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练习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专题
青岛市5月统一质量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越王勾践墓柴望【注】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复道,乌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柴望,字仲山,号秋堂,南宋爱国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将勾践与南统治阶级进行对比,一古一今、一正一反,构思巧妙。
B.首联即景抒情,落日余晖洒满秦望山头,一丝暖意冲淡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颈联虚实相生,将眼前最物与想象中的“复道”“宫墙”相结合,富有沧桑感。
D.尾联“登临莫向高台望”一句,别出蹊径,将诗人目睹中原时的痛苦巧妙地传达出来。
16.本诗与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借助历史人物表情达意,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B
16.相同点:
(1)都表达了对著名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并渴望像他们那样建功立业。(2)都用历史人物与当权者进行对比,抨击当权者的昏庸无能。
不同点:
柴诗感慨当今再无像雪耻复国的勾践这样的英雄人物,流露出收复失地无望的迷茫与伤感:陆诗以诸葛亮自比,抒发壮心未遂、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济宁市5月模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
方干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
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
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注】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天色破晓后的月光冷湿、居所逼近天宫,极言禅居之所地处湿寒,山势高峻。
B.山上已日照东墙,山下晨鸡还未报晓,表明两处差异悬殊的同时,也为后文抒情张本。
C.诗人虽有出家禅居的想法,但又恐禅师不会应许,无奈还得回到令人烦忧的世俗之中。
D.这首诗写景生动,抒情自然,借寻常物象传达出真实的感受,语言清丽而又含蓄隽永。
16.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作用?(6分)15.C(“长住”未必是想出家,“难住”也并不是因为“禅师不会应许”)
16.含意:居于斗室之中想起人世间的奔波辛劳,就像看一杯水中起伏的波澜,看上去轰轰烈烈,其实微不足道,表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心态。作用:承上启下,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后面的议论抒情,禅居赏景后,心有所悟,油然生情;为尾联的抒发胸臆作铺垫,正因有了参悟,才会怀有“长住”的愿望和“入俗笼”的无奈。(6分。含意和作用各3分)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5月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述,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诗人因谗言被贬赴柳州途中。黄茆:黄茅草。蛟涎: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射工:射工虫,传说能含沙射入影以杀人。飓母:南方秋夏间,一种象征飓风即将来临前的云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描写瘴气弥漫的江水蜿蜒南去隐入云烟,想象遍地黄茅的尽头是大海。
B.诗歌中间两联将所见所感和神话传说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C.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含蓄反映了作者被贬的复杂心情,为尾联抒情蓄势。
D. 本诗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冷峻奇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16.本诗意蕴深婉,没有直接抒发迁谪之意而迁谪满纸,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 D (尾联语言浅显直白,面非冷峻奇诡。)
16. (1)首联写隐人云烟、充满瘴气的江水,极目远眺,想象长满黄茅的大地尽头应该就是大海了。暗指贬滴之地偏僻荒凉。
(2)中间两联用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事物,曲折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和自己处境的险恶,含蓄表达了诗人贬谪南来充满忧俱的复杂心情。
(3)尾联写虽因谗言被贬忧虑之事很多,但诗人不想虚度光阴,想在被贬谪之后有所建树。(共6分,每点2分。)
淄博市4月模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徙倚【注】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
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
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注】徙倚:徘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既写徙倚所见,又写徙倚所思。
B.本诗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既交代了徙倚的时间,又暗示诗人的境遇。
C.本诗颔联写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寒露侵衣,营造了清冷阴森的意境。
D.回顾往昔,作者慨叹时光易逝,内心怅恨不平,悲伤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此联与《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相比,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6分)
【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
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分析时不能笼统地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做具体说明,再结合所涉及到表达思想感情的诗句做具体的分析。
【解答】(1)C.“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与原文不符,诗句“月正树无影”说的是月光皎洁,所以“昏暗的夜色”不对。“清冷阴森”与原诗意境不符,应是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
(2)尾联“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写的是诗人眼睁睁地看着中原沦陷,内心惆怅,唯恐自己就这样虚度一生而默默无闻。“坐念”一词表现了诗人的无能为力,但又“念”,想着能为朝廷、国家做些事情,仍然还有建功立业的愿望。而《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主要抒发的是对自己对于朝廷军队能北伐成功、收复中原的期待,表现了诗人人到暮年仍然忧心国事的情感。
答案:
(1)C
(2)因为挂念陷没的中原,内心怅恨,担心自己虚度一生。“坐念”一句表达了对中原陷落的悲痛,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愿望;“王师”一句则表达了对后世北伐成功的期待。
【点评】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其中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而抒情方式是诗歌中重要的表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