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第1章绪论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1]。
区域电网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战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探、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的任务。
电力系统设计是在审议后的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制定出具体方案[2]。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照有关的设计技术规定:从整体出发,深入论证电源布局的合理性,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此需进行必要的计算:尚需注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变电工程的协调,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创造条件。
电力系统设计包括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电力系统专题设计,发电、输电、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3]。
区域电网设计的水平年,一般取今后5-10年的某一年,远景水平年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
设计水平年的选取最好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
电源和网络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为主,并对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展望到远景水平年[4]。
第2章原始资料分析2.1 原始资料(1) 发电厂装机情况(2)负荷情况2.2 原始资料分析(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如下:(备注:A 为火电厂,B 为水电厂,1~5为变电站)(2)发电厂、变电所地理负荷分布发电厂A 、B 带有包括厂用电的负荷,变电所(1)~(5)都有本地负荷且发电厂、变电所都有一、二类负荷。
(3)校验负荷合理性(max max min 8760P T P >⨯)发电厂A :14⨯5000=70000<8⨯8760=70080 发电厂B: 12⨯5000=60000<8⨯8760=70080 变电所(1):33⨯5500=181500>17⨯8760=148920 变电所(2):18⨯5500=99000>10⨯8760=87600 变电所(3):26⨯5000=130000>14⨯8760=122640 变电所(5):18⨯5000=90000>8⨯8760=70080 所以,以上负荷都合理。
毕业论文(某小区供配电设计)
毕业论文(某小区供配电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小区供配电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小区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小区建设中,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设计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保障,也是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因此,在小区设计中,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和小区未来的扩展空间,同时保证供电质量和安全稳定。
本文以某小区为例,阐述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问题。
一、小区用电需求的分析某小区位于城区,总用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
根据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用电需求情况,该小区的电力负载主要以日间居民用电为主,一般在峰值时段为晚上6时至晚上9时。
因此,在小区供配电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日间居民用电的峰值负荷,以确保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二、小区供配电系统的选型设计(1)供电接入点的选址:考虑到小区未来的扩展性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应选取离小区较近的变电站作为供电接入点,同时要保证供电线路通畅且安全可靠。
(2)配电设备的选择:小区的电力负荷主要以日间居民用电为主,因此在配电设备的选择中,应选择负载能力适宜的低压变压器和配电箱等设备,以满足小区日常用电需求。
(3)配电系统的布局设计: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布局设计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并且要做到合理布局,方便检修和维护。
同时,要考虑到小区未来的扩展性,预留适当的空间和管线方便后期扩建。
(4)保障用户用电安全:在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遵守电力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居民用电安全。
三、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1)电缆材质的选择:电缆是小区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电缆材质的选择上,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好的产品,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电缆老化等问题的发生。
(2)城市电网的稳定性:考虑到城市电网的稳定性,小区供配电系统应防止小区网际电源频繁切换,以免对城市电网造成压力,从而影响各个小区和城市的正常供电。
(3)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在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完善小区的防雷设施,保证小区的电力设施不易受到雷击,从而确保居民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以呼玛县为例的农村电网规划,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优化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得到相应的规划方案。
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影响呼玛县电网规划的信息进行研究:1.因为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前提和根本,在本文中,首先对该县进行符合预测,本文主要使用了灰色预测的方法进行不确定的情况下的负荷预测。
2.电路线网规划的问题。
利用逐步倒推法在呼玛县的实际应用。
3.变电所的选址问题是呼玛县农村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农网网架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对这一问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线性加权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结合形成两层嵌套用于变电所规划的方法进行对呼玛县变电所选址的优化, 这种方法求解过程中思路简单,所耗时间相对较少,是值得呼玛县变电所规划实际应用的一种新方法。
