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合集下载

遵路识其真 ——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遵路识其真 ——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遵路识其真——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问题的提出要确定散文教学内容,首先得厘清几个关系,一是散文教学内容是属于语文教学内容此一范畴,二是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材的教学化,三是语文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语文课程内容。

按王荣生先生的观点,‚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对课程内容的执行‛和‚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几个方面,‚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

①王先生认为教学内容可以简单理解为‚教什么‛的问题。

要回答散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思考:一是散文要教什么?二是散文教学要实现什么?思考这两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又是必须先解决散文是什么这一问题。

因此,认识散文之体至关重要,只有弄清散文之体,才能在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首先体现文体的独特性,才能在实现课程内容的各项目标、建议上更有针对性。

虽然,课程内容中关于阅读和鉴赏的各项目标、建议是对各种不同文体的综合阐述,但不可否认,不同文体因其品质不同,对课程内容里的目标建议也应是各有倚重的。

二、关于散文散文是什么?学界多有阐述,或指一切不押韵的文章,或指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或专指抒情散文。

虽看法各异,但都认为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像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书信、日记、回忆录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一直处在第一文体的地位。

这正是散文多元、丰富、自由等特性使然,而且与散文的篇幅适中不无关系。

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最关键的是要回答散文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

我认为散文最基本的特点还是‚形散神不散‛。

现在不少人认为‚形散神不散‛涵盖不了散文的特征与规范,认为‚这种以部分散文的外部结构特征来概括其内在本质的方式实属无奈‛。

散文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活动的途径分析

散文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活动的途径分析

散文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活动的途径分析散文作品教学与小说、诗歌、剧本等文学作品教学一样,旨在促进和帮助学生内省体察,让学生在感知、欣赏、理解的过程中,丰富情感,认知作品中的生活世界。

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是把阅读的视点直接指向人的心灵,关注人的命运,追求、探索人文价值,并带着强烈的情感去拥抱这个价值,它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想象为主要手段,以精神升华为目的的。

一堂好的散文作品教学课,中心应当是围绕学生的学情、作者原文本、学生心中的文本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原有文本的内容、主旨、表现形式,创造出新的文本——这个文本应该是基于学生阅读的感受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文本,并且越完美越好。

我们知道,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含阅读经验,且这种经验会影响着读者对文本认知程度的深浅);二是文本所具有的特质。

这两者结合,就是散文作品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

而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肯定是需要一个环节的,这个环节就是要认真地读文本。

道理很简单,因为真正的阅读过程应该是读者利用已有经验与文本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是读者顺着文本的言语之光作出回应,去融合、去思索、去追问的过程。

作为文学的一种,散文的阅读始终渗透着读者的体验,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对散文作品来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构建作品意义的过程。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并且这个过程是不断持续、不断变式、不断深化的过程。

散文作品的阅读欣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体色彩。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表现形式和语言特征的感受与赏析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与作者沟通,关注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及表现形式,理解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或形象意义,这是散文作品课教学形式的基本特征。

问题是,具体到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应选择什么来教?该怎样去组织教学?这就关乎到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
5 梳 理 文 章 内 容 , 用 准 确 件 ) 对 “ ” 行 梳 理 、 括 , . 并 , 事 进 概 以打
兼 美 、 理 兼 具 的 散 文 名 篇 , 含 的 词 句 表 述 。紧 扣 文 本 语 言 , 行 好 挖 掘 “ ” 理 ” 基 础 ; 后 , 情 包 进 情 “ 的 然 从 有 语 文 层 面 的 诸 多 可 供 挖 掘 的 教 文 本 细 读 , 掘 词 句 深 意 。 概 括 “ ” 自然 地 、 违 背 作 者 写 作 挖 在 事 中 不

篇 ”散 文 文 本 所 获 得 的 更 多 更
学 内容 。 诸 多 有 哲 理 性 的 句 子 , 中训 练 用 词 的准 确 性 和 理 解 的 深 意 图 地 挖 掘 出 “ ” 中 深 蕴 着 的 如 事
既 可 以 从 内容 上 进 行 人 文 层 面 的 刻 性 。 要 求 依 循 “ 一 情 一 理 ( 事 思 “ ” 理 ” 情 “ 。 感 悟 ,也 应 该 从 语 言 形 式 层 面 进 考 、 悟 ) 的 思 路 进 行 梳 理 概 括 , 感 ” 行 言语 训练 。 程 层 面 , 即 从 高 中 语 文 选 修 课 程 如果 把 《 风 吹彻 》 大到课 学重 点 。 寒 放
但 它 们 首 先 是 “ 文 的 ” 修 课 与 语 选
二 、 教 师 的 文 本 解 读 要 紧 扣 区 ,是 指 学 生 在 学 习 具 体 某 一 篇
然 各 有 特 点 及 相 应 的 教 学 要 求 , 散 文 的 文 体 特 征
散 文 文 体 自有 其 特 有 的 有 别 般 特 点 及 大 众 化 的情 感 与 人 生 哲
住 散 文 重 在 缘 事 抒 情 、缘 情 述 理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

