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2019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征地补偿标准

2019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征地补偿标准

2019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征地补偿标准根据《山西省实施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晋政发[2013]22号)文件规定,爱土征地拆迁律师团将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征地补偿标准分享给各位网友: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土地共分为四类:一类区片范围:城郊区补偿标准:水田/水浇地:111608元/亩;旱地/园地:55804元/亩;林地:27902元/亩;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13951元/亩二类区片范围:平川区补偿标准:水田/水浇地:85968元/亩;旱地/园地:42984元/亩;林地:21492元/亩;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10746元/亩三类区片范围:丘陵区补偿标准:水田/水浇地:74898元/亩;旱地/园地:37449元/亩;林地:18724.5元/亩;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9362.25元/亩四类区片范围:山区补偿标准:水田/水浇地:53150元/亩;旱地/园地:26575元/亩;林地:13287.5元/亩;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6643.75元/亩爱土征地拆迁律师团(4006161660)提醒各位被征收人:以上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不包含被征收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照本地人民政府规定执行。

该标准为保护性标准,根据国家征地相关立法精神,征收农民土地补偿,以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宜,其次,因对土地利用较好,而使土地年产值远高于区委平均产值的,如在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利用农用地开展特殊种植、养殖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获得更高补偿。

▲2017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征地补偿标准2017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征地补偿标准2017年最新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征地补偿标准。

2015—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耕地资源价值

2015—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耕地资源价值
a
i
t
ac
u
l
t
i
v
a
t
e
dl
a
nda
r
e
a,wh
i
l
eanega
t
i
vec
o
r
r
e
l
a
t
i
on
y,mu
p
p
wa
sf
oundwi
t
ht
opog
r
aph
i
cpos
i
t
i
oni
ndex.
Ke
r
d
s:J
i
nzhongC
i
t
fShanx
iPr
o
v
i
nc
e;f
a
rml
andr
e
s
ou
r
c
ev
a
l
u
e;s
t
i
a
i
t
r
om2015t
o2020wa
sc
a
l
cu
l
a
t
edbyus
i
ngt
heva
l
uea
c
c
oun
t
i
ngs
t
emf
o
rcu
l
t
i
va
t
ed
yf
ys
l
andr
e
s
our
c
e
s.Thespa
t
i
a
lva
r
i
a

平遥县天保工程发展概况

平遥县天保工程发展概况

2018 年第 8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01科研◎林业科学平遥县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山西省晋中盆地中南部,距省城太原50多公里,工程区土地面积216.2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总国土面积的39.8%。

平遥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范围是县境内所有的天然林,包括退耕还林地内的林业用地和部分商品林经营区。

工程区位于太行山中段,晋中盆地中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6°56′~37°21′,东经111°56′~112°33′。

境内地形复杂,大体由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和冲积平川区三部分组成。

区内地貌复杂多样,东南部属基岩山区,为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中部属黄土丘陵区,为侵蚀堆积地貌;中下部属冲积倾斜平原区,为堆积类型地貌;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区,属堆积地貌。

工程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

冬季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温差大,干旱多风,年均降水量454毫米,主要分布地7、8、9月。

年均气温10.1℃,无霜期 136~174天。

灾害性因素有旱、涝、风、雹、霜冻。

区内土壤主要有褐土、草甸土和盐土三种土类。

十七年来,全县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项目及其他国家、省级和市县林业工程,林地面积逐年增长,生态环境弱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新增林地大多为新造幼林,森林生态效能还不能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总量依旧不高,县域生态建设和资源管护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天保工程领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从根本上遏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和林草植被为基础,以恢复林草植被为重点,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管、造、封并重,顺利实现了林业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移,为改善黄河中游流域及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摘要:农业是农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农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化使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提升的有机统一,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以期实现保生产和保生态并重,优化资源配置,让土地综合整治发挥最大效应,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对乡村振兴行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

乡村发展必然要有市场竞争力且能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土地就成为其中的必要要素。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等,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扩大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推动作用。