4.在得到呼玛县的农村电网规划的部分方案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给对其进行经济性的评估。
本文利用属性识别理论对电网规划前后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短期负荷预测,逐步倒推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属性识别理论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RURALNETWORK PLANNING METHODABSTRACT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composition required scientific planning scheme. This paper studies rural power planning take Huma county as an example, put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methods which fit for actual situation of Huma, and use these methods to analysis and specific calculate, and gets corresponding plan. Mainly from five aspects impact information of Huma network planning to research:Because of load forecast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network plannin g, so the second chapter isload forecasting on the Huma coun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gray prediction theory as well asimproved gray theory in detail and do load forecast with the methods under the uncertaintycondition. Including the overall prediction and zoning prediction.For Huma county rural power planning, gradually pushed back and genetic taboo hybrid algorithm are fit for Huma county rural planning situation which drawn in the actual 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Chapter three will introduce two methods in detail, and then by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t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also needs further stud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uma county,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for making the best selection.Substation si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 county rural network planning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mpact power grid network in the structure. This problem is studied in Chapter four, usinglinear-weighted and combination of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formtwo-tier nested approach for substation planning to the site of optimization of Huma county substation.This method is simple in solving flow, the using time is short relatively, it is a new method that wor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Huma county substation planning.Now that obtained part of the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program of Huma county, here on the required of assessment its economy. Chapter five is the job for introduces a scientific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directed towards the problem in the rough unscientific: net present v alue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e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Huma county rural planning.KEY WORDS:rural power planning load forecasting gradually pushed back genetic taboo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ttribute recognition theoretical目录前言 (1)第一章呼玛县农村电网的概况分析 (2)§1.1 呼玛县概况 (2)§1.2 呼玛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第2章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3)§2.1 负荷预测的一般方法的选择 (3)§2.1.1 单耗法 (3)§2.1.2 趋势外推法 (3)§2.1.3 弹性系数法 (3)§2.1.4 灰色预测法 (4)§2.1.5 最终方法的选择 (4)§2.2 改进灰色预测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4)§2.2.1 灰色建模过程 (4)§2.2.2 实际应用 (6)第3章农村电网规划的方法选择 (10)§3.1 逐步倒推法在呼玛县农村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10)§3.1.1 形成满足N安全性的最小费用网络 (11)§3.2 实际应用 (13)第4章变电站选址优化 (19)§4.1 变电所的选址优化建模 (19)§4.1.1 算法流程 (19)§4.1.2 自适应遗传算法模型 (20)§4.1.3 线性加权与自适应遗产算法建模 (21)§4.2 呼玛县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22)§4.3 110kv电气主接线 (24)§4.3.1 110kv电气主接线设计 (24)§4.3.2 电气设备的选择 (26)§4.3.3 防雷和接地设计计算 (27)§4.4 35kv电气主接线 (28)第5章电力网规划的经济评估 (30)§5.1 属性识别 (30)§5.2 各种指标权重的评估 (31)§5.2.1 各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分析 (32)§5.2.2 基于变异系数的指标权重确定 (32)§5.3 评价电网规划方案 (32)§5.4 实际应用 (34)§5.4.1 选取指标体系 (35)§5.4.3 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36)§5.4.4 综合属性测度矩阵 (36)§5.4.5 以置信度准则确定类别 (36)结论 (37)参考文献 (39)致谢 (41)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的供应和消耗已渗透到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2. 背景
