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障碍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联合反应
对称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为相同运 动模式
相反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不同运动 模式
①对侧性联合反应: A上肢(对称性):
健肢的屈曲 患肢的屈曲, 健肢的伸直 患肢的伸直。
B下肢:
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对称性
健肢的内收、患肢的内收(和内旋) 健肢的外展 患肢的外展(和外旋)
屈伸相反性,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偏瘫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可见于脑卒中、脑 外伤等多种疾病和外伤。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
1.交叉支配 2.倒置安排 3.运动的精细水平与机
能代表区大小的关系 肌运动愈精细复杂,其 机能代表区愈大。 4.运动柱(motor column)
运动柱
四、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是指偏 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 一种随意活动。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粗大运动, 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和支配伸肌 的神经元之间的交互抑制关系失衡的表 现。
基本的共同运动类型
共同运动包括了随意性和不随意性两个 方面。
共同运动的影响
静位性反射主要包括: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等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被动将头部转向 一侧,则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 肢屈曲。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被动前屈头部,则 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被动后屈头部,则上 肢伸展下肢屈曲。
紧张性迷路反射
指由于头在空间位置不同,致使内耳的 传入冲动变化,而调整躯体肌紧张性的 反射。
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手的能力 级别,包括废用手、辅助手C、辅助手B、辅助 手A、实用手B、实用手A六个能力水平。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培训学习)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项目计分标准仰卧至侧卧0—完全依赖1—通过健测上肢和下肢的帮助翻至侧卧,但没有屈膝。
2—主动将腿跨到对侧,带动下半侧至侧卧,上肢滞留在后。
3—两上肢抬高转向一侧,一侧下肢主动跨向对侧,身体随之呈侧卧。
4—主动将一侧上肢转向对侧,身身体其余部分随之呈侧卧。
5—移动上肢和下肢,翻至侧卧,但失去平衡,并有上肢前屈和肩部前伸。
6—3秒钟内翻至侧卧,不用手帮助。
仰卧至床边坐0—完全依赖。
1—帮助病人至侧卧,可向侧方抬起头,但不能做起。
2—病人自己控制头的位置,治疗师帮助病人从侧卧之床边坐。
3—治疗是站在病人的旁边,帮助下肢置床边,病人从侧卧至床边坐。
4—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测至床边坐。
5—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6—没有治疗师监护,在10秒钟内,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坐位平衡0—不能坐1—只有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能保持坐位平衡。
2—双膝和足并在一起足支撑在地面,在无帮助下可坐10秒钟。
3—重心前移置髋部,并均匀分布于两侧,头和胸椎伸展,在无支持下保持坐位平衡。
4—无支持下座位,可转头向后看,两足并在一起,放在地上,两手放在大腿上(下肢不得外展或不能移动足,不许手支持在体侧)。
5—无支持下座位,并能将重心前移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坐位,手触地至少在足前10cm(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
6—坐在无支持的方凳上,能侧移重心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位(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重心不能前移)。
坐位至站立体0—不能站1—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站起。
2—治疗师站在病人旁边,用手给予支持下,患者站起,但体重分布不均。
3—病人自己站起,体重均匀分布于两侧。
4—病人自己站起,并在伸髋伸膝位能站5秒钟,体重平匀分布于两侧。
5—无治疗师监护下,能从坐位站起,再回到坐位,并体重分布对称和充分伸髋。
运动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一)评定分期
1. 初期评定:了解病情、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2. 中期评定:调整计划,多次进行 3. 后期评定:评价效果,提出出院建议
一、概述
(二)评定内容
包括:关节活动功能评定、肌肉功能评定、步态 分析、痉挛与弛缓的评定、协调与平衡的评定、姿势反 射与原始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上下 肢穿戴假肢或矫形器的功能评定、穿戴脊柱矫形器的评 定等
五、步态分析
帕金森步态
一种极为刻板的步态。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 时双上肢交替迈步动作消失、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 屈曲、踝关节于迈步相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由 于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为屈曲姿势,致使重心前移。为 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随意骤停 或转向,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三、肌力评定
