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棰命题”的悖论何在

合集下载

数学简史

数学简史

数学简史发表时间:2006-11-9 10:30:561、概述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

在中国,最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制。

在不晚于公元一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了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进行的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

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制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斯蒂文以后)十进制小数才获通用。

在这本著作中,刘徽又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成为后世求圆周率的一般方法。

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

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

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即有素数的概念和素数个数无穷及整数惟一分解等论断。

古希腊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

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方程又出现了复数。

在近代,数的概念更进一步抽象化,并依据数的不同运算规律,对一般的数系统进行了独立的理论探讨,形成数学中的若干不同分支。

开平方和开立方是解最简单的高次方程所必须用到的运算。

在《九章算术》中,已出现解某种特殊形式的二次方程。

发展至宋元时代,引进了“天元”(即未知数)的明确观念,出现了求高次方程数值解与求多至四个未知数的高次代数联立方程组的解的方法,通称为天元术与四元术。

与之相伴出现的多项式的表达、运算法则以及消去方法,已接近于近世的代数学。

在中国以外,九世纪阿拉伯的花拉米子的著作阐述了二次方程的解法,通常被视为代数学的鼻祖,其解法实质上与中国古代依赖于切割术的几何方法具有同一风格。

极限思想的开启

极限思想的开启

极限思想起源的探讨新余市第四中学数学组 刘告根【摘要】极限思想的起源始于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其应用刘徽也应属第一人,他对极限论所作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关键词】极限思想,穷竭法,割圆术,二分过程1、极限思想的开启关于极限思想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490年的芝诺,由芝诺提出的两悖论:二分法及阿里斯追不上乌龟,这是极限思想的萌芽。

在我国极限的观念,早在刘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产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种学说创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不止有唯心主义学说,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还有不少关于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发及数学的片断记载。

在《庄子·天下篇》里就记载着惠施关于数学的一些论说,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现代数学符号表示为,设棰为1,那么S n n lim +∞→=⋯⋯+⋯⋯+++2221112132n =1此外,在《墨经》里也有些极限观念的学说“非半弗卓斮 则不动,说在端。

”《经说下》里解释为:非 斮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

前后取,则端中也。

斮必半。

毋与非半。

不可斮 也。

大意是,如果一半一半地取棰势必取到不可再分割的端,如按“进前取”的方式取棰,“端”就在棰的端;如按“前后取”的方式取棰“端”就在棰的中间,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片断的极限观念学说。

但是极限思想的开端是什么时候呢?在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始于古希腊数学大师阿基米德的“穷竭法”,其实“穷竭法”中既没有序列用其逼近度的计算,也没有无限过程的思考,它的基础是所谓的阿基米德预备定理(阿基米德把他归为欧多克斯):已知两个不等于0的量“如从较大的量减去大于其一半的量,再从余下的量减去大于其一半量,这样一直继续下去,总可使某一余下的量小于已知的较小量”这个原理使此后的希腊几何学所有论证都排斥了无穷小量,比如圆内接正多边形可以接近于圆,要多接近就有多接近,可是,永远不能成圆。

一尺之棰日取一半蕴含的数学哲理

一尺之棰日取一半蕴含的数学哲理

一尺之棰日取一半蕴含的数学哲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尺之棰日取一半蕴含的数学哲理前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哲理。

数学悖论论文

数学悖论论文

有趣的数学悖论摘要: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这是个哲学意义上的词汇,那么深奥晦涩。

可说起数学悖论,那就简单有趣的多了。

从古希腊时代的说谎者悖论、阿基里斯悖论,再到古代中国的庄子悖论,最后到现代数学的伽利略悖论、双生子佯谬等等,都是能够引人思考的趣味命题,它们的发展体现了一代代数学家们执着的精神与对数学孜孜不倦的渴望,正因为数学悖论引导着他们,才有了悠久的数学文化历史与意韵,才有了现在如此夯实的数学摩天大楼。

关键词:数学悖论数学危机芝诺惠施庄子伽利略贝克莱康德一、悖论与数学悖论悖论: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B,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B;反之,以非B为前提,亦可推得B。

那么命题B就是一个悖论。

数学悖论:是指数学领域中有数学规范中发生的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这种认识矛盾可以在新的数学规范中得到解决。

数学中有许多著名的悖论,伽利略悖论、贝克莱悖论外,还有康托尔最大基数悖论、布拉里——福蒂最大序数悖论、理查德悖论、基础集合悖论、希帕索斯悖论等。

数学史上的危机,指数学发展中危及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的根本矛盾。

这种根本性矛盾能够暴露一定发展阶段上数学体系逻辑基础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克服这种局限性,从而促使数学的大发展。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都是由数学悖论引起的二、数学悖论引发的三次数学危机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本原、始基,而宇宙中一切现象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人们仅认识到自然数和有理数,有理数理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数学规范。

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希帕索斯(470B.C.前后)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一直角边是不可公度的,它们的比不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这一发现不仅严重触犯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同时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普遍见解,因此在当时它就直接导致了认识上的“危机”。

希帕索斯的这一发现,史称“希帕索斯悖论”,从而触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

微积分简答题答案

微积分简答题答案

微积分简答题答案您的位置:考核练习>> 简答练习 [当前练习:第一阶段基础测验]1、在中国古代,极限概念已经产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的朴素思想。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在中国古代,极限概念已经产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极限的朴素思想。

2、公元3世纪,中国数学家刘徽的,就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周长去逼近圆周长这一极限思想来近似地计算圆周率率的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刘徽在批判总结了数学史上各种旧的计算方法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方法。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

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

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

东汉的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从研究圆与它的外切正方形的关系着手得到圆周率。

这个数值比“周三径一”要好些,但刘徽认为其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必然要大于实际的圆周长,也不精确。

刘徽以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既大胆创新,又严密论证,从而为圆周率的计算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在刘徽看来,既然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相差很多;那么我们可以在圆内接正六边形把圆周等分为六条弧的基础上,再继续等分,把每段弧再分割为二,做出一个圆内接正十二边形,这个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不就要比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了吗?如果把圆周再继续分割,做成一个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那么这个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必然又比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

这就表明,越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越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是接近圆周。

悖论――自引用――不一致――无

悖论――自引用――不一致――无

悖论――自引用――不一致――无Wecan’tsolveproblemsbyusingthesamekindofthinkingweusedwhenwecreate dthem.--AlbertEinstein写下这个题目,不免有些惊心动魄,这些主题词未免太大了,还好本文只是讨论它们之间的这一“――”,即对这些主题词的相关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悖论悖论自古有之。

比较出名的是说谎者悖论:一个人说了一句话:“我现在在说谎”。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

假设这句话是真话,由它的内容所指,则这句话是谎话;反过来,假设这句话是谎话,那么“我现在在说谎”就是谎话,因此他说的是实话。

由这句话是真话,可以推导出这句话是谎言;由这句话是谎话,又可以推导出这句话是真话。

这就称为悖论。

更形式化的悖论定义是:“由A可以推导出┐A(A的否定的形式写法),并且由┐A可以推导出A。

”悖论还有很多,如“苏格拉底悖论”、“万能上帝悖论”、中国古代的“矛盾悖论”、“先有鸡先有蛋悖论”、“自由悖论”、康德的二律背反等等。

还有一类跟悖论很相近的命题,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毁命题”。

自毁命题的定义是:“由A可以推导出┐A,但由┐A并不能推导出A。

”自毁命题具有自毁性质,自毁命题本身是不能成立的,但它的否定却没有约束。

比如克里特哲学家说:“克里特人总是说谎”,这就是一个自毁命题。

这个命题与说谎者悖论很相似,但两者并不一样。

假设这句话是真话,那么由它所指及这个哲学家是个克里特人的事实,可以推出这个哲学家也总是说谎,这个哲学家现在当然也是在说谎,即这句话是谎言;再看另外一个方向,假设这句话是谎话,也就是“克里特人并不总是说谎”,由此并不能推出矛盾。

再看“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也是一个自毁命题。

假设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世上就有了绝对的真理,这与话语所指矛盾;假设这句话是假的,也就是“世上有某些绝对的真理”,这并不能产生矛盾。

再如“中国文化一无用处”,这也是一个自毁命题。

欧布里德的几个著名悖论

欧布里德的几个著名悖论

欧布里德的几个著名悖论欧布里德(约前4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麦加拉学派主要代表之一。

生于米利都。

继承麦加拉学派创始人欧几里德的传统,追随埃利亚学派的芝诺使用归谬法,发展了辩论术,提出了一系列悖论,如”谷堆”、“说谎者”、“隐藏者”、“有角的人”、“秃头”。

这些命题本身包含矛盾,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特别是由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康托尔的集合论中发现了几个著名的悖论,引起现代逻辑学家和数学家的很大注意。

“说谎者”命题:欧布里德的:“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话。

” 构成了了真正的悖论——由其真可以推出其假,由其假又可以推出其真。

有人曾经说,有一句话,你永远都无法判断它究竟是真是假,就是指说谎者悖论而言,这个悖论自古希腊柏拉图时代提出至今几千年来,一直成为逻辑上的一个不解之谜,至今仍然在困挠着逻辑学界。

“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欧布里德根据克拉底鲁的思想写了“借钱不还”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向另一个借了5两银子,说好一年后归还。

一年期满以后,债主开始讨帐。

他说:“你借我的钱,该还了。

”可是借钱的人并无还银之意。

他诡辩道:“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所以,我没有借你的钱。

向你还钱的人应该是一年前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

”听了这种回答,债主气愤极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借钱的人感到吃了大亏,于是就将债主告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为他讨个公道。

法官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人?”债主回答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因此,我并没有打人。

”据说欧布里德凭着能说会道,在大公那里当上谋士。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新解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新解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新解
郭龙先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0(0)S1
【摘要】从数学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对“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古老的命题作了新的阐释,作者认为该命题是中国人首先接触到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的有力证据,先秦辩者为证明无穷级数(1/2)+(1/4)+…+(1/2~n)+…的收敛性,构造了第一个直观的几何模型,其地位和作用如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2^(1/2)是无理数一样,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积少成多”这一在有限范围内正确的原则,应用于无限领域时产生的局限和矛盾。

【总页数】4页(P109-112)
【关键词】辩者二十一事;积少成多;无穷级数
【作者】郭龙先
【作者单位】云南昭通教育学院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12
【相关文献】
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与“人不能通过一个运动场”之比较——管窥惠施和芝诺思想及其影响的异同 [J], 李莉
2.创意追求万世不竭 [J], 许贞强;
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一月乃竭 [J], 石国强
4.“辩题”理论意义及其逻辑思维功能的探究──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J], 张宝印
5.“一尺之槌,日取其半,……”——谈谈极限概念 [J], 张肇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数学文化选题(解析版)

高中数学文化选题(解析版)

数学文化选题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在有一根金箠,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3尺的重量为A. 6斤B. 9斤C. 10斤D. 12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问题是一个等差数列,设首项为,则,∴中间尺的重量为斤.故选:B.学科&网2.“珠算之父”程大位是我国明代伟大数学家,他的应用数学巨著《算法统综》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算法由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梢四节贮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释]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的容积为A. 1.9升B. 2.1升C. 2.2升D. 2.3升【答案】B3.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古代用它作为长方棱台(上、下底面均为矩形额棱台)的专用术语.关于“刍童”体积计算的描述,《九章算术》注曰:“倍上表,下表从之.亦倍下表,上表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若深乘之,皆六面一.”其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以此算法,现有上下底面为相似矩形的棱台,相似比为,高为3,且上底面的周长为6,则该棱台的体积的最大值是A. 14B. 56C.D. 63【答案】C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邹亮,下广三丈,茅四仗,无广;高一丈,问:积几何?”其意思为:“今有底面为矩形的屋脊状的锲体,下底面宽仗长仗;上棱长仗,高一丈,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已知丈为尺,现将该锲体的三视图给出右图所示,齐总网格纸小正方形的边长1丈,则该锲体的体积为A. 立方尺B. 立方尺C. 立方尺D. 立方尺【答案】A5.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一个伟大创举.这个伟大创举与我国古老的算法—“辗转相除法”实质一样.如图的程序框图即源于“辗转相除法”,当输入时,输出的A. 6B. 9C. 12D. 1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a=6102,b=2016,执行循环体,r=54,a=2016,b=54,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执行循环体,r=18,a=54,b=18,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执行循环体,r=0,a=18,b=0,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r=0,退出循环,输出a的值为18. 学科&网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字名著,书中《均属章》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德几何.”其意思为“已知五人分5钱,两人所得与三人所得相同,且每人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在这个问题中,所得为A. 钱B. 钱C. 钱D. 钱【答案】A7.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现代语言叙述为:一尺长的木棒,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完. 这样,每日剩下的部分都是前一日的一半. 如果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那么剩下的部分所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一尺长的木棒,每日取其一半.”可知每天剩下的木棒构成一个首相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故选C.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方田》章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公式为:弧田面积=1/2(弦矢+矢2).弧田(如图),由圆弧和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与其实际面积之间存在误差.现有圆心角为,半径等于4米的弧田.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弧田的面积约为A. 6平方米B. 9平方米C. 12平方米D. 15平方米[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B9.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A. 24里B. 12里C. 6里D. 3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记每天走的路程里数为,易知是公比的等比数列,,,故选C. 学科&网10.《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其意思为:现有一善于织布的女子,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1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月(按30天计算)共织390尺布,记该女子一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a n,则a14+a15+a16+a17的值为A. 55B. 52C. 39D. 26【答案】B11.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描述: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培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红灯向下成培增”可得该塔每层的灯从上到下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其中.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故选C.12.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由此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值为(参考数据:,,)[来源:]A. B. C. D.【答案】B13.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下图所示的是一位母亲记录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在从右向左依次排列的不同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根据图示可知,孩子已经出生的天数A. 336B. 510C. 1326D. 360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满七进一,可得该图示为七进制数, 化为十进制数为,故选B.14.欧拉公式(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15.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巨著,其卷第五“商功”有如下的问题:“今有刍甍,下广三丈,袤四丈,上袤二丈,无广,高一丈.问积几何?”意思为:“今有底面为矩形的屋脊形状的多面体(如图)”,下底面宽丈,长丈,上棱丈,.与平面的距离为1丈,问它的体积是A. 4立方丈B. 5立方丈C. 6立方丈D. 8立方丈【答案】B【解析】延长EF、FE分别到H、G,且|FH|=|EG|=1,则该几何体为直三棱柱,三棱锥F-BCH的体积为,三棱柱的体积为,所以所求体积为.故选B.16.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所示的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给出定义:能够将圆O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的函数称为这个圆的“优美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对于任意一个圆O,其“优美函数”有无数个;②函数可以是某个圆的“优美函数”;③正弦函数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优美函数”;④函数是“优美函数”的充要条件为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有A. ①③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A17.《数书九章》中对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周长为的满足,试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的面积为A. B. C. D.【答案】A二、填空题18.埃及数学中有一个独特现象:除用一个单独的符号表示以外,其它分数都要写成若干个单分数和的形式.例如可以这样理解:假定有两个面包,要平均分给5个人,如果每人,不够,每人,余,再将这分成5份,每人得,这样每人分得.形如的分数的分解:按此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19.鲁班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起源于古代汉族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从外表上看,六根等长的正四棱柱体分成三组,经榫卯起来,如图3,若正四棱柱体的高为,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现将该鲁班锁放进一个球形容器内,则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答案】20.现介绍祖暅原理求球体体积公式的做法:可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半径相等的圆柱,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用这样一个几何体与半球应用祖暅原理(图1),即可求得球的体积公式.请研究和理解球的体积公式求法的基础上,解答以下问题: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将此椭圆绕y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图2),其体积等于______.[来源:]【答案】【解析】椭圆的长半轴为5,短半轴为2,现构造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5的圆柱,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根据祖暅原理得出椭球的体积V=2(V圆柱﹣V圆锥)=2(π×22×5﹣)=.[来源学科网Z.X.X.K]21.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同时在数学上也有许多杰出贡献,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零点时给出一个数列:满足,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有两个零点1,2,数列为牛顿数列,设,已知,则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案】22.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里提出:“球的体积(V )与它的直径(D )的立方成正比”,此即3V kD =,欧几里得未给出k 的值.17世纪日本数学家们对求球的体积的方法还不了解,他们将体积公式3V kD =中的常数k 称为“立圆率”或“玉积率”.类似地,对于等边圆柱(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正方体也可利用公式3V kD =求体积(在等边圆柱中, D 表示底面圆的直径;在正方体中, D 表示棱长).假设运用次体积公式求得球(直径为a )、等边圆柱(底面积的直径为a )、正方体(棱长为a )的“玉积率”分别为1k 、2k 、3k ,那么123::k k k =__________.【答案】::164ππ【解析】 由题意得,球的体积为333114433266a V R a k ππππ⎛⎫===⇒= ⎪⎝⎭; 、等边圆柱的体积为22322244a V R a a a k ππππ⎛⎫===⇒= ⎪⎝⎭;学科&网正方体的体积3321V a k =⇒=,所以123::::164k k k ππ=[来源学科网].。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算法与框图》真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算法与框图》真题汇编含解析

