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设计 参赛 优质文档 可下载
简单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
简单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应用题的定义与特点。
2. 常见简单应用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简单应用题的识别和解题方法。
2.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应用题,并灵活运用解题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简单应用题。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简单应用题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分析实例,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特点。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总结简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际问题探究,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应用题,并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简单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附:教学资源1. 实例图片、实物等。
2. 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课件。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概念理解和特点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3.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包括分享解题心得、倾听他人意见和总结提升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科学、社会等,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参考教案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2.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综合算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3.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补充。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问题的解答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实例和关键步骤。
2. 练习题库,用于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小组讨论指南,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4. 拓展问题集,用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综合算式概念,讲解列综合算式的基本方法。
2. 第3-4课时:通过实例示范如何解答文字题,学生练习并讨论。
3. 第5-6课时:讲解如何将综合算式应用于实际问题,学生练习并讨论。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案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2.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常见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4. 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解题过程。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与应用: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题过程。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关注其在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转化、解题步骤和方法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参与程度,关注其合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组织数学竞赛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数学教材。
2. 案例题库:收集各类应用题,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解与应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转化、解题步骤和方法等方面的表现,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案设计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题的概念,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2. 数学应用题的常见类型3. 解题的基本步骤与方法4.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举例5. 练习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2.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数学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应用题的图像和数据,增强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
2. 讲解数学应用题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3. 介绍解题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4.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5. 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解答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技巧。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应用题案例,涉及不同类型和难度。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七、解题策略与技巧1. 策略讲解:讲解解题策略,如画图帮助理解问题、列方程求解、逐一检验等。
2. 技巧分享:分享解题技巧,如如何快速找到解题关键点、简化计算过程等。
3. 策略与技巧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解答。
八、课堂互动与讨论1.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3. 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及解题策略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求解5. 应用题的练习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解题步骤;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及解题策略;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5. 评价反馈法:对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应用题的基本概念、特点、解题步骤等;2. 应用题案例: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及解题策略;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用于让学生实践操作;4. 评价反馈表:用于对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及解题策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4. 实践操作: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6. 评价反馈:对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应用题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练习题:布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检验学生掌握解题策略的情况;3.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5. 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应用题综合练习》公开课教案
《应用题综合练习》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分数应用题1.1 教学目标:了解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1.2 教学内容:分数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应用题的概念,举例说明。
讲解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步骤,如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列式计算等。
进行实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分数应用题。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解答步骤和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第二章:百分数应用题2.1 教学目标: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2.2 教学内容:百分数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引入百分数应用题的概念,举例说明。
讲解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步骤,如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列式计算等。
进行实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解答步骤和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第三章:比例应用题3.1 教学目标:了解比例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比例应用题。
3.2 教学内容:比例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解答比例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3.3 教学活动:引入比例应用题的概念,举例说明。
讲解解答比例应用题的步骤,如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列式计算等。
进行实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比例应用题。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解答步骤和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比例应用题。
第四章:几何应用题了解几何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几何应用题。
4.2 教学内容:几何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解答几何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引入几何应用题的概念,举例说明。
讲解解答几何应用题的步骤,如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列式计算等。
进行实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几何应用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2. 应用题的步骤: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计算、解答、验算。
3.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应用题练习题。
