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预制混凝土桩.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48d456650e52ea5518985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制订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制订小组二○一九年八月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制订编制说明一、前言(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8] 54号“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制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订已列入2018~2019年度建材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计划号:2018-1505 T-JC),由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该标准的制订工作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负责。
经协商,确定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科技大学、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兴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宝丰建材有限公司、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江西中泰来混凝土管桩有限公司、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常德定海管桩有限公司、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弘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共同进行和完成该项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制订的必要性预制混凝土桩在我国建设基础工程用桩所占的比例很高,尤其是在我国沿海省市,其比例达60%以上。
目前,我国预制混凝土桩的主要类型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板桩、预制薄壁混凝土钢管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桩的数量达4.5亿m,消耗的混凝土达5000万m3。
我国已经发布的预制混凝土桩的产品标准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 13476-200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C/T 2029-2010)、《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异形桩》(GB/T 31039-2014)、《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JG/T 272-2010)等,上述标准主要对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出规定。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d6c6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9.png)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构件形式,其质量评定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评定技术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评定,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墙、梁、柱、楼梯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预制混凝土构件:指在工厂或工地预制成型的混凝土构件。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指在混凝土中预先施加预应力的构件。
3. 现浇混凝土构件:指在工地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构件。
4.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以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表示。
5. 合格证书:指由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预制混凝土构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证明文件。
四、质量评定标准1.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符合工程验收标准及验收规范要求。
4.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和防渗性能。
5.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
6.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明显色差和斑点,并符合设计要求。
9. 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经过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合格证书。
五、质量评定方法1. 通过检查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图纸、合格证书、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原材料检测记录、工厂内部检测记录等文件资料,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 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级、钢筋布置、预应力张拉力值、施工工艺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渗透性等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的检测,检测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试验,检测其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绿色混凝土生产管理技术规范
![绿色混凝土生产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52a3b3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2.png)
绿色混凝土生产管理技术规范一、前言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其生产和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绿色混凝土的生产管理,确保其质量和环保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二、绿色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1. 绿色混凝土的定义:绿色混凝土是指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通过选用环保原材料、改良配合比和控制生产工艺等方式,使混凝土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的混凝土。
2. 绿色混凝土的分类:根据其环保性能和应用范围,绿色混凝土可分为以下几类:(1)低碳混凝土:采用低碳水泥、高效掺合料和可再生原材料等低碳环保材料生产的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水泥、高效掺合料、超细粉料和特种添加剂等材料生产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3)轻质混凝土:采用轻骨料、轻水泥和气泡剂等材料生产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施工性能。
(4)防辐射混凝土:采用特种添加剂和防辐射骨料等材料生产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防辐射性能和较低的辐射污染。
三、绿色混凝土的生产管理1. 原材料管理(1)水泥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泥,尽可能选用低碳水泥、高性能水泥和矿渣水泥等环保型水泥。
(2)骨料的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天然骨料或人造骨料,尽可能选用可再生原材料和回收骨料等环保型骨料。
(3)掺合料的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高效掺合料,尽可能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钛白粉等环保型掺合料。
(4)水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清洁水源,尽可能减少水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
2. 配合比设计(1)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环保要求等因素,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2)应尽可能采用高性能、低碳、节能、环保的原材料,控制水灰比和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应根据混凝土的应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能,如采用缓释剂、防冻剂、防水剂、防腐剂等添加剂。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HJ412-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HJ412-2007](https://img.taocdn.com/s3/m/57c36d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c.png)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预拌混凝土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566-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JC/T 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内照射指数混凝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标准规定的限量而得的商。
表示式为:200Raa R C I =式中:a R I ── 内照射指数;a R C —— 混凝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 -1);200 —— 仅考虑内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中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限量,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 -1)。