(二)器械检查 1. 握ROM)
测量工具 1. 关节活动测角计 2. 方盘测角计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注意事项:
1. 2. 3. 4. 不宜在关节活动后检查 临床上应同时测量AROM和PROM 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 测角计必须与关节活动轴心相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 肢体长轴应平行 5. 记录检查结果时应写明起、止度数,如肘关节屈伸活 动范围为:70°-120°、0°-50°
功能独立水平
7-完全独立 (时间上、安全上) 6-基本独立 (辅助器具) 帮助 部分依赖 5-看护 4-少量支持 (个体能力=75%+) 3-中量支持 (个体能力=50%+) 完全依赖 2-大量支持 (个体能力=25%+) 1-完全支持 (个体能力=0%+)
能
评 定
认 知 功 能 评 定
C. 转移
上田敏
各项最高分为2分 上肢33项 下肢17项 总积分66分 总积分34分
上下肢合计100分
Fugl-Meyer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 1 上肢反射活动 2 屈肌共同运动 3 伸肌共同运动 4 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 5 分离运动
第十个动作
体位 坐位 检查种类 伸肘位后伸 检查动作 肘取伸肘位前 伸,前臂旋后(手掌向 上),肘弯曲不超过20 °以上。使肩关节向前 方上提60 °以上
第十一个动作
体位 坐位 检查种类 速度检查 将 手从肩举过头顶 检查动作 指尖靠肩上举, 尽量快做,测量反复10 次所需时间。上举时, 肘不超过20。肩关节要 上提130以上,并要先 测量健侧,判定,患侧 所需时间为健侧1.5倍以 下为充分
中康目前偏瘫常用的 部分表格
偏瘫上田敏式分级
手指机能、手的实用性判定
上肢机能检查、感觉检查表
关节活动度检查
ADL评价表
CNS运动控制障碍评定分类
以神经发育疗法观点为基础 以运动再学习理论为基础
Brunnstrom观点
20世纪60年代, Brunnstrom提出对中枢性瘫 痪的本质认识。 原始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是偏瘫恢复的必然 过程。 康复的基础。
第六个动作
体位 坐位 检查种类 上肢上提到 前方水平位 检查动作 上肢向前方 上举(注意曲肘不要超 过20°以上,肩关节的 水平内收保持在±10° 以内)
第七个动作
体位 坐位 检查种类 曲肘前臂旋前 检查动作 曲肘前臂旋前 (手掌要朝下)。将肘紧靠 体侧不要离开(靠不上者不 合格)肘屈曲保持在 90°±10°的范围
运动控制障碍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同26 同上
同向抓握
指伸展
钩形抓握
侧捏
对捏 球形握 圆柱形 握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0 手指指鼻连续5次 31震颤 明显震颤 1 轻微震颤 2 无震颤
32辨距障碍
明显/不规则辨距 轻微/规则辨距 障碍 障碍
较健侧长6秒
无辨距障碍
33速度
较健侧长2~5秒 两侧差别<2秒
评价者签名: 时间:
跟膝胫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评定项目 标准0 1 2 无支撑坐位 不能 坐少于5min 大于5min 健侧展翅 不能 反应减弱 反应正常 患侧展翅 同上 支撑站立 不能 最大支撑下站 可1min 无支撑站 不能 站少于1min 大于1min 健侧站立 不能 可4~9s 达10s /1~2s 患侧站立 同上
23腕环绕运动
腕抗阻背屈
腕屈伸
伸肘腕环绕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上肢(坐位或仰卧位) 0 手指 24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1 2 完全主动屈曲 完全主动伸展 能够抵抗相当大 的阻力 可牢牢捏住纸 屈曲不充分 能放松主动 屈曲的手指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 握力微弱 MCP伸IP屈 位置 27侧捏 不能进行 能用拇指捏住 所有关节0度位 一张纸,不能 拇指内收 抗拉力 28对捏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29圆柱状抓握 同26 同26 30球形抓握 同上 同上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03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李初阳对脑瘫儿童运动障碍进行合理的康复管理是脑瘫康复的主要任务,科学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思路:1、发展学的观点;2、系统科学的观点;3、注重治疗与评估相结合的观点;4、循征医学的观点。
动态运动系统理论强调多因素、动态化、系统化原则,所以在对脑瘫儿童的运动障碍进行康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几点:1、对治疗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确定各种要素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程度,这些要素包括姿势、反射、肌肉、骨骼、感觉、认知、动机和环境等,应用各种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适当合理地干预和调整;2、各种治疗手段之间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地整合,运用各种手段在预防和控制脑瘫儿童二次损害的基础上,帮助并促进脑瘫儿童选择与自身条件最为适宜的优化运动模式。
评估是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评估的主要目的有:1、明确脑瘫儿童运动发育水平,了解患儿的关于特征和进展状况;2、帮助判断进行运动治疗的适时性;3、回答家长对患儿运动发育水平的疑问,引导家长配合进入系统的康复管理4、为设定运动治疗目的和计划收集必要的情报;5、测定运动能力的改变状况,评价治疗的效果,鼓励家长坚持接受系统康复管理;6、为科学研究进行数据收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见图1对人体功能残障进行了5个维度的最新定义:1、生理、病理学改变(组织生化学);2、机体受损(器官系统、解剖学);3、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受限);4、日常生活能力低下5、社会活动受损国际脑瘫新定义:脑性瘫痪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的非进行性功能紊乱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理解、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脑瘫的新定义中本质特征是发育核心表现是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肌肉和骨骼问题首次被加入定义活动受限是脑瘫人群的共性,而提高活动能力正是康复医学的宗旨。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测
