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

合集下载

文体学

文体学

中西悲剧异同:
1、样式,严格悲喜剧限定。中国则重 视悲剧的戏剧因素和戏剧效果。十八相送。 2、主人公性质,中国强调的事主人公的善 与无辜。3结局,西方反对喜剧结局,中国 情通理不通的结局处理方式:善恶、因果、 观众需求、演戏的目的等。 王国维、钱钟书:中国戏剧缺乏真正的,作 为戏剧最高形态的悲剧。 朱光潜: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
3、小说文体比较学对小说的理解和追求不 同。在西方,小说是以描写人物为主, 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西方小说的基石, 细节描写成为必须运用的手法;中国小 说以情节和故事为重心,从而形成独特 的情节结构、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描绘场 景的技巧。
中国的“小说”与西方“novel”就定义而言, 两者相差不多,均是长而分章,均为散体白话。 但在西方读者看来,并非任何长篇散体故事 皆为小说,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故事。从18世纪中 叶开始,西方小说多半开始集中描写一个主要人 物,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西方小说的基石。细节 描写成为必须运用的手法,通过心路历程和心理 波澜的细致描绘,凸显人物个性。西方小说家希 望他们笔下的人物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书信体 小说、自传体小说就成为极其自然的创作形式。
2、文学体裁研究
(缺类现象研究) 缺类现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 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对 这一现象的思考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 域。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赋为什么西方没有?中国 有没有史诗?中国有没有悲剧?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
1、诗歌文体比较
首先中西方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同。 其次,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追求也有同 有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 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 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总之,中西方 在诗歌传统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大。
中国现代小说发生史也与欧洲小说有 关。精神实质和叙述方式。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风格和形式的学科,对于翻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体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译文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的研究和分析中。

文体学对翻译的意义在于帮助翻译人员准确理解原文的风格和形式,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译文风格和形式。

文体学不仅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某个文学作品可能使用了比较生动的修辞手法,那么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在译文中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来传达原文的风格。

文体学对于翻译人员研究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文体时,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

不同的文体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于一些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可以采用诗意化的翻译方式,以保持原文的抒情特点。

文体学对于翻译评价和翻译修订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文体特点的研究和比较,可以评价译文的准确度和信达性。

如果译文与原文在文体上相似,那么可以认为译文的质量较高。

如果译文在文体上与原文有较大差异,那么可能需要对译文进行修订,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有哪些经典的文体学理论可以推荐?

有哪些经典的文体学理论可以推荐?

文体学是研究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学科,它探讨了不同的文体类型和其特征。

在文体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文体学理论。

1.格言体格言体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类型,它是由一句简短的话语或句子组成的,这些话语或句子通常带有警句或箴言的意味。

格言体的特点在于简洁、明晰、有力,它可以用来表达人生哲理、道德准则、智慧和经验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文体类型。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类型,它的特点在于自由、灵活、随意。

散文可以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经验和见解等,它不像诗歌那样需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也不像小说那样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它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它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小说的特点在于情节复杂、人物形象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逼真,它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诗歌诗歌是一种有韵律和节奏的文学体裁,它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的特点在于语言优美、形式多样、意境深远,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5.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通常包括剧本、演员、舞台、音乐等要素。

戏剧的特点在于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语言生动、表演感人,它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情节和人物形象。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学科,它探讨了不同的文体类型和其特征。

在文体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格言体、散文、小说、诗歌还是戏剧,它们都是不同的文体类型,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它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经典的文体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

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

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在人文学科领域中,语用学、文体学和文学研究分别语言的使用、文本的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

尽管它们的研究重心各有不同,但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这三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互动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的关系,以及在跨学科背景下,它们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其的是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语用学通过分析话语、社会语境等因素,揭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文体学则文本的形式和特征,探索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文体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对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图和认知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研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它涵盖了作品的价值、意义、创作技巧以及读者接受等多个方面,目的是揭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生产的内在规律。

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语用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品语境的分析上。

通过运用语用学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运用语言的意图和效果。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角。

文体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通过对不同文体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索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而揭示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魅力。

文体学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征。

文学研究对语用学和文体学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语言使用规则和文体特征,为语用学和文体学提供新的实证材料和理论依据。

文学研究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进了语用学、文体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起来,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虽然在研究重点上各有所侧重,但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它们之间的交叉互动为彼此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视角。

