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合集下载

小学生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三篇】

小学生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三篇】

【导语】芬芳袭⼈花枝俏,喜⽓盈门捷报到。

⼼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

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中培养能⼒,在总结中不断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三篇】》供您查阅。

【第⼀篇】1、在1到500的全部⾃然数中,不是7的倍数,也不是9的倍数的数共有多少个? 2、六年级⼀班有45名同学,每⼈都参加暑假体育培训班,其中⾜球班报25⼈,篮球班报20⼈,游泳班报30⼈,⾜球、篮球都报者有10⼈,⾜球、篮球都报者有12⼈。

问三项都报的有多少⼈? 3、某校六年级⼆班有49⼈参加了数学、英语、语⽂学习⼩组,其中数学有30⼈参加,英语有20⼈参加,语⽂⼩组有10⼈参加,⽼师告诉同学既参加数学⼜参加语⽂⼩组的有3⼈,既参加数学⼜参加英语和既参加英语⼜参加语⽂的⼈数均为质数,⽽三种全参加的只有1⼈,求既参加英语⼜参加数学⼩组的⼈数。

4、某班同学参加升学考试,得满分的⼈数如下:数学20⼈,语⽂20⼈,英语20⼈,数学、英语两科满分者8⼈,数学、语⽂两科满分者7⼈,语⽂、英语两科满分者9⼈,三科都没有得满分者3⼈。

问这个班最多多少⼈?最少多少⼈? 5、向50名同学调查春游去颐和园还是去动物园的态度,赞成去颐和园的⼈数是全体的35 ,其余不赞成;赞成去动物园的⽐赞成去颐和园的学⽣多3⼈,其余不赞成,另外对去两处都不赞成的学⽣数⽐对去两处都赞成的学⽣数的13 多1⼈,同时去颐和园和去动物园都赞成和都不赞成的学⽣各有多少⼈? 6、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 7、*出了两道数学题,全班40⼈中,第⼀有30⼈做对,第⼆题有12⼈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

(1)第2题对第1题不对有⼏个⼈? (2)两题都不对的有⼏⼈? 8、每边长为10厘⽶的正⽅形纸⽚,正中间挖⼀个正⽅形的洞,成为宽1厘⽶的⽅框,把五个这样的⽅框放在桌⾯上,成为如的图案。

问桌⾯上放这些⽅框盖住部分的⾯积是多少平⽅厘⽶? 9、⼀次数学竞赛都是填空题,⼩明答错的恰是题⽬总数的14 ,⼩亮答错5题,两⼈都答错的题⽬的总数的16 ,已知⼩明,⼩亮都答对题⽬超过了试题总数的⼀半,则他们都答对了多少道题? 10、在1到1998的⾃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3或7整除的数有多少个?【第⼆篇】1、全班有46名同学,仅会打乒乓球的有18⼈,会打乒乓球以及会打⽻⽑球的有7⼈,不会打乒乓球⼜不会打⽻⽑球的有6⼈,问,仅会打⽻⽑球的有多少⼈? 2、电视台向100⼈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62⼈看过2频道,34⼈看过8频道,11⼈两个频道都看过。

小学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题

小学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题

小学奥数计数之容斥原理练习题1.一个班有45个小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人.3.在1~100的自然数中,是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的数有个.4.某区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为人.5.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17人,会游泳的14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4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人.6.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个.7.在1至10000之间既不是完全平方数,也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整数有个.8.某班共有30名男生,其中20人参加足球队,12人参加蓝球队,10人参加排球队.已知没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队,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有6人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蓝球队,有2人既参加蓝球队又参加排球队,那么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排球队的有人.9.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10.在100个学生中,音乐爱好者有56人,体育爱好者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最少有人,最多有人.【篇二】知识要点:排队问题: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丽丽都排第6,这个排共有几个人?这里丽丽被重复数了两次,有时我们也把这类问题叫重叠问题。