通过试教 , 发 现 问题 颇多 : ( 1 ) 教 学 内容
面面俱 到 , 教 学时 间太 紧 , 学生 读 书、 思 考 的
时间太少 。( 2 ) 前两个 教学环 节有重 复 , 教学
中分不清楚 。( 3 ) 对 文 章情感 的体悟 停 留在
“ 平 面” , 只是在几个语句 上“ 滑行” , 有肢 解文 本 之嫌 , 导致 师生对话 未 能进入语 言的 内核 , 学 生学完后 犹如 “ 入 宝 山而空 返” 。( 4 ) 三个 板 块之间缺少 有机 联 系 , 特 别是 对作 者情 感 的品味与对 事情 的叙 述有 割裂 之 嫌。( 5 ) 由 于学生对 背景 、 作者 知 之甚 少 , 对“ 人 不 能忘
“ ‘ 教什 么 ’ 比‘ 怎么教 ’ 更 重要 ” , “ ‘ 教什 么’ 决定 ‘ 怎么教 ” ’ ——教学 内容 的重要 性 已
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 的广 泛认 同。我 执教 的
代散文之最 大特 征 , 是 每一 个作 家 的每 一篇 散文里所表 现 的个性 , 比以前 的任 何散 文都 来得 强 ……现代 的散文 , 更带 有 自叙传 的色
( 3 ) 大声朗读 直接表 达作者情感的语 句。
( 4 ) 欣 赏作 者运 用的写作手法。
( 2 ) 这些故事 中, 哪件 事留给你 的印 象最
深 ? 为什 么?
3 . 收 获 自己的思考。 散 文的魅 力和价值 , 更在 于作 者对社 会 、
人 生的一种 领悟 和 思 索。再 读课 文 , 说 说 作
容 的确定经历 了三次变迁 。

是散文 的艺术 特 征—— 其字 里 行 间 , 多 有作 者对人文世事 的独特见解 和对社会 人生 的哲 学解读 。因此 , 散 文教 学 内容 的确 定必 须从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1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1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陈文德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散文教学。

针对散文教学混乱和低效的状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散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改进上,而忽略了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于是,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终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恰当、不合宜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旦确定了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试着从“文本体式”“选文的教学功能”“学情”三个维度,谈谈自己对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一些浅见。

维度之一:文本体式“文本体式”又称“文体特点”“文章体裁”等,通常指一篇文章的体裁、体制、风格等总体特征。

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阅读的思维、方法和读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广义散文介于“文学”和“文章”二者之间,属于“临界文体或两栖文体”,既可以按文章来解读,也可以按文学来赏析。

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是次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的交织体,属于“文艺语体”,以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力为显著特征。

所以,中学的散文教学,应当是“文学阅读”教学而非“文章阅读”教学。

文章阅读“重实贵用”,认读中的“感言辨体”只是手段,“得意致用”才是目标,故文章阅读教学重点在于理解、筛选信息的分析与归纳过程;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得意”不可“忘言”,故文学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

根据目前的研究,通常按照表达方式把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下面,我们就试着根据这三类散文的体式特点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1.叙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叙事散文通常是以写人记事为主。

这类散文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或者叙述一些具体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散文的叙述和小说的叙述有着明显的区别。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叙述的情节往往曲折离奇;而散文是情感的艺术,写人叙事最终是为了抒情,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

阅读叙述散文,要透过真实的人和事,读出作者的情感。

试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理据——以合欢树教学为例

试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理据——以合欢树教学为例

试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理据——以《合欢树》教学为例-中学语文论文试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理据——以《合欢树》教学为例朱明坤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

然而,长期以来,散文教学流于形式,“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诸如此类的概念术语屡屡见诸散文教学的课堂。

散文教学长期处于钟摆状态,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散文到底教什么?这成了一线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

李海林教授指出,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基本属性是审美。

但是散文进入了教材,“即使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其重点也不在其文学审美属性,而在其语文审美属性”。

结合自己的散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散文《合欢树》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文本体式1.学理依据就教育教学层面来说,文本体式指基于各具特色的教材文本所抽象概括出的各类体裁的具体体式。