【最新】数学《算法与框图》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名著《庄子g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7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A.17?,,+1i s s i ii≤=-=B.1128?,,2i s s i ii≤=-=C.17?,,+12i s s i ii≤=-=D.1128?,,22i s s i ii≤=-=【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得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出S 的值,由此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执行程序框图,可得:第1次循环:11,42S i=-=;第2次循环:111,824S i=--=;第3次循环:1111,16248S i=--==;依次类推,第7次循环:11111,256241288S i=----==L,此时不满足条件,推出循环,其中判断框①应填入的条件为:128?i ≤, 执行框②应填入:1S S i=-,③应填入:2i i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正确理解程序框图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A .40322017 B .20152016C .20162017D .20151008【答案】D 【解析】循环依次为1111,1,2;3,1,3;6,1,4;336s t i s t i s t i =====+===++=L 直至1111,2016;12123122015t i =++++=++++++L L 结束循环,输出1111111112(1)1212312201522320152016t =++++=-+-++-++++++L L L 120152(1)20161008=-=,选D. 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S 的值为43,则输入a 的值可能为( )A .4B .10C .79D .93【答案】D【解析】 【分析】由题中的程序框图知,该算法是一个以4为周期的函数,若输出S 的值为43,则得出相应的k 值,再由k a >输出,即可得出a 值,再判断选项得出 【详解】程序运行如下:3,1S k ==;4,23S k ==;1,32S k ==; 2,4S k =-=;3,5S k ==;…,此程序的S 值4个一循环.若输出S 的值为43,则相应k 的值为()1142k k N +∈, 因为k a >时,输出S ,则输入a 的值为()1141k k N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算法的功能确定S 值的周期规律及跳出循环的k 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4.若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3,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7?k <B .6?k <C .9?k <D .8?k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程序框图,写出运行结果,根据程序输出的结果是S=3,可得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 【详解】根据程序框图,运行结果如下: S k 第一次循环 log 23 3 第二次循环 log 23•log 34 4 第三次循环 log 23•log 34•log 45 5 第四次循环 log 23•log 34•log 45•lo g 56 6 第五次循环 log 23•log 34•log 45•log 56•log 67 7第六次循环 log 23•log 34•log 45•log 56•log 67•log 78=log 28=3 8故如果输出S=3,那么只能进行六次循环,故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k <8. 故答案为:D . 【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尤其考查循环结构,对循环体每次循环需要进行分析并找出内在规律是解题关键.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S =3,则判断框中M 为( )A .k <14?B .k≤14?C .k≤15?D .k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框图程序可知12231S k k =++++L 可得解 【详解】 由框图程序可知12231S k k =++++L 11n n n n =+++所以213243111S n n n =++=+L 所以113S n =+=,解得15n =,即当15n =时程序退出,故选B . 【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0241n S ==,,则输出的n 的结果是( )A .2B .3C .4D .5【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框图可知程序是求数列(){}log 1n n -求积的运算,根据运算可求出输出的n 值. 【详解】 设输出的n 值为m .由框图可知程序是对数列(){}log 1n n -求积.所以()()10241023111023102210.11024m lg m S log log log m lg -=⨯⨯⨯⋅⋅⋅⨯-=≤ 化简得()1024log 10.1m -≤,即()21log 10.110m -≤,所以()2log 11m -≤ 得3m ≤.所以当3n =时,程序退出循环,结束,输出3n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属于中档题.7.利用如图算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的点在圆2225x y +=内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答案】C 【解析】3,6x y =-= 时,打印点()3,6-不在圆内,2,5x y =-= ,50i => 是;打印点()2,5- 不在圆内,1,4x y =-= ,40i => 是;打印点()1,4-在圆内,0,3x y == ,30i => 是;打印点()0,3 在圆内,1,2x y == ,20i =>是;打印点()1,2在圆内,2,1x y == ,10i =>是;打印点()2,1在圆内,3,0x y == ,00i =>否,结束,所以()()()()1,40,31,22,1-共4个点在圆内,故选C.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126,则判断框内的条件可以为( )A .5n ≤B .6n ≤C .7n ≤D .8n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框图,模拟程序运行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框图,执行程序,12,2S n ==;1222,3S n =+=;⋯12222,1i S n i =++⋯+=+,令12222126i S =++⋯+=, 解得6i =,即7n =时结束程序, 所以6n ≤,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循环结构,条件分支结构,等比数列求和,属于中档题.genju9.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86,则正整数k 的最小值为( )A .1 806B .43C .48D .42【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中的程序框图,模拟程序的执行过程,可得答案. 【详解】解:开始,n =1,S =1,故S =2×1+1=3,n =1×(1+1)=2, S 与输出的结果不符,故2≥k 不成立. S =2×3+2=8,n =2×(2+1)=6, S 与输出的结果不符,故6≥k 不成立. S =2×8+6=22,n =6×(6+1)=42, S 与输出的结果不相符,故42≥k 不成立. S =2×22+42=86,n =42×(42+1)=1 806. S 与输出的结果相符,故1 806≥k 成立.所以k的最小值为4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阅读下侧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则①处应填的数字为A.B.C.D.【答案】B【解析】考点:程序框图.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求S的值,我们用表格列出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的变化情况,不难给出答案.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S i 是否继续循环循环前 1 1/第一圈3 2 是第二圈7 3 是第三圈15 4 是第四圈31 5 否故最后当i<5时退出,故选B.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S的值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首先可以通过程序框图明确输入的数值以及程序框图中所包含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程序框图所包含的关系式进行循环运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程序框图可知,输入,,,第一次运算:,;第二次运算:,;第三次运算:,;第四次运算:,;第五次运算:,;第六次运算:,;第七次运算:,;第八次运算:,;第九次运算:,;第十次运算:,,综上所述,输出的结果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相关性质,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以及裂项相消法的使用,考查推理能力,提高了学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性,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是中档题.12.定义某种运算:S m n ⊗=⊗的运算原理如右边的流程图所示,则6547⊗-⊗=( )A .3B .1C .4D .0【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流程图知运算为分段函数,根据分段函数进行计算. 【详解】由流程图得656(51)24,477(41)21,⊗=⨯-=⊗=⨯-= 所以654724213⊗-⊗=-=,选A. 【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1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a =( )A .32-B .13-C .2D .2-【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循环程序框图,一次循环后,可知本题循环程序是求一个以3为周期的数列:2,13-,32-,2,13-,32-…,所以当2019i =时,输出结果,根据周期性,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程序框图,执行程序得: 2,1a i ==,否, 11,2213a i =-=-=+,否, 13,31213a i =-=-=-+,否, 12,4312a i =-==-+,否, 11,5213a i =-=-=+,否, 13,61213a i =-=-=-+,否, L可知本题循环程序是一个以3为周期的数列:2,13-,32-,2,13-,32-…, 当2019i =时,输出结果,则20193673÷=,即循环673个周期,所以输出结果为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由循环程序框图计算输出结果,理解循环结构框图是关键.14.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趣味题之一.《孙子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设计如右图的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是( )A .94m >B .94m =C .35m =D .35m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i 为鸡的数量,j 为兔的数量,m 为足的数量,根据题意可得出判断条件. 【详解】由题意可知i为鸡的数量,j为兔的数量,m为足的数量,根据题意知,在程序框图中,当计算足的数量为94时,算法结束,因此,判断条件应填入“94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法程序框图中判断条件的填写,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 15.(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图,“大衍数列”:0,2,4,8,12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如图是求大衍数列前n项和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输入8m=,则输出的S=A.44 B.68C.100 D.140【答案】C【解析】第1次运行,211,0,000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2次运行,22,2,022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3次运行,213,4,426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4次运行,24,8,8614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5次运行,215,12,141226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6次运行,26,18,2618442nn a S====+=,不符合n m≥,继续运行;第7次运行,217,24,2444682n n a S -====+= ,不符合n m ≥ ,继续运行;第8次运行,28,32,68321002n n a S ====+= ,符合n m ≥ ,推出运行,输出100S = ; 故选C1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令()y f x =,若()1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2,5]-∞⋃B .(,1)(1,)-∞-+∞UC .(,2)(2,)-∞⋃+∞D .(,1)(1,5]-∞-⋃【答案】D 【解析】分析:先根据程序框图得()f x 解析式,再根据分段函数解三个不等式组,求并集得结果.详解:因为2,2()=23,251,5x x f x x x x x ⎧⎪≤⎪-<≤⎨⎪⎪>⎩,所以由()1f a >得25225112311a a a a a a >⎧≤<≤⎧⎧⎪⎨⎨⎨>->>⎩⎩⎪⎩或或 所以11225115a a a a a <-<≤<≤∴<-<≤或或或, 因此选D.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17.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条件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执行循环语句,当计算结果S 为20时,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退出循环,从而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输出结果为, 第1次循环,,, 第2次循环,,,此时S 满足输出结果,退出循环,所以判断框中的条件为.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是当型循环,当满足条件,执行循环,同时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为154,则输入的n 为( )A .18B .19C .20D .21【答案】B 【解析】 【分析】找到输出的S 的规律为等差数列求和,即可算出i ,从而求出n . 【详解】由框图可知,()101231154S i =+++++⋯+-= ,即()1231153i +++⋯+-=,所以()11532i i -=,解得18i =,故最后一次对条件进行判断时18119i =+=,所以19n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要理解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运行,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属于简单题目.19.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趣味题之一,《孙子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设计如图的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是( )A .94m >?B .94m =?C .35m =?D .35m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鸡的数量为i ,兔子数量为j ,则腿的数量共有24m i j =+,判断m 是否为94即可得解. 【详解】i 为鸡的数量,j 为兔的数量,m 为足的数量,根据题意,35j i =- 从0i =开始,依次检验,只需判断足24m i j =+是否为94即可, 故框中应填入“94m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循环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属于中档题.20.《周易》历来被人们视作儒家群经之首,它表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的深刻而又朴素的认识,是中华人文文化的基础,它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二进制计数的思想方法.我们用近代术语解释为:把阳爻“”当作数字“1”,把阴爻“”当作数字“0”,则八卦所代表的数表示如下: 卦名符号表示的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数坤 000 0 震 001 1 坎 010 2 兑0113依此类推,则六十四卦中的“井”卦,符号“”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 A .11 B .18C .22D .26【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井卦表示二进制数的010110,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六十四卦中符号“”表示二进制数的010110, 转化为十进制数的计算为01234502121202120222⨯+⨯+⨯+⨯+⨯+⨯=.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进制,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育资料】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学习精品

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书春谈到古代数学的无穷小分割思想,人们便把目光投向古希腊的穷竭法。

实际上,古希腊的数学家并没有使用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他们的分割总是有一个剩余,最后用双重归谬法证明已知的命题。

在微积分孕育时期的面积元素法产生之前,真正在数学证明中使用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的是中国数学家,首先是刘徽,后来是祖冲之父子。

无穷小分割思想的萌芽像古希腊思想家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若干命题一样,中国在先秦也产生了无穷小分割的若干命题。

如《庄子·天下篇》引用名家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墨家著作《墨子·经下》:“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

”《经说下》解释道:“非,■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

前后取,则端中也。

■必半,毋与非半,不可■也。

”显然,墨家和名家的命题是不同的。

名家认为无限分割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类似于古希腊的潜无限;墨家认为无限分割的结果终究会达到一个不可再割的端,是一种实无限思想。

《庄子·秋水篇》借河神和北海神的对话也阐述了无穷小分割思想。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

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这里说的至精无形、无形不能分的思想,和墨家不可■的思想接近。

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以“破觚而为圜”比喻汉废除秦的严刑苛法。

破觚为圆含有朴素的极限思想,大约是司马迁从工匠加工圆形器物化方为圆、化直为曲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命题对后来数学中的无穷小分割思想有深刻影响。

刘徽的割圆术汉代《九章算术》提出了正确的圆面积公式:“术曰:半周半径相乘得内接正6边形的周长代替圆局长L,以圆内接正12边形面积代替圆面积S,把正12边形拼补成一个以正6边形周长的一半作为长、圆半径r作为宽的长方形来推证上述公式的。

数列的极限_教学设计

数列的极限_教学设计

数列的极限_教学设计第一篇:数列的极限_教学设计数列的极限教学设计西南位育中学肖添忆一、教材分析《数列的极限》为沪教版第七章第七节第一课时内容,是一节概念课。

极限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建立了有限与无限、常量数学与变量数学之间的桥梁,从而弥补和完善了微积分在理论上的欠缺。

本节后续内容如: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求解也要用到数列极限的运算与性质来推导,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

课本在内容展开时,以观察n→∞时无穷等比数列an=列an=qn,(|q|<1)与an=1的发展趋势为出发点,结合数n21的发展趋势,从特殊到一般地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在n由定义给出两个常用极限。

但引入部分的表述如“无限趋近于0,但它永远不会成为0”、“不管n取值有多大,点(n,an)始终在横轴的上方”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无限趋近”的理解偏差。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七章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有关概念,以及研究一些特殊数列的方法。

但对于学生来说,数列极限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由于已有的学习经验与不当的推理类比,学生在理解“极限”、“无限趋近”时可能产生偏差,比如认为极限代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程度,或是近似值。

这与数学中“极限”的含义相差甚远。

在学习数列极限之前,又曾多次利用“无限趋近”描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这又与数列中“无限趋近”的含义有所差异,学生往往会因为常数列能达到某一个常数而否定常数列存在极限的事实。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数列极限发展史的介绍,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把握极限概念的来龙去脉;2、经历极限定义在漫长时期内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家们从概念发现到完善所作出的努力,从数列的变化趋势,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3、会根据数列极限的意义,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考察数列的极限;掌握三个常用极限。

悖论浅谈

悖论浅谈
End
(1)阿基里斯悖论 ) 假定阿基里斯现在A处 乌龟现在 乌龟现在B处 为了赶上乌龟 为了赶上乌龟,阿 假定阿基里斯现在 处,乌龟现在 处.为了赶上乌龟 阿 基里斯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B,当他到达 点时,乌龟已前 当他到达B点时 基里斯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 当他到达 点时 乌龟已前 进到B 当他到达B 乌龟又已前进到B 进到 1点;当他到达 1点时 乌龟又已前进到 2点,如此等 当他到达 点时,乌龟又已前进到 如此等 等.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前次到达过的地方 乌龟已又向 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前次到达过的地方,乌龟已又向 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前次到达过的地方 前爬动了一段距离.因此 阿基里斯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 因此,阿基里斯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 前爬动了一段距离 因此 阿基里斯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
例3 阿基里斯悖论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n,公元前 公元前 496 —前429)曾提出一个著名的 前 ) 追龟”诡辩题.大家知道 大家知道,乌龟素以 “追龟”诡辩题 大家知道 乌龟素以 动作迟缓著称,阿基里斯则是古希腊 动作迟缓著称 阿基里斯则是古希腊 传说中的英雄和擅长跑步的神仙.芝 传说中的英雄和擅长跑步的神仙 芝 诺断言: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 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将永远 诺断言 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 将永远 追不上乌龟! 追不上乌龟
Back
Back
(4)理发师悖论 )
1902年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提出 年英国著名哲学家、 年英国著名哲学家 一个关于集合的悖论,为了便于理解 为了便于理解,后来罗素 一个关于集合的悖论 为了便于理解 后来罗素 改为理发师悖论:萨魏尔村有一个理发师 萨魏尔村有一个理发师,他给 改为理发师悖论 萨魏尔村有一个理发师 他给 自己立了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 自己立了一条规则 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 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位理发师该不该 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请问这位理发师该不该 给自己刮胡子? 给自己刮胡子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属于“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属于“自 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那一类村民,按约定, 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那一类村民,按约定, 他必须给自己刮胡子.反之, 他必须给自己刮胡子.反之,如果他给自己刮 胡子,那么按约定,他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 胡子,那么按约定,他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无 论哪种说话,都导致矛盾. 论哪种说话,都导致矛盾.