[例1]洗好的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多少个夹子?分析:两块手帕有一边重叠,用3个夹子。

三块手帕有两边重叠,用4个夹子,我们发现夹子数总比手帕数多1,所以8块手帕就要用9个夹子。

[例2]把图画每两张重叠在一起钉在墙上,现在有5张画要多少个图钉呢?分析:每排两张画要6个图钉,每排三张画要8个图钉,每排四张画要10个图钉。

能够看出,图画每增加一张,图钉就要增加2颗,那么5张画要12个图钉。

1.有两块木板,一块长72厘米,另一块长56厘米,如果把两块木板重叠后钉成一块木板,重叠部分是20厘米。

四年级下册奥数第35讲 容斥问题

四年级下册奥数第35讲   容斥问题

第35周容斥问题专题简析:容斥问题涉及一个重要原理一一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地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右图所示),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是N a 十Nb- Nab。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了?请举手!”有37人举手。

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了?请举手!”有42人举手。

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

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练习一:1、五年级有122 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

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 人,数学成绩优秀的有87 人。

语文、数学成绩都优秀的有多少人?2、四(1)班有54 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 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 人,每人至少订种读物。

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

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例2:城中小学选出1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和数学比赛,结果每人都获奖。

其中有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作文比赛获奖的有5 人,求数学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练习:1、一个班有55 名学生,他们分别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和《中国少年报》。

其中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32 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15 人,求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有多少人?2、四(1)班有40 个学生,有19 人参加了数学和科技两个兴趣小组。

其中有11人两个小组都没参加,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求有多少人参加了科技小组?3、在四年级96 个学生中调查会下中国象棋和围棋的人数。

调查结果显示:有78人会下中国象棋,有24 人两样都会,还有12人两样都不会。

求会下围棋的有多少人?例3: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练习:1、一个旅行社有36 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 人,会法语的有18 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 人。

奥数 容斥原理(例题+详解)

奥数 容斥原理(例题+详解)

容斥原埋在很多计数问题中常用到数学上的一个包含与排除原理,也称为容斥原理.为了说明这个原理,我们先介绍一些集合的初步知识。

例1、桌上有两张圆纸片A、B.假设圆纸片A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圆纸片B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这两张圆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则这两张圆纸片覆盖桌面的面积由容斥原理的公式(1)可以算出为:|A∪B|=30+20-10=40(平方厘米)。

例2、求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

分析解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在一串连续自然数中能被给定整数整除的数的个数规律是:在n个连续自然数中有且仅有一个数能被n整除.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在1至100中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为33个,被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14个,而其中被3和7都能整除的数有4个,因而得到解:设A={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B={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被7整除的数},则A∩B={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被21整除的数}。

∵100÷3=33…1,∴|A|=33。

∵100÷7=14…2,∴|B|=14。

∵100÷21=4…16,∴|A∩B|=4。

由容斥原理的公式(1):|A∪B|=33+14-4=43。

答: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的数有43个。

例3、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分析如果在1~100的自然数中去掉5的倍数、6的倍数,剩下的数就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即问题要求的结果。

解:设A={在1~10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数},B={在1~100的自然数中6的倍数的数},数.为此先求|A∪B|。

∵100÷50=20,∴|A|=20又∵100÷6=16…4,∴|B|=16∵100÷30=3…10,∴|A∩B|=3,|A∪B|=|A|+|B|-|A∩B|=20+16-3=33。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容斥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容斥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容斥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容斥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汁数时要求注意无一重复无一遗漏,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U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LI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乂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常见的容斥问题有两者容斥、三者容斥两种。

数量关系:AUB = A+B - AABAUBUC = A+B+C - AAB - BAC - CAA + AABAC解题思路和方法: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U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L1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乂无重复。

可画文氏(韦恩)图来解题。

例题1:有两块木板各长50厘米,把两块木板钉成一块长木板,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长8厘米。