3. 教学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如单一情景、多种情景、行程问题等,并介绍相应的解题方法。
3. 教学应用题的步骤:通过示例,讲解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计算、解答、验算的步骤,让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流程。
4.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应用题练习,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应用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对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科学、社会等,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年级应用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提前准备好教材中的应用题。
2.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手中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 学习(25分钟)教师通过解决一道应用题过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例如:题目:小明从学校到家要走3个路口,校门离学校第一个路口有200米,第一个路口到第二个路口有150米,第二个路口到第三个路口有180米,最后从第三个路口到家有210米,请问小明从学校到家一共要走多少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步骤的形式解决:200 + 150 + 180 + 210 = 740(答案为740米)。
3. 实践(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答案和解题思路。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强调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分组进行数学竞赛,选出解答正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
六、巩固与拓展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解题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应用题》公开课教案
最新《应用题》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2.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3. 常见应用题型的解题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决方法5.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解题步骤和常见应用题型的解题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决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4.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案例资料2. 练习题和答案3. 教学视频或图片素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出应用题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讲解应用题的定义、分类和解题步骤,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9. 教学反思10. 教学拓展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资料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应用题的理解、解题方法的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讨论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简单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
简单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差、倍数、比例等。
2.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画图、列表、列式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画图、列表等。
示例1:小华有5个苹果,小明比小华多3个苹果,请问小明有多少个苹果?示例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行驶3小时后,还剩下多少公里?第三环节: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示例3:小王家的鸡和鸭共有30只,其中鸡的数量是鸭的3倍,请问鸡和鸭各有多少只?示例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示例5: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班级人数的1/2,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和女生?示例6:一个水池容量为1000立方米,每天注入100立方米的水,多少天后水池会装满?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出示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应用题专项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步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已学过的应用题类型,引导学生回顾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新课教学1. 教师讲解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公式。
(3)列式计算:根据方程或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4)检验: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确保解答正确。
2. 示例讲解:(1)展示一道典型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讲解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公式。
(3)演示列式计算过程,得出答案。
(4)检验答案,确保解答正确。
3. 学生练习:(1)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教师再出示一道应用题,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几道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题。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步骤。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步骤?2.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集合15篇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集合15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素质教育目标: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2、教学例4:出例如题〔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讨论题:〔3〕比拟两种方法哪种比拟简便。
3、引导概括解容许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
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
这样使计算变得比拟简便。
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5、板书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拟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56某2+5678某4—78168—17某4100—100÷5某32.复习题: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某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学生独立解答、订正。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集合15篇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集合15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一、计算练习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6、11题1、第6题,让学生独立口算,共同核对得数。
2、第6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填出得数,集体订正。
3、第6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并要求学生说说怎样估算,第二行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估算,指名口答得数,共同订正。
二、应用题解题练习练习二十三的第7-10题及第12、14、15题1、第七题,全班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分别指名将两种不同的解法的综合算式抄在黑板上:7200 ÷12÷ 6 7200 ÷(12 ÷ 6)=600 ÷ 6 =7200 ÷ 72=100(箱) =100(箱)让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
2、第8题,先引导学生回顾除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再求。
3、第9、10题,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比较两题的不同,第9题是连除应用题,第10题不是连除应用题。
4、第12题,两道小题也要让学生对比着练,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解法。
5、第14、15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订正。
三、应用题补充条件、问题练习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3、16题1、第13题,读题,明确条件,然后给予适当的启发。
2、第16题,要求学生补充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再补充另一个条件和问题,成为另一道两步应用题3、整理和复习复习混合运算式题、文字题和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116页的第1-3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解答这两种应用题,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式题(1)做课本第116页第1题及补充题97-12× 6+43 29+187÷ 17-34156-56÷ 4× 7 (350-275)×(19+25)(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应用题》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应用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应用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应用题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它能够帮助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1)在买卖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找零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减法计算找零。
(2)在行程问题中,学生可能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转换关系感到困惑,特别是涉及单位换算时。
(3)在工程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合作工作的效率,以及如何运用比例和乘除法进行计算。
举例:
-买卖问题:如“小明给了售货员50元,购买了一件价值35元的商品,请问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此例中,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找零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行程问题:如“小明从家到学校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走了2.5小时,请问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此例中,难点在于速度和时间转换为路程时,涉及单位换算的问题。
-工程问题:如“一项工程需要完成,甲每天可以完成工程的1/5,乙每天可以完成工程的1/4,如果甲单独工作需要10天完成,那么乙单独工作需要多少天?”此例中,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合作工作的效率,并能够运用比例进行计算。
《应用题》公开课教案
最新《应用题》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应用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3. 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换4. 常见应用题的解题策略5. 练习题解析及答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解题方法。
2. 难点: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换,以及灵活运用解题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应用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应用题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解释应用题的定义,阐述应用题的特点。
3. 分类及解题方法:介绍应用题的分类,讲解各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4. 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换: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5. 常见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总结常见的应用题解题策略,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6. 练习题解析及答案:分析课堂练习题,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应用题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对各类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应用题,进行交流和分享。
2.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3. 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应用题。
六年级应用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 能够独立分析应用题的问题,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解题策略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应用题的练习题。
2. 教师准备好解题策略的介绍和示范。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身边生活中的应用题为例,简要介绍应用题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
步骤二:解题策略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如逐字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列方程等。
强调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和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步骤三:解题示范(20分钟)教师选择一道典型的应用题,详细讲解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提取关键信息、设立解决方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步骤四:学生解题(3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由教师提供的应用题。
教师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步骤五:解题展示和讨论(1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鼓励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观点。
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步骤六: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解题方法,并及时反思和总结解题的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拓展教师可在课后留给学生更多的应用题练习,以巩固所学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教案
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简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步骤3. 常见的简单应用题类型及解答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简单应用题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解答过程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简单应用题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应用题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简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4. 方法指导:教师讲解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如:a.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b. 找出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c. 选择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d. 检验答案,确保合理性。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答教师提供的简单应用题,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提升:教师组织学生总结解答简单应用题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简单应用题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解答步骤的掌握情况。
2. 练习解答: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题目难度,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感受到进步。
数学应用题教案范本
数学应用题教案范本教案名称:数学应用题教案范本教学年级:初中教学科目:数学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1. 理解数学应用题的概念2. 分析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步骤3. 掌握常见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应用题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数学应用题的概念,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际问题与数学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应用题的意义和价值。
Step 3 解题策略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讲解,介绍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学应用题的一般策略,包括问题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方程等。
教师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Step 4 解题方法与技巧(20分钟)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应用题,介绍相应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和学生参与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技巧。
Step 5 练习与巩固(2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几道典型的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同桌合作,互相讨论和比较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思路,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Step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
学生们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并对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展示情况,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7页例2、例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图片;学生每人准备10个△,6个○和1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启迪思维,做好铺垫
○○○○○□□□□□□□□
△△△☆☆☆☆
多个?
二、创设情境,比中迁移,导入新课
出示小狗(9红花)、小猫(5)、梅花鹿(10)三只动物图
引导学生发言,教师谈话导人新课。
师问:小狗所得红花是多还是少呢?
生答:小狗得到的红花多,因为它比小猫得的多。
小狗得到的红花少,因为它比梅花鹿所到的少。
师小结: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
例如小狗和小猫比。
小猫是比较
的标准,所以说小狗比小猫的红花朵数多;狗和梅花鹿比,梅花鹿是比较的标准,我们就说小狗比梅花鹿的红花朵数少。
象这样的比较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
这节课我们和动物朋友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知,理解算理
1教学例2
首先让学生拿出10个△,6○个在课桌上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例2。
△△△△△△△△△△
○○○○○○
师问:哪一行多?
生仔细观察,第一行的三角形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让学生用一根小棒分一分。
指名回答三角形分成哪两部分?并让其在黑板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部分。
(三角形可以分成它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及它比圆形多的部分)(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然后独立完成书上第57页例2的填空。
2.指导学生完成第57页的做一做。
出示幻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物体?哪一行的碗多?第一行碗的只数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再指名回答,同座互相说,再填空。
3.小结例2,谈话导入例3
刚才,我们学习了例2,知道两数比较时,要先知道谁和谁在比较,谁多,多的数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还有它比少的数多的部分}。
这多的部分,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例3,研究怎样计算多的这部分。
4.教学例3。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①读题。
师问:这道题说了一件什么事?
②找出条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