体式相同的文本在内容指向和写作手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共性。

解读文本时,我们要辨析文本的体式,抓住此文本所属的“类概念”的共性,以共性为基点仔细分析此文本的个性,这样解读文本既不会南辕北辙,又能挖掘出文本的个性。

简单说,散文教学只应该是散文教学,而不能是小说教学、诗歌教学、剧本教学,散文教学理应体现散文的特点。

但散文教学也不能忽略文本的个性。

2.案例一角《合欢树》是史铁生用质朴清淡的语言谱写出的追忆母爱之作。

文本教学应通过对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白描式的语言特点的剖析,揭示其蕴涵的审美特征。

母爱是无私博大的,作者力图表现母爱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主题,却故意选取了最平凡的生活场景,这是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

“小”的含义比较广泛,我们可以从具体而平凡的人、事、物、景(如文本中的“合欢树”“我”“母亲”)这个角度进行把握。

所谓“大”就是通过这些小的题材、细节等表现伟大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重大的意义。

鉴于此,笔者预设主干问题之一:文本的标题是“合欢树”,但前面大半的篇幅并没有提及它,你认为这篇散文的题目取名为“合欢树”合适吗?由此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散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文本形式,而其标准和方式的不确定性使得散文的教学更为困难。

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依据文本的体式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散文的体式与结构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为这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

接下来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散文体式和如何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

1. 随笔式散文随笔式散文是一种流畅自由的文本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写作人通常会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文章结构比较自由,因此可以不遵从传统的艺术规则。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着重讲述编写随笔式散文的技巧和方法,包括构思、开头、中间部分和结尾等部分。

•强调灵活性和自由度:学生需要知道这种写作形式不需要尊重传统艺术规范,重要的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自由。

•鼓励学生常保启示一触即发:随笔式散文通常是一种启示灵感,因此教学内容应注意以诱导和启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快速获得灵感和启示。

2. 记录式散文记录式散文通常是写成游记、笔记、日记等形式。

这种文章形式通常用来记录一个事件、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以下几点来确定内容:•着重讲授记录式散文的结构和格式,包括如何记录一个场景的细节、如何描述一个人的形象、如何利用日记记录个人经历等。

•着重加强写作实践,特别是写作肌肉的训练。

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旅游经历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记录式散文依靠感官来表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如何用五种感官来进行记录和安排。

3. 描述式散文描述式散文主要是以描绘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这种形式通常接近具体的形象或事物,例如描绘一个民族、一种风景或一件物品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着重讲授如何进行描绘,包括选择用词、排列句子、连接段落等方面。

•鼓励学生多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例如从难、从简等身临其境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描述能力。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共5篇)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共5篇)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共5篇)第一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余雪景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

王荣生教授指出,解决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而合宜的文本解读要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另一方面是在特定的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第二方面展开讨论研究。

一、散文的文本体式“文本体式”的概念是由王荣生教授提出的。

“体式”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文本的类别,如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二是具体某个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样式,如散文又可分为抒情散文、记叙散文、回忆性散文等。

而笔者所讲的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要兼顾两面,既要找准文本类别的特征,又要针对具体文本研读其“个”的特征。

散文作为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两栖”文体,有其独特的文本体式。

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散文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其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它具有事实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提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文本特征,其中的“神”便是作者的情感主线,所以散文虽然具有两面性,但其写作目的主要是抒发隐藏在“事实”后面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散文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文类之一,其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怎样教”的问题上,所以便出现了“将所有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的不良现象,而且散文教学更多的偏重于被写的人和事,即事实性,却忽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即情感性。

散文作为一种文类有其共性,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都是从作者的叙述中感悟其真实的情感。

但是,作为单个的某一篇特定的文本,老师就要更深入地研究其独特的个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体。

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著名的文论家南帆先生也认为:“文类像一种文学制度一样的存在着,对于读者来说,他是期待视野的规范,对作者来说,他就是某种写作规范。

”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童庆炳曾给文体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模式和其它社会历史,文化精神。

”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文体是作品的语言秩序,语言体式。

二是文体负载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作家批评家的个体和人格内涵。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和存在都是拥有一定的话语秩序和语言体式的,而作者或批评家个性化的情感,人格和社会文化精神都是在一定的话语秩序和语言体式中呈现的。

要想了解某一篇作品中作家的创作目的和这篇作品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只要明晰作品属于何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语言秩序如何,语言体式如何,便可按图索骥找到想要的答案。

现代散文教学中,一旦明了“这一篇”属于现代散文中哪类文体,掌握了“这一篇”现代散文的体式特征,便抓住了“这一篇”的本质,据此所确定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和正确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关键就在于“辨体”。

