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

合集下载

东西方美学差异

东西方美学差异

东西方美学差异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

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

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有与无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

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

”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

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

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

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

形式与整体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

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

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美学理论的差异,使得两种文化对于美的理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在此,我们将探讨中西方文化对于美的研究中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美学观念。

中西方在美的定义和理解上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美学传统中,美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抽象概念,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标准,它与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形式美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美学中,美常常被定义为“情趣”,更多地强调了审美者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美的理解在概念上的异质性。

在美的表达方式上,中西方文化也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美学中,美的表达更加注重对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和审美体验。

西方美学理论中,对于色彩、形式、结构等视觉元素的研究和表达尤为重要,而音乐、舞蹈等音频和肢体艺术也是西方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于自然、心灵、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中国文化传统中,诗词、书画、园林、茶道等文人雅士的审美实践更加强调了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审美实践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取向。

中西方文化在美的追求和实践上也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美的追求往往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运动和理论联系紧密,强调对于个体表达和主体精神的追求和传达。

西方文化中,对于自由、创新和个性的追求常常被作为对美的理解和实践的重要参照系。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追求更加强调了与自然、传统、历史的联系。

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美的理解和追求的重要方向。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美学实践和审美观念上的不同取向。

中西方在美的研究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美学理论的不同特征和价值取向。

中西方审美差异问题论述

中西方审美差异问题论述

中西方审美差异问题论述中西方审美差异是指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评价标准的不同。

以下是对中西方审美差异问题的论述:1.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中西方审美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种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观。

中方审美观念常强调内敛、含蓄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审美观念则更加注重个人表达、直接性和自由。

2.价值观与信仰体系:中西方审美差异还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在中方文化中,人们普遍注重和谐、平衡和自然,尊重传统和家庭价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创新和独立思考被重视,强调个体的表达和多样性。

3.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偏好:中西方审美差异还体现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偏好上。

中方文化倾向于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富有禅意的表达方式,如中国传统绘画和诗词。

而西方文化更注重现实主义和个体情感的表达,如写实绘画和情感诗歌。

4.美学标准与审美标准:中西方审美差异还涉及到对美学标准和审美标准的不同理解。

中方文化更注重整体和谐、内涵和意境,而西方文化更强调技巧和创新,对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的表达更为重视。

5.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中西方审美差异的形成也起到一定影响。

中方文化普遍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艺术和审美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

需要强调的是,中西方审美差异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普遍趋1/ 2势。

在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审美趋同和相互影响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和偏好也会因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2。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是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的理论基础。

东西方美学理论在历史发展中各自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观念,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和特点。

一、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东方文化传统下的美学思想。

在东方文化中,美学被视为一种哲学思辨,强调内在的精神境界和心灵体验。

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强调“意境”、“气韵”、“神韵”等概念。

诗人苏轼提出“诗以言志,画以言情”,强调艺术作品应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深刻。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写意”、“意境”,强调画家的心灵境界和审美情趣。

日本的美学理论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

日本传统美学注重“和”、“雅”、“淡泊”、“自然”等概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日本茶道、花道、园林等艺术形式体现了日本美学的精髓,追求简约、朴素、自然的审美标准。

印度的美学理论则更多地与宗教和哲学相结合,强调灵性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印度古典舞蹈、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体现了印度美学的特点,追求身心灵的统一和宇宙意识的觉醒。

二、西方美学理论西方美学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古典美学、启蒙美学、现代美学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美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提出了“理念”、“模仿”、“审美享受”等概念。

古典美学注重形式和规范,追求完美和秩序,强调艺术作品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启蒙时期的美学理论强调理性和审美的关系,强调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普遍性。

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为审美经验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启蒙美学强调审美教育和审美理想的培养,追求审美情感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现代美学理论包括形式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和观念。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一、审美观念比较1.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美是秩序、和谐和完美的体现,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将人的自由和尊严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些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绘画的审美观念,追求艺术作品的理性与规范。

而在中国,审美观念则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中国绘画更注重情感的内省和灵气的意境。

2.中西方绘画审美观念差异还体现在形式表现上,西方绘画更强调透视、光影和人物肖像的写实性,重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形式结构。