3.2 外照射指数混凝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其各自单独存在时本标准规定限量而得的商之和。
表示式为:4200260370K Th Ra CC C I ++=γ 式中:r I ── 外照射指数;Ra C 、Th C 、K C —— 分别为混凝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 -1);370、260、4200 —— 分别为仅考虑外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在其各自单独存在时本标准规定的放射性比活度限量,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 -1)。
3.3 放射性比活度混凝土中的某种核素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混凝土的质量而得的商。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水泥》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水泥》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814ecb358fb770bf78a55f4.png)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水泥》编制说明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编制组2020年6月目录一、任务来源及编制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 背景和意义 (1)二、工作简况 (2)三、编制原则及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2)3.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2)3.2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3)3.2.1 范围 (3)3.2.2 术语和定义 (3)3.2.3 主要技术指标 (3)3.2.4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6)3.2.5评价方法 (7)3.2.6 附录A (7)3.2.7 附录B (7)3.2.7 附录C (12)3.2.8 附录D (12)3.2.9 附录E (12)四、主要验证情况分析 (12)五、标准中涉及专利情况 (13)六、标准实施后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13)八、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13)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4)十、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4)十一、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14)十二、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14)十三、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14)一、任务来源及编制背景1.1任务来源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以化工、特色轻工、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纺织、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领域,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构建化工产业绿色制造体系。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54号),《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水泥》(2018-1504T-JC)作为行业标准立项,完成年限2020年。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723c2ef533687e21ae45a923.png)
3.5打桩: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0米;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预制时)
设计要求
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
3
成品桩外形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
掉角深度<lO米米,蜂窝
面积不于总面积0.5%
观察检查
4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
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深度<20米米
宽度<0.25米米
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
2.1.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牌号.
2.1.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2.1.4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3.6.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米米,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3.6.3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3.7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四川省绿色建评价技术细则
![四川省绿色建评价技术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988542caef8941ea66e0566.png)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第一批)目录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5)表预拌混凝土基本项评价细则 (8)表预拌混凝土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9)表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5)烧结墙体材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6)表烧结墙体材料基本项评价细则 (17)表烧结墙体材料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23)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项评价细则 (24)隔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29)表隔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30)表隔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31)表隔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35)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36)表热轧带肋钢筋基本项评价细则 (37)表热轧带肋钢筋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38)表热轧带肋钢筋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42)沥青类防水卷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43)表沥青类防水卷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44)表沥青类防水卷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46)表沥青类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50)塑料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51)表塑料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52)表塑料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53)表塑料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57)塑料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58)表塑料门窗基本项评价内容及要求 (59)表塑料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60)表塑料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64)铝合金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65)表铝合金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66)表铝合金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67)表铝合金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72)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73)表铝合金门窗基本项评价细则 (74)表铝合金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75)表铝合金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79)塑料管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80)表塑料管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81)表塑料管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82)表塑料管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86)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88)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基本项评价细则 (89)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90)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94)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95)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96)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97)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01)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02)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103)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04)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08)建筑陶瓷砖(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09)表建筑陶瓷砖(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110)表建筑陶瓷砖(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11)表建筑陶瓷砖(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14)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说明1、本细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47a9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4.png)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规范一、前言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为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