现今,最流行的现代散文分类恐怕要属“三分法”(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了。

这种方法因其都着眼于表达方式,且简单明晰而被广泛认可,很多散文专著和学校教材都采用了此方法。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遇到了不小的困惑。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叙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敬重,而且抒发了强烈爱国情感。

其中的表达方式有抒情、叙事,当然也有议论,而过去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或者说记叙性散文的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朱自清的《背影》。

现代散文到底如何分类?笔者认为,华南师大陈剑晖教授提出的现代散文的分类法,是非常适合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现代散文篇目进行类别划分的。

浅谈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浅谈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浅谈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作者:张萍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4期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确定散文这种文体的教学内容,我觉得首先要厘清这么几个问题。

一、明确散文的定义,何谓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我们教材里边所涉及的一般是狭义的散文,所以我现在谈的散文教学是指狭义的散文。

二、明确散文有哪几种类型及特点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散文可分四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4.哲理散文指蕴含道理、体悟深刻、精警有力、给人启迪的散文。

三、明确散文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四、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教学有什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属于文学体裁,《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属于对散文的要求。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
学 的 基 本方 向
二 、 师 的 文 本解 读 要 紧 扣 散 文 的 文体 特 征 教
散 文 文 体 自有 其 特 有 的 有 别 于 其 他 文 体 的 特 征 语 文 教 师在 确 定 教 学 内 容 之 前都 需 要 对 散 文 文 本 进 行 解 读 , 括 对 文 本 基 本 内容 、 本 情 感 或 哲 理 、 者 个 包 文 作
露l教参阅 学 大・教 l学考 读 I
件 什 么 事 . 以 借 用 文 中 的词 句 可 5梳理 文 章 内容 , 用准 确 的 词 句 表 述 。 . 并 紧扣 文 本 语 言 。 行 文 本 细 读 , 掘 词 句深 意 。 概 括 中 训 练 用 进 挖 在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
抒情 、 情述理 ( 生哲理 、 生感悟 ) 缘 人 人 的特 点 , 依 据 要 “ ” 的特 点 , 紧抓 住 散 文 中 的 “ ” 主 要 事 件 、 缘 字 紧 事 ( 分 支事件)对“ ” 行梳理 、 括 , , 事 进 概 以打 好 挖 掘 “ ” “ 情 、理 ( 考 、 悟 ) 的 基 础 ; 后 , “ ” 自然 地 、 违 背 思 感 ” 然 从 事 中 不 作 者 写作 意 图 地 挖 掘 出 “ ” 事 中深 含 着 的 “ ” “ ( 情 、理 思
现 的更 为 明 显 .学 生对 文 本 的 个性 化 解 读 容 易 出 现 偏
差 甚 至 错 误 , 《 影》 如 背 中学 生 得 出 父 亲 违 反 交通 规 则 等例 子 。
上 是属 于 “ 文 ” . “ ” 是 语 文 的 内容 . 不 是 其 语 的 即 修 的 而
他 . 这 一点上 . 在 选修 课 与 必 修 课 本 质 上 是 一 致 的 。 选 修 课 堂 教学 要 遵 循 语 文 教 学 的 一般 规 律 。选 修 课 程 视 野 中 的散 文教 学 也 要 遵 循 文 本教 学 的共 性 要 求 .如 与 文 本 展 开对 话 . 文 本进 行 教 学 解 读 . 对 引导 学 生 形 成 对 文 本 的 个性 化 解 读 、 鉴赏 文 本 的语 言 价 文 本 的优 劣 评 及 作 者 的 情 感态 度 为 此 , 者 确 定 了 《 风 吹 彻 》 个 方 面 的 教 学 内 笔 寒 六 容:

最新 简析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精品

最新 简析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精品

简析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样式,是一种意蕴丰富、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文体。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总是把一篇散文教得像一类散文,没有突出单篇散文的特点,更有甚者没有对散文进行类别划分而将所有的散文都教成同一类散文。

下面笔者就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散文教学内容,弄清楚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散文教学中所指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的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内容和性质散文可分为以下几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和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清楚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点,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就有了依据,便不会把散文课上成小说课,更不会把散文课上成课。

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对于散文这一文体,李海林老师认为,散文的教学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1)散文写了什么人和事。

(2)作者对自己所写的人和事有什么看法,有怎样的情感倾向。

(3)读者从何处感受到作者对自己所写的人和事的看法和情感倾向。

(4)读者对散文所写的人和事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5)读者对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又有什么看法,又持什么情感态度。

其中,第一步是基本,是为下面的教学服务的。

第二步是关键,学习散文不是为了掌握课文中写到的人和事,而是为了解读、鉴赏文学作品,而解读和鉴赏,关键都在走近作者。

第三步是重点,因为作者的感情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需要细心体会,才能有所领悟。

