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_庞绪贵

合集下载

山东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综述

山东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综述

在 中 国地 质调查 局组 织实施 的生态地 球 化学调 查( 农 业地 质调 查 ) 试 点 的基础 上 , 首 先启 动 了山东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0 6 ; 修 订 日期 : 2 0 1 3—0 6 —2 8 ; 编辑 : 曹 丽 丽 地调项 目: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山东 省 黄 河 下 游 流 域 生态 地球 化 学 调 查 》 ( 编码 : 1 2 1 2 0 1 0 3 [ 0 3 0 6 ) 、 《 山东 省 乐 陵 河 口地 区 多 目标 区域 地 球 化
山东 省生态 地 球 化学 调 查 始 于 2 0 0 2年 , 目前 , 调查 工 作 已覆 盖 全 省 陆 域 和 部 分 近 岸 海 域 , 面 积 1 6 l 3 7 0 k m , 其 中陆域 面积 1 5 7 8 0 0 k m。 , 近 岸海 域 面积 3 5 7 0 k m , 调查工 作在 不 同时 问分 4个 区域 开
1 6 1 3 7 0 k n。 i 。该 文 介 绍 了 山东 省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调 查 评 价 的基 本 情 况 和 方 法 技 术 , 并 以 获 取 的 海 量 地 球 化 学 数 据 为
基础 , 对 多 目标 区域 地 球 化 学 调 查 、 区 域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评 价 成 果 进 行 了系 统 总结 , 为 山 东 省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了 基 础平 台。
学调查 》 ( 编码 : GZ TR 2 0 0 6 0 1 0 4 ) 和J h 东 省 地质 勘 查基 金 《 I I J 东 省 东 部 地 区农 业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凋 查 》 ( 编码 : 鲁 国土 资字[ 2 0 0 6 ] 7 0 9 ) 、 《 … 东 省 中 南部 地 区 农 业 生 态 地 球化 学 凋查 及 全 省 总 结 》 ( 编码 : 鲁 国 土 资字 E 2 O l 1 ] 1 I 8 4 ) 项 目部 分 成果 作者简介 : 庞 绪 贵( 1 9 6 2 ) , 男, 山东 五 莲 人 , 研究员 , 主 要从 事 地 球 物 理 地 球 化 学 勘 查 与 研 究工 作 ; E ma i l : s d s d d y g c b @s o b _ u . C O l l l 。

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与技术

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与技术

成果与方法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与技术庞绪贵1,战金成1,宋海林2,藤兆令3,李秀章1,王增辉1,代杰瑞1(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2.山东中海金仓矿业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00;3.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五莲 262300)摘要: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础上,选特色农产品产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地方病分布区及小清河沿岸、东营油气开采污染区等局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

按一定的方法和采样密度采集土壤、浅层地下水、土壤溶液、植物根系土、籽实、土壤生物、微生物和种子库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N,B等有益营养元素、六六六、DD T等有机物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功能、结构多样性,研究有益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它们在土壤、水体及生物体中的迁移、转化、累积规律与生态效应,探讨对重金属元素污染的生物修复。

提出特色农产品基地布局规划建议和地方病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黄河下游;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效应;生物修复;生物富集系数;预警;山东中图分类号:P595;P596 文献标识码:A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一个子项目,其范围在山东省北部、西部,面积5.3万km2。

该工作从2005年开始实施①。

工作目标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础上,分析调查发现的土壤、浅层地下水等介质中局部异常和区域评价信息,针对可能对局部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进行评价,包括调查发现的局部异常和特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形成的局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1]。

重点研究农业经济区与特色农产品基地、工矿污染地、地方病分布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有益或有害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组成及在生物间交换、转化和作用方式;研究土壤资源利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地方病防治、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建设等局部生态地球化学现象或问题;建立地质地球化学模式和评价标准,为人居安全、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调整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地球化学基础资料。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探讨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探讨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探讨庞绪贵;王君亭;战金成;卫政润;王增辉;代杰瑞【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05(21)9【摘要】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在5.3万km2范围内按一定的采样密度采集大气干湿沉降、化肥、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籽实、茎叶和根系土)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和N,B等有益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元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评价.采集济南、济宁2城市冶金尘、燃煤尘、建筑尘、汽车尾气尘等不同端元组分样品和大气干湿沉降、城市降尘、城市表层土壤样品,进行As,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降尘铅同位素组成、粒径和物相分析,研究2城市各类污染物对城市大气和土壤排放量、排放比例和污染程度,评价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采集黄河、徒骇河、小清河等入海河流的悬浮物、水体、底泥及河流入海口处2m深柱状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典型柱状样进行210 Pb和137 Cs定年,研究重金属元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取底积物年沉积速率,分析陆源物质对浅海沉积环境变迁的影响,对浅海生态环境安全性进行预警.【总页数】5页(P35-39)【作者】庞绪贵;王君亭;战金成;卫政润;王增辉;代杰瑞【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莱州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1400;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4【相关文献】1.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地方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研究 [J], 庞绪贵;高宗军;边建朝;王红晋;王敏2.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J], 马莉;谢颂诗;蔡青;刘福魁;宋晓媚3.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高碘地甲病分布与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 [J], 庞绪贵;陈建;王红晋;边建朝;李肖鹏4.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与技术 [J], 庞绪贵;战金成;宋海林;藤兆令;李秀章;王增辉;代杰瑞5.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方法研究 [J], 王增辉;王存龙;赵西强;张华平;代杰瑞;战金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无棣县地甲病高发区地下水碘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山东省无棣县地甲病高发区地下水碘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山东省无棣县地甲病高发区地下水碘离子分布规律研究李传生;祁晓凡;刘志文【摘要】无棣县位于黄河下游黄泛平原区,也是水源性高碘型地甲病高发区.本文通过对地下水样品分析,得出地下水碘离子的分布规律.其中研究区浅层潜水-微承压水无明显碘离子高值区,从西南内陆到东北部沿海、从河流冲积平原到河间洼地,碘离子的含量逐步增加,其富集主要与海洋的位置关系、地下水径流条件及微地貌有关.研究区深层承压水碘离子含量普遍较高,这与古沉积环境有关.深层承压含水层所在的深度内海侵比较频繁,为碘离子的富集提供了重要来源.其次,碘离子富集规律还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构造凸起区比构造凹陷区碘离子浓度含量低,水文地质补给-径流区比水文地质排泄区碘离子浓度含量低.【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8(041)003【总页数】6页(P198-203)【关键词】地甲病;碘离子;无棣县【作者】李传生;祁晓凡;刘志文【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济南,250002;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济南,2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2;R599地甲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一种主要由于地质环境中碘的缺乏或过量而形成的疾病。

人体摄入碘量失衡时,会导致生化功能紊乱,常表现为甲状腺体肿大,生理发育停滞,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等。

在研究区内地甲病高发区与高碘地下水分布关系密切,患地甲病的人群多是由于饮用高碘地下水而致病。

众多学者对研究区及周边地甲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开展过相关研究。

王敏等从地形地貌、土壤、饮用水方面研究探讨了黄河中下游地区高碘型地甲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1]。

研究表明调查区高碘型地甲病与饮水中碘含量具有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碘含量与高碘型地甲病不具有相关关系[1]。