什么是文体学

什么是文体学

什么是文体学
什么是文体学,
文体学是研究文体学及其他文本类型的语言意义的方法。

为此,文体学家把语言学模型、理论及框架作为他们分析的工具,用这些工具描述并解释篇章是如何及为何有意义的,以及我们是如何把页面上词转变为有意义的词。

分析通常着重于文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篇方面,读者加工处理那些特征的认知方面以及以上所有这些特点的组合的定性或定量特点。

虽然一些文体方式主要现在对文本创作的兴趣,对某个特定作者风格的调查,例如,有些文体学家主要专注于文体本身(广义理解包括所有类型的篇章),还有一些文体学家专注于读者及在意义构建中读者的角色扮演。

文体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文体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文体学与语言学的关系一、引言文体学和语言学都是研究语言的学科,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文体学研究语言在不同的文体中的使用规律,而语言学则更加广泛地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和使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体学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二、从定义上看1. 文体学的定义文体学是研究不同类型或形式的文本中语言使用方式及其规律性、特点和功能等问题的一门人文科学。

2. 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自然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形式)结构、历史、发展和使用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三、从研究对象上看1. 文体学研究对象文体学主要关注不同类型或形式的文本,如小说、诗歌、新闻报道等。

这些文本在表达内容时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需要针对其特定情境进行分析。

2. 语言学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关注自然语言本身,包括其结构、音系、词汇等方面。

同时也涉及到自然语言在社会上的使用情况,如方言、语言变体等。

四、从研究方法上看1. 文体学研究方法文体学主要采用语料库分析、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来研究不同文体中语言的使用规律。

这些方法需要对大量的文本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特点。

2. 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主要采用实验室实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自然语言本身的结构和使用。

这些方法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的规律。

五、从应用领域上看1. 文体学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文体学在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或形式的文本;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表达信息;在广告营销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传递信息。

2. 语言学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语言学在应用领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在外语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在翻译领域中可以帮助翻译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翻译;在语音识别领域中可以帮助机器更好地识别人类的语音。

六、从互相促进上看1. 文体学对语言学的促进文体学通过对不同文体中语言使用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和实例,从而更好地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文体学总结

文体学总结

文体学第一章文体学的范围什么是文体学?文体学就是一门教我们怎么使用语言,怎么应用不同风格的语言的一门学科。

文体学具体指的是文体特征,指适用于现代语言学的概念以及其技巧的,学习语言文体使用的一门学科,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什么是语言,不同的人对语言的定义,时间的发展,语言的定义在不断的变化完善。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

哲学观认为,语言系统是语言在社会上的作用、活动。

语码与语言相比较。

语码通常指一系列的标志符号,象征着信息的传递。

单位量小的信息是指发话人一系列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声音并让受话人接收到这一系列信息的过程。

演讲方面语言的使用。

语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不断的被使用,在演讲中由三个坏境因素决定:活动的规范性、大小、类型。

语言的变体和功能:语言的使用方式受使用场合的的影响,不同的场合必须使用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社会坏境使用不同的的语言。

语言有今古,有书写体和口语,有概念功能与指称功能之分(一个为说话表达人服务,一个为书写真实世界而服务)。

文体是区分不同语言习惯的关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例如“莎士比风格”。

文体就是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一个群体语言坏境。

文体的学习:文体学被有的人称为文体,文体学的学习在西方很早开始就出现了。

而文体学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规范需要我们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文体学学的学习使得文体更趋于规范化,理论化,使语言学的描述更加严密规范。

文体学的学习是现代学的根本;与文学息息相关;她是修辞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用新的形象接近批判性文学并为之提供一个支撑点。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文体学的学习帮助我们培养一个正确的语感。

语言不是统一性质的现象,他是一个广泛的系列。

只有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正确的语言人们才能正常的交流。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去培养一个很好的语感,使得我们在交流中表达的更容易更让别人听得舒服。

文体学的学习使得理解和欣赏的文学工作变得更简单容易。

古代文体学

古代文体学

古代文体学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叫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兵杂名,阴阳纵横小说农。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传世间。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作“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易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诗鼎盛巍例如山,“初唐四杰”不理想,中考自学方法。

王杨卢骆溢华彩,律诗、绝句形已现。

唯美诗人发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存有杜甫,“三吏三别”不通常。

乐天提倡新乐府,“琵琶”“长恨”领名篇。

田园诗派遣存有王孟,高岑诗歌演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极秘,贾岛“斟酌”天下传。

