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
质子重离子疗法对脑转移瘤的疗效论断
质子重离子疗法对脑转移瘤的疗效论断脑转移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至脑部形成的肿瘤。
由于脑部结构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脑转移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近年来,质子重离子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放疗技术,逐渐在肿瘤治疗领域崭露头角。
那么,它对于脑转移瘤的疗效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质子重离子疗法的原理。
质子和重离子射线在到达肿瘤部位时,能够释放出较高的能量,从而对肿瘤细胞造成更有效的杀伤。
与传统的放疗相比,这种疗法具有独特的物理学优势。
它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在治疗脑转移瘤方面,质子重离子疗法的优势逐渐显现。
由于脑部的神经组织对放射线的耐受性较低,传统放疗在治疗脑转移瘤时,往往会因为放射线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脑水肿等。
而质子重离子疗法能够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影响,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质子重离子疗法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针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研究发现,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然而,质子重离子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脑转移瘤患者。
在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对于体积较大、多发或者位置特殊的脑转移瘤,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质子重离子疗法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这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治疗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会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耐受能力。
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
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在癌症病人中发病率在15~30%,占颅内肿瘤的16%左右,我中心在应用伽玛刀治疗的各种颅内肿瘤中占23%,所以脑转移瘤在当今人类社会中,不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已成为对生命构成严重危险的主要病种。
脑转移瘤好发于40~60岁,脑转移瘤以幕上额、颞、顶、枕叶居多,次为幕下小脑半球。
转移瘤分为单发、多发和弥漫性三种,以多发常见。
脑转移瘤生长快,组织反应出现早且重,病程短,临床表现呈急性进展,未经治疗的病人自然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
脑转移瘤的原发癌灶,以肺癌最为常见,次为乳腺癌、胃肠道癌、泌尿系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
一、治疗效果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一般治疗2周~4周症状缓解,3月后肿瘤减小或消失,对肿瘤的控制率在90%以上,平均生存期为10~14月。
二、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放射外科(伽玛刀)对脑转移瘤治疗适应证的把握为:1.转移瘤的直径≤30mm,多发性转移灶,可首选伽玛刀治疗;2.转移瘤直径≥30mm的单发灶/或多发灶,可先行外科手术解除占位效应后,再行伽玛刀治疗;3.弥漫性转移瘤,首先行伽玛刀治疗,之后辅以全脑放疗;4.手术、放疗后复发的病例,一般选择伽玛刀治疗;三、治疗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脑转移瘤在伽玛刀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中占最大的百分比,我中心约为66%左右。
由于脑转移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具良好的靶向肿瘤治疗要求。
同时,脑转移瘤对射线剂量的要求不高,治疗后产生的放射反应/或损伤小。
弥漫性瘤灶,尤其是转移瘤呈现大小不一者,适宜于伽玛刀肿瘤后加用全脑放疗,以解决伽玛刀治疗的局限性。
伽玛刀非常适宜于治疗直径在30mm,肿瘤位于组织结构敏感区(功能区)者。
伽玛刀受每次照射总剂量的限制,否则组织反应严重,不利提高生存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须加用全脑放疗。
脑转移瘤并非都须行全脑放疗,全脑照射应尽量避免,保护大脑,尤其是敏感组织,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基础。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脑转移瘤【临床表现】脑内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临床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以肺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为顽固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而脑膜刺激征阴性,有时表现酷似脑卒中,预后差。
【MRI表现】(1)多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处的多发占位性病变,是特征性表现之一,单发病灶也可见。
瘤周多伴有明显水肿,即“小病灶、大水肿”,占位效应多明显。
不过至小脑的转移瘤可无明显水肿(系小脑的细胞外间隙紧密所致)。
(2)实性成分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多呈高信号。
中心常见呈长T1、长T2信号的坏死、囊变区,内壁多不光整,而外壁相对光整,囊壁多厚薄不均,有时还可见壁结节(图1)。
(3)病灶内出血常见于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甲状腺癌、肺癌及肾癌的转移,多呈T1WI上点片状高信号影。
来源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的脑转移还可出现弥漫性脑膜浸润,即癌性脑膜炎。
(4)在T2WI肿瘤表现为低或等信号者,多半是来源于胃肠道的黏液腺癌、骨肉瘤及黑色素瘤。
(5)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较多来源于腺癌的转移瘤在增强扫描时可见病变内缘细小毛刷样征象。
图1脑转移瘤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左颞叶皮髓交界处小囊性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等信号,瘤周重度水肿,呈“小病灶、大水肿”;C.DWI,病灶囊壁呈高信号,内部囊变及瘤周水肿呈低信号;D.冠状面T2 FLAIR,病灶囊壁呈等信号,囊变区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呈高信号,右额叶见片状水肿;E、F.增强扫描横断面,脑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环形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皮、髓质交界区的多发病灶,呈现“小病灶、大水肿”征象,占位明显。
增强扫描时肿瘤常因坏死、囊变呈现不均匀环形强化。
2.鉴别诊断(1)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的单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难鉴别。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通常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治疗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1. 手术:对于可以完全切除的脑转移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减少肿瘤的压迫和颅内压,并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放疗:放疗可以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高能粒子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对于不能手术的脑转移瘤或有复发倾向的患者,放疗通常是治疗的主要方式。