庞绪贵等开展了地方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的综合研究。

研究表明饮水碘含量高是导致区内地甲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3]。

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P 、C 、Z 、S 、S P b u n e 、 、N 和 O g 等 元 素 或 指 标 在 表 生 作 用 或 人 类 活 动 等 因 素 影 响 下 其 分 布 分 配 特 征 rC
产 生明显 变化 。通过 表层 与深 层土 壤元 素间相关 关系 的研 究 探 讨 了由人 为活动导 致土壤 重金 属元素 富集 的评价 与识 别方法 ,莱州 一 招远 一 烟台和 牟平一 乳山 金矿集 中区以及 人 口密 集的城 镇地 带 H 、C 、P 、Cu g d b 、 Z 、 e S等 元素在 表层土 壤 中强 烈富集 。 n S和 结合 典型地 区土壤垂 向剖面 及元素 分布 与地质 背景 的对 比研 究 认为人类 活动( 采金 污染 、城市化 、工 业化发 展等) 自然地 质 背景作用 是 引起山 东东部 局部土壤 重 金属富 和 集 的重要 原因 。 关键词:生 态地球 化学,基准 值,背景值 ,相关 系数,重金 属,山东 省 中图分类号 : 5 5 X 4 P 9; 1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3 9 12 (0 10 —5 71 0 7 —7 62 1) 60 7 —1
DAI Je—ui, i r PAN G Xu— ui g ,YU a W AN G Ch o, Cun l g, AN G n hu nd HU —on W Ze g— ia Xue pi g — n
(h n o gI tu e fG oo ia u vy S a d n m'tt o e lg clS re , 硎 i 2 0 1 C i 5 0 3 hn
G e c m i a s ln sa d ba kg o nd v ue nd ee e te i hm e tc a a t rs i s o he c l ba ei e n c r u a l sa lm n nr c n h r c e itc i o si a t r S ndo o i c n s n e se n ha n ngPr v n e

山东地区黄河冲积平原粉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调研

山东地区黄河冲积平原粉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调研

山东地区黄河冲积平原粉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调研
李孟;冯美军;曲恒辉;周圣杰;朱辉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
【年(卷),期】2024(15)10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粉土工程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对山东省几个较为典型的地区进行土样采集分析,结合工程分类方法,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土体进行室内CBR、竖向膨胀率、颗粒分析、XRD。

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地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土质以含砂低液限粉土为主,微观组成较为相似,但受水文影响,各地土体砂石料含量不同,体现出黄河水沙变化的复杂性。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李孟;冯美军;曲恒辉;周圣杰;朱辉
【作者单位】山东高速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1
【相关文献】
1.青海地区盐渍土分布规律及其独特工程特性探讨
2.山东黄河堤防堤身填筑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
3.山东菏泽冲积平原地区粉土湿陷成因探讨
4.黄河冲积平原低液限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5.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吸水特性及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17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

山东省17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

山东省17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庞绪贵;王增辉;赵西强;曾宪东;任文凯;王存龙;代杰瑞;陈磊;刘华峰;喻超;韩鎏;任天龙;胡雪平;王红晋【摘要】近20年来,利用财政资金,通过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等4个项目,全面完成了山东省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该文以表层土壤Ag,As,Au,B等54项指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分行政区域,统计并研究了全省1 7市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及其特征,厘定了山东省1 7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并与全国、全省背景值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差异性.【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11页(P46-56)【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表层土壤;背景值;基础数据;山东省;行政区域【作者】庞绪贵;王增辉;赵西强;曾宪东;任文凯;王存龙;代杰瑞;陈磊;刘华峰;喻超;韩鎏;任天龙;胡雪平;王红晋【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X14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_庞绪贵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_庞绪贵
[ 1]

2
调查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收稿日期 : 2008 -06 -09; 修订日期 : 2008 - 11 -05; 编辑 : 曹丽丽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编号 200314200023) 项目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 庞绪贵 ( 1962 - ) , 男 , 山东五莲人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表1
指标 Ag As B Ba Be Bi Cd Co Cr Cu F Hg La Li Au Mn Mo Nb Ni P Pb Rb Sb Sn Sr Th Ti 表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0. 064 10. 3 51. 5 486 1. 89 0. 27 0. 141 11. 3 64. 5 21. 8 554 0. 031 33. 8 32. 8 1. 5 550 0. 56 13. 6 27. 6 997 21. 4 91. 1 0. 92 3. 0 200 10. 7 3721 25. 8 102 0. 90 2. 6 170 10. 95 3500 26. 0 111 1. 21 2. 6 167 13. 75 0. 38 25. 8 26. 9 644 6. 0 583 2. 0 全省 0. 117 9. 3 38. 6 502 2. 22 0. 30 0. 084 13. 6 66. 0 24. 0 506 0. 019 33. 8 26. 5 全国 [ 3] 0. 132 11. 2 47. 8 469 1. 95 0. 37 0. 097 12. 7 61. 0 22. 6 478 0. 065 39. 7 32. 5 深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0. 056 9. 7 50. 5 469 1. 86 0. 22 0. 103 10. 9 62. 7 20. 3 513 0. 016 33. 5 32. 2 1. 4 511 0. 54 13. 6 26. 4 601 18. 3 89. 0 0. 91 2. 5 198 10. 3 3719 25. 3 24. 7 29. 4 28. 6 710 597 0. 083 14. 8 70. 0 24. 5 550 0. 015 0. 084 13. 4 60. 8 23. 1 507 0. 044 9. 3 11. 5 全省 全国 [ 4]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庞绪贵;李秀章;滕兆令;王增辉;赵西强;胡雪平【摘要】对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中As、Ba、Be、Ca、Cd、Co、Cu、Fe、Hg、Mo、Ni、Pb、Se、Zn、F-、Cl-、Cr(Ⅵ)、NO2-;、COD、pH等33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通过研究这些指标在浅层地下水中的背景含量变化规律,认为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中As、Be、Ca、Cd、Co、Cu、Fe、Hg、Mo、Ni、Pb、Se、Zn、F-、Cl-、Cr(Ⅵ)、No2-、COD、pH等大部分指标背景值含量低于国家Ⅲ类水标准;但由于各指标分布不均匀,且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局部地段某些指标可达到Ⅳ类、Ⅴ类水标准,水质变差,不能直接饮用.统计了调查区内各地市和不同地质单元中浅层地下水各指标的背景含量,分析研究各指标在不同行政区和地质单元中的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期刊名称】《岩矿测试》【年(卷),期】2007(026)004【总页数】7页(P298-304)【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背景值;浅层地下水;山东黄河下游【作者】庞绪贵;李秀章;滕兆令;王增辉;赵西强;胡雪平【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五莲,262300;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6浅层地下水埋藏较浅,是一个开放体系,是大气水-地表水(生物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循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互相渗透补充。

大气降水至地表后,部分以水汽方式蒸发或蒸腾返回大气,部分渗透入土壤转化为浅层地下水,其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品质与安全[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地表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个别地区污染状况严重,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代杰瑞;王存龙;庞绪贵;曾宪东;陈磊;郑伟军【摘要】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9 elements or indicators which had been analyzed and tested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data obtained from the agro-ecological geochemical survey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al indicators ( such as Mo, Pb, Mn, Fe, Cl- , NO2- and total hardness)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study area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which has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local groundwater quality. Other indicators have changed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ly and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ligh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water and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the authors made single factor and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local shallow groundw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of shallow groundwater unsuitable for direct drinking accounts for 44. 88% ,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relatively poor, groundwater pollution occurs in such areas as major cities,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ir surrounding districts. Single indicator groundwater pollution assumes point-like or linear distribution, the exceesive indicators include total hardness, total dissolved solids,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dex,NO2- , Cl- , F- , Mn, Fe etc. The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density fluorosi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e result provides a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luorosis in thestudy area.%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浅层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分析测试的29项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Mo、Pb、Mn、Fe、Cl-、NO2-、总硬度等含量变化较大,导致局部水质变差;其他指标含量变化较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均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对本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单因子与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该区不可直接饮用的浅层地下水占44.88%,综合环境质量较差;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主要城市、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地区;单指标水污染呈点(源)状、线状分布,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钾指数、NO2-、Cl-、F-、Mn、Fe.重点探讨了高密北部高氟浅层地下水形成的原因,为区内高氟水治理及地氟病防治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02【总页数】6页(P277-282)【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水质评价;地质环境评价;浅层地下水;山东东部地区【作者】代杰瑞;王存龙;庞绪贵;曾宪东;陈磊;郑伟军【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浅层地下水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大气水—地表水(生物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循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经常互相渗透补充[1]。