中国数学史(红耳7)

中国数学史(红耳7)

李淳风(602年-670年)唐代 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岐 州雍人(今陕西省岐山县)。 他受诏主持并与国学算学博士 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注解 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 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 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 学影响巨大深远。中国、日本、 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 代。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 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 作注解”。
(3) 垛积术:是继沈括“隙积术”之后,关于高阶等 差级数求和的研究。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 通变本末》中记叙了若干二阶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沈括、杨辉等所讨论的级数与一般等差级数不同, 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 次差相等 (4)杨辉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 数学教育和数学普及,其著述有很多是为了数学教 育和普及而写。《算法通变本末》中载有杨辉专门 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它集中体现了杨辉 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方法。
祖冲之证明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 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人。直到一千年后, 这个记录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法国数 学家维叶特所打破。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一 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 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 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 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 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在 西方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冲之 以后一千多年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的。
赵爽:又名婴, 字君卿,中国数学 家。东汉末至三国 时代吴国人。他是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生平不详,约生 活于公元3世纪初。
他简明扼要地总结出中国古代勾股算术 的深奥原理。详细解释了《周髀算经》中勾 股定理,将勾股定理表述为:“勾股各自乘, 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又给 出了新的证明以及勾股三边及其和、差的24 个命题。 另外,他的个人研究还包括出入相补原 理,并研究二次方程问题,得出与韦达定理 类似的结果,得到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之一。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等比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尝试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力图做到使学生面对问题而不是面对习题,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一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内容是高中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既联系着函数和方程的有关知识,又为解决数列的研究性课题和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打下基础,更是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等比数列》作为《数列》这一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数列之一,它的研究和解决集中体现了研究《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用函数的观点和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总结、归纳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大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参与意识,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的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层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丰富实例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在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归纳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相似美及其结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互帮互助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物理学史中几个值得正误的史实

物理学史中几个值得正误的史实

物理学史中几个值得正误的史实物理学史是人类文化宝贵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群体为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并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教益.但在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时常会发现有些史实失实欠真.现就中学物理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学史方面的几个需要值得正误的史实提出供同行们相互探讨,以还本目.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为何人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个命题体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提出,但由何人所提众说纷纭,人教社物理教学参考书中说是公孙龙所提,其它有关物理资料说为惠施所创,中学语文名词辨析首篇中介绍为庄子曰.其实这个命题既非惠施、公孙龙提出,也非庄子提出,而是由一个和他们同时代的佚名“辩者”所提出的.由于这个命题是由庄子在他所著《庄子》的“天下篇”中记载的,所以有人误认为是庄子所曰.文中记载了名家惠施提出的一系列带有辨者性质和科学内涵的命题,引起“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于是引发了“辩者”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辩者”提出的命题之一,“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文中又指出“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说明桓团、公孙龙也是“辩者”一类人物,故又有人误为此命题为公孙龙所提.2.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吗曾经广泛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让三个重力相差很大的物体同时落下,一举推翻了统治人们头脑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其实这种说法的确近乎一种神话.且不说伽利略是否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第一个做落体实验的也不是伽利略,而是出生于比利时的斯蒂文.现在研究科学发展史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个传说违背了历史史实.由于伽利略当时名声显赫,崇拜者们就把第一次做落体实验的人说成是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出的.实际上,伽利略是首先从理想实验入手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他的这种方法后来成了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由于当时计时工具不具备精确测量落体运动的时间,他曾做过著名的斜面实验,将自由落体运动“冲淡”或“延缓”,利用外推法,正确得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3.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而蒸汽机的发明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瓦特与茶壶的故事:一天晚上,瓦特和一个女孩在家里喝茶,不停摆弄茶壶盖,一会儿打开,一会儿盖上,当他把茶壶盖堵住时,蒸汽顶开了壶盖.这个故事即使是真的也只是说明瓦特很早就注意到了蒸气的动力效应.历史事实说明瓦特只对蒸汽机作了重大改革.人类对蒸汽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阶段,从16世纪开始,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英国教师塞维里、铁匠纽可门、法国的普平,都在设计和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当时蒸汽机效率低,只能做往复运动,限制了蒸汽动力的应用.18世纪,瓦特在哥拉斯哥大学当维修教学仪器工时,在蒸汽机改造上设置了一个冷凝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接着又研制了动力大、能带动机器做旋转运动的蒸汽机,产生了巨大的工业效应,为后来的产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在18世纪的末叶,有科学家相继发明了“高压蒸汽机”,却遭到瓦特的极力阻挠,瓦特要求宣布其为危险和非法,还嘲笑别人把蒸汽机用以驱动车轮的研究等.即使如此,瓦特在人类迈向“蒸汽时代”所作出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4.牛顿与苹果落地之事苹果落地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人们总把“苹果落地”与牛顿思考万有引力联系起来,更有甚者认为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牛顿来了灵感,砸出了一个万有引力定律.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著名学者伏尔泰是亲自听牛顿的堂姐讲述的,其余大部分来源于牛顿的侄女婿康达特的报告.至今,在剑桥三一学院的博物馆中,还陈列着这棵苹果树的一段树干.有人说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也许确有其事,因为牛顿晚年至少向四个人讲到这件事,而他当时也的确在思考万有引力问题,想到要把重力延伸至月球.但也有人说,牛顿晚年声名狼藉,就思考万有引力的1714年的那封信,是有意歪曲历史.同样,苹果落地的故事,也是出自牛顿本人和他们亲属的编造,他们大概是出自辩护优先权的需要.近年来,以研究牛顿闻名于世的科学史专家以及他们的学派,从牛顿的手稿入手对这一传说进行了考证,基本赞同于后一种说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科学史专家德雷克说:“使牛顿把苹果下落同月球轨道运动联系起来的是《对话》(伽利略著作)中的一幅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一时期,牛顿因瘟疫而在乡下居住,正值所谓‘能创造奇迹的岁月’,他的思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驰骋,才华迸发,思考着前人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未涉及的领域,萌生了不朽的思想和见解,开始了创建前所未有的伟大业绩的历程”.5.布朗与分子动理论现行课本谈及分子动理论,总和布朗运动联系在一起,这就不免使人们误认为布朗就是最先提出分子运动的人,其实不然.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把这种实验经过详细记录在他的1828年出版的《植物花粉显微观察》的一书中,可以说他当时并不理解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他看到的只是花粉颗粒运动,并没有看到分子的运动.时隔70多年后,于1905年爱因斯坦对布朗观察的结果重新进行了研究,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这一现象给予理论解释,并由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利用与大气分子垂直分布相类似的胶态粒子在液体中悬浮进行显微观察,检验了爱因斯坦对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的正确性.布朗虽然没有找到小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但他精心观察和实验发现了问题并把问题详细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可作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他对科学发展仍作出了有益的贡献.6.J·J·汤姆逊是因发现电子而获诺贝尔奖的吗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引起了物理学一场深刻革命.其中电子的发现权应归功于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是粒子,他的儿子G·P汤姆逊证明了电子是波,这实在是科学史上一段佳话.有些参考书或物理学史资料,说成父子俩是为此而获诺贝尔奖.儿子G·P·汤姆逊的确是因证明电子是一种波,于1937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J·J·汤姆逊在1906年获诺贝尔奖,得奖的原因是为了表彰他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没有提到他关于证实电子存在的这一伟大贡献.不过发现电子的意义远比“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意义重大.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的观点,标示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物理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拉开了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序幕,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发现,人们也称他是“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实际上,电子的发现正是J·J·汤姆逊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重要结果.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关于J·J·汤姆逊获奖原因的这一写法,说明当时科学界对电子的发现还存在着争论,这正说明这一发现是对当时“原子不可分”传统思想的巨大冲击.7.爱因斯坦因何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三大发现之一有相对论,而相对论是由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所提出,爱因斯坦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于是有些人很自然将诺贝尔奖与相对论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事情要从1905年说起,这一年是爱因斯坦创造才能突然爆发的一年.这一年他一连发表了五篇文章,“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第一次揭示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圆满的解释了勒纳德在1902年所发现的光电效应现象;“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物质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提出了质能相关的公式:E=mc2,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分子体积的新测定方法”是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阐明了分子运动可以间接观察的可能性,对布朗运动从理论上给予了解释.后又经过十一年的艰苦探索,于1916年创建了广义相对论,全世界为之而轰动.但在德国正值排犹思潮高涨,有相当一些德国科学家对相对论有争议,甚至有不少德国诺贝尔获奖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将退回自己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折衷的方法,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诺贝尔奖.这件事说明,在20世纪初人们对待新的科学观念是何等保守,今天看来,这些文章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是创世之作,引起物理学理论基础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前三篇,有人认为每篇文章都能够获得一次诺贝尔奖.关于比萨斜塔的实验;瓦特看到蒸汽冲击壶盖;苹果落地这些传说;由于生动有趣,对青少年的科学创新精神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也符合科学大师们当时的创造思想,所以作为流传已久的小故事,还是可以讲的.只是教师自己应当了解历史的真象,只把它们当做一个“传说”,不可讲“死”了,而是把这些故事作为科学大师们创新精神的一种形象表征,去引导学生坚实地踏上科学成才之路.本文在成稿过程中得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申先甲老师的斧正,在此表示致谢.参考文献1 申先甲等.物理学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 陈为友等.著名物理学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020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三)文

