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先溶栓或先扩张
介入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先溶栓或先扩张黄献琛;陈万海;李春荣;周大勇;陈磊;金一琦;沈利明;金泳海;倪才方【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不同介入治疗程序(先溶栓或先扩张)在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中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45例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经左侧胭静脉插入溶栓导管到髂股静脉血栓内,行导管溶栓,治疗后如有残留狭窄,再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人.B组24例,经左侧胭静脉置鞘,对左侧髂静脉和血栓先行球囊扩张,再插入溶栓导管到血栓内,行导管溶栓,治疗后如有残留狭窄,再行支架置入.对所有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A组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18例;放置支架11例;平均尿激酶用量(427.14±49.71)万u;滤器内血栓残留2例;术后1周和1个月消肿率分别为(71±19)%和(98±3)%;发生并发症7例.B组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24例;放置支架16例;平均尿激酶用量(315.00±62.48)万u;滤器内血栓残留率8例;术后1周和1个月消肿率分别为(81±12)%和(99±2)%;发生并发症2例.结论在介入治疗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先行球囊扩张可减少溶栓治疗中的尿激酶用量并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滤器保护下不增加血栓脱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of two 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 orders, i.e. thrombolysis followed by vascular dilatation and vascular dilatation followed by thrombolysis, in treating acute left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Methods Fourty-five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group A (n = 21) were treated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through the catheterization of left iliofemoral vein via the left popliteal vein, and balloon dilatation or stent implantation would follow if therewas any residual stenosis after thrombolysis. Patients in group B (n = 24) were treated with balloon dilatation for the left iliac vein and thrombus first, which was followed by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through the catheter inserted in the left iliofemoral vein via the left popliteal vein access. Stent implantation would be applied if there was any residual stenosis after thrombolysis. In all patients the optional filter was placed in the inferior vena cava and the filter was removed within two weeks. Results In both group A and group B, balloon dilation was applied in 18 and 24 cases (P = 0.09) respectively, and stenting was employecl in 11 and 16 cases respectively (P =0.24). The mean urokinase dosage used in group A wa s (427.14 ± 49.71) × 104 unit,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usedin group B, which was (315.00 ± 62.48) × 104 un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01). In group A,thrombus in cava filters was found in 2 cases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7 cases. The edema reduction rate in group A was (71 ± 19)%at one week and (98± 3)%at one month after the treatment. that was (81± 12)%and (99 ± 2)%respectively in group B. In group B, thrombus in cava filters was found in 8 cases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2 cases.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eft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 balloon dilatation followedby thromholysis can well reduce the use of urokinase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will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cava filter. (J Intervent Radiol, 2011, 20 : 688-691)【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1(020)009【总页数】4页(P688-691)【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放射学,介入性;血栓溶栓疗法【作者】黄献琛;陈万海;李春荣;周大勇;陈磊;金一琦;沈利明;金泳海;倪才方【作者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人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介入放射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人放射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人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介入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介入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介入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介入放射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人放射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人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右侧的2~8倍[1-2]。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病程
• 左髂总静脉的长期受压可导致腔内粘连和 闭塞。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程较短,而骼 静脉受压及其腔内连结结构致静脉狭窄或 闭塞是一较长期的过程。
40
为何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较晚呢?
