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鲁人版初中八下8.17.2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ppt课件1

误区警示
行使监督权利,需要调查知情,需要有正确的善恶、是非观,
需要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比如,(1)对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要采取适当的 方法,如当面反映、打电话、发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 表反映、通过媒体反映等,而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的方法。(2)发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等,但是不得 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对社会上特别是所在社 区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更可以提出解决的 方法,行使监督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学会行使 监督权。
B、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法行为, 从重罚款
C、我国执法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D、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课本104页练习 开展“我是中国公民” 主题活动。
设计活动形式、宣传标 语、活动步骤。
探究活动目的。
谢 谢 大 家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课标要求:
三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 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三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 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 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目标---预习提纲:
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自 的含义、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其中存在的法治问题
要避免再出现材料中类似 的问题需要什么?
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 启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 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即: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前提和先 决条件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治保障水平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治保障水平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法治的日益追求,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治保障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加强法律意识、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水平和加强司法公正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我国的法治建设,以期为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有益借鉴。
一、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首先,教育是培养公民良好法律意识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宪政原则和基本权利保障等方面的理解,并通过教授宪政学科等相关内容来提高学生对于宪政体制以及其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次,媒体也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渠道。
媒体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报道相关案例和法律知识,提高公民对于法律意识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媒体也应该加强对于司法公正和执法规范等方面的监督报道,让公众了解司法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执法人员的职责。
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我国的法治保障水平,我们应该完善国家的相关立法工作。
首先,要加强立法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方之间沟通协调。
在立法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通过广泛讨论来解决不同利益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问题。
同时,在制定新或者修改现有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论证。
其次,在完善立法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制定部门以及立案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扎实能力素质的人员才能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法律的有效实施。
三、提高执法水平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为了提高执法水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对于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提高其对于职责和权力的认识。
建设法治法律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建设法治法律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法治——法律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在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建设法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法制定、完善和执行法律,同时也需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文将探讨建设法治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法治的重要任务1. 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法治的核心是通过法律的威慑和制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法定权力的边界,有效地惩治违法行为,才能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2.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法治的基本宗旨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通过依法行使权利、维护合法权益,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3.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法治是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则。
法治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减少官员的任性和滥用职权。
4. 增强国际竞争力: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二、建设法治的目标1. 健全法律体系: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建设法治的基础。
法律体系应该包括宪法、立法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
2.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建设法治的重要目标。
政府应该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组织开展法律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
3. 建立高效公正的司法系统:一个高效公正的司法系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应该加强对法官和检察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司法行政的效率,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依法享受到公正的司法服务。
4.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
政府应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加强政府对法律的约束和遵守。
三、实现建设法治的途径1. 加强法律监督和问责:建设法治需要加强法律监督和问责。
法治建设经验和启示

法治建设经验和启示
1. 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意识。
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基石,要加强全社会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公民遵法意识和法律素养。
2.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体系。
要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与时俱进的法律制度,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3. 建立健全法律实施机制。
包括制定有效的执行细则和规范,加强执法机构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执行力度。
4. 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要加强司法独立和公正,防止司法腐败,提高审判公信力。
同时,要加大对司法工作力量的投入,提高办案效率,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5.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和法治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
6. 健全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在法律轨道上。
7. 推动国际法治合作。
要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法治建设。
以上是法治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启示,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法治建设是指在国家内部,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法律执行力度,保障公民权益,推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加强法治建设。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制定和完善各类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法律时,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反映社会需求,确保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法律的刚性约束力。
二、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这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同时,要加强法律教育,培养具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青少年,将法治理念融入教育体系,使其成为国民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三、健全法律执行机制法律的执行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对法律执行机构的建设和监督,提高法律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
建立健全法律执行的工作机制,健全法律执行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严格执法标准,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效解决执法中的不公和不正之事,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加强法律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其中舆论的引导尤为重要。
要加强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理念的传播和弘扬,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法治领域的舆论监督,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报道和评论法治建设的成果和问题,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法律。
五、加强国际法律合作与交流法治建设不仅是国家内部的任务,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积极参与国际法律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加强与国际法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全球性挑战。
同时,要加强国际法律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对外法律交流,提高我国法律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教学设计钢城区艾山一中尚传英【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认识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知道监督和制约机制的集中基本形式,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及司法公正的保障。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离不开法治,同时法律与我们每一个人也有密切的关系,你能否举出一部你所熟知的法律?(学生回答略)师:同学们说了许多法律,其中有的同学提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部法律是用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而且国家每年也举办3·15晚会,在晚会上揭露一些违法商家或企业。
今年的3·15晚会就揭露了这样一个企业。
课件出示材料和图片:这里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一家垃圾回收站里堆满了回收来的饮料瓶、洗发水瓶、密封胶瓶。
记者甚至还发现竟有很多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药瓶等医疗垃圾。
回收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医疗垃圾都是从医院收回来的。
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医疗垃圾回流社会,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
因为医疗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所含致病细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
师:玩具本来是孩子最喜欢的礼物,而他们却不知道这玩具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危险,对于消费者来说,能置之不管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略)师:同学们说了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合法权益才会有保障。
加强法治建设的建议

