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f7ddb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9.png)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生物遗传变异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遗传变异原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进行总结与知识点清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与分类遗传变异是指物种个体或种群在遗传学上出现的差异,它是进化的基础。
根据遗传变异的性质与来源,可分为突变和重组两大类。
1. 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突然而明显的变异。
根据突变的性质,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2. 重组:指在有性繁殖中,染色体交配时的相互组合与重排。
根据重组的方式和结果,可分为染色体重组和基因重组。
二、生物遗传变异题型的常见形式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生物遗传变异题型的常见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解析题。
1. 选择题选择题是生物遗传变异题型中最常见的形式,以多项选择题为主,考查对遗传变异原理与相关概念的理解。
下面是一道例题:【例题】下列生物遗传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 染色体缺失B. 重复序列扩增C. 单核苷酸多态性D. 点突变2.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遗传变异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掌握。
例如,要求根据某个遗传变异情况进行染色体计数或基因型计算。
下面是一个计算题的例子:【例题】在一种动物的育种中,已知一个显性基因A决定体毛的颜色,该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1和A2。
已知在某个群体中⅔的个体为黑色(AA),⅓的个体为黄色(Aa),几乎没有白色个体(aa)。
根据这个情况,请计算:A. 黑色个体(AA)的频率B. 黄色个体(Aa)的频率C. 白色个体(aa)的频率3. 解析题解析题通常结合生物遗传变异的实际例子,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
下面是一个解析题的例子:【例题】某地发生了水稻稻瘟病的流行,出现了一种对相关抗病基因产生突变的病毒毒株。
在经过几代的繁殖和传播后,这种突变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抗病基因,并导致水稻瘟病抗性下降。
专题 生物的变异 高考真题答案解析
![专题 生物的变异 高考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e61f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6.png)
专题12 生物的变异1.【2023年广东高考真题】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1.答案:C解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A正确;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可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进而引起细胞癌变,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circDNMT1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质结合诱发乳腺癌,推测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加快,C错误;通过编辑circDNMT1基因可抑制其表达,进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概率,D 正确。
2.【2021年浙江高考真题】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
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 )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2.答案:B解析: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的不正常变异,分为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4种类型。
分析图示可知,与正常眼相比,棒眼的该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b片段,超棒眼的该染色体上增加了两个b片段,因此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正确。
变异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中
![变异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0305b17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2.png)
变异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物质上发生的改变,以下哪项不属于变异的类型?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变异C. 基因重组D. 环境适应答案:D2. 下列哪种变异是可遗传的?A.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B.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C. 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变异D. 由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答案:B3. 染色体变异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哪些类型?A. 染色体缺失B. 染色体重复C. 染色体倒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在以下哪个阶段?A. DNA复制B. RNA转录C. 蛋白质翻译D. 细胞分裂答案:A5.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哪种生物过程中?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基因表达答案:B二、填空题6. 基因突变可以是_________性的,也可以是_________性的。
答案:点;插入或缺失7. 染色体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整倍体;非整倍体8.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发生。
答案:性生殖;基因工程技术9. 环境适应性变异通常是_________的,因为它们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不可遗传;环境因素10.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体的_________改变。
答案:表型三、简答题11. 简述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答案: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它提供了生物种群中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能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利,从而被保留下来,推动物种的进化。
12. 描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个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染色体缺失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的丢失,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倒位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顺序,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染色体重复可能导致基因的过量表达,引起代谢紊乱等问题。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785780f524ccbff1218483.png)
生物的变异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6.G1[2018·浙江卷]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6.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导致,那么由原来的敏感型变为抗性,缺失的应为显性基因,则抗性基因为隐性基因,A项正确。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导致,又因为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则不能再恢复为敏感型,B项错误。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引起,再诱变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C项错误。
若基因突变属于单个碱基对替换导致,则该抗性可能编码肽链,D项错误。
30.E8、G1[2018·北京卷] 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
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经_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3)12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
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
带有C、R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二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二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a22aea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d.png)
题十二生物的变异及育种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一、单选题1.(2022·福建·高考真题)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如下,图中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精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之一B.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基因A和基因B发生了重组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2.(2020·山东·高考真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3.(2024·广东·高考真题)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
为获得以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者用基因型为AaCcFf的番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见图。
其中,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为另一对相对性状,3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育种实践中缺刻叶可以作为雄性不育材料筛选的标记B.子代的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约为1:1C.子代中紫茎雄性可育株与绿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约为3:1D.出现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4.(2020·北京·高考真题)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细胞图像如图。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名校模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docx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名校模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8597d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9.png)
2023高考生物名校模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一、单选题1.(2023·北京·人大附中校考三模)禾本科三倍体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下图表示利用三倍体获得新品种的四种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方式①对材料进行处理后,一定需通过组织培养才能获得植株B.方式②是体细胞与配子杂交获得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方式③通过杂交获得,产生的异源五倍体植株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D.方式④可利用低温处理三倍体幼苗,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形成1.D【分析】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狭义范围的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还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广义范围的基因重组还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菌之间的转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其具体流程为: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移栽成活。
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A、对材料进行转基因之后,受体细胞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才能获得植株;但是辐射对象如果是种子的情况下,正常种植即可,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A错误;B、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体细胞和配子杂交不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杂交后产生的五倍体,会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配子,所以不可育,C错误;D、低温处理三倍体幼苗,可以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D。
