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比例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比例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 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阅读与理解
问题是“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 在能用几天”。
总用电量是一定的, 也知道现在每天的 用电量,可以用除 法计算。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 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y k (一定) x
探究新知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t 水,水费是28元。
我们家用了10t水。
张大妈
李奶奶
思考: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方法一: 先算出水的单价,再求总价。
张大妈 李奶奶
水量 8t 10t
水费 28元 ?元
28÷8×10 =3.5×10 =35(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
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1. 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
要用多少钱?
规范解答:
每支圆珠笔的价钱一定
用 比 例 法 解 答
答:小刚要用4.5元钱。
2. 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是找到不变的量。
只要两个量的比值 一定,就可以用正 比例关系解答。
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t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回顾与反思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用 比 例 法 解 答

圆锥的认识说课(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锥的认识说课(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 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 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将抽象 的知识直观化,更加直观地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本课我将采取“引导 ——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根据实情进行二次 加工的农远资源课件,更加优化本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 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
轻松,记得牢固。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应用资 源合理组织学生求知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理念。
板块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3分米。 (3)底面直径12厘米,高是10厘米。 (4)底面周长31.4厘米,高6厘米。
为了巩固圆锥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问学生:“在生活中, 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想一想、说一说。 并开展小游戏:学生抢答出屏幕上圆锥形物体的名称。 揭示课题,板题:圆锥的认识
2、认识圆锥的特征 我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圆锥形实物,再让学生观看动画,在生动 有趣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接着让学生拿起圆锥模型,小组同学相互说说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在脑中建立圆锥的模 型。
2.求下面各物体的体积。(单位:厘米)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题:把一个体积是6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 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2.黄豆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6%,脂肪含量
约为18%,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5%。将
这些百分数分别化成分数和小数。
36 9 36%= = =0.36
100 25
18 9 18%= = =0.18
100 50
25 1 25%= = =0.25
100 4
3.科技小组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如下表。
种类 玉米
其中有35%的城市 达到了二级标准。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可以这样列式:340×35%。 该怎样计算呢?
可以把35%化成分数或小数计算。
35% = 35 = 0.35 100
35% = 35 = 0.35 100
340 35% =340 35
100 =11(9 个)
340 35% =340 0.35 =11(9 个)
例1 把17%,40%化成分数;把46%,
128%化成小数。
17% = 17 100
40% = 40 = 2 100 5
46% = 46 =46÷ 100=0.46 100
128% = 128 =128÷ 100=1.28 100
议 一 议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百分数化分 小数,先 可把 以百直分接数去 写 掉百成分号母,是同10时0的将分小数数,点能向 化 左简 移的 动要 两化 位为 。最简分数。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2
7
11
9
5
8
20
25
40% 87.5% 55% 36%
9 12
75%
2.在空格里填适当的数。
分数
4
5
小数 0.8
百分数 80%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一)比例尺的概念
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 件图时,经常需要把 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 比放大,你知道这幅 零件图纸的比例尺 2:1表示什么吗?
比例尺2:1表示图上 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 倍。实际距离是图
1
上距离的 2 。
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二)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 km,在一幅地图 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多少?
3 ︰1
2
=
︰4
42 3 9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 本性质。
议一议:
3 =9
2
6
1.8 = 0.6
1.5
0.5
综练习
1.猜猜我是谁。 5 ︰ 4=10 ︰?
2 ︰1 55
3 =?︰ 8
拓展练习
用下面的数能组成比例吗? 3 5 6 10
如果a×2=b×5,那么 a:b=( 5):( 2)
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推进新课
1.比例尺的意义。
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 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与实 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 名字,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观察上面两个比,你发现了 什么?
2︰3=6︰9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2=9︰6 内项
外项
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
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
例的内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解决问题》说课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解决问题》说课课件