第四步是学生的引入。

第五步则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与领悟。

二、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无可置疑的。

学情包括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对作品及作者的熟悉程度、质疑问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些因素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导读:本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我的第一本书》一课为例刘宏业摘要: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基于文本解读、文章体式、学情分析和认知规律。

“贵在有‘我”’是散文的本质特征,而重“理趣”,则是散文的艺术特征。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从散文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对作者所描写的人、事、物的感知把握,完成对作品形象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依据“‘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我执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一课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在该课的打磨过程中,其教学内容的确定经历了三次变迁。

一、第一次备课:基于文章体式的教学内容确定《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散文。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

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白叙传的色彩。

”品读散文的关键,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感和独特感悟。

而重“理趣”,则是散文的艺术特征——其字里行间,多有作者对人文世事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人生的哲学解读。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从散文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对作者所描写的人、事、物的感知和把握,完成对作品形象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第一次备课时,我力求在文章体式上有所突出:阅读叙事类散文,应从哪儿人手?重点要解决什么?这两点,在教学设计中均得到了体现:首先从“事”切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同时,突出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个性化情感及主旨——(一)简洁导入介绍牛汉的人生经历和主要著作。

(二)研读课文1.感知故事的温情。

阅读散文,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写了哪些人或事。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时,我们理应带领学生批文入情,努力训练学生 细读文本、品味语 言的能力。 方法举隅 1.特别注意题目。 2.注意开头结尾的语句。 3.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 4.注意细致传神的动词。 5.注意精心照应和反复的语句。 6.注意有特点的句式,包括结构复杂的复句的逻辑层次。 7.注意运用了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语句。 (无论教师还是经过调教的学生, 都对修辞方法很敏感, 但要注意: 讲修辞, 不要停留于辞格的辨认,而要重点品 味它的含义和效果。比如:讲排比,要读出 排比的层次、 递进关系;讲比喻,要体会喻体的特征。 ) 8.注意标点符号、独词句、独句段。 9.注意叙事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10、“简笔与繁笔” , “非逻辑性语 言” , “数量词与 衬字的使用”……
根据本文的感情基调, 根据本文的感情基调,为下列 景物加上合适的定语。 景物加上合适的定语。
陶然亭( 陶然亭( 钓鱼台( 钓鱼台( 西 山( 玉 泉( 潭柘寺( 潭柘寺(
)的芦花 )的柳影 )的虫唱 )的夜月 )的钟声
故 都
秋 枣 奇 景 话 凉 鸣 蕊 秋 雨 残 秋 蝉 落 秋 槐 院 清 秋 破
众所周知,越是优秀的作品,越有咀嚼不尽的内涵 与细腻驳杂的感受。比如 《散步》 ,把“中心” 归纳为“亲情”“和谐”“孝道”“责任”“生命” 都有一定道理。 这哪是一个“神”字聚得?现代阅 读观强调: 积极的阅读,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 应有更多的开放性与个人体验。 “形散神不散”的 分析 框架却往往既简化了作者也愚化了学生, 把 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 抽 象化、 概念化为 “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 ,实属可悲! 已有无数论者撰文指出, “形散神不散”充其量只 能概括部分散文的特点, 如果要套用这个说法,还 有很多散文“形不散神散” “形神都不散” “形 神俱 散” 。看来,如果“形散神不散”的说法有 一定的合理性,对部分散文具有解释 力,它也只是 从选材、布局、结构的角度揭示了部分散文的形式 特征。但形式特 征本身就不足以代表一种文体的本 质, 正如我们不能用“分行排列”的形式来 概 括 诗歌的本质一样。

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认为,从文本体式与学情出发固然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两个基本依据,而它们之间的交集则往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

根据文本体式分析,有些最核心的内容要素必须作为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理解这一内容可能存在严重困难,这时教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调整,就不妨牺牲一点文本体式而迁就一点学生实际。

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全体的关注点均偏离文本,教师固然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予以满足,大可不必因此就随意消解文本自身的圆满。

教师这时可以暂时搁置学生的需求而作一强力纠偏,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上来。

当明确了学情需求与文本特征的交集是教学内容确定的最佳区域时,我们还需要讨论:究竟应该确定哪些最需要教的符合散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案例一所确定的内容略嫌简单细碎,文本中许多重要的内容被屏蔽在教学之外;而案例二所确定的内容又似乎过于庞杂,使得一堂课容量过大,可能会影响教学所以,我们还需要作一些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知道,一切阅读行为都是具体的。

