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外部空间中人性化尺度的涵义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校园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浅谈高校校园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务。 1 . 2 整 体 性 的 原 则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应 以系统的思 维来思考校园课外 交往 空间的整体性 。整体性 要求设 计者无论在 总体规划 、 建筑设计还 是在景观设计 . 始终要 考虑到人活动 的第一位性 和多样性 . 从 空间布 局到细部设计 都能满 足学生 不同层次交往 的需求 因此校园 的规划建 设要从 只重视建筑单体设计 、 忽视空 间环境 的营造转 向到对 建筑 群体 关 系与外部空间 的创造并 重上来 .把 室外交往空 间视为与建筑 相共 生、 独立完善 的整体 。 1 . 3 开放性 的原则 现代 的大学教育 已经开始突破象牙塔 的围墙 .超越地域 的限制 . 面 向社会 。 面 向世界 . 大学开放化成为必然 的趋势 。“ 校园 向社会化 开 放既是社会 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方面 . 随着知识 经济 的发展 . 校 园愈来 愈承担起地 区文化资源 中心的作用 . 同时社会也期 待着校园研究成果的转化。 另一方 面 , 校 园为了培养高 素质 、 全面开 拓 型人才 . 也需要与社会的交流 , 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 。现代 大学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校园空间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 1 . 4 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原则 校园不同人群的多样性 行为需求 决定 了校园交 往空间的多样性 . 其 目的是在校园内营造一个 多层次结 构的可参与性 空间环 境 室外交往 空间的多样性 包括形 态和功 能上的多样性 形态上 的多 样性主要指活动场所 的多样性 . 空 间层次尽可能 丰富 . 以对 应不 同行 为活动和不同层次的人群的需求 : 功能上的多样性体现为空间容纳活 空间尺度 、 建筑造型 满足交往 的需 求和知觉 动的多样性 , 即功能复合性 。多层 次的空间 , 具备 了多种 功能的复合 , 普遍 性设计 的规范原则 . 体验 。 可进行 多种形 式的交 往活动 . 能满 足大学 生多种 心理需求 … 情 境“ 的产生 主要依靠 学生对 校园物 质环境 整体氛 围的感 受 . 即 2 人性 化 设 计 方 法 是学生对物质 环境 的一种文 化上 的感性直 觉. 一种对 物质 环境在精神 校 园室外 的场所具有激发人的情感 人性化 的理念在设计 中应体现 出以人为本 的思想 . 就是 以人的感 上 的直 观感受 而引起 的心物共振 。 能刺激人对物质 环境 的一 种文化上 的感性 直觉 . 一种 心理 受作为基本 出发点 . 时刻思考什么是学生在室外进行交往 的需 求以及 的亲 和力 . 如何满足他们 的需求等根本性 问题 学生对室外交往空间的需求是多 共鸣 。 “ 意境 ” 则 是情感的某种 升华 . 是在情 感的基础上 的一种再认识 、 样 的, 但总括起来 , 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行为活动 , 获得亲切 、 舒适、 再理解 . 达 到一种在文化上 的领悟 . 以及 对校园物质 环境 所期望表 达 轻松 、 愉悦 、 尊严 、 平等 、 安全 、 自出 、 有活力 、 有意味的心理感受 所 谓 的精神潜质和文化 内涵深层 的理解 .并反馈到学生们 的精神世 界 . 使 的人性化空间就是能给人以这样的体验与感受的空间 他们 的精神世 界得 到充实 . 受 到启 迪 . 从 而对 他们 的精神 世界起 到一 2 . 1 人性化的尺度 进而可能升华他们的思维和约束 自己的行为 人是设计的 中心和尺度 ,尺度 意味着 人们感受 到的大小的效果 . 种动力作用 . 组 织丰富有序的空间序列。人们在不 同的空间形式 、 空 间序列 中 不同的尺度 , 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 。 把握好空 间的尺度 . 空问才会有情 一个有 着丰富有趣 、 合乎理性 的空间序列 感、 才会和谐 、 才会丰富 . 才会被人们乐 于接受 因此通 过对 人性尺度 进行 不 同层次 的交往 活动 . 是保证 一切行 为活动正常的基本条件. 尤其是大 多数 ( 下转第 1 8 9页)

论大学校园室内外环境人性化设计

论大学校园室内外环境人性化设计

论大学校园室内外环境人性化设计作者:贾琼李军赵维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0期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的建设日益受到建筑界的重视,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室外空间环境,其规划和人性化设计的优劣将极大地影响到整个校园的环境品质。