【doc】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doc】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第40卷第6期2011年11月j甜feGEoCHIMICAV0L40.No.6.577-587Nov..2011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与背景代杰瑞,庞绪贵,喻超,王存龙,王增辉,胡雪平(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值摘要: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区内54种元素或指标的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与全国土壤的差异.通过对比区内土壤基准值与背景值的变化认为本区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成土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Hg,Cd,Pb,Cu,Zn,Se,S,P,N和Org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生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其分布分配特征产生明显变化.通过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间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由人为活动导致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的评价与识别方法,莱州一招远一烟台和牟平一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Hg,Cd,Pb,Cu,Zn,Se和S等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强烈富集.结合典型地区土壤垂向剖面及元素分布与地质背景的对比研究认为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等)和自然地质背景作用是引起山东东部局部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相关系数,重金属,山东省中图分类号:P595;X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79—1726(2011)06—0577—11 Geochemicalbaselinesandbackgroundvaluesandelementenrichmentcharacteristics insonsineasternShandongProvinceDAIJie—rui,PANGXu—gui,YUChao,WANGCun—long,WANGZeng—huiandHUXue—ping(ShandongIm'tituteofGeologicalSurvey,硎250013ChinAbstract:Baseontheagro—ecologicalgeochemicalsurveyofeastShandongProvince,thedifferencesof geochemicalbackgroundvaluesandbaselinesof54elementsorindicatorsinsoilbetweenthe studyregionand ChinawerestudiedMostoftheelementsorindicatorsofthesurfacesoilwereinheritedfromth eparentmaterial,withlimitedhumaninfluencesMeanwhile,obviouschangeswerefoundinthedistributionso fZn,Pb,Cu,Se,Cd,S,F,Hg,N,OrgC,etcinsurfacesoil,whichmaybeattributedtothehypergenesisorhumanactiv itiesThe assessmentandidentificationmethodontheenrichmentofheavymetalsinsoilcausedbyhum anactivitieswere discussedthroughthecomparisonofelementscorrelationrelationshipbetweensurfaceandd eepsoilSeveralheavymetals,Hg,Cd,Pb,As,Zn,Se,S,etc,werestronglyenrichedinsurfacesoilinLaizhou—Zhaoyuan—Y antaiandMuping—RushangoldfieldandpopulatedareaincitiesThecomparisonstudybetweensoilelements distributionintypicalverticalprofileandgeologicalbackgroundindicatesthattheenrichmentofheavymetalsin surfacesoilprofileinsomeregionsofeasternShandongProvincemaybeattributedtothegeol ogybackgroundandhumanactivities(goldmine,industrialactivities,urbanemissions,etc)Keywords:ecologicalgeochemistry;baseline;backgroundvalue;correlationcoefficient;h eavymetal;ShandongProv1nce收稿日期(Received):2011-01-24,改回日期(Revised):2011-07-08,接受日期(Accepted):2011-07-19基金项目: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6709)作者简介:代杰瑞(1977),男,工程师,地球化学专业.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DAIJie-rui,E-mail:daijierui@sohucam,Tel:+86-531-86971586 DAI~e—ruietaL:Soil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ineasternShandong578甜fe要2011生0引言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方面的文献近10年来呈明显上升之势141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以公益性,基础性为特色以服务于国土管理,生态环境,农业,矿产资源,基础地学等多领域为宗旨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已先后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起来,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中,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笔者拟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土壤数据为基础研究山东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和深,表层土壤对应点位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识别和评价由人为活动和地质背景导致土壤元素富集的方法这无疑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l调查区概况山东东部地区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l979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且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为改善山东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支持下,2006年以来开展了《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涉及山东省东部地区陆地面积近54×l0km(图1),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临沂等6个地级市的46个县.本区地势为东部,南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为主,另有少部分中山和微倾斜低平原.低山丘陵标高200~400m,山前倾斜平原标高50~200rfl全区最高峰崂山标高l】33Tn研究区水系发育河网纵横水库星罗棋布,交通便利本区地处华北板块和秦岭一大别山板块结合带山地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5%,广泛发育有中元图I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区位置图FiglStudyregionofagro—ecologicalgeochemicalsurveyofe}l5tShandongProvince第6期代杰瑞等: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579古代,新元古代和中新生代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残积物多形成棕壤性土,酸性石质土和酸性粗骨土,局部地段发育有元古宇,中生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和碎屑岩.第四系覆盖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5%,其最大覆盖厚度达150m.第四系成因类型多种多样,更新统以风成为主,残坡一坡洪积次之,全新统则以;积为主,风成,海相沉积次之,土壤主要为潮土,褐土和滨海盐土J.2工作方法2.1样品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用网格布样法采集采样密度为1件/km在采样点周围50m范围内等量采集3~5点土壤组成一件样品.采样时除去表面杂物,垂直采集地表至20cm深的土壤,保证上下均匀采集, 并弃去动植物残留体,砾石,肥料团块等,装入干净布袋,样品原始重量大于1000g,同时采集深层土壤样品,采样密度为1点/4km,平原区采样深度15~20m,山地丘陵区采集的是12m以下30cm的土柱,以不采集半风化层物质为原则.土壤样品风干,敲碎,过2O目尼龙筛并按4个相邻网格r表层样4km,深层样16km)的样品组合为一个样进行测试.典型地区土壤垂直剖面采样深度为2m,从地表至地下1m范围内,每20cm连续采集1个土壤样从1m至16m处每30cm连续采集1个土壤样,从16m至2m处采集1个土壤样,1个垂向剖面共采集8个土壤样品.样品同样过2O目尼龙筛, 单点分析.2.2测试元素与指标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测试SiO2,A12O3,CaO,K2O,MgO,Fe2O"Na2O,Ag,As,Au,B,Ba, BeBiBrCdCeCCoCrCH,Ga GeHgLaLiMnMoNNbNiPPb,Rb,S,Sb,Sc,Se,Sn,Sr,Th,Ti,Tl,U,V,w,Y,zn,zr,总碳fc),有机碳(OrgC){DpH值,共54项指标,土壤垂向剖面样品测试As,Mn, CoHgCdCrCH,BaNNiPPbSse,T1,Zn,OrgC和DH值等指标.样品由国土资源部武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光谱,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发射光谱等一整套大型精密仪器进行测试.采用标准样,密码样,监控样等多种监控手段,保证了分析质量的可靠性,测试质量已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的验收.2.3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表层和深层土壤双层网格化采样的方法.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规范(DD2005一【】11土壤基准值是指未受人类影响r自然条件下1的土壤原始沉积环境f第1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也称为土壤元素本底值,以深层土壤元素含量表征.土壤背景值是指自然应力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影响下(第1I环境)区域表层土壤的含量值,实际上是成土母质组成,成土过程中元素迁移重分配,人为扰动污染等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表层土壤元素含量表征.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GeoMdis地球化学信息系统和R一261程序进行基准值与背景值参数计算.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求取首先对数据频率分布形态进行正态检验.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分别用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代表基准值,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则按算术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离差反复剔除平均值或几何平均值代表基准值,剔除后仍不满足正态分布的,则以众值代表基准值.背景值的求取方法与基准值相同.用中国地质大学研制的MapGis软件制作地球化学图以及综合评价图和解释图件.3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3.1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特征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基准值与背景值地球化学参数见表1.与全国土壤A层(51种元素或指标)丰度相比,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偏高的元素有:氧化物SiO2,A12O"K2O,Na2O,卤族元素Br,cl,重金属元素Cd,Pb,Ba其他元素N,S,Be,Zr,P,sL其中有害元素Cd为全国土壤丰度的12倍PhDAI~e—raietaZ:Soil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easternShandong580膨砧f§2011年注:样品数栏括号内的数字为剔除的异常值样点数氧化物,C,OrgC,N含量单位为%,Au含量单位为ng幢,其余元素为g幢GeochimicalV ol40lNo6lPP577r~587lⅣ0v2011第6期代杰瑞等: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581为11倍与全国丰度差异不明显Ba为165倍明显偏高.土壤背景值偏低的元素有:碱土金属,碱金属CaO,MgO,Li,Rb等,放射性元素u,Th,铁族元素cr,Fe,Mn,Ni,Co,V,Ti和B,As,Cu,Sb,Ni,Hg,Se等元素,其中ca为全国丰度的453%,Mg为全国丰度的622%,Mo为全国丰度的713%,B为全国丰度的735%.