晚唐兴起“小李杜”,此后衰落例如尘烟。

韩柳古文技术创新体,《阿房宫赋》演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明朗,名作当发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词如海甚汪洋,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柔肠。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磊落坦荡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作华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沈括从此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后两种,小令、套数各相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文体学

文体学

◆第一章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运用方式和体裁的科学,现代文体学可以分为普通文体和文学文体,下面又可细分为一般特点,语体风格和文学文本风格。

说到文体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就不得不提到什么是语言。

现代语言学家把语言大体定义为一套符号的集合,是用来通过对话、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交流的,这些交流方式又被称之为言语行为,而产生语言的行为则称之为言语事件。

言语事件在现代语言学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实质性言语事件、正式言语事件和场合性言语事件。

在不同的环境与状态下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这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就称之为语言的变体。

在这些语言变体语言所起的作用就叫做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又可分为概念性功能、社交性功能和文本性功能。

不同形式的语言能产生不同的语言功能。

接下来将到问题。

问题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文体学应该被定义为:在固定场合个人或群体使用的语言形式或语言习惯。

本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现代文体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区分与演变体的准则,以及对主要与演变体的语言特征和功能方面的描述和解释。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学习文体学,我们可以逐渐获得一种正确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了解在什么场合应当使用何种文体才不至于显得唐突或是没有语言修养。

例如,能在豪华的场合、普通场合、轻松休闲的场合或多用俚语的场合得体的使用语言,能够使你听起来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

2、文体学研究让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与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有三个阶段:描述→解释→评价。

文体学分析,由于他与语言描述语言解释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它在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评价一篇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从音韵学/语相学、词汇语法学和语义学层面进行文体学分析。

3、文体学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快的达到翻译中的适应性。

由于语言是根据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的,所以在翻译中仅仅根据语言的字面意义翻译出来的成果往往是差强人意的。

翻以前必须先分析文本的整体风格,包括文本的遣词风格是科技术语性质的、抽象风格的、简单的还是多用俚语的;包括句子的风格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多使用问句还是循规蹈矩的;包括修辞手法的类型;或者是文本的整体基调是向上的还是消沉的,等等。

文体学概论期末总结

文体学概论期末总结

文体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文体学作为一门文艺理论学科,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和体裁之间的关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对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想、艺术与道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总结。

二、课程内容回顾在这门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文体的定义、分类和特征,以及文体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然后,我们深入研究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应用,如叙事文体、抒情文体、戏剧文体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阅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分析了它们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文体变异和文体创新的问题,以及文体史和文体转型的研究。

三、学习收获与体会1. 深入理解了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文学作品的形式不仅是内容的外在呈现,而且对内容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能够传递不同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文体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 深刻领会了艺术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在学习文体学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艺术的目的在于美的表达,但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和伦理。

作为文学评论家和读者,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和道德两个方面,既要对作品的艺术性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道德性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评价。

3. 增强了文学鉴赏和评论的能力。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不仅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体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评论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作品的文体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意义。

这对于我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评论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程反思与改进在学习文体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文体学五种文体ppt课件

文体学五种文体ppt课件

Example
"I've tried it,and it don't work;it don't work,Tom.It ain't for me...The widder eats by a bell;she goes to bed by a bell;she gits up by a bell---everything's so awful reg'lar a body can't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Formal style
Definition:Formal style is used before a large audience such as formal lectures,inaugural address of president elect,scientific reports.
Example
"Where's Van Bummel,the shoolmaster? " "He went off to the war too,was the great militia
general,and is now in Congress." ——Rip Van Winkle
Casual style
Example
Thank you very much, Mr. Mayor. I appreciate your kind words of introduction. And we're delighted to be here today. My wife and I are privileg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once again to travel in China.