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为了更好的理解有丝分裂过程,某同学绘制了如下相关模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代表的是前期,此时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出现B.由于图②时期纺锤丝的牵拉,核DNA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图②相较图①染色体组数加倍,染色单体数不变D.图③可表示洋葱外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图2.B【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物的变异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物的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3baee1c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6.png)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G单元生物的变异目录G单元生物的变异.................................. - 1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G2 染色体变异 ..................................... - 2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5)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 6 -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9)G6 生物的变异综合 ................................ - 10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卷(解析)·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201409)】15.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B.EMS的处理可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C.获得的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EMS的处理可使种子的基因型发生改变【答案】【知识点】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D解析: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根据题意,用EMS 处理后,A-T碱基对增多,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降低;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 的嘌呤含量仍等于嘧啶【思路点拨】根据题意要先明确药品处理后引起的是基因突变【生物卷(解析)·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7、(8分)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
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
请分析回答:(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
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3df24d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一、单选题1.(2023·山东·高考真题)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
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1.D【分析】1. 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
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D。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生物的变异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生物的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e3603489524de518974b7d20.png)
生物的变异(11年广东卷)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25、【解析】A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
D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错。
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故BC正确。
答案:BC(2011年江苏卷)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多选)ACD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011年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011年江苏卷)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
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生物的变异(1)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生物的变异(1)](https://img.taocdn.com/s3/m/e145af49d15abe23492f4d53.png)
生物的变异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6.G1[2014·浙江卷]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6.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导致,那么由原来的敏感型变为抗性,缺失的应为显性基因,则抗性基因为隐性基因,A项正确。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导致,又因为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则不能再恢复为敏感型,B项错误。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引起,再诱变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C项错误。
若基因突变属于单个碱基对替换导致,则该抗性可能编码肽链,D项错误。
30.E8、G1[2014·北京卷] 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
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经_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的植株。
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物的变异(含解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物的变异(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8b133df18583d0496459ec.png)
G单元生物的变异目录G单元生物的变异....................................................... - 1 -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G2 染色体变异 .......................................................... - 3 -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5)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9 - 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9)G6 生物的变异综合 ..................................................... - 15 -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201409)】15.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B.EMS的处理可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C.获得的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EMS的处理可使种子的基因型发生改变【答案】【知识点】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D解析: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根据题意,用EMS处理后,A-T碱基对增多,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降低;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仍等于嘧啶【思路点拨】根据题意要先明确药品处理后引起的是基因突变【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7、(8分)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
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
第10单元 生物的变异、进化-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
![第10单元 生物的变异、进化-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395fb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e.png)
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第十单元生物的变异、进化考点一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1.(2020年Ⅰ,T32) (9分)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
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点】(1)基因重组概念和类型(必修2P83)①概念:②类型:交叉互换≠基因重组A.交叉互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B.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后期)(2)育种方法的选择(必修2P97-100)提醒:①单倍体育种一般应用于二倍体植物,因为若为四倍体植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形成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分类、诱变育种的原理和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1)由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重组的途径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诱变获得的新个体通常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故可以将该个体进行自交,筛选出符合性状要求的个体后再自交,重复此过程,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
![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4802b4102de2bd960588d0.png)
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1. (2011安徽理综,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Ⅰ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Ⅰ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Ⅰ可能直接()A. 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C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
131Ⅰ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但它不是碱基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
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体细胞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下一代,但人不进行无性生殖)。
2. (2011山东理综,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本题考查有关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的相关知识。
如果多的或少的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如果多的是相同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配子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性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的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基因型为AA,原因是多了相同的2号染色体,因此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的2号染色体未分离。
本题极易误选B。
3. (2011长沙市一中质检)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生物的变异高考真题.docx
![生物的变异高考真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b852d9a8e9951e79a8927e7.png)
牛物的变异高考真题:1.(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 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 的A基因频率为60%, 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 50%C. 42%D. 21%2.(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屮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屮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3.(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4.(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界可为牛物进化提供原材料5.(江苏卷.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6.(天津卷.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吋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三年高考(2019-2021)生物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师版)