局部复发的脑转移瘤也可以使用放疗来控制病情。
3. 化疗:化疗是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通常用于控制脑转移瘤的生长和扩散,通常在手术或放疗后进行。
4.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或癌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脑转移瘤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传播来达到治疗目的。
除了上述主要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支持性治疗、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由于脑转移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进行定期的复
查。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直肠癌脑转移瘤是指原发癌肿位于直肠,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部形成的转移瘤。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可以移除脑部的转移瘤,但是手术并不能治愈直肠癌。
手术后,可能需要接受放疗或者化疗来预防复发。
2.放疗放疗可以通过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是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
3.化疗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但是化疗也可能导致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最小化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但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患者。
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发现直肠癌脑转移瘤后,应该积极治疗。
及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操作,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2.合理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症状。
3.注意休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
4.协助心理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患者不仅需要物理上的治疗,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面对病情和治疗过程。
总之,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患者和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营养和休息,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直肠癌该怎么如何更好的治疗,治疗方法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发生在肠道下端,具有生长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等特点,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直肠癌,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一、直肠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切除癌症部位,减少癌细胞的扩散和影响,达到治愈的目的。
虽然手术是初期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手术必须在直肠和括约肌之间的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进行。
脑转移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转移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注意心理护理:
那转移瘤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心理调节,平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经常紧张和焦虑,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并且鼓励患者摆脱顾虑,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规律:
脑转移瘤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的吃一些应季蔬菜和水果,有效地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吃青菜、生果,能够保持大便通畅,对脑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另外不能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油腻的食品。
三、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
脑转移瘤的患者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果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要引起重视,最好应该经常测量血压或者血糖,避免引起炎症的并发症,会影响到脑转移瘤疾病的治疗。
四、注意个人卫生: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生理卫生,保持头部的清洁,并引起局部感染和有脓疮的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皮肤健康,甚至会引起继发性感染。
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该将头发剃光,方便疾病的治疗,并且预防继发性感染。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
脑转移瘤的GPA(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系统性工具。
GPA评分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四个因素来进行评估:
1.年龄(Age): GPC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四个年龄组,分别是
≤18岁、18-64岁、65-74岁和≥75岁。
2.Karnofsky 分数(KPS):Karnofsky 分数用于衡量患者的日常
生活能力和功能状态。
评分范围从0(无生存能力)到100(正常生活能力)。
GPC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三个KPS子组,分别是70-100、60-70和10-50。
3.外周胃苷酸脱氢酶(Extracranial Metastases):此因素衡量患
者的肺、肝、骨骼和其他器官的转移情况。
GPC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分别是无外周转移和有外周转移。
初次诊断与脑转移之间的时间间隔(Interval from primary cancer diagnosis to brain metastases):此因素衡量原发癌症的诊断和脑转移的时间间隔。
GPC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分别是≤14个月和>14个月。
GPA评分标准将这些因素的组合分数与预后风险相关联。
总体评分范围从0到4,较高的得分表示较好的预后。
请注意,GPA评分标准是一种供医生参考的工具,不应仅依靠该评分来决定治疗方案。
医生还将考虑其他因素,如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患者的治疗意愿等来确
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质子重离子医治对脑转移瘤的疗效辨识
质子重离子医治对脑转移瘤的疗效辨识脑转移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部形成的肿瘤。
这种情况对于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癌症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放疗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它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究竟有怎样的疗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原理。