电力系统规划是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关键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3. 目的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探索如何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4. 主要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毕业设计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电力系统需求预测:使用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电力需求的趋势和规模。
- 电力系统规划方法:调查和比较不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 供电可靠性分析:分析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研究如何优化供电可靠性指标。
- 经济性评估:评估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
- 可持续发展考虑:研究如何在电力系统规划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5. 结论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技术,为实现可靠供电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本文档对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的介绍,希望能为你的毕业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
110Kv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 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110Kv local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Within the developing of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endency。
The author 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including protecting and supervisory equipment,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in the subst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ity of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design skill, the conclusion derived from analysis provid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Keyword: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protection; connect wire。
(整理)地方电力网规划毕业设计大纲.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大纲毕业设计用二○○三年十二月精品文档目录一、设计题目: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 (1)二、目的与要求: (1)三、设计规模: (1)四、主要设计内容: (2)(一)、电力电量平衡 (2)1. 电力电量平衡的目的 (2)2. 各种容量的考虑 (2)3. 用表格法进行电力平衡 (4)Ⅰ,系统最大供电负荷计算 (4)Ⅱ,工作容量计算 (5)Ⅲ,备用容量的计算 (8)Ⅳ,系统需要装机容量计算 (9)Ⅴ,系统新增装机计算 (9)Ⅵ,总的电力平衡表 (10)4. 用表格法进行电量平衡 (12)Ⅰ,按月求电力网月平均负荷 (12)Ⅱ,按月求火电厂的月平均出力 (12)Ⅳ,求年利用小时数 (13)(二)、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和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14)1. 线路路径长度(L) (14)12. 线路总长度(L) (15)23. 总负荷矩)(∑Pl................................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高压开关数)(∑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电网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和确定 (16)1. 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最大电压损耗 (16)2. 电力网电能损耗)(∑∆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线路和变电站的一次投资)(K............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力网的年运行费)(C.......................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潮流分布与调压措施的选择 (18)(五)、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计算 (19)五、设计成果: (19)六、参考资料: (19)附录(摘自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电力系统设计手册” (20)地方电力网规划毕业设计大纲一、设计题目: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二、目的与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地区电力网设计
前言电能的主要供应来源称作电源,各类发电厂是主要的电源,常见的有火电厂,水电厂,风力发电厂以及核电厂。
电能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储存,必须即时发出,即时使用,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是现阶段仍然无法大量存储电能。
这次课程设计对将来的工作起到了预先实践的效果,通过实践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该门课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运用,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既然电能无法存储,那么如何分配电厂发出的有限电能便非常重要了,合理的规划地区电网可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供应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等等,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某地区新建的水电厂进行电力网设计。
进行电力网设计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调查该地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资源分布,负荷分布及其性质,矿产,以及原电力网的结构等等,只有充分的掌握这些资料之后,才能真正设计出适合此地区的电力网。