• 这是因为左骼总静脉受压及其腔内有连结 结构时,大部分有侧支静脉代偿。
41
侧枝循环的开放
• 髂静脉受压造成静脉回流障碍部分通过侧枝循环 加以代偿。双侧髂内静脉在骶前静脉丛和子宫附 件静脉丛有广泛的吻合,这是髂总静脉阻塞后侧枝 代偿的重要途径。 其他常见的侧枝有腰升静脉、 脊柱旁静脉、 骶中静脉和阴部静脉。 某些青年女 性病人, 因大量的侧枝循环使卵巢静脉、子宫旁组 织及子宫静脉充血扩张, 形成所谓的“ 子宫旁组 织静脉曲张症” 。少数男性病人则 可 表 现 为 精 索 静 脉 曲 张 和 不育。
• 多数学者认为,IVCS在成人发生率为20 %~ 34 %,其中23~45. 5岁女性占大多数(70 %~84 %)。
57
临床表现
• ( IVCS)分为三个阶段,无症状期,静脉刺形成 期,血栓形成期。
58
无症状期
• 轻度的髂静脉受压使静脉的前后径缩小而 横径增宽,静脉回流可不受影响,可以完全 没有症状。
5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 以前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液本身的高凝状态, 而血液的高凝状态一直是血栓形成的研究 热点,如凝血因子的基因突变和反应蛋白 的研究等。目前,随着血管造影和临床解 剖的发展,多数学者已认为左骼总静脉狭 窄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10
其它因素
• 左髂总静脉或多或少地被腰骶椎的生理型 前凸推向前方,同时又被跨越其前方的右髂 总动脉压向后方, 使其处于前压后挤的解剖 位置, 当人体直立腰骶部高度前倾时, 压迫 更加明显, 而当人体处于坐位时, 压迫得以 缓解或消失。偶尔, 左髂总静脉的压迫来源 于低分叉的腹主动脉、左髂总动脉的扭曲、 盆腔内的病变。
介入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 关键词 】 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 ;放射学 , 介入性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i l i o f e mo r a l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P A N J i n g - j i n f ,Z H A N G X i — q u a n . S Hl Me n g - m e n g , WA N G Y i - p i n g , Z HU L i a n  ̄z H U We i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Me d i c a l I m a g i n g , We i f a n gMe d i c l a
0 . 叭) : 随访 3 6个月 , 随访率 9 7 . 9 %。术后水肿 、 色素沉着 、 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 3 . 0 %( 3 0 / 2 3 1 ) 、 8 . 2 %( 1 9 /
2 3 1 ) 和0 ; 随访疗效优 9 2 . 2 %。 支架 置入患者 随访均通畅。 结论 期短 , 能够 明显降低后遗症 的发生率。 介入治疗髂股 D V T疗效显著 , 并发症少 , 住院周
月至 2 0 0 9年 1月 2 3 6例急性髂股 D V T病例 的临床资料 。均经健侧股静脉预 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 D S A ) 透视下患侧股静脉 插入 1 2 ~ 1 4 F大腔鞘管 , 5 0 m 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 1 2例合并髂 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 , 行经皮腔内血 管成形术 ( P T a) 和支架置入 , 术后给予肝素抗凝 。结果 出院时膝上 、 下1 5 e m 处健 、 患侧周径差分别 降为 ( 1 . 3  ̄ 0 . 6 ) 和( O . 9  ̄ 0 . 4 ) c m, 与人 院 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t = 1 9 . 3 7 , t = 2 3 . 9 9 , 均P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小腿色素沉着等。
本病临床常见,主要发生于左髂总静脉,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中20~40岁的女性占全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85%。
经合理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通常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
其它名称: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血液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本病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小腿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或溃疡。
主要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髂静脉解剖位置、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继发血栓形成、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成像(CTV)、磁共振(MRI)、髂静脉造影、血流动力学分析。
重要提醒: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除了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影响美观外,还可引起下肢肿胀、溃疡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诊断明确后早期治疗很有必要。
临床分类:本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无症状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该类型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存在髂静脉压迫。
2、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该类型的特点是下肢静脉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
(2)其临床体征分级用C(0~6)表示①C0:无明确的视触体征。
②C1:网状静脉。
③C2:静脉曲张。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venouscompression...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缩写】【别名】Cockett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症;髂静脉肢体压迫综合征【ICD号】I87.1【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1965年Cockett和Lea Thomas通过静脉造影和手术,对具有髂-股静脉血栓病史和严重血栓后遗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部位,静脉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并且已形成的血栓难以再通,从而引起下肢和盆腔的静脉回流障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有人将此综合征称为Cockett 综合征。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成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而且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的潜在因素。
【流行病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率还不很清楚,Taheri等报道,在下肢静脉疾病患者中本症患病率为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近几年内1000例下肢静脉造影资料分析,发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患病率为1.3%,但这不包括症状轻微和已形成血栓后遗症的患者,估计实际发病率要高于此值。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多发生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1.解剖学因素 髂动脉与髂静脉的解剖关系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产生的基础。