二、技术规范的制定目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并保证生产出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具体目的如下:1. 确定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
2. 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3. 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验收、使用和维护提供技术指导。
三、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验收、使用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构件: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2. 钢筋混凝土构件3. 轻质混凝土构件4. 预制混凝土砌块5. 预制混凝土板四、生产工艺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定,并且应进行质量检测。
其中水泥、砂、石头、水等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1)水泥:应符合《水泥标准》(GB 175-2007)的规定。
(2)砂:应符合《混凝土用细集料标准》(GB/T 14684-2011)的规定。
(3)石头:应符合《混凝土用粗集料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
(4)水: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水标准》(GB/T 50164-2012)的规定。
2. 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的配制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根据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和强度等级,按照设计比例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3. 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模具的准确度、尺寸和表面光洁度,以避免混凝土的泄漏、分层和变形等问题。
(2)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应采用震动器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混凝土项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混凝土项](https://img.taocdn.com/s3/m/3e9d2412cf84b9d528ea7ada.png)
围 I ’-.评...价 .... / .1 .. .标...件 .._,J
I 厂———————]
规 定 。
要 求 :参 照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预 拌 混 凝 土 绿 色 生 产 管 理 规 (下 转53页 )
DOI: 10.16116/J.cnki.jskj.2016.08.012
应用篇 ■Leabharlann 泥 的产 能 主 要 消耗 在 混 凝 土 工程 中 ,减 少 水 泥 消耗 、节 约 资源 降 低 能 耗 是 政 府 和企 业应 有 的 责 任 和 义务 ,公 司 技 术部 门一 直 以 来 试验 研 究 粉 煤 灰 矿粉 等 掺 合 料 在 混凝 土 中的 应 用 ,在 保 证 国 家 行业 规 范 和 质 量 安 全前 提 下 ,加 大粉 煤 灰 、矿 粉 等掺 合 料 替 代 水 泥 比例 利 用 电厂 尾 气 和工 业 副产 品最 大 限度 节 约水 泥 .2014年 公 司 参 与 的课 题 低 品质 掺 合料 在 混 凝 土 中的应 用》 获 得 北 京市 科 技 进 步 三 等 奖 。混 凝 土 组 成 中砂 石 比例 占70%以上 .每 方 混凝 土用 砂 石 大约 在 1800kg.原来 混 凝 土企 业 主要 是 用 的 天然 河砂 , 造 成 对 河床 等 生 态 资源 破 坏 ,从 2006年 开始 ,公 司绿 色 发 展规 划 就 要 求 逐 步 降低 河 道 天 然砂 使 用 量 并 致 力于 尾 矿 废 石废 砂 的研 究 与 应 用 .尾 矿废 砂 废 石 替 代普 通 砂 石 比 例 稳步 提 升 ,通 过规 范 尾 矿 厂 家 筛选 工艺 、站 内采取 有 效 的 技 术 措施 ,实 现 尾 矿废 砂 废 石100%替 代 天 然砂 石技 术 .有 效 利 用 了废弃 资 源 ,改 善 了对 天 然 砂 石 的依 赖 状 况 .2015年 公 司项 目 《尾 矿 和废 石 在混 凝 土 中 的应 用 》项 目获得 循 环科 技 协会 一 等奖 。
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规程
![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97837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8.png)
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规程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规程一、前言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拆除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效益的建筑。
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但传统的混凝土制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因此,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料选择1.水泥传统的水泥制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应尽量选用环保型水泥。
目前国内生产的环保型水泥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水泥和新型水泥等。
其中,新型水泥包括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低碳水泥等,能够在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骨料。
常用的环保骨料有再生骨料、玻璃砂、陶粒等。
再生骨料是指从废旧混凝土中回收利用的骨料,具有资源再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双重作用。
3.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将一定比例的非水泥矿物掺入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环保掺合料有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合料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配比,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中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掺合料使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和提高混凝土性能。
四、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是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的重要环节,应注意以下事项:1.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避免过度拌合,以减少混凝土强度损失和碳排2.在混凝土中加入环保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减少碳排放。
3.选用环保型混凝土添加剂,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4.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五、混凝土回收利用混凝土回收利用是绿色建筑混凝土环保技术的重要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废旧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使用。
在混凝土拆除和运营过程中,应注意回收利用废旧混凝土,同时控制废旧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a7868d284ac850ad024289.png)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二O一八年十二月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前言根据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规范四川地区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由四川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
本细则编写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四川华西绿舍预制构件有限公司中欧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细则主要编写人员:余恒鹏、金洁、鲁兆红、韩舜、徐炜、沈晓阳陈东平、吴文杰、张颜科、朱双健、冯贵情、王永存、李明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金晓西、梁虹、徐存光、代正才、王强A.2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说明1、本细则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又称为工业化混凝土预制构件)绿色建材产品各品种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如生产记录、设备仪器运行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运输距离是指原材料的最后一个生产工厂或场地到企业生产现场的距离。