移动臂
肩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运动功能评定MAS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AS)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1分=自己牵拉侧卧 (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患者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患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 (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移动 (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 (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 (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 (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从仰卧位到床边坐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坐起 (帮助患者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帮助患者移动,整个过程患者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准备随时帮助将患者下肢移至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5分=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坐位平衡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帮助患者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靠拢)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的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的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能转动头和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动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患者捉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6分=无支持能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返回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患者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从坐到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3分=可以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和用手扶持)4分=可以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秒(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5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6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并在10秒内重复三次(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步行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进给以帮助下能行走3分=不需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步行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步行10m,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以用任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内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栏杆)上肢功能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关节(帮助前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 (帮助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患者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在20度范围内)3分=上肢体位同2,屈伸肘部使手掌及时离开前额(可以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度保持2s(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肩)5分=坐位,患者举臂同4,前屈90度,并维持10s然后还原(患者必须维持上肢稍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手的运动1分=坐位,伸腕(让患者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放在患者掌中,要求患者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患者前臂尺侧靠放,放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患者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屈肘或旋前)3分=坐位,肘置于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cm的大球,并把它放下(球应该放在桌上离患者较远的地方,使患者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立或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态)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手的精细动作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患者向前伸臂,捡起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杯子里有8颗糖豆,两个杯子必须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在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20s画上10次(至少要有5条线碰到及终止在垂直线上)4分=用一只铅笔在纸上连续迅速的点点(患者至少在每秒钟点两个点,连续5s,必须像写字一样拿笔,点点不是敲)5分=把一匙液体放入口中(不许低头去迎就匙,不许液体溢出)6分=用梳子梳头后部的头发全身肌张力1分=迟缓无力,移动身体部分时无阻力。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2.3 Fugl-Meyer 评定法
跟-膝-胫试验
方法:患者仰卧位,上举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一侧膝盖, 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小脑损害会出现抬腿触膝时出现辨距 不良和意向性震颤。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0分 1分 2分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Ⅰ
1
上肢
有无反射活动 不引起反射 活动 同上 完全不能进 行 同上 同上 同上 能引起反射活 动 同上 无停顿地充分 完成 同上 同上 同上
2.2 上田敏评定法
上田敏 Brunnstrom 0 Ⅰ 1、2、 Ⅱ 3、4、5、6 Ⅲ 7、8 Ⅳ 9、10、11 Ⅴ 12 Ⅵ 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和Brunnstrom评价法没有本 质上的差别。
2.3 Fugl-Meyer 评定法
该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 偏瘫的评测。
如果将有一些主动活动的偏瘫患者的患侧下肢置 于同样位置,则患腿会呈现出完全的屈肌共同运 动模式。在患髋屈曲的同时,患膝不能主动伸展 ,患侧踝关节不能主动背屈。如果患者试图努力 伸膝,则髋部也伸展,足跖屈,表现出伸肌共同 运动模式而不能完成选择性关节活动。
站立时,治疗师若将手放在患侧肩部,向前向下 压,使患者躯干前屈(屈髋),因为重心前移, 踝跖屈力量增加,诱发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为维持重心稳定,躯干伸肌活动增强,故躯干及 髋关节屈曲抵抗增加,躯干屈曲困难。
运动:总分100(上肢66/下肢34)
<50
严重运动残损
0完全不能执行
1部分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功能障碍和评定部分
脑卒中——功能障碍和评定部分:一、概述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12小时)、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
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和脑梗死,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常见。
本病特点为脑受损症状的局灶性和起病的急骤性。
常见的相关因素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心脏病、不良饮食习惯、年龄、性别和地理分布等。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
据调查,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于中风者近100万,致残率86.5%二、主要功能障碍评定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以偏瘫和失语最为常见。
与康复护理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动障碍及评定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由锥体系统受损引起,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
运动功能障碍多表现为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无力,即偏瘫。
运动功能评估主要是对运动模式、肌张力、肌肉协调能力进行评估,目前对运动障碍评价运动模式的改变,评定多采Fugl-Meyer法(表2-1)、Brunnstrom6阶段评估法(表2-2)、上田敏法等,其中Brunnstrom6阶段评估法历史最悠久,对脑卒中后弛缓期、痉挛期、恢复期的状况,多采用该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一般经过这3个时期。
1.评价运动模式表2-1-2 Brunnstrom 6阶段评估法阶上肢手下肢2.肌张力评定 临床上肌张力是指在肌肉放松状态下被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
这种阻力的产生可以来自于组织的物理特性,肌肉或组织内部的弹性,反射性肌肉收缩。
肌张力分类正常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高张力 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张力。
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7颈椎与第5 腰椎棘突连线
各0~50°
胸腰椎前屈 ROM测量:坐位或 立位,轴心第5腰椎棘突,固 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 移动臂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 连线。
正常值:前屈0-450
