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49页PPT
![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ad71bdad51f01dc381f135.png)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Thank you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a9866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f.png)
叶绿体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 机物中。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类囊体上附有 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高尔基体
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泡 或分泌颗粒,将其运输到细胞表面或分泌到细胞外。其结 构包括扁平囊泡、大泡和小泡。
2024/1/30
核糖体
2024/1/30
01 02 03 04
推动医学发展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如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等。
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通过研究细胞的起源、进化和多 样性,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 和进化过程,探索生命科学的奥 秘。
6
0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Chapter
2024/1/30
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
受到细胞内能量状态、激素水平、神经调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2024/1/30
14
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
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
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和 信号通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生物 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酶联受体信 号通路、离子通道受体信号通路等。
7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01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02
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
03
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等
8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糖类等
细胞质的结构特点
胶态、不均一性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 机物中。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类囊体上附有 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高尔基体
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泡 或分泌颗粒,将其运输到细胞表面或分泌到细胞外。其结 构包括扁平囊泡、大泡和小泡。
2024/1/30
核糖体
2024/1/30
01 02 03 04
推动医学发展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如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等。
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通过研究细胞的起源、进化和多 样性,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 和进化过程,探索生命科学的奥 秘。
6
0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Chapter
2024/1/30
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
受到细胞内能量状态、激素水平、神经调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2024/1/30
14
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
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
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和 信号通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生物 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酶联受体信 号通路、离子通道受体信号通路等。
7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01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02
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
03
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等
8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糖类等
细胞质的结构特点
胶态、不均一性
细胞生物学教程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附分子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教程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附分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c5a5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0.png)
R- cadherin 视网膜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Ksp-cadherin 肾
