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专题解析附答案
![备战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专题解析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0cc3651e79b89680226f0.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某天,东东和珠珠用下面的地图相互抽考了一些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回答下面两题。
(1)东东问珠珠:“图中出现了哪些大洲?”珠珠的正确回答应该是()A.亚洲、非洲、欧洲B.亚洲、非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大洋洲D.亚洲、北美洲、欧洲(2)珠珠问东东:“此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东东应该回答()A.图示区域内的气候类型分布情况B.图示区域内的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情况C.图示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D.世界交通分布情况【答案】(1)A(2)B【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出现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故答案为:A。
(2)读图可得,此图表达的主题是图示区域内的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情况,图中所示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拉伸处,故答案为:B。
【点评】(1)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A.乌拉尔山脉、红海B.乌拉尔山脉、里海C.阿尔卑斯山脉、黑海D.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B.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C.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D.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答案】(1)B(2)B【解析】【分析】(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全国各地备战初中地理分类:陆地和海洋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全国各地备战初中地理分类:陆地和海洋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5177d76a20029bc642d16.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A.乌拉尔山脉、红海B.乌拉尔山脉、里海C.阿尔卑斯山脉、黑海D.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B.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C.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D.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答案】(1)B(2)B【解析】【分析】(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欧洲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小。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读“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位于()A. 非洲B. 北美洲C. 南美洲D. 亚洲(2)图示地区的地形()A. 盆地为主,中间低、四周高B. 山地为主,东部高、西部低C. 高原为主,西高东低、呈阶梯状D. 高原为主,东部高、西部低【答案】(1)A(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赤道穿过,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乞力马扎罗山在这里区域,是非洲;A符合题意。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东部高,西部低;D符合题意。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ede29aeefdc8d377ee3272.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答案】(1)D(2)B【解析】【分析】(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四大洋,其中赤道穿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1)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位于北极附近。
(2)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我国内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读航程及航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青岛号”帆船经过的温度带有()①北温带②热带③南温带④南寒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青岛号”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帆船手“青岛号”帆船航行路线经过的热量带有北温带、热带、南温带。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7e54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9.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选择题1、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2、下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两极周围均是陆地②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③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④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4、我国东部濒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5、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6、据地震局专家介绍,虽然深圳地区近400年来无强震发生,但深圳一直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有管道支撑的空间小、不易塌落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B.在教学楼内,应在老师的指挥下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安全位置;主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C.在操场或室外的应该马上回到教室去D.在商场里,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7、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A.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自有地球以来便是如此B.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以后都将固定不变C.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没有海洋D.七大洲、四大洋是原始大陆分裂、缓慢漂移而形成的8、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A.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填空题9、________ 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10、荷兰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说明可以影响海陆的变化。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19ec7a76a20029bc642d44.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C.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D. 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海陆分布,学生主要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考查比较多然后知道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比例就差不多了。
2.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设施损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 大陆内部B. 海洋内部C. 板块挤压地带D. 海陆交接地带(2)对台湾岛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B.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C. 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D. 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答案】(1)C(2)A【解析】【分析】(1)台湾花莲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C。
(2)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台湾60年代出口产品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以后逐年下降,到90年代,代之而起的是以工业产品为主导,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故选A。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60f5450975f46526d3e19a.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D.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
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错误;B、地球表面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正确;C、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割成七个大洲,被海洋所包围,故错误;D、地球上四个大洋彼此相连,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这些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并熟练运用。
2.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洋洲的面积最大B. 北冰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C. 亚欧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答案】 D【解析】【分析】由图中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大洋洲的面积是最小的,亚洲面积最大;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大洋,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故答案为:D【点评】七大洲按面积从达到小的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
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表为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统计,如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
表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 地形以高原为主B. 山脉呈南北向延伸C.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A.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B. 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C.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D.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跃(3)推测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伸方向是()A. 东北-西南B. 西北-东南C. 东西D. 南北【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苏门答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故选C。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b5f1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8.png)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l分,共10分)(1)大洲:D_______(2)大洋:②_______,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推测该洋的面积还在不断_______(扩大/缩小),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_______处(碰撞/张裂)。
(3)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请问材料中提到欧洲位于图中哪个位置_______(填字母)。
(4)我国于2010年7月1日至9月23日开展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此次科考路线将基本沿用我国前三次北极考察的路线,考察海区包括白令海峡、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
