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基本理论推广
动态规划算法
2级
n=4时:有3大类归并法。前1堆后3堆、前2堆后2堆、前3堆后1堆。
因3堆有2种归并法,所以一共5小类归并法。前1堆第1种情况:
4级 3级 2级 1级 13 序号 1
44 31 15 7
2
f(1, 4) = 15 + 31 + 44 = 90 = f(2, 4) + g(1, 4) w不变 = f(2, 3) + g(2, 4) + g(1, 4)
若f(2,4)越小,则f(1,4)就越小。 8
3
16
4
n=4 时:前1堆的第2种情况。
4级 44 31 24 7 2 8 3 f(1, 4) = 24 + 31 + 44 = 99 = f(2, 4) + g(1, 4) w不变 = f(3, 4) + g(2, 4) + g(1, 4) 若f(2,4)越小,则f(1,4)就越小。 16 4 f(1, 4) = 20 + 24 + 44 = 88
的一种通用方法,对最优化问题提出最优性原则,从而创建最优化问题
的一种新算法设计技术——动态规划,它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数学工具。 至少在计算机科学圈子里,人们不仅用它解决特定类型的最优化问题, 而最终把它作为一种通用的算法设计技术,即包括某些非最优化问题。 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 现实世界里有许多问题属于这种情况:它有很多解,应用要求最优解。 穷举法通过找出全部解,再从中选出最优解。这种方法对于那些计算
基于动态规划的高阶隐马氏模型推广的Viterbi算法
pr o g r a mm i ng f or hi g h— or de r hi dde n M a r k o v m od e l
YE Fe i , 2 , 十 W ANG Yi f e i 3
A bs t r a c t Fi r s t l y . h i g h — o r d e r h i d d e n Ma r k o v mo d e l i s t r a n s f o r me d i n t o a n e q u i v a l e n t i f r s t — o r d e r v e c t o r — v a l u e d hi d d e n Ma r k o v mo d e l b y us i n g Ha d a r ’ S e q u i v a l e n t t r a n s f o r ma - t i o n me t ho d .S e c o n d l y .t h e Vi t e r b i a l g o r i t h m f o r t h e i f r s t — o r d e r v e c t o r — v a l u e d h i d de n Ma r k o v mo d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y n a mi c p r o g r a mm i ng p r i n c i pl e .Fi n a l l y , t h e e x t e n d e d Vi t e r b i a l g o r i t hm b a s e d o n d y n a mi c p r o g r a m mi n g or f hi g h — o r d e r h i d de n Ma r k o v mo d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c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h i g h — o r d e r h i dd e n Ma r k o v a n d t h e i f r s t — o r d e r v e c t o r v a l u e d h i d de n Ma r k o v mo d e 1 .Th i s s t u d y e x t e n d s t h e r e l a t e d Vi t e r b i a l g o r i t hms d i s c u s s e d i n a l mo s t a l l l i t e r tu a r e s o f h i d d e n Ma r k o v mo d e 1 . a n d t h e n 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t h e a l g o r i t h mi c t h e o r y o f h i g h . o r d e r h i d d e n Ma r k o v mo d e 1 . Ke y wo r ds h i g h — o r d e r hi d d e n Ma r k o v mo de l , d y n a mi c p r o g r a mmi n g p r i n c i p l e , Vi t e r — bi a l g o r i t hm Chi ne s e Li br a r y C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O2 1 1 . 6 2
控制理论发展历史
控制理论发展历史综述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的经典控制理论时期,着重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数学工具是微分方程、拉氏变换、传递函数;主要方法是时域法、频域法、根轨迹法;主要问题是系统的稳、准、快。
二: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控制理论时期,着重解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数学工具是以此为峰方程组、矩阵论、状态空间法主要方法是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理论;重点是最优控制、随即控制、自适应控制;核心控制装置是电子计算机。
三: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先进控制理时期,先进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先进控制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最广,包括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
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参数不随时间而变)系统。
发展过程1.原始阶段中国,两千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车:一种开环自动调节系统,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
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起步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一个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成两大部分,那就是工业革命。
18世纪中叶之前,不管你什么怎么划分人类社会也好(农业牧业手工业),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力,就是必须得有人亲自去做。
18世纪中叶之后,机器的出现,使得以机器取代了人力,所以称之为革命。
然后机器的出现变革了人类的整个历史,直至现代社会文明的如此进步。
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什么扯这么多?如果机器不能控制,那和工具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钱学森也在最新一版的工程控制论中提到技术革命。
1769年,控制思想首次应用于工业控制的是瓦特,发明用来控制蒸汽机转速的飞球离心控制器。
以后人们曾经试图改善调速器的准确性,却常常导致系统产生振荡。
1868年以前,这一百年来,自动控制装置的设计还出于“直觉”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控制系统的各项性能(稳、准、快)的协调方面经常出现问题。
贝尔曼最优公式
贝尔曼最优公式
贝尔曼最优公式是动态规划中的基本理论,用于解决最优化问题。
这个公式由理查德·贝尔曼提出,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形式上,贝尔曼最优公式可以表示为:
vπ(s)=∑aπ(a∣s)[∑rp(r∣s,a)r+γ∑s′vπ(s′)p(s′∣s,a)]vπ(s) = \sum_a \pi(as) [ \sum_r p(rs,a) r + \gamma \sum_{s'} vπ(s') p(s's,a)]vπ(s)=a∑π(a∣s)[r∑p(r∣s,a)r+γs′∑vπ(s′)p(s′∣s,a)]
其中:
π是策略,表示在给定状态下采取的行动的概率分布。
a是行动,表示在给定状态下可能采取的行动。
s是状态,表示系统的当前状态。
r是奖励,表示在给定状态下采取某个行动可能获得的奖励。
γ是折扣因子,用于平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
p是转移概率,表示从当前状态和行动转移到下一个状态的概率。
贝尔曼最优公式的核心思想是,在给定当前状态和策略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行动以最大化预期的累积奖励。
这个公式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上,包括强化学习、动态规划、预测和决策等。
华罗庚-王中烈型不等式
第16卷第3期 1996年8月
数学研究与评论
JOU RNAL O F M A TH EM A T ICAL R ESEA RCH AND EXPO S IT ION
华 罗 庚-王 中 烈 型 不 等 式Ξ
Α- 1
Α(∆- x 2- Κ) + 1+ Α- 1+ Α- 1
Α- 1
Αx 2 }p (1+
Α- 1+
Α- 1) ,
等号仅当 Κ= Α(∆- x 2- Κ) = Αx 2时取, 即仅当 x 1= x 2= (2+ Α) - 1∆= h 2∆, 这里 h2= (2+ Α) - 1.