板块三、巩固练习 1.P12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 ,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 旅游鞋。 (1)在 A、B 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先判断“哪个商场更省钱”,再独立计算验证。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解决问 题》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相关 知识后展开的解决问题,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从中更深刻地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更 广泛的应用。
4.阅读理解 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 A商场打五折,B商场“满100元减50元” 怎么理解“满100元减50元”?
5.分析与解答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汇报。 师: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会一样? (1)整百的时候,两种优惠一样。 (2)比整百多的时候,越接近整百,两者的优惠力度越接近。 (3)比整百少的时候,越接近整百,两者的优惠力度差别越大。 6.回顾与反思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折扣、成数、利率、税率的意义及相关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折扣、成数、利率、税率的意义及相关公式解决实 际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 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 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课堂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 学。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负数的应用(一)》说课教学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负数的应用(一)》说课教学课件

2. 根据下表写出亮亮家9月份的收支情况。
工 资 伙食费 奖 金 水电费 +5800 -1850 +600 -240
单位:元 买书 结余 -200
爸爸妈妈的工资_5_8_0_0_元___,伙食费 _1_8_5_0_元___,奖金_6_0_0_元____,水电费 _2_4_0_元____,买书_2_0_0_元____。
新知探究
帮妈妈设计记事卡。
日 期 收支情况(元)
12月6日
+3600
12月7日
-280
12月11日 -650
12月15日 +3360
12月19日 -240
12月25日 -1320,-38
12月28日 -480
12月31日 -1750
结余
2202
新知探究
生活中的正、负数。
前进50米,记作+50米; 后退50米,记作-50米; 赢利80元,记作+80元; 亏损80元,记作-80元; 水温上升10摄氏度,记作+10℃; 水温下降10摄氏度,记作-10℃。
义务教育教科书
正、负数的应用(二)
复习旧知
选择。
如果规定前进、收入、赢利为正,那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 -18米表示后退18米 B. -80元表示赢利80元 C. -40000元表示支出40000元
新知探究
某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兔博士 ”数学竞赛。
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回 答得0分。
巩固练习
1. 六(1)班第一组6名同学的体重如下:
(1)这6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42+36+37+40+38+35)÷6=38(千克) 答:这6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8千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正比例的量》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正比例的量》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速度
(一定)
例题
2、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表中有数量(米数)和总价这两种量,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的变化的?
米数扩大,总价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例题
2、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表中有时间和生产量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求出 比值,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70
=70
=70
……
比值相等
做一做
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
(3)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比值的意义是每天生产的吨数(或生产效率)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2.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相同。
07 课堂小结
BY YUSHEN
SIXTH GRADE MATHEMATICS

(一定)
例题
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每袋面粉的重量有下面的关系:
总重量
袋数

每袋面粉的重量
已知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就是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成正比例.
做一做
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研课标说教材_知识树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研课标说教材_知识树课件

鼓励学生运用猜测、 举例、验证的数学 方法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 的选择算法的能力, 建立运用规律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交流, 设计数学环境
教 学 建 议
评价建议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 价 建 议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 形成发展的评价
增加跨学科评价
注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底面
相等两个圆
圆柱的特征
认识
生活中圆柱
水杯
制作圆柱
圆 柱 的 认 识
小学六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册数学
扇形
一条


展开图 特征 认识
陀螺 跳棋
底面 侧面
曲面
生活实例
沙堆
圆 锥 认 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例三
实际应用
表面 侧面 表面积含义 几个面 上下面
侧面积推导
表面积推导 侧面积含义 S表=s侧+s底
长方形 正方形
众数和 中位数
利 率
六 年 级 下 册 知 识 树
总复习
数 与 代 数 空 间 与 图 形 统 计 与 可 能 性
综合 运用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认识
圆锥的认识
圆 柱 和 圆 锥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方形
两个等圆
长方形
侧面
底面
无数条 曲面
展开图
茶叶盒
侧面

已学知识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分数四则混 合运算 比例尺 本册知识 比例


百分数(二)
百分数(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说课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说课课件