而中国绘画强调线条的流畅和笔墨的意蕴,注重画面的氛围和意境,追求意境的超脱和内涵的深远。

二、技法运用比较1.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追求画面的形式结构和视觉效果。

西方绘画技法多样,素描、油画、水彩等媒材丰富多样,强调透视、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技法上,西方绘画更强调观察和写生,希望通过准确的表现来传达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三、题材表现比较1.西方绘画在题材上更加多样化,人物肖像、风景画、宗教题材、历史题材等应有尽有,西方绘画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追求个体的英雄主义和人性的深刻表现。

西方绘画在题材表现上更加开放和多元,艺术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表达需求选择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

2.中国绘画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为主,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中国绘画更注重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感悟,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传统中国绘画题材内容丰富,但相对受制于传统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内容呈现出相对稳定和传统。

四、总结中西方绘画美学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在审美观念上,西方绘画追求理性、规范和理性的秩序美,追求人的自由与尊严;而中国绘画强调情感的内省和灵气的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技法上,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强调观察和写生;中国绘画则注重笔墨的意蕴和意境的抒发,强调笔墨的功力和情感的表达。

简述中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范畴的异同点600

简述中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范畴的异同点600

简述中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范畴的异同点600 我们都知道,不论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外国的朋友,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也会存在着一些不同。

那么,中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范畴有什么异同点呢?下面就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美学的主体不同:中国以“审美的人”为最高价值,西方以“现实的人”为最高价值。

“审美的人”是作为认识客体而出现的;“现实的人”是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出现的。

中国的美学史往往表现为道德哲学,对于艺术是否起作用不大关心。

西方则侧重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上,强调艺术的力量。

美学的目的是研究美感经验和美感心理的。

中国的美学目的可以概括为“修身养性”,西方的美学目的则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

三、美学思维方式不同:西方重在理性的分析,而中国的美学思维偏向直觉。

从美学发生的角度看,中国美学是基础性的,具有根源性和涵盖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美学不是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哲学体系,给予艺术以哲学基础,使之成为意义丰富、灵活自由的精神载体。

四、美学的层次不同: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只有原始的巫术和宗教的痕迹,可以称之为巫术哲学;而西方的美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神话学、历史学、伦理学。

前两者注重把握整体性,后者注重体现出规律性。

五、美学的功能不同:中国美学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

西方重在理性的分析,把美学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

- 1 -。

中西方装饰艺术生活美学的异同

中西方装饰艺术生活美学的异同

中西方装饰艺术生活美学的异同在当代社会,装饰艺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西方作为两大文化体系,其装饰艺术和生活美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异同。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西方装饰艺术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一、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方的装饰艺术在历史背景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中方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借鉴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以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绘画和工艺品为主要表现形式。

而西方装饰艺术则更加注重个人创新和表现,以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文艺复兴时期为主要影响因素。

二、审美观念的差异中西方的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注重的是“含蓄内敛”的审美,追求平衡和谐,尊崇自然之美。

而西方则更加偏向于个性张扬和表现力,强调艺术家个人的独立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这种差异在装饰艺术中也有所反映,中方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搭配,西方则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突出效果。

三、色彩运用的异同中西方在色彩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偏好含蓄和柔和的色调,尤其钟爱红、黄、绿、白等颜色,寓意吉祥和美好。

而西方则较为注重对比和鲜艳的色彩运用,对红、蓝、黄等鲜明的颜色更为青睐。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装饰艺术在色彩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四、材质选择的不同中西方在材质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中方注重有机材料的运用,如木材、瓷器、纸张等。

这些材料体现了中方对自然材料的偏好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而西方则更加倾向于使用金属、玻璃、塑料等现代材料,追求现代感和创新性。

五、风格和主题的差异中西方装饰艺术的风格和主题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方装饰艺术注重的是传统文化和哲学的体现,如中国画、园林艺术等。

而西方则更加多样化,涉及到抽象艺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

西方装饰艺术的主题也更加多元,涵盖了社会问题、政治思想等广泛领域。

综上所述,中西方装饰艺术生活美学在历史背景、审美观念、色彩运用、材质选择、风格和主题等多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异同。

这是两种不同文化传统和艺术思想的体现,也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和个性。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审美体验以及美的标准。