据上, 可见最小值 Υ2=
再用引理2, 有
F 2 (x ) = Κp + Α- 1
Αp (∆-
x 2-
Κ) p + Α- 1
Αp
x
p 2
1 Κp + Α- 1 = {[
(Α(∆- x 2- Κ) ) p + Α- 1 1+ Α- 1+ Α- 1
(Αx 2) p ]1 p }p (1+ Α- 1+ Α- 1)
≥{ 1
Κ+
n
n
∑ ∑ 取. 事实上, 借助于函数 f n (x ) = (∆ -
x i) p - Αp - 1 (
p
xi
)在 8
上为严格减而严格 S 2凹可
i= 1
i= 1
以证明.
参 考 文 献
[ 1 ] L. K. H ua, A d d itiv e T heory of P rim e N um bers (T ransla ted by N . B . N g ) , in “T ran sla tion s of M a th. M onog rap h s”, V o l. 13, Am er. M a th. Soc. , P rovidence, R I, 1965.
湘教版选修3《算法》评课稿
湘教版选修3《算法》评课稿一、引言湘教版选修3《算法》是一门针对高中生开设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该课程进行评课,从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和评价。
二、内容设置1. 单元一:算法与程序设计本单元主要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通过讲解算法的定义、特性和分类,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实践编写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
2. 单元二:排序算法本单元主要介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让学生理解算法效率的重要性。
通过编写排序算法的代码,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和实现常见的排序算法。
3. 单元三:查找算法本单元主要介绍常见的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和哈希查找。
通过讲解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查找算法与排序算法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编写查找算法的代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4. 单元四:图算法本单元主要介绍图的基本概念和图算法,包括图的表示方法、最短路径算法和最小生成树算法。
通过讲解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问题建模能力。
通过编写图算法的代码,让学生掌握图的遍历和相关算法的实现。
5. 单元五:动态规划算法本单元主要介绍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通过讲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让学生了解动态规划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和编写动态规划算法的代码,培养学生的动态规划思维和问题求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技术讲解与实践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写代码,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合作学习与个人思考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编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动态规划的高阶隐马氏模型推广的Viterbi算法
2013c12 $ÊÆÆ 117ò14ÏDec.,2013Operations Research Transactions Vol.17No.4Äu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Ž{∗“œ1,2,† Êœ3Á‡ÄkÏL Hadar d C†•{òp Ûê¼ .=†•†ƒ d ˜ •þŠÛê¼ .§, |^Ä 5y nïá ˜ •þŠÛê¼ . ViterbiŽ{§• ÏL pÛê¼ .Ú˜ •þŠÛê¼ .ƒm d'Xïá p Ûê¼ .ÄuÄ 5yí2 ViterbiŽ{.ïÄ(J3˜½§Ýþí2 A ¤kÛê¼ .©z¥¤ 9 )è¯K ViterbiŽ{§l ?˜Ú´LÚuÐ p Ûê¼ . Ž{nØ.'…c p Ûê¼ .