板块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分析数据,根 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帮助我们进行合理的决策)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扇形统计图》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 级下册的内容《扇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 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 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内容。本课是在 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使学生能对 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教材教学皆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描述数据的方式是多样的, 不断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 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 在数学活动中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解决实 际的数学问题; 3.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 数据的过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 相关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 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图 的特点。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二)》说课(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二)》说课(课件)-

1
课堂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将启发、诱导、合作贯穿教学
始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动
嘴,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Part One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圆锥体积的相关知识,请你
回忆一下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V=3 Sh
1
2.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70平方分米,高是24分米,它的
1.教科书第34页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教科书第34页练习九第2题
分组解答,抽生板算。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A组题让全体学生对今天的学习有练习,有巩固;
B组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探究,有提高。同时把数学的研究深入到课后,体
现深度学习的理念。
6.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二)
1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通过思
3
维导图式的板书,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
形成体系。
0
2
7.教学反思
0
1
教学
设计
教学
效果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体积”
的教材内容丰富、地位重要、作
用显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
几何直观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圆
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推导
= 6.28×1.8
= 11.304(吨)
答:这堆沙重11.304吨。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知识、方法、数学思想)
2.我是如何学到的?
3.我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
1、是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两种量都能成正比例? 2、是不是所有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
下表是小华的年龄和体重的对照表
年龄/岁
8 12 15 18
体重/千克 30 35 40 50
1、小华的年龄和体重是相关联的量吗?
2、小华的年龄和体重成正比例吗?为什 么?
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情况如下表。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 480 …
80 =80 160 =80 240=80
1 路程 2
3
时间 =速度(一定)
☞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
……
☞ 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
(也就是速度一定) 时,
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1、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2 1.5 1.8
总价和数量是相关联的量
路程 ——=速度 (一定) 时间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总价 ——=单价 (一定) 数量
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如果我们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
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
出来?
y =k(表 时间/时 1 2 4 6 8 数量/个 25 50 100 150 200
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数量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5 1 =25
数量
50 2 =25
100 4 =25
……
= 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一定)