东西方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各自文化、历史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思想流派、艺术表现及审美标准等方面,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详细比较,以期加深对这两种独特美学体系的理解。

一、历史背景1.1 西方美学的起源西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当时,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美和艺术的重要论述。

柏拉图在其对话中强调了“理想之美”,认为艺术只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缺乏真正的价值。

而亚里士多德则相对乐观,他在《诗学》中提出了艺术应具备的元素,如情感共鸣和现实的反映。

这为后来的西方美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启了对人的关注,强调个体经验和感受,使得人文主义成为主导思想。

进入18世纪,康德的发展提供了“无目的性”的审美标准,强调主观体验与审美判断的独立性。

1.2 东方美学的发展相较于西方,美学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同样悠久而复杂。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儒家思想对美学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强调自然之道,以“无为”而入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美;儒家则推崇伦理与社会责任,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对艺术形式和精神层面的认可,也使得东方美学更加丰富。

在日本,美学也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如“侘寂”之美强调不完美和自然衰老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它与东方其他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观念。

二、主要思想流派2.1 西方主要流派西方美学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不同的思潮和流派。

特别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思想风潮相继出现,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创作与观念。

浪漫主义:对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观的高度重视,认为艺术应当表达更为细腻的人类情感。

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主张艺术价值不应受到伦理道德束缚。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它涵盖了对美的本质、美的起源、美的规律以及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美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对美的理解、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差异。

一、对美的理解1.1 西方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于美的理解始于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把美看作是“善”的体现,认为美是纯粹、完美而超越现实世界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从存在论的角度提出,世界上一切具有内在秩序和和谐统一的事物都具有美。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将美与神圣联系起来,把审美经验视为对神圣之美的感知。

而在近现代,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认为审美是独立于伦理和认识的第三类判断,主张审美经验是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自由欣赏。

1.2 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于美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儒家认为人文之美最高尚,主张“君子之德风于文采”,强调品德与文化修养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道家则追求自然之美,提倡“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审美观念,强调清静自然与天地同化;佛家则强调内心清净与涅槃之境的超脱之美。

二、审美观念2.1 西方审美观念西方对审美观念有着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伯克提出“感官审美”,认为审美源于感官对颜色、形态等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启蒙哲学家康德则主张“普遍与必然”,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并提出了著名的“审美真谛”。

此外,在19世纪后半叶,尼采提出了“艺术之死”的观点,强调了罗曼主义对于审美观念上的重大改变,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2 东方审美观念相比于西方,东方在审美观念上更多地体现出超脱与内化。

在中国文化中,“雅俗共赏”是一种较为主流的审美观念,即雅与俗并重、相辅相成;日本传统文化中,则体现了浓厚的禅宗意识,在茶道、园林、武士道等领域均体现出禅宗审美思想。

论中西方美学的异同

论中西方美学的异同

论中西方美学的异同中西方美学的异同美学是一门研究美感、美境、审美等概念的哲学学科。

虽然中西方历史、文化、价值观各异,但是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

本文将就中西方美学的异同进行探讨。

一、反映的风格和主题中西方美学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反映的风格和主题方面。

西方美学通常重视逻辑思辨、普遍性和系统性,强调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和个体的独立观察和抽象表达,它的目的在于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太关注实用价值。

中方美学则更倾向于浪漫、意境和文化氛围,它注重的是感性的表达手法、个人主观情感和经验体验,更倾向于追求审美的情感和精神内涵,每一幅作品都是一种独有的文化体验。

举例来说,西方音乐强调绝对音高和音质,在处理音乐的结构和演奏技巧上更加追求精确性和规范性。

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更注重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二、审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审美观念,如何处理艺术作品、审美对象、审美标准等,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美学中,审美是各种精神活动中思维最高级别的行为,是以理性思辨、形式感官体验为核心的,它追求的审美标准是真实、自然、客观、精确、规范的。

而在中国美学中,审美是经验诉求和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包括诸如气韵生动、天人合一、内外相合、志趣相应等概念,它的审美标准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沉淀。

三、美学教育中的不同对美学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因此,理论的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各种思想、心理、认知、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关系都被涵盖于美学中。

而在中国,美学是文化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更多地渗透于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侧重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文化价值。