离开具体文本抽象地讨论阅读毫无意义,因为所有的阅读都是针对特定文本的阅读。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背离这一方式,将对读者的正确解读造成极大的障碍。

散文教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抽象笼统地谈“披文入情”;而应该研究:这一篇独特的“文”,具有这样独特的体式,将会传达怎样独特的内容?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散文是什么”。

诚然,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被写的人与事,自然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但是,散文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散文所抒写的人与事,和新闻通讯中的“人”与“事”不同,和小说、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更加不同。

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散文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散文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以 《 故 都 的 秋 为 例 谈 散 文 教 学
目标 确 定 的 依 据
◎孙 云 云
王荣生教授指 出:散文 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是依据 文章体式 的分析 ,二是依据学生学情 的分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 中,教师在确定散文教 学内容时需要结合这两个 原则,确定一个核心教 学内容,这个核心 的内容 既是文章体式分析 的落
柳影 、西 山的虫 唱、玉 泉 的夜
日、潭 寺 冉 钉 钟 亩
第4 段
槐树 、落 蕊
微 小
衰 弱 的 、 随处 可 见 的 自然
随 处 可 见
第5 段 秋 蝉残 声 第 6 — 1 o 秋 雨 段 第l 1 段 果树
细 腻 、 清 闲 、 落 寞 、 深 沉 熟 悉 、喜 爱 观 察 细致
熟 悉 、深 爱
( 二 )语 言 表 达 中渗 透 了作 者 的情 思 和 体验 1 . 从 作者 的语 言表 达 中读 出作 者赏 玩 的姿 态 原文1 :租 人 家一 椽 破 屋来 住 着 , 早晨起 来 ,泡 一 碗浓 茶 、 向院 子 一坐 ,你 也 能看 得 到 很 高 很 高 的碧 绿 的 天色 ,听 得 到 青 天 下驯 鸽 的 飞 声 。 对 比l :住 在 一椽 破 屋 里 , 早晨 起 来 ,泡 一 碗 浓 茶 , 坐在 院子 里 , 你也 能看 到 … …
原文2 :从槐树 叶底 ,朝 东细数着一丝 一丝漏下来 的 日光 ,或在 破壁腰 中,静对着像 喇叭似的牵 牛花 ( 朝荣 )的蓝
朵 , 自然 而 然 地 也 能够 感 觉 到 十分 的秋 意 。
对L L 2 :槐树叶底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 日光 ,或在破壁腰 中,开着像喇 叭似的牵 牛花 ( 朝荣)的蓝朵……

如何确定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教材

如何确定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教材

如何确定散文阅读教学内容一、散文和散文教学现状散文教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散文是什么”。

从广义上来说,散文是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

从狭义上来说,指纯粹的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即通常所称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性散文。

以上,是从散文的外延来说散文是什么,那么散文的内涵是什么呢?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刘锡庆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

李晓虹说:“散文是以表现内心为主的,它所展示的是作家‘情’的世界。

”郁达夫说:“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韩向东说:“散文是主体性最强、最‘自我’的抒情方式。

”他们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散文的核心特质:1、抒发情感。

散文展示作家的情感世界。

《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4次,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2、展现个性。

散文展现作家自己的个性,因此这一篇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这个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

3、倾诉心声。

作家主要不是为了发表文章,而是在跟读者对话,在诉家常,掏心窝。

《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就是通过柳树发表自己的心声:“同是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树如此,人不也是这样吗?4、反映生活。

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自然展现的生活都打上了那个时代地域的、人文的、风俗的烙印。

《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1962年在胶东半岛农村写的一篇散文。

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棉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

文章通过写胶东半岛入冬以来下的第一场雪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内容随意性过大,“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完全依据教师个人的喜好。

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我就是要教这些”。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在散文教学中,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关键。

本文将以情感和主题为核心,探讨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魅力。

深入分析散文的主题和情感在散文中,主题和情感是作品的灵魂。

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关键词句、了解写作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深层内涵。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中表达的父子深情,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爱,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种情感。

在教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其中的纪念情感和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情感和人文关怀。

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和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例如,在教授杨绛的《我们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中表达的家庭情感:从夫妻关系、母女关系、家庭责任等角度出发,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文中所表达的家庭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拓展思维,激发对主题和情感的深入思考。

注重实践与体验在散文教学中,注重实践与体验是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教授矛盾的《风景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风景,体会文章中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散文的背景、作者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和情感。

总结与思考在散文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总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回顾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重新阅读原文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与拓展。