比例尺说课课件

比例尺说课课件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
示实际距离( 2 .5 )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
1 际距离的(400000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4000000 )倍,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0 例40k尺m是:
二、判一判:
1、把一个电脑零件放大到本来的100倍画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尺
说课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在学生六年级下册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下 册学习了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主要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这部 分内容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能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 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二、学情分析
知识 水平
学生
认知 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比例尺 的意义 2.会求比例尺 3.会计算图上 距离或实际距 离 4.按比例将图 形放大
或缩小
1.经历提出分 析、解决问题 的过程; 2.初步学会数 学地思维 3.培养问题意 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A.
0 23km
3、线段比例尺
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B )
A. 1:23 B. 1:2300000 C. 1:2300000km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最简整数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 转化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小峰
小英
小强
打字所用的时间/分
30
40
60
80
速度/(字/分)
80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再回答下列问题。⑴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⑵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⑶李老师打这份稿件用了24分,你知道她平均每分打 多少字吗?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 理由。
例1:
像例1、例2里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只要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两种量变化时乘积是不是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时乘积一定,那它们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
1.要求同学们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你们要提高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
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怎么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呢?
每天的烧煤量(kg)
20 40 50 100
烧煤的天数 50 25 20 10
⑴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⑵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⑷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4.截止2002年年底,我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 量为2298.86亿吨。我国煤炭年均开采量与可开采年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说课课件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 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都 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 ,能够辨认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 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
板块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我认识了圆柱;知道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等。)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能够回顾全课的内容,做到总结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圆柱的认识》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高:无数条且相等长=圆柱底面周长侧面: 长方形宽=圆柱高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 级下册的《圆柱与圆锥》单元的课时内容《圆柱的认 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目录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探究圆柱的特征。 出示问题: ①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②同长方体、正方体比较,圆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取出自己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 并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进行对比,研究圆柱的特征。再让同桌的两 个同学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做到互相启发。最后指名汇报,并完成板 书。提问:“圆柱的高有几条?”最后,让学生画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直径和圆柱的高,指出它的底面和侧面。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发展空间 观念。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负数的认识(说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负数的认识(说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能力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 号化的过程,能正确区分正负数和零,并能初步感 知它们的大小。
◆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 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本质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并能对三者进行大小比较。
净含量500g ±2g -1.2 +0.8 -1.6 +0.3 +1.5
回归生活 拓展应用
你知道了什么?
游戏引入 初步感知
源于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比较归纳 建构意义
高于生活,发展学生数学化水平
回归生活 拓展应用
用于生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体会负数的意义是重点,比较数的大小是难点。
概念更严密、内容更全面和宽泛。不仅要掌握负 整数,还要掌握负分数、负小数,不仅要能比较 温度的大小,还要能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 四上
苏教版 五上
人教版 六下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比较归纳 建构意义
回归生活 拓展应用
六年级同学的平均体重
男同学平均体重:44千克 女同学平均体重:42千克
如果把平均体重做为标准,与标准体重相比,用一个数 来表示你的体重。
游戏引入 初步感知比较源自纳 建构意义拓展性练习计量部门检验10袋,称重后 质量与标准重量相比,记录 如下:(单位: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师:用手摸一摸纸环的面,感受一下。 师:像这样,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怪圈”是数学家莫比乌斯 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时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姓命名为 “ 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
【设计意图:从纸条到普通纸环再到莫比乌斯带,学生经历了一 个从熟悉到陌生、从普通到神奇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 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
3.揭示莫比乌斯带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原因。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一个四条边、两个面的长方形纸旋转 180°后变成了一条边、一个面呢? 生:旋转后正面和反面连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张两面颜色不一样的长方形纸,通过制作成莫比乌斯 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环上下两个面连接起来了,上下两条 边也连接起来了。 师:现在明白小蚂蚁从点A出发,为什么不爬过圆环的边缘,就能 吃到面包屑了吧!
预设生成1:普通纸环和莫比乌斯带相比,莫比乌斯带有一些 扭曲的地方。 预设生成2:分不清莫比乌斯带的里面和外面。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两环对比,发现莫比乌斯带的本质特 征是只有一个面,并且明白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接环时扭了 180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活动三、联系生活,寻找神奇。 师:同学们,莫比乌斯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你 们看,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 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数学好玩》单元的课时内容《神奇的 莫比乌斯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 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验证:用手摸一摸感受两条边、两个面。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短短几秒钟就想到解决的办法。既然你们这么 聪明,老师想再来考考你们。谁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设计意图:有趣的魔术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 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问题层层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说教材
比、除法和分数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
比 例 的 项
外内 项项 积积
分 数 形 式
比 例 基 本 性 质
解 决 问 题
说学生
比的知识
理解问题、归纳总结 算术的思考方式
自主探索
说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 例;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地组
1、把 4.5,7.5, 1 , 1 和四个数组成比例,其中内项的积是(

A.33.75 B.2.2253
C.1.35
D.4.65
2、明辨是非
(1)因为5a=6b,所以a:b=6:5.
()
(2)在比例中,“:”左边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右边两个数的乘积.
()
(3)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组长
李响 付晓娜 胥日发 胡悦
武丛 王璐萍 贾舒然
组员
侯志臣 周星月 吕奇鹏 佟曦辉 王 书 李星辰 姜 楠王 硕
李思朦 刘可鑫 李思博 尹雁超 郑文巧 刘倬蓉 刘博闻 李 彤
郭亚楠 李 岩 王 淇姜珊
许强崔 昊 霍天赐 张云鹏
潘晓刚 冯天阳 尹燕楠 陈 宇
时间
互助情况