质子和重离子都属于粒子射线,它们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在特定的深度释放出大部分能量,形成一个高剂量的“布拉格峰”。
与传统的光子放疗(如 X 射线、γ射线)相比,这种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得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对于脑转移瘤患者来说,保护正常的脑组织至关重要。
因为脑部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一旦正常组织受到过多的辐射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认知障碍、癫痫、神经功能缺失等。
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精准性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正常脑组织的影响,从而减少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也为质子重离子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提供了证据。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显示,与传统放疗相比,质子重离子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特别是对于那些肿瘤体积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然而,质子重离子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脑转移瘤患者。
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之前接受过的治疗等。
对于一些较大的、多发的脑转移瘤,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治疗的,可能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或者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另外,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这也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治疗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是指其他部位的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部的肿瘤。
脑转移瘤的GPA评分标准(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是一种用于评估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系统评分方法。
它通过考虑患者的年龄、KPS评分、脑转移瘤的数量和控制状态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级,从而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效果。
一、年龄(Age)年龄是评估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GPA评分标准,将年龄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 50岁;2. > 50岁且≤ 60岁;3. > 60岁且≤ 70岁;4. > 70岁。
二、KPS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是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活动水平的指标,也是预测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KPS评分范围从0到100,根据GPA评分标准,将KPS评分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 90分;2. 70-80分;3. 50-60分;4. < 50分。
三、脑转移瘤数量(Number of Brain Metastases)脑转移瘤的数量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GPA评分标准,将脑转移瘤数量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单发转移瘤;2. 2-4个转移瘤;3. 5-9个转移瘤;4. ≥ 10个转移瘤。
四、脑转移瘤控制状态(Control of Brain Metastases)脑转移瘤的控制状态是指脑转移瘤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GPA评分标准,将脑转移瘤控制状态分为以下两个等级:1. 转移瘤得到完全控制;2. 转移瘤未得到完全控制。
通过对以上四个因素的评估,可以得到脑转移瘤GPA评分。
根据不同的分数,可以将患者分为以下四个预后组:1. GPA 3.5-4:预后良好,生存期较长;2. GPA 2.5-3:预后中等,生存期中等;3. GPA 1.5-2: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4. GPA 0-1:预后极差,生存期极短。
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脑转移瘤要点
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脑转移瘤要点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Chinese Guideline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umors)是中国肿瘤学会首次发布的一份全面综合的临床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肿瘤诊疗指南。
其中,“脑转移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本文将通过超过1200字的篇幅,从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介绍脑转移瘤的要点。
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包括:局部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颅内高压症状、癫痫等。
但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准确的诊断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脑转移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脑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脑MRI是目前诊断脑转移瘤最常用的手段,对于病灶数目、大小、位置和转移途径等都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脑脊液检查可以作为确诊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细胞学检查、蛋白电泳和检测脑转移瘤特异性标志物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手段,通过活检和手术切除等方式获得病理组织学特征。
治疗脑转移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单发、局限性和可切除的脑转移瘤。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
化疗则是针对原发癌症部位进行的系统治疗,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的患者有重要作用。
对于未来可能发生脑转移瘤的高危患者,预防性脑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也可以考虑。
除此之外,对于治疗脑转移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和对并发症的治疗等。
对病因的治疗是指对原发癌症部位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原发癌症,减少脑转移瘤的发生和复发。
对症治疗则是针对脑转移瘤症状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对并发症的治疗则是指针对因脑转移瘤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治疗,例如颅内高压、癫痫、脑水肿等。
总之,脑转移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脑瘤与脑转移瘤
第一节脑瘤及脑转移瘤脑瘤及脑转移瘤又称颅内肿瘤,是指生长于颅腔内的新生物。