山西省近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大力探索“土地整治+”模式,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人居环境起到重要意义。

1.山西省土地整治概况1.1研究区区域概况山西省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地势海拔在180-3061米之间,由东北向西南逐步降低,全省约有85%以上的土地为黄土和次生黄土所覆盖。

基本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由南至北气温逐步降低。

全省四周山环水绕,山地丘陵面积占比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比19.9%,一半以上土地的坡度在7度以上,加之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1.2研究区域的土地整治概况十九大以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与综合整治“三位一体”总体格局中得到充分体现。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国土开发质量和效率,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平遥县水资源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平遥县水资源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1 . 4 . 1 水 库利 用状 况
该县共有小型灌溉泵站 2 1 4处 ,其 中汾河干流泵站 1 8处 , 干、 支渠和沟道泵站 1 9 6 处, 装机台数 2 7 0 台, 装机功率 6 6 7 0k W, 泵站机电设备丢损严重 , 输水设施年久失修 , 工程整体完好率 5 1 %. 1 . 4 . 4 机 井利 用情 况 该县有机井 2 0 4 6眼 ,其 中工业用水井 2 3眼 ,农业用水井 1 7 4 9 眼, 生活用水井 9 2 眼, 生活 、 工业和农业混合用水井 1 8 2 眼。机井 总提水能力达 到 3 7 2 3 7 m3 / h ,配套功率 3 8 5 0 0 k W, 主要分布在东泉 、朱坑 、岳壁 、洪善 、南政 、 卜 宜 、杜家庄等 农业 乡镇 ,工程整体完好率 6 7 %. 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 2 . 1 水 资源供需矛盾 凸显 随着该县旅游业 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人们 居住条 件的改善 、 生活水平的提高 、 外来人 口的增加 、 企业 的规模化 、 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等 因素都将进一 步加剧该 县的水资源的供需 矛盾 。从供水工程 的现状来看 ,供水 能力 不能满足社会经济 的 发展需求 ,集 中表现为工程型缺水 。 2 . 2 水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在工业用水方 面 ,一些企业对节 约用 水不够重视 ,新型节 水工艺和设备推广力度 不大 ,水 的重复利用率偏低 ,万元工业 产值耗水量大 ;在农业用水方 面 , 农 田以大水漫灌和管灌 为主 , 致使大部分水从 田间流走或渗漏 ,造成很大浪费 ;在城市用水 方面, 供水管 网漏 水是最大问题 ,并且没有采用饮用水 和非饮 用水两套供水 系统 ,水 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高 ,突 出表现为水 资源严重短缺 和用 水严 重浪费。要想解决资源型缺水 ,节约用

以来山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及原因分析

以来山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及原因分析

以来山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及原因分析2000年以来山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及原因分析本文建立了耕地资源利用效益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GIS 对2000-xx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说明:①在13年间,山西耕地总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②耕地利用总体效益有所增加,分布特征由南高北低变为东南高西北低的阶梯式格局,耕地利用水平差距大。

③耕地利用效益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后者的影响逐渐加强。

人口、资源、环境与开展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我国相对短缺的资源尤其是耕地的缺乏,是我国生存和开展的制约因素[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开展、社会的持续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的耕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消失,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2]。

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的错位是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个不可无视的问题[3]。

探讨影响山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驱动机制,以期对中原经济区,黄土高原地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分析耕地利用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2.1指标体系构建与计算本文经过筛选,选取9个指标构建山西省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X1人口密度,X2城镇化率,X3复种指数,X4年降水量,X5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X6每公顷耕地的农机动力投入,X7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劳动量,X8灌溉指数,X9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后提取出3个主成分(表1)。

2.2原因分析2000年城镇化率对主成分1的荷载奉献率最大,到达0920。

因为2000年城镇化刚起步的时候,城市扩建,加剧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了耕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xx年每公顷耕地的农机动力投入对主成分1的荷载奉献最大,到达0.860,说明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耕地进行大型的机械化的操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耕地的有效利用率。

xx年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农业劳动力是对主成分1的载荷奉献率最大的,到达了0.863,农业生产进行规模化,不在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可能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劳动力。