双侧髂总静脉于第5腰椎体中下部平面的右侧,汇合成下腔静脉而沿脊柱上行。
右髂总静脉几乎成直线与下腔静脉连续,而左髂总静脉则自骨盆左侧横行向右,于腰骶椎之前与下腔静脉汇合时几乎成直角。
腹主动脉则自脊柱左旁下行,于第4腰椎体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故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前方,然后向骨盆右下延伸。
有研究发现,在近3/4人体内,右髂总动脉于双侧髂总静脉汇合点水平跨越左髂总静脉;1/5的人在这一点轻度偏上的水平,少数人在这一点的下方。
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经验
栓 后 造 影 示 髂 静 脉 狭 窄 , 中 髂 静 脉 压 迫 综 合 征 (l cvi cm rsi ydo , C )5例 ( 89 ) 残 留 狭 窄 3例 ; 其 ia e o pes nsnrmeI S 1 i n o V 7.% , l例 未 发 现 髂 静 脉 狭 窄 。1 8例 有 狭 窄 者 共 置 人 2 2枚 自膨 式 支 架 , 术 均 获 成 功 。1例 术 后 伤 口 血 肿 。 随 访 l 手 6例 , 访 时 间 2— 6 随 2 个 月( 均 1. 平 0 3月 ) 疼 痛 症 状 均 消 失 , 行 走 后 下 肢 轻 度 肿 胀 , 未 出现 血 栓 复 发 。 结 论 腔 内治 疗 髂 静 脉 梗 阻 合 并 急 , 2例 均 性 D T安 全 、 效 , V 有 早期 临 床 结 果 满 意 。
【 键 词 】 支 架 置 入 ; 取 栓 术 ; 深 静 脉 血 栓 关
中 图 分 类 号 : 64 3 R 5 . 文献标识 : A 文 章 编 号 :0 9— 6 4 2 1 )4— 34— 3 10 6 0 (0 2 0 0 4 0
En dov s u a e tng f r Ii c Ve usO c l i n Co plc t d t Ac eD e p i Thr a c l r St n i o ia no cuso m ia e wih ut e Ven om bo i YeZhio g,Fan Xue i g, ss dn qan
te a e ee l an T e men c us f D s ( . ± 1 3) d y . A neir v n cv le a n etd b fr h m h d svr i p i. h a o re o VT wa 3 2 mb . as n ifro e a aa f tr w s isre eoe i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
合髂 静脉支架治疗 2 0例 急性髂 股静 脉 血栓 病人 , 得 良好 效 3 1 1 心理护理 病 人对本病 认识 不足 , 取 .. 易产 生消极 、 惧情 恐 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绪, 术前应做好解释工 作 , 明治疗 的必要 性 , 讲 使其对 此手 术有
o S adn rv c. hn og202 h ) f hn ogPoi e S adn 0 1 i n 5 C m
中图分类号 : 4 3 6 R 7 .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9—6 9 (0 7 5 10 4 3 2 0 )B一18 2 0—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月 , 平均 1 月 ,5例 行髂 静 脉支 架植 入 者髂 静 脉通 畅率 2个 1 深静脉血栓形成(epvnu rmbs , T) de eo s ho oi Dv 的发病 率逐 10 仅 1 t s 0 %, 例有轻微 不适感 。5例髂 静脉球 囊扩 张术 中 2例髂 年增加 , 急性期 可 以合并致 死性 肺动 脉栓 塞 ( u nr ho 静脉完全闭塞 , p l aytrm— mo 3例髂静脉再通 1 %-2 %, 0 - 0 均有不 同程度行走
32 术后护理 .
3 2 1 注意穿刺点 出血及穿 刺肢体 血液循 环情 况 ..
辛绍伟 , 董泗芹 , 蕾 , 张 孙道玉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吕柏楠;石晓明;刘阳【摘要】随着介入器材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临床上血管腔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静脉疾病的治疗,导管接触性溶栓相对于传统溶栓具有更高的效率,血栓清除也更彻底,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成形术可以在创伤极其微小的情况下解决髂静脉狭窄病变,又可以保持管腔长期通畅.然而对于cockett综合征合并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髂静脉狭窄和血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且在治疗过程中两者具有相互影响作用.一方面,髂静脉狭窄使血液的流出道受阻,一定程度上会对溶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可能也会降低肺栓塞的风险;另一方面,静脉血栓可能掩盖或扩大髂静脉病变,影响髂静脉病变的处理,同时血栓也会继发于髂静脉病变.基于此,导管接触性溶栓与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的简单联合应用可能无法达到1+1=2的效果,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合理利用血管腔内技术,才可能达到1+1=2,甚至1+1>2的效果.【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6页(P1074-1078,1082)【关键词】cockett综合征;静脉血栓;腔内治疗;髂股静脉【作者】吕柏楠;石晓明;刘阳【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15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亦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发病机制提示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相关,左髂总静脉于第4~5腰椎椎体右前方汇入下腔静脉,其前方右髂总动脉跨越而过,后方腰椎存在生理性前突,静脉长期处于压迫塌陷状态,动脉自身的搏动又使其不断与静脉发生摩擦,静脉内皮细胞发生炎性改变,最终导致血管腔内粘连,发生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引起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下肢静脉高压、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同时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之一[1,2]。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的 J Z系列 不 锈 钢 自膨式 “ ” 支 架 , 架 位 置 准 确 , 胀 满 R z形 支 膨
意 ; 后 D A复 查 , 对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术 S 见 进 入 下 腔 静 脉 , 侧 髂 静 脉 管 腔 内未 见 充 盈 缺 损 , 腔 内 侧 支 左 盆
准确 , 膨胀 满 意 ,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入 对 进
[ 键词 ]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 入 治疗 ; 囊扩 张 ; 架植 入 关 介 球 支 [ 图 分 类号 ] R 4 . 中 536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 10 8 4 (0 0 2 3 3 0 文 0 8— 89 2 1 )6— 38— 2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的 影 像 诊 断 和 介 入 治 疗
梁 君 , 士彬 , 为 民 , 杨 周 孙 惠
( 苏 省 无 锡 市 惠 山 区人 民 医 院 , 苏 无 锡 2 4 8 ) 江 江 1 17
[ 要 ] 目的 探 讨 髂静 脉 受 压 综 合征 (C ) 摘 IS 介入 治 疗 的 , 效 果 。 方 法 对 2 临床 0例 IS患 者 行 球 囊扩 张 、 架 C 支
股 、 静 脉 增 宽 , 形 呈 直 桶 状 , 去正 常 的竹 节 状 形 态 。 胭 外 失
1 2 方 法 .