![三年高考(2019-2021)生物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6875e752d380eb62946df2.png)
专题11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21·6浙江月选考)α-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
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 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
该实例不能说明()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答案】C【解析】C题中描述的是基因突变,是DNA上点突变,并非片段。
2.(2021·湖南高考真题)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
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答案】B【分析】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详解】A、由题干中信息“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可知,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B、人工选择可以积累人类喜好的变异,淘汰人类不喜好的变异,只对金鱼的变异类型起选择作用,不能使金鱼发生变异,B错误;C、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人类的喜好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来实现,使人类喜好的性状得以保留,因此,人工选择可以决定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故选B。
3.(2021·湖南高考真题)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 生物的变异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 生物的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e2a68d7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40.png)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G 单元 生物的变异目录G 单元 生物的变异 ..................................... 1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1 G2 染色体变异 ........................................ 1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 6 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8 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 10 G6 生物的变异综合 .. (14)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卷(解析)·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201410)word 版】26、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A .④⑤B .③⑤ C.①④ D.②④【答案】【知识点】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C 解析:①是四分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③是等位基因分离;④是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⑤是受精作用,符合题意的是①④,C正确G2 染色体变异【理综卷(生物解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201410)】4.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 .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 B .①:Aabb ②:AaBbCc ③:AAAaBBbb ④:AB C .①:AaBb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④:Ab D .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④:ABCD 【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类型判断①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②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③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分析得出C 正确 【典型总结】染色体组的判定(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在细胞内任选一条染色体,细胞内与该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下图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生物的变异
1.(2016上海卷.23 )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8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
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
【答案】D
【解析】①中少了基因心』多了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休间岌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柔邑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址基因位誥发生了颠倒j属于^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不同判断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属于容易
题。
解题关键是观察变异类型①和②和原类型的不同,区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
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不同。
2.( 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A.先天性愚型B •原发性高血压C •猫叫综合征D •苯丙酮尿症
【答案】A
【解析】先天性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
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
信息。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
DNA 序列的变化是
3. (2016海南卷.24 )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 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 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
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 3/4
【答案】D
【解析】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旣率^同,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亲代,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患者冢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者殖■患者的情况;若双亲1低患者, 则子代的发病率为o<.
【考点定位】遗传病
【名师点睛】速判遗传病的方法
确定是否为伴Y 染色体遗传病,即
是否篥父病子全病”,无女性患者 ___________ 确定是否为伴X 杯无中生有为隐性f 遗传病,即女患 者的父唇子祢病
遗传方式
4. (2016海南卷.25 )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
亘伴Y 染色体遗传
亘最大可能为 —伴X 隐性
否一定为常染 f 色体隐性
判断显隐性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答案】
【解析】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
的原因是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
)确定替换的碱基对:
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勺碱基序列判断,若只有一个
碱基存在差异,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就为替换的碱基。
5.( 2016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呻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折药靶位点,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罡向性,B错误'基因突变为話虫迸化握供原材料,匚错误;野生型昆虫和PQ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主殖隔离,Ml g
1^0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生殖隔离
;«H字虫■酷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变异和进化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图示理解抗药性形
成的机理,抗药靶位点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杀虫剂作用后的结果,杀虫剂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条件,可根据两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是否存
在生殖隔离。
6.(2016江苏卷.14)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
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QWAMHU ab 匚d f K h ABC DEFGH AXNMti OIRWftHWU a Lu f E h
甲乙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答案】B
【解祈】个休甲的变异属于缺冷影响表型,直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屈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呈“十宇型匕B正常;含缺失染邑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肓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禹C 错误」个体乙热包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型异常,D错误。
【考点定位】缺失,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据图正确判断出染色体缺失、倒位,同时理解缺失和倒位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染色体倒位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形成四分体的特点:呈“十字形”,该题难度比较大。
7.(2016天津卷.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
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
的抗性突变
【答案】A
【解祈】根1S衰格信息可知,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銮型的差异是口2蛋白結枸改娈导致前,突娈型擁含遊毒素的培养戛中存活」说明突变型具有谨喜素抗性,故A项正确;翻译是在孩糖体上进行的,所以谜霉素通过与複播体结合柳制其訓谭功能』J頁错误i界生型和突甕型的SL2蛋白中只有一个氨基酸(56 位氢基篠)有差昆而碱基对的竝失会异致缺矣位雪洁的氮基釀序袖匀改銀所以突娈型的产生是由干献基对的沓换所致山硕謝知fS¥杆菌对旌畜索的抗性突变不是镣毒素谱岌的,諺毒索只龍作为环境因索起选择作用,D顼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图表分析考查基因突变的种类、链霉素抑菌功能的原理、基因突
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难度中等。
解题关键是根据突变性和野生型核糖体S12蛋白的氨基酸
序列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变化的种类。
本题容易错选D项。
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基因突
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8. (2016北京卷.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 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
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
于十年后F 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A正确。
题干中没有关
B 错误。
丰富度
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
引入T区的豹后,
引入的雌豹与F 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需要明确的知识点:①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
例如种群水平的研究内容有:种群的数量的数量动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生
物的生殖、进化、遗传多样性等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优势种、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及其占据的生态位、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等。
②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