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校园规划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部分被看作是“边角余料”的建筑物外的“空地”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仅仅将他们看作是烘托主体建筑、美化校园的一种造型元素,而忽视了人对环境的感知,忽视了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作用。

实际上,特别是对于校园而言,一草一木都在参与着教育活动,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塑造和熏陶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如今全国各地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政府支持教育建设,掀起了一股大学建设的浪潮。

高校区的规划与人性化设计成为目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主要课题之一,由于受到设计的时间、观念及各方面影响,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也出现了趋于特色不明的倾向,常常流于常规的设计手法,注重平面的构成形式,整齐大气的空间序列,许多方案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忽视了对地域、环境、人文、人性化的追求。

例如户外空间作为校园里非正式交流、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其空间品质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品位。

然而当前的一切变化给校园户外空间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尖锐而突出的问题:户外空间人性化关怀不足:例如建筑的集中化布置,户外空间空旷单调、缺少层次;校园规模巨大,追求宏伟气势,户外空间尺度巨大,违和感和领域感不足……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人们对校园环境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校园户外空间缺少活力,学生对其的使用频率因此降低,从而影响了整个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品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规划和人性化设计进行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以促进师生们的思想交流、学业交流、语言交流、情感交流。

校园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校园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校园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摘要:以沈阳建筑大学教学楼庭院空间为例,列举了庭院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的分析和调研探讨庭院空间的设计应以人的行为研究为基础,营造能满足师生需求的人性化空间。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性化空间,庭院空间,行为研究一.人性化校园空间的必要性校园空间是为学生、教师、工作人员提供活动和交往的场所,校园空间是否合理取决于其能否最大限度激发人与人、人与空间的互动和即兴交流。

人性化设计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

人性化空间是能满足人舒适、亲切、轻松、愉悦、安全、和自由等体验和感觉的空间。

环境是人的活动的载体。

营造适合并能为交往活动创造机会的校园室外空间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庭院空间的现状沈阳建筑大学庭院(图1-1)位于教学区,网格式的布局将庭院分割成九个空间,每个庭院由教学楼围合而成。

庭院仅是过往的空间而非“驻足停留”的空间:(1)庭院利用率低。

夏秋季节庭院正常使用,而冬季则关闭院门,庭院处于未利用状态。

(2)庭院中设施单一、不完善且遭到破坏(图1-2)。

缺少照明设施,为阅读、休憩活动服务的设施太少,利用率低部分设计还缺乏管理和维护。

(3)景观单调,缺少竖向设计,植物单一(图1-3)。

尤其在秋冬季节,植物落叶后,庭院景观萧瑟。

(4)庭院功能单一。

庭院应该给学生提供阅读、休息、交流等活动的场所,目前庭院给这些活动提供的空间和设施都太少或简单,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同学利用,而且庭院缺少自身特色,可识别性和空间指向性差。

庭院也有自身的优势:(1)教学楼与庭院空间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观景视角。

(2)庭院平面设计丰富,层次清晰。

铺装形式多样,与绿化的分割形式体现了教学区特有的规划设计特色。

三.基于行为研究的校园人性化空间研究3.1人性化校园空间这里研究的人的行为不是“个性行为”而是“群体习惯”。

我国的行为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即人体工程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指人的尺度和人的习惯。

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探析

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探析
集文化性 、 教育性和艺术 性 于一体 , 这是 其与城 市广 场的 主要 区 不适 。 别之一 。李震 L等认为高校广场是高校的“ l 起居室”其 比城市广 2 2 人性 化 的设计要 素 , .
场更 具备场所的归属感 和更 强的限定性L 。 2 ]
13 人 性 化 . ’
2 2. 建筑雕 塑小品 . 1 在生理、 心理、 色彩、 造型、 比例和质感等方面满足使用者需 求。
人(9 8年 ) 19 增加 到 23 0万人(0 5 ) , 0 2 o 年 )个别 院校在扩招 、 合并 下 , 满足 人们生 理 、 心理 、 行为 、 官 、 感 精神情 感 、 审美等 多方 面的
等情况下甚至扩大了 5倍以上 , 大部分高校 不得 不对基础设 施 需求 , 绝 方便人 们生 活 、 学习 、 闲 、 休 娱乐 和工作 , 量减少和 降低人 尽
这里可 以简单理 吸引人们 聚会 的场所 , 为满足城市社会生活 需要 , 由建 筑物、 道路 系统的边缘 空间—— 群落 交错 区与生态交错带 , 解 为不同景观交错的区域 , 高校广场 的边缘空 间就是该 广场与其 和绿 化地带等 围合 或限定形 成 的具有一 定主 题特 点的开 放的公
高 校 广 场 边 缘 空 间 的 人 性 化 探 析
孙 陶 泽 陈 月华
摘 要 : 过对高校广场 边缘 空间的特点 、 通 人性化及相 关概念 的论 述, 析 了其设 计要素和特 征, 分 然后提 出了相 关的建