OB-cadherin 成骨细胞
VB-cadherin 脉管内皮细胞
desmoglein 桥粒
desmocollin 桥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择素
• 选择素(selectin)属亲异性CAM;作用依赖于Ca2+; • 参与白细胞与脉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粘合; • 已知选择素有三种:L选择素、E选择素及P选择素。 • P选择素贮存于血小板及内皮细胞; • E选择素存在于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 L选择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白细胞的表面,参与炎症部位白
Ig-SF
四、整合素integrin
• 多为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作用依赖于Ca2+。 • 是α β亚单位形成异二聚体。 • 含β1的整合素主要介导细胞与ECM之间的粘附。 • 含β2的整合素主要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含β3亚单位的整合素介导血小板聚集,参与血栓形成。 • α6β4整合素以层粘连蛋白为配体,参与形成半桥粒。
• CAM介导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ECM间的相互作用。 • 为糖蛋白、分为五类,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1. 胞外区,N端部分,负责与配体识别; 2. 跨膜区,多为单次跨膜; 3. 胞质区,C端部分,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 与胞内的信号分子相连。
•
多数细胞粘附分子依赖二价阳离子,如Ca2+,Mg2
第一节 细胞连接 cell junction
• 是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结构。 • 分为三大类,即: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锚定
连接(anchoring junction)和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
高中生物《细胞连接》课件
![高中生物《细胞连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123d0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8.png)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结构
A.4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 样结构域 ,每个结构域在环末端形成 二硫键
B.同亲型结合模型
整合素(Integrins)
整合素又称整联蛋白,由和两个亚基形成的异 源二聚体糖蛋白。人体细胞中已发现16种链和8种 链,它们相互配合形成22种不同的二聚体整合素, 可与不同的配基结合,从而介导细胞与基质、细胞 与细胞之间的粘着。
•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都存在间隙连接。
•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方式,它通过释放 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
(一)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a. 连接子(connexon)由6个跨膜连接子蛋白 (connecxin)构成。
动物细胞各种连接方式
动物细胞连接
cell连接类型
主要特征
• 闭锁连接( occluding junrtion)
紧密连接( fight junction)
相邻细胞膜形成封闭带
• 描定连接( archoring )
粘合连接( ddbering junction )
胞内由动粒蛋白丝附着
粘合带
cell-cell
心肌、上皮
半桥粒: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上皮细胞基部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间隙连接 化学突触
大多数动物组织 神经细胞间、神经与肌肉
胞间连丝
仅见于植物细胞间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 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 • 连接区域CAM构成焊接线,也称嵴线。相
➢ 同亲型结合:相邻细胞表面的 同种黏附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 黏附,如钙黏着蛋白;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4.细胞生物学2016细胞连接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4.细胞生物学2016细胞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05d39b9633687e21ae45a96b.png)
重要活性部位:凝集素结构域(配体识别)
功能: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的识别和
广泛分布于动物的各种组织内,在 上皮、肌肉等需要承受机械压力的 组织中尤为丰富。
锚定连接主要有两类蛋白质构成
细胞内锚定蛋白 跨膜黏附蛋白 (与骨架附着) (黏附分子)
锚定连接类型
(根据连接的细胞骨架成分)
❖与微丝相连
1. 黏合带 (adhesion belt) 2. 黏合斑 (adhesion plaque)
胞内锚定蛋白: 网蛋白(plectin)
跨膜黏附蛋白: 整合素(integrin)
*半桥粒(hemidesmosome)
位置:上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接触点 形态:纽扣状连接上皮基底面与基膜,只有桥粒的
一半结构,其致密斑只存于上皮细胞的胞质面。 作用:使上皮组织固定,并分散所承受的机械张力。 跨膜黏附蛋白:整合素 胞内通过锚定蛋白与中间丝相连
α- and β-tubulin
细胞骨架蛋白质纤维
*微管(microtubule)
位置:呈网状或束状分布于细胞质;细胞表面的纤毛、鞭 毛;中心粒
形态:为细长的、具有一定刚性的圆管状结构,管壁由13 根原纤维(protofilament)排列构成,每一根原纤维由α-微 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相间排列而成
胞内通过锚定蛋白与微丝相连
Focal adhesion
与细胞骨架附着
微丝
形
成
跨膜黏附蛋白
局
整合素
部
黏
附
的
一
些
分
细胞内锚定蛋白
子
中间丝
桥粒
3. 桥粒(desmosome)
位置: 管腔和腺体上皮细胞侧
壁相邻细胞接触点上一
《细胞连接》PPT课件