其中材料中提到白令海峡,该海峡是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分界线,沟通了______洋和_________洋。
(填名称)(5)C、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答案】(1)非洲(2)大西洋;扩大;张裂(3)A(4)亚;北美,太平;北冰(5)巴拿马运河【解析】(1)世界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读图可知大洲D是非洲.(2)世界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②是大西洋,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推测该洋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张裂处.(3)图中A表示欧洲;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与亚洲大陆相连.欧洲国家大多属于发达国家.(4)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5)C、F两大洲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考点】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2.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17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b7d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5.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齐齐哈尔)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小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大洋洲B.亚洲非洲C.亚洲欧洲D.北美洲南极洲【答案】A【解析】【分析】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枳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依据题意。
故选:Ao【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枳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2.读大洲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非洲B.②是亚洲C.③是南美洲D.④是南极洲【答案】C【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①是非洲,②是亚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Co【点评】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枳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3.读板块构造示意图,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A.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地处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答案】B【解析】【分析】解:根据板块构造示意图可知,台湾省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Bo【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4.2018年10月13 口国际减灾口的主题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创建美好生活〃。
结合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近一年来,印度尼西亚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次。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国()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内部C.位于大陆内部中部(2)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我防护措施正确的是()A.滑坡发生时,在坡底近观B.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其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D.位于大洋板块边界—蚯段运动方向C.地震发生时,迅速乘电梯逃生D.台风发生时,躲在广告牌下避风【答案】(1)A(2) 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o (2)滑坡发生时,应迅速逃离现场,沿着与泥石流垂直的山坡方向逃离;故A错误,B正确。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ec7d1168884868662d605.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 亚洲、北冰洋B. 大洋洲、北冰洋C. 亚洲、太平洋D. 非洲、太平洋【答案】 C【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约18000万平方千米,比世界上所有陆地面积还要大。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上共有7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共有4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读世界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经线、纬线描述正确的是()A. 圆圈表示纬线B. 所有经线不等长C. 指向北极点的直线表示纬线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2)点A的经纬度位置是()A. 60°N,90°EB. 60°S,90°WC. 60°N,90°WD. 60°S,90°E (3)沿地球自转方向,40°纬线依次穿过()A. 亚洲欧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B. 欧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亚洲C. 北美洲太平洋亚洲欧洲大西洋D. 欧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4)下列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 有“白色荒漠”之称B.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 海洋环境没有受到污染D. 资源匮乏,无科考价值【答案】(1)A(2)A(3)D(4)B【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圆圈表示纬线,故A正确;所有经线等长,故B错误;图中指向北极点的线表示经线,故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故选A。
(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点A的经纬度位置是60°N,90°E。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276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1.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地球表面海陆交错分布,区域环境各具特色。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不同纬线穿过的海陆比例不同。
下列纬线中,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的是()A.北极圈B.赤道C.南回归线D.南极圈(2)从河流流向分析,M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B.北高南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3)在一次国际青少年网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描述,错误的是()A.甲一一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B.乙一一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C.丙一一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答案】(1) A(2)C(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主要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赤道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中部和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南部、巴西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中北部;南极圈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比较可知:北极圈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
(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丁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1) A;(2) C;(3) D o【点评】(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的海陆分布,难度不大,可依据所给图示将几条纬线经过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2)该小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常见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3)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概况,有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重点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进而进行分析作答。
2.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IIO" I56(1)图中甲所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A. 土耳其海峡B.白令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2)关于图中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②工业布局临近原料产地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分布在西南沿海④被称为“世界加油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如图所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C.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答案】(1) B(2)D(3)A【解析】【分析】(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选B o(2)读图可知,图中乙国是俄罗斯。
备战初中地理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初中地理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da40d05acfa1c7ab00cc46.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分别是()A. 79%21%B. 71%29%C. 70%30%D. 78%22%【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计算,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正确的是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部分。
2.瑞士的Toblerone巧克力设计灵感来自阿尔卑斯角峰,以其新颖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是很多“吃货们”的最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阿尔卑斯角峰的形成是哪种大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A. 流水B. 冰川C. 风力D. 海浪(2)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Toblerone巧克力生产厂家所需要的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A. 欧洲B. 亚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答案】(1)B(2)D【解析】【分析】(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丘陵、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个湖泊等;多瑙河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B符合题意。
(2)题中欧洲和北美洲没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少,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合种植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10°以内较狭窄地带;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
故D 符合题意。
【点评】(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
本区冰川作用显著,受冰川侵蚀作用海岸线十分曲折。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e617b33d4b14e84246895.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当地时间2017年6月12日,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图1为巴拿马共和国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拿马共和国地跨()A. 亚洲和欧洲B. 亚洲和非洲C. 北美洲和南美洲D. 大洋洲和北美洲(2)宣布两国建交这一天,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巴拿马跨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穿过巴拿马中部,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故选C。