平遥县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平遥县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3 平 遥县 实 施 机 械化 保 护 性 耕 作 的现 状 .
() 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 的试验结 果。①降低作业成本 。 2 传 统的耕作方式需要 4道作 业工序 ,秋 翻埋茬一 春耕一耙 、 耱 一播种 ,而保 护性耕 作只需 1 道工 序 ,可节 约生产成 本
35元 /m 以上 。②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防止水土流失 。传 7 h:
控制 杂草 、病 虫害主要 是依靠 农药 拌种 ,预防发 现病 虫害
时 ,要 及 时 喷 洒农 药 。
量 ,保护性耕作 的核心就是免耕 、少耕 、秸秆残茬覆盖 、合
理 深松 、化学除草灭虫。根据平遥县实际和特点 ,建立 了玉
米 、大豆保护性耕作体系有一年一作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体 系 、一年两作复播大豆保护性耕作体系 。一年一作玉米机 械化保 护性耕作 体 系 ,即作物 收获一 秸秆 粉碎 还 田一 深松
平遥县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 耕作 技术 的 现状与发展对策
口 张毓栖
摘 要 总 结 了保 护 性 耕 作技 术 在 平 遥 的 发展 状 况 , 分析 了保 护 性 耕 作 的技 术模 式及 其 试 验 结 果 和 产 生 的 效 益 ,
提 出了进 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措施 。
关键 词 保 护 性耕 作 发 展 现 状 措 施 文 献 标 志码 A
片作业 ,经过多年来 的试验示范 ,不断探索与完善 ,取得 了 明显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 目前平遥县 的机械
沙尘暴 ,达到稳产 、 增产 ,降低成本 ,并使用非耕作方法控
制杂草和病虫 害的一项农业耕作技 术 ,有利 于保 水 、保土 、
保肥所以称作保护性耕作 。
2 保 护 性 耕 作 的主 要 技 术 内容 .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新尝试——平遥县东良村的调查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新尝试——平遥县东良村的调查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新尝试——平遥县东良村的调查
王登平;雷金明;刘跃魁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4
【摘要】平遥县襄垣乡东良村,从1937年以来,采用集体牵线搭桥,启发倡导农民自觉自愿地相互调换土地的办法,逐步实行了土地相对连片,较好地解决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该村地块分割过碎,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3年中,全村已有120户,占总户数64.8%的农户进行了土地调整,调整面积达76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7%。

地块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王登平;雷金明;刘跃魁
【作者单位】中共平遥县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1.41
【相关文献】
1.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 [J], 高时雨;李延禄;郭前美;吴强
2.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个有益尝试——闽侯县青口乡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 [J], 林振平;黄端;林善培;
3.农村财会制度改革的新尝试:祁县东观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调查 [J], 常水明;郝爱清
4.关于慈溪市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 [J], 叶双猛
5.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尝试——青海省实行“土地分等定产,升奖降罚”的调查 [J], 兰惠德;张文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简析

渭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简析

渭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简析
赵昭霞;叶树华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1992()2
【摘要】该文以土地概查资料为依据,对渭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为:调整用地结构,促进各业协调发展;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综合开发土地;因地制宜,分区利用。

【总页数】5页(P35-39)
【关键词】土地概查;土地利用;简析
【作者】赵昭霞;叶树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大学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简析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J], 孙秀敏
2.简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协调 [J], 温喜棉
3.简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 [J], 张仕奇
4.简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 [J], 张仕奇;
5.简析MAPGIS制图应用软件在土地利用现状制图中的应用 [J], 楚双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贾宇平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08(15)3
【摘要】根据晋中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耕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数量减少,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数量增加,其它土地数量没有变化,牧草地数量变化最大。

(2)各类用地单一动态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牧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土地、其它农用地、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耕地、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

