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部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手部穴位,珍藏版
![【董氏奇穴】手部穴位,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b134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董氏奇穴】手部穴位,珍藏版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奇穴组方(针灸必备)
![董氏奇穴组方(针灸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06833acf49649b6648d74723.png)
董氏奇穴组方(针灸必备)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527d4bf528ea81c759f5781f.png)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学董氏奇穴笔记-背部(01-05)
![学董氏奇穴笔记-背部(01-05)](https://img.taocdn.com/s3/m/3d7fba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f.png)
学董氏奇穴笔记-背部(01-05)作者:独钓湘江雪01 .五岭穴(共22穴)取穴:视图白点处,从上往下五条线。
从第一嵴椎与第二嵴椎刺突之间的江口穴开始,往下10个穴位。
从江口穴左右分别旁开3寸、从上往下左右各8个穴位。
从江口穴左右分别旁开6寸、从五岭穴之金北穴开始从上往下左右各7个穴位。
不需要一次将五岭穴全部穴位进行刺血。
可根据病情进行部分穴位刺血。
剂量:用三稜针点刺出血。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痺、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莎莎症,血管硬化之腰痛、乾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胸痛胸闷(特效),背痛、产后风症、心脏扩大(特效)。
用三稜针点刺出血特效。
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胸痛胸闷,心脏扩大⑴江口穴取穴:第一嵴椎与第二嵴椎刺突之间。
剂量:用三稜针点刺出血。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痺、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莎莎症,血管硬化之腰痛、乾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胸痛胸闷(特效),背痛、产后风症、心脏扩大(特效)。
用三稜针点刺出血特效。
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胸痛胸闷,心脏扩大特效配穴:五岭穴治疗胸痛胸闷(特效),心脏扩大(特效)。
⑵火曲穴取穴:在第二嵴椎与第三嵴椎刺突之间。
剂量:用三稜针点刺出血。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痺、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莎莎症,血管硬化之腰痛、乾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胸痛胸闷(特效),背痛、产后风症、心脏扩大(特效)。
用三稜针点刺出血特效。
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胸痛胸闷,心脏扩大特效配穴:五岭穴治疗胸痛胸闷(特效),心脏扩大(特效)。
⑶火云穴取穴:第三嵴椎与第四嵴椎刺突之间。
剂量:用三稜针点刺出血。
解剖位置:心之神经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痺、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莎莎症,血管硬化之腰痛、乾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董氏奇穴-手背部
![董氏奇穴-手背部](https://img.taocdn.com/s3/m/0a9d64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1.png)
董氏奇穴-手背部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手背部手指部位1.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以三稜针点出黑血立即见效。
特效主治:外科肿瘤。
配穴:配外三关穴、止瘤穴治外科肿瘤(效佳)。
2.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平背,大拇指第一节尺侧,距中央二分半处,掌指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下,合计五穴。
计量:使用三稜刺出血。
直刺二~三分主治:子宫癌、子宫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不、痛、月多或过少、痛肿痛、赤白带下、吹、后(症)。
特效主治:痛经。
配穴:妇科五穴配门金穴治痛经(特效)。
3.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2分1六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4.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
