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特征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和 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
影像特征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软骨肉瘤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
对比两组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检查导致的纠纷情况、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误诊和漏诊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病情最终确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检查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
结论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检查操作时间会明显延长,但能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使诊断准确性提高,缩短病情确诊和住院时间,使检查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软骨肉瘤;不同级别;CT、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属于目前临床对软骨肉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无创技术,在手术治疗前通过CT和MRI技术对不同级别的软骨肉瘤进行区分,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建议,采用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的方案,对软骨肉瘤的级别进行判断[3、4]。
本文研究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临床价值。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软骨肉瘤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
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51.9±6.4)岁;患病时间1-9个月,平均(2.4±0.7)个月;低级别软骨肉瘤21例,中高
级别软骨肉瘤9例;单发肿瘤病变23例,多发肿瘤病变7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73岁,平均(51.5±6.2)岁;患病时间1-9个月,平
均(2.7±0.5)个月;低级别软骨肉瘤18例,中高级别软骨肉瘤12例;单发肿
瘤病变20例,多发肿瘤病变10例。
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
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
1.2.1 CT扫描检查
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多层CT扫描仪,依据病变发生的具体部位,实施常规
平面和增强扫描检查。
扫描的参数水平:管电压和管电流水平分别设定为120kV
和300-350 mAs,选择螺旋扫描模式。
在实施增强扫描操作前,需要嘱咐患者保
持禁食状态6小时以上,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前正中静脉注射给予欧乃派克,剂量控制在75-100ml之间,药物注射的速率控制在2.0-2.5ml/s之间,在注射
之后的18-25s之间的动脉期和45-65s的静脉期两个阶段,实施双期扫描。
采用1.25mm薄层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导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后处理。
1.2.2 MRI扫描检查
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MR扫描仪,依据病变发生部位的不同,对线圈进行选择,常规T1WI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450-700ms之间,回波时间15-20ms之
间,T2WI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200-4000ms之间,回波时间80-100 ms之间,T2WIfs或STIR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2000-4000 ms之间,回波时间50-100 ms之间,TI130-150ms之间,DWI:b值设定为800s/mm2,激励次数为1次,重
复时间4300ms,回波时间45-55ms之间。
增加进行矢状位、冠状位T1WI、
T2WIfs扫描。
增强扫描之后可以实施,矢状位或冠状位LAVA-FLex扫描,选用钆
-塞酸二钠为对比剂,药物的注射速率控制在1.5-2.0m/s之间,剂量标准为
0.1mmol/kg。
1.3观察指标
(1)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2)影
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3)检查导致的纠纷情况;(4)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
1.4满意度评价标准
利用治疗期间病房随访的机会,采用我院自拟问卷,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
意度进行调查,采取不记名打分形式,100分为满分。
≥80分满意,<80分且
≥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
1.5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
X2和t检验,以[n(%)]和(±s)表示。
2结果
2.1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误诊和漏诊情况
研究组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病情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见表1。
表1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误诊和漏诊情况[n(%)]
组别证实例数
(例)漏诊误诊符合例
数
对照组378(21.62)6(16.22)23(62.1
6)
研究组371(2.70)1(2.70)35(94.5
9) X2值 4.47 4.35 5.24
P值<0.05<0.05<0.05
2.2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
研究组检查操作时间长度对照组,病情确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
见表2。
表2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
组别例数(例)住院总时
间(d)确诊时间
(h)
操作时
间(min)
对照组3713.72±2
.403.47±0.
38
10.95±
2.52
研究组378.13±1.
481.02±0.
35
24.16±
3.29
t值 6.127 3.86514.162 P值<0.05<0.05<0.05
2.3纠纷事件
两组分别有1例和5例,比例2.70%和13.51%,研究组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比较P<0.05。
2.4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
见表3。
表3满意度[n(%)]
组别例数
(n)满意基本
满意
不满
意
满意度
对照组3713(35
.14)
18(48
.65)
6(16.
22)
31(83.
78)
研究组3725(67
.57)
11(29
.73)
1(2.7
0)
36(97.