钉成的木板长 ____ 厘米。

解: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应用能力。

解决重叠问题时,要注意重叠的部分不能重复计算。

2、两块木板一共长50+50二100 (厘米),如果钉在一起,说明原来的两个8厘米变成了一个8厘米,这样钉成的木板比100厘米少了8厘米,所以钉成的木板长100-8=92 (厘米)。

例题2:有两张各长20厘米的纸条,粘贴在一起后的总长是36厘米,那么重叠部分长()厘米。

A、2B、4C、8D、16解:1、此题考查孩子的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孩子没有进行画图理解,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思考,没有找到总长度与重复部分长度之间的关系,在后面计算时出现错误。

2、两张纸条如果没有重叠,那么一共长20 + 20=40 (厘米),而重叠后的长度是36 厘米,短了40 —36=4 (厘米),说明重叠部分的长度是4厘米。

选择B。

例题3:某班在短跑、投掷和跳远三项检测中,有4人三项都未达到优秀,其他人至少有一项是优秀,下表是得优秀的情况,这个班共有多少人?解:根据题意画图2、我们可以先算出19+20+21二60 (人),但是这里有被重复算的和漏算的,我们要注意减去重复的部分,加上漏算的部分。

小学奥数总复习第七讲《容斥原理》练习

小学奥数总复习第七讲《容斥原理》练习

1、先包含——A +B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2、再排除——A +B -A ∩B小学奥数总复习第七讲《容斥原理》练习容斥原理1:两量重叠问题计算公式:A ∪B=A +B-A ∩B说明:A ∪B 读作:“A 并B ”,表示A 、B 情况的总和。

A ∩B 读作:“A 交B ”,表示A 、B 的公共部分。

容斥原理2:三量重叠问题计算公式: 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说明:A ∪B ∪读作:“A 并B 并C ”,表示A 、B 、C 情况的总和。

A ∩B ∩C 读作:“A 交B 交C ”,表示A 、B 、C 的公共部分。

1、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各长130厘米,中间钉在一起后成了一块长木板,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时10厘米,长木板的长度是多少?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

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3、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在40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31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人?4、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

问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5、某班共有42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1人,参加陶艺小组的有15人,有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这个班既没参加美术小组也没参加陶艺小组的有多少人?6、三(2)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读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7、校运动会上,四个年级共有118人参加跑步比赛。

其中一、二年级共有70人参加,一、三年级共有65人参加,二、三年级共有59人参加。

问:四年级有多少学生参加跑步比赛?8、某校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128名学生,一班和二班共有89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7人。

三年级各班有多少名学生?A ∩C A ∩B ∩C B ∩C A ∩B 图中小圆表示A 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重叠部分A ∩B 、 B ∩C 、 A ∩C 重叠了2次, A ∩B ∩C 重叠了3次。

小学奥数《容斥原理》

小学奥数《容斥原理》
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 已知家中有空调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
有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容斥原理
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是 多少?(2)两种报纸 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一个班有4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5人, 订阅《今日少年报》的有10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6人。
二.有100位旅客,其中有10人既不懂英语又不 懂俄语,有75人懂英语,83人懂俄语,问既 懂英语又懂俄语的有多少人?
三.求不超过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3、5中任 何一数整除的数的个数。
一个俱乐部里,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 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 人,都会下的有30人。这个俱乐部里有多少人?
. 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 的有19人,会游泳的有25人,既会骑 又会游泳的有7人,既不会骑自行车 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
例4. 某年级的课外小组分为美术、音乐、手 工三个小组,参加美术小组有20人,参加音 乐小组有24人,参加手工小组有31人,同时 参加美术和音乐两个小组有5人,同时参加音 乐和手工两个小组有6人,同时参加美术和手 工两个小组的有7人,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 人,这个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 A类或B类或C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 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 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 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一.四(1)班有40个学生,其中25人参加数学 小组,23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9个人两个小 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 有参加?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知识点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知识点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知识点容斥原理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 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