司 匹林 6个 月 , 期 复 查 。 定
2 结 果
所 有 患 者 成 功 置 入 静 脉 支架 , 后 D A复 查 见 支架 位 置 术 S 检查血常规 , 出血 时 间 、 血 时 间 , 小 板 凝 血
首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例报告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9月 第2卷 第5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2, No.5, Sep 2016常见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侧髂总静脉被右侧髂总动脉和第5椎体压缩,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或者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静脉功能不全的表现。
现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3例首诊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续发现合并右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病例资料1.1 病例1患者,女性,76岁。
2015年10月30日因“右侧下肢疼痛10 d ,肿胀7 d ”入院。
在10 d 前进行X 线检查提示:右侧髂关节退行性改变。
既往无外伤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病史。
查体:右侧下肢非凹陷性重度肿胀,以大腿为主伴皮温升高,轻触痛。
彩超检查提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髂股静脉)。
入院诊断:⑴ 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中央型;⑵ 右侧髂关节退行性改变。
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且采用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中见髂静脉闭塞和盆腔侧支形成(图1a ),第1次手术在予球囊扩张后,髂静脉血流改善,侧支减少,但是局部明显线型狭窄(图1b ),患者家属不同意植入支架。
2015年11月28日患者因“右侧下肢肿痛7 d ”入院,造影提示右侧髂静脉回缩闭塞,予Bard Luminexx 支架植入,血流明显改善(图1c ),在6个月后患者随访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支架通畅。
*通信作者:艾文佳,E-mail :think1805@首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例报告艾文佳* 张智辉 萧剑彬 李 强 李阳勇 林少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广州 510260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右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364.1+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16.05.24abc注:a 术中见髂静脉闭塞和盆腔侧支形成;b 第1次手术予球囊扩张后局部明显线型狭窄;c 第2次手术予植入支架后血流明显改善图1 病例1的腔内治疗资料•病例报告•462《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9月 第2卷 第5期1.2 病例2患者,女性,82岁。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辛绍伟;董泗芹;张蕾;孙道玉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7(021)014
【摘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急性期可以合并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远期可以出现血栓形成后遗症(potthromobosis syndrome,PTS).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单纯行抗凝治疗5年后,90%出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5%出现静脉性溃疡[1].我院2004年2月-2006年9月采用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治疗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280-1281)
【作者】辛绍伟;董泗芹;张蕾;孙道玉
【作者单位】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J], 辛绍伟;董泗芹;张蕾;孙道玉
2.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观察 [J], 尹孝亮;郎德海;王迪
3.大腔导管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J], 庄曦
4.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血栓清除等级差异对疗效的影响 [J], 闫乐乐;黄天安;印于;吕朋华
5.一站式介入治疗在处理Cockett综合征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J], 黄天安;赵佳;金泳海;丁文彬;樊宝瑞;印于;俞靖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髂股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位 年 龄 62.5岁 ;病 程 3~ 36个 月 ,平 均 分 再 通 ,以 闭塞 为 主)16例 。
一
…
、
.
作者单位: o1。宁波 ,宁波市第 二 20个月。病变部位位于左下 15 : l,2 治疗方 ’所有 均行经胭静
通信作者: 徐武能,Emai1:xuw 。雌@ 右下肢 5例 ;均单侧下肢疼痛肿胀病 史, 脉插管,球囊扩 张狭窄或 闭塞的髂 股静
避 免 。电切 中应 尽 可 能 使膀 胱 处 于 半 充 stru。 。“ “w。m。“ u 。l c1 “N。nh
苎由 于奎女:性 尿道茎短 ,尿道曼外 括约篓肌 无羹明 显 [21 ANmiU,1i 9vV9 w6,2,3T (u3 )L:3M85,-3G9it1l.in J.·。Diiag “。。。。iit ag
胱颈梗阻 [J1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2000, .