文体学的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体学的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体学的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中特定文体特征的学科,它旨在探究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特定风格、结构和语言特征。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比较,文体学试图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学规律和美学原则。

而文体学的核心概念是文体,即文学作品所采用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通过研究文体,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深入探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文体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文体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推动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拓展】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通过概述文章内容、介绍文章结构和阐明研究目的来引领读者进入主题。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文体学的定义和起源进行阐述,探讨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体学对文学研究的意义,讨论文体学在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文体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文体学的研究内容,为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阅读路径。

1.3 目的文体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学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揭示文本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特征,进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通过文体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内在结构和意义,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文学视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文体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特点,揭示不同文体背后的社会、政治、宗教等因素对文本形式和内涵的影响。

通过对文体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增进人们对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因此,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文体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文体学在文学研究、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文体学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交流。

《文体学五种文体》课件

《文体学五种文体》课件

3 写作技巧
运用场景描写和人物心 理刻画,增强故事吸引 力。
描写文
定义:以物体、人物、景色等为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刻画的文体。
特点
通过精细描写绘制生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形态和特点。
常见类型
风景描写、人物描写、物品描写等。
写作技巧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描写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说明文
定义:通过解释、说明或展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特点、性质、原理等的文体。
1
特点
结构清晰明了,注重事实陈述和逻辑推理。
2
常见类型
科普文章、说明书、教程等。
3
写作技巧
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Illustrated Or Descriptive PPT Slides,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议论文
定义:通过明确论点,分析论证和阐述观点的文体。
《文体学五种文体》PPT 课件
通过《文体学五种文体》PPT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文体的定义、特点、 常见类型和写作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不同的文风。
记叙文
定义:一种以时间为基础,叙述事件发展和人物故事的文体。
1 特点
注重事件顺序和时间表 达,具有连贯性。
2 常见类型
小说、故事、传记等。
1
特点
提出明确立场,辩证论证和回应不同观点。
2
常见类型
论述,评论,辩论等。
3
写作技巧
运用论据和例证,具体分析问题,提出合理观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诗歌
定义:以表达情感和思想为目的,通过艺术语言创作的文体。
特点
押韵,节奏感强,富有声音美 和意象美。
常见类型
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等。

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是什么关系?

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是什么关系?

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是什么关系?文学文体学属于文体学的范畴。

文体学,一译风格学,现大都译为文体学。

它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

但目前学术界对文体学的定义及其内涵的理解还从说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

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

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

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

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

”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风格学、修辞学: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

”(style、stylistics,现译文体、文体学)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分支学科:语言风格学、语音风格学、统计风格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风格学stylistics: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乎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

自古以来,风格就是一种研究对象。

”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风格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拭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

”文体学是文艺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金哲等主编的《世界新学科总览》(1986):“文艺风格学:亦称文艺文体学,简称风格学,是本世纪60年代在西方语言学和文艺学之间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它批发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引入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使西方当代文艺学的面貌为之一新,其发展和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瞩目。

”日本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1974):“文体学原则上可以理解为是研究散文所表达现来的语言形成的学科。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一、引言文体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遵循的一定规则和方式,它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

文体学则是研究文体规范、特点、演变等问题的学科。

二、文体的概念1. 文体的定义文体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按照一定规则和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

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是语言运用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2. 文体的特征(1)词汇:不同文体使用的词汇不同,有些词汇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文体。

(2)句法: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3)修辞手法: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4)语气: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语气,如散文常常采用抒情或议论性质,而新闻报道则通常采用客观中立性质。

三、文体学的概念1. 文体学定义文体学是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上相异或相近之处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上相异或相近之处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

它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文体的特点、规范和演变;(2)不同文体之间的异同;(3)文体对应用场景和社会背景的适应性;(4)文体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发展趋势。

四、文体学的内涵1. 文体学方法论文体学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历史比较法、对比法、调查法等。

它既注重理论分析,也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来揭示各种文体规范和特点。

2. 文体与社会背景各种文体都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

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形式,而散文则更多地用于表达政治观点或人生哲理。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所使用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可以揭示文体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3. 文体的演变文体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变迁而发生演变的。

例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在逐渐改变。

通过对各种文体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可以揭示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4. 文体与语言规范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

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引言文体及文体学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文学表达方式的分类、特征和规律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文体及文体学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文体的概念和定义1.文体的概念–文体是指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是作者用以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方式和手段。

–文体即文学作品的类型或种类,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体是一种抽象概念,是对作品表达方式的总称和归纳,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持久性的特点。

2.文体的定义–文体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包括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表现。

–文体是作品形态的总称,是作品个体的类型化表征,是文学作品的通用方式和规范。

二、文体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1.文体学的概念–文体学是对文学作品语言形式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表达特点和内在规律。

–文体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与语言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文体学是通过对文学作品形式和表达手法的考察和分析,以期揭示文学创作规律和审美特点。

2.文体学的研究范围–文体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包括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体裁等方面。