1原始资料1.1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1.2电源情况水电厂:TS900/135-56,额定容量45MV(cosФn=0.9),台数3系统:与3#变电所由2*LGJ-150相连,系统母线电压最大最小负荷时均维持115KV,最大负荷时提供功率50MW(cosФn=0.9),最小负荷时为30MW(cosФn=0.9)1.3说明(1)变电所3#是原有变电所,主接线为双母线结构;(2)为开发利用水资源,在距离变电所3#约100km处新建一水力发电厂。
发电厂发电能力在春夏三季满发,冬季最大出力为最大容量的3/4;(3)发电厂用国际厂用电率2%,机压负荷2MW;(4)区域气温最高为40摄氏度,年平均温度为25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摄氏度。
1.4各变电所符合情况编号 1 2 3 4变压器额定容量(MW ) 25*2 31.5*2 31.5*2 25*2 最大负荷(MW ) 30 45 50 25 最小负荷(MW ) 25 27 30 20 Tmax (小时) 6000 5000 5000 6500 cos Ф 0.9 0.9 0.9 0.9 负荷性质工业城市城市工矿2 功率平衡计算2.1 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为了满足用户的功率需求,维持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稳定,系统中装设的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最大负荷,并且要留有一定的裕度。
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1 前言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
随着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突出,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网作为联系电能生产企业与用户的桥梁,对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不言而喻,而电网的设计作为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供电企业首先要服务好社会,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来看,主要是完成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三个工作内容。
其实质就是使用户能用得上电、用得上满意的电。
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来做好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通过此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理论与实际联系,基本掌握电力网设计的主要内容、原则与方法,树立技术经济观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巩固并拓展所学专业知识,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分析的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电力网规划设计,电力网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站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①确定供电电压等级;②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③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④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⑤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⑥调压计算。
2.2 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有如下要求:①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②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③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以及设计图纸两份;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原始材料,各主要部分设计原则、计算或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和结论,对每一种计算应举例说明使用方法,对相同或类似的计算,只须写出计算结果,说明书中应尽量以表格表示出计算结果。
毕业设计35kv电力网规划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35KV 电力网规划设计二、设计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设计掌握电力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政策和有关规定。
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功率平衡分析2、确定电网接线方案3、确定各变电站电器主接线4、潮流计算5、专题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2、图纸两张(电网主接线图和潮流分布图各一张);四、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站地理位置图如下:10k m26km317km8km水电厂17km电源 248km517km12、各变电站负荷情况:12345最大负荷 MW77 6.5 6.511最小负荷 MW55558.5 Tmax35003500500050005000 cosφ0.850.850.850.850.9低压侧电压1010101010备用要求无20%20%20%20%调压要求顺逆常常常负荷性质农业农业城市城市工矿3、说明:(1)电源 1 为一变电站,最大负荷时提供30MW 的功率,最小负荷时提供 25MW的功率。
(2)电源 2 为一系统,系统母线电压维持率,最小负荷时提供15MW 的功率。
38.5KV ,最大负荷时提供 cosφ =0.85。
20MW的功五、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设计手册》2、《电力系统分析》3、《发电厂电气部分》4、《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目录说明书 ------------------------------------------------------------------------------------------------------------1第一章: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概述---------------------------------------------------------------------------1第二章:系统功率平衡分析2.1有功功率平衡---------------------------------------------------------------------------------22.2无功功率平衡---------------------------------------------------------------------------------4第三章:电力网接线选择3.1电压等级的选择------------------------------------------------------------------------------53.2电力网接线方案选择------------------------------------------------------------------------5第四章: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选择4.1变电站主接线---------------------------------------------------------------------------------94.2变电站主变-----------------------------------------------------------------------------------134.3高压开关选择--------------------------------------------------------------------------------15第五章:潮流计算5.1计算各元件参数----------------------------------------------------------------------------15-5.2计算个变电站的潮流分布----------------------------------------------------------------16第六章:专题 --------------------------------------------------------------------------------------------------17附录计算书 ---------------------------------------------------------------------------------------------------------331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概述1.1 电力网设计的任务是根据设计期内的负荷要求及电源建设方案,确定相应的电网接线,以满足可靠、经济的输送电力要求。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
aaaaa毕业设计说明书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赵梦亮班级电气113学号**********指导教师秦生升完成日期2015年5月8日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摘要:电能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而国家以及企业更是需要稳定、安全、经济的电能质量,可以说电网建设的好坏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要对电力网规划设计有足够的重视。
在这篇论文中,我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功率平衡方面的校验,在确定了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五种电网接线方案,并确定了发电厂、变电站的变压器型号以及容量的选择。
在进行了线路长度、路径长度、总负荷矩、高压开关数的初步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后,确立了两种初步方案。
接下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技术经济比较:1.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
2线路最大电压损耗计算。
3一次设备投资费用计算。
4.电网年运行费用。
最终,确定出一种最优方案设计。
然后,对这个最优方案进行潮流分布计算、调压计算和运行特性计算。
关键词:接线方案;潮流计算;技术经济比较Region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 Power in today's social life actor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which affects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human life, while the state and enterprises is the need for stability, power quality and safety, economy, and quality of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can say a profound impact our quality of life, so we need to have enough power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attention.In this paper,I first of all the raw data validation power balance,In determining the validity of the underlying data,Designed five grid wiring scheme and identified plants, substations and transformer capacity models to choose from.After making the line length, path length, total load moment,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high-voltage switches, established two initial program.Next,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re further detaile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1. Select the section of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conductors. 2 The maximum line voltage loss calculations. Three primary equipment investment cost calculations. 4. Power annual operating costs.In the end, determine an optimal design. Then, the optimal solution for the distributed computing power flow, press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ing computing.Key words: Wiring scheme; flow calcula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前言电力网规划设计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规划设计能够满足未来数十年的电力需求。
区域电力网设计说明书-电力系统毕业设计
第一篇 区域电力网设计说明书1.电网初步功率平衡1.1 初步功率平衡的目的电网平衡通常以有功功率来表示并要求有8%~10%备用容量。
初步功率平衡主要通过对有功功率的平衡,大概地确定区域电网在最大与最小两种负荷时,发电厂的运行方式。
根据有功功率的盈余额或缺损额,可以了解发电厂与系统之间联络线上的潮流情况。
1。
2 电力负荷分析(1)原有电网的发电负荷1L P 计算公式如式(1.1)所示1max 121min 12max min )(1)L L P y P y P K K P K K ∑∑=-=- (1。
1)式中: max min P P y y ∑∑、——原有电网最大负荷、最小负荷之和;1K —-同时率(本设计计算取1);2K —-厂用电率(本设计计算取7%)。
(2)新建电网的发电负荷2L P 计算公式如式(1。
2)所示2max 1232min 123max min (1))L L P x P x P K K K P K K K ∑∑=--=-- (1。
2)式中:max min P P x x ∑∑、——新建电网最大负荷、最小负荷之和;3K —线损率(本设计计算取6%) (3)总发电负荷L P 计算公式如式(1.3)所示12L L L P P P =+ (1.3) (4)发电机发出的功率G P 计算公式如式(1。
4)所示min max max minG G P P P P =∑=∑ (1.4)式中:1。
最大负荷时发电机组满发.2。
最小负荷时发电机降低出力,最大机组按80%出力. (5)联络线上的潮流S P 计算公式如式(1。
5)所示:S G L P P P =- (1。
5)式中:1.0S P >,表示配电网发出功率剩余,向系统送功率;2。
0S P <,表示配电网发出功率不足,系统补送功率以满足负荷要求。