6、本细则废弃物是指采矿选矿废弃物、工业生产和加工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其他循环再利用材料。
7、本细则所指外排废水含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8、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建材星级。
绿色建材星级评定表3表A.2-2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态指标评价细则45678表A.2-3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性能指标评价细则910。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00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001]](https://img.taocdn.com/s3/m/c6f5d7c9c8d376eeaeaa31f1.png)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体标准T/CSAE XX—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纯电动乘用车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 Battery ElectricalVehicle(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Ⅲ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评价要求25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56 评价方法6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高风险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7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豁免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9附录C(资料性附录)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XX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继虎、武佳丽、庄恒国、张铜柱、李龙辉、赵明楠、张鹏、张诗建、庄梦梦、孙锌、姜君、马乃锋、魏雅雯、左慧婷、王雪、李骏辉、王焰孟、王颂、王文涛、孟召辉、贾晓社、孟大海、刘书海、鲁金、梁鹏、李殿浦。
本标准于2019年2月首次发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纯电动乘用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M1类纯电动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2f6e8b9ded630b1c58eeb533.png)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试行)2015年4月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2)4 控制项 (3)5 评分项 (4)5.1 节能 (4)5.2 减排 (4)5.3 安全 (4)5.4 便利 (5)5.5 可循环 (5)6 加分项 (6)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预拌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0.2 废水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清洗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时产生的含有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砂等组分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悬浊液。
2.0.3 污水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不能够回收利用的水的总称。
2.0.4 报废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检验过程中收集下来,已经无法直接调制后降低设计等级使用的剩余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体。
3 基本规定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Q评=Σw i Q i(3.0.1-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混凝土结构绿色环保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绿色环保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5e780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5.png)
混凝土结构绿色环保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探索绿色环保技术。
混凝土结构绿色环保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优化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既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优化设计1. 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混凝土浪费。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规则形状的构件,采用规整的模块化设计,减少混凝土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2. 采用轻型混凝土结构。
轻型混凝土结构相比于传统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隔热性能,同时也能减少混凝土用量。
3. 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高强度、高质量、高精度等特点,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浪费。
三、优化选材1. 选择环保型混凝土。
环保型混凝土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选择混凝土时,应优先考虑环保型混凝土。
2. 选择可再生材料。
可再生材料包括再生混凝土、再生钢筋等,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负担。
3. 选择节能材料。
节能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隔音材料等,可以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四、优化施工1. 采用精细施工技术。
精细施工技术包括精细浇筑、精细振捣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减少混凝土用量。
2. 采用绿色施工材料。
绿色施工材料包括环保型涂料、环保型胶水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采用高效施工设备。
高效施工设备包括塔吊、升降机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用工量。
五、优化维护1. 采用定期检测技术。
定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进行及时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2. 采用环保型维护材料。
环保型维护材料包括环保型涂料、环保型清洁剂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采用节能维护技术。
节能维护技术包括节能照明、节能空调等,可以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六、总结混凝土结构绿色环保技术是建筑行业绿色环保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优化设计、选材、施工、维护等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文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工程文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c51df908a1284ac8504354.png)
min
>1.0
<10
<11000L
7
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
浇注后停歇时间
m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in
<2
>7
秒表测定
秒表测定
8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9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
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称量及查试块记录
3
成品桩外形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直观
4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裂缝测定仪,该项在地下水有侵蚀地区及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
控
项
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见规范表5.1.3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一
般
项
目
1
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
符合设计要求
查出厂质保文件或抽样送检
2
5
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b99a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评定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质量可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材料选择1.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选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或《复合硅酸盐水泥》(GB/T 26851-2011)的要求。
2.骨料(1)粗骨料: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选用的粗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天然骨料机制制砂》(GB/T 14684-2011)或《破碎机制制砂》(GB/T 14685-2011)的要求。
(2)细骨料: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选用的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天然细集料》(GB/T 14686-2011)或《机制制细集料》(GB/T 14687-2011)的要求。