![《细胞连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67e1c555270722182ef730.png)
精选ppt
14
锚定连接蛋白组成
精选ppt
15
1. 粘着连接
粘着连接(adhesion junction)
此种连接在质膜胞质一侧与微丝相连
在上皮细胞中以粘着带的形式存在
粘着带(adhesion belt)
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相邻细胞间形 成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
跨膜糖蛋白:
钙粘素家族(粘着带处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Ca2+)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三、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间隙连接处相连细胞膜间的间隙为2-3nm。 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是连接子。每个连接 子由6个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成,中心是直径 约1.5nm的孔道。
精选ppt
与桥粒相连的中间纤维的成分依据不同 的细胞类型而不同。
精选ppt
21
电镜下桥粒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4.半桥粒(hemidesmosome)
半桥粒通过膜蛋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 膜 (basement membrane)上。
跨膜糖蛋白Leabharlann 整合素家族细胞内锚定成份
中间纤维
在半桥粒中,中间纤维不是穿过而是终止 于半桥粒的致密斑内。
精选ppt
36
胞间连丝结构模型
精选ppt
37
• 胞间连丝
精选ppt
38
四、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
细胞连接与细胞粘连
精选ppt
39
粘附因子介导的细胞粘连的3种方式
两相邻细胞表面的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 (亲同性粘附) 两相邻细胞表面的不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 (亲异性粘附); 两相邻细胞表面的相同CAM分子借细胞外的连接分子相 互识别与结合。
细胞连接.ppt
![细胞连接.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735a24aaea998fcc220eb0.png)
• 紧密连接不仅是细胞间的一个机械连接装置, 还能维持上皮细胞极性,保证细胞正常功能。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 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也存在于血管 内皮细胞间,特别是在大脑的血管内皮 细胞间更为明显。 紧密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质膜上的跨膜 整合蛋白形成脊线相互作用,从而将两 个细胞的质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脊线
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冷冻断裂复型电镜照片
紧密连接模式图
• 目前从紧密联接的脊线中确定了两类蛋 白: 封闭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 的跨膜4次的膜蛋白 Claudin:跨膜4次的蛋白家族,现 鉴定20种 封闭蛋白和claudin形成脊线相互作用还 依赖于其他蛋白质,如细胞质膜的外周蛋 白ZO,将脊线锚定在微丝上。
细胞连接— 封闭连接Fra bibliotek李汨0912402007
封闭连接:将相邻上皮细胞的质膜紧密地 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小分子沿细 胞间隙从细胞一侧渗透到另一侧。 锚定连接:通过细胞质膜蛋白及细胞骨架 系统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间 连接起来。 通讯连接: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转运, 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
封闭连接
二、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膜脂分子 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极 性。 游离面:含有大量摄取葡萄糖分子的协同 小 肠 转运载体,完成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 上 皮 基底面:含有执行被动运输的葡萄糖转运 细 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外液从而完成 胞 葡萄糖的吸收和转运功能。
紧密连接的作用
• 紧密连接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分子的流动性, 使得上皮细胞游离面与基底面的膜蛋白以及 膜脂分子只能够在各自的膜区域流动,以行 使其各自不同的功能。
紧密连接的功能
一、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 过胞外间隙扩散到另一侧,形成渗透屏 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 如紧密连接在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形成血脑屏障,阻止离子或者水分子等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大脑,从而保证 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性。但血脑屏障的形 成也阻止了多种药物从血管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 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也存在于血管 内皮细胞间,特别是在大脑的血管内皮 细胞间更为明显。 紧密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质膜上的跨膜 整合蛋白形成脊线相互作用,从而将两 个细胞的质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脊线
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冷冻断裂复型电镜照片
紧密连接模式图