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

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

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分析与解答: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

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

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

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分析与解答:已知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可以求出只答对第一题的有25-15=10人。

又已知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用只答对第一题的人数,加上答对第二题的人数就得到至少有一题答对的人数:10+23=33人。

所以,两题都答得不对的有36-33=3人。

例3: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答:要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应先求出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人数:56-25=31人,再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28+27-31=24人。

例4: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答: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减去5或6的倍数的个数。

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100÷5=20个,6的倍数有16个(100÷6=16……4),其中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即5和6的公倍数)的数有3个(100÷30=3……10)。

六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5讲:容斥原理_全国通用(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5讲:容斥原理_全国通用(含答案)

第5讲容斥原理知识网络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题目中涉及到包含与排除,也就是说有重叠部分。

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依据是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一:设A、B是两类有重叠部分的量(如图1所示),若A对应的量为a,B对应的量为b,A与B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ab,那么这两类量的总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总量=a+b-ab容斥原理二:设A、B、C是三类有重叠部分的量(如图2所示),若A对应的量为a,B 对应的量为b,C以应的量为c,A与B重叠部分以应的量为ab,B与C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bc,C与A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ca,A、B、C三部分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abc,则这三类量的总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总量=a+b+c-ab-bc-ca+abc重点·难点容斥原理的表述虽然简单,但涉及容斥原理的题型很多,范围很广。

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与容斥原理无关的问题,然而通过恰当的转化,便可利用容斥原理顺利求解。

如何分析题目,准确找到重叠部分,将问题转化成可用容斥原理解决的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学法指导解决本节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示意图法,即通过示意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使分析、推理与计算结合起来,达到使题目的内容形象化,数量之间关系直观化的目的。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仔细分析,找出所需量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进而通过观察示意图,确定几类量的重叠部分,然后运用容斥原理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例1]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思路剖析分母是1001的真分数有共1000个,为了方便计算,增加一个分数在1001个分数中考虑问题。

