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早读材料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早读一古诗文背诵课件新人教版PPT共61页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早读一古诗文背诵课件新人教版PPT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34cd87561252d381eb6ecf.png)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早读一 古诗文背诵课件新人教版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晨读晚记素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晨读晚记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55634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d.png)
晨读晚记•第一单元11.邓稼先_ [学生用书见《晨读晚记》P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首联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之意。
其中“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着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思绪。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描绘诗人凭吊之处(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的自然环境。
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所描绘的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春意盎然的特点。
其中,“自”和“空”为互文,刻画出一种幽寂、静谧的意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渗入到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情,反映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
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
尾联中,诗人以满腔血泪叙事兼抒情,慨叹诸葛亮大业未就,病死军中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学科知识卡心,“文化大革命”之“四人帮”196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由江青、张春桥指使,姚文元编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革”前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一直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主要成员,对“文革”的发动和打倒所谓“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1年,在林彪出逃并丧命之后,造反派起家的王洪文从上海上调中央,不久就和江青等三人结成联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早读材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早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f19b3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c.png)
⼈教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早读材料⼈教版语⽂七年级下册早读材料第⼀单元【字词积累】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攒cuán 拗ǎo确凿què záo菜畦cài qí桑葚sāng shèn 轻捷qīng jié蟋蟀xī shuài 臃肿yōng zhǒng脑髓nǎo suǐ相宜xiāng yí 书塾shū shú ⽅正fāng zhèng 博学bó xué蝉蜕chán tuì⼈迹罕⾄rén jìhǎn zhì⼈声⿍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2《爸爸的花⼉落了》⾐襟yī jīn 肿胀zhǒng zhàn g花圃huā pǔ骊歌lí gē 叮嘱dīng zhǔ恐惧kǒng jù3*《丑⼩鸭》讪笑shàn xiào 嫉妒jí dù丑陋chǒulòu 来势汹汹lái shì xiōng xiōng4*《诗两⾸》瞬息shun xī幽寂yōu jì延绵yánmián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5《伤仲永》⽂⾔⽂词语积累【课课勾连】⾃并⾃为其名(⾃⼰)⾃是指物作诗⽴就(从)然⽗利其然也(这样)泯然众⼈矣(……的样⼦)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闻名、名声)【古今勾连】宾客稍稍宾客其⽗(以……为宾客)于是宾客⽆不变⾊离席(客⼈)材贤于材⼈远矣(才能)⾷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才能)受受之天也(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仪⽽受之《鱼我所欲也》(接受)⽗异.焉(感到诧异)异.想天开(奇异)⽗利.其然也(图利)利.欲熏⼼(利益)并⾃为其名.(名字) 名.副其实(名声)或.以钱币乞之(有的⼈)或.明或暗(有时)不能称.前时之闻(相称)称.⼼如意(合适)⾃是指物作诗⽴就.(完成) ⼀蹴⽽就.(成功)固.众⼈(本来)固.执⼰见(顽固)固.步⾃封(停⽌)【经典诵读】从百草园到位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井栏,⾼⼤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
高分突破语文七年级下册早读材料
![高分突破语文七年级下册早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079e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0.png)
高分突破语文七年级下册早读材料一、引言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的学习需要日常的积累和不断的提高,在早读时间进行适当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为七年级下册的学生提供一些早读材料,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提示,以帮助学生在早读中取得高分。
二、文本材料1. 《学说话》说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之一,说话技巧的运用可以让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从而取得更好的交往效果。
下面是一则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阅读并思考其中的道理:小明是一名高中生,他喜欢说话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他常常因为说话不得体而被别人嘲笑。
有一天,小明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
他在台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观众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并轻蔑地对他说:“你说话可真没水平!”听到这些话,小明感到很受伤,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
他想明白了,不是说话水平问题,而是说话方式问题。
于是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不再以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采取更委婉、更圆滑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慢慢地,小明的说话方式变得更加成熟、得体,不再遭到别人的嘲笑。
他也发现,自己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容易得到认同和支持。
分析与提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观点。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委婉而得体的说话方式更容易受到认同和支持。
我们要注重语言的修养,避免粗鲁直接的表达方式。
2.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
下面是一些关于积极心态的名言和寓言,希望同学们能够阅读并领悟其中的道理:•“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就能够做到。
”•“乐观的人总能看到阳光。
”•“水滴石穿,持之以恒。
”•寓言:《半杯水的故事》分析与提示:这些名言和寓言都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念。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保持乐观的态度。
只有拥有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动力去面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语下早读内容: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背诵内容111
![七语下早读内容: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背诵内容111](https://img.taocdn.com/s3/m/873b26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0.png)