• 目前从紧密联接的脊线中确定了两类蛋 白: 封闭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 的跨膜4次的膜蛋白 Claudin:跨膜4次的蛋白家族,现 鉴定20种 封闭蛋白和claudin形成脊线相互作用还 依赖于其他蛋白质,如细胞质膜的外周蛋 白ZO,将脊线锚定在微丝上。
细胞连接— 封闭连接Fra bibliotek李汨0912402007
封闭连接:将相邻上皮细胞的质膜紧密地 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小分子沿细 胞间隙从细胞一侧渗透到另一侧。 锚定连接:通过细胞质膜蛋白及细胞骨架 系统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间 连接起来。 通讯连接: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转运, 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
封闭连接
二、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膜脂分子 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极 性。 游离面:含有大量摄取葡萄糖分子的协同 小 肠 转运载体,完成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 上 皮 基底面:含有执行被动运输的葡萄糖转运 细 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外液从而完成 胞 葡萄糖的吸收和转运功能。
紧密连接的作用
• 紧密连接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分子的流动性, 使得上皮细胞游离面与基底面的膜蛋白以及 膜脂分子只能够在各自的膜区域流动,以行 使其各自不同的功能。
紧密连接的功能
一、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 过胞外间隙扩散到另一侧,形成渗透屏 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 如紧密连接在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形成血脑屏障,阻止离子或者水分子等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大脑,从而保证 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性。但血脑屏障的形 成也阻止了多种药物从血管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
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连结ppt课件
![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连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3a06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2.png)
28
桥粒
桥粒(desmosome)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细胞 间 (如皮肤、口腔等处上皮和心肌),相邻细胞间形成 纽扣状结构,由胞质斑、黏附蛋白(钙黏素)和中间纤 维组成。
细胞膜之间有钙粘素(desmoglein 及desmocollin), 质膜内侧有附着蛋白,如片珠蛋白(plakoglobin)、桥粒 斑蛋白(desmoplakin)等、形成一厚约15~20nm的致密 的胞质斑。
该家族成员有:免疫球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1、 ICAM-2、 N-CAMs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3)、T细胞 受体,B细胞受体,MHC等。
10
四、整合素家族
整合素(integrin)也称膜整联蛋白,是由多种跨膜糖 蛋白受体组成的家族,大多为亲异性CAM,其作用依 赖于Ca2+。 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
第十章 细胞粘附分子 及细胞连接
1
第一节 细胞粘附分子
钙粘素 选择凝集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 透明质酸粘素
2
细胞粘附分子(CAM)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又称 细胞粘附受体,位于细胞表面,主要介导细胞间及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以配体-受体结合 的形式发挥作用。
包括:α-,β-,γ-连锁蛋白(catenin),粘着斑蛋 白(vinculin)、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和片珠蛋白 (plakoslobin)等附着蛋白。
◆钙粘素 ◆肌动蛋白
27
粘合斑
粘合斑(adhesion plaque,focal adhesion)位于细胞
与胞外基质间,通过整合素(integrin)把细胞中的肌动 蛋白束和胞外基质连接起来。连接处质膜内侧有附着 蛋白形成盘状胞质斑。
桥粒
桥粒(desmosome)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细胞 间 (如皮肤、口腔等处上皮和心肌),相邻细胞间形成 纽扣状结构,由胞质斑、黏附蛋白(钙黏素)和中间纤 维组成。
细胞膜之间有钙粘素(desmoglein 及desmocollin), 质膜内侧有附着蛋白,如片珠蛋白(plakoglobin)、桥粒 斑蛋白(desmoplakin)等、形成一厚约15~20nm的致密 的胞质斑。
该家族成员有:免疫球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1、 ICAM-2、 N-CAMs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3)、T细胞 受体,B细胞受体,MHC等。
10
四、整合素家族
整合素(integrin)也称膜整联蛋白,是由多种跨膜糖 蛋白受体组成的家族,大多为亲异性CAM,其作用依 赖于Ca2+。 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
第十章 细胞粘附分子 及细胞连接
1
第一节 细胞粘附分子
钙粘素 选择凝集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 透明质酸粘素
2
细胞粘附分子(CAM)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又称 细胞粘附受体,位于细胞表面,主要介导细胞间及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以配体-受体结合 的形式发挥作用。
包括:α-,β-,γ-连锁蛋白(catenin),粘着斑蛋 白(vinculin)、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和片珠蛋白 (plakoslobin)等附着蛋白。