2020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三)文

2020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三)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期末]已知集合A ={x ∈Z |-1≤x ≤4},B ={-2,-1,4,8,9},设C =A ∩B ,则集合C 的元素个数为( )A .9B .8C .3D .2 答案:D解析:A ={x ∈Z |-1≤x ≤4}={-1,0,1,2,3,4},B ={-2,-1,4,8,9},则C =A ∩B ={-1,4},集合C 的元素个数为2,故选D.2.[2019·福建晋江四校联考]复数z =a +i(a ∈R )的共轭复数为z ,满足|z |=1,则复数z =( )A .2+iB .2-iC .1+iD .i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得z =a -i ,所以|z |=a 2+1=1,解得a =0,所以复数z =i.故选D.3.[2019·重庆一中月考]设a ,b ,c 是平面向量,则a ·b =b ·c 是a =c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解析:由a ·b =b ·c 得(a -c )·b =0,∴a =c 或b =0或(a -c )⊥b ,∴a ·b =b ·c 是a =c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4.[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关于函数f (x )=sin ⎝⎛⎭⎪⎫2x +π4与函数g (x )=cos ⎝⎛⎭⎪⎫2x -3π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在y 轴上B .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在区间(0,π)内有3个交点C .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D .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0,0)对称 答案:D解析:∵g (-x )=cos ⎝ ⎛⎭⎪⎫-2x -3π4=cos ⎝ ⎛⎭⎪⎫2x +3π4=cos ⎝ ⎛⎭⎪⎫2x +π4+π2=-sin ⎝⎛⎭⎪⎫2x +π4,∴g (-x )=-f (x ),∴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0,0)对称,故选D.5.[2019·湖北武汉武昌调研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1,则a 1+a 3+a 5+a 7+a 9=( )A .40B .44C .45D .49 答案:B解析:解法一 因为S n =n 2-1,所以当n ≥2时,a n =S n -S n -1=n 2-1-(n -1)2+1=2n-1,又a 1=S 1=0,所以a n =⎩⎪⎨⎪⎧0,n =1,2n -1,n ≥2,所以a 1+a 3+a 5+a 7+a 9=0+5+9+13+17=44.故选B.解法二 因为S n =n 2-1,所以当n ≥2时,a n =S n -S n -1=n 2-1-(n -1)2+1=2n -1,又a 1=S 1=0,所以a n =⎩⎪⎨⎪⎧0,n =1,2n -1,n ≥2,所以{a n }从第二项起是等差数列,a 2=3,公差d=2,所以a 1+a 3+a 5+a 7+a 9=0+4a 6=4×(2×6-1)=44.故选B.6.[2019·黑龙江哈尔滨四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cos πx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值为( )A .670B .67012C .671D .672 答案:C解析:执行程序框图,y =f (1)=cos π3=12,S =0+12=12,n =1+1=2;y =f (2)=cos2π3=-12,S =12,n =2+1=3;y =f (3)=cos π=-1,S =12,n =3+1=4;y =f (4)=cos4π3=-12,S =12,n =4+1=5;y =f (5)=cos 5π3=12,S =12+12=1,n =6;y =f (6)=cos2π=1,S =1+1=2,n =7……直到n =2 016时,退出循环.∵函数y =cos n π3是以6为周期的周期函数,2 015=6×335+5,f (2 016)=cos 336π=cos(2π×138)=1,∴输出的S =336×2-1=671.故选C.7.[2019·湖南衡阳八中模拟]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的中点是P ,过点A 1作与截面PBC 1平行的截面,则该截面的面积为( )A .2 2B .2 3C .2 6D .4 答案:C解析:易知截面是菱形,如图,分别取棱D 1C 1,AB 的中点E ,F ,连接A 1E ,A 1F ,CF ,CE ,则菱形A 1ECF 为符合题意的截面.连接EF ,A 1C ,易知EF =22,A 1C =23,EF ⊥A 1C ,所以截面的面积S =12EF ·A 1C =2 6.故选C.8.[2019·河北张家口期中]已知x >0,y >0,lg 2x +lg 8y=lg 2,则1x +13y的最小值是( )A .1B .2C .2 3D .4 答案:D解析:通解 ∵lg 2x +lg 8y =lg 2,∴lg 2x +3y=lg 2,∴x +3y =1.又x >0,y >0,∴1x+13y =⎝ ⎛⎭⎪⎫1x +13y (x +3y )=2+3y x +x 3y ≥2+2=4,当且仅当x =12,y =16时等号成立,所以1x+13y的最小值是4.故选D. 优解 ∵lg 2x+lg 8y=lg 2,∴lg 2x +3y=lg 2,∴x +3y =1.又x >0,y >0,∴1x +13y=x +3y 3xy =13xy ≥1⎝ ⎛⎭⎪⎫x +3y 22=4,当且仅当x =12,y =16时等号成立,所以1x +13y的最小值是4,故选D.9.[2019·河北唐山摸底]已知函数f (x )=sin x -sin 3x ,x ∈[0,2π],则f (x )的所有零点之和等于( )A .5π B.6π C .7π D.8π 答案:C解析:f (x )=sin x -sin(2x +x )=sin x -sin 2x cos x -cos 2x sin x =sin x -2sin x (1-sin 2x )-(1-2sin 2x )sin x =sin x -(3sin x -4sin 3x )=2sin x (2sin 2x -1),令f (x )=0得sin x =0或sin x =±22.于是,f (x )在[0,2π]上的所有零点为x =0,π4,3π4,π,5π4,7π4,2π.故f (x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0+π4+3π4+π+5π4+7π4+2π=7π,故选C.10.[2019·江西七校联考]图中的图案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图案,形若铜钱,寓意富贵吉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阴影区域(由四条半径与大圆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弧围成)内的概率是( )A.12B.13C.4π-1 D .2-4π 答案:C解析:设圆的半径为1,则该点取自阴影区域内的概率P =S 阴影S 圆=2×2-ππ=4π-1,故选C.11.[2019·四川内江一模]设函数f (x )在R 上存在导数f ′(x ),对任意的x ∈R ,有f (-x )-f (x )=0,且x ∈[0,+∞)时,f ′(x )>2x ,若f (a -2)-f (a )≥4-4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C .(-∞,2]D .[2,+∞) 答案:A解析:对任意的x ∈R ,有f (-x )-f (x )=0,所以f (x )为偶函数.设g (x )=f (x )-x 2,所以g ′(x )=f ′(x )-2x ,因为x ∈[0,+∞)时f ′(x )>2x ,所以x ∈[0,+∞)时,g ′(x )=f ′(x )-2x >0,所以g (x )在[0,+∞)上为增函数.因为f (a -2)-f (a )≥4-4a ,所以f (a -2)-(a -2)2≥f (a )-a 2,所以g (a -2)≥g (a ),易知g (x )为偶函数,所以|a -2|≥|a |,解得a ≤1,故选A.12.[2019·河北衡水中学五调]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且直线l 与圆x 2-px +y 2-34p 2=0交于C ,D 两点.若|AB |=2|CD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 .±22B .±32C .±1 D.± 2 答案:C解析:由题设可得圆的方程为⎝ ⎛⎭⎪⎫x -p 22+y 2=p 2,故圆心坐标为⎝ ⎛⎭⎪⎫p2,0,为抛物线C 的焦点,所以|CD |=2p ,所以|AB |=4p .设直线l :x =ty +p2,代入y 2=2px (p >0),得y 2-2pty-p 2=0.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2pt ,y 1y 2=-p 2,则|AB |=(1+t 2)(4p 2t 2+4p 2)=2p (1+t 2)=4p ,所以1+t 2=2,解得t =±1,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某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有甲、乙、丙、丁四个团队参加“智能机器人”项目比赛,该项目只设置一个一等奖,在评奖结果揭晓前,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个参赛团队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团队获得一等奖.” 小王说:“甲或乙团队获得一等奖.” 小李说:“丁团队获得一等奖.”小赵说:“乙、丙两个团队均未获得一等奖.”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的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________. 答案:丁解析:①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甲团队,则小张、小王、小赵的预测结果是对的,小李的预测结果是错的,与题设矛盾;②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乙团队,则小王的预测结果是对的,小张、小李、小赵的预测结果是错的,与题设矛盾;③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丙团队,则四人的预测结果都是错的,与题设矛盾;④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团队,则小李、小赵的预测结果是对的,小张、小王的预测结果是错的,与题设相符.故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 14.[2019·江苏无锡模考]以双曲线x 25-y 24=1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答案:y 2=12x 解析:双曲线中,c =5+4=3,所以右焦点坐标为(3,0),故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3,0),所以p2=3,p =6,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2x .15.[2019·云南第一次统一检测]已知函数f (x )=⎩⎪⎨⎪⎧3x -2-5,x <3,-log 2(x +1),x ≥3,若f (m )=-6,则f (m -61)=________.答案:-4解析:∵函数f (x )=⎩⎪⎨⎪⎧3x -2-5,x <3,-log 2(x +1),x ≥3,f (m )=-6,∴当m <3时,f (m )=3m -2-5=-6,无解;当m ≥3时,f (m )=-log 2(m +1)=-6,解得m =63,∴f (m -61)=f (2)=32-2-5=-4.16.[2019·安徽定远中学月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6,a 4=7,b n =(a n -3)·3n,则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________.答案:(2n -1)×3n +1+34解析:因为a 3=6,a 4=7,所以d =1,所以a 1=4,a n =n +3,b n =(a n -3)·3n =n ·3n,所以T n =1×31+2×32+3×33+…+n ×3n①,3T n =1×32+2×33+3×34+…+n ×3n +1②,①-②得-2T n =3+32+33+…+3n -n ×3n +1=3-3n +11-3-n ×3n +1,所以T n =(2n -1)×3n +1+3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2019·华大新高考联盟教学质量测评]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BC 的面积为S ,b =4,ac cos B =233S .(1)若a ,b ,c 成等差数列,试判断△ABC 的形状; (2)求a +c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已知得ac cos B =33ac sin B ,得tan B =3,因为0<B <π,所以B =π3.因为a ,b ,c 成等差数列,b =4,所以a +c =2b =8,由余弦定理,得16=a 2+c 2-2ac cos π3,所以16=(a +c )2-3ac ,得ac =16,所以a =c =b =4,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2)解法一 由(1)得(a +c )2-3ac =16≥(a +c )2-3⎝ ⎛⎭⎪⎫a +c 22(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 解得0<a +c ≤8.又a +c >b =4,所以4<a +c ≤8, 所以a +c 的取值范围是(4,8].解法二 根据正弦定理,得a sin A =c sin C =b sin B =432=833,所以a =833sin A ,c =833sin C ,所以a +c =833(sin A +sin C ).因为A +B +C =π,B =π3,所以A +C =2π3,所以a +c =833⎣⎢⎡⎦⎥⎤sin A +sin ⎝ ⎛⎭⎪⎫2π3-A =833⎝ ⎛⎭⎪⎫32sin A +32cos A =8sin ⎝ ⎛⎭⎪⎫A +π6, 因为0<A <2π3,所以A +π6∈⎝ ⎛⎭⎪⎫π6,5π6,所以sin ⎝⎛⎭⎪⎫A +π6∈⎝ ⎛⎦⎥⎤12,1则a +c ∈(4,8].所以a +c 的取值范围是(4,8].18.(12分)[2019·江西南昌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梯形,AB ∥CD ,AB =2DC =23,且△PAD 与△ABD 均为正三角形,E 为AD 的中点,G 为△PAD 的重心,AC 与BD 交于点F .(1)求证:GF ∥平面PDC ; (2)求三棱锥G -PCD 的体积.解析:(1)连接AG 并延长,交PD 于点H ,连接CH .在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 =2DC ,∴AF FC =21.又E 为AD 的中点,G 为△PAD 的重心, ∴AG GH =21. 在△AHC 中,AG GH =AF FC =21,故GF ∥HC .∵HC ⊂平面PCD ,GF ⊄平面PCD , ∴GF ∥平面PDC .(2)连接BE ,由平面PAD ⊥平面ABCD ,△PAD 与△ABD 均为正三角形,E 为AD 的中点,知PE ⊥AD ,BE ⊥A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E ⊂平面PAD , ∴PE ⊥平面ABCD ,且PE =3. 由(1)知GF ∥平面PDC ,连接FP ,V 三棱锥G -PCD =V 三棱锥F -PCD =V 三棱锥P -CDF =13×PE ×S △CDF .∵△ABD 为正三角形,∴BD =AB =23,则DF =13BD =233.又∠CDF =∠ABD =60°,∴S △CDF =12×CD ×DF ×sin∠FDC =32,则V 三棱锥P -CDF =13×PE ×S △CDF =32,∴三棱锥G -PCD 的体积为32. 19.(12分)[2019·湖南省长沙市检测卷]某互联网公司为了确定下一季度的前期广告投入计划,收集了近6个月广告投入量x (单位:万元)和收益y (单位:万元)的数据如下表:差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的残差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每个样本点的残差等于其实际值减去该模型的估计值)(1)根据残差图,比较模型①,②的拟合效果,应选择哪个模型?并说明理由; (2)残差绝对值大于2的数据被认为是异常数据,需要剔除: ①剔除异常数据后求出(1)中所选模型的回归方程;②当广告投入量x =18时,该模型收益的预报值是多少?附:对于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回归直线y ^=b ^x +a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b ^=∑i =1n(x i -x -)(y i -y -)∑i =1n(x i -x -)2=∑i =1nx i y i -n x-y-∑i =1nx 2i -n x -2,a ^=y --b ^x -.解析:(1)应该选择模型①,因为模型①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模型拟合精度高,回归方程的预报精度高.(2)①剔除异常数据,即月份为3的数据后,得 x -=15×(7×6-6)=7.2;y -=15×(30×6-31.8)=29.64.∑i =15x i y i =1 464.24-6×31.8=1 273.44;∑i =15x 2i =364-62=328. b ^=∑i =15x i y i -5x-y-∑i =15x 2i -5x -2=1 273.44-5×7.2×29.64328-5×7.2×7.2=206.468.8=3;a ^=y --b ^x -=29.64-3×7.2=8.04,所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3x +8.04.②把x =18代入回归方程得y ^=3×18+8.04= 62.04. 故预报值约为62.04万元. 20.(12分)[2019·广东广州调研]已知动圆C 过定点F (1,0),且与定直线x =-1相切. (1)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的方程;(2)过点M (-2,0)的任一直线l 与轨迹E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试探究在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 (异于点M ),使得∠QNM +∠PNM =π?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方法一 依题意知,动圆圆心C 到定点F (1,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 =-1的距离相等.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是以F (1,0)为焦点,直线x =-1为准线的抛物线,易知p =2.所以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的方程为y 2=4x .方法二 设动圆圆心C (x ,y ),依题意得 (x -1)2+y 2=|x +1|,化简得y 2=4x ,此即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的方程. (2)假设存在点N (x 0,0)满足题设条件.