§Ä 5y n§ViterbiŽ{¥ã©aÒO211.622010êÆ©aÒ60J10,60J22Extended Viterbi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programming for high-order hidden Markov model∗YE Fei1,2,†WANG Yifei3Abstract Firstly,high-order hidden Markov model is transformed into an equivalent first-order vector-valued hidden Markov model by using Hadar’s 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method.Secondly,the Viterbi algorithm for thefirst-order vector-valued hiddenMarkov mode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principle.Finally,the extended Viterbi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programming for high-order hiddenMarkov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equivalence relation between high-order hiddenMarkov and thefirst-order vector-valued hidden Markov model.This study extends therelated Viterbi algorithms discussed in almost all literatures of hidden Markov model,and then contributes to the algorithmic theory of high-order hidden Markov model.Keywords high-order hidden Markov model,dynamic programming principle,Viter-bi algorithm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O211.622010Mathematics Subject Classification60J10,60J22Âv Fϵ2013c3 15F*Ä7‘8µI[g,‰ÆÄ7(No.30871341),þ°½-:ƉÄ7(No.S30104),þ°½ ”-:Æ‰ï ‘8Ä7(No.J50101)1.Ô)Æ êƆOŽÅÆ ,SÔ)244000;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244000,Anhui,China2.H®ŒÆ ¬‰ÆOŽ¢ ¥%,H®210093;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3.þ°ŒÆêÆX,þ°200444;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44, China†ÏÕŠö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postyf@44“œ, Êœ17ò0Úó19-V40c“§Bellman1˜g JÑ Ä 5yŽ{§ïá )û˜a`z¯K #•{.1953c BellmanéÄ 5yŽ{?1 ?˜Ú õ§‰Ñ äk y“¿Âþ Ä 5y V g.Ä 5yŽ{†©£{a q§•´ò–¦) ¯K©)¤e Z‡ƒq f¯K§ÏLÅÚ¦)f¯K ¼ ¯K •`).éu©£{˜…‡¦f¯K´ƒpÕá § ´3k œ¹eÃ{ò¯K©)•ƒpÕá f¯K§džX J^©£{¦)§k f¯Kò -E OŽéõg§ —OŽþ P{§ü$ OŽ Ç[1,2].• ;•f¯K -E OŽ§Ä 5yŽ{ÏL Bellman•§±48 /ªò f¯KÚ Œ f ¯KéXå5§¦^®¼ f¯K )5OŽ Œ f¯K§† ¦Ñ•Œ¯K )[3,4].Œ…Ä 5yŽ{ gŽ¢Ÿ´©£gŽÚ)ûP{§U wÍ/ü$¯K¦) OŽE,ݧ¦ ¯K ¦)•I s¤õ‘ªžm.Ä 5yŽ{g Bellman JÑ–8§® Øä ´LÚuЧ8c®¤•˜«-‡ êÆ`z•{§3²L+n!ó§EâÚ•`›› •¡ 2• A^.Viterbi u1967c3©z[5]¥JÑ ˜«šëY)èŽ{§¿^5»ÈòÈè§ù«Ž{ 5 ¡•ViterbiŽ{.‘ §Omura3©z[6]¥lÄ 5y ÝéViterbiŽ{?1 -# ã§Viterbi•3©z[7]¥éù«Ž{?1 ?˜Ú ´LÚuÐ., §Omura ÚForney©O3©z[6,8]¥•ÑViterbiŽ{Œ±Š••Œq,)èì.ViterbiŽ{g JÑ–8§®²3éõ•¡¼ A^.Ù¥˜‡“L5 ~f´|^ViterbiŽ{5)ûÛê¼ . )è¯K§•=3‰½*ÿS ^‡e§éÑ•kŒU )d*ÿS Ûõ´».©z[9,10]ïÄ ˜ Ûê¼ . )è¯K§ÏL½Â˜‡Viterbi Cþ§ïá ˜ Ûê¼ .)è¯K ViterbiŽ{.©z[11,12]Äu˜ Ûê¼ .ViterbiŽ{ nÚ•{§©OÏL½Â˜‡í2 Viterbi Cþ§ïÄ ˜a Ûê¼ .Ún Ûê¼ . )è¯K§ïá )è¯Kí2 ViterbiŽ{.C c5§˜ ïÄö}Áïá?