3.外加剂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选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要求,并应在试验室进行试验。
4.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选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用钢筋》(GB1499-2018)的要求。
三、生产工艺1.混凝土搅拌(1)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并进行试验。
(2)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模具制作(1)模具的制作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JC/T 920-2002)的要求。
(2)模具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加工(1)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2)钢筋的长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检验。
4.混凝土浇注(1)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模具进行预处理,包括涂抹模具表面脱模剂和安装支撑件。
(2)混凝土浇注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注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
5.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包括涂抹防水剂、覆盖保护层等。
(2)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
四、检验方法1.混凝土强度检验(1)混凝土强度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T 50081-2002)进行。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cb45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在生产场所或工厂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经过模具成型、养护和检验后,成为具有一定尺寸和性能的构件。
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混凝土预制构件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材料、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预制构件的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预制构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种类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炉渣水泥等。
在选择水泥时,需考虑水泥的强度等级、凝结时间、抗渗性等因素。
2.骨料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骨料主要包括沙子、石子等。
在选材时,要求骨料的质量稳定、粒度分布合理、含泥量低等。
3.钢筋钢筋是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增强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预制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材时,需考虑钢筋的品种、规格、表面质量等因素。
4.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指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各类化学剂,包括减水剂、增稠剂、防冻剂等。
在选用外加剂时,需考虑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与其它材料的相容性等因素。
三、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1.模具制造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首先要制造模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预制构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模具的制造要求精度高、结构合理、材料选用优良。
2.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搅拌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
3.浇筑和振捣浇筑是指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捣则是指通过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填充模具,并排出空气。
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浇注速度、振动时间、振动频率等参数的控制。
4.养护和脱模混凝土预制构件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脱模。
养护要求环境温度、湿度、养护时间等因素达到设计要求。
脱模时,要采用适当的脱模剂,以保证预制构件表面的质量。
四、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要求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预制混凝土桩.doc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预制混凝土桩.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68af4aa6c30c2259019ebb.png)
会计学专业(110203)培养层次: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学校、研究机构等部门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电子商务、税法(税收筹划)、商法与民法概论、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网络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ERP应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2)培养层次: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政策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跨国投资和贸易实务方向。
跨国投资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熟悉国际投融资环境,能够进行跨国投资运作。
贸易实务方向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能够熟练地进行外贸流程运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2.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金融等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4.了解国际投融资环境和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工具手段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制订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制订小组二○一九年八月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制订编制说明一、前言(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8] 54号“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制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订已列入2018~2019年度建材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计划号:2018-1505 T-JC),由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该标准的制订工作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负责。
经协商,确定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科技大学、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兴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宝丰建材有限公司、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江西中泰来混凝土管桩有限公司、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常德定海管桩有限公司、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弘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共同进行和完成该项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制订的必要性预制混凝土桩在我国建设基础工程用桩所占的比例很高,尤其是在我国沿海省市,其比例达60%以上。
目前,我国预制混凝土桩的主要类型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板桩、预制薄壁混凝土钢管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桩的数量达4.5亿m,消耗的混凝土达5000万m3。
我国已经发布的预制混凝土桩的产品标准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 13476-200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C/T 2029-2010)、《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异形桩》(GB/T 31039-2014)、《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JG/T 272-2010)等,上述标准主要对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出规定。
但是,上述标准中,没有对预制混凝土桩作为绿色产品中的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判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定。
通过对国家标准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理解,目前,预制混凝土桩生产企业对绿色产品的认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的行动。