–文体学关注的问题包括文学作品的分类、创作原则、语言运用和审美效果等方面。

–文体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文本学、语言学和比较文学等多种方法和角度。

三、文体及文体学的意义和作用1.文体的意义–文体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属性,是文学作品与其他形式表达的区别和特点。

–文体可以体现作品的风格和个性,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文体是文学作品传播和接受的媒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赏析作品。

2.文体学的作用–文体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写作规律,有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分类和整理,为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加深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文体学与文体分析

文体学与文体分析

文体学与文体分析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文体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致力于研究文本的特定形式和风格,以及这些形式和风格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所起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介绍文体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文体学的基本概念文体学是关于文本形式与风格的研究,它试图描述和分析文学作品的特定属性。

文体学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节奏、韵律、语言运用等方面,从而揭示作品的特定风格和意义。

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细节和语言表达来探究其文体特点。

而定量方法则侧重于利用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大规模的文本数据,从而寻找规律和模式。

二、文体分析的重要性文体分析是文体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它对于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文本的形式和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文体分析能够揭示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传达的情感。

通过研究作品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词汇选择等,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对于作品的精心构思和表达方式。

文体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的意义和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三、文体分析的应用文体分析在文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其次,文体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对不同作家和文学流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深入挖掘文学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此外,文体分析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和翻译。

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文体分析可以为翻译者提供指导和借鉴,使译文更加忠实地传达原作的风格和意义。

综上所述,文体学与文体分析是文学研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通过对文本形式和风格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文体分析作为文体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能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还有助于比较研究和教学翻译等应用领域。

文体学文档

文体学文档

文体学文体学是研究文学作品的特定风格和形式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体裁特征等方面,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文体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

1. 文体学的定义文体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包括文学、语言学、修辞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它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体裁特征等。

文体学探讨的是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如何影响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2. 文体学的研究方法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

在文本分析中,研究者会详细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

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揭示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以及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较研究则是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深入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

除了这些传统的研究方法之外,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体学研究也开始应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快速、更全面地分析大量文本数据,并发现隐藏在作品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3. 文体学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文体学在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进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揭示作品的美学价值。

文体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审美体验。

同时,文体学也是文学批评家进行评价和评论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帮助他们对作品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此外,文体学还对作家的创作起到指导作用。

通过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研究,作家可以了解不同体裁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些特点和要求来创作作品。

文体学可以帮助作家提高创作的技巧和表达的效果。

4. 结论文体学是研究文学作品形式和风格的学科,它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和体裁特征等方面,探讨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

文体学在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文体学

中国古代文体学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体裁、风格、流派等理论的学科。

在古代,文体学是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分支。

中国古代文体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形成了包括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和风格的庞大体系。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体裁、风格、流派、作家作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诗歌和散文。

诗歌有五言、七言、乐府等格式,散文有经、史、传、记、赋、碑、诔等多种形式。

同时,文体学也关注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以及不同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古代文体学注重文本分析、文化分析、历史分析和哲学思考等多方面的综合,强调感悟和审美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文体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中的文体学与修辞知识点

英语中的文体学与修辞知识点

英语中的文体学与修辞知识点文体学和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艺术表达的重要分支。

它们涉及到英语语言的不同风格和用法,以及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提升表达的艺术性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英语中的文体学和修辞,包括其定义、应用和常见的知识点。

一、文体学1. 定义: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表达风格和特点的学科,包括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特征。

2. 应用:文体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本的特点,如小说、诗歌、散文和新闻报道等。

3. 知识点:- 叙述文体:用于描述事件、故事或经历的文体,如小说和传记。

- 说明文体:用于解释、阐述观点或提供事实的文体,如科学论文和说明书。

- 议论文体:用于陈述和辩论观点的文体,如论文和演讲稿。

- 描写文体:用于描绘人物、地点或对象的文体,如诗歌和旅行报道。

- 敌对文体:用于抨击和讽刺的文体,如讽刺小说和政治漫画。

二、修辞学1. 定义:修辞学是研究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它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2. 应用:修辞学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写作等领域,使语言更生动、美观和有说服力。

3. 知识点:- 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绘。

- 拟人: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增加描写的生动性。

-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强调某种观点或感觉。

- 反问:用问句的形式提出观点,以引发读者思考和关注。

- 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反复使用相同的词或短语,以产生韵律感和强调。

- 对偶:通过相似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

通过掌握英语中的文体学和修辞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和具有说服力。

文体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本的特点和风格,而修辞学则可以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效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让你在英语学习和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文体学期中作业
第一章
文体学的定义: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所使用的语言的风格的学科。