由于1001=7×11×13,所心1~1001的分子里只要含有7、11、13的倍数的就一定能同分母约分,即不是最简真分数,应排除掉。

因此,首先应考虑1~1001中,有多少个7、11或13的倍数。

解答因为1001=7×11×13,所以在1~1001的自然数中,7的倍数共有(11×13)个,11的倍数共有(7×13)个,13的倍数共有(7×11)个;7、11年公倍数有13个,7、13的公倍数有11个,11、13的公倍数有7个;7、11、13的公倍数有1个(即1001)。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精选例题练习习题(含知识点拨)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精选例题练习习题(含知识点拨)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教学目标知识要点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7-7-4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例 1】 在1~100的全部自然数中,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A B【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用长方形表示1~100的全部自然数,A 圆表示1~100中3的倍数,B 圆表示1~100中5的倍数,长方形内两圆外的部分表示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由1003331÷=可知,1~100中3的倍数有33个;由100520÷=可知,1~100中5的倍数有20个;由10035610÷⨯=()可知,1~100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6个.由包含排除法,3或5的倍数有:3320647+-=(个).从而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1004753-=(个).【答案】53【巩固】 在自然数1100~中,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003331÷=,100520÷=,10035610÷⨯=().根据包含排除法,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3320647+-=(个).【答案】47【巩固】 在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所示,A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B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C 为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100250÷=(个).由1003331÷=知,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有:33个.由10023164÷⨯=()知,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有16个.所以A 中有50个数,B 中有33个数,C 中有16个数.因为A ,B 都包含C ,根据包含排除法得到,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50331667+-=(个).【答案】67【例 2】 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1000之间,5的倍数有10005⎡⎤⎢⎥⎣⎦=200个,7的倍数有10007⎡⎤⎢⎥⎣⎦=142个,因为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5的倍数,所以这样的数有100035⎡⎤⎢⎥⎣⎦=28个. 所以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1000-200-142+-28=686个.【答案】686【巩固】 求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记 A :1~100中3的倍数,1003331÷=,有33个;B :1~100中7的倍数,1007142÷=,有14个;A B :1~100中3和7的公倍数,即21的倍数,10021416÷=,有4个.依据公式,1~100中3的倍数或7的倍数共有3314443+-=个,则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43个.【答案】43例题精讲【例 3】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它们的和为多少?【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105互质,105=3×5×7,所以也是求1到105不是3、5、7倍数的数有多少个,3的倍数有35个,5的倍数有21个,7的倍数有15个,15的倍数有7个,21的倍数有5个,35的倍数有3个,105的倍数有1个,所以105以内与105互质的数有105-35-21-15+7+5+3-1=48个,显然如果n 与105互质,那么(105-n )与n 互质,所以以105为分母的48个最简真分数可两个两个凑成1,所以它们的和为24.【答案】48个,和24【巩固】 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385=5×7×11,不超过385的正整数中被5整除的数有77个;被7整除的数有55个;被11整除的数有35个;被77整除的数有5个;被35整除的数有11个;被55整除的数有7个;被385整除的数有1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可以有385-77-55-35+5+11+7-1=240.对于某个分数a/385如果是最简真分数的话,那么(385-a )/385也是最简真分数,所以最简真分数可以每两个凑成整数1,所以这些真分数的和为120.【答案】240个,120个【例 4】 在1至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数共有 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西城实验【解析】 1到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3和5的倍数有200813315⎡⎤=⎢⎥⎣⎦个,3和7的倍数有20089521⎡⎤=⎢⎥⎣⎦个,5和7的倍数有20085735⎡⎤=⎢⎥⎣⎦个,3、5和7的倍数有200819105⎡⎤=⎢⎥⎣⎦个.所以,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共有1331995195719228-+-+-=个.【答案】228个【例 5】 求1到100内有____个数不能被2、3、7中的任何一个整除。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奥数容斥问题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奥数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原理一一包含与排除原理,也称为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地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容斥原理1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1),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d例1•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2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有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5人。

(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有多少?(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例2•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例3.在1到1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例4•艺术节那天,学校的画廊里展了了每个年级学生的图画作品,其中有23幅画不是五年级的,有21幅画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画共有8幅。

其他年级参展的画共有多少幅?练习与思考1•将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部分重叠,盖在桌面上(如图6),已知重叠的部分为9平方厘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 二(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3.有62名学生,其中会弹钢琴的有11名,会吹竖笛的有56名,两样都不会的有4名,两样都会的有多少名?4 •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数学比赛获奖的有12人,有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的,两项比赛都没获奖的有多少人?5 •四(1)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航模水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6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所有同学都答了第1、2两题,其中答对第1题的有35人,答对第2题的有28人,这两题都答对的有20人,没有人两题都答错。

六年级下册奥数试题容斥原理(一)全国通用(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奥数试题容斥原理(一)全国通用(含答案)

第9讲容斥原理(一)森林中住着很多动物,据说狮子大王派仙鹤去统计鸟类的种数,蝙蝠跑过去对仙鹤说;“我有翅膀,我应该是属于鸟类的。

”于是仙鹤就把蝙蝠统计到鸟类的种类里去了,结果得出森林中一共有80种鸟类。

狮子大王又派大象去统计野兽的种类数,蝙蝠听说又来统计兽类了,急忙跑过去对大象说;“我没有羽毛,我应该是属于兽类的。

”于是大象就把蝙蝠统计到兽类的种类里去了,结果统计出森林中一共有60种兽类。

最后狮子大王问:“森林中共有鸟类和兽类多少种?”狡猾的狐狸听见了仙鹤和大象的统计结果,高兴地向狮子大王汇报:“这还不简单!森林中共有鸟类和兽类140种。

”这个统计正确吗?同学们肯定会说:“不对!蝙蝠被算了两次,应该再减去一,是139种。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数学问题,那就是被称为“容斥原理”的包含与排除问题。