胸腰椎后伸ROM测量:坐位或 立位,轴心第5腰椎棘突,固 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 移动臂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 连线。
轴心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 肩峰 侧,肘伸直
坐和站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
仰卧,肩外展 90°,肘屈90°
仰卧或坐或立 位,臂取解剖位
肩峰
鹰嘴
肱骨外上 髁
坐位,上臂置于体侧, 尺骨茎突 肘屈90°,前臂中 立位
腕屈 伸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 尺骨茎突 旋前
尺侧偏移 坐位,屈肘,前臂 腕背侧中 桡侧偏移 旋前,腕中立位 点
正常值:屈曲 0-1500 伸展 00 过伸展 0-100
前臂旋前、旋后ROM测 量 :坐位,上臂置于体 侧, 肘屈90°,前臂中 立位,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 动臂腕关节背面(测旋 前)或掌面(测旋后)
正常值:旋前 0-900
旋后 0-900
腕关节掌屈、背伸 ROM测量:坐或站位,前臂 完全旋前,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前臂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第二掌骨纵轴平 行。
远侧指骨近端 腕掌关节
与近侧指骨 与远指骨
平行
平行
与食指平行
与拇指平 行
近指间为0~100° 远指间为0~80°
0~60°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运动
髋屈
伸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 膝屈 伸 踝 背屈 跖屈
受检体位
仰卧或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侧卧,被测下肢在 上 仰卧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目的/意义采用偏瘫肢体功能评定量表对偏瘫患者上肢、手指、下肢的联合反应、随意收缩、痉挛、屈伸肌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速度协调性、运动控制、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
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儿童脑瘫等及运动控制障碍疾患。
禁忌症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设备与用具矮训练台或床、床边桌、椅子、棉球、铅笔、小卡片纸板、小瓶、叩诊锤、网球、蒙眼带、秒表。
操作方法与步骤(1)、Brunnstrom评定量表:能简单并客观地反映中枢性瘫痪的本质恢复过程,成为评定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偏瘫临床治疗的基础。
初期的“休克”状态;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在II级出现常持续存在而不完全消失,III级时完成,以后逐渐减弱;IV级时开始向部分关节的分离运动过渡;V级时基本完成各关节的分离运动;VI级则分离运动的协调性大致正常,速度也逐步正常化,大致恢复到或接近原来正常的水平。
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1)(2)、上田敏评定量表: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十二级评价法。
BrunnstromⅠ、Ⅱ、Ⅲ、Ⅳ、Ⅴ、VI级分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的0、(1、2)、(3、4、5、6)、(7、8)、(9、10、11)、12级。
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2-1至2-2)(3)、Fugl-Meyer(FMA)评定量表: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Brunnstrom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Fugl-Meyer评价法并于1975年发表,该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测。
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分为三级,分别计0分、1分和2分,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
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
模式发生器理论
核心:模式发生器将多组肌群以一 定的时空关系组织在一起合 作产生一种特定的运动。
多系统控制模式
系统理论
动态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
肌肉功能状态的决定因素 1.运动学因素:肌肉运动与肢体位置和运动
速度有关 2.力学因素:肌肉以外的力量决定肌肉收缩
的程度 3.生理学因素:高级中枢或低级中枢与肌肉
能的影响 肌张力异常是否存在及其分布 有无异常运动模式 有无完成功能性活动的关键成分的缺失、
过多或时空错位 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水平
Ⅰ阶段 Ⅱ阶段 Ⅲ阶段 Ⅳ阶段
Ⅴ阶段 Ⅵ阶段
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
急性发作后,患肢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弛缓期 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运动,此运动伴随着痉挛、联 合反应、联带运动——痉挛期 痉挛进一步加重,运动达到高峰——联带运动期
下肢伸展 上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伸展 下肢(对侧性)
患侧上肢上抬 患侧手指伸展 外展
健侧内收 患肢内收
健侧外展 患肢外展
下肢(相反性屈曲与伸展)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
联带运动
中枢神经损伤后,患侧肢体不能做单关节的、 随意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关节的同时运动, 形成了特有的运动模式,此种运动模式称为共 同运动。
1.一般的协调障碍检查
a.指鼻检查 b.受检者手指指检查者手指 c.手指指手指 d.交替指鼻和手指
