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妮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妮在大学时期,开始对精神分析产生兴趣。从1910年开 始,她与弗洛伊德的著名弟子卡尔· 亚伯拉罕一起从事精神 分析,并与1920年成为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20年代至30年代初,她开始尝试修正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 理学的观点。 1932年,霍妮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 害,移居纽约,后来创办了私人诊所,她出版两本著作— —《现代人的神经症人格》(1937)和《精神分析的新道 路》(1939)。书中摒弃了弗洛伊德理论的生物学取向, 强调文化文化、人际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1941年,由 于霍妮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观点分歧越来越大,纽约 精神分析研究所将她解聘,但霍妮迅速创建了她自己的美 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直到1952年12月4日去世。
• 1. 依从性格(compliant character):指个体缺 乏独立,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 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任,而在潜意识中却 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 • 2. 攻击性格(aggressive character):指个体 对人持敌对攻击态度,借以攻为守策略莱取得别 人的重视。 • 3. 离群性格(detached character):指个体不 与人亲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独善其身,而潜意识 中却是对人际感情敏感,借离群以保安全。
• 神经质需要 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 界中,孩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 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 而且,更主要的是,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 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不 安全感,儿童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 略是一些无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质 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 见的神经质需要:
• 主导倾向对个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导倾向 的形成是神经症个体应付不良人际环境较为有效 的工具,他只要占据其中的一种主导倾向,它的 生活也能较为顺利。另一方面,它使个体应付了 基本焦虑,使其获得了很强的统一感。主导倾向 是一种防御策略,扼杀了行为和情感的自发性, 使个体的行为和感情具有强制性和反应性,它造 成了自我的变异,推动神经症的进一步发展。至 此,以某种主导倾向生活的人可以称之为神经症 患者。
• 有人本主义倾向 霍妮基于真实自我的人性潜能假设和自我实现的 健康成长诉求符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人性潜 能、倡导人性实现的理论兴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家一致,他们都认为人类最高的价值是充分的人 性,即“成为我们自己”。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直 接理论来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则采纳了 霍妮真正自我概念蕴含的自发性,认为自发性意味 着个体在体验和表达真实自我方面不存在着压抑
• 自我憎恨和自我赞美成了一对不断恶性循环的冲 突。为了应对由于理想化自我而带来的这种额外 内心冲突,个体启动了以行为和想象来实现理想 化自我的强迫性努力,即霍妮所谓的追求荣耀的 过程。 • 骄傲系统的形成和追求荣耀的启动标志着患者走 到了自我疏离的尽头。 • 每一次消除冲突的努力都进一步加剧了冲突,促 进了神经症的进一步恶化,造成个体与自我、与 他人关系的紊乱,并最终形成神经症的性格结构。
人只要活着,就能改变自己并不断地 改变自己。 ——霍妮
卡伦· 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16- 1952.12.04],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 先驱。她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卡伦· 丹尼 森(Karen Danielsen)的小村庄 [1],因病逝于 美国纽约。 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个笃信宗教、 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亲是具有荷兰和德国血 统的荷兰人,泼辣而随和,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 父亲比母亲大 19 岁,和前妻生有四个孩子,均 已成人。除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在霍妮的回 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认 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感到母亲偏 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颇不快 乐。
• 由基本冲突导致的基本焦虑包含三种因素:无助感、敌意、 孤立感。儿童必须作出三种相应的人际关系策略去缓解这 三种情感。霍妮把人际关系策略区分为趋众、逆众、离众。 无助感迫使儿童顺从他人,顺从他人可以缓解儿童的无助 感。敌意导致逆众的人际关系策略,孤立感导致离众人际 关系策略 • 为了消除内心冲突,获得行为动力和整体感,个体会强调 其中一种人际关系策略使其成为主导倾向 • 由基本焦虑到主导倾向的形成过程霍妮称之为“转移”。 但是,其它转移倾向并没有消失,仍继续存在,主导倾向 和非主导倾向的冲突为神经症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祸根。
基本冲突 内心冲突是神经症的基本特征。霍妮将神经症病 人在基本焦虑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心冲突称为基本 冲突(basic conflict)。综观霍妮的理论,基本冲突 包括三种情形:一是各种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 神经症病人为克服焦虑而强迫性地追求一种或少 数几种需要,就压抑了其他的需要。二是对待他 人的三种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由于神经症病人 强迫性地使用一种方式,需要的追求和行为方式 的使用都不是自发的合适的选择,这样,其他的 需要或行为方式就可能有自发地发挥作用的倾向, 而神经症的需要或人格又与它们互不相容,于是 有压抑,压抑则导致冲突。第三种冲突的情形是 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和现实自的冲突,其核心 是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与理想化自我的阻碍性 力量之间的冲突。
评价
• 霍妮神经症理论是对弗洛伊德批判地继承,是弗
洛伊德神经症理论的重大新发展。
弗洛伊德:
神经症是由文明和本 能的冲突引起的 把神经症内驱力解释 为力比多现象 机械进化论思想 以“过去解释现在” 的历时方法
霍妮:
神经症是由得不到解决 的冲突引起的,但神经症 是由基本焦虑引起的 继承了动力学思想,进化 论思想 在承认历时方法的合理性 同时又大力倡导采用现时 方法
霍妮在9岁那年患上了抑郁症,因为她当时竟然 爱上了自己的亲哥哥。她的哥哥对此事感到十分 难堪,所以自然会疏远和冷淡自己的妹妹。就这 样霍妮小小的年级就遭受了人生第一次严重的抑 郁症,以至影响到她随后的整个人生。后来,为 了转移注意力,她把全部精力转到学习上。
பைடு நூலகம்
9 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不能漂亮, 我将使我聪明”,霍妮 12 岁时,因为治病而对医生产生 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 1901 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 生的想法极力反对,以致她的母亲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 离婚。1906 年,她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1908 年转 至哥廷根大学,大学期间,她遇到了已婚的奥斯卡 (Oskar Horney),他们在 1909 年结婚并生了 3 个女儿, 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1926 年离婚,此后曾一度于精神 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相恋。1909 年, 由于抑郁症和性问题的困扰,开始接受 S.弗洛伊德的嫡传 弟子 K.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1910 年,她的父亲去世了, 1911 年,她的母亲去世。
• 理想化自我 对自我的解释,霍妮不采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 及超我三层次的人格结构观,而是将自我视为个 人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自我意象(sefl-image)。 个人的自我意象代表他对自己的看法。她认为, 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
1.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 心特征的综合,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 2. 真是自我(real self):指个人可能成长发展 达到的地步,代表个人人格发展的内在潜力。 3. 理想化自我(idealized self):指个人脱离现 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代表个人企图以否认 的方式画些其内心的冲突与焦虑。理想化自我表 现的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 件。
1、对友受和赞许的神经质需要。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质需要。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质需要 4、对权力的神经质需要。 5.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神经质需要。 6、对社会认和声望的神经质需要。 7、对个人崇拜的神经质需要。 8、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质需要。 9、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质需要。 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质需要。
• 神经质性格 神经质性格(neurotic character),是一种对自 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 安的异常性格。霍妮认为,神经质性格的形成, 乃是起因于在长期基本焦虑的心理压力下,个体 为自身防御而发展出一些非理性的神经质需求 (neurotic need)她将所发现的 10 种神经质需 求,按性质分为三类,每类代表一种性格:
神经症理论
• 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因 受环境种缺乏安全和温暖之影响所形成的无助感 和恐惧感。绝大多数的父母,无法针对幼儿的身 心需求设置有利于其成长的理想环境,甚至有很 多父母,对幼儿行为不是过分苛求,就是过分放 纵,致使幼儿无法在充满爱意与安全的环境中成 长。由此可见,霍妮所指的基本焦虑虽始自个体 幼年,但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以性欲力为基础的 个体本能论极不相同,她所指的基本焦虑乃是起 因于个体于他人的社会关系。
霍妮虽然也使用弗洛伊德创立的诸如自由联 想、梦的分析等技术,但使用这些技术主要不是 挖掘与性有关的早期经验。霍妮重视的是早期的 亲子关系。尽管如此,霍妮还是反对夸大早期经 验的作用。霍妮主张把分析治疗集中于病人的神 经质需要和人格结构,以帮助病人克服冲突,实 现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和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 注重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 把神经症的心理演变历程放在了整个社会文化背 景下来考察 ,指出神经症是文化困境的结果,文 化中相互冲突的价值系统是神经症产生的文化根 源。 这种注重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是精神分析力比多 理论的主要反叛力量,在心理学世界树立了追求 真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范;是心理学心灵主义 的坚决反对力量
• 个体一方面为理想化自我(理想化形象随着神经症 的发育逐渐变成理想化自我)感到强烈的骄傲,并 据此对别人提出神经质的要求,按照自己的理想 化自我要求受到相应的待遇,个体按照理想化自 我的“专横的应该”(tyrannical shoulds)来衡量 一切,形成了霍妮称之为的“骄傲系统” • 另一方面,当现实自我无法实现那些不具现实意 义的理想化自我应该时,就会产生自我憎恨,即 理想化自我憎恨现实自我的软弱无能,其结果就 是产生了被鄙视的自我。自我憎恨及由理想化自 我产生的内心冲突一旦增长,个体就会加强对理 想化自我的认同,导致进一步的自我赞美(其结果 是更强烈的自我憎恨和进一步的自我赞美)。
理论逻辑
儿童本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但是 由于儿童所处的不良环境引发了基本焦虑,为了 消除基本焦虑引起的内心冲突而被迫启动的人际 防御策略却导致了理想化自我的建构。在这一无 意识神经症驱力的驱使下,个体的所有动机、意愿、 情感都是“为了应对”某种困境而发生的,不再是 其自然本性的表达,具有了强迫性和反应性(真实 自我的疏离),其结果是个体趋向一种完全与健康 成长相悖的异化成长模式,最终形成了以自我异化 自足系统为主体内容的神经症人格结构。
为解决自我的冲突,可能形成三种策略:一是自谦, 贬低自己、常有失败感、自恨、自卑。二是夸张, 美化自己、有强烈的优越感、自信、好胜。三是 放弃,放弃努力、逃避冲突、习惯于独处。这三 种解决自我冲突的策略分别对应于三种对待别人 的行为方式:接近人、对抗人、回避人
• 治疗观点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是服务于治疗目的的。 她认为神经症是焦虑、由对抗这些焦虑的防御策略、 由缓和内心冲突的努力等等所造成的心理紊乱, 当这种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的共同行为模式,就 是所谓神经症。霍妮认为人生来具有实现自己潜 能的建设性力量,神经症治疗就在于使病人发现 并发展自己的潜能,将其天赋中的建设性力量引 向自我实现的轨道。
• 主导倾向和非主导倾向之间的冲突以及随之相伴 的无能、焦虑、软弱等感受迫使患者继续寻找进 一步的防御,即心理内防御策略。心理内防御策 略启动的标志是理想化形象的出现。 • 理想化形象代替真实自我成为各种意愿、动机、 自我统一感的动力来源,进一步疏离了真实自我, 使自我实现的力量从此趋向于实现理想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