例如,《背影》中父子关系的变化对大家有什么启示?《风景谈》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是如何体现的?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 ·········
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这秋 蝉 的 嘶 叫 ,在 北 平 可 和 蟋 蟀 耗 子 一 ····
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
·
人, 咬着烟管……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
·
····
体式分析
学情分析


重合的落点 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 的审美情趣(作者对悲凉的 热爱的赞美)
面对这张简图,老师们陷入了沉思。 大家感 到自己从中悟到了许多东西。
三、细化落实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了,如何具体展开这一主 导内容呢? 教师们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环节来展开核 心教学内容,呈现一个逐步递进的课堂结构。 环节 1:感知文章个性化的语言 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和学习起点,既让学生 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又扣住了作者对故都秋景 特点的描写及其中的情感基调。 如何感知文章语言呢? 这实际上进入了,茅 房 边 上 , 灶 房 门 口 , 它 都 会 ··
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5)南 国 之 秋 …… 可 是 色 彩 不 浓 , 回 味 不 永 。 ···· ····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 ······ ···
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 ······
这种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趣味的一 个创造。 正是这两种趣味的有机结合使得《故都 的 秋 》成 为 现 代 散 文 史 上 的 丰 碑 。 因 为 ,北 平 百 姓 生活节奏的安闲、自在,是没有悲秋的意味的,把 悲与不悲统一起来,就是生命的自然和自如。 这 样,本来相当俗的平民趣味就提升到一个新的层
2011 . 1
目的特有的个性特征并不吻合!《故都的秋》应该 还有更“核心”的价值隐藏着,被忽略了,没有挖 掘出来。 而我们讲了若干遍的那一套说辞,尽管 自成一套体系,但实际上并没什么意义,不过老 生常谈而已,对学生也没什么真正用处。
“那 你 觉 得 学 习 《故 都 的 秋 》,应 该 教 些 什 么 内容呢? ”
悲凉为美”所作的辩护,你认为作者的辩护达到
目的了吗?
环节 3:探究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艺术独
创性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项“学习内容”:
一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题目:郁达
夫赋予故都的秋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
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把下列语句中
的加点词语归类填入下表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
达作者情趣上所起的作用。
眷恋之情, 又熟悉了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的故都秋景, 为深入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了准备。
环节 2:理解作者个性化语言渗透的审美情趣
这个环节主要依托四项“学习内容”来实施:
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想一想,若你
来写“秋”,对秋之“清、静、悲凉”会持一种怎样的
情感取向? 你会喜欢“清、静、悲凉”的秋景吗?
许多学员说这篇课文以往上过多遍,但似乎
理 念·观 点
6
深度关注 /zhanglei206@
并没有考虑“教什么”的问题。 “故都的秋”嘛,不 就是让学生感受一番秋天的意境和韵味吗?散文 嘛,不就是“形散神不散”吗?一直这么教过来,似 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语文具有全息性,一篇课文几乎可以包含 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 非常丰富,为什么你要确定这样的内容而不确定 其他内容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指导专家的追 问,让所有学员陷入了沉思。
“我们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要求 把我们不懂的内容搞懂就行了。 ”
“《故都的秋》难道还有读不懂的地方? ” “有好多呢。 ” …… 第二天,学生把《故都的秋》中读不懂的地方 写 成 条 子 递 上 来 , 我 数 了 数 ,40 人 的 班 级 有 70 多个问题。 经过合并、归类、提炼,我最终确定为 如下三个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层次很浅,主要集中为对文 章字句的理解,似乎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无足轻 重的问题。就教这些问题吗?试一次吧,满足学生 的真正要求,看看能生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的是一节没有设计的课,我只是单纯 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解惑。 问题 1:“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 的 天色”,天色怎么会是“碧绿”的呢? 解读:“碧绿”在这儿不是生活用语,而是文 学用语。 古代文献中,蓝天写成“碧落”是有传统 的。 白居易在 《长恨歌》 写道:“上穷碧落下黄 泉”, 而郁达夫是一个沉浸在传统文化之中的文 人,对这些传统典故烂熟于心,当然会在自己的 文章中自然地写上 “碧绿的天色”。 这个似乎是 “误用”的词语,正好给我们预示了郁达夫的特殊 身份:传统文人,有其一整套特有的语言表达系 统,和生活语符系统有所区别。类似之处,在文章 中还有不少。 问题 2:“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 调 ,微 叹 着 互 答 着 说 :‘天 可 真 凉 了— —— ’‘可 不 是 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 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 好。 ” 北方人读错的“一阵秋雨一阵凉”,“阵”“层” “歧韵”是什么意思? “念错的歧韵”为什么“倒来 得正好”? 解读:先弄懂“平平仄仄”的意思。 按照普通
理 念·观 点
7
2011 . 1
内容的具体化阶段。 教师为此设计了一组包含四个步骤的学生