(3)各类用地相对动态度区域差异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别,牧草地的相对动态度区域差异性最大,耕地的相对动态度区域差异性最小。

【总页数】3页(P197-199)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晋中市
【作者】贾宇平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
【相关文献】
1.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J], 张俊;张洪潮;曾剑;樊旺东;乔双;吴致远
2.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J], 张俊;张洪潮;曾剑;樊旺东;乔双;吴致远
3.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J], 孙敖
4.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J], 李明蔚;马方正
5.邹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 [J], 孙宇晴;杨鑫;贾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选取__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

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

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

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

三是思想观念。

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

平遥县推广文冠果产业的潜力分析

平遥县推广文冠果产业的潜力分析

求 。发展 文冠果产业能实现兴林与 富民、生态与经济 的协调发展,是适应林业转型发展 的新兴产业 。
1 文冠果特 性及 其产 业潜 力分析
占林 业 用地 面 积 的 6 . 0 4 %。呈 现 为宜 林地 、无 立木
林地 面积 较 大 ;生态 公 益林 地面 积 偏大 ,商 品林地
1 . 1 文 冠 果 生物 学特 性 。文 冠 果适 应 性强 ,根深 、
璺 甚 驰

国 国
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 以生产木材为主 的产
业 已不适应 当前社会发 展需要 ,而 以生态效益和经济
时,可 以将 上述 两种模式合 并培育 ,即荒坡按 生态林 模式培育 、弃耕地按经济林模 式培育 ,这样 的模 式能
同时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又能提 高林地利用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地 类 分 :有 林地 2 . 0 5万 h m 、疏 林 地 2 0 3 3 h m 、
灌木林地 7 1 7 3 h m 、 未 成 林地 5 2 0 3 h m2 、苗 辅 地
我国北方 唯一适 宜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树种 ,也是一种
灌木 经济林 树种 ,更 符合 新 时期 林业 产业 发 展 的要
3 平遥 县林 业产 业 结构 与林地 资 源现 状
效益兼顾 的林业产业逐渐 成为现代林业 的主要发展 方 向。一些地 区 已开始大规模 发展能源林 、碳汇林 、薪
炭 林 等能 发挥 多重 效益 的林 业产 业 。平 遥县 2 0 1 0 ~
3 . 1 平 遥 县 林 地 资源 现 状 与 产 业 结 构 分 析 。平 遥
2 0 . 8 h m2 、无立 木 林地 3 8 7 7 h m2 、宜 林地 9 7 4 1 h m ;

平遥

平遥

写在前面的话
早在出发前大概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计划这次调研,讨论 了许多的地方大家也没有一个共同的结果,最后决定了去平遥,虽 然没有去到最想去的地方(大概是把这次调研当成一次旅游了), 但好像对我们来说能出去就是极好的了。 去之前读了余秋雨的《抱愧山西》,读完之后很汗颜,发现我 和余秋雨一样以前也对山西这个省抱有一些偏见,认为山西是个贫 瘠的省,了解之后也对这次调研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们全班一行于4月23号登上出发去平遥的火车,在24号清晨 到达了平遥。迎着还有些寒冷的北风开始了我们在平遥为期两天的 调研。
先后组建了旅游宾馆、饭店和旅行社行业协会,颁布实 施了我国第一个针对民俗客栈服务质量出台的地方标 准——《山西省平遥古城民俗客栈质量等级的划分》, 制定出台了《平遥古城店铺服务规范》、《星级导游管 理办法》、《旅行社门市部管理办法》;建成城市公共 安全信息指挥中心,在全省各景区率先使用了电子导游 机;对20多处景点厕所进行了改造,新建星级厕所9座, 改造居民旱厕5000多处,旅游厕所建设实现了“革命 化”。健全的服务体系,大大完善了平遥古城的旅游要 素。
平遥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拥挤的街道
二、对策、建议
还原古城古风古貌保持古城原真性,减少商业开 发 组织游客错开参观景点或限制游客人数 做好古城规划和古城增绿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 保护环境意识
构建古城民俗客栈的网络平台 建立高标准游客中心,营造良好的第一印 象 打造国际品牌,把平遥推向世界
申报文化遗产以后
平遥古城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晋商 文化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和推动旅游产业。2005年以来, 平遥古城更是提出了实施旅游带动战略,致力打造国际更 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宏 伟目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要素,不断建立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