加强法治建设的建议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旨在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立法工作1.1 完善法律体系要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同时,积极推进法律普及,提高公民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1.2 优化立法程序加强立法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性,建立健全立法程序,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加强对法律效果的评估,及时纠正和修正不合理或过时的法律规定。
二、健全法律监督机制2.1 增强司法独立性坚持司法独立原则,建立健全审判权独立、检察权独立、律师代理权独立的制度机制,保障司法公正和人权保护。
2.2 完善司法责任制加强对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健全法官惩戒机制和规范检察权力行使的制度。
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3.1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和完善仲裁、调解、行政裁决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司法解决效率,缓解司法资源压力。
3.2 加大对公证事业的支持加强对公证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提高公证服务质量,便利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
四、加强法律宣传教育4.1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培育和践行法治文化,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促进法治精神在社会中的传播和根植。
4.2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教育普及,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宪法法治观念,确保国家各项事业的依法有序进行。
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5.1 加强对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健全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权力不被滥用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解决。
5.2 加大法律监督和执纪问责力度严厉打击司法腐败行为,加大对执法者的监督和问责力度,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的法治秩序。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6.1 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事务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司法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法治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

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治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光靠制定法律来维护法治是不够的,必须有强力的法律监督机制来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本文将探讨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法律监督。
一、加强法律监督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光有法律不足以保证其有效执行。
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人为犯罪行为或者法律的盲区,这给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加强法律监督的意义在于保证法律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
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平裁决。
同时,加强法律监督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二、加强法律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为了加强法律监督,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和加强监督的力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加强法律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1.设立法律监督机构为了保证法律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需要设立独立的法律监督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包括法律监察部门、法律委员会、法律监督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查。
2.建立法律监督系统法律监督系统包括法律执行监督、司法审查监督、法律法规监督等。
其中,法律执行监督主要关注权力的行使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司法审查监督则主要关注司法行为是否公正无私,法律法规监督则主要关注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加强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热线、举办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到法律监督中来。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并参与到法律监督中。
三、加强法律监督的挑战和对策在加强法律监督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法治建设内容

法治建设内容法治建设是指一个社会在法律制度和法治观念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
它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律实施和加强法治监督,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治建设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1.法律体系建设: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包括: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法规,保持法律体系的时代性和适应性。
建立法律制度,明确国家权力的边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2.法治观念培育:通过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包括:弘扬宪法精神,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提倡公民守法意识,培养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
3.法律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宣传工作,使法律理念深入人心,包括: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渠道普及法律知识。
制作法治宣传材料,提高社会对法治的认知度。
4.司法体系建设:加强司法体系建设,确保司法公正,包括:提高司法独立性,防止司法腐败。
完善诉讼制度,确保公平公正的司法程序。
5.法治监督:强化法治监督体系,确保政府和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包括:建立有效的监察机构,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
推动社会组织、媒体等加强对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监督。
6.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治文化,提升全社会的法治素养,包括:倡导契约精神,促进公民文明行为。
弘扬尊法重德、守法诚信的法治文明风尚。
7.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包括:强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推动基层自治和居民自治,实现社会治理的全面参与。
8.国际法治合作:参与和推动国际法治合作,加入国际法治体系,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个健全的法治体系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权益,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八年级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设计者:刘顺国审核者:刘顺国研讨者:范新磊朱新颖学习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理解其意义学习重难点: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课前延伸我们一起来收集一则近期的时事或热点事例(最好与本课内容有关),并做相应评述,准备课堂上的时事演讲。
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预习时,有哪些不明确的问题,请记录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 .阅读教材P97-P100,请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2. 阅读教材P100-P101,请回答: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3、阅读教材P102---104,请回答,什么是法律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依法行使监督权?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4、典例分享:2008年12月26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犯罪案件,张玉军、张彦章两名制售含三聚氰胺“蛋白粉”的被告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当庭受审。
12月31日8点在该院大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石家庄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等,田文华最高可获判死刑。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对田文华等人的制裁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哪些方面?(2)面对社会上的这些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三、达标检测:1.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只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公民没有直接联系②要弘扬法治精神,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③要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④要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A.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
这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A.违法必究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 有法可依3.物权法的起草工作从1993年正式开始。
法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法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以法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为题,列举如下: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通过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遵法意识。
2. 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
3. 健全法律执行机制: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执行机制,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4. 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的监督和执法的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执行。
5. 提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效果。
6. 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认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7.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良好风尚。
8. 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建设,提高司法效能和公信力。
9.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为经济困难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10. 增加法治宣传力度: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治理念、法治成果和法治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法治信仰,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以上建议和意见旨在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提升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司法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依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净化政治、明确政务,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而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
一、构建健全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基础。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建立健全全面、科学、稳定的法律体系。
首先,要加强法律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法律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其次,要完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法治机制法治机制是保证法治实施的重要保障。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健全法治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决策决定机制,确保决策依法决策、公开透明。
同时,要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救济机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法治队伍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律人才培养,提高法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人才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法律工作。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全体法律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要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弘扬,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全民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要倡导法治精神,弘扬宪法法律精神,树立法治思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法治建设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法治理论研究,推动我国法治理论的国际化。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机制