剂量:直刺二~五分。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5.八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正中央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痿症、肩臂痛、耳鸣、耳聋、手足风湿病。
特效主治:中风。
特效配穴:八关穴配正会穴。
6.七华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及小指第一、二节横纹尺侧的尽头,共七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主治: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特效主治:脑瘤。
七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七华穴治脑瘤(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
配穴:七华穴配少白穴名为八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7.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董氏奇穴|(十一部分)后背部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氏奇穴|(十一部分)后背部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https://img.taocdn.com/s3/m/e146352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d.png)
董氏奇穴|(十一部分)后背部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董氏常用歌诀成为中空的竹笛,让存在的治疗能量透过你,吹奏出健康喜乐的歌曲!~内在引导董氏奇穴广流传,造福人群杏林满;景昌先生济世针,妙手回春世赞叹;诊断准确取穴佳,久年病痛迅速消;治病养生皆可用,深入浅出变化高。
灵骨堪称第一穴,常与大白来搭配;肺虚头晕坐骨痛,从头到尾都可配。
大小中间理咳嗽,天地人士缓气喘;重子重仙功效多,感冒背痛不再愁。
心常心灵心门穴,专治心脏保平安;通关通山通天穴,也可当成养心丸。
土水肠门理胃肠,莫忘门金及四花;肝胆机能若举调,最好天天上三黄。
肾与膀胱的疾病,下三皇穴功效好;还有六快七快穴,马金马水都可靠。
妇女诸疾有秘招,妇科还巢个中宝;海豹木妇亦可用,加上姐妹会更好。
男科肾亏需调养,通肾通胃当补药;水金水通下三皇,天天保养身体壮。
四肢躯干多活动,肩中五虎勤按压;中白下白来配合,失枕水腰酸痛消。
解晕解毒解麻胀,手解五金千金探;补虚正会火腑海,溃肿三重外三关。
还有前胸後背部,调理全身功效强;感念董公传此宝,至人可授匪莫谈。
熟记歌诀活应用,养生保健没烦恼;充满喜悦分享爱,健康快乐好自在。
按:编写此歌诀除了让读者易学好记外,另一目的是让读者们感觉到其实学习中医穴道并非严肃的事,反而可以活泼开朗地唱赞,而将养生保健的喜悦融入生活之中。
第十一章后背部位【分枝上穴】主治:药物中毒、蛇、蝎、蜈蚣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则可治,重则难医)、全身发痒、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
取穴:在肩峰突起后侧直下之腋缝中,当肩胛关节之下一寸处是穴。
原理及发挥:见「分枝下穴」解说。
【分枝下穴】主治:药物中毒、蛇、蝎、蜈蚣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则可治,重则难医)、全身发痒、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乳炎。
取穴:当分枝上穴之直下一寸半再向内横开五分处是穴。
【董氏奇穴】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
![【董氏奇穴】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34e169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e.png)
【董氏奇穴】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当你身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
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手掌侧穴位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腎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董氏奇穴针灸:四肢穴
![董氏奇穴针灸:四肢穴](https://img.taocdn.com/s3/m/d4e33e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b.png)
董氏奇穴针灸:四肢穴
四肢穴
穴位:当胫骨之内侧,在内踝骨上四寸五分。
解剖:伏在神经、四肢神经、心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内踝上四寸五分。
三阴交穴上一寸半主治:四肢痛、颈项痛、手臂肘麻痛、糖尿病。
针感:酸胀感。
注意:孕妇禁针。
配穴:
一)手肘近手三里附近麻痛,可对侧四肢穴配外三关上穴。
二)手腕痛,可对侧四肢穴(由下往上二寸针贴骨斜刺)再配人皇穴透对侧,效佳。
三)对侧四肢穴用二寸针与人皇穴倒马,再取病侧病处附近穴位下针,可治手痛诸症。
四 )四肢穴配肾关穴(及天皇副穴),强强联手,腕管综合症,网球肘,特效。
五 )肾关(及天皇副穴),加四花,下三皇,胃食道逆流,胃酸过多,特效。
(肾关穴配穴)
六)眼科病症处方:木穴、止涎穴、中白、下白肾关加光明穴,眼压过高加上火连火菊火散,对眼球歪斜,散光,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目眩,近视有奇效。
(肾关穴配穴)
八 )四肢肾关(及天皇副穴)加外三关,对手臂手肘麻痛酸胀,颈项痛,疗效显著。
附言
