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概念
(一)什么叫群体
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不过, 社会心理学讨论较多的群体,通常为规模不超过40人的较小群体。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这样三个特点: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者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例如,路口等绿灯过街的人群、电影院中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都属于这种非群体性的人群聚合体。不过,聚合体也可以转化为群体。被劫持飞机上的乘客,为了一个共同的制服罪犯、求得生存的目标,可能会很快分化成为一个结构化的群体。
(二)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都属于首属群体。
首属群体通常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由于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它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
次属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这类群体通常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
的分工。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研究中发现,人们的生产率一方面受到有显著表面结构的正式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缺乏表面结构的非正式群体。由此,梅奥将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称作正式群体,而将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称作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通常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的规定。
正如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一样,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事实上,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式群体与首属群体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理论背景提出来的)。如果说人们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是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那么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是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说,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视角,还可以对群体做出各种不同分类,如我们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民族、社会经济地位乃至群体的大小等各种参数来划分群体类型。这些角度的划分非常容易理解。
二、群体的形成
(一)群体形成的过程
1961年,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进行了一项经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
这一研究请互不相识的12岁男孩参加夏令营。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和街区,社会阶层上都属于中产阶级白人家庭。
研究分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一个星期,参加实验的被试被分为两个独立人群,相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研究分别安排两个人群进行一系列活动,如一起做饭、修游泳池、玩垒球、一起做绳梯。结果,这一阶段的一起活动和交往,使两个人群分别从原来的聚合状态转变成了群体。每个小组都发展起了自己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领导者,以及其他一些一个组织化群体座具有的特点。甚至连个小组分别自发地为自己的群体起了名字。一个叫“响尾蛇",一个叫“雄鹰”。至实验第一阶段结束,群体每个成员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分化,并且稳定下来。
实验第二阶段安排两个群体相遇,彼此之间开展一系列如橄榄球、垒球及其他项目的比赛。竞争的结果,两个小组出现了明显的“我们情感",“我们"和“他们"的意识发生了明显分化。群体成员分别将自己的群体看作是内群体,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而将对手看成为外群体,似乎对方的特点都不合自己的愿望。竞争引起了对于对手群体的敌意。第二
阶段结束时请被试在两个群体中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本组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分别达到92. 5%和93. 6%o
实验第三阶段是探索如何减轻或消除群间的冲突。实验安排两个小组被试一起进行一系列共同活动,如玩撤豆游戏,即先把豆子撒下,然后检起来猜捡道德豆子数目;一起用餐、一起看电影短片。然而,这样的操作并为有效减轻双方的敌意。有一次两群体还在吃饭时发生了直接冲突。
研究的进一步安排是提供两个群体必须一起协同活动的机会。如一起修葺野营基地的贮水池,否则大家都会缺水;一起协力将卡车拖出泥潭等一系列共同活动。结果,两个群体的敌对情绪明显减缓。野营生活结束时再次进行择友测验,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对方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与第二阶段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照。
显然,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谢里夫等人巧妙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共同目的
心理学家米德尔布鲁克提出,在人们意识到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作,或者是通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顺利完成一项工作时,就倾向于组成群体。这样,群动,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上述谢里夫等人不同阶段的反复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隶属需要
所谓隶属需要,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对自己进行评判的参照基点,否则就难于自我确认, 就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因此,人需要将自己归属于自己认同的群体。这就是隶属需要。
3、共同兴趣
兴趣的一致性是现实生活中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兴趣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群体归属上的分化。研究证明,一个群体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关。活动越是可以激发人们兴趣,越易于吸引人们参与群体的活动。
4、压力情境
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有关研究发现,灾祸的受害者会自动与邻里和朋友组成群体去寻找庇护或救援受害者。
很显然,当人们安全感受到威胁时,组成群体或加入群体,是人们获得足够安全感支持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