议 , 出高校广场边缘 空间的人性化就是要最大 限度地满足 师生感 官、 指 行为、 生理及 审美 等要求 , 以创造 出更好的学 习、
12 高校 广场 .
高校 广场 属于城市 广场 的一部 分 , 与城市 广场 相 比, 大学 校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需求研究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需求研究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需求研究摘要:本文从对人性化的认知入手,以高校校园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人性化需求,以期能为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适当的理论参考,使今后的高校校园环境更具人文关心。

关键词:环境设计需求高校校园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孕育学术思想的场所,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校园是无声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品格和行为。

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在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根底上,以人为本,表达大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使学生在接受高深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人才。

1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约是18~25岁左右。

这个年龄阶段,躯体形态生长发育速度放慢,体格机能素质和适应能力已到达较高的水平。

在心理开展上,迅速趋向成熟但还未到达真正的成熟。

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有其自身的开展特点。

1.1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大学生群体处于青年期的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的儿童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

这种过渡性会使青年处于幼稚性与成熟性、依赖性与独立性、情绪性与理智性、盲目性与自觉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之中。

[1]由于这一阶段的跨度较大、变化迅速,我们很难将青年期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来理解。

青年期阶段的大学生兼具了儿童期晚期和成年期早期的一些特点。

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阶段相比,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与中学生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自我意识是一种完整的心理结构,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

[2]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开展,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显著提高,在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开展。

思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自我,而是更多的与社会问题相联系。

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探析

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探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920042202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探析收稿日期:2006210223作者简介:孙陶泽(19792),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4陈月华(19632),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孙陶泽 陈月华摘 要:通过对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特点、人性化及相关概念的论述,分析了其设计要素和特征,然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指出高校广场边缘空间的人性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感官、行为、生理及审美等要求,以创造出更好的学习、交流沟通和休闲的场所。

关键词:高校广场,边缘空间,人性化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从476.3693万人(1998年)增加到2300万人(2005年)),个别院校在扩招、合并等情况下甚至扩大了5倍以上,绝大部分高校不得不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领土”得到进一步“扩张”。

作为校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场,其边缘空间的人性化体现是否有所增强是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

1 相关概念1.1 广场广场是位于城市中(绝大多数),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它是经过铺装,高密度构筑物围合,并吸引人们聚会的场所,为满足城市社会生活需要,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地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具有一定主题特点的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具有服务对象多样化和交通、游憩休闲、文化、商业、集会等功能。

1.2 高校广场高校广场属于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与城市广场相比,大学校园广场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处于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其服务对象更为明确与集中,即广大师生。

与城市广场有许多的相似性(柯布西耶就曾把大学校园比作一个微观都市———Colleges as“Cities in Microcosm ”),但其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职能决定了其集文化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这是其与城市广场的主要区别之一。

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人性化教育

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人性化教育

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人性化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教育空间的设计,认为空间设计与教学效果有密切关系,而人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性化教育的概念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为核心。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的建筑空间必须要与人性化教育的理念相匹配,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

首先,教室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科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发展、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都不同,在教育空间的规划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例如,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在语文、数学课程,在设计时应该确保教室明亮宽敞,色彩丰富,没有刺激性强的色彩,布置符合孩子身高、视线、弯腰角度和就坐姿势的桌椅等。

中学生一般课程较多,需要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所以教学空间的设计需要具有适当的教室大小、合理的布局和舒适的环境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对于专业实验室、音乐室等,也应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学校的建筑空间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交往和互动。

交流与互动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学生中,社会性是生命力的关键之一。

学生们在空间中的互动是他们在学校环境中发挥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练习。

因此,校园的公共空间应考虑到学生交往的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开放、充满活力和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们能够自由地交流。