学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 读一读: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文章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找一找:让学生在第一段寻找作者笔下故都
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 填一填: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补充下面
的表格:
语段 第3段
景物特点
破屋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漏下的日光 破壁腰
理 念·观 点
8
深度关注 /zhanglei206@
次,被郁达夫的雅趣同化了。 经过这样一番反复斟酌,这篇课文的教学内
于是,教师们对即将受教的高二学生作了一 次学情问卷调查,问卷题目有三:
1. 阅读这篇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 你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些? 请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3. 你在这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有哪 些 疑 惑 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请分条陈述。
调查结果让老师们大吃一惊! A. 91.5%学 生 对 文 章 内 容 和 情 感 基 本 把 握 。 — —— 这 部 分 内 容 显 然 不 应 该 成 为 教 学 内 容 的核心。 B. 47%的 学 生 在 回 答 第 2、 第 3 个 问 题 时 表 示感兴趣或感到难以理解,难以理解的内容基本 集中在“作者对清、静、悲凉的情感态度”上。 这时,老师们发现了令人高兴的吻合现象: 通 过 文 本 体 式 分 析 所 确 定 的 教 学 内 容— —— “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的审美情趣”,和通过 学 情 分 析 所 明 确 的 教 学 内 容— —— “作 者 对 悲 凉 的 热爱和赞美”,这两个落点基本上是“重合”的。 换句话说,就是从体式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 点与从学情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点得到了相互 印证。 如图表示:
这几个问题讨论完毕,学生感觉良好,我自 己也相当满意。 实践证明,确定《故都的秋》的教 学内容,固然有很多出发点和渠道,但如果以为 学生解惑为目的, 而自然生成以上教学内容,会 形成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内容。
(上 海 市 建 平 中 学 200135)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 陈隆升
2010 年 12 月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承 办 的 教 育 部 “国家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之语文培训班的一个 备课工作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骨干教师就 《故都的秋》 一文的教学展开了讨论: 经典散文 《故都的秋》,究竟该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 究竟 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
然后让学生把本文的情感基调与老舍《想北平》
比较,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完成这两项比较之后, 把学生引向作者,阅
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谈谈作者对以“清、静、悲
凉 ”为 特 点 的 “故 都 的 秋 ”,是 持 一 种 怎 样 的 情 感
取向?
最后,让学生阅读第十二段,深入一步地思
考: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议论是作者为自己“以
“先研究一下我们面对的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吧! ”
一、研究文本特性,确定教学内容 于是,大家饶有兴趣地研究起这篇非常熟悉 的课文。 渐渐地,学员们忽然发现,如果采用逐层“下 移”的分析视角来研究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这篇 文章最值得教的地方: 1.这 是 一 篇 抒 情 散 文 。 那么,抒情散文该教什么? 自然是文中的情 感!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就不是“秋景”,而 应该是“秋情”。 2.这 是 一 篇 郁 达 夫 的 抒 情 散 文 。 显然, 郁达夫的情感自然不同于别的作家, 而这篇文章必然体现了郁达夫式的独特情感。 因此,教学内容应该确定为郁达夫对“故都之秋” 的独特感受。 3. 这是一篇郁达夫以个性化的语言 表 达 自 己独特情感的抒情散文。 因此,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内容就应该是 体会郁达夫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风格。 经过这番梳理,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时,一位学员的一句话使讨论进入了新的 层次:我们这一群语文专业工作者作这样的讨论 自然比较容易,但它们是不是适合学生实际呢? 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 于是大家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作了一个基 本的学情假设:文章中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情感 经验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距离。但实际情况究竟 如何,谁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依据。 一位学员提议:咱不是在做研究课吗? 干脆 研究彻底些,搞个问卷调查不就得了!
话读音,“一阵秋雨”读起来,“一”字读平声;“一 层秋雨”读起来,“一”读仄声。如此,“一阵秋雨一 阵 凉 ”的 平 仄 是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读 起 来 平 仄 相隔,音调急促;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中 间 有 两 个 平 声 相 连 ,音 调 缓和,正符合秋雨闲人那种“缓慢悠闲”的声调, 颇合七律音韵的平仄规律,所以说,“这念错的歧 韵,倒来得正好”。 我们日常听人家说话,只会注 意话里的内容,很少会对语言的平仄音韵有这样 的敏感。 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的古典诗词写得极 好;只有像郁达夫这样极讲究语言的音韵和谐的 文人,才会对普通市民之间闲聊话语间的平仄音 韵是否协调有这样超乎想象的敏感,才会留意这 些会被我们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