所缺乏的元素中,除Ag,Nb,Sc,Hg,Sb,As外,大部分为动植物营养元素或有益元素,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与全国土壤C层f仅13种元素)丰度相比,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基准值仅Mn元素略偏高外重金属元素Hg,As,Cd,Ni,Pb,Cr和有益元素zn,Cu,Se,Co等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这一方面使调查区绝大部分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微量营养有益元素不足,特别是se仅为全国土壤C层丰度的41%,Zn含量仅为全国土壤C 层丰度的74%.前人研究认为,土壤化学成分直接与基岩,母质类型相关,母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与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致J.调查区发育中酸性,酸性侵入岩,这类岩石本身缺乏MgO, CaO,Fe2O"Co,Cr,V,Ti,Ni,Mn等,而富含K20,Al2Ol{,SiO"Na2O和Ba,Sr,S,P,Cd,zr,Ph等元素,加上金矿矿化作用的影响,致使这些元素的背景值较高.此外表层土壤大面积显酸性淋溶作用较强致使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大量流失.3.2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基准值特征对比多数情况下表层,深层土壤是由同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元素组合及含量特征理应一致,但成土过程中表层土壤受自然风化淋漓作用的影响,加上工业"三废"排放,农业生产中肥料和农药施用,污灌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有可能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表层土壤中元素含量,除受母岩风化成土作用的控制外,还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对比表层土壤元素背景值与深层土壤元素基准值(表1)可以看出,表层土壤中SiO2,Mo,Na2O, Sr,B,Zn,Sn,Br,Bi,Pb,Cu,Zr,Ag,C1,Se,Cd,S,P,C,Hg,N,OrgC等元素或指标含量高于深层土壤,其中表层土壤中Se,Cd,S,P,C,Hg,N,OrgC含量是深层土壤的15-26倍,OrgC富集最为显着反映了成土过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成分的改造是极其显着的表层土壤中Zn,Pb,Cu,se,Cd,Hg等元素含量明显增高与工农业生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发现Co,Sb,Ni,Li,Mn等元素表层土壤含量略低于深层土壤,本区深层土壤pH值中值为820,众数744,而表层土壤pH值中值为57O,众数54O,表层土壤pH值明显偏低,反映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土壤有整体向酸性化发展的趋势.其余各元素在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的平均含量基本一致.3.3表层和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利用R一261程序求取与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对应的16km内的4个表层土壤样品元素含量平均值,再计算表层与深层土壤54项元素或指标的地球化学相关系数f表2).R一261是一种为统计计算和图形显示而设计的程序它与贝尔实验室JohnChambers等开发的S系统相似它提供了一系列统计和图形显示工具,如统计检验,时间序列分析,分类,聚类等l1.1.根据相关系数分析,Hg,Sb,Cd,Pb,Se,Ag,N,Sn,OrgC,Ge,Cu,Zn,Mo,Bi等元素相关性较差,其中Se,Cd,Hg,N,Zn,OrgC等易受人为影响的元素表现为表层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明显高表2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相关系数统计Table2Con'elationcoefficientofelementsbetweensurfaceanddeepsoil注:统计样本数为3518个,置信度t卜001时,显着相关临界值约为0395DAI~e—ruieat:Soil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easternShandong 膨罐fe至于深层土壤(图2),同时,"散点"分布形态上表现为表层土壤中有呈现少数特高含量点现象,这些高含量点可能是强烈点源污染叠加所致.CaO,SiO,MgO,AI2O3,TFe!O3,K2O,Na!O等主元素相关系数都大干O5主元素为土壤中丰度较大的组分,其含量不易受人为扰动与污染的影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f图3)Co,Cr,CI,Sc,Y,Zr,U,Ce,TI,Be,Th,V,Ga,PH,Lj,Ti,La,B,Nb,Ba,Rb,Sr等相关系数都大干06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图4),"散点"分布形态大致呈"纺锤形",拟合直线大致通过原点斜率在0.9~lI之间,其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含量近乎相等.以上分析表明表层与深层土壤中绝大多数元素特别是表生环境中活动性弱,人为扰动影响小的元素含量问具有显着相关性,且含量接近,而受人000102030405上SefJ.1g/g1类扰动影响较大的元素如Se,Hg,Cd,Pb,N等相关性较差,表层含量明显大干深层.由此推断表层与深层土壤的成土物质组成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表层土壤的原始沉积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作用富集元素叠加量的大小.4土壤元素富集特征及成因浅析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富集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其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富集程度.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选择背景值明显大干基准值,且元素在深层,表层土壤相关性较差的Hg,cd,Ph,cu,zn等重金属以及S,Se等00o408I21620农上Hg(gg/g1000l020304嵌上Nf%1图2表层与深层土壤se,Hg,N相关性散点图Fig2CorrelationscatterdiagramsofSefigNbetweensurfhceanddeepsoilS我上AlO《%)300五200;搿100囊农上NaO(%)图3表层与深层土壤AI!O3,Na:O,K:O相关'性散点图Fig3CorrelationscatterdiagramsofA1203,Na20K20betweensurl~ceanddeepsoilS 8O6O3040鲞20量.120呈三804024挺上KOf%01O020********O60800408O120表LRb【ttglg):Nb(tlglg)LTi【10tigig)图4表层与深层土壤Rb,Nb,Ti相关一性散点图Fig4CorrelationscatterdiagramsolRbNb,Tibetweensurl~ceanddeepsoils GeochimicaIlbl40lNo6IPP577~587INov.201l叫㈣一一z嘴¨一一氍一一鲶一一—.......................—.......................—.............L64,一00000一兰一_l鞋如一一0《z雉一一0一《瞻....一一第6期代杰瑞等: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583燃煤污染元素作为参评指标,Cu,Zn,S,Se4元素虽是营养元素,但从地球化学图可见,高强度异常主要出现在城镇周边及矿集区,推断这些地区的异常具有人为污染成因为消除成土过程中所引起的元素自然富集或贫化作用的影响,选择在成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带入带出,绝对含量基本不变的元素作修正元素…1,如sc,Zr,Nb,Ti,Ee等.为避免因含量差别所引起较大修正误差,修正元素与被修正元素含量水平应在一个级次上,且在地质体中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经筛选,选择用sc元素修正同含量级别的Hg,cd,Pb,Se,cu,zn,11修正同含量级别的S.求取表层土壤与该单元深层土壤元素含量比值P=【c/CTs)/(cx/CT.s)),将比值P作为单项富集指数用内梅罗指数法确定其综合富集指数P一((+)/2)".土壤富集等级()采用I一2—3,2—3—4,3-4—5的三种划分方案对比发现,不同的划分方案所固定的三级以上土壤富集分布面积差别不大,这说明富集系数在2~4之间出现"台阶",图件对比发现指数大于3的区域可更好地代表人为活动强烈富集区域,因此采用第2种划分方案:Pz≤20为人为富集不强烈,2.0<≤30时为人为富集较强烈,3.0<P≤40为人为富集强烈,JD>4为人为富集非常强烈.评价结果见图5,可发现调查区表层土壤中存在两个明显的以重金属为主的局部富集带.第一个富集带主要分布在莱州一招远一烟台和牟平一乳山,范围大由Hg,cd,Pb等组成,达到非常强烈富集程度该富集带内金矿点密集,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分配特征差异明显其富集因素可能主要与成矿作用产生的伴生重金属元素或金矿山开采引起的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有关.第二个元素富集带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以Hg,Cd,Zn,Se,S图5表层土壤元素人为活动富集程度分区图Fig5Anthropogenicenrichmentlevelmapofsurfacesoils钳fe翌等元素为主,多为强烈富集,局部为非常强烈富集,其元素的富集面积和强度明显弱于第一个带,该元素富集带在几处城镇人口密集生活区如诸城市,潍坊市,平度市,莱西市,乳山市,蓬莱市,青岛市北部等形成了清晰的Hg,Cd,Se,S等元素的浓集中心显然酸性的表生环境和人类活动f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等是造成表层土壤环境中此类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图6对比了区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4个典Hg(rig)50100l502011生型土壤垂直剖面的Cd,Hg,Zn,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垂向变化(采样位置见图5).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烟台,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发展陕的地区其重金属土壤垂向剖面在地表50cm以上深度出现了显着富集在人为活动背景下的土壤环境重金属含量远高于l00cm以下的自然土壤环境这与上述人为富集评价结果是相吻合的;而在高密,沂水等农田土壤环境的剖面上则未出现重金属表层富集现象.这类地区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从地表到深部都相图6山东东部不同地区典型土壤垂直剖面Hg,Pb,Zn,Cd含量变化对比Fig6ThecomparisonofIIgPbZnandCdcontentsintypicalsoilverticalpmfilesofdifferentregionsineasternShandong∞O眺叫0O比㈨Z∞∞gOb6P如m鲫阳∞"鲫m鲫加蛳鲫如∞帅" 鲫加帅鲫鲫加㈨跚如鲫蛐"如砌帅舯加"鲫加一g.一一雕鞋眯舯舯∞砌∞㈨如如帅鲫加舯舯如如帅"Ⅲ如鲫舯鲫鲫一目u一滕鞋眯一目.一雕鞋眯第6期代杰瑞等: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585对稳定.这些不同人为活动背景下的土壤重金属剖面随深度递变的差异,清晰的指示了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是导致地表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以上主要分析了由人为成因导致表层土壤元素富集的分布形式与特点,自然地质作用也是导致山东东部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叉一重要原因.本次发现在临朐东部存在大片Cr,Ni,Co,Cu等重金属富集土壤.将当地cr,Ni等元素富集土壤的分布特征与地质背景作对比分析由图7可发现:(1)所在土壤中Co,Ni,Mn,Cu,Cr等亲铁元素的富集图7昌邑东部地区Co,Ni,Mn等重金属富集分析图Fig7Theenrichmentanalysischartsol'CoNiMninsoiIs1neastotChangyiregion DAIJie—ruietaL:SoilgeochemicalcharactelisIicsineasternShandong膨砧f§2011盘范围及其吻合,f2)土壤co,Ni,Mn等重金属富集范围f或异常区)与当地一套新近纪临朐群砂岩,粉砂岩,泥岩的分布范围高度一致,f3)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同时富集,深层土壤丝毫不比表层土壤含量低,这与图5所表达的内容相吻合.以上共同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土壤Co,Ni,Mn,Cu,Cr等元素的富集是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等风化成土所致,是由地质背景所形成的自然富集,非人为富集.从以上分析可见,自然作用富集与人为富集在表现形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自然成因的土壤重金属异常具有多元素组合,深层与表层同时富集,非点源状等共性这在前人研究成果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1 而人为成因的元素富集则与此相反.这种表层土壤有害元素局部富集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影响有多大这需要对土壤富集区农作物进行抽样调查r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以获取有害元素在农作物中分配与富集的信息,从而为农业生产,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5讨论与结论f1)对山东省东部地区54万km的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系统地球化学调查表明,受母岩或母质的影响,土壤中s1,Al,K,Na,Br,C1,Cd,Pb,Ba,S,Be,Zr,P等元素含量较高,而Ca,Mg,Fe,Mn,Ni,Co,B,Cu,Ni,Se等动植物营养元素或有益元素含量较低.