由∠QNM +∠PNM =π可知,直线PN 与QN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即k PN +k QN =0. (*)依题意易知直线PQ 的斜率必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PQ :x =my -2(m ≠0),由{ y 2=4x ,x =my -2,得y 2-4my +8=0.由Δ=(-4m )2-4×8>0,求得m >2或m <- 2. 设P (x 1,y 1),Q (x 2,y 2),则y 1+y 2=4m ,y 1y 2=8.由(*)得k PN +k QN =y 1x 1-x 0+y 2x 2-x 0=y 1(x 2-x 0)+y 2(x 1-x 0)(x 1-x 0)(x 2-x 0)=0,所以y 1(x 2-x 0)+y 2(x 1-x 0) =0,即y 1x 2+y 2x 1-x 0 (y 1+y 2)=0.消去x 1,x 2,得14y 1y 22+14y 2y 21-x 0(y 1+y 2)=0,即14y 1y 2(y 1+y 2)-x 0(y 1+y 2)=0.因为y 1+y 2≠0,所以x 0=14y 1y 2=2,于是存在点N (2,0),使得∠QNM +∠PNM =π.21.(12分)[2019·陕西西安中学期中]已知函数f (x )=12x 2+(1-x )e x,g (x )=x -ln x-a ⎝ ⎛⎭⎪⎫ln x +1x ,a <1.(1)求函数g (x )的单调区间;(2)若对任意x 1∈[-1,0],总存在x 2∈[e,3],使得f (x 1)>g (x 2)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g ′(x )=1-1x-a ⎝ ⎛⎭⎪⎫1x -1x 2=x 2-(a +1)x +a x 2=(x -a )(x -1)x2,a <1,又注意到函数g (x )的定义域为(0,+∞),所以讨论如下.当0<a <1时,令g ′(x )>0,解得0<x <a 或x >1,令g ′(x )<0,解得a <x <1,所以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a )和(1,+∞),单调递减区间为(a,1);当a ≤0时,令g ′(x )>0,解得x >1,令g ′(x )<0,解得0<x <1,所以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0,1).综上,当0<a <1时,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a )和(1,+∞),单调递减区间为(a,1);当a ≤0时,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0,1).(2)对任意x 1∈[-1,0],总存在x 2∈[e,3],使得f (x 1)>g (x 2)成立,等价于函数f (x )在[-1,0]上的最小值大于函数g (x )在[e,3]上的最小值.当x ∈[-1,0]时,因为f ′(x )=x (1-e x)≤0,当且仅当x =0时不等式取等号,所以f (x )在[-1,0]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1,0]上的最小值为f (0)=1.由(1)可知,函数g (x )在[e,3]上单调递增,所以g (x )在[e,3]上的最小值为g (e)=e -(a +1)-ae.所以1>e -(a +1)-ae ,即a >e 2-2ee +1.又a <1,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e 2-2e e +1,1.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答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22.(10分)[2019·山东济南质量评估][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2θ=sin θ,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2t ,y =a +12t(t为参数),其中a >0,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M ,N 两点.(1)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点P (0,a )满足1|PM |+1|PN |=4,求a 的值.解析:(1)由已知可知ρ2cos 2θ=ρsin θ,由{ x =ρcos θ,y =ρsin θ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2.(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32t ,y =a +12t(t 为参数)代入y =x 2,得34t 2-12t -a=0,且Δ=14+3a >0.设M ,N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t 1+t 2=23,t 1t 2=-43a ,所以t 1、t 2异号.所以1|PM |+1|PN |=|PM |+|PN ||PM ||PN |=|t 1-t 2||t 1t 2|=(t 1+t 2)2-4t 1t 2|t 1t 2|=49-4×⎝ ⎛⎭⎪⎫-43a ⎪⎪⎪⎪⎪⎪-43a =4,化简得64a 2-12a -1=0,解得a =14或a =-116(舍).所以a 的值为14.23.(10分)[2019·河南省郑州市检测卷][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 (x )=|3x -2a |+|2x -2|(a ∈R ).(1)当a =12时,解不等式f (x )>6;(2)若对任意x 0∈R ,不等式f (x 0)+3x 0>4+|2x 0-2|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a =12时,不等式f (x )>6可化为|3x -1|+|2x -2|>6,当x <13时,不等式即为1-3x +2-2x >6,∴x <-35;当13≤x ≤1时,不等式即为3x -1+2-2x >6,无解; 当x >1时,不等式即为3x -1+2x -2>6,∴x >95.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5或x >95. (2)不等式f (x 0)+3x 0>4+|2x 0-2|恒成立可化为|3x 0-2a |+3x 0>4恒成立,令g (x )=|3x -2a |+3x =⎩⎨⎧6x -2a ,x ≥2a 3,2a ,x <2a3,∴函数g (x )的最小值为2a ,根据题意可得2a >4,即a >2,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2,+∞).专练(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福建福州质检]已知集合A ={x |2x +1>3},B ={x |x 2-x -2<0},则A ∪B =( )A .{x |1<x <2}B .{x |-1<x <1}C .{x |-2<x <1或x >1}D .{x |x >-1} 答案:D解析:因为3∈A ,所以3∈(A ∪B ),排除A ,B.因为-1∉A 且-1∉B ,所以-1∉(A ∪B ),排除C ,故选D.2.[2019·北京八十中学月考]若a ,b ,c 是常数,则“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a >0且b 2-4ac <0时,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 轴没有交点,所以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又a =b =0,c >0时,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而此时a >0且b 2-4ac <0不成立,所以“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2019·辽宁沈阳育才学校联考]欧拉公式e i x=cos x +isin x (i 为虚数单位)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联系,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 π6i +e π3i 表示的复数的模为( )A.3+12B.3-12C.6+22 D.6-22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e π6i +e π3i =cos π6+isin π6+cos π3+isin π3=⎝ ⎛⎭⎪⎫cos π6+sin π6+i ⎝ ⎛⎭⎪⎫cos π6+sin π6,所以其表示的复数的模为2⎝⎛⎭⎪⎫cos π6+sin π6=6+22,故选C.4.[2019·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若幂函数y =x -1,y =x m 与y =x n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与n 的取值情况为( )A .-1<m <0<n <1B .-1<n <0<mC .-1<m <0<nD .-1<n <0<m <1 答案:D解析:由幂函数的图象可知,0<m <1,-1<n <0,故选D.5.[2019·吉林期末]若函数f (x )=sin 2x -3cos 2x 在[0,t ]上的值域为[-3,2],则t 的取值范围为( )A.⎣⎢⎡⎦⎥⎤π3,5π6B.⎣⎢⎡⎦⎥⎤5π12,5π6C.⎣⎢⎡⎦⎥⎤π3,πD.⎣⎢⎡⎦⎥⎤5π12,π 答案:B解析:依题意,知f (x )=2sin ⎝⎛⎭⎪⎫2x -π3,因为x ∈[0,t ],所以2x -π3∈⎣⎢⎡⎦⎥⎤-π3,2t -π3.又f (x )在[0,t ]上的值域为[-3,2],则2t -π3∈⎣⎢⎡⎦⎥⎤π2,4π3,即t ∈⎣⎢⎡⎦⎥⎤5π12,5π6.故选B.6.[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6+a 8=6,S 9-S 6=3,则S n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为( )A .5B .6C .7D .8 答案:D解析:解法一 设{a n }的公差为d ,则由题意得{ a 1+5d +a 1+7d =6,a 1+6d +a 1+7d +a 1+8d =3,解得{ a 1=15,d =-2,所以a n =-2n +17.由于a 8=1>0,a 9=-1<0,所以S n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为8.故选D.解法二 设{a n }的公差为d ,则由题意得{ a 1+5d +a 1+7d =6,a 1+6d +a 1+7d +a 1+8d =3,解得{ a 1=15,d =-2,则S n =15n +n (n -1)2×(-2)=-(n -8)2+64(n ∈N *),所以当n =8时,S n 取得最大值.故选D.7.[2019·陕西黄陵中学模拟]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后来用它表示上、下两个底面均为矩形(不能全为正方形)、四条侧棱的延长线不交于一点的六面体.关于“刍童”体积计算的描述,《九章算术》注曰:“倍上袤,下袤从之,亦倍下袤,上袤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乘之,六而一.”其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已知一个 “刍童”的下底面是周长为18的矩形,上底面矩形的长为3,宽为2,“刍童”的高为3,则该“刍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392B.752C .39 D.60116答案:B解析:设下底面的长、宽分别为x ,y ,则2(x +y )=18,x +y =9,则x ∈⎣⎢⎡⎭⎪⎫92,9.则“刍童”的体积为16×3×[2(6+x )+(2x +3)y ]=12(30+2xy +y )=12(-2x 2+17x +39)=-x 2+172x +392,当x =92时,“刍童”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752,故选B. 8.[2019·河北正定中学月考]设函数f (x )=4cos(ωx +φ)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f ⎝ ⎛⎭⎪⎫π3+x ,若函数g (x )=sin(ωx +φ)-2,则g ⎝ ⎛⎭⎪⎫π6的值是( ) A .1 B .-5或3 C.12D .-2 答案:D解析:因为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f ⎝ ⎛⎭⎪⎫π3+x ,所以函数f (x )=4cos(ωx +φ)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6对称,所以f ⎝ ⎛⎭⎪⎫π6=4cos ⎝ ⎛⎭⎪⎫ωπ6+φ=±4,即cos ⎝ ⎛⎭⎪⎫ωπ6+φ=±1,所以sin ⎝ ⎛⎭⎪⎫ωπ6+φ=0,所以g ⎝ ⎛⎭⎪⎫π6=-2,故选D.9.[2019·陕西西安交大附中模考]《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A .1+12+122+…+12n =2-12nB.12+122+…+12n <1C.12+122+…+12n =1 D.12+122+…+12n >1 答案:B解析:该命题说明每天取的长度构成了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12+122+…+12n =1-12n <1,所以能反映命题本质的式子是12+122+…+12n <1.故选B. 10.[2019·河南开封定位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3,则输入的x 为( )A .-1B .0C .-1或1D .-1或0 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y ={ -x 2+4,x <0,3x +2,x ≥0,当x <0时,由-x 2+4=3,得x=±1,∵x <0,∴x =-1.当x ≥0时,由3x+2=3,得x =0.∴x =-1或0,故选D.11.[2019·福建厦门一检]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作一条直线与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若F 1B →=2F 1A →,|F 1F 2|=2|O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 C .2 D .3 答案:C解析:如图,连接F 2B ,因为|F 1F 2|=2|OB |, 且O 为F 1,F 2的中点,所以∠F 1BF 2=90°.因为F 1B →=2F 1A →,所以A 为线段F 1B 的中点,所以OA ∥F 2B ,所以OA ⊥F 1B ,所以∠AOF 1=∠AOB . 因为直线OA 与OB 是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所以∠AOF 1=∠BOF 2,所以∠BOF 2=60°,则b a=tan∠BOF 2=3,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c a=1+⎝ ⎛⎭⎪⎫b a2=2,故选C.12.[2019·江西两校联考]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y =f (x )对于任意的x 都满足f (x +1)=-f (x ),当-1≤x <1时,f (x )=x 3,若函数g (x )=f (x )-log a |x |至少有6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5∪(5,+∞)B.⎝ ⎛⎭⎪⎫0,15∪[5,+∞)C.⎝ ⎛⎦⎥⎤17,15∪(5,7)D.⎝ ⎛⎭⎪⎫17,15∪[5,7) 答案:A解析:由f (x +1)=-f (x )得f (x +1)=-f (x +2),因此f (x )=f (x +2),即函数f (x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函数g (x )=f (x )-log a |x |至少有6个零点可转化成函数f (x )与h (x )=log a |x |的图象至少有6个交点,需对a 进行分类讨论.①若a >1,画出满足题意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log a 5<1,即a >5.②若0<a <1,画出满足题意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h (-5)=log a 5≥-1,即0<a ≤15.综上所述,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15∪(5,+∞).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2019·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已知tan ⎝⎛⎭⎪⎫α+π4=2,则2sin α3sin α+cos α=________.答案:13解析:由tan ⎝ ⎛⎭⎪⎫α+π4=2,得tan α+11-tan α=2,求得tan α=13,所以2sin α3sin α+cos α=2tan α3tan α+1=2×133×13+1=13.14.[2019·东北三校第一次模拟]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S n 是其前n 项和,2S 3=8a 1+3a 2,a 4=16,则S 4=________.答案:30解析: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因为{ 2S 3=8a 1+3a 2,a 4=16,所以{ 2a 1(1+q +q 2)=a 1(8+3q ),a 1q 3=16,得{ a 1=2,q =2,所以S 4=2(1-24)1-2=30.15.[2019·安徽黄山模拟]若函数f (x )=x 2-1,对任意x ∈⎣⎢⎡⎭⎪⎫32,+∞,f ⎝ ⎛⎭⎪⎫x m -4m 2f (x )≤f (x -1)+4f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32∪⎣⎢⎡⎭⎪⎫32,+∞解析:依据题意,得对任意x ∈⎣⎢⎡⎭⎪⎫32,+∞,x 2m2-1-4m 2(x 2-1)≤(x -1)2-1+4(m 2-1)恒成立,即对任意x ∈⎣⎢⎡⎭⎪⎫32,+∞,1m2-4m 2≤-3x 2-2x +1恒成立.当x =32时,函数y =-3x 2-2x +1取得最小值-53,所以1m 2-4m 2≤-53,即(3m 2+1)·(4m 2-3)≥0,解得m ≤-32或m ≥32,故m 的取值范围为⎝ ⎛⎦⎥⎤-∞,-32∪⎣⎢⎡⎭⎪⎫32,+∞. 16.[2019·重庆一中月考]△ABC 中,AB =5,BC =53,A =π3,点P 是△ABC 内(包括边界)的一个动点,且AP →=35AB →-25λAC →(λ∈R ),则|AP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7解析:因为△ABC 中,AB =5,BC =53,A =π3,BC 2=AC 2+AB 2-2AC ·AB cos A ,所以AC =10,AC 2=BC 2+AB 2,所以B =π2.以A 为坐标原点,以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5,0),C (5,53).设点P 为(x ,y ),0≤x ≤5,0≤y ≤5 3.因为AP →=35AB →-25λAC →,所以(x ,y )=35(5,0)-25λ(5,53)=(3-2λ,-23λ),所以{ x =3-2λ,y =-23λ,所以y =3(x -3),所以动点P 在直线y =3(x -3)上,如图,画出该直线,则易知当点P 为该直线与BC 的交点时,|AP →|取得最大值.又易知此时点P 的坐标为(5,23), 故|AP →|max = 52+(23)2=3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9·甘肃酒泉五校联考]已知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C =3π4,AB ⊥AD ,AB =1,AC =5,△ABC 的面积为12.