害 者 。 目前 已广 泛 采 用 经 尿 道膀 胱颈 生冲 洗 液 外渗 ,甚 至 切 穿 到阴 道 ,造 成难 21(12):165—167 .
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 阻,具有损伤小、 以治愈的尿道 (膀胱)阴道瘘 。必要时可 [5】 Liu YJ,Hu SH,Huang XQ.Transurethral
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膀胱颈 电切 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接近 同一平面为宜。 的长 度 和 深 度 的把 握 。尿 失 禁 和 阴 道损 , 。 ,..
of female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J】- chin J E“d0sc,2002,8【 ):81-
切时注意切除的范围和深度,一般可妻以 【1】 Car LK, 。 Wobster GD ̄Bla d。… 。uu 。b.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李维敏;蒋米尔
【期刊名称】《外科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4(9)3
【总页数】3页(P232-234)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介入治疗
【作者】李维敏;蒋米尔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致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J], 周玉斌;徐克;肖亮;冯博;苏洪英;关丽明
2.经胭静脉介入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J], 郑卫华;庹艳红;代芬;雷红卫
3.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J], 任洪;陈杰;晏明鹏;梁正荣;马永伟;周兵;秦翠华
4.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J], 陈锦州;朱培欣;牛国浩;王闯胜;肖贾伟
5.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J], 赵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也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
同时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的重要潜在因素。
髂静脉受压在成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一般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才得以诊断。
如果在发生髂股静脉血栓之前能得到及时诊断,了解髂静脉狭窄程度,血流受阻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并适时地纠正和治疗,可以大大减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1995年,Berger等首次报道采用介入疗法,即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方法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以后陆续有该方面的文献报道,介入治疗也逐渐成为近年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新的手段,其直接作用于病变段,既支持了静脉腔以避免被动脉和腰骶椎压迫,同时通过扩张管腔解除了腔内异常结构所引起的狭窄,并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因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术等手术相比,介入疗法对该综合征在缓解率、改善率及通畅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后者更符合人体正常点的解剖和生理,因而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对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导管介入溶栓治疗,通常在发病后3周内疗效较好。
如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发现IVCS,可于最后静脉造影时植入支架,可去除髂静脉刺状物,扩张静脉到正常大小,防止由于髂动脉压迫而回缩。
O'Sullivan等报道IVCS合并急性和慢性症状患者植入支架1年通畅率分别是%和100%。
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操作较为简易,但针对该综合征的特殊性,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病变髂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的主要组织构成是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因此其物理特性上缺少弹性和伸展性,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管腔扩张较困难,且扩张的管壁极易回缩,因此球囊扩张后的支架植入十分必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摘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Cockett综合征,因髂静脉内外因素引发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一系列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及经久不愈的溃疡。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如B超(多普勒)、CT、磁共振静脉成像、静脉造影(DSA)等,越来越多的髂静脉压迫患者被发现。
DSA检查可作为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金标准。
一旦诊断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应积极处理。
目前,腔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治疗一: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主要是指左髂总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受到右髂总动脉的压迫,由于持续性的机械压迫及动脉搏动造成静脉腔内粘连、内膜增生、纤维化引起管腔狭窄、闭塞而导致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症候群,此症可见于右侧,但以左侧常见[1]。
Cockett 于 1965 年提出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位于右髂总动脉和第五腰椎间的左髂静脉的非血栓形成性的髂静脉梗阻, 弯曲的左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也可压迫左髂总静脉造成梗阻[2]。
随着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报告增多,发现除左髂总静脉受压最多外,还有其它受压类型,如盆腔病变也能引起 Cockett 征。
通常将病变分为三种类型:①边缘型,在髂总静脉入口处静脉壁一侧;②中央型,在前后壁间形成一分隔,将血管腔一分为二;③部分闭塞型,管腔形成类似筛状改变,使血流减少[3]。
由于髂静脉受压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或者管腔狭窄,引起代偿性的侧枝循环引起静脉曲张或者继发血栓形成,进而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溃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般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⑴无症状型;⑵下肢水肿型;⑶髂股静脉血栓型[4]。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率还不很清楚,由于该症在很多病人的症状较轻微或者早期没有症状等,一些病人没能及时接受特殊检查或者晚期症状较重导致检查较困难,因此对于估计该症实际的发病率要高于调查数据。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wi t h i l i a c v e i n s t e nt i n g wa s e mpl o y e d.Th e v en o us pa t e n c y wa s a s s e s s e d wi t h a ng i o g r a p h y. Re s ul t s The c a t h e t e r — b a s e d t h r o mbo l y s i s
