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特征比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和 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

影像特征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软骨肉瘤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两组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检查导致的纠纷情况、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误诊和漏诊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病情最终确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检查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检查操作时间会明显延长,但能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使诊断准确性提高,缩短病情确诊和住院时间,使检查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软骨肉瘤;不同级别;CT、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属于目前临床对软骨肉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无创技术,在手术治疗前通过CT和MRI技术对不同级别的软骨肉瘤进行区分,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目前,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建议,采用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的方案,对软骨肉瘤的级别进行判断[3、4]。本文研究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软骨肉瘤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51.9±6.4)岁;患病时间1-9个月,平均(2.4±0.7)个月;低级别软骨肉瘤21例,中高

级别软骨肉瘤9例;单发肿瘤病变23例,多发肿瘤病变7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73岁,平均(51.5±6.2)岁;患病时间1-9个月,平

均(2.7±0.5)个月;低级别软骨肉瘤18例,中高级别软骨肉瘤12例;单发肿

瘤病变20例,多发肿瘤病变10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

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

1.2.1 CT扫描检查

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多层CT扫描仪,依据病变发生的具体部位,实施常规

平面和增强扫描检查。扫描的参数水平:管电压和管电流水平分别设定为120kV

和300-350 mAs,选择螺旋扫描模式。在实施增强扫描操作前,需要嘱咐患者保

持禁食状态6小时以上,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前正中静脉注射给予欧乃派克,剂量控制在75-100ml之间,药物注射的速率控制在2.0-2.5ml/s之间,在注射

之后的18-25s之间的动脉期和45-65s的静脉期两个阶段,实施双期扫描。采用1.25mm薄层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导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后处理。

1.2.2 MRI扫描检查

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MR扫描仪,依据病变发生部位的不同,对线圈进行选择,常规T1WI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450-700ms之间,回波时间15-20ms之

间,T2WI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200-4000ms之间,回波时间80-100 ms之间,T2WIfs或STIR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2000-4000 ms之间,回波时间50-100 ms之间,TI130-150ms之间,DWI:b值设定为800s/mm2,激励次数为1次,重

复时间4300ms,回波时间45-55ms之间。增加进行矢状位、冠状位T1WI、

T2WIfs扫描。增强扫描之后可以实施,矢状位或冠状位LAVA-FLex扫描,选用钆

-塞酸二钠为对比剂,药物的注射速率控制在1.5-2.0m/s之间,剂量标准为

0.1mmol/kg。

1.3观察指标

(1)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2)影

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3)检查导致的纠纷情况;(4)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

1.4满意度评价标准

利用治疗期间病房随访的机会,采用我院自拟问卷,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

意度进行调查,采取不记名打分形式,100分为满分。≥80分满意,<80分且

≥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

1.5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

X2和t检验,以[n(%)]和(±s)表示。

2结果

2.1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误诊和漏诊情况

研究组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病情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误诊和漏诊情况[n(%)]

组别证实例数

(例)漏诊误诊符合例

对照组378(21.62)6(16.22)23(62.1

6)

研究组371(2.70)1(2.70)35(94.5

9) X2值 4.47 4.35 5.24

P值<0.05<0.05<0.05

2.2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

研究组检查操作时间长度对照组,病情确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2。

表2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

组别例数(例)住院总时

间(d)确诊时间

(h)

操作时

间(min)

对照组3713.72±2

.403.47±0.

38

10.95±

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