四、对于自然和人的态度中西方美学存在着不同的自然观和人性观,这些观念也直接影响到审美观的形成。

在西方美学中,自然被理解为统一的外在客体,人格的发展也被视为独立的,自由发掘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并自由选择人生路线。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

关于美的研究之中西方差异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涉及到审美、美学、美好、艺术、美丽等方方面面。

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中西方的历史、哲学、艺术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对美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西方对美的不同理解和差异。

一、历史与哲学中西方在对美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历史和哲学背景。

在西方,古希腊文化对美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审美理论。

柏拉图将美和善、真、美、爱、智慧等联系在一起,将它们作为人类精神追求的目标,是人们追求的良好和完美的象征。

而亚里士多德则从美的客观性出发,认为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由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这种对美的理解在西方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中国,对美的研究几乎是与儒家哲学和道家思想不可分割的。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和社会伦理,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和谐。

而道家则更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

这种对美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人对美的审美观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在历史和哲学上对美的研究有着不同的传统和理论基础,从而导致了对美的理解上的不同和差异。

二、艺术与审美观念艺术是美的重要体现形式,中西方在艺术和审美观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艺术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和范畴,被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的艺术史和审美标准。

而在中国,艺术则更加贴近于生活,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

古代中国的诗词、书画、音乐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与西方艺术有着不同的关系。

在审美观念上,中西方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美被视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有着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而在中国,美更多地是与情感和主观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是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中西方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上,西方人更注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美的内在涵义和精神内涵。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的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本文将以中西方建筑形式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美学的差异及原因。

关键词:美学天人合一理性主义人与自然和谐一、中西方美学的产生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美学是一门介在艺术与哲学间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一门有关艺术哲学的学问。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和古希腊罗马时期。

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

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

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

由此,中西方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

二、中西方美学差异在建筑上的体现1.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差异:中国灵隐寺和德国科隆大教堂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有许多重大的差异,它们主要是由中西民族在伦理观念、心理气质、宗教意识、传统文化、术趣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

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给美学理论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本文将比较东西方美学理论的异同,探讨它们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1.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注重个人与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美与道德、伦理有着密切的关联。

美不仅仅是外表的表达,更是一种内在的境界。

中国美学强调审美的哲学思考,将美与道德、伦理相结合,追求“大美”的境界。

日本的美学理论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完美的追求,其中“wabi-sabi”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强调不完美中的美。

它赞美那些不规则、不对称、经历岁月痕迹的事物,认为它们能够传递出一种深远而内敛的美感。

2.西方美学理论西方美学理论注重理性和逻辑的思考,追求对美的形式和规则的探索。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论”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即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形式。

而德国哲学家康德则强调审美的主观体验,认为美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情感反应。

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的“表现论”注重作品本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西方还有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发展,强调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颠覆和拓展。

3.东西方美学的对比东西方美学理论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美的定义和目标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偏向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和谐,而西方美学更注重形式的探索和观念的表达。

其次是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强调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追求“大美”的境界;而西方美学更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对主观情感的反应。

然而,东西方美学理论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是对人类情感和经验的关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都试图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来探索人类情感和生活经验。

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重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将其视为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它们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中西方绘画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审美观念。

虽然它们都是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但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各不相同,这导致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一、构图、比例和透视
在构图上,中西方绘画美学有明显的不同。

西方绘画普遍采用透视法,并且注重画面的空间感。

与此相对,中式绘画主要关注于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意境的表达,重视画面的韵律和平衡度。

中央对称的布局在中式绘画的表达中也更为常见。

二、色彩运用
在色彩运用上,中式绘画追求的是静态色彩,强调色彩的协调与和谐,尤其注重色调的浓淡和渐进。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色彩的变化和变幻,追求画面的动感和情感表达,比如在画草地和天空时会使用丰富的颜色。

三、表现手法
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更加自由,表达更为入微,注重绘画的实际效果。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传递出不同的意境。

而中式绘画则通常采用单纯的线描和水彩等材料,强调的是对意境的表达,画面中的形象通常是比较简洁和抽象的。

此外,中式绘画也更注重于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表达,体现了较强的山水情怀和生命境界。

四、审美标准
中西方美术观念的源头和根基不同,中式绘画注重的是修身养性,追求的是内在的美感和精神的提升,而西方画家则注重的是自我表达,对于现实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因此,两者之间的审美标准差别也很大。