山西省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山西省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山西省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前言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数据解读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年末果园面积,当年造林面积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解读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真实状况,趋势、规律,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数据解读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现状 (1)第二节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指标分析 (3)一、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果园面积现状统计 (3)三、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占全省年末果园面积比重统计 (3)四、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同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指标分析 (7)一、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占全省当年造林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同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果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占全省年末果园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2017-2019)统计表 (4)表6: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同全省年末果园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占全省当年造林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同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晋中平遥县当年造林面积同全省当年造林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现状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晋中平遥县年末果园面积和当年造林面积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本报告造林面积不包括省属九大林局、市直单位数据。

平遥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现状及对策

平遥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现状及对策

致富经验Zh ifu jin g ya n耕地质量保护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也关乎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本文根据平遥县耕地现状及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耕地环境等。

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不科学的种植结构,注重耕地经济效益、忽略生态发展等原因,使得我国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本文通过对平遥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促进耕地保护提供相关经验。

1我国耕地保护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经济建设愈加重视,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去发展非农业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耕地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地减少,减少的这部分面积大都用在非农建设。

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成为必需,不仅要在数量上保障现有耕地面积,而且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我国近几年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耕地保护,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还不完善,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耕地保护机制,以便发挥耕地保护的长期效力。

2平遥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现状2.1耕地利用现状平遥县共包括14个乡镇、4个社区和273个行政村,2017年末总人口大约49.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95万人。

全县共有耕地76.29万亩,2017年全县共有69万余亩耕地播种了农作物,种植作物以玉米为主。

2.2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成效平遥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近些年一直很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在香乐乡全乡22个行政村开展2017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技术模式为采取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增施商品有机肥。

项目实施规模为67430.5亩。

在香乐村、罗城村、三家村、大堡村、大羌村设置了示范观察点5个,每个观察点设对照(常规施肥)、秸杆还田和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50公斤/亩3个处理。

项目共实施有机肥2740吨。

祁县与平遥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祁县与平遥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期末论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祁县与平遥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姓名王晓蕊系别地理系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101学号1190170132指导教师薛龙义成绩祁县与平遥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一、县况总体概述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中游东岸。

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南北纵长约44公里,东西横宽约25公里,总面积854平方公里。

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山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汾河相望。

祁县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

祁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47%为平原,13%为丘陵,40%为山区,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四县垴2023.5米。

有汾河、昌源河、滹溪河、乌马河、闫灿河、王贤河6条季节性河流,总长约10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7350万立方米。

祁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年平均降水441.8毫米,无霜期171.2天。

祁县现辖6镇2乡,160个行政村,一个省级开发区,两个县级开发区。

总人口26.7万,其中农业人口21.2万。

祁县古为“川陕通衢”,今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距省城太原45公里,距武宿飞机场50公里,大西高速铁路、南同蒲铁路横贯全境,大运高速、龙城高速、国道108、208线及省道大运公路、东夏、祁文、祁清公路交织成网,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图一祁县行政图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四周与介休、祁县、文水、汾阳、沁源等县市接壤,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汾屯公路、108国道和东夏线穿境而过。

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平遥曾是帝尧封地,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建都在平遥,其子汉景帝出生于平遥,平遥文化孕育了文景之治。

平遥是全省的人口大县,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辖5镇9乡3个街道办事处,27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位居全省第四;平遥是全省的农业大县,5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42万人,耕地76万亩;平遥是全省的文物大县,境内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旅游资源之丰富,在全国县级城市中极为罕见,300多处古迹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1处、市级4处,古城墙在国内保存最为完整。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篇: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平遥县受地貌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差异。

