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2. 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3. 千米和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千米和吨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概念结合导入环节,讲解千米和吨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千米是长度的单位,吨是质量的单位。
3. 换算关系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距离、称重物品等。
5.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距离、称重物品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千米和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8.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同步练习》第15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千米和吨的应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千米和吨的概念2. 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3. 千米和吨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动手操作、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2课时认识吨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认识吨教材第22~23页的内容.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对物品质量进行估计的能力。
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感知1吨有多重.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体重.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指出: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可以用字母“t”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板书课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例2。
师:一袋大米重100千克。
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用手提过它吗?有提过的同学可以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一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一共出示10袋。
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是多少千克?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师: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师: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压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师: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一共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师:你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生:100桶.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如:一辆汽车行驶了500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千米和吨的应用,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了解千米和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海、物流等。
2. 探究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换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千米和吨作为较大的单位,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际情境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巩固对千米和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米和吨的图片、实物模型、换算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如路线图、货物重量等。
3.课件: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地图上的路线、货物称重等,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千米和吨。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并用实物模型和图片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如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估算货物重量等。
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认识吨
认识吨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规定。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然后从一筐中挑出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2、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苹果重3()3、根据学生对这一车苹果重量的估计,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①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100千克)②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学生大约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③40个同学站起来排成8人一队,前后看看,再想一想1吨有多重。
(2)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3)谈话:请同学们在看看40个同学排成队,看一看,想一想1吨有多重。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⑴谈话: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⑵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呢?学生进行举例。
⑶看一看,算一算。
(多媒体结合进行演示)①1棵白菜中1千克,多少棵白菜重1吨?②1袋大米重100千克,多少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③1头奶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多少头奶牛的重量是1吨?④1带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⑤1桶油重200千克,多少桶油的重量是1吨?⑷照样子填一填。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第1课时,即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单位量的意义,并学习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千米和吨的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计量单位换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
难点: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以及换算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尺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长跑比赛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小明跑了3千米,小华跑了5千米,那么小明和小华谁跑的路程更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千米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千米的意思,并用尺子比划出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吨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重量单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千克的概念,然后引入吨的概念,并用实物举例说明吨的重量。
同时,教师讲解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换算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教师用PPT 展示换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公式,以及实际例子。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答案:略2. 爸爸体重70千克,妈妈体重60千克,请问爸爸和妈妈谁的体重更重?答案:爸爸的体重更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02页至第103页。
主要学习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
学生将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称重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去操场,测量操场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将操场的长度换算成千米,应该如何操作?2. 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讲解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00千米,问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千米和吨的换算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500米等于多少千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
5. 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学校运来20吨大米,请问需要多少个10千克的袋子来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千米 < > 米吨 < > 千克七、作业设计a. 学校到家的距离是1200米,换算成千米是多少?b.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60千米,换算成米是多少?答案:a. 1200米 = 1.2千米b. 360千米 = 360000米a. 一头牛的质量是400千克,换算成吨是多少?b.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换算成千克是多少?答案:a. 400千克 = 0.4吨b. 2吨 = 2000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和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吨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吨是质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2. 千米和吨的换算(1)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千米。
(2)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0.001吨。
3. 千米和吨的应用(1)长度计算: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物体的长度等。
(2)质量计算:如计算物体的重量、货物的质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教学难点:(1)千米和吨的意义理解。
(2)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例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千米和吨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
(2)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3. 操练巩固(1)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练习,巩固学生的换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千米和吨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例1:认识千米例2:认识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 吨的质量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具准备:课件和配套光盘第1课时认识千米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引入课题: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有关千米和吨的知识。
教
学
目
标
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8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4.练习三第9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课本第25页思考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题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第6-9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2.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4. “想想做做”第4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和吨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发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重量、长度、面积等单位和换算关系。
二、教学内容1.千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千米和吨的换算。
三、教学重难点1.对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黑板、粉笔、计量尺。
2.学具:用于练习计算的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物品使用千米作为单位,哪些使用吨作为单位。
2. 讲解(15分钟)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来算一算,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分米或1吨等于多少克等等。
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和长度,让他们来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一个重要的文件柜,它长2.34米,宽1.23米,高1.05米,重500千克,现在需要搬到2楼的文印室,请问如果用手动叉车的话,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搬运?4. 讲解扩展(10分钟)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并讲解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例如: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1立方米等于多少升等等。