例如,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阅读区等是学生们互相交流与分享的重要场所,应该尽可能创造出更加轻松、自由的环境。

除此之外,学校建筑空间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艺术性和创意性。

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精神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术的各个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空间)在学校建筑空间的规划中,也应充分运用,以创意的方式来表达学校的文化价值。

例如,在校园内提供各种文化艺术展览、艺术课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学校则是千千万万学子的第二个家,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性化关怀。

如今,随着教育的进步和人们认知的提高,更多的中小学在校园建设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人性化体验,关怀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成长发展。

人性化建筑设计,是指在设计建筑环境时,从学生的自我发展、成长需求、情感需求等角度,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打造一个和谐、舒适统一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和体验。

首先,校园建筑应该注重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久坐学习的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和压抑,而且无聊的课堂会让他们很难感到关心和温暖。

此时,人性化的设计应该注重在教室内部和外部设计中融入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和色彩,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氛围。

比如,通过有趣的墙壁彩绘和悬挂艺术设计,人们很容易感到既有一定的动感和活力又有自然和温馨的氛围,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感到愉快和放松。

一些高智商大脑認知專家称之为“美学认知”也是針對这一點,他们发现,人们不仅仅是依据客观知觉,还需要有着广泛的情感反应。

因此,在校园设计中,创造一个愉悦的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考。

其次,校园设计应该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体验。

很多学校的校园设计都很注重安全和实用,但很少有校园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满足孩子多样化的需求。

孩子们是天性好动的,因此,在校园环境中建造具有多种体验和运动能力的健身场所、游戏场所、科技实验室等方案,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兴趣爱好,也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更加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

再者,注重音乐、文学和艺术等人性化元素的体现也能够增添学校氛围,让师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

例如,在校园设计中加入美术馆、图书馆、艺术工坊等,使学生们能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不断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这种人性化的关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素质发展。

高校校园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以天津地区为例

高校校园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以天津地区为例

与 植 物 相 组 合 的景 观 和 空 间 。 石 材 与 植 物 的组 合 能 够 体 现 出生 命 、绿 等特 点 。 石 材 与 地 被 植 物 组 合 , 也 可 与 乔 木 、灌 木 组 合 形 成 空 间 效 果 。石 材 与在 石 材 的 缝 隙 之 中生 长 的植 物 在质 感 上 也 形 成 对 e E ,石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时 间 广 场 就 运 用 石 材 与 金 属 结
2 0 1 3年末 ,天津有本科院校 2 O所 。本文选 取 了这 2 0所 高校的广 场空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广场 的 形式 、 色彩 、 材料 、 尺 度 将 是 研 究 的 重 点 。

合 ,广场 的边界 由圆形的钢架限定 ,高大 的构架 、
四广场的比例尺度广场比例与尺度的恰到好处能够带给人与广场功能相适应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校园内的核心景观的广场一般具有展示校风校貌校园特色的功能在设计时其所占空间以及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往往较大而其它供集会交流实用的规模较小的广场则尺度较小有较强的亲和力
城市建筑 I 规划・ 设计 l U R B A N I S M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l P L A N N I N G ・ D E S I G N
有 自然 的美 。木 材 的质 感 、颜 色 与 石 材 互 为 补 充 , 相 互 影 响 ,在 木 质 材料 的 配 合 下 ,石 材 也 能 表 达 人
与植物 、雕 塑、小品、铺地等空 间元 素效果的表达 息息相 关。色彩既能够作为景观 的形 成标志 ,也可 以作为 辅助 元素,衬托其它表现 手法 的表达 。构成 校 园广 场的主要有植被 、地面铺 装、雕塑、小 品、 水景 、灯光 等。其 中本节会对铺 装植 被、水景和灯 光会在后面做具体 阐述 。 按 照 功 能 需 求 的不 同 ,不 同 功 能 的 区域 就 可 以 使 用 不 同 的 色 彩 进 行 空 间划 分 。 使 用 亮 度 和 饱 和 度 较高 的色彩 能够激起人 的活动 的兴趣 ,活动 区域可 以适度 采用 。而校 园广场 的中心区域 ,经常表达学

例谈人性化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

例谈人性化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

例谈人性化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1. 研究背景近年大学校园的快速扩容使得大部分新建校区过于呆板无趣,尤其空间处理忽略了人本身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