同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干旱和经营粗放等问题。

针对此现状和问题,平遥县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对策探讨1.研究地区概况1.1自然地理条件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

全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

耕地96万亩亩。

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

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拔735米。

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惠济河、柳根河、瀴涧河、昌源河、官沟河和过境河流汾河,为黄河水系。

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1℃、无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

1.2社会经济条件平遥县辖5镇9乡,总人口约49.76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26万。

总面积12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6.97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295亩。

平遥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旅游大县、文化大县。

2、平遥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2.1土地资源利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平遥县地形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南部土石山区,中部及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和西北平川区(平遥县地貌类型分布见表一)。

平遥县地貌空间分异十分显著,景观格局与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和明显的差异性。

在这样明显的地貌地域分异基础上,平遥县土地利用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见图一)。

南部土石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以孟山乡为例,面积233.7平方公里,耕地10752亩,国有和村有林地21万亩,退耕还林地4808亩,林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3%。

平遥振兴情况汇报会

平遥振兴情况汇报会

平遥振兴情况汇报会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平遥振兴情况。

平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但在经济发展上却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推动平遥的振兴发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下是我们的汇报:一、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积极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我们加强了古城墙、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保护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同时开展了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平遥的历史文化,为其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旅游业发展。

平遥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我们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推介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提升了平遥在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产业转型升级。

平遥传统产业主要以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为主,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了一批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为平遥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了促进平遥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推动了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振兴。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平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我们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推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品牌的诞生和成长,为平遥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我们对平遥振兴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给予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平遥的振兴发展,让平遥焕发新的活力,展现更加美好的未来!感谢大家!。

大旱年平遥县小麦获丰收

大旱年平遥县小麦获丰收

大旱年平遥县小麦获丰收
成明亮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致富科技)》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 2001年,平遥县种植小麦8386公顷,每667平方米产小麦达200公斤以上的麦田达2691公顷,产小麦150公斤以上的麦田达4960公顷.在2001年,全县县、乡两级农科人员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使广大农户运用农科技术的意识大大提高.因此,在当年气候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县小麦生产仍然获得了稳产和高产.
【总页数】1页(P23)
【作者】成明亮
【作者单位】031100,平遥县农业局技术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春旱年头喜获丰收——河北省缓控释肥小麦示范推广现场侧记 [J], 郑敏;张琴
2.山东保护性耕作小麦又获丰收 [J], 李清明
3.济源市地膜膜侧小麦旱年丰收 [J], 张海珍; 汪醒平
4.农业气象条件阶段性不利2016年夏粮小麦仍获丰收 [J],
5.中化助力盐碱地小麦获丰收 [J], 本报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平遥县受地貌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差异。

同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干旱和经营粗放等问题。

针对此现状和问题,平遥县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对策探讨
1. 研究地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

全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

耕地96万亩亩。

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

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拔735米。

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惠济河、柳根河、瀴涧河、昌源河、官沟河和过境河流汾河,为黄河水系。

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1℃、无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

1.2 社会经济条件
平遥县辖5镇9乡,总人口约49.76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26万。

总面积12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6.97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295亩。

平遥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旅游大县、文化大县。

2、平遥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土地资源利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
平遥县地形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南部土石山区,中部及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和西北平川区(平遥县地貌类型分布见表一)。

平遥县地貌空间分异十分显著,景观格局与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和明显的差异性。

在这样明显的地貌地域分异基础上,平遥县土地利用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见图一)。

南部土石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以孟山乡为例,面积233.7平方公里,耕地10752亩,国有和村有林地21万亩,退耕还林地4808亩,林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3%。

西北平川区主要以耕地为主,以宁固镇为例,土地面积9.9万亩,耕地6.9万亩,耕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9.7%。