¿p Ûê¼ . Ž{nØ¿^5©Û˜ ¢S ¯K§¼ ˜ k¿Â (J.©z[13]Äu .ü {§ÏL ORED(Order Reducing)Ž{ÚFIT(Fast Incremental Training)Ž{§ïá ˜a?¿p Ûê¼ . Ž{n ا 3¤ïÄ .¥••Ä G =£† §G ƒm •6'X§¿v kïÄ)è¯K ViterbiŽ{.©z[14]ïÄ ˜a?¿p Ûê¼ .¥ Š¯KÚ)è¯K§¿^5©Û3DNA S ¥ÏéCpG ¯K§ƒéu˜ Ûê¼ . •Ð J§ .•••Ä G =£† §G ƒm •6'X.©z[15,16]ïÄ ˜a?¿p Ûê¼ .n‡Ä ¯K Ž{¿A^uŠÑ£O§•,3 .¥Óž•Ä G =£ÚÑÑ*ÿ†•õ G ƒm éX§ ïá Ž{•·^u3ŠÑ£O¥ †–m ( .§ØäkÊ·5.©z[17]JÑ ˜a•äk˜…¿Â p Ûê¼ .§¿ïÄ ùa p Ûê¼ . Š¯KÚÆS¯K§‰Ñ ƒA Ž{§ v kïÄ)è¯KÚƒA Ž{.©z[18]3Hadar ïÄÄ:þ§Äu Hadar d C†•{ÚLi |Ü•{§¦^ .ü {ïá õ*ÿS e p Ûê¼ . Baum-WelchŽ{§‰Ñ õ*ÿS e p Ûê¼ . ëê- úª§¿¦^˜ Ûê¼ . I O Eâ5 OŽù ëê- úª. © é©z[17]¤JÑ ˜a?¿p Ûê¼ .§ÄkÏL Hadar d C†•{òp Ûê¼ .=†•†ƒ d ˜ •þŠÛê¼ .§, |^Ä 5y nïá ˜ •þŠÛê¼ . ViterbiŽ{§• ÏL p Ûê¼4ÏÄu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Ž{45.Ú˜ •þŠÛê¼ .ƒm d'Xïá p Ûê¼ .ÄuÄ 5yí2 ViterbiŽ{. © ïÄ)û ©z[17]¤JÑ ˜a?¿p Ûê¼ . )è¯K§3˜½§Ýþí2 A ¤kÛê¼ .©z¥¤ 9 )è¯K ViterbiŽ{§l ?˜Ú´LÚuÐ p Ûê¼ . Ž{nØ.1p Ûê¼ . Ä (½Â1.1[17]p Ûê¼ .´˜‡äk V-‘ÅL§ ÚO ..˜‡‘ÅL§•p àg Markovó§£ã G ƒm =£5Ƨ´ØŒ*ÿ §¡•G L§.,˜‡‘ÅL§£ã G †*ÿŠƒm ÚO'X§´Œ±*ÿ §¡•*ÿL§.Ù¥GL§{ q t}Tt=2−r Ú*ÿL§{o t}Tt=1©O÷vP( q t|{ q l}l<t)=P( q t|{ q l}t−1l=t−n),(1.1)P(o t|{o l}l<t,{ q l}l t)=P(o t|{ q l}tl=t−(m−1)).(1.2)ª¥, q t∈ S L«tž• G §o t∈ V L«tž• *ÿŠ,r=max{n,m}.3ùa p Ûê¼ .¥§b½G =£VÇ ûu n(n 2)‡G §Óžb½ÎÒuÑVÇ ûu m(m 2)‡G §l U B\•õ ÚO A §U é˜ ¢S L§Jø•\O( £ã.e¡äN`²ùa p Ûê¼ .¥˜ ëêÚÎÒ ¹Â.(1)G 8µS={s0,s1,···,s N−1},ª¥§N L« .¥MarkovóG ê8.Ø”˜…5§Œ-S={0,1,···,N−1}.(2)*ÿŠ8µV={v1,v2,···,v M},ª¥§M L« .¥z‡G éA *ÿŠê8.(3)G =£Vǵa i n···i1i0=P( q t=i0| q t−1=i1,···, q t−n=i n),ª¥§i n,···,i1,i0∈ S.…=£VÇ a i n···i1i0´†žm tÕá §÷v0 a in ···i1i0 1,N−1i0=0a i n···i1i0=1,P A={ a i n···i1i0}.(4)ÎÒuÑVǵb im−1 (i0)( )=P(o t=v | q t=i0,···, q t−(m−1)=i m−1),46“œ, Êœ17òª¥§i m−1,···,i0∈ S,v ∈ V.…ÎÒuÑVÇ b i m−1···i0( )´†žm tÕá §÷v0 b i m−1···i0( ) 1,M=1b im−1 (i0)( )=1.(1.3)P B={ b i m−1···i0( )}.(5)ЩG Vǵπi r···i1=P( q2−r=i r,···, q1=i1),ª¥§r=max{n,m},i r,···,i1∈ S.…÷v0 πir ···i1 1,N−1i r=0···N−1i1=0πi r···i1=1.(1.4)P π={ πir (i1)}.• •Bå…§˜…¦^ÎÒ λ=( π, A, B)L«p Ûê¼ . Nëê.Ù¥ πÚ A£ã p ê ‰Åó ÚO5Ÿ§ B£ã G †*ÿŠƒm ÚO'X.éu‰½ ëê• λ p Ûê¼ .§*ÿS O=o1o2···o T U UìX eÚ½ )µÚ½1ŠâЩVÇ πir (i1)ÀJЩG q2−r=i r,···, q1=i1.Ú½2-t=1.Ú½3ŠâÎÒuÑVÇ b i m···i1( ) )˜‡*ÿŠo t=v .Ú½4ŠâG =£VÇ a in (i1i0)a e˜‡G q t+1=i0.Ú½5-t=t+1¶e t<T§Kˆ£ Ú½3§ÄK(å.51.13þã p Ûê¼ .¥äk X e•›µ(1)G 8Ú*ÿÎÒ8Ñ´k• .(2)G =£VÇ a in (i1i0)´†žmÕá §=é?¿ tÑkP( q t+1=i0| q t=i1,···, q t−n+1=i n)=P( q t=i0| q t−1=i1,···, q t−n=i n).(1.5)(3)ÎÒuÑVÇ b i m−1···i0( )´†žmÕá §=é?