四肢穴,从字义上即知是对四肢疼痛有效的穴位,无论手或脚之痛,皆可采用四肢穴,而针刺技巧很重要,一般用二寸针,三十度贴骨由下往上斜刺,这点当加注意。
四肢穴配肾关治肘痛、肩痛甚效
应用:治疗四肢疼痛,采平衡对称针法,左痛治右,右痛治左。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异于传统,且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d688e2f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d.png)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灵骨、大白穴
![董氏奇穴:灵骨、大白穴](https://img.taocdn.com/s3/m/7c8c00c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5.png)
董⽒奇⽳:灵⾻、⼤⽩⽳要⽤董⽒奇⽳,第⼀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明⽳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
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那么⽤起来就可得⼼应⼿了。
【⼤⽩⽳】⽳位:在⼿背⾯,第⼀掌⾻与第⼆掌⾻之间,贴近第⼆掌侧桡侧,距灵⾻⽳1⼨处。
? 解剖:肺⽀神经。
主治:⼩⼉⽓喘、发⾼烧(特效)、坐⾻神经痛。
⼿法:⽤⼀⼨半针,针五分⾄⼀⼨深,治坐⾻神经痛;⽤三棱针治⼩⼉⽓喘、发⾼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注意:孕妇禁针【灵⾻⽳】⽳位:在⼿背⾯第⼀掌⾻与第⼆掌⾻结合处,与重仙⽳相通。
主治:肺机能不够之坐⾻神经痛、腰痛、脚痛、半⾯神经⿇痹、半⾝不遂、⾻骼胀⼤、妇⼥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鸣、⽿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法:⽤⼀⼨五分⾄⼆⼨针,针深可透过重仙⽳(过量针)。
注意:孕妇禁针。
本⽳⽇本⼈称为泽⽥合⾕,但泽⽥仅⽤治偷针眼,⽽董公则⽤之治全⾝许多⼤病。
本⽳调⽓补⽓温阳作⽤极强,以灵⾻为主,⼤⽩为辅的倒马针为治愈⾼棉前总统龙诺半⾝不遂之主⽳。
临床治疗半⾝不遂,皆以灵⾻、⼤⽩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五岭⽳点刺,效果⾮⼗四经正⽳所能⽐拟。
灵⾻⽳在⼿的第⼀⼆掌⾻交叉的根部,贴⾻进针,向劳宫⽅向斜刺,进针可1⼀3⼨,⼤⽩⽳与⼗四经⽳之三间⽳相符,此⼆⽳⼀般都是协同配合作战,先针灵⾻⽳,再针⼤⽩⽳,邻近两⽳⼀起下针,这即是董⽒倒马针法,往往有数倍于其他针法之功效。
灵⾻⽳和⼤⽩合⽤,按董⽒针法嫡传弟⼦楊维杰先⽣所说:涵盖俞原所经之处,从全息论的观点看,⼤⽩主上焦灵⾻主下,且两⽳均以深刺为主,通涵上中下三焦从⽽达到补益⽓⾎作⽤,其治疗更年期疾患有奇效。
本⽳有活脑部⾎⽓之功。
针头针后再针本⽳(久留针),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
依临床经验,绝对胜过朱⽒之抽⽓法、进⽓法或焦⽒之快速捻针之效⼒。
灵⾻配⼤⽩治疗坐⾻神经痛亦极特效。
治脚难举抬(⽆⼒)、腹胀、⼩便不节(次数过多),⼩便痛亦极有效。
灵⾻⽳单⽤治肘痛、⿏蹊胀痛、头晕等症有特效。
董氏奇穴治疗后背疼痛的案例
![董氏奇穴治疗后背疼痛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ac286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c.png)
董氏奇穴治疗后背疼痛的案例我有个朋友,老张,是个办公室白领。
每天对着电脑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时间一长啊,后背就开始疼了。
那种疼就像是有个小锤子,时不时在后背敲一下,尤其是肩胛骨那块儿,难受得很。
老张去医院看了看,做了些理疗,当时感觉好点,可是没过多久就又疼起来了。
有次我们聊天,他就跟我抱怨这后背疼的事儿。
我就跟他说,要不试试董氏奇穴?老张半信半疑的,但是疼得实在没办法,就说行吧,死马当成活马医呗。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董氏奇穴医生,但也跟着师傅学过一点皮毛。
我就先在老张的手上找穴位。
董氏奇穴里有个穴位叫重子重仙穴,就在手掌虎口附近。
我跟老张说:“你忍着点啊,可能会有点酸胀的感觉。
”我用手指按下去的时候,老张“嘶”了一声,说:“还真有点酸呢。
”我就一边按一边给他解释,这个穴位对后背疼痛可有效果了,就像给你后背的疼痛点找了个遥控器,在手上按按就能调节后背的不舒服。
按了大概有几分钟吧,老张突然说:“哎,你还别说,我感觉后背好像没那么疼了,就好像那个小锤子敲的劲儿小了很多。
”我心里暗喜,看来有点效果。
然后我又在他的足背上找了个穴位,正筋正宗穴。
这个穴位找起来有点麻烦,不过我还是很仔细地找准了位置。
按这个穴位的时候,老张又开始叫酸了,我笑着说:“酸就对了,这说明穴位找对了,气血开始在你身体里重新调整了。
”这一通按下来,大概花了半个多小时。
老张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后背,满脸惊喜地说:“真神了啊,这后背松快多了,就好像一下子卸下了个重担。
”我告诉他,董氏奇穴就是这么奇妙,它是通过身体经络穴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来调整气血,气血通畅了,疼痛自然就减轻了。
从那以后,老张没事就自己按按这几个穴位。
虽然偶尔后背还会有点小不舒服,但是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疼得那么厉害了。
这董氏奇穴啊,还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有时候就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ae54f9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3.png)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