图1 平遥县景观类型分布 图二、平遥县行政区划图
(备注;原千庄乡并入现在东泉镇、普洞乡并入现在段村镇,果子沟乡并入现在卜宜乡)
表1 平遥县各地貌类型的分布统计表
地貌类型
占总面 积比例
海拔
主要分布行政单元
东南部土石山区 中部黄土丘陵区 西北平川区
45.6﹪ 15.80% 38.60%
1000米以上 850-1000米 736-800米
孟山乡、千庄乡、果子沟乡、普洞乡
东泉、卜宜、朱坑、襄垣、岳壁、洪善、中都等乡 古陶、宁固、香乐、杜家庄、南政等乡镇 以及洪善、中都、襄垣、岳壁等乡镇的部分村庄
备注:为统计方便,统计采用原合并乡镇之前的行政单位名称 2.2 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平遥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同时也是一个耕地资源贫乏县(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见表二),尤其是适合开发的耕地面积更有限。

通过表一与表二的对比不难发现,平遥县耕地面积明显超出其合理范围。

适合做耕地的西北平川区仅占全县面积的38.6%,而平遥县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0.2%。

用地类型
面积(万亩) 占总面积比例%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居民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设施 未利用地 其他用地 总计
96.976318
5.48206 38.3367 0.58538 11.80567 12.98999 0.81273 0.51789 39.39272 2.47391 209.373368
46.317 2.618 18.310 0.280 5.639 6.204 0.388 0.247 18.815 1.182 100.000
表2 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表
2.3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平遥县黄土丘陵面积占全县面积的占全县面积的15.8%。

,集中分布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地表形态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尤其以东泉镇(不包括原千庄乡部分)朱坑乡,岳壁乡尤为严重。

据统计,平遥县唯一的中型水库(正好位于黄土丘陵区)总库容为尹回水库,库容总面积为2 630 万m3, 目前, 已淤积泥沙40 万m3, 造成供水量严重衰减。

2.4 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土地干旱现象严重。

平遥县水资源非常贫瘠,境内有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和汾河四条季节性河流,根据《晋中市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成果, 平遥县多年( 1956—2000 年) 平均降水量为483 mm, 多年水资源总量为8 958 万m3, 其中, 河川径流量为2 688 万m3, 地下水资源量为7 011 万m3, 重复量为2172 万m3。

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27.75 m3, 远小于国际公认人均500 m3的严重缺水界限。

不仅如此,平遥县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自东南土石山区向西北平川区递减。

这就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2.5 科技投入低,土地利用粗放
平遥县绝大多数地区土地利用粗放,尤其是农业用地缺乏科学指导,农民经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

灌溉仍以传统大水漫灌为主,农药化肥的使用比较盲目,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确定主观性大,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

农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制约了平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平遥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探讨
3.1 进行土地科学规划,加快平遥县土地主体功能区建设
平遥县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应承担不同的主体功能。

南部土石山区应成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部黄土丘陵区应继续加快小区域综合治理,发展林果业,逐步发展成为城市近郊区;北部平川区应继续加大开发力度,成为优先发展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和深加工区。

3.2 加强对中部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
中部黄土丘陵区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二、三产业基本没有形成规模,农民一直盲目开垦耕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此,应该加强对该区域的综合治理。

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植被恢复建设。

3.3 加快东南土石山区开发和生态建设
东南土石山区是平遥县生态环境最好区域,自然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最好,但严重制约其发展的是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社会经济极其落后,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得不到良好保护,更得不到开发。

该区域有平遥县唯一的林场——超山林场,是国家油松采种基地和县级风景旅游区。

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几乎没有游客。

该区域应继续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并因地制宜地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3.4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平遥县是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平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平遥县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牛肉集团、龙海公司、五阳公司、国青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其中,牛肉集团、龙海公司等2户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平遥县重点打造的襄垣乡万亩梨园、杜家庄乡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宁固镇养殖基地尤其是冠云集团肉牛养殖基地已初显成效。

3.5 对水资源实行“开源、节流、治污”
平遥县水资源极其缺乏,在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生活节水设施,并加大对污染河段和水源的治理,同时加大对河流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3.6加快农业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下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是平遥县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总之,平遥县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在依托平遥古城带动的基础上,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