(1)求sin∠CAB 的值;(2)若∠ADC =π6,求CD 的长.解析:(1)依题意知,△ABC 的面积S =12AB ×BC ×sin∠ABC =12×1×BC ×22=12,由此可得BC = 2.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CAB =ACsin∠ABC ,即2sin∠CAB =5sin3π4,所以sin∠CAB =2×225=55. (2)由题设知,∠CAB <π2,则cos∠CAB =1-sin 2∠CAB =1-⎝⎛⎭⎪⎫552=255, 因为AB ⊥AD ,所以∠DAC +∠CAB =π2,则sin∠DAC =cos∠CAB =255.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AC sin∠ADC =CDsin∠DAC,即5sinπ6=CD255,所以CD =5×25512=4.18.(12分)[2019·江西南昌重点中学段考]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四边形CDEF 是矩形,且平面ABCD ⊥平面CDEF ,∠BAD =∠CDA =90°,AB =AD =DE =12CD =2,M 是线段AE 上的动点.(1)试确定点M 的位置,使AC ∥平面MDF ,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求平面MDF 将几何体ADE -BCF 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解析:(1)当M 为线段AE 的中点时,AC ∥平面MDF . 证明如下:如图,连接CE ,交DF 于N ,连接MN ,因为M ,N 分别是AE ,CE 的中点, 所以MN ∥AC .因为MN ⊂平面MDF ,AC ⊄平面MDF , 所以AC ∥平面MDF .(2)将几何体ADE -BCF 补成三棱柱ADE -B 1CF ,则三棱柱ADE -B 1CF 的体积V =S △ADE ·CD =12×2×2×4=8,V ADE -BCF =VADE -B 1CF -VF -BB 1C =8-13×⎝ ⎛⎭⎪⎫12×2×2×2=203. 三棱锥F -DEM 的体积V F -DEM =13×⎝ ⎛⎭⎪⎫12×2×2×4=43, 故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43⎝ ⎛⎭⎪⎫203-43=1 4.19.(12分)[2019·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最近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房价行情网调查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7月,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房租租金同比涨幅都在10%以上.某部门研究成果认为,房租支出超过月收入13的租户“幸福指数”低,房租支出不超过月收入13的租户“幸福指数”高.为了了解甲、乙两小区租户的幸福指数高低,随机抽取甲、乙两小区的租户各100户进行调查.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以[0,3),[3,6),[6,9),[9,12),[12,15](单位:千元)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单位:千元)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月收入 [0,3) [3,6) [6,9) [9,12) [12,15] 户数 38 27 24 9 26千元,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把频率视为概率,求M 的概率;(2)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所抽取甲小区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3)若甲、乙两小区每户的月租费分别为2千元,1千元,请根据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说明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幸福指数高低与租住的小区”有关.幸福指数低幸福指数高总计 甲小区租户参考公式:K 2=(a +b )(c +d )(a +c )(b +d ).解析:(1)记A 表示事件“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低于6千元”,记B 表示事件“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低于6千元的频率为(0.060+0.160)×3=0.66, 故P (A )的估计值为0.66;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的频率为24+9+2100=0.35,故P (B )的估计值为0.35.因为甲、乙两小区租户的月收入相互独立,所以事件M 的概率的估计值P (M )=P (A )P (B )=0.66×0.35=0.231. (2)设甲小区所抽取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t 千元, 则0.060×3+(t -3)×0.160=0.5, 解得t =5.所以甲小区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5千元. (3)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如下:根据2×2得到K 2的观测值k =200×(66×62-38×34)2104×96×100×100≈15.705>10.828,所以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幸福指数高低与租住的小区”有关.20.(12分)[2019·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如图,已知椭圆x 2a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2,F 1,短轴两个端点分别为A ,B ,且四边形F 1AF 2B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1)求椭圆的方程;(2)若C ,D 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动点M 满足MD ⊥CD ,CM 交椭圆于点P .证明:OM →·OP →为定值.解析:(1)由题意知a =2,b =c ,a 2=b 2+c 2,∴b 2=2, ∴椭圆方程为x 24+y 22=1.(2)易知C (-2,0),D (2,0),设M (2,y 0),P (x 1,y 1), 则OP →=(x 1,y 1),OM →=(2,y 0),直线CM :x -24=y -y 0y 0,即y =y 04x +12y 0,代入x 2+2y 2=4,得⎝ ⎛⎭⎪⎫1+y 208x 2+12y 20x +12y 20-4=0.∴x 1×(-2)=4(y 20-8)y 20+8,∴x 1=-2(y 20-8)y 20+8,y 1=8y 0y 20+8,∴OP →=⎝ ⎛⎭⎪⎫-2(y 20-8)y 20+8,8y 0y 20+8, ∴OM →·OP →=-4(y 20-8)y 20+8+8y 20y 20+8=4y 20+32y 20+8=4(定值).21.(12分)[2019·吉林长春质检]已知函数f (x )=ln x +ax 2-(2a +1)x (其中常数a ≠0).(1)当a =1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且在(0,e]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解析:(1)当a =1时,f (x )=ln x +x 2-3x ,x >0,f ′(x )=1x +2x -3=2x 2-3x +1x =(2x -1)(x -1)x,令f ′(x )=0,解得x =12或x =1.当0<x <12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 ⎛⎭⎪⎫0,12上单调递增; 当12<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 ⎛⎭⎪⎫12,1上单调递减; 当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综上可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12,(1,+∞),单调递减区间为⎝ ⎛⎭⎪⎫12,1. (2)f ′(x )=1x +2ax -(2a +1)=2ax 2-(2a +1)x +1x =(2ax -1)(x -1)x,令f ′(x )=0,解得x =1或x =12a.因为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所以12a≠1.当12a<0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0,e]上的最大值为f (1),令f (1)=1,解得a =-2.当0<12a <1时,f (x )在⎝ ⎛⎭⎪⎫0,12a 上单调递增,在⎝ ⎛⎭⎪⎫12a ,1上单调递减,在(1,e]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的最大值1可能在x =12a或x =e 处取得,而f ⎝ ⎛⎭⎪⎫12a =ln 12a +a ⎝ ⎛⎭⎪⎫12a 2-(2a +1)×12a =ln 12a -14a -1<0,所以f (e)=ln e +a e 2-(2a +1)e =1,解得a =1e -2.当1<12a <e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 ⎛⎭⎪⎫1,12a 上单调递减,在⎝ ⎛⎦⎥⎤12a ,e 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的最大值1可能在x =1或x =e 处取得,而f (1)=ln 1+a -(2a +1)<0,所以f (e)=ln e +a e 2-(2a +1)e =1,解得a =1e -2,与1<12a<e 矛盾.当12a≥e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 所以f (x )的最大值1在x =1处取得, 而f (1)=ln 1+a -(2a +1)<0,矛盾.综上所述,a =1e -2或a =-2.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答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22.(10分)[2019·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sin θ-3.(1)写出曲线C 1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P ,Q 分别为曲线C 1和C 2上的动点,求|PQ |的最大值.解析:(1)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x 24+y 2=1.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4y -3,即x 2+(y -2)2=1. (2)设P 点的坐标为(2cos θ,sin θ).|PQ |≤|PC 2|+1=4cos 2θ+(sin θ-2)2+1=-3sin 2θ-4sin θ+8+1=-3⎝ ⎛⎭⎪⎫sin θ+232+283+1, 当sin θ=-23时,|PQ |max =2213+1.23.(10分)[2019·重庆质量调研抽测][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 (x )=|x +2|-|12x -1|.(1)求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M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2m ≤M 有实数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1)原函数可化为f (x )=⎩⎨⎧-12x -3(x <-2),32x +1(-2≤x ≤2),12x +3(x >2),易得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6,0),(-2,-2),⎝⎛⎭⎪⎫-23,0, 所以此三角形的面积S =12×⎝ ⎛⎭⎪⎫-23+6×2=163.(2)由(1)知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M =f (-2)=-2,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2m ≤M 有实数解,即x 2+x -2m ≤-2有实数解,即2m ≥x 2+x +2有实数解.令h (x )=x 2+x +2,当x =-12时,h (x )min =⎝ ⎛⎭⎪⎫-122-12+2=74,所以2m ≥74,即m ≥78.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78,+∞.专练(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贵州遵义模拟]若集合A ={x |1≤x <15},B ={x |-1<lg x ≤1},则( )A .A ∩B =[1,15] B .A ∪B =⎝ ⎛⎭⎪⎫110,15 C .A ∩B =∅ D .A ∪B =R 答案:B解析:A ={x |1≤x <15},B ={x |-1<lg x ≤1}=⎩⎪⎨⎪⎧⎭⎪⎬⎪⎫x ⎪⎪⎪110<x ≤10,∴A ∩B ={x |1≤x ≤10},A ∪B =⎩⎪⎨⎪⎧⎭⎪⎬⎪⎫x ⎪⎪⎪110<x <15.故选B. 2.[2019·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在复平面内,复数-2+3i3-4i所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B解析:设z =-2+3i 3-4i ,则z =-1825+125i ,所以复数-2+3i3-4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应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3.[2019·湖北黄冈调研]已知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2,0),则f (x )的定义域为( )A .(-2,0)B .(-4,0)C .(-3,1) D.⎝ ⎛⎭⎪⎫-12,1 答案:C解析:∵f (2x +1)的定义域为(-2,0),即-2<x <0,∴-3<2x +1<1.∴f (x )的定义域为(-3,1).故选C.4.[2019·河南濮阳检测]若“m >a ”是“函数f (x )=⎝ ⎛⎭⎪⎫13x+m -13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能取的最大整数为( )A .-2B .-1C .0D .1 答案:B解析:因为f (0)=m +23,且函数f (x )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所以m +23≥0,即m ≥-23,所以“m >a ”是“m ≥-2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a <-23,则实数a 能取的最大整数为-1.故选B.5.[2019·贵州贵阳监测]如果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a 4+a 5=12,那么a 1+a 2+…+a 7=( )A .14B .21C .28D .35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3a 4=12,则a 4=4,所以a 1+a 2+…+a 7=(a 1+a 7)+(a 2+a 6)+(a 3+a 5)+a 4=7a 4=28.故选C.6.[2019·天津第一中学月考]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C =90°,AB =2,BC =2,点E 为AB 的中点,若CD →在BC →上的投影为-12,则CE →·BD →=( )A .-2B .-12C .0 D. 2 答案:A解析:通解 ∵CD →在BC →上的投影为-12,∴CD →在CB →上的投影为12.∵BC =2,∴AD =32.又点E 为AB 的中点,∴CE →=BE →-BC →=12BA →-BC →,又BD →=BA →+AD →=BA →+34BC →,∠ABC =90°,∴CE →·BD →=12BA →2-58BA →·BC →-34BC →2=-2.故选A.优解 以点B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BA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0,0),C (2,0),E (0,22),∴CE →=⎝⎛⎭⎪⎫-2,22,又CD →在BC →上的投影为-12,∴D ⎝ ⎛⎭⎪⎫32,2,∴BD →=⎝ ⎛⎭⎪⎫32,2,∴CE →·BD →=-2.故选A.7.[2019·河北衡水七调]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某铁塔AB 的高度,示意如图所示,在塔的同一侧选择C ,D 两个观测点,且在C ,D 两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分别为45°,30°.在水平面上测得∠BCD =120°,C ,D 两地相距600 m ,则铁塔AB 的高度是( )A .120 2 mB .480 mC .240 2 mD .600 m 答案:D解析:设AB =x m ,则BC =x m ,BD =3x m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120°=BC 2+CD 2-BD 22×BC ×CD =-12,解得x =600,故铁塔AB 的高度为600 m ,故选D.8.[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数列问题,现用程序框图描述,如图所示,若输入某个正整数n 后,输出的S ∈⎝ ⎛⎭⎪⎫1516,6364,则输入的n 的值为( )A .7B .6C .5D .4 答案:C解析:框图中首先给累加变量S 赋值0,给循环变量k 赋值1,输入n 的值后,执行循环体,S =12,k =1+1=2.若2>n 不成立,执行循环体,S =34,k =2+1=3.若3>n 不成立,执行循环体,S =78,k =3+1=4.若4>n 不成立,执行循环体,S =1516,k =4+1=5.若5>n 不成立,执行循环体,S =3132,k =5+1=6.若6>n 不成立,执行循环体,S =6364,k =6+1=7.……由于输出的S ∈⎝ ⎛⎭⎪⎫1516,6364,可得当S =3132,k =6时,应该满足条件6>n ,所以5≤n <6,故输入的正整数n 的值为5.故选C.9.[2019·广东六校联考]在区间[-π,π]上随机取两个实数a ,b ,记向量m =(a,4b ),n =(4a ,b ),则m ·n ≥4π2的概率为( )A .1-π8B .1-π4C .1-π5D .1-π6答案:B解析:在区间[-π,π]上随机取两个实数a ,b ,则点(a ,b )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上及其内部.因为m ·n =4a 2+4b 2≥4π2,所以a 2+b 2≥π2,满足条件的点(a ,b )在以原点为圆心,π为半径的圆的外部(含边界),且在正方形内(含边界),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所以m ·n ≥4π2的概率P =4π2-π34π2=1-π4,故选B. 10.[2019·四川绵阳诊断]2018年9月24日,英国数学家M.F 阿蒂亚爵士在“海德堡论坛”展示了他“证明”黎曼猜想的过程,引起数学界震动,黎曼猜想来源于一些特殊数列求和,记S =1+122+132+…+1n 2+…,则( )A .1<S <43 B.43<S <32。