◆钙粘素 ◆肌动蛋白
27
粘合斑
粘合斑(adhesion plaque,focal adhesion)位于细胞
与胞外基质间,通过整合素(integrin)把细胞中的肌动 蛋白束和胞外基质连接起来。连接处质膜内侧有附着 蛋白形成盘状胞质斑。
第10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连ppt课件
![第10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9549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6.png)
内区通过连接 细胞外基质;
蛋白与微丝或中 参与黏着斑和半桥粒的形成
间丝连接
可与配体结合启动信号转导
*活性不依赖钙离子 **可识别含有RGD(Arg-Gly-Asp)三肽序列的配体
9/17/2024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28
A. 钙黏素分子;
B. 钙黏素重复子的三维结构;
C. Ca2+对钙黏素的影响
9/17/2024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29
9/17/2024
钙粘素参与细胞之 间稳定的特化连接 结构的形成
Return to Page 29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30
选择素的识 别粘合部位
9/17/2024
跨膜糖蛋白 的寡糖末端
选择素识别相 邻细胞表面糖 蛋白的糖基并
与之结合
Return to Page 9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17
半桥粒
中间纤维 胞质蛋白斑
细胞质
质膜 锚定纤维
基膜 胞外空间
胶原纤维
VII型胶 原纤维
9/17/2024
Return to Page 10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18
细胞膜
连接子
细胞间隙 2~4nm
跨膜蛋白亚单位 孔 道 φ 1.5nm
animal cell epithelia. This drawing is based on epithelial cells
of the9/1s7/2m024all intestine.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5
表10-1 动物细胞不同类型细胞连接特征比较
细胞的社会联系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课件
![细胞的社会联系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5dbcb647d27284a7351c7.png)
•
细胞与细胞间的黏着或细胞外基质间的黏着都是由位于细
胞表面的特定的黏着分子所介导的。黏着分子均是膜整合蛋白,
这些分子通过3种方式介导细胞识别与黏着:相邻细胞表面的同
种黏着分子间的识别与黏着(同 亲性结合),相邻细胞表面的
不同黏着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黏着(异亲性结合),相邻细胞
表面的同种黏着分子借助其他衔接分子的相互识别与黏着(衔
第38页/共59页
(4).胶原的组织 同一组织中常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胶原,但常以某一种为主。在不同的组织中,胶原组装成不同的纤维 形式,以适应特定功能的需要,最显著的是骨角膜中,胶原纤维分层排布。同一层的胶原彼此平行,尔相 邻两层的纤维彼此吹皱,形成夹层板样的结构,使组织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特性。
• 细胞内锚蛋白:这类这类蛋白形成独特的盘状致密斑,一侧与 细胞内骨架纤维如中间丝或者微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粘连蛋 白相连;
• 蛋白统称跨膜粘连蛋白:这类蛋白是细胞质膜蛋白,一侧与内 锚蛋白相连,另一侧与胞外基质蛋白或与相邻细胞特异的跨膜 粘连蛋白相连
第4页/共59页
返回
结构类型
• 1. 与中间丝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细胞与细胞间的桥粒和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半桥粒。 • 2. 与肌动蛋白丝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细胞与细胞间的黏合带及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黏合斑。
(1). 类型 :
• Ⅰ型纤维常形成较粗的纤维束,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皮 肤、肌腱、韧带及骨中、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约占人体胶原 的90%;
• Ⅱ型胶原主要存在于软骨中;Ⅲ型胶原形成细微的原纤维 网,广泛分布于具有伸展性的组织中,如皮肤、血管、内脏等 疏松的结缔组织;Ⅳ型胶原形成二微网络样结构,是基膜的主 要成分及支架。
第26页/共59页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细胞生物学-课件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细胞生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e49c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f.png)
信号转导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传递生长、分化等信号,影响细胞行 为。
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细胞外基质摄取营养物质, 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力学响应
细胞能够感知并响应细胞外基质的物 理特性,如应变、张力等,从而调整 自身行为。
05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等。
细胞外基质是由多种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组成 的复杂网络,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连接的相互作用,影响 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
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 胞外基质
• 引言 • 细胞连接 • 细胞粘附 • 细胞外基质 •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定义
01
02
03
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通过 特定分子相互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 和通讯连接等。