I.反弹检查 j.用手拍打 k.用足拍打 l.指和过指
e.对指
m.足跟至膝/足趾交替检查
f.团抓
n.足趾触检查者手指
g.旋前、旋后
o.画圈检查
h.仰卧位,一侧足跟延对侧下肢胫骨上下滑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下肢伸肌共同运动
肩胛骨 上抬、后缩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髋关节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
膝关节 伸展
前臂 旋后
踝关节 趾屈、内翻
腕关节 掌屈
趾关节 屈曲
手指关节 屈曲
AR-联合反应 S-痉挛 SM-共同运动 IM分离运动
环境
个体因素
病损水平的功能评定
1、以肌力低下为基础的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法MMT: 操作简单2-3分钟可完成 与ADL相关性上与以运动模式异常为主的评定方
法无显著差异 能准确评定肌肉瘫痪的程度
但不能评定运动的质量,而且对肌力评定结果解 释较困难。
单个肌群的肌力测量不适合于偏瘫
偏瘫主要问题是姿势控制及运动协调异常,肌无 力是次要的问题
2级: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内收肌收缩)
3级:髋膝踝协同性屈曲或伸展
4级:坐位屈膝90度以上,或在足跟不 离地情况下踝背屈
5级:站位患腿可屈膝伸髋或在伸膝下踝背屈
6级:髋从中间位进行内旋动作10次所需时 间,首先测健侧,患侧在1.5倍以上
上田敏将Brunnstrom六阶段细分为十二 级
上田敏
功能评定的意义
肢体运动水平 原始反射在运动中的作用 肌张力异常是否存在及分布特征 有无异常运动模式 有无功能性活动的关键成分的缺失、
过多或时空错误 功能性活动能力的水平
脑血管意外的评定
运动功能 病损1、以肌力降低为基础(MMT) 2、以运动模式异常为基础:( FuglMeyer) 活动受限 参与不能
肌无力是相对于痉挛的拮抗肌
某肌肉主动检测时无收缩,但在集团模式中强烈 收缩(如上肢中立位,无论卧坐站位,无单独屈 伸患肘关节,但在肩前屈、前臂旋后、屈腕屈指 的共同运动模式下,患者可表现有力的屈肘,且 共同运动越强,屈肘肌力越大,但不能完全伸肘)
易造成误用综合症
用MMT须 严格按照方法本身要求,在一定体位下,
做单关节的分离、协调运动
不但要评定主缩肌,还应评定拮抗肌和协 同肌的肌力和功能。
2、以运动模式异常为基础的评定方法
未量化的: Brunnstrom、上田敏法
量化的: Fugl-meyer法
综合整体评定量表: SIAS-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
肌张力
增高(硬瘫)
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 降低(软瘫)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亢进(阵挛) 阳性 不明显
减弱或消失 阴性 明显
脊髓反射弧 完整 运动功能 控制障碍
破坏 肌力不足
典型代表
脑卒中 脑外伤 脑瘫
面瘫(周围性) 儿麻
CNS对运动的控制
脊髓
低级中枢(牵张反射闭环环路是随意
运动基础)
脊髓上 中级中枢(脊髓上反射/网状结构的易
感觉功能 感认知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卒中运动功能按国际残疾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
80年ICIDH对疾病后果的描述: 疾病或失调―--→残损---→残疾--→残障
Brunnstrom
1
Ⅰ- 1
2、3
Ⅱ-1、 Ⅱ -2
4、5、6、7 Ⅲ-1、 Ⅲ -2、 Ⅲ -3Ⅲ -4
8、9
Ⅳ-1、 Ⅳ -2
10、11
Ⅴ-1、 Ⅴ -2
12
Ⅵ -1
Fugl-meyer评定:总分226
运动:总分100(上肢66/下肢34)
<50 严重运动残损
0完全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患肢无随意 运动时,由健肢运动引起患肢肌肉收缩。为不 随意运动由脊髓控制。
对侧联合反应
(对称性)
上肢
下肢
健屈至患屈
内收外展内外旋
健伸患伸
健屈患伸、健伸患屈
同侧联合反应
上肢屈下肢屈
上肢伸下肢伸
共同运动(synergy)当偏瘫患者活动患侧肢体的某 个关节时,整个肢体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活动,它
3、其他 按身体部位进行评定:Sheikh躯干控制测定法 按发育年龄进行评定
运动统合水平 不稳定型精细动作 稳定型精细动作 半自动型精细动作 平衡反应 直立反应 姿势反射 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 牵张反射
调控水平 大脑皮质 基底核 小脑
中脑、脑桥 延髓
脊髓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六阶段理论 1 无肌肉的收缩-迟缓 2 出现联合反应 3 共同运动、痉挛逐渐达极限 4 开始出现分离运动,痉挛逐渐减弱 5 分离运动更为明显,痉挛轻微 6 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
1部分不能执行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化抑制作用,调节脊髓反射)
大脑皮层 高级中枢(通过激活中、低级中枢及锥体
外系所传递的易化和抑制活动来调节
较低级的活动)
偏瘫时大脑支配的高级运动技能受到抑制
脊髓水平控制的低级运动释放
1985年Wade提出良好评定表的特征
基本要求:效度(有效性)、信度(可靠性、稳定性)
较理想要求:简便、省时 能确切反映病情程度 评定可量化,动态表示 对疗效、预后预测有评定价值 重要的功能障碍不能遗漏在外 无论谁评定,其评定无差异 即使反复评定,其评定值是稳定的
diseases/disorders impairment disability handicap
97年ICIDH.-2对疾病后果的描述: 健康状况(失调/疾病)
(health condition,disorders/diseases) ↓_________↓_________↓ 残损← 活动受限→ 社会参与不能
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 的功能评定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陈 旗
定义: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姿势控制与 运动功能障碍.
评定内容: 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肌张力、反射、肌 力、运动模式、协调性、平衡、步态
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外周性体细胞及轴突 脑神经运动核(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