有此可见:1.最大负荷时,L P ∑=146.61MW 而G P ∑=50+25×2=100MW 故发电厂的最大出力不能满足最大负荷需要,同时系统仍要通过联络线送46.61MW 有功功率.2。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目录1. 引言 (2)1 原始资料: (2)1.1 设计任务 (2)1.2.1 技术参数 (3)1.2.2 数据及有关要求 (3)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2.1.1系统最大负荷: (4)2.1.2系统最小负荷: (4)2.1.3 拟定依据: (5)2.4初步潮流分布计算结果比较各种接线方案 (7)2.5 电压等级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发电厂A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变电所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确定发电厂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确定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地区电力网设计
前言电力是一种能源,他不仅为工业农业,现代科学和现代国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动力,而且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日密切的联系,电能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力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本身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同时又是学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取决于电力系统本身客观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取决于当时能够采取的研究,分析计算的手段和工具。
地区电力网是支撑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面临着电力网结构不合理、电网发展滞后的制约。
这次课程设计将设计一个地区电力网,综合考虑电力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通过实践更进一步的体会科学规划,统筹协调,优化电力网结构和布局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功率平衡计算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计算和无功功率平衡计算2.1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为了维持功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
因此要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计算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MW P P K P MW P K P MWP P P K P K P y g f LD g ni i LD 1.155)2150](02.011[)(111501351.01111135)25504530(9.0)(323max 2max 1max 11max 1=+-=+-==⨯-=-==+++=++==∑=发电负荷供电负荷用电负荷n式中 ∑ P max i — n 个变电所最大负荷之和;i =1K 1 —同时率 K 2 —网损率K 3 —厂用电率P y —发电厂的机压负荷同时率 K1 的大小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有关,一般应根 据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参考附表 B —1 的同时率 K1 。
网损率 K 2 以供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为 5% ~ 10% 。
厂用电率 K 3 以厂用电负荷占发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通常发电厂厂用电率 如附表 B —2 所示。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设计方案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设计方案1分析原始资料1.1原始资料( 1) 发电厂装机情况2) 负荷情况3) 发电厂及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及各厂、站间的距离○1⊙B○3⊙A1.2功率平衡校验1.2.1有功平衡校验(1)用电负荷:P y K1 P max 0.95 465 441.75(MW)2) 供电负荷:P g 1 1 441.75 490.83(MW )1 K2 1 0.13) 发电负荷:P f 1 P g P z 1490.83 15 549.82( MW )1 K3 1 0.084) P备20%P f 549.82 20% 109.96(MW )(5)发电厂可以提供的备用容量:P已备P总P f 750 549.82 200.18( MW ) 可见,经过计算与要求的最小备用容量相比较,满足备用要求,使有功功率平衡。
1.2.2无功平衡校验(1)发电厂发出的总无功:Q总P总tan(cos 1 0.8) 750 tan(cos 1 0.8) 562.5(M var)(2)负荷消耗总无功:1 1 1 1Q负P max tan(cos ) 90 tan(cos 0.9) 90 tan(cos 0.9) 80 tan(cos 0.9)1195 tan(cos 1 0.9) 110 tan(cos 1 0.9) 223.2(M var)(3)据原始数据无功补偿应进行到0.9 ,由于所有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均为0.9 ,所以不用进行无功补偿。
(4)总无功负荷:1Q z (Q负Q变) K1 Q ch (223.2 0) 0.95 15 tan(cos 10.9) 219.24(M var) (5)Q备7%Q z 15.3(M var)(6)已有备用容量:Q已备Q总Q z 562.5 219.24 343.26(M var) ,满足要求,使无功功率平衡1.3 初选方案根据不同的接线方法,按原始资料的地理位置图,以及负荷大小,经过比较,直观淘汰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保留了如下八种方案如表1-1 :表1-1 :初步设计方案注:表1-1 中导线长考虑了弧垂和裕度,所以路径长为直线长的1.08 倍,导线长为路径的1.08 倍。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二0一一年五月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P. 7 1-1发电厂资料分析………………………………………………… P. 7 1-2负荷资料分析…………………………………………………… P. 7 1-3负荷合理性检验………………………………………………… P. 8 第二章电力平衡分析…………………………………………………… P. 9 2-1有功功率的平衡分析…………………………………………… P. 9 2-2无功功率的平衡分析…………………………………………… P. 9 2-3电力平衡结论…………………………………………………… P.10 第三章确定网络结线方案和电压等级……………………………………P.11 3-1 确定网络电压等级……………………………………………… P.11 3-2网络结线方案初步比较………………………………………… P.12 3-3网络结线方案精确比较………………………………………… P.12 第四章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结线方式……………………………… P.18 4-1选择发电厂主结线……………………………………………… P.18 4-2 确定变电所结线方式…………………………………………… P.24 4-3 确定变压器型号、台数及容量………………………………… P.24 第五章调压方式的选择和计算……………………………………………P.27 5-1 系统参数计算…………………………………………………… P.27 5-2 各点的计算负荷和功率损耗计算及结果……………………… P.28 5-3 作出网络的功率分配图………………………………………… P.355-4 网络低压损耗计算和变压器抽头选择………………………… P.36第六章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 P.43 6-1 线损率的计算…………………………………………………… P.43 6-2 全年平均输电效率……………………………………………… P.43 6-3 输电成本计算…………………………………………………… P.45 6-4 小结……………………………………………………………… P.45 结论………………………………………………………………………… P.46谢辞………………………………………………………………………… P.47参考文献…………………………………………………………………… P.47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经过电力网络的规划设计,使学员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