2022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五)文

2022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五)文

2021高考数学二轮分层模拟仿真专练〔五〕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福建福州质检]集合A ={x |2x +1>3},B ={x |x 2-x -2<0},那么A ∪B =( ) A .{x |1<x <2} B .{x |-1<x <1} C .{x |-2<x <1或x >1} D .{x |x >-1} 答案:D解析:因为3∈A ,所以3∈(A ∪B ),排除A ,B.因为-1∉A 且-1∉B ,所以-1∉(A ∪B ),排除C ,应选D.2.[2021·北京八十中学月考]假设a ,b ,c 是常数,那么“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a >0且b 2-4ac <0时,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 轴没有交点,所以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又a =b =0,c >0时,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而此时a >0且b 2-4ac <0不成立,所以“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应选A.3.[2021·辽宁沈阳育才学校联考]欧拉公式e i x=cos x +isin x (i 为虚数单位)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创造的,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联系,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 π6i +e π3i 表示的复数的模为( )A.3+12B.3-12C.6+22 D.6-22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ei 6π+ei 3π=cosπ6+isin π6+cos π3+isin π3=⎝⎛⎭⎪⎫cos π6+sin π6+i ⎝ ⎛⎭⎪⎫cos π6+sin π6,所以其表示的复数的模为2⎝⎛⎭⎪⎫cos π6+sin π6=6+22,应选C.4.[2021·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假设幂函数y =x -1,y =x m 与y =x n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下列图,那么m 与n 的取值情况为( )A .-1<m <0<n <1B .-1<n <0<mC .-1<m <0<nD .-1<n <0<m <1 答案:D解析:由幂函数的图象可知,0<m <1,-1<n <0,应选D.5.[2021·吉林期末]假设函数f (x )=sin 2x -3cos 2x 在[0,t ]上的值域为[-3,2],那么t 的取值范围为( )A.⎣⎢⎡⎦⎥⎤π3,5π6B.⎣⎢⎡⎦⎥⎤5π12,5π6C.⎣⎢⎡⎦⎥⎤π3,πD.⎣⎢⎡⎦⎥⎤5π12,π 答案:B解析:依题意,知f (x )=2sin ⎝⎛⎭⎪⎫2x -π3,因为x ∈[0,t ],所以2x -π3∈⎣⎢⎡⎦⎥⎤-π3,2t -π3.又f (x )在[0,t ]上的值域为[-3,2],那么2t -π3∈⎣⎢⎡⎦⎥⎤π2,4π3,即t ∈⎣⎢⎡⎦⎥⎤5π12,5π6.应选B.6.[2021·广东七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6+a 8=6,S 9-S 6=3,那么S n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为( )A .5B .6C .7D .8 答案:D解析:解法一 设{a n }的公差为d ,那么由题意得⎩⎪⎨⎪⎧a 1+5d +a 1+7d =6,a 1+6d +a 1+7d +a 1+8d =3,解得⎩⎪⎨⎪⎧a 1=15,d =-2,所以a n =-2n +17.由于a 8=1>0,a 9=-1<0,所以S n 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为8.应选D.解法二 设{a n }的公差为d ,那么由题意得⎩⎪⎨⎪⎧a 1+5d +a 1+7d =6,a 1+6d +a 1+7d +a 1+8d =3,解得⎩⎪⎨⎪⎧a 1=15,d =-2,那么S n =15n +n (n -1)2×(-2)=-(n -8)2+64(n ∈N *),所以当n =8时,S n取得最大值.应选D.7.[2021·陕西黄陵中学模拟]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后来用它表示上、下两个底面均为矩形(不能全为正方形)、四条侧棱的延长线不交于一点的六面体.关于“刍童〞体积计算的描述,?九章算术?注曰:“倍上袤,下袤从之,亦倍下袤,上袤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乘之,六而一.〞其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一个 “刍童〞的下底面是周长为18的矩形,上底面矩形的长为3,宽为2,“刍童〞的高为3,那么该“刍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392B.752C .39 D.60116答案:B解析:设下底面的长、宽分别为x ,y ,那么2(x +y )=18,x +y =9,那么x ∈⎣⎢⎡⎭⎪⎫92,9.那么“刍童〞的体积为16×3×[2(6+x )+(2x +3)y ]=12(30+2xy +y )=12(-2x 2+17x +39)=-x 2+172x +392,当x =92时,“刍童〞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752,应选B.8.[2021·河北正定中学月考]设函数f (x )=4cos(ωx +φ)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f ⎝ ⎛⎭⎪⎫π3+x ,假设函数g (x )=sin(ωx +φ)-2,那么g ⎝ ⎛⎭⎪⎫π6的值是( ) A .1 B .-5或3 C.12D .-2 答案:D解析:因为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f ⎝ ⎛⎭⎪⎫π3+x ,所以函数f (x )=4cos(ωx +φ)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6对称,所以f ⎝ ⎛⎭⎪⎫π6=4cos ⎝ ⎛⎭⎪⎫ωπ6+φ=±4,即cos ⎝ ⎛⎭⎪⎫ωπ6+φ=±1,所以sin ⎝ ⎛⎭⎪⎫ωπ6+φ=0,所以g ⎝ ⎛⎭⎪⎫π6=-2,应选D.9.[2021·陕西西安交大附中模考]?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A .1+12+122+…+12n =2-12nB.12+122+…+12n <1C.12+122+…+12n =1 D.12+122+…+12n >1 答案:B解析:该命题说明每天取的长度构成了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12+122+…+12n =1-12n <1,所以能反映命题本质的式子是12+122+…+12n <1.应选B. 10.[2021·河南开封定位考]执行如下列图的程序框图,假设输出的结果为3,那么输入的x 为( )A .-1B .0C .-1或1D .-1或0 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y ={ -x 2+4,x <0,3x +2,x ≥0,当x <0时,由-x 2+4=3,得x=±1,∵x <0,∴x =-1.当x ≥0时,由3x+2=3,得x =0.∴x =-1或0,应选D.11.[2021·福建厦门一检]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作一条直线与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假设F 1B →=2F 1A →,|F 1F 2|=2|OB |,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 C .2 D .3 答案:C解析:如图,连接F 2B ,因为|F 1F 2|=2|OB |, 且O 为F 1,F 2的中点,所以∠F 1BF 2=90°.因为F 1B →=2F 1A →,所以A 为线段F 1B 的中点,所以OA ∥F 2B ,所以OA ⊥F 1B ,所以∠AOF 1=∠AOB . 因为直线OA 与OB 是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所以∠AOF 1=∠BOF 2,所以∠BOF 2=60°, 那么b a=tan∠BOF 2=3,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c a=1+⎝ ⎛⎭⎪⎫b a 2=2,应选C.12.[2021·江西两校联考]定义在R 上的函数y =f (x )对于任意的x 都满足f (x +1)=-f (x ),当-1≤x <1时,f (x )=x 3,假设函数g (x )=f (x )-log a |x |至少有6个零点,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5∪(5,+∞)B.⎝ ⎛⎭⎪⎫0,15∪[5,+∞)C.⎝ ⎛⎦⎥⎤17,15∪(5,7)D.⎝ ⎛⎭⎪⎫17,15∪[5,7) 答案:A解析:由f (x +1)=-f (x )得f (x +1)=-f (x +2),因此f (x )=f (x +2),即函数f (x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函数g (x )=f (x )-log a |x |至少有6个零点可转化成函数f (x )与h (x )=log a |x |的图象至少有6个交点,需对a 进行分类讨论.①假设a >1,画出满足题意的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log a 5<1,即a >5.②假设0<a <1,画出满足题意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h (-5)=log a 5≥-1,即0<a ≤15.综上所述,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15∪(5,+∞).应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2021·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tan ⎝⎛⎭⎪⎫α+π4=2,那么2sin α3sin α+cos α=________. 答案:13解析:由tan ⎝ ⎛⎭⎪⎫α+π4=2,得tan α+11-tan α=2,求得tan α=13,所以2sin α3sin α+cos α=2tan α3tan α+1=2×133×13+1=13.14.[2021·东北三校第一次模拟]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S n 是其前n 项和,2S 3=8a 1+3a 2,a 4=16,那么S 4=________.答案:30解析: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因为⎩⎪⎨⎪⎧2S 3=8a 1+3a 2,a 4=16,所以⎩⎪⎨⎪⎧2a 1(1+q +q 2)=a 1(8+3q ),a 1q 3=16,得{ a 1=2,q =2,所以S 4=2(1-24)1-2=30.15.[2021·安徽黄山模拟]假设函数f (x )=x 2-1,对任意x ∈⎣⎢⎡⎭⎪⎫32,+∞,f ⎝ ⎛⎭⎪⎫x m -4m 2f (x )≤f (x -1)+4f (m )恒成立,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32∪⎣⎢⎡⎭⎪⎫32,+∞解析:依据题意,得对任意x ∈⎣⎢⎡⎭⎪⎫32,+∞,x 2m2-1-4m 2(x 2-1)≤(x -1)2-1+4(m 2-1)恒成立,即对任意x ∈⎣⎢⎡⎭⎪⎫32,+∞,1m2-4m 2≤-3x 2-2x +1恒成立.当x =32时,函数y =-3x 2-2x +1取得最小值-53,所以1m 2-4m 2≤-53,即(3m 2+1)·(4m 2-3)≥0,解得m ≤-32或m ≥32,故m 的取值范围为⎝ ⎛⎦⎥⎤-∞,-32∪⎣⎢⎡⎭⎪⎫32,+∞. 16.[2021·重庆一中月考]△ABC 中,AB =5,BC =53,A =π3,点P 是△ABC 内(包括边界)的一个动点,且AP →=35AB →-25λAC →(λ∈R ),那么|AP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7解析:因为△ABC 中,AB =5,BC =53,A =π3,BC 2=AC 2+AB 2-2AC ·AB cos A ,所以AC =10,AC 2=BC 2+AB 2,所以B =π2.以A 为坐标原点,以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 建立如下列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A (0,0),B (5,0),C (5,53).设点P 为(x ,y ),0≤x ≤5,0≤y ≤5 3.因为AP →=35AB →-25λAC →,所以(x ,y )=35(5,0)-25λ(5,53)=(3-2λ,-23λ),所以{ x =3-2λ,y =-23λ,所以y =3(x -3),所以动点P 在直线y =3(x -3)上,如图,画出该直线,那么易知当点P 为该直线与BC 的交点时,|AP →|取得最大值.又易知此时点P 的坐标为(5,23), 故|AP →|max = 52+(23)2=3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21·甘肃酒泉五校联考]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C =3π4,AB ⊥AD ,AB =1,AC =5,△ABC 的面积为12.(1)求sin∠CAB 的值;(2)假设∠ADC =π6,求CD 的长.解析:(1)依题意知,△ABC 的面积S =12AB ×BC ×sin∠ABC =12×1×BC ×22=12,由此可得BC = 2.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CAB =ACsin∠ABC ,即2sin∠CAB =5sin3π4,所以sin∠CAB =2×225=55. (2)由题设知,∠CAB <π2,那么cos∠CAB =1-sin 2∠CAB =1-⎝⎛⎭⎪⎫552=255, 因为AB ⊥AD ,所以∠DAC +∠CAB =π2,那么sin∠DAC =cos∠CAB =255. 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AC sin∠ADC =CDsin∠DAC ,即5sinπ6=CD 255,所以CD =5×25512=4.18.(12分)[2021·江西南昌重点中学段考]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四边形CDEF 是矩形,且平面ABCD ⊥平面CDEF ,∠BAD =∠CDA =90°,AB =AD =DE =12CD =2,M 是线段AE 上的动点.(1)试确定点M 的位置,使AC ∥平面MDF ,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求平面MDF 将几何体ADE -BCF 分成上、下两局部的体积之比. 解析:(1)当M 为线段AE 的中点时,AC ∥平面MDF . 证明如下:如图,连接CE ,交DF 于N ,连接MN , 因为M ,N 分别是AE ,CE 的中点, 所以MN ∥AC .因为MN ⊂平面MDF ,AC ⊄平面MDF , 所以AC ∥平面MDF .(2)将几何体ADE -BCF 补成三棱柱ADE -B 1CF ,那么三棱柱ADE -B 1CF 的体积V =S △ADE ·CD =12×2×2×4=8,V ADE -BCF =VADE -B 1CF -VF -BB 1C =8-13×⎝ ⎛⎭⎪⎫12×2×2×2=203. 三棱锥F -DEM 的体积V F -DEM =13×⎝ ⎛⎭⎪⎫12×2×2×4=43, 故上、下两局部的体积之比为43⎝ ⎛⎭⎪⎫203-43=1 4.19.(12分)[2021·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最近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房价行情网调查的一份数据显示,2021年7月,大局部一线城市的房租租金同比涨幅都在10%以上.某部门研究成果认为,房租支出超过月收入13的租户“幸福指数〞低,房租支出不超过月收入13的租户“幸福指数〞高.为了了解甲、乙两小区租户的幸福指数上下,随机抽取甲、乙两小区的租户各100户进行调查.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以[0,3),[3,6),[6,9),[9,12),[12,15](单位:千元)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单位:千元)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月收入 [0,3) [3,6) [6,9) [9,12) [12,15] 户数 38 27 24 9 26千元,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把频率视为概率,求M 的概率;(2)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所抽取甲小区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 (3)假设甲、乙两小区每户的月租费分别为2千元,1千元,请根据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说明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幸福指数上下与租住的小区〞有关.幸福指数低幸福指数高总计 甲小区租户 乙小区租户总计P (K 2≥k ) 0.10 0.010 0.001k 2.706 6.635 10.828参考公式:K 2=2(a +b )(c +d )(a +c )(b +d ).解析:(1)记A 表示事件“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低于6千元〞,记B 表示事件“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甲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低于6千元的频率为(0.060+0.160)×3=0.66, 故P (A )的估计值为0.66;乙小区租户的月收入不低于6千元的频率为24+9+2100=0.35,故P (B )的估计值为0.35.因为甲、乙两小区租户的月收入相互独立,所以事件M 的概率的估计值P (M )=P (A )P (B )=0.66×0.35=0.231. (2)设甲小区所抽取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t 千元,那么0.060×3+(t -3)×0.160=0.5, 解得t =5.所以甲小区100户租户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5千元. (3)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如下:幸福指数低幸福指数高总计 甲小区租户 66 34 100 乙小区租户 38 62 100 总计10496200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 2的观测值k =200×(66×62-38×34)2104×96×100×100≈15.705>10.828,所以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幸福指数上下与租住的小区〞有关.20.(12分)[2021·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如图,椭圆x 2a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2,F 1,短轴两个端点分别为A ,B ,且四边形F 1AF 2B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1)求椭圆的方程;(2)假设C ,D 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动点M 满足MD ⊥CD ,CM 交椭圆于点P .证明:OM →·OP →为定值.解析:(1)由题意知a =2,b =c ,a 2=b 2+c 2,∴b 2=2,∴椭圆方程为x 24+y 22=1.(2)易知C (-2,0),D (2,0),设M (2,y 0),P (x 1,y 1),那么OP →=(x 1,y 1),OM →=(2,y 0),直线CM :x -24=y -y 0y 0,即y =y 04x +12y 0,代入x 2+2y 2=4,得⎝ ⎛⎭⎪⎫1+y 208x 2+12y 20x +12y 20-4=0.∴x 1×(-2)=4(y 20-8)y 20+8,∴x 1=-2(y 20-8)y 20+8,y 1=8y 0y 20+8,∴OP →=⎝ ⎛⎭⎪⎫-2(y 20-8)y 20+8,8y 0y 20+8, ∴OM →·OP →=-4(y 20-8)y 20+8+8y 20y 20+8=4y 20+32y 20+8=4(定值).21.(12分)[2021·吉林长春质检]函数f (x )=ln x +ax 2-(2a +1)x (其中常数a ≠0). (1)当a =1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假设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且在(0,e]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 解析:(1)当a =1时,f (x )=ln x +x 2-3x ,x >0,f ′(x )=1x +2x -3=2x 2-3x +1x =(2x -1)(x -1)x, 令f ′(x )=0,解得x =12或x =1. 当0<x <12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 ⎛⎭⎪⎫0,12上单调递增; 当12<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 ⎛⎭⎪⎫12,1上单调递减; 当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综上可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12,(1,+∞),单调递减区间为⎝ ⎛⎭⎪⎫12,1. (2)f ′(x )=1x +2ax -(2a +1)=2ax 2-(2a +1)x +1x =(2ax -1)(x -1)x, 令f ′(x )=0,解得x =1或x =12a. 因为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所以12a≠1. 当12a<0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0,e]上的最大值为f (1),令f (1)=1,解得a =-2.当0<12a <1时,f (x )在⎝ ⎛⎭⎪⎫0,12a 上单调递增,在⎝ ⎛⎭⎪⎫12a ,1上单调递减,在(1,e]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的最大值1可能在x =12a或x =e 处取得, 而f ⎝ ⎛⎭⎪⎫12a =ln 12a +a ⎝ ⎛⎭⎪⎫12a 2-(2a +1)×12a =ln 12a -14a -1<0, 所以f (e)=ln e +a e 2-(2a +1)e =1,解得a =1e -2. 当1<12a <e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 ⎛⎭⎪⎫1,12a 上单调递减,在⎝ ⎛⎦⎥⎤12a ,e 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的最大值1可能在x =1或x =e 处取得,而f (1)=ln 1+a -(2a +1)<0,所以f (e)=ln e +a e 2-(2a +1)e =1,解得a =1e -2,与1<12a<e 矛盾. 当12a≥e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 所以f (x )的最大值1在x =1处取得,而f (1)=ln 1+a -(2a +1)<0,矛盾.综上所述,a =1e -2或a =-2.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答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22.(10分)[2021·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sin θ-3.(1)写出曲线C 1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假设P ,Q 分别为曲线C 1和C 2上的动点,求|PQ |的最大值.解析:(1)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x 24+y 2=1. 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4y -3,即x 2+(y -2)2=1.(2)设P 点的坐标为(2cos θ,sin θ).|PQ |≤|PC 2|+1=4cos 2θ+(sin θ-2)2+1=-3sin 2θ-4sin θ+8+1=-3⎝⎛⎭⎪⎫sin θ+232+283+1, 当sin θ=-23时,|PQ |max =2213+1. 23.(10分)[2021·重庆质量调研抽测][选修4-5:不等式选讲]函数f (x )=|x +2|-|12x -1|. (1)求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M ,假设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2m ≤M 有实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原函数可化为f (x )=⎩⎪⎨⎪⎧ -12x -3(x <-2),32x +1(-2≤x ≤2),12x +3(x >2),易得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6,0),(-2,-2),⎝ ⎛⎭⎪⎫-23,0, 所以此三角形的面积S =12×⎝ ⎛⎭⎪⎫-23+6×2=163. (2)由(1)知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M =f (-2)=-2,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2m ≤M 有实数解,即x 2+x -2m ≤-2有实数解,即2m ≥x 2+x+2有实数解.