当需要计数的两类事物互相包含(有部分重复交叉)时,应把重复计数的部分排除掉。

由此我们得到逐步排除法(容斥原理):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复部分。

例如:请看下图,在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上钻了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孔,请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个图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如果我们直接计算很难,由上图容易看出阴影面积加圆面积恰好等于长方形面积,而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都很好计算,因而有:阴影面积=20×30-5×5×π=600-25π(平方厘米)。

由此我们得到排除法:两个分量之和等于总量,当计算一个分量时,可用总量减去另一个分量。

即若A+B=C,则A=C-B。

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1 一个班有学生48人,每人至少参加跑步、跳高两项比赛中的一项。

已知参加跑步的有37人,参加跳高的有40人,请问:这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分析: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就是参加跑步人数、参加跳高人数重复的部分,排除掉重复部分,所得的就是全体参赛人数,也就是全班学生人数。

五年级奥数容斥问题_学科竞赛

五年级奥数容斥问题_学科竞赛

1、五一小学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其中24名运动员不是六年级的,28名运动员不是五年级的,已 知五、六年级运动员共32名,五、六年级和中低年级运动员各有几名?
2、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名不是五年级的,有135名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的共有205人,少 年乐团中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3、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小花,有24朵不是红色的,有20朵不是黄色的,已知红花和黄花一共有18 朵,其他颜色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
3、老师在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90分以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有一科有 90分以上的有38人,问:两样都得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例:实验小学各年级都参加的一次书法比赛中,四年级与五年级共有20人获奖,在获奖者中有16人 不是四年级的,有12人不是五年级的。该校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0.87-0.49= 17×40=
14-7.4= 5.4×400=
5×1.06=
5.7-3.9= 6.3÷0.7= 3.06÷0.3=
4=
0.125÷0.25= 2.56-0.37=
3.2+1.68= 4.3÷0.5= 18.2+1.8= 1.05×4=
1.5+0.25×4= 3×0.2×0.5= 0.84×1.60.84×0.6= 12.5×18.5×0.8=
83+86-25=169-25=144(人) 250-144=106(人) 答:乒乓球组都不会参加的有106人。
1、100位旅客中,有70人懂英语,有65人懂日语,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有45 人,则,既不懂英语又 不懂日语的有多少人?
2、五(1)班有学生50人,在一次测试中,语文90分以上的有30人,数学90分以上的35人,语文和 数学都在90分以上的有20人,90分以下的有多少人?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一)【例题分析】例1. 有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与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如图放在桌面上,求这两个图形盖住桌面的面积?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直角三角形,是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方法一:(平方厘米)方法二:(平方厘米)方法三:(平方厘米)答:盖住桌面的面积是67平方厘米。

例2. 六一班参加无线电小组和航模小组的共26人,其中参加无线电小组的有17人,参加航模小组的有14人,两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把17人和14人相加,是把两组都参加的人算了两次,所以减去总人数,就是两组都参加的人数(人)。

也可以这样解:(人)或(人)答:两组都参加的有5人。

例3。

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有19人,会游泳的有25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7人,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先求出46人中会骑车或会游泳的有多少人,从中减去会骑车或会游泳的人数,剩下的就是既不会骑车也不会游泳的人数。

(人)(人)答: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9人。

例4. 某年级的课外小组分为美术、音乐、手工三个小组,参加美术小组有20人,参加音乐小组有24人,参加手工小组有31人,同时参加美术和音乐两个小组有5人,同时参加音乐和手工两个小组有6人,同时参加美术和手工两个小组的有7人,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这个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分析与解:图中的5、6、7人都是两两重叠的部分,图中的3人是三个重叠的部分,要从三个组的总人数中减去重复多余的部分.(人)答:这个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有60人。