区域电力网及降压变电所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及降压变电所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1.毕业设计的原始数据:一、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10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典型日负荷曲线(A )%1008070605040302010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典型日负荷曲线(B)5、其他说明(1)功率初步平衡厂用电率7%,线损率6%;(2)各回路最大负荷同时系数去1.0;(3)本电力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时由系统供给;(4)除另有说明外,高压侧均按屋外布置考虑配电装置;(5)待设计各变电所低压出线回路数,电压10kV时,按照1500-2000kW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前言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给出的数据及要求,按国民经济应用的要求设计一个供电、变电网络。
该网络包括一个发电厂、四个变电站及输电线路。
该网络必须在符合国民经济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运行方式灵活,电能质量符合标准,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性。
设计内容包括:分析原始资料,审定运算条件;校验系统有功、无功平衡和各种运行方式;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系统接线方案;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接线方案和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及参数;进行系统的潮流计算;进行系统的调压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绘制系统电气主接线图。
根据给出的负荷情况及输电距离确定网络的电压等级为110KV,再根据变电站、发电厂的地理位置,选出4~6 种结线方案进行粗略的比较,比较后从中选出2~3 种方案进行精细的方案比较,最后选出一种技术、经济上最优的方案,随之可以确定发电厂、变电站的结线方式和运行方式。
然后根据所选的结线方式和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和调压计算,直至调压方式、范围合符要求,最后统计物资用量,进行经济指标计算。
最后得出的设计方案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安全、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符合电能质量要求地电能,运行方式变换灵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的要求。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错漏,希望指导老师指正,并感谢指导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给予的辅导和帮助。
第一章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1-1 概述一、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二、设计主要内容:1. 校验系统有功、无功平衡和各种运行方式;2. 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系统接线方案;3. 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接线方案和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及参数;4. 进行系统的潮流计算;5. 进行系统的调压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6. 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
三、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一张。
1-2 原始资料一、发电厂资料二、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注意:(1)、发电厂的负荷包括发电厂的自用电在内; (2)、建议采用的电力网额定电压为110kV 。
三、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1:1000000)第二章负荷合理性校验,功率平衡校验及确定运行方式2-1 负荷合理性校验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定义,最大负荷运行Tmax 小时所消耗的电量等于全年实际耗电量,所以应大于全年以最小负荷运行所消耗的电量,即:Pmax·Tmax>Pmin·8760 8760——全年小时数1、发电厂负荷(Pmax·Tmax=10×5500=55000)>(Pmin·8760=3×8760=26280)(MWh)2、变电所1 负荷(Pmax·Tmax=20×5500=110000)>(Pmin·8760=8×8760=70080)(MWh)3、变电所2 负荷(Pmax·Tmax=20×5000=100000)>(Pmin·8760=10×8760=87600)(MWh)4、变电所3 负荷(Pmax·Tmax=30×5000=150000)>(Pmin·8760=10×8760=87600)(MWh)5、变电所4 负荷(Pmax ·Tmax =30×5500=150000)>(Pmin ·8760=12×8760=105120) (MWh )结论:所以负荷均满足合理性要求。
2-2 功率平衡校验一、有功功率平衡校验(最大方式下)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nn MAX XMAX P K K P 121系统最小有功综合负荷:∑⋅⋅⋅=nn MIN XMIN P K K P 121K 1 ——同时系数取1K 2 ——厂用网损系数取1.15(其中网损7%,厂用8%) P XMAX =1×1.15×(10+20+25+30+30)=132.25MW P XMIN =1×1.15×(10+20+25+30+30)=132.25MW 发电厂装机容量:P FMAX =50×2+25×2=150MW有功备用容量:P B = P FMAX - P XMAX =150-132.25=17.75 MW 备用容量占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的百分比:13.4%>10% 二、无功功率平衡校验(最大方式下)系统最大综合无功负荷:Q XMAX =P XMAX .tan(cos -1Φ) Q XMAX = 132.25×tan (cos -10.85)=81.96 MVar 发电机能提供的无功功率:Q FMAX =P FMAX .tan(cos -1Φe )Q FMAX =(50×2)tan(cos -10.85)+(25×2)tan(cos -10.8)=99.47 MVar 无功备用容量:Q B =Q FMAX - Q XMAX =99.47-81.96=17.51 MVar无功备用容量占系统最大综合无功功率的21.14%三、功率平衡校验结论发电厂有功储备为17.75MW,达到系统最大综合有功综合负荷的13.4%,大于10%,基本满足系统有功平衡的要求。