总的来说,中西方绘画美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意识。

只有通过深度学习和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们的内涵和魅力。

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与相通

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与相通

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与相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历史、哲学、审美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尽管存在着差异,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和相通之处,以期加深对两种文化间的艺术交流和理解。

一、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1.1审美目标的不同中西方对于艺术的审美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下,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理性的美成为主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的意蕴被视为艺术的核心。

1.2审美标准的不同中西方的审美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认为艺术应该追求客观真实和逼真的表现,强调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而在中国,强调艺术应该追求意境和抽象的表达,追求超越现实的艺术审美。

1.3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雕塑、音乐等被视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物质性和感官上的直接体验。

而中国传统艺术则更多地注重绘画、书法、剪纸、景泰蓝等形式,强调艺术的意境和精神内涵。

二、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相通尽管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2.1对于创造力的重视中西方文化都对创造力给予高度的重视。

无论是西方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文人理论,都表达了创造力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创造力是艺术家表达内在情感和创新思想的驱动力。

2.2对审美享受的追求中西方文化都强调审美享受的重要性。

无论是西方的“美的享受”还是中国的“享受艺术”,都体现了对于艺术作品带来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的追求。

2.3对自然与人性的审视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中都存在对自然与人性的审视。

无论是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对人类情感的抒发,还是中国传统艺术对大自然的表现、人性的体悟,都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三、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正不断交流和融合。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美学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认识的学科,是研究美、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东西方美学理论之间的比较,从哲学、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哲学观念比较在美学领域,东方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念。

西方美学主要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强调理性和逻辑思维。

而东方美学则更注重阐释意境、超越物质界限的精神追求。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意传情”、“隐者气质”等思想,与西方美学中的“真善美”、“模仿与再现”有着差异。

2. 艺术观念比较在艺术创作方面,东西方都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西方艺术注重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不同风格;而东方艺术更注重内涵、意境以及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例如,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山水画和写意画就强调意蕴和书卷气。

3. 文化观念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美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文化偏向个人主义、自我表达和人权意识,因此其美学重视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

而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家庭、传统等价值观念,在美学上更加崇尚内心深处的静谧与超脱。

这种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4. 美与实用性比较在东西方美学理论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关于美与实用性的区别。

西方哲学家较早提出“艺术为艺术”、“目的论”等理论,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非功利目的;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思想,使得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5. 当代影响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当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与交流越来越频繁。

东西方美学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借鉴、交流互补的关系。

例如,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可以看到很多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作品,这种跨文化融合也为美学理论带来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学理论虽有差异,但在人类对于美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审美差异及原因

中西审美差异及原因

中西审美差异及原因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

他们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各有其不同发展史,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美学理论体系。

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

中西方在审美方式上、审美心理上和审美理想上存在着种种差异。

一、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古代在审美思维方式上是实用理性,“贵悟不贵解”②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因此,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只注重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对阴晴晦明、风霜雨雪、月落乌啼、水流花谢等种种自然现象,都不采取细致分析的态度,而是以心灵去冥和自然,畅我神思。

西实用文档方古代在审美方式上是思辨理性,“贵解不贵悟”,强调理解、思辩,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在审美心理上中国审美心理偏重于情感和理智的统一,偏重于内容的和谐。

中国儒家美学将美看作是美和善的和谐结合,就是要在审美活动中用来束缚情感,从而将审美情感纳入特定的伦理轨道,让情在理智的约束下有限的活动,从而使先天的情感欲求符合后天的伦理规范。

西方审美心理偏重于心灵与理智的统一,偏重于形式的和谐。

西方传统美学将美看作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强调在审美活动中,要用灵魂束缚肉体,用理性压抑感情,认为“最高的美不是感官所感觉到的,而是要靠心灵才能见出的”。

中国在审美体验中,往往以理节情,注重向内心和向无限的超越:渴望从有限中发现无限,所以中国人喜欢登高远眺,喜欢极目抒怀,强调澄怀观道,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更讲人的天才禀赋,而中国更重积学修身。

