
三角函数表述形式,即
UI((dd))jUUZL0Lcsoisndd

jZ0IL sin d IL cos d
vp
1 v0
L0C0
r
均匀无损耗传输线上行波电压和行波电流的相速度等于传
输线周围介质中的光速,它和频率无关,只决定周围介质
特性参量, 所以无频率失真,即为无色散系统。那么对
于 = α + jβ的一般情况,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β与频率关
系复杂,是色散系统。
2020/1/17
5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3/14)
6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4/14)
4.特性阻抗Z0 :指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 U i和(d入) 射波电流
之比,Ii (或d )反射波电压 和反射波U电r (流d )
之比的负值。Ir (d )
Z0

Ui (d) Ii (d)


Ur (d) Ir (d)
Z0
jL0 jC0
L0 C0
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信号源的频率无关,仅和传
输线的单位长度上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有关, Z0为
实数,即为纯阻。
2020/1/17
7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5/14)
U (d )

1 2
(Z
L

Z0 )ILe jd

1 2
(ZL
Z0 )ILe jd
Ui (d ) U r (d )
Zin (d )

Z0
ZL Z0

jZ0tgd jZ Ltgd
二分之一波长线的阻抗重复性:
当 tgd 0时,即 d n p (n 1,2,)
2
Z in

p
2


ZL
四分之一波长线的阻抗变换性:
当 tgd 时,即
d (2n 1) p (n 0,1,2,)
Zin (d )

Z0
ZL Z0
cos d cos d

jZ0 jZ L
sin sin
d d
当距离为λp/4时,
d 2 p
p 4
2
,则
Zin

p 4

Z
2 0
ZL

(75)2 50
112.5
2020/1/17
11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9/14)
4
Zin
p
4


Z
2 0
ZL
2020/1/17
10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8/14)
例 均匀无损耗传输线的波阻抗Z0 = 75Ω,终端接50纯阻负 载,求距负载端λp/4、λp/2位置处的输入阻抗。若信源频率分
别为50MHz, 100MHz,求计算输入阻抗点的具体位置。
解:运用无耗传输线输入阻抗计算公式
传输线的传播常数通常为复数,即 =α+jβ。
相移常数 衰减常数




1
2
( 2L0C0

R0G0 )
1
2
( R0G0
2L0C0 )
(R02 2L20 )(G02 2C02 ) (R02 2L20 )(G02 2C02 )

U (d) I (d )

Z0
ZL Z0
cosd cosd

jZ0 jZ L
sin sin
d d

Z0
ZL Z0

jZ0tgd jZ Ltgd
传输线的输入阻抗Zin(d)不仅与其负载ZL和传输线波阻抗 Z0有关,而且与位置d有关,这是与低频时不同的概念。
2020/1/17
9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7/14)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波的相移
常数β,决定于传输线的分布
电路量及所传输信号的角 频率。


( jL0 )(jC0 ) L0C0

j
0
2020/1/17
4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2/14)
2.相速度vp : 波的相位为某确定值的点(或等相位面)
向前推进的速度。传输线上的入射波和反射波以相同的速 度向相反方向沿传输线传播。
即传输线的衰减常数α为零,线上的入射波和反射波都
是幅值不衰减的随传播方向相位滞后的行波。
2020/1/17
8
无耗传输线基本特性(6/14)
5.输入阻抗Zin(d):当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ZL时,线上任
一位置处的电压 ,U (与d)电流İ(d)之比。
对于均匀无损耗传输线 ,U L ILZL
Zin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