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于颅内的脑膜、脑、神经、血管、颅骨及脑的附件,如脉络丛、脑垂体、松果体等,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扩散而来称为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其中原发性脑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的80%~90%,椎管内起源的肿瘤约占10%~20%。
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国外为4~5/10万,我国为4~9/10万。
在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男性肿瘤的第8位,女性肿瘤中的第10位。
发病的性别差异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1.5:l,但是在不同类型肿瘤的性别比例不一,除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女性多于男性外,其他均以男性多见,尤其是各种胶质瘤更明显。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约85%见于成年人,好发年龄在30~50岁。
在成人,恶性的颅内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居全身各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儿童中因为其他的肿瘤相对较少,发病率相对较高,约为7%左右,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2种严重肿瘤。
在一般的尸体解剖材料中脑瘤大约占1.3%~20%,其中以胶质瘤为多(约为30.4%),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等依次减低。
成人大多为大脑的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转移瘤及听神经瘤等。
儿童则多为小脑的星形细胞瘤,小脑中线的髓母细胞瘤,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蝶鞍部的颅咽管瘤等。
颅内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机会最多,其后依次为蝶鞍区、小脑(包括小脑蚓部)、桥小脑角、脑室内、脑干内。
年龄与肿瘤发生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的颅内肿瘤位于幕上,多为成年人;而位于幕下的肿瘤不足1/3,其中儿童过半数。
不同的肿瘤有其好发部位,如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质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好发于脑室壁,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内,神经鞘瘤好发于桥小脑角,脊索瘤好发于鞍上区等。
临床上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推测肿瘤的性质。
颅内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只是在个别的肿瘤中,其病因有一定的线索,如血管网状细胞瘤有家族多发现象,推测与遗传因素有关。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一)
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一)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引言脑转移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GPA评分标准应运而生。
GPA评分标准概述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是基于四个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的,包括:年龄、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评分、原发癌部位以及脑转移瘤数目。
以下是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的具体细节:•年龄:–< 50岁:10分–50-59岁:8分–60-69岁:6分–70-79岁:4分–=80岁:2分•KPS评分:–90-100:10分–70-80:7分–50-60:4分–< 50:2分•原发癌部位:–未知原发癌或非小细胞肺癌:0分–乳腺癌:分–肾癌和结直肠癌:2分–前列腺癌、悬麟细胞肺癌或其他来源:1分•脑转移瘤数目:–单发:4分–2-3发:分–= 4发:0分以上四个因素的得分相加即为患者的GPA评分,最高得分为20分,最低得分为0分。
GPA评分标准的意义GPA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脑转移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根据GPA评分,可以将患者分为四个不同风险级别:•高风险:GPA < 分•中等风险: <= GPA < 分•低风险: <= GPA < 分•很低风险:GPA >= 分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应用GPA评分标准,我们可以为脑转移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对脑转移瘤GPA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质子重离子治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鉴识
质子重离子治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鉴识脑转移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转移到脑部形成的肿瘤。
这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近年来,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放疗技术,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逐渐崭露头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质子重离子治疗。
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都属于粒子治疗,它们与传统的光子放疗(如 X 射线、γ 射线)不同。
传统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因为光子在穿透组织的过程中能量不断释放,形成“散射”。
而质子和重离子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形成独特的“布拉格峰”,即能量大部分集中在肿瘤部位释放,从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那么,质子重离子治疗对于脑转移瘤究竟有哪些疗效呢?一方面,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由于其能量精准聚焦的特点,可以给予脑转移瘤更高的照射剂量,从而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对于一些体积较小、位置较深或者靠近重要神经结构的脑转移瘤,传统放疗可能因为剂量限制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质子重离子治疗则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另一方面,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降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脑部是人体最为精密和重要的器官之一,正常脑组织对于放疗的耐受性相对较低。
传统放疗可能导致放射性脑坏死、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质子重离子治疗由于对正常脑组织的保护更好,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质子重离子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单发或寡转移的脑转移瘤患者,质子重离子治疗后的局部控制率较高,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同时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然而,质子重离子治疗脑转移瘤也并非完美无缺。
其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患者的应用。
而且,目前对于一些复杂的脑转移瘤病例,如多发、大体积或者伴有广泛脑水肿的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脑转移瘤的诊治共识
脑转移瘤 男性,50岁,右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半年
乳腺癌脑膜、板障多发转移瘤 女性,40岁
肺癌并脑转移
增强扫描是必需的.