5. 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的演练,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最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作为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 千米和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知道千米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能够将千米换算为米;•知道吨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能够将吨换算为千克。
二、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吨的概念及换算。
三、教学难点•吨和千克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测量某两个城市间的距离,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千米和吨。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高速公路的长度是多少千米?飞机飞行的高度是多少千米?货车装载的物品有多重?2. 讲解千米和换算引导学生回归问题,询问大家对千米的认识。
假设学生没有学过千米,那么就先讲解千米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练习将千米转换为米。
3. 讲解吨和换算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后,引入吨的概念。
先提出问题:我们家买多少水果可以称为一吨?什么车可以装载一吨货物?然后对吨的定义和计量单位进行讲解,并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计算一些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问题,以便真正地掌握这些概念。
五、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教学主题;•操作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来更好地理解概念,并掌握重点难点;•综合法:通过举办小型竞赛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效果,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核心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采用多种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相关概念;•顺应学生思维,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的概念;2. 会换算千米和米、吨和千克;3. 会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难点:1. 千米和米的换算;2. 吨和千克的换算;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导入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新单位——千米和吨,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出两个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
3. 针对两个新单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a) 千米和米有什么不同?b) 吨和千克有什么不同?c) 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Step 2 讲解与实践1. 针对千米和米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2.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尝试换算。
比如:1000米=?千米3. 针对吨和千克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让学生自己尝试换算千克和吨的等式。
Step 3 拓展练习1. 从生活中选取2-3个实际例子,要求学生利用千米和吨换算方法解决问题。
如:一列货车装了10吨货物,它大约走了800千米,求货车平均每千米运输货物多少吨?2. 设计情景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巩固新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记住和应用。
比如:迷宫游戏中途嵌入换算进去的难题等。
Step 4 总结1. 让学生回归刚才的提问:“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再次强调重点知识与难点。
3.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细致解说、拓展,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但需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新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和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与米和公斤的换算关系。
2. 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练习。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千米和吨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3.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根据给定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编写的教案,共计2000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千米和吨的具体形象。
例如,展示1千米的距离,可以通过地图上的标线或者实际场景的拍摄来展示;展示1吨的重量,可以通过堆放的物品或者使用秤重工具来展示。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 千米和吨 教案 (1)
千米和吨练习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长短单位和重量单位,能正确地应用。
2. 能力目标: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难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含义,积累了一些相应的生活经验。
教学准备:小黑板。
预习设计:一、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比如测量()的长度。
1千米=()米二、计量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时用的单位是()。
例如称()的重量。
1吨=()千克三、(1)把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 ( ) ()(2)把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 ) ()()教学过程: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举例梳理(预设6 分钟)小小组交流预习作业,集体交流预习【板块一】1. 组织学生借助预习单整理已经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重作业中的困难。
二、整体先练,小组评议。
(预设15分钟)1.学生独立练习想想做做1-5题,其中1-2题做在书上,其余做到探索本上。
2.小组评议。
(待大部分完成后)三、提出问题,分析解疑(10分钟)1.各组提出各自的问题。
2.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5题中各题的注意点: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让学生注意,“除法”二字。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9分钟)量单位。
2. 说出对这些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困惑,完善建构,教师及时补充并做好板书。
【板块二】教师宣布练习内容,巡视,关注学困生。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评议。
【板块三】刚才在组内我们进行了交流,下面把你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教师分类统计,书写在黑板上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解决问题第一题,由于学生对恐龙、长城等不太了解,教师应作必要的介绍。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 千米和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与公里的关系;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熟悉吨的概念;4.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千米和吨为切入点,重点讲解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同时,本单元也将涉及到容量概念,并在计算中应用。
三、教学重点1.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2.吨的概念;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难点1.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2.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五、教学方法1.示例分析法——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3.图表法——通过图表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
1. 课前准备将已知的班级距离(千米)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知识讲解(1)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在白板上画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再结合实物讲解千米与公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吨的概念通过展示钢铁、砖块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吨的概念;并结合工农业实例讲解吨的应用及作用。
(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在黑板上列举各种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学生通过单位换算方法,将吨与千克之间进行转换。
3. 课后练习(1)练习一某工厂卖出砖块60吨,每辆运输车装载5吨,问需要几辆运输车才能装载所有砖块?(2)练习二某物流公司用40吨的罐车装乳制品,每个罐子能装载250升的牛奶,有多少个罐子才能装满?七、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后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本单元涉及到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物等形式进行辅助讲解,同时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的情况,增加练习的实际性。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1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2) -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课程目标学生能够: - 认识并理解千米的概念,并能够将千米转换为米; - 认识并掌握吨的概念,并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
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及转换;•吨的认识及转换。
教学难点•将吨转换为千克的具体操作。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千米和吨的认识及转换。
千米的认识及转换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认识“千米”的概念。
通过出示地图和图表,让学生看到不同包括省、市、县级地图,以及不同地区的长度对比,了解千米的长度概念。
2.让学生利用手把手签字板,将千米转化为米,并且将米转化为千米。
例如:3000米 = ?千米 + ?米;5千米 + 2000米 = ?米。
正文环节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为1千米=1000米。
2.让学生利用千米转换为米、米转换为千米的公式举例讲解。
3.通过板书和示范计算,将不同长度的数值进行转换,以此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练习1.给学生几道题目:5000米= ?千米 + ?米;3千米 + 400米= ?米;5千米= ?米,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并填写答案;2.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在小组内互相出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吨的认识及转换导入环节通过出示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常见食物的图片,问学生这些食物在重量上有什么区别,并引出“吨”的概念。
正文环节1.让学生通过课本内容及引导,了解吨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让学生利用千克转换为吨、吨转换为千克的公式,通过小组活动举例引导学生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转化方法。
课堂练习1.以肉类、水果等常见食物为例,出题引导学生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转化计算。
2.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在小组内互相出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目;2.自主设计一道千米或吨的练习题并且完成计算,提交给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前与课中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千米和吨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单元说明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
2.建构“ 1千米”的概念,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
呢?猜一猜。
(2)想一想:100米的跑道有多长?
(3)算一算:10个100米是多长?
(4)问: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 1千米二1000米,1千米里面有
10 个100米)
(5)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
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如果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00米,想一想几圈是1 千
米?如果一圈是250米呢?400米呢?
2.估一估:1米大约需要走几步?如果按这样估计100米大约需要走几
步?1千米呢?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
1千米吗?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连一连。
(2)交流连的结果,学生参与评价。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交流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进一步体验“ 1吨”的概念。
1.算一算,一个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10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
大约有多重?40个小学生呢?
2.说一说:你感觉1吨重吗?自由交流。
3.估一估:你感觉自己大约有多重?几个跟你体重相同的小朋友大约重
1吨?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加深对“ 1吨”的理解。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元成。
(2)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元成。
(2)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元成。
(2)集体订正。
6.“想想做做”第6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元成,集体订止。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3课时)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