七语下早读内容: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背诵内容111早读内容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班级姓名第一单元1 邓稼先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4 孙权劝学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5 黄河颂6 最后一课7*土地的誓言8 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第三单元9 阿长与《山海经》10 老王11 *台阶12 卖油翁写作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4 驿路梨花15*最苦与最乐16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写作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第五单元17 紫藤萝瀑布18*一棵小桃树19*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20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写作文从字顺第六单元21 伟大的悲剧22 太空一日23*带上她的眼睛24 河中石兽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约客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4、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早读学练课件(1)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早读学练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314f544be23482fb4da4cef.png)
4*
一、字词积累
诗两首
瞬息(shùn xī):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情。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年代久远,所以一开 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后追忆童年生活,种 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意识中的深刻印象。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
早
读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字词积累 确凿(què záo ):确实。 轻捷(qīng jié):轻快。 相宜(xiāng yí):适宜。 书塾(shū shú):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方正(fāng zhèng):正派。 博学(bó xué):学问广博精深。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形容人声喧闹。
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等表示动作的词,准确生动 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 3.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
总不过瞪几眼。
两个“不常用”,可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 可亲的。
一方面,鼓励“我”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自己的事情;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早读一古诗文背诵课件 新人教版61页PPT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早读一古诗文背诵课件 新人教版6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ef251284254b35effd34a1.png)
广东学导练(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早 读一古诗文背诵课件 新人教版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早读: 材料一 词语积累(共46张PPT)
![新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早读: 材料一 词语积累(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ec1b257cd184254a353523.png)
第7课
土地的誓言
誓言(shì yá n):指誓师时所说的话。 胸膛(xiōng táng): 泛指胸部、 胸腔, 躯干的一部分, 在颈和腹之间。 嗥鸣(há o mí ng):(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shān jiàn):山间的水沟。 高粱(gāo liáng):一年生草本植物。
斑斓(bān lán):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灿烂多彩。 缠绕(chá n rà o):萦绕,回旋地束缚;纠缠,搅扰。 亘古(gèn gǔ):远古。 默契(mòqì ):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田垄(tián lǒng):分开田亩的土埂。 埋葬(má i zà ng):掩埋死人。引申为消灭。 镐头(gǎo tou):刨土用的工具。
疙瘩(gē da):一方面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 小硬块,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 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或否定。
第 5 课 黄河颂 气魄(qìpò ):比喻气势惊人,胆识过人,形容一个 人有领袖气质。 狂澜(kuá ng lá n):指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 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也可用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 动或大的动乱。 浊流(zhuóliú ):是一种富含悬浮固体颗粒的高密度 水流,其密度大于周围海水,在重力驱动下顺坡向下流 动。
早读套餐
第 1 课 邓稼先 元勋(yuán xūn):指首功;大功。亦指为建立新的 国家或某朝代立大功的人。 奠基(diàn jī): 给建筑物奠定基础。 比喻创建某种事 业。 选聘(xuǎn pìn):挑选聘用。 谣言(yá o yá n):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没有 公认的传说。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
【四清导航】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1-5课)早读手册 新人教版
![【四清导航】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1-5课)早读手册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be7bcf2e3f5727a4e9620e.png)
第一单元(1-5课)早读手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_____ 2.______ 3.______❶生难字。
菜畦.(qí) 桑葚.(shèn) 油蛉.(línɡ) 缠络..(chán luò) 斑蝥.(máo) 拥.肿(yōnɡ) 脑髓.(suǐ) 珊瑚..(shān hú) 竹筛.(shāi) 秕.谷(bǐ) 书塾.(shú) 倜傥..(tì tǎnɡ) 宿儒.(rú) 攒.成(cuán) 人迹罕.至(hǎn) 人声鼎.沸(dǐnɡ) 蝉蜕.(tuì) 盔.甲(kuī) 锡箔.(bó) 确凿.(záo) ❷多音字、形近字。
宿⎩⎨⎧(sù)宿儒(xiǔ)一宿(xiù)星宿攒⎩⎨⎧(cuán)攒成(zǎn)积攒 拗⎩⎨⎧(ǎo)拗断(ào)拗口(niù)执拗系⎩⎨⎧(xì)关系(jì)系绳 ⎩⎨⎧缚(fù)束缚博(bó)渊博搏(bó)拼搏❸词语积累。
①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②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③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儒,指读书人。
④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⑤对课:旧时学习词句和准备作诗的一种练习。
⑥倜傥:洒脱,不拘束。
⑦高枕而卧: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睡觉,比喻无所顾忌,现多比喻不加警惕。
❹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革命家。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杂文,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年级语文早读诵读材料大全
![七年级语文早读诵读材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ecb18b998fcc22bdd10d2a.png)
七年级语文早读诵读材料大全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七年级早读材料汇编一、励志短语晨风吹1、如果我的人生只可以选择三个词,那么,第一个词我想选择的叫作责任,第二个词我想选择的叫作辛苦,第三个词我想选择的叫作希望。
2、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是意志坚定的人心中怀有的信念。
3、人生的主流应是百折不挠的执着。
一旦目标确实,就义无反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不因暂时的成功而骄傲不前,也不因暂时的逆境不思进取,只是抱定一颗恒心努力不辍,这样的人生才会诞生大河奔流的气度与风范。
4、万事开头难,而坚持下去更不易。
有时候,坚持只有一个理由,而放弃却可以找到一百个借口。
坚持靠的是信念和韧性。