例5。

某班在短跑、投掷和跳远三项检测中,有4人三项都未达到优秀,其他人至少有一项是优秀,下表是得优秀的情况,请你算出全班人数.短跑投掷跳远跑跳跑投跳投三项19 21 20 9 10 6 3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如下图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先要求出跑、跳、投至少有一项达到优秀的人数,加上三项都未达到优秀的,就是全班人数。

容斥原理奥数原题

容斥原理奥数原题

容斥原理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1)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A类或B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例1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分析:依题意,被计数的事物有语、数得满分两类,“数学得满分”称为“A类元素”,“语文得满分”称为“B类元素”,“语、数都是满分”称为“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称为“A类或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

试一试: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容斥原理(2)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或B类或C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1、某艺术团的小演奏家们每人都至少会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中的一种。

他们中有32人会拉小提琴,27人会弹钢琴,小提琴和钢琴都能演奏的有11人。

这个团共有多少个小演奏家?2、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队的有25人,并且全班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

问: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多少人?3、京华小学五年级学生采集标本。

采集昆虫标本的有25人,采集植物标本的有19人,两种标本都采集的有8人。

全班学生共有40人,没有采集标本的有多少人?4、有100位旅客,其中有10人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日语,有75人懂英语,83人懂日语。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4、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35人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的共有205人,少年乐团中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5、在1到13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又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不是6的倍数或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
6、某班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90分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至少有一科在90分以上的有38人。问两科都在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巩固:刘老师、夏老师和胡老师共有书90本,其中刘老师和夏老师一共有70本,夏老师和胡老师共有50本,三位老师各有书多少本?
例5、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既不能被5整除又不能被7整除的有多少个?
巩固: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不是5的倍数或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几个?
巩固:某校的每个学生至少爱好体育和文娱中的一种活动,已知有900人爱好体育活动,有850人爱好文娱活动,其中260人两种活动都爱好。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3、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共有250人参加。其中参加象棋组和乒乓球组的同学不同时活动,参加象棋组的有83人,参加乒乓球组的有86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5人。问这250名同学中,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
课后作业
1、五年级有112人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得优,其中,语文得优的有65人,数学得优的有87人,问语文、数学都得优的有多少人?
2、某班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数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8人语、数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3、五(1)班有学生50人,在一次测试中,语文90分以上的有30人,数学90分以上的35人,语文和数学都在90分以上的有20人,90分以下的有多少人?

容斥原理(六)

容斥原理(六)

容斥原理例题1、一个班有54名学生,订阅《我们爱科学》的有14人,订阅《数学大世界》的有10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9人。

两种报纸都没订的有多少人?例题2: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既没有约数3,又不能被7整除的数有多少个?例题3 某校有学生960人,其中510人订阅《中国少年报》,330人订阅《少年文艺》;120人订阅《中学数学报》,其中有270人订阅2种报刊,有58人订阅3种报刊。

问这个学校中没有订阅任何报刊的学生有多少人?例题4 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有32人参加科技小组,有24人参加排球队,有27人参加绘画小组,其中既参加科技小组又参加排球队的有10人,既参加科技小组又参加绘画小组的有14人,既参加排球又参加绘画小组的有9人,有4人三项活动都参加。

那么三项活动至少参加一项的有多少人?其中只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多少人?例题5 某学校在开展文体周活动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20名男生,80名女生,参加文艺活动的有120名女生,80名男生。

已知该校共有260名学生参加文体周的活动,其中有75名男生文体活动都参加,那么只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参加文艺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巩固练习1、某班有40名学生,全部参加“暑期乐园”活动,参加电脑培训的有29人,参加奥数辅导的有21人,参加剑桥英语培训的有25人,有17人既参加电脑培训又参加剑桥英语培训,有15人既参加电脑培训又参加奥数辅导,有10人既参加奥数辅导又参加剑桥英语培训。