因此,通过研究,采取人性化的改造设计,塑造具有引导性的交流空间已日益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加速建设的同时对于校园户外空间的营造却大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户外空间面积及数量不足,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 在新校园的整体规划中忽视了户外在整体中的均匀布置及人的需求。

3. 户外交流空间人性化欠缺,文化传统流失。

因此,如何能创造"宜居的"、"人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人性化,强调在设计是要以人为本,充分理解人的各种需求,以满足人的需求。

[1]2.调查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大学户外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本组以湖南科技大学的户外空间为例,对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3107亩,建筑面积97.43万平方米,但基于学校办学时间长,大部分公共设施老化损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2.1 实地调查从实地调查看,湖南科技大学南北校区都设有不同数量的桌子、休息石凳、长廊、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

从数量上来看,南北校区的设施数量大致相等,但由于北校区新修公寓,人数较多,人均公共设施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公共生活的要求。

2.2 问卷调查本组对湖南科技大学的在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以问答形式发出,问卷共发出300份,回收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2%,男性141名,女性134名。

问卷结果统计如下:有140位以上的同学将公共空间与休闲空间划等号,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公共空间也包括教学楼和宿舍等,这反应了师生对于校园空间的理解还是存在不足和差异。

在校园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问题中,有148人认为公共空间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并说明了人性化体现的方面,有112人认为目前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存在一部分不人性化的地方,有待改进。

大学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大学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大学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摘要]对人性的整体范围的关注,是二十世纪后期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性化已经在人类社会扩展为一套普遍而适用的评估标准,大学校园的步行空间作为校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角度,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必然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个关键评估尺度。

[关键词]大学校园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般分布于各种尺度的校园空间中,全面容纳校园的步行交通和公共生活,承载着校园文化交流和休闲生活,促进了校园活力。

本文尝试以步行这个校园最基本的活动作为切入角度,通过分析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特征,引导出校园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

一、关于人性化设计的思考人的存在是场所精神的灵魂,同时场所也因为人的存在和使用而变得有意义。

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具体需求、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空间设计,达到精神与物质、人与环境的和谐,以满足人在空间中的活动需求为最终目的的设计思维模式,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要、人的活动规律、人的自由创造为出发点,以实现与人密切联系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环境为真正目标的设计,才是真正优秀的设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人性化和人性化设计的出现,完全是设计的本质要求使然,因此设计的人性化已经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普遍准则。

大学校园内交通主要以学生上、下课和业余时间的步行以及骑自行车为主,而且这种交通具有规律性和同时性,尤其是在上、下课时,人流非常集中、密集。

根据大学校园生活活动特征,校园步行空间可划分为交通性步行空间和生活性步行空间。

交通性步行空间连接校园内部的建筑空间和活动场所等公共节点空间,满足各功能区之间日常人流活动的步行交通需求。

生活性步行空间在解决校园步行交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容纳了普通空间的行人交流、休闲等多样性的校园生活。

二、大学校园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及要点根据大学校园的独特性,在人性化步行空间的设计实践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

基于人性化尺度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人性化尺度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人性化尺度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大学城的建设,校园外部空间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校园外部空间是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的场所,其设计是否合理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

然而,目前许多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仍然缺乏科学性和人性化,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以人性化尺度为基础,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在保证校园外部空间美观和实用的基础上,将主要从人性化因素出发,考虑人的感受和行为习惯,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以人性化尺度为基础,分析人类行为习惯,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2 研究内容(1)梳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探讨人性化设计尺度在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人类行为习惯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要求;(3)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需求和评价,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4)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方案,并进行实地验证和优化。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3.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校园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探讨人性化尺度在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研法,对大学生关于校园外部空间的需求和评价进行调查和分析。

3.3实地调研法分析大学校园外部空间不同建筑环境的人性化需求,了解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4模拟设计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运用人性化尺度设计理念,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模拟设计和方案优化。

四、预计结果通过本研究,将提出针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方案,并进行实地验证和优化。

该研究结果将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生活品质的提高。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一点思考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一点思考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一点思考摘要:高校校园的户外空间对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师范学院为实例,对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构建人性化校园户外空间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高校校园规划风格,校园的规划无论如何设计,其都是对建筑群体之间进行的某种空间组织。

在进行校区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可能会认为建筑的造型分重要,但是却忽略了人眼高度上和人们平时穿过建筑之间空间时的感受。