¿ tÑkP(o t+1=v | q t+1=i0,···, q t−m+2=i m−1)=P(o t=v | q t=i0,···, q t−m+1=i m−1).(1.6)(4)®uÑ ÎÒé ¡ G =£VÇÚÎÒuÑVÇv kK•.2p Ûê¼ . Hadar d C†p Ûê¼ . G L§•{ q t}Tt=2−r §*ÿL§•{o t}Tt=1§-Q t=[ q t, q t−1,···, q t−(r−1)],(2.1)4ÏÄu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Ž{47•´Ûõ §…÷vª¥§1 t T.w,§•þŠG L§{Q t}Tt=1P(Q t|{Q l}l<t)=P( q t q t−1··· q t−(r−1)| q t−1 q t−2··· q2−r)=P( q t| q t−1 q t−2··· q2−r)=P( q t| q t−1 q t−2··· q t−r)=P( q t q t−1··· q t−(r−1)| q t−1 q t−2··· q t−r)=P(Q t|Q t−1).(2.2) , §é?¿ 2 t T−1,÷vP(Q t+1=[i0,i1,···,i r−1]|Q t=[i1,i2,···,i r])=P( q t+1=i0, q t=i1,···, q t−r+2=i r−1| q t=i1,···, q t−r+2=i r−1, q t−r+1=i r)=P( q t+1=i0| q t=i1,···, q t−r+2=i r−1, q t−r+1=i r)=P( q t=i0| q t−1=i1,···, q t−r+1=i r−1, q t−r=i r)=P( q t=i0, q t−1=i1,···, q t−r+1=i r−1| q t−1=i1,···, q t−r+1=i r−1, q t−r=i r)=P(Q t=[i0,i1,···,i r−1]|Q t−1=[i1,i2,···,i r]),(2.3)ª¥§[i0,i1,···,i r−1],[i1,i2,···,i r]∈{0,1,···,N−1}r.u´Œ e (Ø.½n2.1[17] Q t=[ q t, q t−1,···, q t−(r−1)]§K G L§{Q t}T t=1 ¤ ˜‡˜ àg •þŠMarkov L§.Óž§*ÿL§{o t}T÷vt=1P(o t|{o l}l<t,{Q l}l t)=P(o t|{o l}l<t,{ q l}l t)=P(o t|{ q l}l t))=P(o t|{ q l}tl=t−(r−1)=P(o t|Q t).(2.4) , §é?¿ 2 t T,÷vP(o t=v |Q t=[i0,i1,···,i r−1])=P(o t=v | q t=i0, q t−1=i1,···, q t−r+1=i r−1)=P(o t−1=v | q t−1=i0, q t−2=i1,···, q t−r=i r−1)=P(o t−1=v |Q t−1=[i0,i1,···,i r−1]).(2.5)d dŒ…§*ÿŠo t=ÚG Q t k'§…3?˜ž•lÓ˜G uÑÓ˜ÎÒ V Ç´ƒÓ .nþ¤ãŒe (Ø.½n2.2[17] Q t=[ q t, q t−1,···, q t−(r−1)]§K G L§{Q t}T t=1Ú*ÿL§{o t}T t=1 ¤ ˜‡˜ àg•þŠÛê¼ ..48“œ, Êœ17òe¡äN`²˜ •þŠÛê¼ .{Q t,o t}Tt=1¥˜ ëêÚÎÒ ¿Â.(1)G 8µS={0,1,···,N−1}r.(2)*ÿŠ8µV={v1,v2,···,v M}.(3)G =£Vǵa ij=P(Q t+1=j|Q t=i),ª¥§•þi c r−1‡©þ u•þj r−1‡©þ§…÷v0 a ij 1,j∈ Sa ij=1.P A={ a ij}.(4)ÎÒuÑVǵb i( )=P(o t=v |Q t=i),…÷v0 b i( ) 1,M=1b i( )=1.P B={ b i( )}.(5)ЩG Vǵπi=P(Q1=i),…÷v0 πi 1,i∈ Sπi=1.P π={ πi}.••Bå…§˜…¦^ÎÒ λ=( π, A, B)L«˜ •þŠÛê¼ .{Q t,o t}T t=1 Nëê.Ù¥ πÚ A£ã ê ‰Åó{Q t}T t=1 ÚO5Ÿ§ B£ã *ÿŠ†G ƒm ÚO'X.…ëê λ=( π, A, B)Ú λ=( π, A, B)ƒm•3e 'X.5Ÿ2.1[17] i=[i1,···,i r]§j=[i0,···,i r−1]§Ù¥i0,i1,···,i r∈ S.Këê λ= ( π, A, B)Ú λ=( π, A, B)ƒm÷vπi r···i1= πi, a i n···i0= a ij, b i m···i1( )= b i( ).(2.6)?˜ÚŒ±y²˜ •þŠÛê¼ .{Q t,o t}Tt=1Ú p Ûê¼ .´ d §•Ò´`ùü‡ . )Ó˜*ÿS VÇ´ƒÓ .•=•3±e(Ø.½n2.3[17] O=o1···o T•?˜*ÿS §KP(O| λ)=P(O| λ).(2.7)4ÏÄu 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 Ž{49y ² O =o 1···o T •?