0h i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c u t e i l i o f e m o r a l v e n o u s
l n t e r v e n t l o n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a c u t e i l i o f e mo r a l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D o n g D i a n n i n g,Z b a n g S h i ) i ,J i n X i n g, e t a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i a 2 Ho s p i t a 1 .f in a l l 2 5 0 0 2 1,C ^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r o mb o s i s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治疗进展学习课件
造影4
• 两周后再次行腔内治疗,架植入
造影5
复查动脉及静脉造影
• 患者术后下肢肿胀较前明显减退,术后一周大腿周径差1.0cm、小腿周径 差0.5cm
• 一月后复查CT
经验体会
虽然腔内治疗IVCS效果满意,但绝不可局限于治疗髂静脉本身 盆腔CT的必要性 个别特殊病例中采用腔内治疗的方法解除外源性压迫(例如髂动脉瘤) ,同样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治疗
• 3、腔内治疗:由于创伤小、操作简便,较传统手术方法更符合人体正常 的解剖和生理,近年逐渐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置管溶栓或吸栓后行PTA、STENT 术
• 2014年薛冠华等报道的61例IVCS合并DVT导管溶栓治疗结合 PTA/PTA+STENT,随访5年,髂静脉一年通畅率91.8%,五年通畅率85.2% ,无明显并发症及相关死亡。
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性改变等 • 患者常主诉左下肢胀痛不适,运动后肌肉痉挛,易与原发性静脉瓣膜功
能不全混淆 •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较差,再通率低
有学者认为由于静脉内部异常的狭窄存在,阻止了血栓的蔓延脱落, 肺栓塞的发生率较其他静脉血栓低
辅助检查
• 顺行静脉造影是仍诊断金标准 • 血管腔内超声(IVUS):
谢 谢!
腔通畅 • 盆腔CT:提示右侧髂动脉瘤,左髂静脉受压
病例报道
• CT图像 髂动脉瘤
髂静脉
造影1
• 选择右侧股动脉置鞘,取标记猪尾导管 造影,距近端主动脉分叉2cm,距远端髂 动脉分叉2.5cm 髂动脉瘤
造影2
• 同时静脉穿刺,与动脉同时造影
Cockett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1 1 一 般 资料 .
2 6 3~ 6岁 , 均 ( 95±1. ) , 有 患 者 经 影 像 学 检 查 诊 平 3. 63 岁 所
断为 C ee 综合征。全部 患者均有不 同程度 的左下肢水肿。 ok t t
静 脉 淤 滞 性皮 炎 1 2例 , 腿静 脉 曲 张 和皮 肤 色 素 沉 着 1 小 6例 , 足 靴 区有 慢性 皮 肤 溃 疡 、 痛 和 活 动 受 限 2例 。其 中 5例 临 疼
作 者 单 位 :5 0 2新 乡 医学 院第 二 附 属 医 院 430
月收治 的 2 8例 C ce 综合征患者 的临床资料 , okt t 对其中 2 3例 行放射学诊断及血 管腔 内介入 治疗 , 果满 意 , 效 对其 进行 作
出如下分析 , 以期 对 放 射 介 入 医 师 的 T作 提供 帮助 。
C eet okt综合征患者采用放射学进行诊断及临床分析 , 其中 5例症状较轻采用保 守治疗 , 其余 2 3例均采 用介入治疗 。
并 对 患 者 随 访 1 。结 果 年 下 肢 深 静 脉造 影 术 可 以对 C eet 合 征 作 出 明确 诊 断 ,3例 患 者 在 介 入 治 疗 后 其 临 床 okt综 2 血 管 腔 内 介 入 治 疗 C ee 综 合 征 安 全 、 效 , 床 上 值 得 okt t 有 临
也 曾尝 试 不 做 龟 头 翼瓣 游 离 , 现 j 现 龟 头 裂 开 和 冠 状 沟 处 发 ¨
[ 4]L psJ ,c ndA, lw r 1e a. iooia a a s f r— o e F She El ot P ,t 1Hs lg l nl i o e s h t c ys u
镜观察新尿道无瘢 痕形 。L ps等 通过 动物 实验 证实 : oe 尿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syndrome)诊治经验及典型病例集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syndrome)诊治经验及典型病例集锦骼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主要是指左髂总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受到从前方跨过的右髂动脉的长期压迫及其搏动所产生的机械作用,导致左髂总静脉内膜肥厚,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进而引起髂静脉回流受阻,盆腔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并进行性加重,久之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硬结、色素沉着,皮肤软组织瘀血性营养不良,慢性溃疡,静脉性跛行甚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症候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吴世勇一、病因主要是由于解剖因素导致的。
左侧髂总静脉后面是腰骶椎,前面为右侧髂总动脉,当髂静脉受到上述解剖结构的前后压迫,静脉壁反复受到压迫刺激,导致左髂总静脉慢性损伤、粘连,管腔变窄。
因此,血液回流障碍,久之导致左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甚至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Cockett综合征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从症状和一般检查,很难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鉴别。
加之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很容易误诊。
根据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程度、血流动力学轻重可分为三期。
初期患肢仅有轻微水肿,久站久坐时出现。
中期随着静脉回流障碍加重和静脉压持续升高,导致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肤软组织瘀血性营养不良、慢性溃疡等症状。
晚期出现重症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或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左侧髂股静脉血栓中约一半以上是因受压而致,但并不是左髂总静脉受压均会引起静脉血流受阻或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只是在左髂总静脉受压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存在某些诱因如外伤、手术、卧床等情况下才容易发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三、诊断主要是多普勒超声、磁共振静脉成像及CTA检查,静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