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3.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4.还巢位置:无名指小指側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5.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6.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
二角明一穴,治疗闪腰岔气,胸胁疼痛时,若病程短,针下当可取效。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https://img.taocdn.com/s3/m/61c9fc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f.png)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66fac765ce05087632138a.png)
胡光医师医案中常用的董氏奇穴(资料来源: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绘图:鸿儒.张林杰一、手指部1.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通鼻气。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心膝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3.木火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横针皮下半分。
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
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4.胆穴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
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5.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6.眼黄穴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
解剖:尺神经、胆神经。
主治:眼发黄、黄疸病。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
手术:针深半分。
7.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二分,一用两针。
8.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ffbb42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8.png)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展开全文董氏奇穴针灸学派庞大,穴位较多,但章法清晰,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我们将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编写成简短而好记、易记的歌诀供大家学习记忆。
董氏奇穴一一部位穴穴应用口决大间小间合中间疝气常用见特效若是疝气气下陷加取三里和百会感冒流涕最常见木穴叉三针下止心律失常快与慢当取心常复常态骨头肿胀风湿病复原三穴当来取若想效果最理想应取五虎来相应左还巢来右妇科气机不畅三焦堵一升一降调气机妇科之病最常用口苦之疾当疏肝木炎二穴配肝门肾与三焦理相通神奇效果病人赞肩臂疼痛或不举火膝肾关痛可消小儿心惊夜间哭胆穴镇静方可安生活运动腰扭伤二角明穴配火串要想治愈配委中刺血效果最为强膝盖疼痛处处见心膝内关最常配若想效果最可靠背部三金来刺血脊柱疼痛也常见心肺二穴配后溪腰椎以下见奇穴全息原理显真彰半身不遂为中风木火常用有甚效灵骨大白最相配三重化痰紧相随哺乳妇女要回乳指上驷马效灵验外科创伤各种伤制污三穴极有效常用常效常灵验外伤专穴把名扬手指脚趾足根痛五虎五穴皆能用应依全息来取穴消痛止疼应常用葛老师董氏奇穴二二部位穴位应用口决落枕背痛很常见重子重仙来当家针下痛感立即消全凭肺与膀胱通脚踝扭伤痛难忍小节五虎来相酏眼部疾病勿担忧上白三黄效果好若是眼病眼角红耳背刺血顿感爽眼酸疲劳难睁开上白叉三火菊穴小儿气喘发高烧大白刺血立即退灵骨大白最相配益气养阴治症广五脏皆治很实用人人称他万能穴温阳补气效最强疼痛病中常用他若是肩背疼痛病灵骨后觉配重仙中白下白善治肾肾虚腰痛方可用肾与三焦理相通不守死穴善变通临床效果是真理针灸同仁启发大小腿酸痛和发胀次白专穴很擅长三叉三穴很重要健脾强肾补肝好益脾补肾善补气增强免疫少不了五官之病最擅长进针紧贴三焦经腕顺一二在小肠健脾补肾治腰痛土水三穴在肺经鱼际肉厚应脾胃脾胃虚弱多便溏三穴同针效更佳葛老师董氏奇穴三三部位穴位应用口诀痔疮疼痛很难受三奇针刺见特效若兼内痔便出血委中三阴交刺血大便脱肛气下陷百会升举益清阳火串位同支沟穴善治便秘腰扭伤火陵火山在三焦胸痛胸闷效果佳贴筋下针手抽筋有人称他开心穴火腑海穴很重要艾灸养生全靠他虚寒之证最擅长延长益寿都喜欢小臂千金五金穴手臂流脓疮疡肿配合制污勿担忧多少病例显真效肠门之穴在小肠利湿腹泻配三里急性肝炎求肝门治肝利湿千古理肝脉洪大其脉平口苦之症有速效膝盖骨刺尾椎痛心门贴骨病人赞三士同针大倒马心肺之疾来找他感冒气喘心无力若配灵骨效更佳曲陵穴位用途广点刺放血效最强手臂抽筋手拘挛胸痛胸闷来刺血肺脏实证当其泻功同尺泽为子穴葛老师董氏奇穴四四部位穴位应用口诀四四部位在大臂此处肉厚与脾应分金尺泽一寸半感冒鼻炎喉炎针尺泽分金倒马针效果更增强几倍后椎首英在三焦与肾相通贴骨针能治脊椎脱臼病肾炎腰痛有良效富顶后枝同时针增进效果患者赞调治心肝血液病头晕头痛血压高肩颙直下是肩中穴在大肠肉厚处刺肉应脾可益气肌肉萎缩有良效肩颙之穴为背面此处气血多聚集全身疲劳腿发酸刺血效果更加强三宗骨肉之间取地宗下针贴动脉还阳复心能救命刺脉应心内经找赤白带下天宗强妇科各病效果好支白李白在肺经肉丰全息妇科病可配天宗和肩中四穴同用带下病支通落通倒马针效同富顶后枝穴上曲下曲不常用健脾益气调肝肾水愈之穴在三焦专治肾病创奇效刺络放血立见效西医大夫也佩服未完待续紧急通知。