功能粘附不仅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 生理功能,还与肿瘤转移、炎症反应 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信号转导与粘附
信号转导与粘附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细胞粘附分子在介导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传递着生长因子 、激素等信号分子。
这些信号分子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生 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疾病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粘附
细胞粘附是指细胞与细胞 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之 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粘附 分子实现。
最新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山大学13细胞连接ppt课件
![最新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山大学13细胞连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34e05683d049649b6658fd.png)
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 由细胞骨架纤维参与,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之间的细胞连接。
• 主要作用:形成能够抵抗机械张力的牢固粘合;广泛分布于动物各种 组织中,特别是上皮、心肌和子宫颈等需要承受机械压力的组织
• 根据参与连接的骨架纤维的类型和锚定部位的不同,锚定连接可分为
相邻细胞 的质膜
称:钙粘素 cadherin,是Ca2+依 赖性细胞黏附分子
基底面
α-辅肌动蛋白 β-连环蛋白
细胞连接
• 钙粘素在质膜中形成同
源二聚体,相邻细胞的
钙粘素胞外部分相互结
形成素
合,而胞内部分通过锚
定蛋白与肌动蛋白纤维
相连,从而在胞膜处形
成广泛的跨膜网
• 黏着带胞内侧的锚定蛋 白: α、β、γ连环蛋白 (catenins), α-辅肌动 蛋白(actinin)、黏着斑 蛋白(vinculin)等,锚定 肌动蛋白纤维
将细胞外环境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提供一个潜在的信号通路
细胞连接
• 黏着带为上皮细胞、心肌细胞提供了抵抗机械张力的牢固黏合,在维 持细胞形态和组织器官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由于微丝束具有收缩功能,黏着带在动物胚胎发育中使上皮内陷形成 管状、泡状器官原基,对形态发生起重要作用
细胞连接
2.黏着斑 adhesion plaque / focal adhesions
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山大学) 13细胞连接
紧密连接
细
肌动蛋白纤维
胞
粘着带
连
钙粘素
接
与
桥粒
免疫球蛋白样细胞粘附分子
细
胞
黏
间隙连接/通讯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跨膜粘连蛋白是整联蛋白(integrins),或 叫 整合素
➢其细胞内锚定蛋白有: 踝蛋白(talin)、 α辅肌动蛋白(actinin)、细丝蛋白(filamin)、纽蛋 白(vinculin)等
➢连接方式:细胞外基质(纤粘连蛋白、胶原) -整联蛋白-锚定蛋白-肌动蛋白纤维。
➢见于细胞粘合或细胞运动。在细胞运动或有丝 分裂中,为动态结构,可快速解聚;如:体外 培养细胞、肌肉和肌腱,
第十三章 细胞连接
.
1
紧密连接
肌动蛋白
纤维
细
胞
粘合带
连
钙粘素
接
与
桥粒
细
胞
整联蛋白
粘
连
中间纤维
间隙连接/通讯连接
选择素
半桥粒
粘着斑
基膜
.
细胞连接
2
细胞粘连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是人和 动物体内除血细胞和结缔组织 等外 ,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 细胞外基质之间在质膜接触区 域特化形成的连接结构。
肌动蛋白纤维
粘合带
钙粘素
连接β-catenin到 肌动蛋白丝的蛋 白,如α-catenin (连环蛋白)
α-辅肌动蛋白 (连环蛋白)
细胞外
♣ 将细胞外环境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 ♣ 提供一个潜在的信号通路
.
13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微绒毛内 的肌动蛋 白纤维
微绒毛
位于上皮细胞紧
.
4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模式图
紧密连接冷冻蚀刻图
.
紧密连接透射电镜图
5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形态结构
相邻细胞的质膜
– 冷冻蚀刻显示:分支糖蛋白颗粒形成长链, 封闭相邻两个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
E面 P面
紧密连接蛋白颗粒在脂双层的胞质面 (P面)连成的嵴网,在脂双层的质膜 面(E面)有与嵴网对应互补的沟,形 成有如拉链一一对应的网状结构,称 封闭索( sealing strand)
细胞 外液
Na+-驱动的 共运输
• 紧密连接功能
– 把相邻上皮细胞缝合在一起
– 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与外 界隔离的封闭带
如 血脑屏障、血睾屏障
– 防止上皮细胞膜蛋白与膜脂分子 侧向扩散,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通过阻碍细胞顶部和侧底部 (侧面和底部)的膜蛋白相互 移动,保证物质转运的方向性。
同时,通过防止小分子物质从 细胞侧底部细胞之间的空隙返 流。如在小肠上皮内
➢封闭索环绕每个上皮细胞的顶部, 将相邻细胞紧密连接在一起
封闭索将两个相邻的质膜 联系在一起
➢各种组织的紧密连接对一些小分子 的密封程度有所不同,这与封闭索
的层数有关:肾小管 1-2层, 胰 腺腺泡细胞 3-4层,小肠上皮细胞 4-6层
.
6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生化成分
.
15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黏着斑
纤连蛋白 整联蛋白β亚基
胶原 跨膜粘连蛋白
整联蛋白α亚基
• 已分离出数十种参与紧密连接形成的跨膜蛋白,如 – 封闭蛋白(claudin) – 密封蛋白(occludin ) – zonula occluden (ZO)
Claudin
质 膜
Occludin
.