在校园中,教师们、学生们都可以进行非常规的即兴交流。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人受教育的机会往往发生在户外,这与他所就读的专业和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

因此,只有当校园的户外设计具有人性化,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中国高校校园空间发展现状如今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增多,校园面貌正在发生着快速地变化。

受特定的地形、气候、学校性质规模和校园精神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校园规划。

但是校园户外空间却常常被忽视,这种忽视首先表现在规划阶段,过多注意户外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的构图关系,如虚实、开合对比等;接着是后继景观设计阶段的片面注重视觉效果的“唯美主义”和热衷于创造所谓校园文化。

而校园户外空间的主要活动,即交通、交流、学习、运动和休闲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校园的特色、文化、生态也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这样的户外空间设计阻碍了高校户外空间独特魅力的形成。

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一些“自然生成”的以一个大学为主的大型大学城,我国的校园建设是以一种“主动构建”的模式,大部分是放弃老校区,在城市的郊区重新规划建设大规模的新校区。

这些校园的规模扩大了,可以容纳的人数也多了,但是校园的设计上却任然是陈旧的、机械的功能分区思想,一味地强调分区的明确,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校园景观人性化分析

校园景观人性化分析

大学校园的室外环境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园景观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

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多发生在户外,并与他们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景观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高等学校环境人性化营造1.1高校景观环境分析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类文化的传播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文化的一种载体。

如:建筑、雕塑、工业产品等等,因此,校园景观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

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的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

”大学校园要满足人性化发展的需要,什么是人性化?就是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满足人的幸福的需要和人的精神和品质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绿色的生态环境,有树、水、池等等能够提供人生活愉快的环境。

精神的环境就是要满足人的审美的需要,有廊榭、亭台、户外座位、泉水、瀑布、小卖等能够满足大学校园休闲、休息的环境。

什么是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

对于未来大学校“园”的构想是集自然、空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校园”是符合大学校“园”人性化要求的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他们渴求变化的空间。

大学校“园”应是一种生态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共生的概念、代谢的概念、发展的概念,同时保护和控制的概念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学校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

学校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

学校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学校建筑设计在成千上万个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空间,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人性化考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人性化考量在教室设计中必不可少。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场所,一个舒适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教室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座位排布、光线照明、空气流通以及噪音控制等多个方面。

座位的排布可以影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座位布局,使学生更容易互相讨论和分享。

光线照明是一个关键因素,恰当的自然光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空气流通和噪音控制也是重要的因素,可以提供一个舒适且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

其次,在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人性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空间是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此,设计师可以考虑在公共空间中增加舒适的座位、休闲区和自然景观等元素。

舒适的座位可以提供学生休息和交流的场所,可以是长椅、围坐式座位或者草地等形式,从而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需求。

休闲区的设置可以提供多种活动和放松方式,例如阅读角、游戏区和运动设施等,使学生能够在休息间隙充分放松自己。

自然景观的引入,如花园、湖泊或者绿化带,可以增加校园的美感和宜人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环境。

另外,学校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还包括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学生和教职员工中存在着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特殊需求的人群,他们需要额外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特殊群体包括残疾人士、儿童、和心理困境的个体等。

学校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例如为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以及为心理困境个体提供私密和安静的空间。

通过这些关怀和支持,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各种个体都能够融洽地学习和生活。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尺度与人性化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尺度与人性化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尺度与人性化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类的尺度和人性化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建筑不仅仅是用来提供空间和功能的,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人们创造舒适、愉悦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尺度和人性化的重要性,并讨论相关的原则和技术。

一、人类尺度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人类尺度是指将建筑设计与人们的身体尺寸和动作习惯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感到舒适自然。

在设计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时,考虑到人们走动的路径、站立和坐下的区域、手伸展的范围等因素,能够使建筑物更加人性化。

以一个办公大楼为例,设计师可以通过布置独立的工作区域、设置舒适的座椅和桌面高度、合理安排通道等来满足员工在办公环境中的需求。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员工的身体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舒适度。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1. 空间布局合理化: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们的活动路径和功能需求,合理安排房间、门窗的位置,使得人们的活动更加便利和自然。

2. 光线与采光设计: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光线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感,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合理设置窗户和透明材料,确保室内的采光效果。

3. 色彩与材质选择:颜色和材质选择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色彩和材质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感,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比如,在病房设计中,选择柔和的色彩和抗菌材料,能够让病人感到放松和安心。

