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形式。
返回目录
考点全通关
高考帮·语文
考点全通关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指代性词语在文中所指的 具体内容,非指代性词语在文中表达的特定的意义。 具体来说,“重要概念”常常包括:(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反映文章深层 意义的词语 ;(3) 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 ;(4) 对文章结构起连接呼应作用的词 语;(5)内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 词语。 该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选出对文中概念的理解与分析正确 或不正确的选项,题目难度不大。
返回目录
语言环境中看总结的内容是否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
高考帮·语文
考点全通关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3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及其作用。其 中,“重要句子”多数是文章中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 要点的句子,或者结构比较复杂且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从历年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包括:(1)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和深层含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何种修辞手法 及其表达效果;(3)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 该考点在考查时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其中客观题的难度适中,而主观 题的难度稍大一些。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5
考纲解读
摘编自
①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艺术 3道单选 题,9分 ②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筛选并整合文中 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2015全国 陈望衡 Ⅱ 《艺术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3
考纲说明
•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 1、 理解(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 2、 分析综合(C) •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3
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 解题方法:勾划——比照——分析。 • 解题前提:心静 • 做题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俗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躁 。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 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 ,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 不能自拔。
考 什 么 ?
4
考情回顾
时间
卷一
卷二
2017 2016
《中国参与国际气 候治理的法律立场 和策略:以气候正
义为视角》
殷墟甲骨文
《明代青花 瓷崛起的轨
迹》
格非《塞壬 的歌声》
2015 《宋代信用的特 《艺术是什
点与影响》
么》
卷三 《留住乡愁》
《历史中的文 学与文学中的
历史》
5
考情回顾
时间
2017年卷一
• 3.找——找原文。
•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定阅读 区间。
• 4.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 ,确认对还是错。
•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2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

高三语文总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

高三语文总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
1.概括式转述
(原文)具体的表述→(选项)抽象的概括 判断:①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②由抽取的关键词重组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 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 例1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A项]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
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8)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 外延。 例7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题B项]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
× 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原文]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 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 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 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 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 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 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二)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 1.常见设误手法
删(删减)
删除句子中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 能是内容的扩大或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添(添加)
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 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 、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 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
漏(遗漏)
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

201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篇PPT PPT 课件

201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篇PPT PPT 课件

【试题】 8.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
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
感受世界的结果。
无中生有
B. 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
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
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 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
2014年课标2卷 【对位信息】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 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 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 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 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试题】 宋3.代根政府据≠原各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个项行是会
【试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约的翰满·足穆不勒能使人 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 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五、无中生有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 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即原 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 离原文无端的毫无根据的生出一个观点或态 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2014年浙江卷
【对位信息】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
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 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 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 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的电视 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 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 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 么独特敏锐的视觉4年天津卷

2018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课件

2018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课件
▪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 剖析: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而A项却将其表述成了“能杀灭
各种有害生物”,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32
2、已然与未然 ▪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 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 的情况”。
▪ 第2类题多为“符合(或者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在原文中抽出一些句子或增 或减或偷梁换柱,把原句改造一番,只需细心地咬文嚼字地比照即可,无须分析就可 以做出答案。
▪ 第3类题一般是选出对某一主干句意思的理解正确或者错误的一项,这就要求务必把题 干咬文嚼字地分出几个题意要点来,再将题支先在原文中比照再与题干意思进行比照 分析,双合了才是正确选项。
23
中的某些内容作了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 ▪ A.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因为采用民间传说撰写历史,所以形成了我国历
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
24
▪ 【对位信息】“二十四史”均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从 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 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总量 将在被视为“宝库”的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
▪ 【试题】 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
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 剖析:根据原文,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经典复习课件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经典复习课件

(2)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 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 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 结构思路的把握,考查较少。 2.从命题形式看,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有以 下规律: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多选择论述类文本中的社会科学 类文章为阅读材料,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着重考查对文本 信息的准确把握。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 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 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 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 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2018届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经典课件
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 高二语文备课组
教学步骤设计
• • • • • • 1、专题突破设想;(总思路) 2、高考怎么考;(呈现2016年高考题) 3、考题怎么命;(六手段八陷阱) 4、文章怎么读;(宏观思考微观勾画迅速串联) 5、考题怎么做;(与谁比、怎么比,比什么) 6、真题见真功;(读文勾画示范;实用,可操作 性强) • 7、玩游戏解题。
(2016· 高考全国卷甲)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9 分, 每小题 3 分)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 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 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 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 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 不像传统的故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 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 叙述形式方面, 或在素材来源方面, 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 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 小说和传 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 么紧密。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PPT课件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PPT课件