董氏奇穴——水愈穴
![董氏奇穴——水愈穴](https://img.taocdn.com/s3/m/ad3bcfd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董氏奇穴——水愈穴
拼音
shuǐ yù xué
主治
肾脏炎、肾结石、腰痛、腿酸、全身无力、蛋白尿、臂痛、手腕手背痛。
部位
在上臂之后侧,即背面穴后开稍斜下二寸。
针刺法
针深三分至五分。
取穴自肩后直下,即背面穴向后横开(稍斜下)二寸是穴。
应用用三棱针扎出黄水者主治肾脏之特效针。
用三棱针扎出黑血者,主治手腕手背痛。
用三棱针扎左边穴治左臂痛,扎右边穴治右臂痛(直接治疗)。
水愈穴位置与小肠经之臑俞相符,治疗上述各症确有卓效。
了解董针,掌握奇穴,关注《针灸推拿特色技术》公众号
声明:
本公众号所含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资源(不另外说明),本着善良愿望出发并经过仔细甄别,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正确的信息,但是
这些信息不能取代医师提供的针对个体差异的咨询、检查、医嘱及治疗。
任何人在使用本公众号相关知识时,使用者应对此产生的良好和不良后果负全责。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2手背、二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2手背、二指](https://img.taocdn.com/s3/m/d56267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1.png)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2手背、二指二、手背部0.三叉三穴,在2.3.4指、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共三穴。
这是本人的常用穴。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病水肿(特效)。
1.灵骨穴,在手背虎口处,即第一、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常用穴。
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月经不調、经闭、经痛、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肠痛、头昏脑胀。
针深五分至二寸,可透过重仙穴。
亦可向外斜刺二至三寸。
孕妇禁针,此穴有强烈收縮子宮之功能。
2.木火四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分别为1234穴。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斜刺,由上往下斜针十五度,入针一~二分。
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3.八关(前)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经、肾神经。
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耳鸣。
八关三四穴(七十二绝针之一)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由上往下斜刺)、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由下往上斜刺)八关,位于手背,相邻两指之指蹼缘。
左右手各4穴。
(叉穴)主治:疟疾,大热,睛痛,指痛。
八关之后,是八邪【标准定位】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取穴】患者握拳取穴。
【功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1、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
2、头痛,咽痛。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4.七华穴,手背,食、中、无、小指,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一,共七穴,加少白穴(在小指近大拇的侧端),称八华穴。
*直刺一分~三分。
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常用董氏奇穴
![常用董氏奇穴](https://img.taocdn.com/s3/m/845f46c16294dd88d0d26bb2.png)
常用董氏奇穴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3、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4、重子穴部位:在阴掌,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间。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
说明:5、重仙穴部位:在阴掌,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阳掌灵骨穴相通,一寸针,针深三至五分。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
说明:五指并拢,阴掌食指C线之延长线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即重子穴,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两穴单位均治背痛(对膝痛效果亦佳),并用效果更为迅速,尤其治疗膏肓穴部位之疼痛,效果更是较一般穴位高出许多。
