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提高“三力”上下功夫-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提高“三力”上下功夫
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让广大教师得到专业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中小学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重视并设法获得自己的专业发展是必须的,就教师个体而言,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发展方式。但就教师群体而言,其专业发展则应该考虑时代性、普适性和可持续性。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目的是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及其发展?i 需求,是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高效。所以,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其专业发展应围绕“三力“(学习力、研究力、执教力)来进行,应在提高“三力”上下功夫。
一、着力提高教师的学习力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学习就是为工作和发展而“加油”和“充电”,提高学习力是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要求,是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执教能力的要求。所以,学会学习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有效地提高教师自己的学习力,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办事,必须让教师在学习中做到“四有”。
一是有目的地举习。现在许多教师都存在一种“被学习”的现象: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向不明确,因而往往是无目
的地在学海里“游荡”;另一方面,他们对本学校和本教研组要求他们学习的内容又不感兴趣,常常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所以这种学习对他们的专业发展的作用也不大。要让学习能真正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应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技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增加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学习方法上,既可以是“应急”式的或“快餐”式的学习,也可以是“套餐”式的学习,更可以是为达到学问的“积淀”而进行的“大餐”式的学习。
二是有选择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要从自己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需要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专业发展中最缺的、最需要“补”的方面,并据此规划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要处理好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在此前提下,使自己的学习在学习内容的确定上、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都有主次之分和轻重之分;再次,要把握好学习的进度,因为许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中,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其重要性和应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等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
三是有思考地学习。在当今社会,由于浮躁心理和功利主义的泛滥,学术界的所谓“大师”和“名家”比较多。实际上,其
中的不少“大师”或“名家”,要不就是自封的,要不就是名不副实,他们的所谓“新理论”或“新成果”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本本主义的做法,不加思考地去学习他们的所谓理论,就不但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甚至反而会被他们的所谓理论弄昏了头脑。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有一个亟待人们深思和反醒的怪象。这个怪象就是,许多人把教育教学中的案例当成了规律,把某种只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适用的“经验”吹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是适合所有情境和一切条件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典型和新方法等,教师必须学会多追问、多深思,要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是有实践地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因此,一定要把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学习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既可以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将学习中获得的理论、技能和方法用于指导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当前,中小学教师可围绕“轻负高质”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好有实践地进行学习这篇文章。
二、着力提高教师的研究力
研究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由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不是要不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将自己
“被研究”变成自己主动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从而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的问题。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力,就要通过构建相应的学校的管理机制,让广大教师既有研究的动力与愿望,又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能力。
首先,要让中小学教师具有强烈的研究意识。目前,中小学教师对待研究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敬畏”研究。即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研究人员,搞研究不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也不具备研究的能力,所以就觉得研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没有研究的愿望与动力;二是把研究当做是实现个人的某种愿望、某种目的的手段,因而把获奖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即为名而研,为奖而研。实际上,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目的和手段上,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就应是自己每天都在从事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履行自己职责的要求。
其次,要让中小学教师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到底应研究些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普通中小学教师可以像专业研究人员一样搞课题研究,即正式申请立项,进行正规的课题研究。但这不应是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唯一形式,也不能将此作为衡量中小学教师是否在搞研究
或其研究能力高低的唯一指标。相反,对一般中小学教师而言,其研究应该围绕他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应以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具体说,应重点进行7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二是杆细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内容,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研究教学规范,进一步明确教与学的行为准则;四是研究微格教学技能,优化自己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率;五是研究教学评价,倡导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提高布置给学生的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试题质量和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科学性;六是研究教学技术,做好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这篇文章;七是研究教学问题。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疑难杂症进行认真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教学更高效。
再次,要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面对任何教育教学研究,研究者都必须先搞清楚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应对该问题的哪些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开展研究,等等。同时,通过研究要力求找到明确的回答,即弄清楚通过研究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明白了些什么道理,自己得到了什么,还存在什么不足,今后还应该做些什么。等等。只有让教师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研究有具体对象、有具体内容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才能真正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