本书中所涉及的是现代文体学,它指的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概念和技巧研究所使用语言的风格。

现代文体学可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学和文学意义上的文体学。

文学意义上的文体学仅研究不同文学作品特有的特征。

而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学主要研究语言中一些主要变体的风格特点,同时也会研究一些重要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戏剧、诗歌)。

从这一层面上讲,在一些情况下,这两种文学体裁可共同使用。

语言定义的发展:1、1906~1911年现代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信号系统,而美国结构主义将语言视为统一结构,习惯的集合。

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语言被视为研究人类社交活动话语本能规则体系。

而此类人类活动指的是言语行为,言语事件。

言语事件中有三个主要方面:通过空气中一些听得见的声波及表面上一些看的见的符号传播的一些实质上、形式上及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语言。

由于语言使用的领域、使用者及使用时间、地点、目的、媒介、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语言就有许多种类。

如古英语/现代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黑人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正式/非正式及口语/书面语。

语言主要有三种功能:指示功能、交际功能、文本功能。

文体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语言习惯。

学习文体学,必须对不同语言特征有系统的了解,在交际中使用得体的语言,不同文学体裁与不同文学特征相一致,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第二章
语言并非单一的现象,学习文体学帮助我们做到在不同的言语事件中使用得体的语言。

注意语言分别在大场合、普通场合、俚语表达或非正式场合下的使用。

学习文体学可帮助我们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文学评论有描述、解释、评价三个步骤。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常打破语言结构中的常规规则(即变体)或频繁使用某一语言特征(重复),以起到使文章增色的作用。

在英语语言常规背景下突显语言特征的方法就是我们所指的前景。

文体学研究有实现翻译多元化。

语言有不同的变体,其不同的作用。

而每一种语言变体都有其相当普遍使用的特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根据语言的种类及其功能来表达译文的原意。

翻译一些应用文,诸如:请柬、通知、告示、规章制度及处方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目标语的惯用表达。

在翻译前,译者应该通读全文,了解本文的整体风格:主要包括词汇特征、句子特征、修辞手法、表现形式、语态、风格等。

翻译时,注意了解源文所属的形式:(1)古正式英语要翻译为古汉语(2)现代正式英语要翻译成得体的现代汉语(3)一般信息英语要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4)英语口语应翻译为汉语口语
第三章
言语事件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固定语言特征与语言的变体是一致的。

它可分为两类:一类与使用者在言语事件中相对稳定的特点有关系。

另一类与使用者在这些事件中所使用的语言有关。

与这两类相对应便有了方言变体和使用域变体。

方言变体,指的是与方言的不同使用者有关的语言变体。

使用域变体指的是与语言的不同用法有关的语言变体。

方言可分为个体方言、时间方言、地区方言、社会方言、标准方言。

个体方言指的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及写作习惯中体现的特征。

时间方言指的是语言在某些特定时间段会带有的特定的历史变化。

地区方言指的是不同的地区会形成的的不同的言谈方式。

例如: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汇、语法方面都有细微差别。

社会方言是指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中会形成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又可分为社会经济阶级变体、种族变体、性别变体、年龄变体。

标准方言以一些受教育者的说话、写作方式为基础的语言变体。

使用
域可分为谈话领域、谈话的方式、谈话的大意、使用域的概念。

使用域与方言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谈话者尽管地域、阶级、种族、性别不同,都可说许多使用域。

同样,使用域特别是与某些群体的人,尤其在一些高度情况化的领域也会带有方言的特色。

学习文体学,我们可知道语言变体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
文体学在语言描述中的目的是为人们想要的分析文本提供分析方法论。

因此,我们必须确定文本,仔细分析文本,记下其文体特征,运用语言的多个层面来谈论他们。

语言层面可分为语音层面、拼写层面、词汇和语法层面、语义层面。

语音学指的是对语言中声音组织系统规则的研究。

笔迹学指的是对语言书写系统的研究。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核心部分。

它研究语言中的句子。

语法又可分为形态学(研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句子结构学(研究词汇在句子中的外部联系)。