白质水肿.
多发转移瘤.
1
2
3
4
2
多发性脑转移瘤
肺癌脑转移瘤CT平扫
肺癌脑转移瘤MR平扫及增强扫描
肺癌脑转移
转移瘤 Matastasis
肺癌脑转移
转移瘤 Matastasis
03
几乎都是通过血行性转移
01
80%分布于大脑,15%小脑,5%于脑干
04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多育的土壤”学说(Delattre)
某组织(如脑、骨)具有支持某器官转移灶生长的特性,而对其它器官不具有
亲脑性癌:如肺癌、黑色素瘤
亲骨性癌:如乳癌、前列腺癌
二、脑转移瘤的诊断
脑转移瘤可发生在患原发肿瘤病程中的任何时间,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症状与体征。
03
脑转移病程
血行转移:常见有肺癌,乳癌,肾癌等;
蛛网膜下腔种植播散:髓内肿瘤,室管膜瘤等;
直接蔓延:鼻咽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头皮癌等;
淋巴转移:肿瘤细胞沿脊神经或颅神经周围的淋巴 间隙进入脑脊液循环入颅或通过椎静脉侵入颅内。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70%以上是多发的
02
最常见于灰白质交会处和大脑中A分布区,倾向脑A未端区
女43岁,转移瘤伴脑水肿。
女43岁,转移瘤伴脑水肿。
CT示右上肺癌,
颅脑CT 未见异常
颅脑MRI示脑膜增厚,T1弧线状强化
吴某,肺癌,脑膜转移
MRI矢状T1相,球后脑膜增厚,线状强化。(伴双眼复视,右眼内斜视)
颅脑MRI示脑膜增厚T2 弧线状强化
脑转移瘤
诊断检查
• 3.CT和MRI扫描 CT扫描显示脑内单发或多发的
异常密度影,边界多较清晰,大病灶者可有低密 度坏死区或高密度出血灶,周围有较严重水肿。 增强后实体部分明显强化。MRI在T1加权上多呈低 信号,T2加权上多呈高信号。增强后的形态变化 与CT增强所见大致相仿。MRI为目前检测脑转
移瘤最佳的确诊手段。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 最常见途径:血行转移。
• 最常见部位:脑内灰白质交界,该处以下区域 血管管径变细,狭窄的血管内血流变慢,易形 成瘤栓。 • 以额、颞、顶叶多见,枕叶少见。
• 脑转移瘤的分布与其重量(及血流量)有关, 约 80% 的脑转移位于大脑半球, 15% 在小脑, 5%在脑干。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癫痫的护理
• 病情观察
• 严密观察发作时病人生命征、神志、瞳孔变化, 注意有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减慢或暂停 、瞳孔散大、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观察发 作的类型,发作的持续时间及次数。发作停止后 意识是否完全恢复,有无头痛、疲乏或自动症。 发作时有无外伤等。
癫痫的护理
• 选择有效控制发作的药物:①地西泮 (安定)为首选药物。立即按医嘱缓 慢静脉注射地西泮,成人10-20 mg,儿 童0.3-0.5 mg/kg,复发者可在15分钟后 重复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如出 现呼吸变浅、昏迷加深、血压下降, 宜暂停注射;
• 主要为防止外伤及窒息。告知病人有前驱症状时 立即平卧,避免摔伤。 • 癫痫发作时切勿用力按压病人身体,以防骨折和 脱臼。 • 保持呼吸道通畅:安置病人于头低侧卧位,下颌 稍向前,解开衣领和腰带,取下假牙。及时使用 牙垫,或开口器、筷子、纱布、小布卷等置于病 人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唇和颊部 咬伤。及时吸出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必要时行 气管切开。缺氧者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及时 给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是成人当中最常见的颅内肿瘤。
脑转移瘤在颅内肿瘤中的占比,远远超50%。
体部恶性肿瘤当中,10~30%的成人和6~10%的儿童,都会出现颅内转移。
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原因有二:其一,MRI检测小转移瘤的能力有所提高;其二,全新的治疗措施,能更好地控制住脑外疾病。