(2)根据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6月12日最接近夏至日。
故选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2)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在台湾花莲海域发生的地震,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的运动有关()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答案】 C【解析】【分析】解:台湾花莲海域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其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经常发生地震;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020-2021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综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67ab85f0e7cd1842536f3.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大洲都为发达国家B.②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2)四大洲中气候复杂多样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D【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
北美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其中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欧洲内河水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北美洲和亚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1)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
自然原因:欧洲西部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地形以平原为主,使河流流速小,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本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终年通航。
社会经济原因:本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
(2)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1种,亚洲就有9种,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外,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
2.我国内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读航程及航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青岛号”帆船经过的温度带有()①北温带②热带③南温带④南寒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青岛号”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帆船手“青岛号”帆船航行路线经过的热量带有北温带、热带、南温带。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7745cb783e0912a3162a0b.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A. 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还在不断抬升B.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 在宿迁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答案】 D【解析】【分析】花鸟市场的热带鱼并不能反映海陆变迁,地球表面的五带划分是由于纬度位置决定的。
珠穆朗玛峰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而形成的,不断抬升说明两板块之间不断挤压;地壳运动使台湾与福建省分离;地壳下降,海水侵入形成台湾海峡;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运动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2.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大洲都为发达国家B.②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2)四大洲中气候复杂多样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D【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
北美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其中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欧洲内河水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北美洲和亚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1)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8b6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黑龙江)世界海陆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是()A. 71% 29%B. 29% 71%C. 79% 21%D. 21% 79%【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3。
2.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组织救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若条件允许,应及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B.在我国,地震仅发生在西南山区C.属于气象灾害,分布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D.易诱发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答案】A【解析】【分析】解:关于地震的说法,地震发生时,若条件允许,应及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在我国地震发生的范围很广,除西南山区外,东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等都有地震分布;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分布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地震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故答案为:A【点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由太平洋板块与周期其他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主要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3.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木质屋顶被烧毁,石质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回答下面小题。
(1)欧洲城市风貌典雅,建筑风格各异,下列位于法国的是()A.伦敦塔桥B.古罗马竞技场C.凡尔赛宫D.克里姆林宫(2)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是欧洲文明发源地之一,雅典卫城建筑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的石料,从板块构造学说而言,该国地处()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3)位于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古建筑材料大多为石质,有利于防火,该国气候()(3) B【解析】【分析】(1)欧洲城市风貌典雅,建筑风格各异,伦敦塔桥位于英国,古罗马竞 技场位于意大利,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
备战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备战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经典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69a326680203d8cf2f2438.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读“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位于()A. 非洲B. 北美洲C. 南美洲D. 亚洲(2)图示地区的地形()A. 盆地为主,中间低、四周高B. 山地为主,东部高、西部低C. 高原为主,西高东低、呈阶梯状D. 高原为主,东部高、西部低【答案】(1)A(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赤道穿过,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乞力马扎罗山在这里区域,是非洲;A符合题意。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东部高,西部低;D符合题意。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大于合成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2.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为大洲分界线,该界线是()A. 白令海峽B. 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 土耳其海峡(2)乙处所在的国家是()A. 日本B. 马来西亚C. 菲律宾D. 印度尼西亚(3)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60°E,30°NB. 60°W,30°NC. 60°E,30°SD. 60°W,30°S (4)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答案】(1)B(2)A(3)D(4)B【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甲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陆地和海洋】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89b5e32e3f5727a4e9626a.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读世界沿南纬 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读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①大洋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海洋B. ③大洋海域呈“S”形C. ②大洲是北美洲D. ⑧是世界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大洋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③大洋是大西洋,该海域呈“S”形;②大洲是位于大西洋西岸、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⑧是世界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最浅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读“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位于()A. 非洲B. 北美洲C. 南美洲D. 亚洲(2)图示地区的地形()A. 盆地为主,中间低、四周高B. 山地为主,东部高、西部低C. 高原为主,西高东低、呈阶梯状D. 高原为主,东部高、西部低【答案】(1)A(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赤道穿过,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乞力马扎罗山在这里区域,是非洲;A符合题意。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东部高,西部低;D符合题意。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大于合成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备战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综合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fd368aa00b52acec7ca45.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A.乌拉尔山脉、红海B.乌拉尔山脉、里海C.阿尔卑斯山脉、黑海D.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B.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C.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D.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答案】(1)B(2)B【解析】【分析】(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欧洲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小。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读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B. 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 A地位于大洋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 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很少发生地震【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很少发生地震。