这韧性是筋,信念是骨。
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有了筋骨,就能顶天立地,百折不挠。
5、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能吸引财富、成功和快乐;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6、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处。
7、从前的错误可能就是将来的智慧,一个高成本的错误,蕴藏高回报的机会——别浪费错误。
8、微笑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特权,丧失了什么也不要丧失笑容,那是对自己和这世界的最美丽的祝福。
9、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人的一生就象是一座天秤,一端系的是现实,另一端系的是理想,而生命中的屡屡尝试与奋斗便是一次次地接近那平衡的支点。
1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1、有人说,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意思是一个人的短处会制约他的成功。
然而,换个角度看,那块最短的木版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加长”的。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12、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3、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部编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晨读资料
![部编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晨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7b5768960590c69fc37629.png)
说话和行动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却与众不同,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和内容,简洁明快。
4.【创作背景】臧克家于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5.【文章主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
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 回忆鲁迅先生1.【生难字词】(1)字音咳嗽.(sòu) 刊载.(zǎi) 深恶.痛绝(wù)碧波.(bō) 翘.首(qiáo) 高屋建瓴.(línɡ)驯.良(xùn) 胚.胎(pēi) 人才济.济(jǐ)炫.耀(xuàn) 字帖.(tiè) 津.津有味(jīn)校.对(jiào) 疙瘩..(gē da) 调羹..(tiáo gēng)(2)词义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悠然:悠闲的样子。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旷代:历时长久。
校对:查对、订正。
2.【作者名片】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3.【文题解说】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表明是一篇回忆人物的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9312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5.png)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月刊和《创造诗丛》,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4.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5.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著名女作家。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今属哈尔滨)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晨读晚记素材: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晨读晚记素材: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8193b68866fb84ae45c8de9.png)
晨读晚记·第一单元[学生用书见《晨读晚记》P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首联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之意。
其中“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着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思绪。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描绘诗人凭吊之处(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的自然环境。
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所描绘的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春意盎然的特点。
其中,“自”和“空”为互文,刻画出一种幽寂、静谧的意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渗入到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情,反映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
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
尾联中,诗人以满腔血泪叙事兼抒情,慨叹诸葛亮大业未就,病死军中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之“四人帮”196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由江青、张春桥指使,姚文元编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革”前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一直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主要成员,对“文革”的发动和打倒所谓“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1年,在林彪出逃并丧命之后,造反派起家的王洪文从上海上调中央,不久就和江青等三人结成联盟。
“四人帮”即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反革命集团。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早读手册:1-5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早读手册:1-5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b4ac0258fb770bf68a5525.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早读手册:1-5word 版语文 七年级下(配人教)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_____ 2.______ 3.______❶生难字。
菜畦(qí) 桑葚(shèn) 油蛉(línɡ)缠络..(chán luò) .........斑蝥..(máo) .....拥肿..(yōn ....ɡ)..脑髓(suǐ) 珊瑚(shān hú) 竹筛(shāi)秕谷..(bǐ) ....书塾..(shú) .....倜傥..(tì tǎn ......ɡ)..宿儒(rú) 攒成(cuán) 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ɡ) 蝉蜕(tuì) 盔甲(kuī)锡箔(bó) 确凿(záo)❷多音字、形近字。
宿 攒 拗⎩⎪⎨⎪⎧(ǎo)拗断(ào)拗口(niù)执拗系 ⎩⎪⎨⎪⎧缚(fù)束缚博(bó)渊博搏(bó)拼搏❸词语积累。
①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②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③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儒,指读书人。
④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⑤对课:旧时学习词句和准备作诗的一种练习。
⑥倜傥:洒脱,不拘束。
⑦高枕而卧: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睡觉,比喻无所顾忌,现多比喻不加警惕。