通过对本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的对比可看出Zn,Pb,Cu,Se,Cd,S,P,Hg,N,OrgC等元素的背景值是基准值的15~26倍,这些元素在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小于03,反映了本区人类活动对上述元素影响是极其显着的,而T1,Be,Th,V,Ga,Fe,L1,Ti,La,B,Nb,Ba,Rb,Sr,Na,K等大多数元素在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含量基本一致元素在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在065-080之问.f2)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表层土壤原始沉积地球化学的含量.选择有害元素中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明显大于深层土壤, 且表层与深层土壤问相关系数较小的元素作为人为活动富集f污染)元素显然是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筛选的山东东部土壤主要富集元素为Hg,Cd,Ph,zn,Se,S.用元素富集系数r经特征元素修正的表层土壤对深层土壤之元素含量的比值1圈定由人为活动导致表层土壤元素富集的区域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莱州一招远一烟台和牟平一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表层土壤中Hg,Cd,Zn,Se,S等元素呈极强烈富集状态(富集系数P>4),是人类活动f采金污染,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等)导致有害元素富集的主要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典型土壤垂直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在解释地表重金属富集成因方面具有独特功效.除人类活动影响外,地质背景也是本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原因但两者特征明显不同如临朐东部新近纪砂岩,粉砂岩,泥岩区元素富集表现为非点源状,多元素(Co,Ni,Mn,cu,cr等重金属1组合,深层与表层同时出现富集等特征.重金属富集区生态效应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本文是在"山东省东鄙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f2006709)所获得部分资料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直接参加该项目具体工作的还有曾宪东,王红晋,赵西强,季顺乐,崔元俊,张华平,李肖鹏,董健,郑伟军等同志,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对该项工作给予了悉指导与大力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参考文献fReferences):[1]谢学锦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lJl中国地质,2001, 28f41:1118 XieXuejinExplorationgeochemistryinthe21stcentury[J] Chinesegeology200128f4,:1118(inChinese)[2]甘居利,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王增焕,周国君,王小平,蔡文贵,吕晓瑜近岸海域底质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步研究lJl水产,2000,24(6):533538GanJu-li,JiaXiao-ping,LinQin,LiChun-hou,WangZeng-huan,ZhouGuo~un,WangXiao-ping,CaiWen-gui,L[iXiao-yuAprimarystudyonecologicalriskcausedbythe heavymetalsincoastalsedimentslJlJFishChina,2000,24f6,:53353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口]杨忠芳,陈岳龙,汪明启,奚小环,肖桂义,高延光地球化学填图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建议lJl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1:8268325rangZhong-fang,ChenYue-long,WangMing-qi,XiXiao-huan,XiaoGui-yi,GaoY an-guangThestatusofinter- nationalgeochemicalmappingandsuggestionstoChina's mappinglJlAdvEarthSci,2002,17(6):826832(1nChinese第6期代杰瑞等: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富集特征研究withEnglishabstract)[4]葛晓丽,吴锡生黑龙江省农业地球化学初步研究lJl物探与化探,1996,20(1):4048GeXiao-li,WuXi-shengApreliminarystudyofagro.geochemistryofHeilongjiangProvincelJlGeophys[12]GeochemExplor,1996,20(1):404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5]廖启林,吴新民,翁志华,朱伯万,潘永敏,陈宝,金洋南京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本成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中国地质,2004,31(1):7077LiaoQi-lin,WuXin-min,WengZhi-hua,ZhuBo-wan,PanY ong-min,ChenBao,Jin5rangBasicresultsofmulti-target geochemicalsurveyintheNanjingareaanditsrelevantprob.[13]lems[J]GeolChina,2004,31(1):7077(inChinesewith Englishabstract)[6]成航新,杨忠芳,赵传东,庄广民,刘英汉,赵更新,陈国光,陈德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问题与讨论lJl地学前缘,2004,11(2):607615ChengHang-xin,Y angZhong-fang,ZhaoChuan-dang,[14] ZhuangGuang-min,LiuYing-han,ZhaoGeng-xin,ChenGuo-guang,ChenDeEarlywarningonregionalecological geochemistry:ProblemsanddiscussionslJlEarthSciFront,2004,11(2):60761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7]闫鹏,徐世良山东土壤l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5] 231232Y anPeng,XuShi-liangShandongSoil[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Press,1994:231232(inChinese)[8]鄢明才,顾铁新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J]物探与化探,1997,23(3):161167Y anMing-cai,GuTie-xinAbundanceofchemicalelements ofsoilsinchinaandsupergenesisgeochemistrycharacteristics lJlGeophysGeochemExplor,1997,21(3):161167(inChi-[16] nesewithEnglishabstract)[9]林才浩,许美辉,杨军华福建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lJl地质通报,2007,26(5):605608LinCai-hao,XuMei-hui,5rangJun-huaEco-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andassessmentsofthecoastaleconomiczone ofFujianProvince,ChinalJlGeolBullChina,2007,26(5):60560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10]刘永生,李瑞敏稻谷安全种植土壤重金属限值的基于置[17] 信区旬评价法lJl地质通报,2006,25(5):616620LiuY ong-sheng,LiRui-minMethodofevaluatingthe thresholdvaluesofheavymetalsinsoilsbasedontheconfi-。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代杰瑞;崔元俊;庞绪贵;刘华峰;喻超;赵西强【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1(27)5【摘要】介绍了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的一些基本成果以及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Zn,Pb,Cu,Se,Cd,S,P,Hg,N,Org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生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使表层土壤含量明显大于深层;总体上该区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优良,Ⅲ类和劣Ⅲ类土壤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13%,主要分布在矿集区和城镇周边,主要污染元素为Cd,Cr,Ni,Hg.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处于自然低背景含量状态,部分水样总硬度超标,溶解性总固体、NO-2和F-等超标,已不适合饮用.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有:①山地丘陵区土壤pH值低,且表层土壤具有向强酸、强碱两极化发展的趋势,易引起重金属元素活化,危害人类健康;②沿海地带土地贫瘠,N,P和有机质等营养水平多属缺乏级;③莱州-烟台和牟平-乳山矿集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表层土壤Hg,Cd,Cd,Zn,Se,S等元素污染严重.地质高背景、酸性的表生环境和工业污染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总页数】7页(P1-7)【作者】代杰瑞;崔元俊;庞绪贵;刘华峰;喻超;赵西强【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3【相关文献】1.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r与评价 [J], 庞绪贵;代杰瑞;王红晋2.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生态问题浅析 [J], 代杰瑞;庞绪贵;刘华峰;喻超;曾宪东3.山东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综述 [J], 庞绪贵;崔元俊;王晓梅;喻超;陈磊;高宗军;郭卫华4.山东威海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J], 代杰瑞;庞绪贵;宫玉新;王红晋5.浅析基于VB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的研究 [J], 顾蓬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地氟病与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研究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地氟病与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研究
程度是 十分严 重 的 。
( ) 6 镇 17 1个村 , 查 表 明 , 水 氟 含量 平 均 值 小 于 调 饮
图 1 研 究 区位 置 与 重 点 调 查 区 范 围 图
毒分 布和 病情 流行 病 学 调 查 结 果 , 择 菏 泽 、 宁 、 选 济
收稿 日期 :0 9—0 20 8—1 ; 订 日期 :0 9 2一O ; 辑 : 卫 卫 2修 2 0 —1 1编 陶 地 调 项 目 : 国地 质 调 查 局 《 中 山东 省 黄 河 下 游 流 域 生 态 地 球 化 10 0 13 6 项
关 键 词 : 方 性 氟 中 毒 病 ; 球 化 学 环 境 ; 关 分 析 ; 河 冲积 平 原 区 ; 东 省 地 地 相 黄 山
中图分类号 :55X 1 P 9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氟是 人体 必需 的微 量 元 素 , 对 牙 齿 和 骨 骼 的 其 形成 与结 构有 重要 功 能 , 的缺 乏 或 过 剩 都 会 对 人 氟 体产 生不 良的影 响 , 当人体 长期 摄人 过 量氟 时 , 引 可
明 区 内土 壤 、 水 氟 含 量 和 群 体 的尿 氟 含 量 普 遍 较 高 , 氟 的 危 害 和 地 方 性 氟 中 毒 病 情 十 分 严 重 。 在 分 析 氟 元 素 饮 高 在 土 壤 、 水 中 的 分 布 及 变 化 规 律 的基 础 上 , 展 地 方 性 氟 中毒 病 与生 态地 球 化 学 环 境 相 关 性 研 究 , 为 地 方 性 氟 饮 开 认 中 毒 病 与 土 壤 中氟 含 量 、 水 氟 含 量 呈 正 相 关 关 系 。 饮
分布 , 有效 开展 地方 性 氟 中毒 防治 , 区内地 氟病 流 对 行 与地球 化学 环境 相关 性进 行 了调查 与 研究 。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和农业发达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现实操作和理论之间的差距方面来探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污染物;化学基准值;背景值1现实操作1.1调查方法对于土壤污染问题的调查,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目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主要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保部72号令)开展工作,包括现场踏勘、人员访谈、采样分析和遥感监测等多种方式。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根据土壤的类型、颜色、质地等进行分类,并结合现场勘察钻探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1.2调查技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评估等方面。