但是,国内尚无预制混凝土桩绿色产品评价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因此,为提高预制混凝土桩的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的绿色评价要求,满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要求,制订《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十必要。
(三)参加单位及人员(排名不分先后)(略)二、国内外标准和制定概况(一)国内外标准1 国外标准经查询、检索,未发现国外有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2 国内情况我国已经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但是尚无预制混凝土桩相关的绿色产品设计评价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二)制定概况1、2018年7月2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8] 54号“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制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订正式列入2018~2019年度建材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计划编号:2018-1505 T-JC。
2018年9月29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建材联标函[2018]138号“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
2、2018年11月25日,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浙江省嘉兴市组织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编制第一次协调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8个单位的28名代表。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标准制定原则,成立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明确行业标准制定小组各单位的工作分工,拟订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和调研工作大纲。
会后,根据调研工作大纲,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对国内生产企业进行函调,受调单位50家,收到复函15件,收集到有关资料20余份。
通过对调研情况的汇总,标准制订工作小组起草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的征求意见稿(初稿)。
3、2019年7月27日,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天津市组织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编制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了逐条讨论。
参加会议的有18个单位的22名代表。
根据与会代表的意见,标准制订工作小组会后对征求意见稿(初稿)中的有关条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预制混凝土桩》建材行业标准制订征求意见稿,印发给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技术指标进行试验验证。
三、确定主要条文的技术依据(一)标准编制原则根据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通过制定预制混凝土桩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使符合绿色产品评价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中的领先产品比例(GB/T33761-2017规定:此比例指同类可比前提下,国内市场上符合绿色产品评价要求的产品型号数量占全部型号数量的比例)不超过同类可比产品的5%,本标准评价指标基准值的取值原则:以当前国内符合所有指标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比例不超过5%,符合每个单项指标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以体现绿色产品的优势,同时引导企业贯彻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技术依据本标准共分六章和一个附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要求;5.评价方法;6.判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要求,结合我国预制混凝土桩实际生产情况编制,现将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1 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根据GB/T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编写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桩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判定,适用于包括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离心方桩、实心方桩、先张法预应力异型桩产品的绿色评价。
其他类似产品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引用了本标准所规定的预制混凝土桩生产以及绿色评价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全部技术标准及规范。
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对于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应给出年号以及完整的名称。
对于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不给出年号。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列引导语引出:“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根据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编写,GB/T33761《绿色产品评价通则》中界定的术语如绿色产品和评价指标基准值适用于本标准、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中界定的术语如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基准值、现场数据、背景数据、生命周期后期评价报告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制混凝土桩单位产品取水量本标准中“预制混凝土桩单位产品取水量”的定义依据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中的“单位产品取水量”定义确定。
根据GB/T 18820规定,单位产品取水量与单位产品用水量有很大区别,单位产品取水量中的水是常规水资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等),而单位产品用水量中的水是常规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如海水、苦咸水、矿井水、城镇污水再生水等)和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的水的总和。
预制混凝土桩以单位(每立方米)合格品产量表示水资源消耗总量。
报告期即统计期,统计范围涉及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分别为:生产系统指从满足预制混凝土桩生产要求的原材料进厂、生产用常规水资源经计量进入开始、生产用交流电经计量进入整流变压器开始、生产用燃料经计量进入燃烧系统开始,到成品出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设备。
辅助生产系统指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
包括动力、供蒸汽、供电、供水、供压缩空气、供风、仪表、机电维修、试验室、仓库和厂内原材料场地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
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研发区、办公区等配置的设施和设备,不包括生活区。
3.2 废弃浆料本标准中“废弃浆料”指预制混凝土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是指离心过程中产生的余浆,冲洗骨料、搅拌机和布料车产生的可重复利用的砂石废料。
使用废弃浆料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桩等产品的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3.3 固体废弃材料本标准中“固体废弃材料”指利用废弃矿渣、炉渣、尾矿等制成的符合预制混凝土桩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的材料及固体废弃物,如矿粉、硅灰、粉煤灰、碎屑、尾矿砂等。
使用固体废弃材料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桩等产品的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3.4 预制混凝土桩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本标准中“预制混凝土桩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定义按国家标准《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的定义,以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报告期即统计期,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应与国家标准《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规定一致。
3.5 生产性粉尘预制混凝土桩生产过程产生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源自预制混凝土桩用混凝土的制备,其过程与预拌混凝土相似,因此,本标准中“生产性粉尘”的定义参照采用JGJ/T328-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中的定义,以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6 厂界粉尘平均浓度差值同3.5条说明。
3.8 无组织排放同3.5条说明。
4 评价要求本章根据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编写,评价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
4.1 基本要求根据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和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编写要求,结合预制混凝土桩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预制混凝土桩产品的评价要求进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