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 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三垣 :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中国古代天文学简介
11级科学教育 牟陈天
(一)、基本概念
1、七政、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 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 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以及其他星官。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大星区,分别 用“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兽命 名,即是所说的“四象”又称为“四灵”或“四陆”。 可以理解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
3、三垣、二十八宿、四象
2、星官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星官”系 统,类似于西方的“星座”。我国古代为了便于认星和 观测,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 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唐宋后也有 称之为一座的。三国陈卓把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 合并组成一个283官,共1464颗星的星官系统,为后代 天文学家所沿用。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尚 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 思);《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 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 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1、盖天说
代表著作:《周髀算经》
要点:它把先秦时期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 早期盖天说加以改造,提出了“天象盖笠,地法覆 盘”等新的学说。认为天和地均为拱形,天在上, 地在下,天比地高出八万里。日月星辰均附着在天 上,绕北天极平转,不会转到地下面去。太阳的出 没与离人的远近相关,太阳离人远时,人的目力不 及,表现为日没;近时,为人所见,表现为日出。 太阳位置的四季变化,则是由于太阳运行的轨道四 季不同而造成的。
二十四节气形成。 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
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二十四节气
(三)、秦汉魏晋时期天 文历法体系的成熟
《太初历》的编制
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 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 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 历》。 《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 ,也是当时 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 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 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 大不到0.04日。 经西汉末年天文学家刘歆改造成为《三统历》。
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 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 的方法。
分类:阳历、阴历、阴阳历
中国古代历法大致说来包括:历日制度的安排;对太阳、月亮 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 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 食的预报等等。
3、三垣、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 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三垣 :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2、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的。 如日食是上天对当政者的警告, 彗星的出现象征关兵灾。 荧惑运行到某一星配,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 古人还认为,一些天象的变化还是水旱、饥馑、疾疫、 盗贼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是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 说的三个主要流派,合称论 天三家。它们都在汉代形成 了成熟的学说。
3、宣夜说
代表人物:东汉郄萌
要点: 宣夜说认为,天是无形无体、无色无质、无边无际的广 袤空间,人目所见的浑圆的蓝天,仅是视觉上的错觉造 成的,这如同“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谷 而窈黑”是一个道理。宣夜说还认为,天体在广阔无垠 的空间中的分布与运动是随其自然的,并不受想象中的 天壳的约束,它们各具特性,并在气的作用下悬浮不动 或运动不息。这样,宣夜说既否定了天壳的存在,又描 绘了一幅天体在物质的无限空间自然分布与运动的图景, 较盖天说和浑天说都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
2、一行及其《大衍历 》
一行(673~727),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本名张遂,河北巨鹿人。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 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 武则天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曾翻译过多种印 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 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一行一生中最 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 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3、三垣、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 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三垣 :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商代的历法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干支,用来 纪日。
(二)、春秋战国时期天 文历法体系的奠基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天文学家:鲁有梓慎,晋有卜偃, 郑有裨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 皋,魏有石申夫。
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阴阳台历的成熟。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 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诞生了具有历 史意义的科学历法——四分历。在欧洲,罗马人在公元前43 年采用的儒略历中,也用365日这个数据,但比我国晚了大 约500年左右。19年7闰法,古代希腊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 才发现,比我国也晚大约100年。
古人的建立分野的目的在观察天象,以占卜地 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论衡》中谈到荧惑守心时就 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视当君。” 如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李白《蜀道 难》“扪参历井”。指的就是所描绘的地方的星宿分 野。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作用
1、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 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 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
2、浑天说
代表人物: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和扬雄
东汉全才张衡 代表著作: 《浑天仪注》
要点:天和地都是圆球形的,天在外,地在内,天比地大得 多,天包裹着地,犹如鸡蛋壳包裹着蛋黄一般。日月 星辰附丽于天球之上,天球以南北极为轴,每天自东 向西绕轴旋转一周,天可以绕到地下面去,北极出地 平的高度为36度。太阳沿黄道运行,黄道与天球赤道 交成24度角。张衡为了解决天地不坠不陷和稳定性问 题,引进了天球表里有水,地载水而浮等观念,遂使 浑天说在解释太阳绕地而行等问题时遇到理论上的困 难,而且使关于地球的观念黯然失色。
3、三垣、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 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三垣 :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 返回
3、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 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三垣 :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一)、西周以前天文历法的起源
远古时代天文历法的起源
羲和制历:传说尧在任时,历法含糊不清,农业生产受到损害, 各方工作拖拉无序。他便命令羲氏、和氏观察天象的变化、日月 星辰的运行位置,制定一年四季的历法,以教导人们按时令节气 从事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他们世代掌天地之官,负责祭祀天地 之神、观测天地变化的工作。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 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 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五、分野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 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 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图, 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 是某某州国的分野。
(四)、南北朝隋唐五代时 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
1、祖冲之及其《大明历》
祖冲之,字文远,是刘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463年 他撰成《大明历》,是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历法之 一,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356年)发现的岁差 引用到他编制的《大明历》中,定一个回归年为 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误差 仅46秒,这是我国古代所用的最佳值之一。祖冲之 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仅差十万 分之一。 祖冲之还很好地选定了十分准确的新闰周:391年 144闰,这是我国古代得到的最佳闰周。 对于五星会合周期,祖冲之也进行了重新测量,得 木星398.903日(误差0.019日),火星780.031日 (误差0.094日),土星378.070日(误差0.022日), 金星583.931日(误差0.009日),水星115.880日 (误差0.002日)。
中国古代历法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 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 古历时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 中法时期:从汉太初元年以后,到清代初期改历为止。这期间制订 历法者有七十余家,诸家历法虽多有改革,但其原则却没有大的改 变; 中西合法时期:从清代期苏会传教士汤若望上呈《新法历书》到辛 亥革命为止; 公历时期:辛亥革命之后,于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历 (即公历,又称阳历),即进入了公历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在采用公历的同时,考虑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还颁 发中国传统的农历。
一行为编此历,进行了大量的天文实测,并 对中外历法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颇多创新。(张遂成为发现 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英国天文学家哈 雷的观点比张遂的发现晚一千多年。) 一行为了制定《大衍历》做的准备工作有: 制造仪器和观测(黄道游仪、浑天铜仪)、 主持天文大地测量。 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起,一行开始编 历。经过两年时间,写成草稿,定名为《大 衍历》。 经过检验,《大衍历》比唐代已有的其他历 法都更精密。开元二十一年传入日本,行用 近百年。《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 冠”,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 范。
夏代的历法成就——《夏小正》
《夏小正》是一篇按月份记载物候气象天文农 事田猎等活动的文献,夏末商初成书,现保存在 西汉戴德编的《大戴礼记》中。现存的《夏小 正》,分经文和传文两部分。经文记载的内容是 夏朝的历法和生活情况,传文就是后代学者的注 文。
这里所用的历法是夏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 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汉,简称“干支 纪法”,标志着中国历法的产生。 古代的人们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互相配合,有冬至的那 一月配子,依此类推。史书记载: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 子。只有夏历最符合人们的活动规律,被后世所采用,产生了深 远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