中国讲“养气”,重“虚静”,协调内心,不致过度激烈。

中国审美体验的最高范畴是“畅神”、“悦志悦神”,更重视内在美的人格修养。

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差异与交流

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差异与交流

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差异与交流艺术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与美的学科,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同时也为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差异,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融合。

一、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背景差异1.1 文化传统和历史演进的差异中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礼仪、道德和社会关系的维系,艺术作品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崇尚和呈现。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石,注重个体自由、理性思考和个人体验的追求,在艺术表现上更加强调创新、突破和自由表达。

1.2 影响艺术审美观念的哲学思想差异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对艺术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方艺术美学思想较为注重的是“和谐”、“整体性”和“内敛”,强调艺术作品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内心感受和精神层面的沟通。

而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则更加注重“表达”和“个性”,强调艺术家的情感、观念与经验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和传递。

二、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主要差异2.1 艺术观念的差异中方艺术美学思想以“境界”为核心概念,强调艺术的超越性和内涵,追求超越现实的更高境界。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则更注重艺术的外在表现,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

2.2 艺术创作方式的差异中方艺术美学思想强调艺术创作中的“意境”和“神韵”,强调意境与艺术家的境界和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则更加注重技法和创新,追求形式和技术上的突破与变革。

2.3 艺术的价值取向的差异中方艺术美学思想追求的是“道德美”和“精神性”,更加注重艺术的道德、精神和文化内涵。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注重的是“审美美”,追求的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美感。

三、中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3.1 文化交流与互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可以促进艺术美学思想的融合与创新。

浅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异同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西方美学思想由于受到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诸多异同之处。

从哲学基础来看,中国美学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美与善的统一,认为艺术应当服务于道德教化,具有社会功利性。

例如,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强调诗歌在激发情感、观察社会、团结人群和批评时弊方面的作用。

道家则追求自然无为,倡导“道法自然”,认为美在于顺应自然、超越世俗的束缚。

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禅宗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追求一种空灵、寂静的审美境界。

西方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则主要源于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但这种模仿具有认知和教育的功能。

此后,西方美学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同哲学思潮的影响,如中世纪的神学、近代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现代的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

在审美对象方面,中国美学注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山水画中的山水并非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象征。

中国美学也强调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诗词中对悲欢离合、生死无常的吟咏。

而西方美学则更侧重于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西方艺术家注重对形式、比例、色彩等元素的精确把握,追求艺术作品的完美和永恒。

在审美体验上,中国美学强调“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富有韵味的审美境界。

诗人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在心中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意蕴。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简单的十个字,描绘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边塞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而又豪迈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的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本文将以中西方建筑形式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美学的差异及原因。

关键词:美学天人合一理性主义人与自然和谐一、中西方美学的产生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美学是一门介在艺术与哲学间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一门有关艺术哲学的学问。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和古希腊罗马时期。

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

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

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

由此,中西方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

二、中西方美学差异在建筑上的体现1.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差异:中国灵隐寺和德国科隆大教堂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有许多重大的差异,它们主要是由中西民族在伦理观念、心理气质、宗教意识、传统文化、术趣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

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

它从13世纪中起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缮工程不断。

2.造型表现的差异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其造型表现出来也是中轴对称的规整形。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的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等;屋顶翼脚的起翘与出翘,不出廊,前出廊,前后廊,周围廊的形式,这些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贯穿在宗教建筑中,成为宗教建筑造型表现的一部分。

灵隐寺的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西方宗教建筑采用拱顶,这在决定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了建筑的外部形体。

科隆教堂那垂直向上飞腾的动势最为迷人,又尖又高的群塔,瘦骨嶙峋的笔直束柱,袒露的骨架结构,飞拱尖券,彩色玻璃透过来的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神秘宗教情感。

并且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

中国无论何种建筑,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

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集体”的美。

而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以科隆教堂为例,它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景象。

3.中西建筑价值观的差异建筑价值的不同,也显现中西方美学的差异。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

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而西方的建筑中,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

这两方面从灵隐寺和科隆教堂的建筑中有着明显的表达。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丰碑,荡魂摄魄的繁复尖塔和眼花缭乱的彩绘玻璃窗是其最独特之处。