求三种培训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由A、B、C三本书,至少读过其中一本的有20人,读过A书的有10人,读过B书的有12人,读过C书的有15人,读过A、B两书的有8人,读过B、C两书的有9人,读过A、C两书的有7人。

三本书全都读过的有多少人?3、26名男生中,有13人爱打篮球,9人爱踢足球,12人爱打排球,有2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另有2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但没有一人是三种都爱的。

问有多少人爱打篮球和排球?4、在桌面上放置三个两两重叠,面积都是100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盖住桌面的面积是144平方厘米,三个圆共同重叠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

奥数计数强化训练之容斥原理习题10题

奥数计数强化训练之容斥原理习题10题

奥数计数强化训练之容斥原理习题10题奥数计数强化训练之容斥原理习题精选10题练习1、一个班有45个小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

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

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人。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是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的数有个。

4、某区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为人。

5、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17人,会游泳的14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4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人。

6、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个。

7、在1至10000之间既不是完全平方数,也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整数有个。

8、某班共有30名男生,其中20人参加足球队,12人参加蓝球队,10人参加排球队。

已知没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队,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有6人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蓝球队,有2人既参加蓝球队又参加排球队,那么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排球队的有人。

9、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

10、在100个学生中,音乐爱好者有56人,体育爱好者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最少有人,最多有人。

拓展阅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文名: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

“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源自苏联,其将体育竞赛、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和数学竞赛相互关联。

在20世纪上半叶,不同国家相继组织了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先在学校,继之在地区,后来在全国进行,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竞赛系统。

从各国的竞赛进一步发展,自然为形成最高一层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024年7月20日晚,第65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最终成绩公布,中国队6位选手共获得5枚金牌,1枚银牌,并以190分的总分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美国队也是5枚金牌1枚银牌,但总分比中国队高2分,位于团体第1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容斥原理
教学目标
明白容斥原理,了解包含与排除的意思
重点
画图形,弄清数量关系与逻辑关系
难点
画图形,弄清数量关系与逻辑关系




课堂精讲
一、知识梳理: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巩固:刘老师、夏老师和胡老师共有书90本,其中刘老师和夏老师一共有70本,夏老师和胡老师共有50本,三位老师各有书多少本?
例5、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既不能被5整除又不能被7整除的有多少个?
巩固: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不是5的倍数或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几个?
巩固:某校的每个学生至少爱好体育和文娱中的一种活动,已知有900人爱好体育活动,有850人爱好文娱活动,其中260人两种活动都爱好。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3、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共有250人参加。其中参加象棋组和乒乓球组的同学不同时活动,参加象棋组的有83人,参加乒乓球组的有86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5人。问这250名同学中,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
课后作业
1、五年级有112人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得优,其中,语文得优的有65人,数学得优的有87人,问语文、数学都得优的有多少人?
2、某班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数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8人语、数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3、五(1)班有学生50人,在一次测试中,语文90分以上的有30人,数学90分以上的35人,语文和数学都在90分以上的有20人,90分以下的有多少人?
4、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35人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的共有205人,少年乐团中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5、在1到13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又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不是6的倍数或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
6、某班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90分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至少有一科在90分以上的有38人。问两科都在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二、典型例题
例1、五年级96名学生都订了刊物,有64人订了少年报,有48人订了小学生报,问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巩固:一个班的52人都在做语文和数学作业,有32人做完了语文作业,有35人做完了数学作业,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例2、某地区的外语教师中,每人至少懂得英语和日语中的一种语言。已知有35人懂英语,34人懂日语,两种语言都懂的有21人,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外语教师?
巩固:在100位旅客中,有70人懂英语,65人懂日语,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有45人,那么,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日语的有多少人?
例4、实验小学各年级都参加的一次书法比赛中,四年级与五年级共有20人获奖,在获奖者中有16人不是四年级的,有12人不是五年级的。该校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巩固:五一小学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中24名运动员不是六年级的,28名运动员不是五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运动员共有32名,五、六年级和中低年级运动员各有几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