˜*ÿS §Šâ5Ÿ2.1ŒP (O | λ)=N −1 i 2−r =0···N −1 i T =0P (o 1···o T , q 2−r =i 2−r ,···, q T =i T | λ)=N −1 i 2−r =0···N −1 i T =0πi 2−r ···i 1 b i 2−m ···i 1(o 1) a i 2−n ···i 2 b i 3−m ···i 2(o 2)··· a i T −n ···i T b i T −m +1···i T (o T )=N −1 i 2−r =0···N −1 i T =0πi 2−r ···i 1 b i 2−r ···i 1(o 1) a i 2−r ···i 2 b i 3−r ···i 2(o 2)··· a i T −r ···i T b i T −r +1···i T (o T )= i 1∈ S···i T ∈ Sπi 1 b i 1(o 1) a i 1i 2 b i 2(o 2)··· a i T −1i T b i T (o T )=i 1∈ S ···i T ∈ SP (o 1···o T ,Q 1=i 1,···,Q T =i T | λ)=P (O | λ).ª¥§i t =[i t ,···,i t −r +1](1 t T ).¿…é?¿ 1 t T −1§•þi t c r −1‡©þ u •þi t +1 r −1‡©þ.½n 2.4 O =o 1···o T •?˜‰½ *ÿS §KP ( q 2−r ··· q T |O, λ)=P (Q 1···Q T |O, λ).(2.8)y ²Ø” q 2−r =i 2−r ,···, q T =i T §Ù¥i 2−r ,···,i T ∈ S §Šâ5Ÿ2.1ŒP (o 1···o T , q 2−r =i 2−r ,···, q T =i T | λ)= πi 2−r···i 1b i 2−m···i 1(o 1) a i 2−n···i 2b i 3−m···i 2(o 2)···a i T −n ···i Tb i T −m +1···i T (o T )= πi 2−r ···i 1 b i 2−r ···i 1(o 1) a i 2−r ···i 2 b i 3−r ···i 2(o 2)··· a i T −r ···i T b i T −r +1···i T (o T )= πi 1b i 1(o 1) a i 1i 2b i 2(o 2)··· a i T −1i Tb i T(o T )=P (o 1···o T ,Q 1=i 1,···,Q T =i T | λ).,P ( q 2−r =i 2−r ,··· q T =i T |O, λ)=P (O, q 2−r =i 2−r ,··· q T =i T | λ)P (O | λ),P (Q 1=i 1,···,Q T =i T |O, λ)=P (O,Q 1=i 1,···,Q T =i T |λ)P (O | λ).?˜Ú§Šâ½n 2.3ŒP ( q 2−r =i 2−r ,··· q T =i T |O, λ)=P (Q 1=i 1,···,Q T =i T |O, λ).3p Ûê¼ .í2 Viterbi Ž{¤¢p Ûê¼ . )è¯K §´•‰½ .ëê λ=( π, A, B )Ú*ÿS O =o 1o 2···o T §3,«•Z ¿Âe (½˜‡G S Q ∗= q ∗2−r q ∗3−r ··· q∗T §l « .50“œ, Êœ17òÛõÜ©§éÑ•kŒU )d*ÿS ´»./•Z0 ¿Âkéõ«§dØÓ ½ÂŒ ØÓ (Ø[19]. ©¤?Ø •Z¿Âþ G S Q∗= q∗2−r q∗3−r··· q∗T§´•Q∗=argmaxQ P( Q|O, λ)=argmaxQP( Q,O| λ).(3.1)ª¥§ Q= q2−r q3−r··· q T L«†*ÿS éA G S .Šâp Ûê¼ . ½Â§´•P( Q,O|λ)= π q2−r··· q1 b q2−m··· q1(o1) a q2−n··· q2 b q3−m··· q2(o2)··· a q T−n··· q T b q T−(m−1)··· q T(o T).(3.2)w,§ŽÑª(3.2)I‡2T−1g¦{.?˜Ú§X J^¡Þ{éÑ•`G S §K I‡N T+r−1(2T−1)g¦{$Ž§OŽ E,Ý•O(N T+r−1)§‘X T O\§OŽþ¥•ê?O•§Œ…¡Þ{¤I OŽþéŒ.• ü$OŽE,ݧéu˜ Ûê¼ . )è¯K§<‚æ^ ÄuÄ 5y ViterbiŽ{§l wÍ/J p OŽ Ç[20].Édéu§e¡òäN©Û¿ E p Ûê¼ .ÄuÄ 5yí2 ViterbiŽ{.Ä 5yŽ{Š•˜«ïÄõ ãûü¯K nØÚ•{§• )ûp Ûê¼ . )è¯K§Äk7L½ÂÑÜ· G CþÚûüCþ Ä ‡ƒ§¿¦ƒ÷v Bellman•`5 nÚà 5 n[21,22].du p Ûê¼ .¥ G =£VÇÚÎÒuÑVÇÚõ‡{¤G ƒ'§±—u† ¦^p Ûê¼ .¥ê¼ó G Cþ q tŠ•Ä 5yŽ{¥ G Cþ´ØÜ· .Äu d§ ép Ûê¼ .G L§{ q t}Tt=2−r§|^c¡¤ã Hadar d C†•{ E˜‡# G CþQ t= [ q t, q t−1,···, q t−(r−1)]§¿òd CþQ tŠ•Ä 5yŽ{¥ G Cþ.Óž§•¼ ˜‡† p Ûê¼ . d ˜ •þŠÛê¼ .{Q t,o t}Tt=1§¿^ÎÒ λ=( π, A, B)L «§ Nëê.Šâ½n2.3Œ•§éu?˜‰½ *ÿS O=o1···o T§÷vP( q2−r,···, q T|O, λ)=P(Q1,···,Q T|O, λ).(3.3)ª¥§Q1=[ q1,···, q2−r],···,Q T=[ q T,···, q T−(r−1)].?˜Ú§´• p Ûê¼ .