3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软骨肉瘤指的是一种起源于软骨细胞或向软骨当中进行分化的间叶组织细胞
的恶性骨肿瘤类疾病,该病的发病率水平较高,目前在临床上仅次于骨肉瘤[5]。
根据病理学特征的不同,具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低级别软骨肉瘤和中高级别软骨肉
瘤两种类型[6]。
软骨肉瘤病变级别的不同,在治疗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往往也存
在一定的差异,且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具体分级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7]。
对软骨性肿瘤病变的良恶属性实施鉴别,不仅仅需要以细胞学作为依据,还
需要对肿瘤病变的生长方式进行了解,软骨肉瘤的级别不同,其生长方式往往也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病变的级别越高,其所表现出的侵袭性生长方式程
度也就越明显[8、9]。
软骨类肿瘤病理的级别还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而进展,良性软骨肿瘤病变,经过不断的发展,很有可能会恶变成为软骨肉瘤,低级别的软骨
肉瘤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也会成为中、高级别软骨肉瘤[10]。
软骨肉瘤的
级别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具体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也会有一定的差异[11]。
通常情况下,位于骨盆和长骨干骺段或骨干位置的病变,
多会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位置还会有程度轻微的骨质硬化表现,骨皮质
的厚度明显变薄或发生中断,骨膜反应相对较为少见[12]。
不同病例软组织的肿块
体积大小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病灶能够观察到骨旁或骨外软组织密度肿块形成,其内部常能够观察到钙化或骨化高密度影,钙化病变可以位于软骨小叶内和(或)
分隔上位置,程度可多可少[13]。
MRI影像通常呈现长T1、长T2信号,特别是
T2WI信号明显较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MRI对软骨小叶及其分隔进行判断具有
明显的优势。
肿瘤与邻近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骨界面呈现扇贝或花边状压迹,其病
理学基础与软骨小叶膨胀性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4]。
经过增强之后,软骨肉瘤
周边和分隔,会有明显的强化表现,并且呈现为弓环状强化状态。
当肿瘤性粘液
程度较为明显的时候,软骨肉瘤小叶区域会呈大片状粘液湖样无强化区,彼此之
间处于融合连通状态,与恶性肿瘤中心坏死无强化区较为类似[15]。
本次研究说明,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
虽然检查操作时间会明显延长,但能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使诊断准确性提
高,缩短病情确诊和住院时间,使检查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董军强,李春梅,宦怡,等.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相关性[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13(7):1159-1162.
[2] 牛晓辉.2017版NCCN《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与解读[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1):41-43.
[3] López-Pousa A,Martín Broto J,Garrido T,et al. Giant cell tumour of bone: new treatments in development[J]. Clin Transl Oncol,2015,17(6):419-430.
[4] 王国苗,杨光忠,黄仲夏,等.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来那度胺的多中心非干预性前瞻性观察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2017,56(7):500-506.
[5] 白小龙,管楠楠,李文辉,等. 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药物经济学价值[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5):436-439.
[6] Jo VY,Doyle LA.Refinements in Sarcoma Classification in the Current 201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J].Surg Oncol Clin N Am,2016,25(4):621-643.
[7] 郑婉静, 曹代荣, 邢振, 等.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 征象[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11): 1699-702.
[8] 曾莉, 刘衡, 李亚英, 等. DWI对颅底脊索瘤与软骨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33(6): 528-31, 542.
[9] 卢红, 王健, 蔡萍, 等. 颅底高分化软骨肉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5(7): 501-4.
[10] Eduardo SA,Ricardo KK,Franco B,et al.Tumors and tumor-like lesions of bone[M].
London:Spring,2015:265-306.
[11] 沙丽霞. 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 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
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3):77-78.
[12] 王欢,赵真,张滔,等.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
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232-235.
[13] Ueda T,Morioka H,Nishida Y,et al. Objective tumor
response to denosumab in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a multicenter phase Ⅱ trial[J]. Ann Oncol, 2015,26(10):2149-2154.
[14] 蒋智铭,张惠箴.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J].中华病理学杂
志,2016,45(9):597-600.
[15] 周建功,袁小东,马小龙,等.长骨中心型Ⅰ级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的
影像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2014,48(11):92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