最常引起成人脑转移的原发性肿瘤,是上皮细胞癌。
包括:肺癌、乳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素瘤。
同时,前列腺癌、食管癌、口咽癌、非黑素瘤性皮肤癌,较少转移到脑部。
儿童最常见的脑转移瘤来源,是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
死于肺癌和死于乳腺癌的患者中,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分别高达64%和21%,有研究这样表明。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脑内转移的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全新的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曾几何时,氟尿嘧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唯一可用药物。
而现今,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6~7个月提高至24个月以上,有报道认为)。
但是,结直肠癌脑转移的发病率仍然较低,在一项病例系列研究中只有2.3%,且通常是晚期表现,患者大多都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特别是肺部。
积极治疗后的结局仍然很差很差。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脑内转移的总发病率为16~20%。
但是,某些分子亚型发生脑转移瘤的倾向是增加的,包括:存在EGFR突变、ALK重
排、HER2突变者。
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脑转移机制是血行播散。
转移瘤通常正好位于灰白质交界处,此处血管细小,使得肿瘤细胞能成功扎堆滞留。
另外,
不同的原发肿瘤可能倾向于脑内的不同区域转移。
例如,
盆腔(前列腺和子宫)、胃肠道和乳腺的肿瘤,更常转移至颅后窝,而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在所有区域呈现均等分布。
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头痛
40~50%的脑转移瘤患者会出现头痛。
存在多个病灶或颅后窝转移性病灶时,头痛的发生率更高。
虽然经典的清晨头痛少见,但该症状高度提示脑转移瘤。
77%的此类头痛类似于紧张型头痛,9%类似于偏头痛,14%类似于其他类型。
头痛通常位于双侧额部,但病灶同侧更严重。
在约半数的患者中,头痛是最严重的症状。
与紧张型头痛相比,32%的脑肿瘤头痛患者在弯腰时头痛加重,40%出现恶心或呕吐。
增高胸内压的动作,可能也会加重头痛,如,咳嗽、打喷嚏、憋气动作。
可能提示头痛患者存在脑肿瘤的特征包括:
①恶心、呕吐、头痛特征不同于以往、
②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异常、
③随体位改变而加重。
→轻偏瘫是最常见的主诉,除头痛之外。
→认知功能障碍
30~35%的患者主诉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心境或人格改变。
→癫痫发作
10~20%的患者主诉新发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几乎只与幕上疾病有关。
→脑卒中
另有5~10%的患者因脑卒中而紧急就诊,原因包括:转移瘤内出血、高凝状态、肿瘤浸润、压迫动脉或肿瘤细胞栓塞。
黑素瘤、绒癌、甲状腺癌、肾癌的颅内转移,特别容易引起出血。
影像学检查
增强MRI,是诊断脑转移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特征包括:
多发、边界清楚、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大片儿的血管源性水肿
活检
脑转移瘤诊断存疑时应行活检。
乳腺癌患者,存在以硬脑膜为基底的单个病变时尤其难以诊断,因为他们的脑膜瘤发病率增高。
肿瘤下脑水肿和病灶边缘不规则,可能会提示硬脑膜转移瘤而非脑膜瘤。
但可能需要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才能明确诊断。
原发灶不明的肿瘤
活检证实存在脑转移瘤,但原发灶不明的患者,应将肺部作为评估重点。
60%以上的此类患者有原发性肺癌,或来自其他原发肿瘤的肺内转移。