词汇学研究文本中的具体词汇、它们之间的分配及意义。

语义学研究文本的整体意义,从句子构造方法及重音使用方法上派生出来的意义。

文体特征的三个层面:1、语音特征:原音、辅音、重音、节奏、语调。

部分特征:拟声学、声音符号、同化、押头韵。

前部分特征:重音、节奏、语调、音高、音长、停顿、音速。

笔迹特征:字母、数字体系、标点符号、大写、标题、斜体、括号、图表、段落、空格等。

2、语法特征:句子类型、从句类型、组合类型、词汇类型。

词汇特征:一般构词法、联想意义、搭配。

3、文本作为一个语义单元、连贯、段落、谈话形式。

修辞手段:比喻义、矛盾、夸张。

语音描述的步骤:1、系统地看文本,记录不同文体的文本重要性 2、注意语言特征使用频度 3、评估文体特征的重要性 4、评论文本的总体语言特征
第五章
正式程度与某些语言特征相互联系。

词汇中一些有同一个词的多种变体,这些词中有些是正式的,有些是非正式的。

一般而言,正式语体多以使用正式词汇(主要是学术词及科技术语)为特征。

学术词多为希腊、拉丁原著中的借词。

科技术语多为科学、技术学科中的词汇。

而非正式语体多使用非正式词汇如口语、俚语、卑语。

口语多为简单词、俚语,多为一些特殊群体达到一些特殊效果而使用。

语音学上的正式与非正式:语音中的连读。

句子中的正式与非正式:在正式语中不以介词为结尾,而非正式用语使用介词。

正式用语多使用长句、复杂句子结构、形式主语、名词、多重修饰的复杂名词结构。

而非正式用语多使用短句、简单句、连接词从句、省略句、反意疑问句、第一、二人称作主语。

语义上的正式与非正式:正式语体多使用省略。

非正式语体多使用连接词/短语。

正式语体多依赖于词汇上的反复重申,而非正式语体多使用连接词/短语。

非正式语体结构松散、缺乏计划,而正式语体多紧凑。

第六章
我们比较对话(以朋友间的对话为例)与写作(书本上的文本摘要),我们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
1、听者/读者的参与通常在对话中都假设听者的存在。

这就需要说话者使用信号
来显示其信息,从而获取听者的注意力。

然而,在书写文本中,一般假设读者
不存在,因而,直接来自读者的回馈是不存在的。

因此,作者不需指示其信息。

2、语言明确性的区别在交谈中,参与者依赖于普通的背景知识和他们信息中的
瞬间语境。

瞬间语境能消除明确语境中的模糊性和负面信息。

写作一般不需瞬
间语境来理解。

其读者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本,而作者必须在纸上明
确写出其想说的。

3、准备上的不同写作要求作者对其所写思维的逻辑安排有明确的概念。

交谈一
般多为自发的,参与者不需仅集中于一个主体,由于说话主体总在变换。

口语文本与书面文本在语法、词汇、语音、形上的特征区别。

语法区别:口语文本中,句子多为短句,从句连接松散,多用省略,从句简单,名词不常为主体,动词组合简单,而在书面文本中则相反。

词汇区别:口语中简单词,习语的频繁使用,多使用短语动词,模糊术语,大量词汇意义上的夸张、俚语,而在书面语中,词汇词义多斟酌、明确,出现一些科技术语和学术词。

语音学和笔迹学上的区别:口语多使用语音特征而写作多使用形态上的特征。

第七章
口语是语言活动中最基础的形式。

对话的特征就有助于我们研究口语变体。

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

对话就使用域可分为:经济学、国内政治、国际交流、文化、教育、科学、运动、娱乐、新闻、家庭、孩子、友谊、天气等话题。

就方式而言,可分为自发性和非自发性。

就个人生活而言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

就功能而言是信息化的。

语言层面上的文体特征:
1、语法特征:日常对话展现简单直接句子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特征。

这体现在
句子多为短句,多省略,多使用第一、二人称,从句中that 的省略,句子最
后的介词和动词缩减。

2、词汇特征:在日常用语中最吸引人的部分,确保表达简单明确,直白。

口语
多用模糊的术语及俚语表达。

多用短小的词及模糊表达,经常使用口语表达,
习语及短语动词,使用词汇意义上的夸张或俚语。

3、声音学的特征:频繁使用基本诗体形式,在语气单位内使用诗体变体,频繁
停顿,不平衡的音速,辅助语言功效的自由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