2021
15
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 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在许 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 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 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 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答案:A项 以偏概全
技术崇拜不只是指“大型文艺晚会”,原文为 “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
2021
9
陷阱 1、偷换概念
• (1)偷换成大的/小的/相近相关的概念
• 暗中将某个概念与另一个或大或小或相近 或相关或截然不同的概念进行了调换或混淆。
• (2)偷换概念的具体内涵。
• 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改变了概念 的所指对象、属性、适用范围(如某时间段) 等具体内涵。(注意主语或宾语)
答案:D项 强加因果,“礼乐的最后
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并不是 “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 ‘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原因。
2021
21
陷阱 4.断章取义
命题者故意把某一个限制 条件漏掉, 孤立地截取某一个 意思来表达,造成对某个意思 的片面理解。
2021
22
原文: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 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 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 都没有。当它待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 生命的、懒惰的颗1
原文: 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 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 参与热情,是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 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D.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夯实 金字塔基座的人群基础也非常必要。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二、答题步骤 1.读——阅读题干 阅读文本后面的问题,迅速抓住题干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包括答题要点、 限制范围,力争把握答题指向。 2.找——准确查找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 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有时对应 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辨别,筛选。 ②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③弄清对应句与上 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 的关系,生了偏 曲解文意 离,曲解了作者所 要阐述的观点或所 要表达的意思。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 文不一致,错项故 意更换个别关键字 词,造成一字或一 词之差,从而背离 原文意思,歪曲作 者观点。
要从整体上感知, 准确寻找出原文中 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找出语句含有的意 义,提取与答案相 关的信息仔细 比对。
二、熟知六种命题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段,这样,便于 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大手段如下表:
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 删(删减) 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
bb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错误见原文第三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见还有民间自发力量作用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文体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章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社会科学类的论 述文章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 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是指研究自 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两类文章中,以社科文为主,其中文艺理论、社 会伦理、历史科学会经常涉及。一般来说大都是最近发表在报纸杂志 上的论述类的文章,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高考在文本选材上没有 太多的规律可循,几种题材轮流变化考。考查的重点有很强的连贯性。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是(3分) (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 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 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 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 ,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 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 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 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 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 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 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 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 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D 的一项是(3分) (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 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 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 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 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 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 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 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 • 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 《考试说明》对本章的要求是:“阅读中 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 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 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 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 • 高考试题中的论述类文本,通常是指以论 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阐述道理 ,表明作者主张的文章,包括国学、史学 、哲学、美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 、考古学等方面的论文。它以理性思维为

201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篇PPT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201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篇PPT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试题】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 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 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二、或然与必然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 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 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 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或将“必然” 的情况判断为“或然”的情况。
【试题】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钱穆说过:如果《老老子子其》人和其道书家的时代不明, 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先秦联诸系子和发展就无法 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 谈起。
七、对文句的理解
这是今年高考重点考察的一个考点
2014年课标卷
【对位信息】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
【试题】 8.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
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
感受世界的结果。
无中生有
B. 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
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
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 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
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
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 性的人了。
【试题】1.下这列是各项历中史,事其件性,质并不属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文英学台的艺故术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
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 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 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 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 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 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 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 境的安全。
例5【试题】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是( )(全国卷第7题)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 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设误方法
2、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 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例2【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 ……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 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 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 ,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 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 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 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l第3题)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 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 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 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 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 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 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 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二、常 见 错 误 类 型
设误方法

1、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 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例1【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 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 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 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 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 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设误方法
4、因果混乱
⑴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 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 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 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 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 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 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 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 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 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 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常见设误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者在选择题中设误的常用手段 2、熟悉在选择题中设置干扰项的常见类型
学习方法
练-析-练
一、把握命题规律
了解论述类阅读题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解题准确性,命题者设计错误选 项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 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 意缺失两种错误。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 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 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 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设误方法
3、无中生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 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
例3【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 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 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 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 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 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万份。 凭空捏造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海卷)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 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设误方法
6、偷换概念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 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 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 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 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 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 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 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例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 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⑵[对应信息]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
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 哲学问题。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 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不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 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 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 重点关注: •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 数); •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 等); •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 •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 尔等)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 置。 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设误方法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 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