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机制在当今社会,法治建设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法治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
本文就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机制进行探讨。
一、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制度法律监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基础。
而要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法律监督的组织体系。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全社会的法律监督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监督机构的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监督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法律监督机构的监督。
只有加强对法律监督机构的监督,才能确保其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
最后,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的工作机制。
建立定期报告、信息交流和案件评审等机制,及时掌握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加强对法律监督的法律保障法律保障是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才能确保法律监督的有效进行。
为此,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法律监督的法律体系。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法律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保障其依法履职。
同时,还需要完善法律监督的程序和规范,在程序上规范法律监督的具体操作步骤,在规范上明确法律监督的标准和要求。
其次,要加强法律监督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法律监督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法律监督工作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法律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错误和遗漏。
最后,要加强对法律监督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法律监督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公众的法律监督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对法律监督的社会参与加强对法律监督的社会参与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法律监督工作,才能形成全社会监督形势和法治氛围。
为此,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教案

项目二: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教案【教师寄语】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知识: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难点: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细读教材自主学习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2、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是。
3、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因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4、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5、公民依法享有哪些监督权?公民可通过哪些形式来行使监督权?6、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义?二、合作探究解难释疑材料一:2006年2月15日,某市人大常委会发表公告:本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
届时,将首次允许公民旁听,以了解市政府和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材料二:2006年2月25日来自该市各县、区的法律、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等各方面代表,与会旁听了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允许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会议,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2)谈谈你对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认识。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依法行使这一权利?四、知识整合系统小结(1)要求:1、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2)重要性: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2、健全法律监督(1)主体:和制约机制(2)内容:(3)意义:五、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材料: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有51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23部,地方级28部,内容涉及交通、金融、国资管理、网络著作权、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
加强法制建设_健全法律监督

作为生活在法治国家的公民,怎 样做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合 格公民?
二、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法律监督
1、监督的主体: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主要内容: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 3、重要性: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 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第一,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防止违法乱纪现象。
第二,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加 强 法 制 建 设 健 全 法 律 监 督
加强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 的基本要求
树立法制观念
落实法制行动 含义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立法监督 法律监督 健全法律监 督和制约机 制 内容 执法监督
立法监督 材料二:我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 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研究执法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执法监督
材料三:2007年11月初,南京市下关区法院,面向全社会选拔人民陪审 员,使市民真正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 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二、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 主体
国家权力机关。
对象
对国家、地方 和行政立法活 动的监督。
目的
防止违宪立法, 保证宪法的尊严 和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
保证各项法律、法 规的贯彻实施,促 进执法机关和执法 人员依法行使执法 权。
司法监督
“12345,有事找政府 ”。设立市长 公开电话是某市政府近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一, 电话开通后,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充分行使 了公民的监督权。
第17课:第二框:加强法治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26
怎样看待权与法的关系? 法高于人、法大于权,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
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 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7
关于监督权: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
1)它包括对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的监督。
14
四、违法必究
• 重点语句:违法必究是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15
P101漫画案例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这幅漫画说明了收受贿络违反了法律规定,是法
律不允许做的事情,收受贿络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追 究和制裁。
我对漫画中的人说几句话:
。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治的时代里,就要做知法、
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法,对
查,说明执法监督推动了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执法检查针对现实问题展开,有力地促进了问题 的解决;执法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 行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工作、警示后来;执法 监督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权, 一丝不苟地执行法律,促进执法正确、合法、合 理、公正、及时。
24
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执法和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 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现象 :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钱代罚、权钱交易、
2
第 17 课
3
学习目标:
1.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 义。
2.知道监督和制约的几种基本形式,理解建立 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及司法公 正的保障。
3.培养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提高辨别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加强法制建设_健全法律监督1

