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的干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

群失衡的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

究对象。患者均在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1个月,留取治疗前

后新鲜粪便样本,并采用16SrRNA细菌检测技术鉴定肠道菌群。结果患者经过治

疗后其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没有发生改变,菌群的多样性增高。在门水平上,厚壁

菌门丰度增高,而变形菌门的丰度下降。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在常规治疗中添加益生菌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枯草芽胞杆菌;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慢性肠道疾病,可分为克罗恩病(CD)和溃

疡性结肠炎(UC)[1]。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黏液脓血便、腹泻以及腹痛等,且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在大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且多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2]。

[3]。该病的发病原因涉及多个因素,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肠道菌群

因素等。本研究通过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的方式,观察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

道菌群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0名轻、中度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平均年龄(46.7±3.13)岁。病情程度:轻度11名,中度9名。Mayo评分4~7分。

1.2治疗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患者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黄连9g,黄芩、黄柏各6g,栀子4g,干姜、大枣各6g,在我院煎药室统一煎煮,100mL/袋,1

袋/次,2次/d,早晚饭后温服,疗程1个月。在入院时收集患者治疗前的新鲜粪

便样本,在出院随访1个月时再次收集患者治疗后的新鲜粪便样本,所有样本于

-80℃冰箱保存。

1.3菌群检测及分析

粪便样本采用16SrRNA细菌检测技术进行鉴定,并对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两

组样本进行菌群差异分析。(1)16SrRNA细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GraphPadPrism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对菌群丰度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

态分布的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菌群多样性与丰富度比较

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chaos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158.1±42.1vs167.1±24.9,t=0.2949,P=0.772),simpson指数变化具有统计

学意义(0.41±0.19vs0.75±0.08,t=2.3050,P=0.0349)。

2.2菌群结构分析

首先对患者治疗前后菌群结构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即Anosim相似性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100,P=0.0160),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

比性。

3讨论

黄连解毒汤的组成最早记载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一直到唐代王煮

撰写的《外台秘要》中才有了明确的方名。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之一,

由黄答、黄连、黄柏和桅子组成,四味药均为苦寒之品。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其主治是三焦火毒炽盛症,主症为身大热,烦躁不安,神昏澹语;或见外科疮痈疗疖伴有红肿热痛者,治疗外感邪气入里化火之热盛者。《成方便读》关于黄连解毒汤记载:能治疗一切火邪,表里俱盛,或口燥咽干,狂躁烦心,或见大热干呕,错语不眠,或吐血,热盛发斑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UC患者经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没有发生改变,而菌群的多样性增高。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丰度增高,变形菌门的丰度下降。

参考文献:

1.

吴毅娟,郭海霞,孙兴红,张相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及其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7[2021-06-29].

2.

[2]李玉丽,袁振仪,谭周进.泄泻证候相关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2021-06-29].

3.

解莹,李岩.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J/OL].中国免疫学杂志:

4.

[4]苏玉桃,邵礼成,林凤英.综合康复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改善、满意度及情绪变化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03):727-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