•Z´»Ú˜ •þŠÛê¼ .{Q t,o t}Tt=1•Z´»ƒm•3±e(Ø.½n3.1 O=o1···o T•,‡‰½ *ÿS §G S Q∗= q∗2−r··· q∗T•p Ûê¼ . ,^•Z´»§=÷vQ∗=argmaxQP( Q,O| λ).(3.4)-Q∗t =[ q∗t,···, q∗t−(r−1)](1 t T)§K G S Q∗=Q∗1···Q∗T÷vP(Q∗,O| λ)=maxQP(Q,O| λ).(3.5)•Ò´`§G S Q∗=Q∗1···Q∗T•˜ •þŠÛê¼ .{Q t,o t}Tt=1,^•Z´».‡ƒ½,.4ÏÄu 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 Ž{51Äu þã½n 3.1§Äk ŠâÄ 5y n ïᘠ•þŠÛê¼ .{Q t ,o t }T t =1Viterbi Ž{§, ÏL p Ûê¼ .Ú˜ •þŠÛê¼ .{Q t ,o t }Tt =1ƒm d 'X ïáp Ûê¼ .Äu Ä 5y í2 Viterbi Ž{§ÏL ù«Ž{Œ† ¦ p Ûê¼ . •Z ´».3ùp A T 5¿ ´§é?Û 1 t T −1§•þQ t c r −1‡©þ u •þQ t +1 r −1‡©þ.Äk •Ä˜ •þŠÛê¼ .{Q t ,o t }T t =1§´•P (Q ,O | λ)= πQ 1 b Q 1(o 1) a Q 1Q 2 b Q 2(o 2)··· a Q T −1Q T b Q T (o T ).(3.6)u ´Œ±ò¦)˜ •þŠÛê¼ .{Q t ,o t }T t =1 •Z ´»Q ∗w Š´˜‡õ ãûü¯K . S O =o 1o 2···o T •Ý•T ž§Œ©•T −1‡ ã.Œ¦^u t (Q t +1)L «d G Q t G Q t +1¤ ¤ 1t ã ûüC þ§Óž•I ¼êŒP •v t (Q t ,Q t +1,u t (Q t +1))= a Q t Q t +1 b Q t +1(o t +1).(3.7)?˜Ú§ŒP c t ‡ ã •`•I ¼ê•g t (Q t +1)=max Q 1Q 2···Q tP (Q 1Q 2···Q t Q t +1,o 1o 2···o t o t +1)=max Q 1Q 2···Q tπQ 1 b Q 1(o 1) a Q 1Q 2 b Q 2(o 2)··· a Q t Q t +1 b Q t +1(o t +1).(3.8)ØJ w Ñù‡õ ãûü¯K ´÷v Bellman •`5 n Úà 5 n §u ´ŒïáÄ 5y ^S Ž{ Ä O Ž•§§•¡•Bellman •§§äN X e µg t (Q t +1)=max Q t ∈ S(g t −1(Q t ) a Q t Q t +1) b Q t +1(o t +1),(3.9)g 0(Q 1)= πQ 1 b Q 1(o 1).(3.10)–d §l Ä 5y Ý`² ¦)Q ∗ L §.w ,§ù´˜‡k X N r ‡g d ©àÚN r ‡g d ªà õ ãûüL §.äN Œ^ã1L «.---????G Q tG Q t +1G Q t +2v t (Q t ,Q t +1,u t )= a Q t Q t +1 b Q t +1(o t +1)v t +1(Q t +1,Q t +2,u t +1)= a Q t +1Q t +2 b Q t +2(o t +2)ûüu t (Q t +1)ûüu t +1(Q t +2)ãt T (Q t ,u t )ãt +1T (Q t +1,u t +1)ã1p Ûê¼ .õ ãûüL §'X ã• •\äN Ú•B /L «Ñª(3.9)¥ 4í'X §Œ- δt (i )=max Q 1···Q t −1P (Q 1···Q t −1,Q t =i ,o 1o 2···o t | λ).(3.11)52“œ, Êœ17ò§L«÷˜^´»Q1···Q t−1Q t§…Q t=i§ )* S o1o2···o t •ŒVÇ.˜…¡ δt(i)•Viterbi Cþ.u´•`•I¼êŒP•g t(Q t+1)= δt+1(Q t+1).(3.12)?˜Ú§Bellman•§ŒP•δt+1(Q t+1)=maxQ t∈ S (δt(Q t) a QtQ t+1) b Q t+1(o t+1),(3.13)δ1(Q1)= πQ1 b Q1(o1).(3.14)yØ”Q t=[ q t, q t−1,···, q t−(r−1)]=i=[i1,i2,···,i r],(3.15)Q t+1=[ q t+1, q t,···, q t−r]=j=[i0,i1,···,i r−1].(3.16)ª¥§0 i r,i r−1,···,i1,i0 N−1.Kª(3.13)C•δt+1(j)=maxi∈ S(δt(i) a ij) b j(o t+1).(3.17)ª(3.17)‰Ñ ˜ •þŠÛê¼ .{Q t,o t}Tt=1ÄuÄ 5yŽ{ Bellman•§.Äu d§e¡òïáp Ûê¼ . Bellman•§.•d§Äk•p Ûê¼ .½Â˜‡í2 Viterbi Cþδt(i r,···,i1).½Â3.1éu?¿ 0 i r,···,i1 N−1,1 t T§-δt(i r,···,i1)=maxq2−r··· q t−rP( q2−r··· q t−r, q t−r+1=i r,···, q t=i1,o1o2···o t| λ),(3.18) K¡δt(i r,···,i1)•p Ûê¼ .í2 Viterbi Cþ.