发电厂无功储备有17.51MVar,达到系统最大综合无功功率的21.14%,已满足系统无功平衡要求的10~15%的储备要求。
综上所述,该发电厂装机容量可以满足系统功率平衡的要求,而且不用无功补偿。
2-3 确定发电厂运行方式系统以最大负荷方式运行时,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132.25MW,而发电厂最大出力为150MW,因备用容量不足一台发电机组的容量,所以所有机组都须带负荷运行。
机组间负荷分配,可以按机组容量来分配。
当系统以最小负荷方式运行时,系统有功功率只有49.45MW,此时发电厂以最大方式运行时,平均每台机组所承担的负荷仅达到容量的25%~50%,这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要考虑切除机组;同时考虑事故时的备用容量,应切除1台25MW机组和1 台50MW 机组,即一台50KW机组和一台25MW机组带负荷,而另一台50KW机组和一台25MW机组作备用,用作轮流检修和事故备用。
第三章确定网络结线方案和电压等级3-1 网络电压等级的确定本设计的网络是区域电力网,输送容量20~30MV A,输送距离从48~68kM。
根据各级电压的合理输送容量及输电距离,应选择110KV 电压等级(其输送能力为10~50MW,50~150kM)。
故网络电压等级确定为:110kV3-2 网络结线方案初步比较根据上表比较,从可靠性、操作容易、保护简单等方面选优,选出Ⅱ、Ⅲ、Ⅵ三种方案进行精确比较。
3-3 网络结线方案精确比较确定导线材料和杆塔的类别及导线的几何均距。
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主要采用钢芯铝绞线。
按电力设计手册,当负荷的年最大利用小时数达5000 小时以上时,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取J=0.9A/mm2,在高压区域电力网,用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用发热校验。
因本设计是110kV电压等级,为了避免电晕损耗,导线截面不得小于LGJ-70。
在LGJ-240以下者,均采用单杆三角形排列,在LGJ-300以上者,采用Π型杆塔。
有关数据查参考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手册(摘录)》,综合如下:初选出来的Ⅱ、Ⅲ、Ⅵ方案技术和经济精确比较见下表:由上表的技术及经济比较可以看出,方案Ⅵ在技术上满足要求(正常时∆U<5%,故障时∆U<15%) ,经济上又最省,故选择Ⅵ方案为网络结线方案。
表中数据算法及算例如下(以方案Ⅲ为例,方案Ⅱ、方案Ⅵ类同) : 线路潮流分布计算的两个假定:1、计算时不考虑线路功率损失;2、功率大小按导线的长度均匀分布。
1、潮流计算:线路A-1:P=20/2=10MW Q=P ·tan(cos -1φ)=10×tan(cos -10.85)=6.20 MVar线路A-2:P=25/2=12.5MW Q=P ·tan(cos -1φ)=12.5×tan(cos -10.85)=7.75 MVar线路A-3:)(46.26275067305030)2750(MW P =++⨯+⨯+=Q=P ·tan(cos -1φ)=26.46×tan(cos -10.85)=16.40 (MVar) 线路A-4:)(54.33275067306730)7067(MW P =++⨯+⨯+=Q=P ·tan(cos -1φ)=33.54×tan(cos -10.85)=20.79 (MVar) 线路3-4:P=P A-4-P 4=33.54-30=3.54 (MW)Q=P ·tan(cos -1φ)=3.54×tan(cos -10.85)=2.19 (MVar) 2、选导线: 线路A-1: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2×LGJ-70 I max =275A 线路A-2: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2×LGJ-95 I max =335A 线路A-3: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LGJ-185 I max =515A 线路A-4: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 故选LGJ-240 I max =610A 线路3-4: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 故选LGJ-70 I max =275A 3、线路阻抗计算Z= r+jx =r 0L+jx 0LA-1:r+jx=0.45×68/2+j0.432×68/2=15.30+j14.69(Ω) A-2:r+jx=0.33×48/2+j0.416×48/2=7.92+j9.98(Ω) A-3:r+jx=0.17×67+j0.395×67=11.39+j26.47(Ω) A-4:r+jx=0.132×50+j0.188×50=6.60+j9.40(Ω) 3-4:r+jx=0.45×27+j0.432×27=12.15+j11.66(Ω) 4、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100Pr %2⨯+=∆UQxU A-1:%100Pr %2⨯+=∆U QxU A-2:%100Pr %2⨯+=∆U QxU A-3:%100Pr %2⨯+=∆U QxU A-4:%100Pr %2⨯+=∆U QxU 5、故障时最大电压损失:A-3-4-A 网络中,当A-4断开电压损失最大:%8.13%10011047.26)85.0tan(cos )3030(39.11)3030(%213=⨯⨯++⨯+=∆--A U%8.13%10011047.26)85.0tan(cos )3030(39.11)3030(%2143=⨯⨯++⨯+=∆--U ΔU%=ΔU A-3%+ΔU 3-4%=13.8%+4.8%=18.6% 6、投资(K ):线路:(双回路线路投资,线路计算长度为两线路长度之和的70%) K 1=K A-1+K A-2+K A-3+K A-4+K 3-4=1.95×95.2+2.1×67.2+2.7×67+2.95×50+1.95×27=707.81万元断路器:K =4.75×14=66.5万元(单价4.75万元) 总投资:K =K 1+K =707.81+66.5=774.31万元 7、年运行费用(万元):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和损耗费 折旧费=8%K =774.31×8%=61.94万元(折旧率8%)线路年网损费用:(τ查表:《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下册》表14-1p.129)线路A-1: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线路A-2: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000h 查表得τ=3500h线路A-3: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线路A-4: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000h 查表得τ=3500h线路3-4: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电能损耗:ΔA=Σ(ΔP ·τ)=0.17505×4000+0.14158×3500+0.91223×4000 +0.84936×3500+0.0174×4000=7887.01 MWh 总网损成本=7887.01×10-1×0.2=157.74万元(电价0.2元/kWh)年运行费:N=61.94+157.74=219.68万元8、年计算费用(万元):按7年收回投资计算Z=K/7+N=774.31/7+219.68=330.30(万元)第四章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结线方式4-1 选择发电厂主结线从负荷情况来看,各变电所均有一、二类负荷,而且系统中只有一个发电厂,因此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成为选择发电厂主结线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