运用:重子、重仙穴同时下针,为治疗背痛之特效针。
6、大白穴部位:在阳掌,在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节掌骨与第二节掌骨中间凹陷中,用一寸针,针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用肺炎(特效)。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运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用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巧合运用效果更佳。
董氏针灸--手部穴位二二部手六白
![董氏针灸--手部穴位二二部手六白](https://img.taocdn.com/s3/m/9975fd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8.png)
董氏针灸--手部穴位二二部手六白
【手六白】由上白、中白、下白内白、外白、分白组成。
在手掌背2、3、4掌骨缝上、白字表示、手掌背处的穴位,所以可以治疗腰背问题,只要是后头至尾骶区域的病症全部都可以治疗。
#穴位位置#
【上白穴】穴位:手背朝上,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模具指骨与掌骨骨缝上五分处。
【中白穴】穴位: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上五分。
【下白穴】穴位: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指骨连接处一寸五分。
中白穴上一寸处。
【内白穴】穴位:手背第三掌骨與第四掌骨之間,距掌指關節近端五分處。
【外白穴】穴位:手掌第三掌骨與第四掌骨之間,距掌指關節近端一寸五分處。
即內白穴近端一寸。
【分白穴】穴位:手背朝上,第二掌骨與第三掌骨之間,距掌指關節近端一寸半處。
即上白穴近端一寸。
#穴位位置图#
#主治#
一、腰背脊椎区域:
腰疼、腰闪岔气、颈椎、胸椎、腰椎、背痛、膏肓痛。
二、头面五官脑部区:
后头痛、头晕、眼花、颠顶痛、脑鸣、脑中风后遺症、腦供血不足、脑瘫。
还可以治療白髮及脱髪,主治一切䐉病
三、坐骨下腹区域:
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炎,腹股沟痛、妇科炎症、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腿脚屈伸不利、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聚医康观看更多养生知识
【免费领取】《董氏奇穴》全集内部教学【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背部董氏奇穴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见、摸得着、易自疗,且疗效显着,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与14经的穴位结合应用,既可用于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疾病。
施术方法:⑴手掌部针刺一般可1—3分,留针15分钟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
⑵可用三棱针扎出血。
⑶可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点刺2-3分钟以上。
⑷按穴位图、找到痛点即可下针或按摩,穴位不准也绝无副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试用。
5)挠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这里的所有的手指宽度均按一寸计。
手背部董氏穴位详解:40个穴组手指部位:28个穴组(包括手指叉口)1、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2分1穴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2、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以三棱针点出黑血立即见效。
特效主治:外科肿瘤。
配穴:配外三关穴、止瘤穴治外科肿瘤(效佳)。
3、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平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尺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下,合计五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三分。
主治:子宫癌、子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特效主治:痛经。
配穴:妇科五穴配门金穴治痛经(特效)。
4.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
剂量:直刺二~五分。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5.八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正中央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痿症、肩臂痛、耳鸣、耳聋、手足风湿病。
特效主治:中风。
特效配穴:八关穴配正会穴。
6.七华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及小指第一、二节横纹尺侧的尽头,共七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主治: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特效主治:脑瘤。