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b883becc7931b764ce1575.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地理课上,同学们讨论海陆变迁的问题,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A. 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B. 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C.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D. 喜马拉雅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答案】 B【解析】【分析】解: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2.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如图),回答下题图中四个大洲,表示南美洲的是()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分析】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非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南极洲.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故答案为:C【点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3.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 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答案】 C【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38186d4028915f804dc2b7.png)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A.乌拉尔山脉、红海B.乌拉尔山脉、里海C.阿尔卑斯山脉、黑海D.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B.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C.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D.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答案】(1)B(2)B【解析】【分析】(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欧洲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小。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根据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西南92千米处北京时间2018年2月26日1时44分发生7.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人们不当的生产活动B.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C.地处板块交接处,地壳活动活跃D.过度采矿,滥砍滥伐(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B.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C.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D.如果在室外则应在空旷的地方蹲下【答案】(1)C(2)A【解析】【分析】(1)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在板块内部较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 2017年3月我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2)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图中的数据列举了长岛3月发生地震的日期和级别,可以研究这一段时间内,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
由于时间仅集中在3月内,因此无法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地震仅列举了日期和级别,因此无法估量长岛地震造成的捕捞业损失和海平面升降。
(2)从资料可以看出,地震集中在长岛附近,地震发生地点分布相对集中。
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地壳活跃程度有关,与岛屿分布无.关,地震震级也与日期无关。
长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远离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所以与这两个板块碰撞无关。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2018年7月,某考察团从上图中M地出发,按图示路线不跨越任何大洋到达N地,下图是他们沿途考察的四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团所经地区()A.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通过亚欧洲界地中海C. 跨越三大洲、连接两大洋D. 横穿西亚的石油海湾(2)考察团所经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对应正确的是()A.比尔马一④B.上海一②C.拉萨一①D.亚历山大一③(3)考察团沿此线考察过程中()A.到比尔马附近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B.到亚历山大附近看到载歌载舞的黑人兄弟C.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D.到上海附近看到大面积落叶阔叶林【答案】(1)A(2)B(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题意可知考察团所经地区所跨的经度为12°W-120°E,纬度7°N-29°N,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A正确;没有通过地中海,故B错;跨越亚欧两大洲、没有连接两大洋,故C错;没有横穿西亚的石油海湾,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A。
(2)读图可知,比尔马位于非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亚历山大属于地中海气候;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属于高山高原气候;④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比尔马位于非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会遭遇暴风雨天气,故A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D错;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故C正确·;亚历山大属于地中海气候,属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白种人,故B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点评】(1)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地表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3.2018年5月28日,主题为“加强防灾减灾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其位于()A.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2)此次论坛的地点成都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接近()A. 31°S,104°EB. 31°N,104°EC. 31°S,104°WD. 31°N,104°W 【答案】(1)A(2)B【解析】【分析】(1)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成都的经纬度(31°N,104°E)。
故答案为:(1)A;(2)B;【点评】(1)考查板块的运动,包括板块的挤压和分离,学生要注意哪些地方是挤压哪些地方是分离。
(2)考查经纬网定位,这种题的关键是确定东经和西经以及南北纬,有一定难度。
4.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2)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3)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A. 亚欧板块B. 美洲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答案】(1)B(2)A(3)C【解析】【分析】地球上各地的气温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等温线基本呈东西走向。
(1)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此时甲的气温高于乙,这是由于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选B。
(2)由图可知,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两地气温乙地高于丙地,这是由于两地纬度不同,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3)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该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故选C。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5.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数码所表示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和②大洲地形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B. ①和④大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均比较广泛C. ②和③大洲都临太平洋D. ④和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为直布直布罗陀海峡(2)关于图示三个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A. 法国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B. 巴西铁矿石、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C. 埃及农业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而著称D. 图示三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3)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关于图示三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法国首都巴黎跨菜茵河两岸B.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C. 尼罗河纵贯埃及南北,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D. 三国所有河流沿岸区域都是本国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答案】(1)B(2)D(3)C【解析】【分析】美洲大陆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陆,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两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西部都是高大的山脉,法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国家,也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
(1)图中数码①表示的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②南美洲是西高东低,A错误;①(北美洲)和④表示的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均比较广泛,B正确;②表示的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③表示的欧洲临大西洋,C错误;④(亚洲)和⑤表示的非洲之间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D错误。
(2)法国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A正确;巴西铁矿石、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B正确;埃及农业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而著称,C正确;图示三国中,巴西的首都不是本国最大的城市,其他两个国家的是本国最大的城市,D错误。
(3)法国首都巴黎跨塞纳河两岸,A错误;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B错误;尼罗河纵贯埃及南北,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C正确;三国中,只有埃及所有河流沿岸区域都是本国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1)B;(2)D;(3)C。
【点评】本题以读世界局部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大洲的气候、地形、位置、洲界线以及法国、巴西、埃及的地理概况等,综合性强,知识点多,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6.(贵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北美洲B. 非洲、南美洲C. 非洲、大洋洲D. 亚洲、南极洲【答案】 D【解析】【分析】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