其他较常转移至脑部的癌症包括:黑素瘤、结肠癌,而25~30%的脑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不明。
1/4~1/3患者可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原发部位。
其他患者在影像学诊断中应首先行胸部CT扫描,因为CT可显著提高肺肿瘤的检出率。
后续也应进行腹部和盆腔CT扫描以及骨扫描,以确定转移的范围。
PET,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检查,可识别原发肿瘤,或发现其他更易活检的转移灶。
转移瘤数目
来自乳腺癌、结肠癌、肾细胞癌的颅内转移,更常为单发瘤;
而肺癌、恶性黑素瘤患者,更有可能发生多发性转移瘤。
治疗
针对某些患者中,激进的局部治疗(手术、伽玛刀)都能有效缓解"脑转移癌"患者的症状。
最强的提示生存期较长的因素包括:好的体力状态、年龄<65岁,已经得到控制的颅外疾病。
潜在的肿瘤组织类别和基因分型,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预测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已经涌现出了更加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法。
针对大部分脑转移癌患者,手术和放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
那些一般状态很差的、或因为肺癌等脑外疾病而预估的寿命较短的患者,则必须依据患者个体倾向性、转移癌带来的负担和可获得的其它全身治疗手段,而必需进行个体化的选择:或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或支持治疗。
几种针对预防和减缓全脑放疗后神经认知障碍的策略正在研究当中,鼓励患者加入到此类的临床试验中。
我们建议在全脑放疗期间以及之后的6个月服用美金刚治疗 (Grade 2C)。
尽管在此种场合中,美金刚的效果比较普通,但是因为此药耐受良好,且在全脑放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治疗中,一直还没有更好的神经保护药物替代美金刚。
复发疾病的治疗选择包括再次放疗,特殊患者可给予手术治疗,以及全身治疗。
改善症状的治疗,对所有脑转移癌患者都至关重要。
皮质类固醇应当用来控制瘤周水肿。
瘤周水肿
围绕脑瘤周围的血管源性水肿,明显了加剧了患者的病残程度,
要联合其它措施一起进行治疗这个水肿。
应当评估瘤周水肿的体征和症状,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糖皮质激素。
影像检查上显示的水肿的程度,必须与临床症状一起来解释,并不是所有的水肿都需要治疗。
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来治疗瘤周水肿。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症状性瘤周水肿的主流药物。
这是因为,地塞米松效力很强,且缺乏盐皮质激素活性,从而通常作为首选。
①中~重度的脑水肿的患者,通常地塞米松的初时剂量是10mg,继而4mg/次,每日4次;或8mg/次,每日2次。
小剂量地塞米松(4~8 mg/日)可用于轻~中度症状的患者。
②大多数无症状的患者不需要使用类固醇,尽管,有大量脑水肿的患者需要临床判断,特别是当抗肿瘤治疗有可能使水肿恶化,以及存在着后颅窝肿瘤时。
为了减少并发症,随后的剂量应当修改至最低的必要剂量来控制症状。
减药成功的可能性和逐渐减药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潜在肿瘤的状态、同步的治疗、类固醇治疗的持续时间。
③使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潜在的并发症,需要得到恰当的关注,例如,口服洛赛克来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
那些对类固醇无反应,或产生了类固醇相关并发症的瘤周水肿患者,使用贝伐单抗可能有用。
具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在等待地塞米松起作用时,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例如,甘露醇等)来降低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