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的感受 十分的秋意
第4段
第5段
源自文库
第 6-10 段 第 11 段
议一议: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
论第一段写“秋的特点”的句子与上表中关于“景
物特点”及“作者感受”的关键词之间形成怎样的
关联。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把握:作
者对景物的描写服从于其情感;个性化的语言。
既让学生整体感知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热爱与
体式分析
学情分析
▲
▲
重合的落点 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 的审美情趣(作者对悲凉的 热爱的赞美)
面对这张简图,老师们陷入了沉思。 大家感 到自己从中悟到了许多东西。
三、细化落实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了,如何具体展开这一主 导内容呢? 教师们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环节来展开核 心教学内容,呈现一个逐步递进的课堂结构。 环节 1:感知文章个性化的语言 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和学习起点,既让学生 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又扣住了作者对故都秋景 特点的描写及其中的情感基调。 如何感知文章语言呢? 这实际上进入了教学
许多学员说这篇课文以往上过多遍,但似乎
理 念·观 点
6
深度关注 /zhanglei206@263.net
并没有考虑“教什么”的问题。 “故都的秋”嘛,不 就是让学生感受一番秋天的意境和韵味吗?散文 嘛,不就是“形散神不散”吗?一直这么教过来,似 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语文具有全息性,一篇课文几乎可以包含 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 非常丰富,为什么你要确定这样的内容而不确定 其他内容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指导专家的追 问,让所有学员陷入了沉思。
于是,教师们对即将受教的高二学生作了一 次学情问卷调查,问卷题目有三:
1. 阅读这篇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 你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些? 请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3. 你在这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有哪 些 疑 惑 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请分条陈述。
调查结果让老师们大吃一惊! A. 91.5%学 生 对 文 章 内 容 和 情 感 基 本 把 握 。 — —— 这 部 分 内 容 显 然 不 应 该 成 为 教 学 内 容 的核心。 B. 47%的 学 生 在 回 答 第 2、 第 3 个 问 题 时 表 示感兴趣或感到难以理解,难以理解的内容基本 集中在“作者对清、静、悲凉的情感态度”上。 这时,老师们发现了令人高兴的吻合现象: 通 过 文 本 体 式 分 析 所 确 定 的 教 学 内 容— —— “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的审美情趣”,和通过 学 情 分 析 所 明 确 的 教 学 内 容— —— “作 者 对 悲 凉 的 热爱和赞美”,这两个落点基本上是“重合”的。 换句话说,就是从体式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 点与从学情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点得到了相互 印证。 如图表示:
眷恋之情, 又熟悉了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的故都秋景, 为深入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了准备。
环节 2:理解作者个性化语言渗透的审美情趣
这个环节主要依托四项“学习内容”来实施:
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想一想,若你
来写“秋”,对秋之“清、静、悲凉”会持一种怎样的
情感取向? 你会喜欢“清、静、悲凉”的秋景吗?
然后让学生把本文的情感基调与老舍《想北平》
比较,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完成这两项比较之后, 把学生引向作者,阅
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谈谈作者对以“清、静、悲
凉 ”为 特 点 的 “故 都 的 秋 ”,是 持 一 种 怎 样 的 情 感
取向?
最后,让学生阅读第十二段,深入一步地思
考: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议论是作者为自己“以
“先研究一下我们面对的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吧! ”
一、研究文本特性,确定教学内容 于是,大家饶有兴趣地研究起这篇非常熟悉 的课文。 渐渐地,学员们忽然发现,如果采用逐层“下 移”的分析视角来研究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这篇 文章最值得教的地方: 1.这 是 一 篇 抒 情 散 文 。 那么,抒情散文该教什么? 自然是文中的情 感!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就不是“秋景”,而 应该是“秋情”。 2.这 是 一 篇 郁 达 夫 的 抒 情 散 文 。 显然, 郁达夫的情感自然不同于别的作家, 而这篇文章必然体现了郁达夫式的独特情感。 因此,教学内容应该确定为郁达夫对“故都之秋” 的独特感受。 3. 这是一篇郁达夫以个性化的语言 表 达 自 己独特情感的抒情散文。 因此,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内容就应该是 体会郁达夫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风格。 经过这番梳理,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时,一位学员的一句话使讨论进入了新的 层次:我们这一群语文专业工作者作这样的讨论 自然比较容易,但它们是不是适合学生实际呢? 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 于是大家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作了一个基 本的学情假设:文章中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情感 经验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距离。但实际情况究竟 如何,谁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依据。 一位学员提议:咱不是在做研究课吗? 干脆 研究彻底些,搞个问卷调查不就得了!
这种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趣味的一 个创造。 正是这两种趣味的有机结合使得《故都 的 秋 》成 为 现 代 散 文 史 上 的 丰 碑 。 因 为 ,北 平 百 姓 生活节奏的安闲、自在,是没有悲秋的意味的,把 悲与不悲统一起来,就是生命的自然和自如。 这 样,本来相当俗的平民趣味就提升到一个新的层
问题 3:写牵牛花有没有什么别的用意? 既 然是赞颂秋,为什么要乐于感受“悲凉”呢? 难道 作者欣赏这种悲凉吗?
解读:郁达夫说牵牛花以蓝色、白色为佳,而 淡红者最下。 这似乎是闲笔,但其用意是要借此 表达自己的审美趣味。悲凉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通 常是负价值, 而在审美世界中却可以是正价值。 这种对生命消逝的精致感触的发现、体验、深化 和表达,正是作者的审美眼光所致,而作者似乎 确实在享受着这种感觉。 事实上,郁达夫的作品 几乎都含有这样一种忧郁伤感的弱者情调。
悲凉为美”所作的辩护,你认为作者的辩护达到
目的了吗?