•2012年,网络也成为反腐的新力量,成 为正能量的聚集地。网络时代,人人都有 一个”麦克风。”从“表哥”、“房叔”、 “房姐”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 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 “网络曝光----- 纪委介入-------查实处理” 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重要途径 —
网络反腐表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正确行 使这一权利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国家角度:
有法可依
法律方面:建立健全户籍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惩治户籍管理工作中的腐败行为。
执法必严
道德方面: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 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使其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
违法必究
监督方面: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鼓励公民积极举报贪腐行为。
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 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 举报、向人民代表反映问题等等。 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第一,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 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 违法乱纪现象。
第二,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 和办事效率。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应注意的问题:
有法可依——前提,先决条件
醉 酒 驾 车
含义:
是国家高度重视加强立法 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 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地位:
一天,青年武警战士张某突然接到弟弟打来 的电话.弟弟在电话中说,父亲被人无辜打成重伤, 现住院治疗,要他速回家一起教训报复对方.张某 非常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同时对打人的行为感 到很气愤.怎么解决这件事呢?这时,他想到了自 己在部队学过的法律知识,便果断的告诉弟 弟:“对方无辜打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靠法律 解决问题.动武教训、报复对方,是法律禁止的 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做。”他诚恳的说服弟弟取 消了动武报复对方的念头。此案经司法机关依法 审理,判处对方3年有期徒刑,并赔偿了伤者医 药费、误工费、营养费。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教学设计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标准】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认识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知识目标】1、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2、知道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几种基本形式,理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学习重点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法律监督的形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品德和责任体验。
学情分析:法律内容的专业性较强,本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加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
教学准备: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解,看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了哪些与法律有关的事情或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自主探究、活动引领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社会热点导入新课多媒体投放“赵作海案例”教师:“我们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回逝去的青春,再多的钱也挽救不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冤案的发生”?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意图:引用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的关注思考!教师(过渡):“为避免这样的冤案再次发生,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法制建设,健全我们的法律监督,对此,我们青少年又该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探讨本节课的内容!二:个体预习生成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学案预习题目。
法治建设工作半年总结

法治建设工作半年总结一、工作概述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提升法治治理能力,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本文将对过去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成绩1.完善法律体系:通过修订和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了法律体系。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的颁布实施,增强了法治的针对性和权威性。
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讲座,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我们还推出了法治宣传片和法律常识小册子,提供便捷的法律学习资源。
3.加强法治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不合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4.加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法治建设的最新政策、成果和典型案例,提高大众对法治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
三、存在的问题1.法律宣传力度不足: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宣传工作,但仍有部分人群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不足。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提供多样化的法律宣传形式。
2.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有待加强:虽然我们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一些领域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完善,需要加强对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研究和推进,提升法律的前瞻性和专业性。
3.执法力度不均衡:在一些地区和领域,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存在。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新媒体、传统媒体、社区讲座等,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法治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
2.推进法律修订工作:重点研究和推动一些关键领域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
3.加强执法力量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为生活在法治国家的公民,怎样做一个 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二、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法律监督
1、监督的主体: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主要内容: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 3、重要性: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 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立法监督
执法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 和地方各级人大 常委会。
国家权力机关、中 国共产党和各民主 党派、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各种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 人,以及司法机关 对自身系统的监督。
执法机关和 执法人员。
司法监督
司法活动的合 法性进行监督。
实现司法公正。
请问:下列材料分别是什么监督?
材料一:截止2008年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法律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06件,通过了其中的100件。
立法监督 材料二:我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 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研究执法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执法监督
材料三:2007年11月初,南京市下关区法院,面向全社会选拔人民陪审 员,使市民真正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 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有法必依
• 定义: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 法的规定。 • 重要性: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 定义:(要求) • 约束对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 • 重要性: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违法必究
• 定义: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追究法 律责任,并予以制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不例外。 • 重要性: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二、法律对象
对国家、地方 和行政立法活 动的监督。
目的
防止违宪立法, 保证宪法的尊严 和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
保证各项法律、法 规的贯彻实施,促 进执法机关和执法 人员依法行使执法 权。
对象
意义
司法监督
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第一,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防止违法乱纪现象。
第二,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加 强 法 制 建 设 健 全 法 律 监 督
加强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 的基本要求
树立法制观念
落实法制行动 含义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立法监督 法律监督 健全法律监 督和制约机 制 内容 执法监督
司法监督
“12345,有事找政府 ”。设立市长 公开电话是某市政府近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一, 电话开通后,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充分行使 了公民的监督权。
1、除了拨打市长热线外,市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行使监督权?
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举报、向人民代表反映问 题等等。
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一、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
• • • • •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我国的法律层次
我国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
• 定义: • 重要性: • (1)有了法,才能谈到国家法律和制度的 完善;才能谈到依法办事和守法 • (2)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 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