样品采集需要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合理的采样点位。

实验室检测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对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检测。

结果评估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土壤污染情况的具体指标和水平。

2理论支持2.1污染物特征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关键,也是理论支持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土壤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不同,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2污染评价标准土壤污染评价标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要依据,也是理论支持的重要内容。

土壤污染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限值。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帮助调查人员对土壤污染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目前国家层面已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在北京、重庆、河北、上海等地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标准。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质地潮土的微形态特征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质地潮土的微形态特征
zhangbaohua@lcu.edu.cn
68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第 51卷
面研究的 延 续[1,2],因 此,诸 多 自 然、人 为 因 素 均 能影响土壤微形态特征。目前较多研究关注于人 为因素对 土 壤 微 结 构 的 影 响,如 秸 秆 还 田[3]、有 机无机肥料配施[4]、有机种植方式[5,6]、有机物料 施用[7]等,这些措施均可促进良好土壤微结构的 形成,有 机 物 料 施 用 还 影 响 土 壤 孔 隙 数 量 和 形 态[8]。农业灌溉可增强土壤颗粒风化强度,增强 颗粒细化、圆化程度,同时显著增加残积粘土数量 且可出现淀积粘土[9],农业耕作则可引起土壤颗 粒的长度、等 圆 直 径、周 长、面 积 减 小 和 圆 度 增 加[10]。上述文献均提及了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 但并未从土壤质地角度探讨其微形态特征的差 异。实际上,土壤颗粒组成对粗细颗粒 (coarse/ fine,c/f)分布、形成物等微形态特征能产生直接 影响 。 [11]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9,51(7):67~71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19.07.015
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质地潮土的微形态特征
张保华,陶宝先,刘子亭,曹建荣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Keywords Tidalsoil;Soiltexture;Particle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Coarseandfineparticledis tribution;Formation
土壤微形态特征包括粗颗粒、细粒物质、土壤 形成物、孔隙以及形态特征的影响,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潮土类三种质地土壤(壤 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分析其微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颗粒组成对土壤微结构、粗细颗粒分布、颗 粒大小与圆度等产生明显影响。壤质、粘壤质土壤表层形成了利于农业生产的团粒状微结构,向下层逐渐变 为囊孔、孔洞、孔道等微结构类型,砂质壤土全剖面为单粒状微结构。壤质、粘壤质土壤粗细颗粒分布类型为 斑晶嵌埋型,砂质壤土则为粗单一颗粒类型。土壤中粗颗粒均以石英为主、细颗粒均为分离斑点双折射类型, 但砂质壤土中粗颗粒粒径较大、圆度较小。壤质、粘壤质土壤偶见土壤动物排泄物、胶膜等形成物。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生态问题浅析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生态问题浅析