7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肠腔
紧密连接 相邻细胞 质膜 细胞间隙 葡萄糖载 体蛋白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锚定连接中的2大类结构蛋白
– 细胞内锚定蛋白( intracellular anchor proteins ) 在细 胞膜的胞质面形成一个突出的斑,并将连接复合体与肌 动蛋白纤维/中等纤维相连
– 跨膜粘连蛋白 (transmembrane adhension proteins) 其胞质区域连 接一个或多个细胞内锚定 蛋白,其细胞外区域与细 胞外基质或另一个细胞的 跨膜粘连蛋白的细胞外区 域相互作用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occluding junctions) • 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s) •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on
junctions)
紧密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
.
3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occluding junctions) • 紧密连接形态结构 – 透射电镜:在紧密连接处,相邻两质膜以断续的点连 在一起 – 扫描电镜显示,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嵴线由跨膜蛋白 排列形成的条索,将细胞间隙封闭
肠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密连接的下方,
是相邻细胞之间
形成的一个连续
的带状结构。如
紧密连接 小肠上皮细胞的
粘合带
粘合带
钙粘素
相邻细胞 的质膜
.
14
基底面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黏着斑(adhesion plaque / focal adhesions) 位于 上皮细胞基底部,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形成 的粘合连接。
Blood .
8
.
9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
• 有细胞骨架参与, 存在于细胞之间 或者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之间 的细 胞连接
• 分布广泛,尤其 在机械受力部位: 肌肉细胞、皮肤 细胞等
细胞骨架
锚定连接
细胞外基质
.
10
细胞内锚定蛋白 跨膜粘连蛋白
.
11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据参与的细胞骨架类型和锚定部位,锚定连接可分为:
– 粘合连接(adhering junctions ):由肌动蛋白纤维介 导的锚定连接
粘合带 (adhesion belt),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 接的下方,相邻质膜间隙 15-30nm,通过跨膜粘 连蛋白——钙粘素(cadherin),相互粘合钙粘素属 于钙离子依赖细胞粘附分子,在质膜中形成同源 二聚体
➢连接方式:肌动蛋白纤维-细胞内锚定蛋白-钙 粘素-钙粘素-细胞内锚定蛋白-肌动蛋白纤维, 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
➢ 其细胞内 锚定蛋白有多种,如 α、β、γ连环
蛋白(catenins)、 α-辅肌动蛋白(actinin)、纽
蛋白(vinculin)等,锚定肌动蛋白纤维
.
12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其细胞内锚定蛋白有: 踝蛋白(talin)、 α辅肌动蛋白(actinin)、细丝蛋白(filamin)、纽蛋 白(vinculin)等
➢连接方式:细胞外基质(纤粘连蛋白、胶原) -整联蛋白-锚定蛋白-肌动蛋白纤维。
➢见于细胞粘合或细胞运动。在细胞运动或有丝 分裂中,为动态结构,可快速解聚;如:体外 培养细胞、肌肉和肌腱,
第十三章 细胞连接
.
1
紧密连接
肌动蛋白
纤维
细
胞
粘合带
连
钙粘素
接
与
桥粒
细
胞
整联蛋白
粘
连
中间纤维
间隙连接/通讯连接
选择素
半桥粒
粘着斑
基膜
.
细胞连接
2
细胞粘连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是人和 动物体内除血细胞和结缔组织 等外 ,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 细胞外基质之间在质膜接触区 域特化形成的连接结构。
肌动蛋白纤维
粘合带
钙粘素
连接β-catenin到 肌动蛋白丝的蛋 白,如α-catenin (连环蛋白)
α-辅肌动蛋白 (连环蛋白)
细胞外
♣ 将细胞外环境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 ♣ 提供一个潜在的信号通路
.
13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微绒毛内 的肌动蛋 白纤维
微绒毛
位于上皮细胞紧
.
4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模式图
紧密连接冷冻蚀刻图
.