七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特效配穴:七华穴治脑瘤(特效)特效主治: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
配穴:七华穴配少白穴名为八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7、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是穴、共四个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于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点出血穴效果加倍。
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中指)下针。
8、指肺穴:手背食指第一节中央偏挠侧三分及处上下二分半处是穴,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
主治:皮肤病、小腿痛、咽喉炎、支气管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9、三仙穴: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共三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一分。
主治:皮肤因挫伤而肿痛、过敏性皮肤炎、疥疮、湿疹。
10、指千金一,二,三穴:手背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尺侧三分处是一穴。
上二分半处是二穴。
下二分半处是三穴(不知何因、有的录像资料中说只有两个穴,把上面的穴叫指五金穴,下面的叫指千金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主治:急慢性肠炎、下腹痛、鱼刺鲠喉、肺虚畏冷。
11、指驷马穴:手背,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处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个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主治:肋膜炎、皮肤病、脸上黑斑、雀斑、鼻炎、耳鸣、中耳炎、胸痛。
12、指胃穴:手背朝上,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点偏挠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胃炎、胃溃疡、肺热咳嗽、肺虚畏令、皮肤病。
13、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挠侧五分处是胆一穴,尺侧五分处是胆二穴。
剂量:由内向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惊悸、小儿夜哭(胆虚故也)腹胀、腿酸胀、小腿神经痛、头痛、头昏、黄胆病。
特效主治:黄胆病。
胆一穴治疗腿胀痛,针下(立愈)。
配穴:胆一穴治疗黄胆病配木黄穴(神效)。
14、二角明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处一穴。
六分处是二穴。
剂量: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主治:眉棱骨酸痛,眼压太高之胀痛、腰痛、鼻骨酸痛、闪腰岔气。
15、肺心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是肺心二穴,上二分半处是一穴,下二分半处是三穴。
剂量: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主治:脊椎骨骨刺、颈项骨刺、项紧痛、小腿胀痛、肋膜神经痛、胸痛、背痛、大拇指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后脑头痛。
16、心膝穴:手背中指第二节正中央挠侧五分处是一穴,偏尺侧五分处是二穴。
剂量:由内向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膝盖痛、肩脾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
心膝二穴配肩中穴效果更佳。
17、膝灵穴:手背中指指甲根挠侧二分处(距指甲根挠侧尽头向内二分)是一穴。
对面的尺侧指甲根二分处是二穴。
剂量:直刺半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炎、心脏性之风湿病、脚趾神经痛。
特效主治:膝盖风湿关节炎。
配穴:膝灵穴在临床上效果优于火膝穴,配肩中穴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特效)。
18、健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偏挠侧三分处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二∼三分。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脸部肿痒症、青春痘、粉刺、气喘。
特效主治:皮肤疾病。
特效配穴:健脾穴配驷马穴治疗皮肤疾病(效佳)19、指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治胸背痛宜三针同时取用。
主治:肾亏、心脏衰弱、背痛、口干、心脏性气喘、胸痛。
特效主治:心脏扩大,心脏积水。
特效配穴:指肾穴配地宗穴治心脏扩大,心脏积水(神效)。
20、正土穴:手背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点挠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腹痛、直肠癌、十二指肠炎、胃炎、呕吐、胰脏炎、皮肤过敏、气喘、偏头痛。