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生态问题浅析代杰瑞;庞绪贵;刘华峰;喻超;曾宪东【摘要】介绍了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取得的一些基本成果和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认为在表生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表层土壤中Zn、Pb、Cu、Se、Cd、S、P、Hg、N、有机碳( OrgC)等元素或指标含量明显大于深层土壤;该区总体上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优良,Ⅲ类和劣Ⅲ类土壤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13%,主要分布在矿集区和城镇周边,超标元素为Cd、Cr、Ni、Hg.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处于自然低背景含量水平,部分水样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NO2-、Fˉ含量超标,已不适合饮用.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是:山地丘陵区土壤pH值低;沿海地带土地贫瘠;局部表层土壤重金属明显富集,已对农作物安全产生影响.认为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等)和自然地质背景作用是引起该研究区局部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The main results of agro-ecological geochemical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tents of Zn, Pb, Cu, Se, Cd, S, P, Hg, N, Org C, etc. Are strongly present in topsoil instead of deep stratum, probably due to the effect of hypergenesi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ummary, the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good on the basis that only 0. 13% of the total are Ⅲ type and worse than Ⅲ type soils, in which are adjacent to mining areas and cities. However, Cd, Cr, Ni, and Hg were worse than the quality standards. Most elements or indices of shallow ground water were within the natur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The total hardness, total dissolved solids, NO-2 and F- in part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above the permitted levels for drinking waterstandards, which were not suitable for drinking. The existent ecological geochemical problems in this area were mainly: low pH values of soil in hilly lands, barren soils of coastal areas, and serious heavy metals pollution in topsoil in some areas. The main reasons for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in part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mining,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weathering.【期刊名称】《岩矿测试》【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9页(P189-197)【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质量;重金属;山东省东部地区【作者】代杰瑞;庞绪贵;刘华峰;喻超;曾宪东【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方面的文献近10年来呈明显上升之势[1-9]。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庞绪贵;战金成;滕兆令;郑晓梅;王增辉;代杰瑞【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07(23)5【摘要】浅层地下水调查是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的一项工作内容.调查是按每16km2采集1件浅层地下水样品的密度,分析测试As,Ba,Be,Ca,Cd,Co,Cu,Fe,Hg,Pb,Se,Zn,F-,Cl-,Cr6+,NO2-,COD,pH等33项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在浅层地下水中的背景变化规律研究认为: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中各指标含量起伏变化大,局部富集程度高,特别是As,Fe,K,La,Sb,Sn,Zn,Cl-,NO2-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3.0,说明这些指标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极不均匀,虽然背景含量较低,但在局部地段会形成高含量区,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要求,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达到较好级以上者不足9%,而较差和极差级者达90%以上,表明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总页数】5页(P1-5)【作者】庞绪贵;战金成;滕兆令;郑晓梅;王增辉;代杰瑞【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五莲,262300;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五莲,262300;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3【相关文献】1.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J], 庞绪贵;李秀章;滕兆令;王增辉;赵西强;胡雪平2.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盐渍土地球化学特征 [J], 季顺乐;唐孟武;赵云香;崔元俊;王存龙3.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J], 代杰瑞;王存龙;庞绪贵;曾宪东;陈磊;郑伟军4.银川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J], 白莉5.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特征及保护建议 [J], 王薇;张太平;王强;张红军;刘洋;赵慧;王岳林;张瑞华;王奎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成因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成因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成因代杰瑞;庞绪贵;王红晋;曾宪东;胡雪平;李肖鹏【摘要】为改善平阴县生态环境,为农业区划、环境保护和地方病防治等领域提供全新的地球化学资料和科学依据,开展了平阴县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调查发现,平阴县周边及其西部农田区有As、Ni、Cd、Cr、F、Cu、Mn、S、Hg等以重金属为主的元素异常,平阴县周边元素异常具有异常衬度较高、富集系数大等特征,西部农田区异常具有各元素套合关系好、多数异常衬度不高、富集系数小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田区异常以As、Cd为主要成分,元素含量与SiO2,Al2O3,Fe2O3等常量组分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Al2O3,Fe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土壤常量组分及其所决定的土壤质地是导致异常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平阴城区异常以S、Hg、As、Zn、Mn等元素为主,是典型的受人类综合污染而产生的异常.【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0(034)005【总页数】5页(P659-663)【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土壤质地;山东省平阴【作者】代杰瑞;庞绪贵;王红晋;曾宪东;胡雪平;李肖鹏【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X142在山东省平阴县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按每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每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每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每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分析与重金属污染和农业等有关的54项指标。

经异常圈定,发现平阴县周边及其西部农田区有As、Ni、Cd、Cr、F、Cu、Mn、S、U、Hg、Zn等11种以重金属为主的元素异常。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庞绪贵;陈钰;刘汉栋;代杰瑞;董健;陈磊;李肖鹏【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4(0)8【摘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按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 Ag,As,Au,B,Ba,Be,Bi,Br,C 等54项指标。

对这些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进行研究,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 Ag,Au,Hg, Mo,S,Sb 等元素和 Cl,Br,I 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