环节 3:探究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艺术独
创性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项“学习内容”:
一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题目:郁达
夫赋予故都的秋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
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把下列语句中
的加点词语归类填入下表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
达作者情趣上所起的作用。
雅语
俗语
二是让学生在完成第一题的基础上,阅读孙 绍振《名作细读》中对《故都的秋》的研究成果,谈 谈各自的认识与体会:
都市闲人的“闲”字,是很有特点的,一般来 说,都市生活的节奏是紧张的,身在都市而“闲” 的人,就显出了一种情调。这样的“闲人”,内涵很 丰富。 一方面他们是俗人,不一定有多少高雅的 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他们也有高雅的文化人的 悠闲情调,为高雅的文化人所欣赏;和泡一碗浓 茶的文人相比, 从情趣到节奏都是有机统一的。 连说话都用“缓慢悠闲的声调”也是值得仔细玩 味的。 文人情调表现在世俗之人的生活节奏上, 世俗之人体现文人情调, 这就达到了俗而不俗, 大雅和大俗的交融。
话读音,“一阵秋雨”读起来,“一”字读平声;“一 层秋雨”读起来,“一”读仄声。如此,“一阵秋雨一 阵 凉 ”的 平 仄 是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读 起 来 平 仄 相隔,音调急促;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中 间 有 两 个 平 声 相 连 ,音 调 缓和,正符合秋雨闲人那种“缓慢悠闲”的声调, 颇合七律音韵的平仄规律,所以说,“这念错的歧 韵,倒来得正好”。 我们日常听人家说话,只会注 意话里的内容,很少会对语言的平仄音韵有这样 的敏感。 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的古典诗词写得极 好;只有像郁达夫这样极讲究语言的音韵和谐的 文人,才会对普通市民之间闲聊话语间的平仄音 韵是否协调有这样超乎想象的敏感,才会留意这 些会被我们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
2011 . 1
目的特有的个性特征并不吻合!《故都的秋》应该 还有更“核心”的价值隐藏着,被忽略了,没有挖 掘出来。 而我们讲了若干遍的那一套说辞,尽管 自成一套体系,但实际上并没什么意义,不过老 生常谈而已,对学生也没什么真正用处。
“那 你 觉 得 学 习 《故 都 的 秋 》,应 该 教 些 什 么 内容呢? ”
叹着互答着的说。
(4)屋 角 ,墙 头 ,茅 房 边 上 , 灶 房 门 口 , 它 都 会 ··
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5)南 国 之 秋 …… 可 是 色 彩 不 浓 , 回 味 不 永 。 ···· ····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 ······ ···
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 ······
理 念·观 点
8
深度关注 /zhanglei206@263.net
次,被郁达夫的雅趣同化了。 经过这样一番反复斟酌,这篇课文的教学内
理 念·观 点
7
2011 . 1
内容的具体化阶段。 教师为此设计了一组包含四个步骤的学生
学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 读一读: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文章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找一找:让学生在第一段寻找作者笔下故都
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 填一填: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补充下面
的表格:
语段 第3段
景物特点
破屋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漏下的日光 破壁腰
(1)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 ·········
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这秋 蝉 的 嘶 叫 ,在 北 平 可 和 蟋 蟀 耗 子 一 ····
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
·
人, 咬着烟管……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
·
····
“我们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要求 把我们不懂的内容搞懂就行了。 ”
“《故都的秋》难道还有读不懂的地方? ” “有好多呢。 ” …… 第二天,学生把《故都的秋》中读不懂的地方 写 成 条 子 递 上 来 , 我 数 了 数 ,40 人 的 班 级 有 70 多个问题。 经过合并、归类、提炼,我最终确定为 如下三个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层次很浅,主要集中为对文 章字句的理解,似乎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无足轻 重的问题。就教这些问题吗?试一次吧,满足学生 的真正要求,看看能生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的是一节没有设计的课,我只是单纯 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解惑。 问题 1:“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 的 天色”,天色怎么会是“碧绿”的呢? 解读:“碧绿”在这儿不是生活用语,而是文 学用语。 古代文献中,蓝天写成“碧落”是有传统 的。 白居易在 《长恨歌》 写道:“上穷碧落下黄 泉”, 而郁达夫是一个沉浸在传统文化之中的文 人,对这些传统典故烂熟于心,当然会在自己的 文章中自然地写上 “碧绿的天色”。 这个似乎是 “误用”的词语,正好给我们预示了郁达夫的特殊 身份:传统文人,有其一整套特有的语言表达系 统,和生活语符系统有所区别。类似之处,在文章 中还有不少。 问题 2:“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 调 ,微 叹 着 互 答 着 说 :‘天 可 真 凉 了— —— ’‘可 不 是 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 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 好。 ” 北方人读错的“一阵秋雨一阵凉”,“阵”“层” “歧韵”是什么意思? “念错的歧韵”为什么“倒来 得正好”? 解读:先弄懂“平平仄仄”的意思。 按照普通
这几个问题讨论完毕,学生感觉良好,我自 己也相当满意。 实践证明,确定《故都的秋》的教 学内容,固然有很多出发点和渠道,但如果以为 学生解惑为目的, 而自然生成以上教学内容,会 形成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内容。
(上 海 市 建 平 中 学 200135)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 陈隆升
2010 年 12 月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承 办 的 教 育 部 “国家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之语文培训班的一个 备课工作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骨干教师就 《故都的秋》 一文的教学展开了讨论: 经典散文 《故都的秋》,究竟该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 究竟 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