其中下肢顺行或股静脉插管造影是特异性诊断方法,为Cockett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赵国瑞;李方正;韩新巍;任建庄;段旭华;张文广;陈鹏飞;康泰;张庆辉;王朝阳;邝东林【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reating Cockett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of left lower extremit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total of 256 patients with Cockett syndrome complicated by DVT of left lower extremity,who were admitted to authors'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5,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balloon dilatation of the occluded or narrowed venous segment,and/or stent implantation.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s of the affected limb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long-term patency rates were compared.Results Of the 256 patients with Cockett syndrome complicated by DVT of left lower extremity,complete dissolution of thrombus was achieved in 232 (90.6%) and partial dissolution of thrombus in 24(9.4%).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of thigh and calf was (7.12±2.15) and (4.57±2.81) cm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liac vein re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6 patients,among them simple balloon dilatation was employed in 46 and balloon dilatation together with stent implantation was adopted in 160.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9-24 months with a mean of 15 months.In simple balloon dilatation group,3 patients lost touch with the authors during the following-up period,26 patients (60.5%) developed iliac vein occlusion and post-embolizationsyndrome occurred in 21 patients (48.8%).In balloon dilatation plus stent implantation group,11 patients lost touch with the authors during the following-up period,stenosis or occlusion of the stent was seen in 13 patients (8.7%),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was observed in 15 patients (10.1%).The differences in vascular stenosis or occlusion and in the occurrence of 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ckett syndrome complicated by DVT of left lower extremity,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and balloon dilatation combin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 carry definit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闭塞/狭窄段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远期通畅率.结果 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中232例(90.6%)血栓完全溶解.24例(9.4%)部分溶解,治疗前后患肢大腿与小腿周径差分别为(7.12±2.15) cm、(4.57±2.81) cm.206例髂静脉重建患者中单纯球囊扩张46例,球囊扩张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160例;平均随访15个月(9~24个月),单纯球囊扩张患者失访3例,出现髂静脉闭塞26例(60.5%),血栓后综合征(PTS)21例(48.8%),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失访11例,支架狭窄/闭塞13例(8.7%),PTS 15例(10.1%),两组闭塞/狭窄、P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5页(P522-526)【关键词】Cockett综合征;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临床疗效【作者】赵国瑞;李方正;韩新巍;任建庄;段旭华;张文广;陈鹏飞;康泰;张庆辉;王朝阳;邝东林【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Cockett综合征也称 May-Thurner 综合征,是左侧髂静脉受到横跨其前方的右侧髂动脉压迫及其后方第 5腰椎长期推挤,以及动脉搏动造成血管内壁炎性增生、粘连、纤维索带形成等致使静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缘故,从而导致左下肢静脉形成高压和血液回流障碍,继发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8-06-01T15:24:35.9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作者:冯军[导读] 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冯军湖南省华容县人民医院 414200【摘要】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
方法: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41例,抗凝、置入滤器,联合球囊扩张23例、支架植入14例。
结果:末次随访(8.1±1.5)个月。
出院前,患者的患肢与健肢膝上下15cm周径差、Villalta 评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末次随访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溶栓治疗后,复查血栓形成率95%(57%~99%)。
出院时症状消失率85.37%、末次随访血管通畅率90.24%、并非是发生率19.5%(8/41)。
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疗效肯定,但也存在相关并发症,不应放松药物辅助治疗。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急性髂股静脉血栓;血管腔内治疗[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and acute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curative effect. Methods:From February 2016 to April 2017,the hospital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and acute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in 41 cases,anticoagulation,placement of a filter device,combined with balloon dilatation in 23 cases,stent implantation in 14 cases. Results: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8.1±1.5)months. Before discharge,patients with diseased and healthy limbs knee 15cm circumferences,Villalta score,D- two dimer level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than before discharg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The significance(P < 0.05). After thrombolysis,thrombosis rate was 95%(57% ~ 99%). 