令h (x )=x 2+x +2,当x =-12时,h (x )min =⎝ ⎛⎭⎪⎫-122-12+2=74, 所以2m ≥74,即m ≥78.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棰命题”的悖论何在郭龙先;刘秀【摘要】"A foot-long stick, which is taken half each day, will be never exhausted eternally " is the famous proposition of "debaters"pre-Qin Dynasty. The infinite partition and the inverse process of"a foot -long stick" make people the first time realize that the " many a little makes a mickle "is a correct principle in a limited range, and the limit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when it is applied to an infinite field. The " foot-long stick proposition" of "debaters" had irrefutably proofed infinite number of non-zero volumes, whose sum is not all infinitely great. The genius discovery , was a strong evidence of convergence problem of infinite series which were touch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pre- Qin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 thought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先秦“辩者”提出的著名命题.“一尺之棰”的无限分割及其逆过程,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积少成多”这一在有限范围内正确的原则,应用于无限领域时产生的局限和矛盾.“辩者”所构造的“尺棰命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无穷多个不为零的量,其和并非都是无穷大.这一天才的发现,是中国学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接触到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的有力证据.【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8)002【总页数】6页(P7-11,68)【关键词】先秦;辩者;尺棰命题;“积少成多”;悖论【作者】郭龙先;刘秀【作者单位】云南昭通学院数学系,云南昭通657000;云南昭通学院数学系,云南昭通6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庄子·天下篇》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辩题,在现代极限理论中常常引用它作为例证.在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主,被后世称为“名家学派”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常提出一些违反常规的“琦辞”、“怪论”,如:“白狗黑;马有卵;火不热;轮不辗地;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若不行不止之时”等,即所谓“辩者二十一事”.据说他们对所提出的论题均给出过具体的论述,但由于这些资料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后人对该学派产生了诸多误解,并称其为“诡辩学派”.对“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以下简称“尺棰命题”),我们多数人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正确命题,并认为这是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思想,是揭示有限与无穷“辩证统一”关系的精辟论断.当然,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并不能保证古人当时的想法就果真如此.如上所述,“辩者”的论题无一不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时时别出心裁,处处标新立异,其惊人之举就在于务求与人们熟悉的普通常识背道而驰,或者直接以悖论的形式出现,否则就不成其为“辩者”的论题了.先秦时期的“名家者流”不可能摇身一变就成了辩证法大师.那么,“尺棰”命题的悖论究竟何在呢?1 中国古代的无限观念有限和无限一直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矛盾,对有限的理解原则上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对无限的把握仅凭经验是无能为力的.对没有掌握集合论和现代高等数学的古人来说,其无限的观念只能是建立在对有限不断超越的直觉之上.人们是通过“积少成多”这一有限的经验引申和外推来理解无穷大这一概念的.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格言,对“积少成多”作过生动的阐述.诸如“天下之势,积渐成之也”;“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等等.这种种说法都蕴含了任何微小的事物,经过无数次的积累,必将成为庞然大物的意思.正如民谚所说:“小数可成大数,零数可成整数”.《山海经》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神话,堪称古人“积微成著”观念的绝佳事例.对此,东晋学者张湛在注释《列子》时曾作过总结性的论述,他写道: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少.夫九层起于垒土,高岸遂为幽谷.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今砥砺之与刀剑相磨不已,则知其将尽.二物如此,则丘壑消盈无所致疑.若以大小、迟速为惑者,未能推类也.[1] 张湛的上述言论包含了无限过程与无限小量的思想萌芽.所谓“不期朝夕”即不限于一朝一夕,这其中就明显暗含着一个无限的过程.“无微而不积”中的“微”与“积少成多”中的“少”都意味着“有”(大于零)而非“无”(等于零),否则,空无一物的累积将是毫无意义的.就近现代数学的观点看,“积少成多”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一般人的经验常识.古代的人们对“多”与“少”这一对概念的认识是粗浅和模糊的.尽管他们没有关于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现代知识,也没有无穷集合的数学意识,但是中国古代学者仍然讨论过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的问题.《庄子·天下篇》中,惠施的“历物十事”的第一个命题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根据《说文解字义证》的解释:“一”的意思是事物的极限.“大一”即无穷大;“小一”,从量上说可以小到零.“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穷这一概念朝大的方向和小的方向分别引出了宇宙论和逻辑学、数学等方面的问题.当“有”变为越来越小的“微”与“少”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无穷小量的问题.中国古人对于零与非零无穷小量的区分是用“无”与“有”来表达的,零是无穷小量中最简单和最小的.惠施还有一个命题:“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就说明这层意思.所谓“无厚”就是几何上的一个平面(其厚度为零).无限个厚度为零的平面加在一起,其厚度的总和仍然是零.“无厚不可积”这一命题可理解为无穷级数:0+0+0+…+0+…=0也就是无穷多个“无”(等于零的无穷小量)累加在一起,其结果仍然是“无”(零).如果在“积微成著”的无限过程中,所“积”的“微”并非“无”而是“有”(非零无穷小),那么,古人认为这样的累积增长将是永无止境的,必然导致无穷大的结果.用现代数学语言表达就是:无穷多个大于零的量,其和等于或大于任一给定的量.2 东西遥相呼应——“尺棰命题”与“芝诺悖论”在早期希腊人的理性数学活动中,对长度、面积、体积等度量问题也同样倍感兴趣.正是在这些问题的探索中,他们做出了许多关于无限性、连续性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约公元前450年,伊利亚学派的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将无限性概念所遭遇的困难揭示无遗.根据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记载,这4个悖论的内容是:1)两分法.运动不存在,因为位移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先抵达一半处;在抵达一半处之前又必先抵达四分之一处,……,依此类推可至无穷.2)阿基里斯.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一只乌龟,因为若乌龟的起跑点领先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必须首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而在这段时间里乌龟又向前爬过一段距离,如此直至无穷.3)飞箭.飞着的箭是静止的,因为任何事物当它是在一个和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里时,它是静止的,而飞箭在飞行过程中的每一“瞬间”都是如此.4)运动场.空间和时间不能由不可分割的单元组成.假设不然,运动场跑道上三排队列A,B,C,令C往右移动,A往左移动,其速度相对于B而言都是每瞬间移动一个空间单元的位置.这样一来,A上的点就在每瞬间离开C两个空间单元的距离,因而产生了“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的悖论,说明必定存在更小的时间单元.[2]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先秦“辩者”所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若不行不止之时”等命题,与“芝诺悖论”中的“运动不存在”、“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飞着的箭是静止的”等问题,可谓东西遥相呼应,英雄所见略同,各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文字简略,史料缺乏,“辩者”的立论根据究竟何在,学者们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这些命题同样涉及有限与无限的分别,揭示了连续和间断的矛盾的观点,却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同样,关于“芝诺悖论”的真实意图,也是历来争论不休,数学史家认为其主要论证了以下两个问题:如果点有大小,那么由无穷多个点构成的线段就不可能是有限的.如果点没有大小,无穷多个点就不会构成一个有一定长度的线段.也有人认为:“芝诺悖论”的前两个,是针对事物无限可分的观点,而后两个则矛头直指不可分无限小量的思想.要澄清这些悖论需要极限、连续及无穷集合等抽象概念,当时的希腊数学家尚不可能给予清晰的解答.此外,还有人将“芝诺悖论”理解为:要通过有限长度,必须通过无穷多的点,这即意味着必须到达没有终点的某种东西的终点.罗素说:事实上,芝诺关心的是三个问题.每一个都用运动来表达,但每一个都比运动更抽象,而适合于纯粹的算术处理.这就是无穷小、无穷大和连续的问题.清楚地描述出所涉及的困难也许就完成了哲学家的任务中最困难的部分.[3]哲学史家认为“芝诺悖论”,一是从论证单一否定众多;二是论证静止反对运动,使用的方法都属“归谬法”.赵敦华说:“虽然数学计算的结果也可以显示这些悖论的错误,但是它们却不是简单诡辩,它们饱含着相当深刻的哲学意义.”[4]“芝诺悖论”如此尖锐地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因为它与无限问题密切相连,导致古希腊数学家对无穷望而却步,不得已而将其排斥在数学推理之外.M·克莱因说:“在希腊科学中,无穷的概念几乎不被人们理解,并且人们都很自然地避免使用它.……无限过程这一概念使他们困惑,因此,他们在‘宁静的无限空间’面前退缩了.”[5]自1647年格雷戈里提出,可以用无穷几何级数求和的办法解决阿基利斯追乌龟的悖论之后,得到了许多数学家的赞同.但至今仍然有一些人反对这种简单的解释,并且拒绝承认这个问题已被解决.赵敦华在其所著《西方哲学简史》一书中便写道:我们之所以可以用“极限”概念说明芝诺悖论的错误,那只是因为“极限”已经预先设定了与之相反的前提.再说,“极限”概念的基础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按当代数学哲学中逻辑主义的解释,“极限”概念可被还原为符号逻辑公式.如果我们用深层的逻辑语言代替描述芝诺悖论,那么芝诺悖论的形式和解答将复杂得多.[6]正当数学家以收敛无穷级数求和的观点,给出芝诺悖论的逻辑和数学解释尚未完全得到公认之时,又产生了比芝诺悖论更加棘手的“抛球奇论”:设一小球在A,B两人之间传递,规定球从A传到B手中用二分之一分钟,从B抛回A处用四分之一分钟,依此类推,球在A,B之间来回传递的时间依次为那么当时间恰到一分钟时,该球究竟会落在谁的手中?小球传递到第n次时所耗费的时间总和是:从上式看,当n取奇数时,落在B处,取偶数时落在A处.虽然小球越抛越快,但双方抛球时间的总和要达到1分钟,必须经过无限个来回.即无穷大是没有奇偶之分的.恰到一分钟时,说球落在A处或B处都有“理由”,但又与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有确定的位置这一固有的观念产生了矛盾.潜无穷论者因为不承认无穷过程会有尽头,他们认为球可以无休止地往复下去,故而对该问题可以避而不答.而实无穷论者由于主张无穷过程也有终结的时候,所以必须回答球究竟落在谁手中这一问题,但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徐利治根据他所提出的“双相无限”理论,认为当时间恰到一分钟时,球落在A、B手中各无限多次.这一答案虽然有些奇怪,但是按照现代非标准分析的思想并不难理解.[7]芝诺提出的四个悖论迫使哲学家和数学家深入思考无穷的问题,也是推动17世纪以来变量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丹齐克指出:“这四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是怎样估计也不为过分的. 其理由之一是,他们促使希腊人对时间概念采取了新的态度.” 数学史家F·卡约里说:“芝诺悖论的历史,大体上也就是连续性、无限大和无限小这些概念的历史.”3 “尺棰命题”揭示了朴素无穷观的局限与矛盾芝诺悖论的提出,说明希腊人已经看到无穷小与“很小很小”的矛盾.罗素说:“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爱利亚的芝诺论证,引起了几乎整个关于时间、空间和无限的理论,这些理论从他那时起到今天,一直在被人们发展着.”辛普里丘在《〈物理学〉注释》中记述了他所理解的芝诺悖论的大意:如果事物是多,那么大会大到无限大,小会小到零,因为任何数量都可以无限分割,若分割的结果等于零,则总和是零,若分割结果不是零,则无限总和是无限大.[8] 与此类似,“积微成著”、“积少成多”也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如果将“积少成多”这一朴素思想推之于无限领域,中国古人同样认为无穷多项不为零的量,不断累积的结果将是没有止境的.先秦名家学派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命题,与芝诺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目的却在于指出“积少成多”这一原则运用于无穷领域时,并非总是得到无穷大的结果.这似乎与芝诺“二分悖论”所强调的“若分割结果不是零,则无限总和是无限大”的结论正好相反.有一种观点认为,芝诺是要证明无穷分割为运动的不可能,所以他运用归谬法,先设其可能,因而假定善走者终不能追过前行的龟走.但事实上善走者却可追过龟,所以说距离的无穷分割是虚伪的,不可能的.惠施则不然,他是由无穷分割出发,而承认其可能的.[9]中国古代的学者对于无限过程有着清晰的表达,但却缺乏对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精确分析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刘徽的“割圆术”中“割之又割”是一个无限分割的过程;而“不可割”和“无所失”则表示已经到了分割的误差为零的程度,其思想正是实无限的观点.它与先秦辩者“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潜无限观正好相反. 就先秦时代而言,“积少成多”这一原则不仅在有限范围内正确,而且在人们心目中它同样适用于无限领域,即只要累积的次数无限多,那么其数量势必会超过任何有限量.对此,同时代的古希腊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伊莱·马奥尔指出:“希腊人拒绝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无穷和能累积达到一个有限值,也就是说可以收敛于一个极限.”[10]明白这一点,对完整理解“尺棰”命题所蕴含的“怪论”“琦辞”至关重要.辩者对一尺之棰的无限分割,实际上构造了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其通项为1/2n:该数列中各项的值,可看成是由“一尺之棰”经过不断的“日取其半”而得到的,但这却是一个“万世不竭”的过程.因此,下面的等式是显然成立的,即(1)通过“尺棰命题”,上述等式获得了一定的直观性.因此,不难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反之,若求(2)的和,就超出了人们对有限项求和的知识范围,如果仅凭直观和经验常识,就无法得出精确的结果.但若认为(1)式正确,那么就有:有趣的是一百多年前,钱穆的小学老师就曾以此为题考查学生们的聪明程度.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书中写道:一日,逢月考,先生在黑板上出四题,诸同学皆瞠然不知所答.一题为余意此即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因以0……1为答,幸得之.余三题皆类此,恨不复忆.一同学亦答其中之一题.全班惟余等两人各中一题,各得七十五分.余皆全不中,各得六十分.先生笑曰:聊以试诸生之聪明耳.答不中,尽无妨.[11] 现代级数理论告诉我们,要求一个无穷级数之和,必先考虑其敛散性.若要计算下列级数之和:(3)则不惟古人,即使对现代人来说也并非易事.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发散的调和级数,但如果按照古代“积少成多”的这一认识原则,那么可以认为级数(3)式与无穷级数:1+1+1+…+1+…(4)有完全相同的特征,所以一定是发散的.由此推之,无穷级数(2)式也自然被认为是与(3)式、(4)式两个级数有相同的性质,其无限多项之和都是无穷大.辩者提出“尺棰命题”,正是要对这一想当然的“公理”进行质疑和否定.就“一尺之棰”可以不断分割而言,如果将分割下来的小截段又重新连接起来也是可行的.因为分割与连接的操作过程完全对称,并且是相互可逆的,两者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相对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的可逆过程,就是将分割结果又重新“日续其半”,不断地累加起来.也就是把长度为尺,尺的尺的的将所有这些小截段依次连接起来,最终必然得到与分割之前完全相同的“一尺之棰”,这一不断累加的过程,可用数列表示如下:该数列的极限为1,这在直观上也是一目了然的.亦即下面的等式是严格成立的:等式左边无穷级数的和为1.若去掉某些项,其和必将小于1.无穷多项的和居然是一个有限量,的确令人难以置信!辩者的这一发现,否定了“积少成多”总可以导致无穷大这一公认的常识.“尺棰命题”涉及有限与无穷的问题,不仅古人不理解,就是现代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徐利治在《论自然数列的二重性与双相无限性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一文中写道:在P.J.Davis和R.Hersh合著的《数学经验》一书中考察了方程并认为“方程左边似乎是一种不完全的东西,一种无限的努力.右边则是有限和完全.两边之间的张力就是力量和悖论的源泉.”[12]针对这一玄妙的说法,徐利治认为“级数等式正好表明了一个有限量的一种真无限分解形式,恰恰是项数的真无限性质保证了等式的精确成立,因而不可能产生悖论.”4 结语:“尺棰命题”是对古代无限观的一次超越先秦名家学派所提出的“尺棰命题”,是以构造直观的几何模型作为反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积少成多”这一源自有限经验的原则并非永远成立,无穷多个不为零的量,其和并不都是无穷大,也可以是有限量.表示“尺棰命题”的无穷级数其和等于1,这一收敛无穷级数的发现,无疑是与当时公认的“积少成多”这一朴素无限观相矛盾的,这就是该命题的“悖论”之所在,也是名家学派对人类科学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其意义和影响正如著名数学家丹齐克所言:这序列的和的项有无限之多,但是其值表示有限数1.收敛和极限这两个概念的采用,固然可以根据各种理由加以反对,不过一旦接受了之后,芝诺所说的无穷级数之和一定是无限的,就完全失去依据了.[13]“尺棰命题”虽然深刻地揭示了经验常识与理性思维的矛盾,但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直到19世纪,无穷级数的敛散性都还是困扰许多大数学家的问题,在对无穷级数的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以其奠基者命名的级数判敛法则,如“达朗贝尔比值判别法”、“柯西根值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敛法”等.而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学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接触到了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中国“辩者”提出的“尺棰命题”与古希腊著名的“芝诺悖论”遥相呼应,两者的认识水平与思辨深度堪称伯仲,都对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世界数学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而它们的遭遇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西方,直到19世纪中叶,学者们依然普遍认为芝诺悖论不过是一些诡辩.罗素曾感慨道: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死后的声誉更变化无常了.死后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的最显眼的牺牲品莫过于埃利亚的芝诺了.他虽然发明了四个无限微妙、无限深邃的悖论,后世的大批哲学家们却宣称他只不过是个聪明的骗子,而他的悖论只不过是一些诡辩.遭到两千多年的连续驳斥之后,这些诡辩才得以正名.[14] “一尺之棰”的无限分割及其逆过程表明,虽然“一尺之棰”是一个有限的物体,但它却可由无穷多个不为零的部分所组成.“一尺之棰”的无限分割及其逆过程,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积少成多”这一在有限范围内正确的原则,应用于无限领域时产生的局限和矛盾.这一天才的发现,是中国学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接触到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的有力证据,在数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见,早在先秦时代名家学派对有限与无限关系的认识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厘清了无限性概念中存在的错误观念,使人类对无限的认识由此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遗憾的是,“尺棰命题”如此清楚明白的例证背后所蕴藏的精湛而卓越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曾引起过注意,并被记录在案,但却后继乏人,长期以来既受冷落,又遭误解,以致两千多年中几成绝响![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张湛.列子注[G].//诸子集成(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55-56.[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84-186.[3][美]戴维斯·福斯特·华莱士.跳跃的无穷——无穷大简史[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31.[5][美]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6.[6]徐利治.数学方法选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13-114.[7]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0-101.[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M].北京:中华书局(最新修订重排版),2009:956.[9][以色列]伊莱·马奥尔.无穷之旅——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6.[10]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4.[11]徐利治.论数学方法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497.[12][美]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1.[13]周焕山.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