❹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革命家。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杂文,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早读材料第一单元【字词积累】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攒cuán 拗ǎo确凿què záo菜畦cài qí桑葚sāng shèn 轻捷qīng jié蟋蟀xī shuài 臃肿yōng zhǒng脑髓nǎo suǐ 相宜xiāng yí 书塾shū shú 方正fāng zhèng 博学bó xué蝉蜕chán tuì人迹罕至rén jìhǎn zhì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2《爸爸的花儿落了》衣襟yī jīn 肿胀zhǒng zhàn g花圃huā pǔ 骊歌lí gē 叮嘱dīng zhǔ 恐惧kǒng jù3*《丑小鸭》讪笑shàn xiào 嫉妒jí dù丑陋chǒulòu 来势汹汹lái shì xiōng xiōng4*《诗两首》瞬息shun xī幽寂yōu jì延绵yánmián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5《伤仲永》文言文词语积累【课课勾连】自并自为其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然父利其然也(这样)泯然众人矣(……的样子)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闻名、名声)【古今勾连】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以……为宾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客人)材贤于材人远矣(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才能)受受之天也(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鱼我所欲也》(接受)父异.焉(感到诧异)异.想天开(奇异)父利.其然也(图利)利.欲熏心(利益)并自为其名.(名字) 名.副其实(名声)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或.明或暗(有时)不能称.前时之闻(相称)称.心如意(合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一蹴而就.(成功)固.众人(本来)固.执己见(顽固)固.步自封(停止)【经典诵读】从百草园到位三味书屋(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位三味书屋(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
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二)爸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
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译文】金溪有个平民叫方仲永,世代从事于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i)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文】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有一天仲永忽然大哭要书写书具。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近借来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文】仲永立即书写诗歌四句,并且在诗后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团结宗亲作为诗的内容,(父亲)把他的诗传递给全乡的学识优秀的士人欣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他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同乡的人感到惊奇,渐渐的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讨取仲永的诗作。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通“攀”】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的,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
原文: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
【译文】我让他作诗,作出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传闻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方仲永的事,舅舅说:“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尽净,成为了普通的人。
”原文: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王先生说:方仲永的聪慧,是天生的。
他天生聪明,远胜过有才能的人。
原文: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他最终成为常人,是因为它受于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原文: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译文】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后天不教育,尚且成为平人;原文: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现在那些天生不聪明的人,本来是平人,后天又不接受教育,就能成为普通人了吗?【课外古诗】1.山中杂诗吴均(南朝·梁)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课外文言文】(一)王冕好学(节选)宋濂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②默记。
暮归,亡③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⑥,依僧寺以居。
夜潜⑦出,坐佛膝上,执策⑧映长明灯⑨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⑩若不见。
安阳韩性⑪闻而异⑫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⑬。
信卒,门人事冕如事信。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⑭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窃:偷偷地,暗中,私下。
②辄:总是(常常)、就。
③亡:丢失④挞:鞭打⑤曷:何,怎么⑥去:离开⑦:潜:偷偷地⑧执策:策通“册”,指书册;执:拿;这里指拿书。
⑨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⑩恬(tián):心神安逸。
⑪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⑫异:对……感到奇怪。
⑬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⑭被:通“披”。
15.或:有的人。
【译文】王冕,诸暨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进入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便默默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忘记了他的牛。
有的(人)牵着牛来责备(它)践踏了田地,(王冕的)父亲生气了,用鞭子打王冕,过后(他)仍然像以前(那样)。
(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像这样着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呢?”王冕因此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夜里偷偷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照着佛像前的灯光读它,读声朗朗一直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但是)心神安逸好像没有看见。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姓韩的大学者死后,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就像侍奉姓韩的大学者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赡养。
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帽子跟在车后。
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二)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1.少孤:少,年少;孤,丧父2.明:精通;懂得。
3.授:传授;教。
4.诸:所有的。
5.好:喜欢,爱好,喜好。
6.怪:对......感到奇怪。
7.索:索要。
8.承宫:东汉人。
9.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10.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11.樵薪:砍柴。
12执苦:干苦活。
13.庐:屋,此指书舍。
14.笞(chi).:用竹鞭鞭打。
15数:几。
16欲:想要,欲望。
17牧:放牧18拾:拾起19庐:房前。
【译文】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
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
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
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
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
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
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
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才精通了这本经书。
(三)颜回好学回⑪年二十九,发尽⑫白,蚤⑬死。
孔子哭之恸⑭,曰:“自⑮吾有回,门人益亲⑯。
”鲁哀公⑰问:“弟子孰⑱为⑲好⑳学?”孔子对⑴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⑵,不贰过⑶。
不幸短命死矣⑷,今⑸也则亡⑹,未闻好学者也。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释】(1)回:指孔子的弟子,颜回(2)尽:全部(3)蚤:早(4)恸:极度的哀伤(5)自:自从。
(6)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
益:(副词)更,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