特效主治:肠癌。
特效配穴:其门、其角、其正三穴为治疗肠癌之(特效)穴。
加配外三关穴、三重穴效果更为显著21、指三重穴:手背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斜刺一~二分。
主治:脸面神经麻痹、乳瘫、乳瘤、乳头肿大、肌肉萎缩、驱风。
特效:乳癌、乳瘤。
配穴:指三重穴配肩峰穴治乳癌、乳瘤(特效)。
22、正水三穴:手背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及内外侧三分处,三穴。
剂量:斜刺二分。
主治:腰酸痛、背痛、腿骨酸痛、腿外侧扭伤、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
(正水穴配中白穴使用效果显著。
)23、少白穴:手背小指第一节与第二节关节横纹中央偏挠侧三分处是穴。
斜刺二~三分。
主治:腰脊椎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痔疮。
24、水腰三穴:手背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及内外侧三分处,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头昏、偏头痛、腰痛(特效)、坐骨神经痛、角膜炎、结膜炎、眼压过高胀痛。
特效主治:腰痛25、火膝穴:手背小指第二、三节横纹挠侧端处是穴。
剂量:直刺一分。
主治:膝盖内侧痛、膝扭伤、眼球痛。
26、三叉一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剂量: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可达两寸。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棱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27、三叉二穴:手背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中央点处是穴。
剂量:从叉口进针至掌骨骨缝上缘,可达两寸。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半身不遂(特效),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特效),肝弱。
特效主治:半身不遂28、三叉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小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剂量:从叉口进针直抵手掌骨叉口上缘,可达两寸。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
特效主治:长骨刺手背之掌面部位:12个穴组29、三肩穴:握拳取穴。
手背于大拇指掌骨外侧正中央是二穴,下三分处(近虎口处)一是穴,上三分处是三穴。
剂量:直刺五分∼一寸半。
解剖位置:掌指侧固有神经溨Γ畏种窠洝⒛I之神经。
主治:五十肩(手臂不举奇效)。
颈项痛、肩胛骨痛。
特效主治:五十肩30、重魁穴:握拳取穴。
手背食指内侧,于第二中手骨头正后方上二分半处。
大白穴下二分半处。
(三间穴上二分半处)(手掌骨全息之头颈部)。
剂量:贴骨下直刺二∼五分。
解剖位置:桡骨神经溨Α⒄猩窠洔枝、心肺神经分支。
主治:退烧、头痛、偏头痛、感冒(重魁穴为感冒发高烧之要穴)、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眼红肿痛(眼疾、麦粒肿也有效果)、高血压(对高血压症,每针一次可降二~五度)、拔牙麻醉用(拔牙麻醉透大白穴使用)。
本穴亦为手术麻醉要穴。
针感:酸胀感。
31、大白穴:手握拳,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即灵骨穴下一寸处,重魁穴上二分半处,合谷穴外一寸骨边(手掌骨全息之胸肺部)。
剂量:三棱针刺出血。
直刺5分-1寸。
解剖位置: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挠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
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急性肺炎(特效)针感:酸胀麻电感。
32、灵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可透重仙穴,距大白穴一寸。
剂量:斜刺往腕顺二穴方向,酸麻电感可达胸背,直刺1-2寸。
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难产、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盂炎、大小肠炎、面斤、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
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
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
特效主治:肺气肿、肺癌。
特效配穴:以灵骨穴配大白穴,心常一、二、三穴、手解一穴治愈肺气肿十二人、肺癌六人(堪称奇迹)。
特效主治:半身不遂。
特效配穴: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针感:斜刺往腕顺二穴方向,酸麻电感可达胸背。
33、上白穴:手背朝上,握拳取之,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缝上五分处(手腕方向)。
剂量:直刺三~八分。
取穴:双手取穴效佳。
主治:角膜炎、结膜炎、眼酸胀、近视眼、散光、坐骨神经痛、心绞痛、背痛、腰痛、弱视、迎风流泪34、分白穴:手背朝上,中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骨缝上一寸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