统计了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日照、威海等6市的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发现6市绝大部分元素基准值和背景值相对稳定,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一致,仅部分指标基准值和背景值变化较大;各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而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主要受地质背景和后期人类活动等多层因素控制。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one surficial sample in each 1km2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one sample in each 4km2 ,collecting one deep sample in each 4km2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one analyzing sample in each 16km2 ,geochemical survey of soil in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has been carried out.In this survey,54 elements and ratios are determined,such as Ag,As,Au,B,Ba,Be,Bi,Br,C and soon.Geochemical reference value and background value of these indicators have been studied.Majority ele-ments evenly distributes in surface or deepsoil except Ag,Au,Hg,Mo,S,Sb and other elements which associated with gold and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and the halogen element such as Cl,Br,I.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surface soil or deep soil has the similarity.The geochemical reference value and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in six cities,such as Qingdao,Dongying,Yantai,Weifang,Rizhao and Weihai have been counted.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most elements in six cities has relative stability,which consist-ent with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except the reference value and background value of partial indicators changes in the larger.All the geochemical reference values of soil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al background,and the geochemical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was mainly affected by multi fac-tors,such as geological background,human activities and so on.【总页数】6页(P21-26)【作者】庞绪贵;陈钰;刘汉栋;代杰瑞;董健;陈磊;李肖鹏【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102;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P59【相关文献】1.广东省阳江-茂名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基准值分析 [J], 罗思亮2.关中平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J], 任蕊;王会锋;卢婷;尹宗义;王明霞;王显炜3.滁州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J], 陶春军;贾十军;陈永宁;陈富荣;邢润华4.广西北部湾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特征 [J], 羊安宏;陈彪5.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写在《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出版之际 [J], 奚小环;侯青叶;杨忠芳;叶家瑜;余涛;夏学齐;成杭新;周国华;姚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指标 Ag As B Ba Be Bi Cd Co Cr Cu F Hg La Li Au Mn Mo Nb Ni P Pb Rb Sb Sn Sr Th Ti 表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0. 064 10. 3 51. 5 486 1. 89 0. 27 0. 141 11. 3 64. 5 21. 8 554 0. 031 33. 8 32. 8 1. 5 550 0. 56 13. 6 27. 6 997 21. 4 91. 1 0. 92 3. 0 200 10. 7 3721 25. 8 102 0. 90 2. 6 170 10. 95 3500 26. 0 111 1. 21 2. 6 167 13. 75 0. 38 25. 8 26. 9 644 6. 0 583 2. 0 全省 0. 117 9. 3 38. 6 502 2. 22 0. 30 0. 084 13. 6 66. 0 24. 0 506 0. 019 33. 8 26. 5 全国 [ 3] 0. 132 11. 2 47. 8 469 1. 95 0. 37 0. 097 12. 7 61. 0 22. 6 478 0. 065 39. 7 32. 5 深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0. 056 9. 7 50. 5 469 1. 86 0. 22 0. 103 10. 9 62. 7 20. 3 513 0. 016 33. 5 32. 2 1. 4 511 0. 54 13. 6 26. 4 601 18. 3 89. 0 0. 91 2. 5 198 10. 3 3719 25. 3 24. 7 29. 4 28. 6 710 597 0. 083 14. 8 70. 0 24. 5 550 0. 015 0. 084 13. 4 60. 8 23. 1 507 0. 044 9. 3 11. 5 全省 全国 [ 4]
第 24 卷第 11 期
山 东国 土 资 源
2008 年 11 月
成果与方法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庞绪贵 , 李肖鹏 , 王炳华 , 曾宪东 , 陈 磊
( 1.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 济南
1
1
2
1
1
250013; 2.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 :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 按每 1 km 2 采集 1 件表 层土壤样 品 , 4 km 2 组合成 1 件分 析样品 , 每 4 km 2 采集 1 件深层土壤样品 , 16 km 2 组合成 1 件分析样品 , 测 试 Ag , A s, A u, B, Ba, Be, Bi, Br, C, Cd, Ce, Cl, Co, Cr , Cu, F 等 54 项指标。在统计这些指标的表层、 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的基 础上 , 对 其与全国 同类参数的 差 异进 行了分析 , 对比区内表层、 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 , 认为大部分指标在表 层土壤中 的含量继承 了 土壤母质的成分特征 , 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 小 , 但 Co rg , N , Se, S, P, Br , H g 等指 标在表 层土壤 中已明 显富集 , 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 地球化学调查 ; 表层土壤 ; 深层土壤 ; 丰度值 ; 黄河冲积平原 区 ; 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 S153 文 献标识码 : A
3
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由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表层、 深层土壤地球化
3. 1 深层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学参数统计 ( 表 1) 可见:
表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2. 34 76. 3 1. 64 23. 5 63. 8 231 1. 3 66. 5 0. 58 0. 18 14. 09 10. 5 116 4. 3 1. 77 0. 090 1. 74 0. 021 0. 76 8. 19 61. 26 11. 96 4. 19 1. 91 5. 48 1. 86 2. 30 12. 51 3. 89 1. 33 2. 34 2. 08 2. 32 12. 51 4. 2 1. 29 2. 15 1. 37 2. 24 0. 67 7. 7 1. 8 6. 7 5. 29 3. 04 5. 40 3. 76 全省 2. 20 80. 1 2. 38 20. 3 63. 5 236 1. 6 69. 0 0. 545 0. 130 13. 4 9. 40 全国[ 3] 3. 03 82. 4 2. 48 22. 9 74. 2 256 1. 7 68. 4 0. 620 0. 290 17. 5 11. 10 2. 30 75. 3 1. 66 23. 4 57. 1 232 1. 3 66. 1 0. 57 0. 08 13. 74 10. 1 152 2. 5 1. 32 0. 029 1. 28 0. 013 0. 17 8. 62 62. 13 11. 51 4. 02 1. 82 5. 68 1. 92 2. 23 0. 079 0. 246 71. 4 71. 7 87. 3 84. 3 深层土壤平均值 调查区 全省 全国 [ 4]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南部, 包括华北拗陷 级构造单元。自中生代
山东部分和鲁西隆起 2 个
末期以来 , 以沉降为主的地壳运动使区内的新太古 代 中生代地层之上 , 接受了巨厚的古近纪 新近 纪沉积, 并广泛为厚度不等的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 调查区的南部及东部边缘地区断续分布有古生代和 中生代地层。区内第四纪沉积 物以黄河冲积 物为 主, 沉积厚度多在 180~ 340 m 间 , 沉积物来源除南 部和西部边缘部分地带与山前基岩有一定联系外 , 大部分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物源复杂 , 与其下的基岩 没有成因联系。 区内土壤为黄河冲积母质发育而成 , 主要有潮 土、 脱潮土、 盐化潮土、 砂姜黑土、 滨海盐土、 水稻土、 褐土、 潮褐土、 草甸盐土、 冲积土等 10 个亚类
为 g/ g 。
( 1) 与全国土壤丰度值 [ 4] 对比 ( 仅收集到 13 项 指标 ) , 区内深层土壤大部分指标含量平均值与全国 土壤丰度值相当 , 仅 Se, H g, P b, Zn 等元素 明显低 于全国土壤丰度值, 其中 Se, H g 仅为全国土壤丰度 值的 33% , 36% , Se 为有益微量元素, 原始含量过低 将影响农作物质量 ; Cd 元素明 显高于 全国土壤 C 层丰度值 , Cd 为重金属元素, 深层土壤中原始含量 过高是潜在的污染隐患。 ( 2) 与山东省深层土壤元素含量平均值对比, 调 查区内深层土壤中 M n, Pb, Co, Zn 等元素明显低于 山东省土壤平均值 ; Cu, V, Cr, Ni, F , Se, As, H g 等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表层 、 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参数统计
指标 U V W Y Zn Zr Ge Ce Tl Se Ga Sc Cl Br I N C S C org pH SiO 2 A l2 O3 T Fe2 O3 M gO CaO N a 2O K 2O

-2 注 : A u 的含量单位为 ng/ g; A l2 O 3 , C, CaO , K2 O , M gO , N , N a2 O, Corg, S , SiO 2 , Fe 2 O 3 的 含量单位为 10 ; pH 无量 纲 ; 其余元 素含量单 位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 包括山东省 西部、 西北部、 北部平原区 , 涉及济南、 菏泽、 聊城、 德 州、 滨州、 东营、 济宁、 淄博、 潍坊、 泰安 10 市所辖 59 个县 ( 市、 区) , 总面积为 5. 4 万 km 。
2
2. 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包括表层和深层土壤 , 样点布设采用 网格法 , 布置在农用大田、 菜地、 果园、 林地中 , 避开 人为污染土壤和搬运的堆积土。为使组合的分析样 能反映采样单元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采样点通 常布设在采样单元格中央。野外采样前在室内把采 样点标绘在 1 50 000 地 形图上, 使用便 携式 GPS 并结合地形图定点 , 表层样由多个子样组成, 深层样 采 集 一 个 子 样。 表 层 土 壤 样 品 采 样 密 度 为 1 点/ km 2 , 采样深度 0~ 20 cm ; 深层土壤样品采样 密度为 1 点 / 4 km 2 , 采样深度 150~ 200 cm 。采集 的土壤样品过 20 目筛 , 并按 4 个相邻网格样品组合 成 一 件 样 品 进 行 分 析, 表 层 土 壤 组 合 样 为 1 件/ 4km 2 , 深层土壤组合样为 1 件/ 16 km 2 , 组合样 送样重量为 200 g 。 2. 2 样品测试元素与指标 表层、 深层土壤测量元素或指标依据中国地质 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 查规范 ( 1 250 000) 的规定 [ 2] , 分析测试 Ag , As, Au, B, Ba, Be, Bi, Br, C, Cd, Ce, Cl, Co , Cr, Cu, F, Ga, Ge, H g , I, L a, L i, Mn, Mo, N, Nb, Ni, P , P b,
元素接近山东省土壤平均值 ; Cd 元素则明显高于山 东省土壤平均值。 3. 2 表层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由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表层、 深层土壤地球化 学参数统计 ( 表 1) 可见: ( 1) 与全国表层土壤丰度值对比[ 3] , 区内表层土 壤中 Sr, pH , Na2 O, Cd, M gO, CaO 等指标明显高于 全国表层土壤丰度值, 其中 CaO 为全国表层土壤丰 度值的 2. 55 倍, Sr, pH , N a2 O, Cd, Mg O, CaO 等指 标含量高, 除 Cd 元素受后期人类活动叠加影响外, 多数指标为 地质背 景偏高 引起 ; M o, Co rg, I, Ag,
26
第 24 卷第 11 期
成果 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