4. 考虑特殊群体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设置扶手、防滑地板等设施,提供便利和安全性。

对于儿童,可以提供专门的游乐区和教育设施,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三、人类尺度与人性化的实践案例1. 博物馆设计:博物馆是展示文化和艺术的场所,设计师在展厅的布局、展品陈列、灯光、通道设计等方面要考虑到观众的尺度和需求,提供良好的观展体验。

2. 医院设计:医院作为治疗和恢复的场所,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外部空间中人性化尺度的涵义摘要:人性化尺度缺失的问题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并不罕见,其原因在于在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人性需求的忽略,忽视了校园空间在本质上“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

本文意在阐述校园外部空间人性化尺度的涵义和意义。

关键词:自由交往;共生共融;文化性;单纯性;多样性abstract: human scale deletion is not rare i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ampus, the reason lies in the neglect of human need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ampus, ignoring the campus space in essence “freedom “,“ communication” spirit of pla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human scale of campus space. keywords: freedom of association; harmony; culture; simple; diversity中图分类号:g648.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

”——四书大学这是我国古代对于“大学”涵义的描述,将学习的过程用“知”、“定”、“静”、“安”、“虑”、“得”概括出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已经与之前有所不同。

一所符合当代人之“性”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1 “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人性化尺度在不同场所空间中会具有不同的含义,也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针对着不同文化氛围下的不同人群。

许多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校园规划,从牛津、剑桥儒雅的封闭空间,到杰弗逊的弗吉尼亚大学的正规“学院村”半开敞院落,从伯克利校园内规整布局和别致建筑(ad hoc building)的融合,到加拿大一些大学内的巨大单体建筑,再到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这些校园的空间形态的形成都有其时代原因和文化背景,譬如欧洲,在早期由于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仍然沿用古典模式,到了18世纪的美国,却又崇尚民主、开放的精神。

在中国,根据《孟子》记载,从夏朝开始也已有大学,虽然文字尚不足证,但也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我国自古以来的校园形制,其间虽然受外国影响较大,但到后期,也逐渐的有了自己的风格,开始在校园设计中引入本国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必再受宗教、某些固定格式、或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制约。

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社会中,人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类的生活的内容及方式较之以前更为丰富和多样,思想和眼界也更为大胆和开阔,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种种,评价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不再是“静”、“定”、“安”,而是看这样的外部空间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打算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

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空间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在学术环境中,随意性交流正是大学精神(collegiality)的核心,校园外部空间尺度人性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去贴合这种自由的精神。

1.2 使用者、人造环境、自然环境三者的共生共融众所周知,人类发展的过程是改造自然的过程。

人从最早运用木头和石块作为工具开始,到今天使得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人为的痕迹。

人类不停歇的创造着于自身而言越来越便利的生活:我们利用汽车、飞机解决长距离的交通;利用空调带来炎炎夏日里的凉爽;用木材砖石钢铁构建我们的居室。

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生产”出来的人造环境而生存,而不可否认的是,人造环境的生成绝少不了自在自然的参与,所有人为痕迹的原初都取之于自然界,从这点上而言,人对自然界其实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亦很明显的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

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在我国古代,建造房屋是先夯土坯墙,再凿门户。

没凿门户之前,建造的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内部空间,是没有任何外部因素进入的。

于是对于人来说,那是个无法使用的空间,不适于居住。

而当凿了门户,引进了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绿色植物,才形成了使人感到舒适的建筑内部空间。

“凿以门户”,这种在建筑设计领域最为常见普遍甚至是本能的举动充分说明了,即使人类如此依赖人造环境,但我们对于自在自然的渴望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在“绿色”愈来愈稀有的今天,无法遏止的增长起来。

校园外部空间作为“无屋顶”的那部分建筑,是和自然环境最为贴近的部分。

它与建筑形体所包裹的内部空间不同,不仅具有“人为”的痕迹,同时还有自然界的参与。

由此,“人”、“人造环境”、“自然环境”成为构成校园外部空间的三元素。

与“人”相对的即是人的行为活动及精神需求;与“人造环境”相对的即建筑形体、广场、道路、雕塑、景观小品等具有人为痕迹的环境布置;与“自然环境”相对的则是此外部空间在形成以及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已被改造、将被改造和没有被改造的自在自然部分。