教堂顶部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刺天宇。

踏进教堂,仿佛一步跨入了幽深浩渺的苍穹,硕大的圆柱支撑着巨大的拱型穹顶,拓展出一个仙境般辽阔而高远的空间。

当你站在高达50米大厅中央环顾一圈,你会发现,在高大墙柱之间几乎看不到墙壁而只有同样高大的窗子。

在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镶着彩绘玻璃,在阳光的映射下异彩纷呈,人犹如走进了一个巨型的万花筒。

彩色玻璃上描绘的全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及场景,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生动传神,仿佛随时会跳出画面向你走来,给人恍入天堂圣境之感。

灵隐寺的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

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

“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科隆教堂的建筑是属于雕刻式的,它的出发点是面,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它借助于墙和屋顶,造成一个自足的空间,以不凡的形象傲视自然。

雕塑呈现出一种时间的静止状态,在这种静谧之中,神的力量愈发穿透时空。

而灵隐寺的建筑则是绘画式的。

中国画里的殿台亭阁、山川池径,都是用粗细浓淡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的。

中国寺庙建筑的出发点也是线、柱、梁、额、椽、拱等,宏观来看都是一种线,这些线条交织网罗,便构成了图画。

中国每一处佛寺建筑个体都不是独立自在之物,就像中国画中任何一条单独的线,离开了全画就没有了生命力。

所以,大雄宝殿只有在配殿与山林的烘托下,才显得既典雅庄重又富有深幽意境。

4. 建筑材料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灵隐寺就是很好的代表。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

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

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

所以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

木头是一种密度较小的建筑材料。

它的缺点是使用寿命短;它的优点是施工周期短;它的特点是容易制造较大跨度的窗框和飞檐,宜于横向发展。

相对于木头的优点和缺点,中国的经典建筑则常常只具有几年或几十年的施工周期。

然而,来得容易去得快,由于这些宫殿和城池都是世俗政权的象征,因而它们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很难幸免于难。

大量建筑也已因潮湿、虫蛀、地震和火灾而灰飞烟灭了。

不仅如此,朝廷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也影响了百姓喜新厌旧的住房态度。

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作为西方建筑代表的科隆教堂,其建筑以石材为主要材料,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教堂的面貌。

石头是一种密度很高的建筑材料。

它的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它的优点是使用寿命长;它的特点是足以承担巨大的压力,宜于向高空发展。

相对于石头的优点和缺点,西方的经典建筑往往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施工周期,可一旦落成又可经受千百年的考验。

由于宗教信仰比世俗政权更加稳定而长久,所以这些建筑不会因世俗政权的更迭与替换而遭受毁灭。

不仅如此,在这种宗教建筑的典范作用下,西方人渐渐培养起一种对于古老建筑的尊崇与敬意。

在西方,每座城市中的“主教堂”不仅是规模巨大的,而且是历史悠久的。

它不仅是一种信仰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生命的延续。

木质轻盈、熟软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审美情调感受,中国人比较感性,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求和睦,重感情的心理;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一冷峻,生硬的感觉,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

三、中西方美学差异形成的原因1.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历时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是秦以后,我国社会分裂动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其间只有35年是统一的。

封建统治集团明争暗斗,豪门横行,政治腐败,并推行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使儒学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生活在魏晋南北朝变异时代的知识分子,由于黑暗跋扈、阴谋猖獗的现实与他们的“济世志“的抱负形成尖锐的冲突,使他们的灵魂深处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和苦痛。

这种以儒家为主体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哲学思潮所形成的人生观,使当时的知识分子陷入深刻的矛盾和痛苦之中,而由此产生的二重心态,却使他们有可能以艺术的形式去呼唤人生,以理论的方法去探讨人生。

这种思潮影响着魏晋南北朝的全过程,中国美学体系也正是这思潮的影响下得以形成的。

而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自近代以来发生了认识论转向,为美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把美学和逻辑学区分开来。

在严格规定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的同时,也给美学规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并写出了美学专著,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故此,美学学科诞生,而鲍姆嘉登也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地缘结构上来看,中国四周被海洋、高原、草原、沙漠和森林所包围,且中国自古以来一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著称,这就会形成与外来社会相互隔绝的近乎封闭状态。

他们习惯于安居,固守家园不善于活动,这就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态势,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在西方,特别是西方法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位于半岛之上,海上交通较之中国便利,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3.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人们比较安分保守。

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

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