紧密连接透射电镜图
5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形态结构
相邻细胞的质膜
– 冷冻蚀刻显示:分支糖蛋白颗粒形成长链, 封闭相邻两个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
E面 P面
紧密连接蛋白颗粒在脂双层的胞质面 (P面)连成的嵴网,在脂双层的质膜 面(E面)有与嵴网对应互补的沟,形 成有如拉链一一对应的网状结构,称 封闭索( sealing strand)
细胞 外液
Na+-驱动的 共运输
• 紧密连接功能
– 把相邻上皮细胞缝合在一起
– 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与外 界隔离的封闭带
如 血脑屏障、血睾屏障
– 防止上皮细胞膜蛋白与膜脂分子 侧向扩散,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通过阻碍细胞顶部和侧底部 (侧面和底部)的膜蛋白相互 移动,保证物质转运的方向性。
同时,通过防止小分子物质从 细胞侧底部细胞之间的空隙返 流。如在小肠上皮内
➢封闭索环绕每个上皮细胞的顶部, 将相邻细胞紧密连接在一起
封闭索将两个相邻的质膜 联系在一起
➢各种组织的紧密连接对一些小分子 的密封程度有所不同,这与封闭索
的层数有关:肾小管 1-2层, 胰 腺腺泡细胞 3-4层,小肠上皮细胞 4-6层
.
6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生化成分
.
15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黏着斑
纤连蛋白 整联蛋白β亚基
胶原 跨膜粘连蛋白
整联蛋白α亚基
• 已分离出数十种参与紧密连接形成的跨膜蛋白,如 – 封闭蛋白(claudin) – 密封蛋白(occludin ) – zonula occluden (ZO)
Claudin
质 膜
Occludin
.
7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肠腔
紧密连接 相邻细胞 质膜 细胞间隙 葡萄糖载 体蛋白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锚定连接中的2大类结构蛋白
– 细胞内锚定蛋白( intracellular anchor proteins ) 在细 胞膜的胞质面形成一个突出的斑,并将连接复合体与肌 动蛋白纤维/中等纤维相连
– 跨膜粘连蛋白 (transmembrane adhension proteins) 其胞质区域连 接一个或多个细胞内锚定 蛋白,其细胞外区域与细 胞外基质或另一个细胞的 跨膜粘连蛋白的细胞外区 域相互作用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occluding junctions) • 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s) •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on
junctions)
紧密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
.
3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occluding junctions) • 紧密连接形态结构 – 透射电镜:在紧密连接处,相邻两质膜以断续的点连 在一起 – 扫描电镜显示,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嵴线由跨膜蛋白 排列形成的条索,将细胞间隙封闭
肠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密连接的下方,
是相邻细胞之间
形成的一个连续
的带状结构。如
紧密连接 小肠上皮细胞的
粘合带
粘合带
钙粘素
相邻细胞 的质膜
.
14
基底面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
黏着斑(adhesion plaque / focal adhesions) 位于 上皮细胞基底部,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形成 的粘合连接。
Blood .
8
.
9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
• 有细胞骨架参与, 存在于细胞之间 或者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之间 的细 胞连接
• 分布广泛,尤其 在机械受力部位: 肌肉细胞、皮肤 细胞等
细胞骨架
锚定连接
细胞外基质
.
10
细胞内锚定蛋白 跨膜粘连蛋白
.
11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 据参与的细胞骨架类型和锚定部位,锚定连接可分为:
– 粘合连接(adhering junctions ):由肌动蛋白纤维介 导的锚定连接
粘合带 (adhesion belt),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 接的下方,相邻质膜间隙 15-30nm,通过跨膜粘 连蛋白——钙粘素(cadherin),相互粘合钙粘素属 于钙离子依赖细胞粘附分子,在质膜中形成同源 二聚体
➢连接方式:肌动蛋白纤维-细胞内锚定蛋白-钙 粘素-钙粘素-细胞内锚定蛋白-肌动蛋白纤维, 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
➢ 其细胞内 锚定蛋白有多种,如 α、β、γ连环
蛋白(catenins)、 α-辅肌动蛋白(actinin)、纽
蛋白(vinculin)等,锚定肌动蛋白纤维
.
12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锚定连接 粘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