外部空间中三元素之间“共生共融”的理念远亦不只是打开窗户引入阳光、空气、水、绿色植物那么简单,也不只是屋顶绿化,或在场地上种树植草。

“共生共融”是一个多者合作的概念,各元素之间在合作的过程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彼此和谐相处,一方不伤害到另一方的利益,均作为一个对整体外部空间营造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存在。

并且这样的合作是持续不断进行的,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止的时候。

在校园建设之初,应充分利用基地特色。

将自然的生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发掘其特质并在规划设计中以此作为构思的出发点和主线,力争使人造环境对自然环境造成最小的破坏,同时又创造富有个性校园外部空间形态。

使用者、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应是共生共融的关系。

自然环境的存在为校园引入绿色,给校园的使用者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并成为校园的“肺”和“空气库”,是改善校园生态的重要资源。

而同时,人的活动以及人造环境的存在也将给自然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在不进行过度开发破坏的前提下,对其适当加以人为改造,可以使自然环境空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成为“满足人意图”、“有计划性”的“积极空间”。

1.3 文化性的体现校园外部空间的人性化尺度还体现在空间的文化性方面上。

在对广州中山大学的调研结果中[[14] 附录:中山大学校园环境评价问卷统计结果(共回收问卷112份)][14]可见学生们对于校园中传统形制的建筑造型以及材质的喜爱,这些局部的体现着文化意味的元素使得校园外部空间无处不充满着时间的积淀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充实着人的精神,荡涤着人的心灵。

校园外部空间文化性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宏观上,整体格局,譬如中山大学以一条生态绿轴延连接南北校门,绿轴之上座落有校训、中山像、惺亭、怀士堂等具有历史感的构筑物或建筑单体。

整条绿轴的存在传达着强烈的对于历史的纪念与尊重之情;中观上,建筑造型;微观上,材料类型及其质感的地方性人情化倾向。

(图3-1)文化性如同空气中的氧气,渗透进校园空间的各个层次,大到格局小到砖块。

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才能够为人打造出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富有活力,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并具有强烈识别性人性化尺度校园空间。

1.4 单纯性和多样性现代大学校园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对外开敞的,较之以前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场所,有的学校甚至拆除围墙取消学校与外界的隔断。

但大学校园在其本质上与城市开放空间是有区别的。

表现在:1、其使用人群更为单一;2、其容纳的活动方式更为简单;3、其空间目的更为单纯,这一切表明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应是一个与城市开放空间相似但绝不相同的空间形态,它应该是城市开放空间的“简化版”。

但要注意的是,”简化”并不等同于“简单”,人性化尺度的校园外部空间形态必须求得“单纯”上的“多样”,使空间具有可选择性和生活性,让使用者能根据各自所需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个性因此而不被束缚。

校园外部空间的多样性可以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来体现:数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活动场所的种类和使用时间上的多样性,各个局部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应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需要。

质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每一处场所容纳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同时应具有灵活富于变化的空间和轻松宽容的氛围,给个体心理上的愉悦感受。

当各类层次的活动都有对应的空间和时间时,校园将变得丰富多彩,各类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交叠在一起,互相作用,又不断生出新的可能性,使校园外部空间更具有魅力。

1.5 近人的尺度“近人的尺度”是“人性化尺度校园外部空间”所应具备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也是造成大学校园人性化尺度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在以下章节的论述中,将借鉴城市设计理论中基于人之行为特征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数据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着重的论述。

即在空间中以校园使用者的行为尺度为基准来控制各建筑单体本身的体量,单体之间的间距、组团间的距离、广场区、景观区等驻留性空间的层次感和围合度等等,以迎合使用者在校园中行动时对于安全、便捷、可及的行为需求,给人恰倒好处的视觉感受进而引发心理的舒适感。

综上,“人性化尺度校园外部空间”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贴合当代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促进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由此奠定整个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基调;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与城市肌理的衔接;空间性质单纯性与空间类型多样性的结合;以及最为基本的以“人之尺度”控制外部空间局部以及整体设计。

它们是基于人性化尺度的校园外部空间整体以及各局部所应具备的基本准则,同时又根据各局部的不同身份和特征有所侧重以及延展。

“人性化尺度”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移植到了“大学校园”这个具体场所中才具有了其特定的涵义。

它不仅仅体现了对于人的使用的尊重,同时体现的是对于所处历史进程、对于社会背景、对于自在自然、对于地域文化的尊重。

而只有做到了对于所有这些由人而生和正在为人改造的元素的尊重,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人性化尺度”绝不是一个自私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