的设
基 本 性
计 亮
质点
突破难点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 的欲望,根据后进生理解知识慢的情况,我想在介绍了比 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后,可以再举一些比例,让学生说说每 个比例中的外项、内项分别是哪些数. 因为是刚认识比例 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一般会与以前学习的比的前项与后 项发生混淆,而一旦混淆会影响后一部分的学习. 所以这 里可以适当放慢节奏. 另外在习题的训练过程中,将教材 中的习题重新设置补充,分层次由易变难.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的旋转点M。 生2:根据前面学习的线段的旋转方法,找到旗杆,在旗杆绕点M顺 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画出这条线段。 生3:最后根据小旗中旗杆与旗面的位置关系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三角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第2个问题。 (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 师:你能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剪一个三角形 标上各点转一转。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生3:最后画AC的对应线段A'C'。连接A'C',三角形B A'C'就是三 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旋转后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生3:旋转点的位置没有变。 生4: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板块三、课堂练习 1.观察图形并填空。
《图形的旋转(二)》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 下册《图形的运动》单元的课时内容《图形的旋转(二)》。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 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生1:先画线段BA的对应线段BA'。以旋转点B为垂足,在BA的右侧 作线段BA的垂线。因为点A到点B的距离为2小格,所以以点B为起 点,在线段BA的垂线上数出2小格,此点即为点A的对应点A',线段 BA'就是线段BA的对应线段。
生2:再画线段BC的对应线段BC'。以旋转点B为垂足,在BC的上侧借 助直角三角板作线段BC的垂线(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线段BC重 合,直角顶点和点B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即为线段BC 的垂线)。在线段BC的垂线上量出与线段BC相等长度,找到点C的对 应点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423.9÷3x2
=141.3x2
=282.6 (cm3)
答:削去282.6立方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
1
的 3。
1
1
Ⅴ 圆锥= Ⅴ圆柱 = sh
3
3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3 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
课件
情境导入
看一看:学过的立体图形中,哪个图形
与圆锥有相似的地方?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
课件
情境导入
圆锥有什么特点?
12cm
8cm
圆锥的体积怎么求呢?
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
想一想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
有没有关系呢?
猜一猜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
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呢?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163克
答:这个铅锤重163克。
课堂练习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
的高是4dm,圆锥的高是多少?
Ⅴ锥 =


S锥 h 锥
Ⅴ柱 = S柱 h柱
Ⅴ柱 = Ⅴ 锥
S柱 = S锥
h
= 3h


4×3=12(dm)
答:圆锥的高是12dm。
课堂练习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用这堆沙
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圆锥体变成长方体,
形状变了,前后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处理好继承传 统与发展创新之间 的关系,深切感受 新旧知识的内在联 系
体现新的教材观,教 学观和学习观,使实 验教材具有创新、实
用、开放的特点
使教材具有基础 性、丰富性和发 展性
教材编写体例
单元 小节
标题 例题 做一做 练习 整理和复习
整体建构下的六年级数学
初中(7-9)年级
(巩固上升)
小学(4-6年级)
谢谢大家!
比例尺
反比例 正比例
意义和
性质
百分 数
应用
认识
圆柱和圆 锥的认识
圆柱和侧面积 表面积
比例
应用
圆柱与圆锥
比例
条形统计图
圆柱和圆锥 的体积
扇形统计图
统计
折线 统计图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实践与综合应用 解决问题
解决圆柱圆锥 的实际问题
解决比例 的实际问题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为依据 ,在原有教材 基础上编写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 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2、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 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 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 3 、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
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学习基础)
小学(1-3年级)
(兴趣培养)
对 教 材 的 处 理 意 见
1.教师在课堂讲授上要做到“三讲”和“三不 讲”,一定要有所“限制”;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放开” 3.教师在讲台上要做到三结合:教材、教师和 学生; 4.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要“有效”,真正让 学生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 5.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和实践操作的机 会。
•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 氛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 2、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 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 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 4、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 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能作 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
本册教材的 主要内容
教材的编 写意图与
体例
本册教 材的数 学地位
对教材 的处理 意见
教六
我的理
材年
想课堂
分级
析下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知识 Nhomakorabea技能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用百分数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 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