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at discharge rate of 85.37% 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the patency rate of 90.24%,is not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9.5%(8/41). Conclusion: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and curative effect of acute iliofemoral thrombosis but there are also certain vein,complications,treatment should not relax.【Keywords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acute iliac vein thrombosis;endovascular treatment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严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血栓形成后,难以再通过,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动脉栓塞的风险较高[1-2]。
手术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41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31例,年龄22~80岁,平均(48.4±10.5)岁。
有明显诱因25例,诱因不明16例。
超声证实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部位:左侧27例、右侧14例;纳入标准:①急性期,病程<2周;②无手术禁忌症;③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立即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000U,皮下注射,1日2次。
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后确诊,24-48h彩色超声局麻穿刺腘静脉,11选择外侧0.5-1cm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回抽见血或血栓,置入5F-6F血管鞘。
参照ACCP8-9指南标准,安装下腔静脉滤器,滤器选择BRAUN公司Vena Tech永久性滤器,脉冲式泵入尿激酶。
仰卧位,超声定位检查,确认健侧足背留置针顺行深静脉造影检查,确认健侧无血栓形成与髂静脉受压,下腔静脉正常,穿刺健侧股静脉,定位肾静脉,低肾静脉开口下0.5-1.0cm释放可回收滤器.DSA监视下经腘静脉血管鞘将溶栓导管开口定位髂静脉近端,固定血管鞘以及溶栓导管,推注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见血栓,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近心端,封闭固定导管,持续微量泵入低分子肝素,口服华法林,固定溶栓。
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查,继续口服华法林,维持APTT延长到1.5-2.5倍,将INR稳定在2.0-3.0之间,并持续24h,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服用华法林。
置管后经溶栓导管持续微量泵入60万U~120万U,监测血D-二聚体水平,复查静脉造影,调整溶栓导管的位置。
根据溶栓的效果,选择性进行球囊扩张(n=23)、支架植入(n=14)治疗,复查见无血栓形成、无漂浮以及摆动血栓形成、实验室指标转归、症状表现消失、肺动脉栓塞风险得到控制,则可以取出滤器。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出院前,患者的患肢、健肢膝上下15cm周径差,Villalta 评分,D-二聚体水平。
模式复查血管通畅率,末次随访患者血栓清除率以及残留率。
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周径差、评分以及计量实验室指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距M(P25-P75)表示,并发症发生、血栓残留等采用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末次随访(8.1±1.5)个月。
出院前,患者的患肢、健肢膝上下15cm周径差,Villalta 评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末次随访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溶栓治疗后,复查血栓形成率95%(57~99%),最终35例患者采用腔内介入治疗,出院时症状消失率85.37%(35/41)。
末次随访血管通畅率90.24%(37/41),少量支架内血栓残留1例,皮下淤血4例,血尿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1例肺动脉栓塞,合计8例(19.5%),未见支架断折等材料器械相关并发症。
3 讨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临床上并不少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控制治疗非常必要,否则患者可能会频繁发生肺栓塞,最终死亡[3]。
手术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显示,本组41例对象,未见死亡例,同时患者出院后、末次随访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消失,血管通畅率90.24%(37/41),处于正常水平。
一项基于2个RCT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常规方法联合导管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6个月后通畅率高于CT组(OR=3.62,95%CICI:15.1~8.64,P=0.004),24个月后,CDR严重后遗症发生率低于C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CT组,差异统计学(P<0.05)[4]。
一项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meta风险,导管溶栓形成,后遗症发生风险明显高,采用系统溶栓治疗的患者消肿率高于ST组、导管溶栓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下降[5]。
对于溶栓较好的患者,则可开展腔内治疗,本组对象39例,绝大多数患者在抗凝溶治疗后,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在早期抗凝治疗,推荐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出血风险小,无需常规检查,不经肝脏代谢,中西医结合、丹参制剂联合低分子肝素、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一定程度上也可增进疗效。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常用方法,可减轻症状,预防肺栓塞,但有报道显示这不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死亡率。
在患者血管开通后,则可进行血管腔内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的目标为未解除狭窄、梗阻病变患者,目前尚无规范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方法,对年轻患者需慎重。
在急性期,需及早抗凝,积累经验。
小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疗效疗效肯定,但也存在相关并发症,不应放松药物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 2 版)[J].中华外科学杂志,2012. 50(7):611-614.[2]金松,吴小军.D-二聚体对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N].武汉大学学报,2015,36(6):976-981.[3]敖梅红,李隆玉.药物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2):205-209.[4]刘辉,承文龙,卢辉俊,等.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6,8(3):183-187.[5]曹军生,罗军,白超,等.常规方法联合导管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4):458-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