§L«÷˜^´» q2−r··· q t§… q t−r+1=i r,···, q t=i1§ )* S o1o2···o t •ŒVÇ.½n3.2 0 i r,i r−1,···,i1 N−1,i=[i1,i2,···,i r]§Ké?¿ 1 t T÷vδt(i r,···,i1)= δt(i).(3.19) y²Šâ½n2.4§´•P( q2−r q3−r··· q t−r, q t−r+1=i r,···, q t=i1,o1o2···o t| λ)=P(Q1Q2···Q t−1,Q t=i,o1o2···o t| λ).?˜ÚŒδt(i r,···,i1)=maxq2−r q3−r··· q t−rP( q2−r q3−r··· q t−r, q t−r+1=i r,···, q t=i1,o1o2···o t| λ)=maxQ1···Q t−1P(Q1···Q t−1,Q t=i,o1o2···o t| λ)= δt(i).4ÏÄu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Ž{53 , §d5Ÿ2.1Œ•ëê λ=( π, A, B)Ú λ=( π, A, B)ƒm÷vπi r···i1= πi, a i n···i0= a ij, b i m···i1( )= b i( ).(3.20)Äuª(3.20)Ú½n3.2§|^í2 Viterbi Cþδt(i r,···,i1)§Œ p Ûê¼ .Ïé•Z G S Q∗ Ž{3.1.Ž{3.1ÄuÄ 5y p Ûê¼ .í2 ViterbiŽ{Ú½1Щzδ1(i r,···,i1)= πir···i1 b i m···i1(o1),(3.21)ϕ1(i r,···,i1)=0.(3.22)ª¥§0 i r,···,i1 N−1.Ú½248OŽδt(i r−1,···,i0)=max0 i r N−1(δt−1(i r,···,i1) a in (i0)) b i m−1···i0(o t),(3.23)ϕt(i r−1,···,i0)=argmax0 i r N−1(δt−1(i r,···,i1) a in (i0)).(3.24)ª¥§0 i r−1,···,i0 N−1,2 t T.Ú½3¥äP∗=max0 i r,···,i1 N−1δT(i r,···,i1),(3.25)( q∗T−(r−1),···, q∗T)=argmax0 i r,···,i1 N−1δT(i r,···,i1).(3.26)Ú½4´»(•Z G S )£ˆq∗t−r=ϕt( q∗t−(r−1),···, q∗t),2 t T,(3.27) l •`G SQ∗= q∗2−r··· q∗T.(3.28)53.1X J¦^ÄuÄ 5yí2 ViterbiŽ{¦)p Ûê¼ . )è¯K§•I‡(T−1)N r+1+N r g¦{$Ž§$Žþ†*ÿS •ÝT¥‚5'X§OŽ E ,Ý•O(N r+1)§ƒéu¡Þ{ OŽE,ÝO(N T+r−1)§3T ŒžOŽþòŒ•~ .53.2X J m=n=1§K p Ûê¼ .òz•˜ Ûê¼ .§í2 Viterbi C þƒA/òz•˜ Ûê¼ . Viterbi Cþ§u´Œ ©z[9,10]¥'u˜ Ûê¼ .)è¯K ViterbiŽ{.X J m=1,n=2§Œ ©z[11]¥'u˜a Ûê¼ .)è¯K ViterbiŽ{.X J m=3,n=3§Œ ©z[12]¥'u˜a n Ûê¼ .)è¯K ViterbiŽ{.X J m=1§ n?¿§Œ ©z[14]¥'u˜a?¿p Ûê¼ .)è¯K ViterbiŽ{.。
动态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及优化方法
动态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及优化方法路径规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无人驾驶、物流配送、机器人导航等领域都需要高效准确的路径规划算法来实现任务的顺利完成。
动态规划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中,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短、最优的路径。
本文将介绍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并讨论在路径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优化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动态规划算法是一种将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的最优解来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的方法。
其基本步骤包括定义状态,确定状态转移方程,设置边界条件和计算最优值。
通过利用子问题的解来避免重复计算,动态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路径规划中,动态规划算法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如最短路径问题、最优路径问题等。
以最短路径问题为例,我们需要从起点到终点寻找最短路径。
首先,我们定义一种数据结构来表示路径和距离,例如矩阵或图。
然后,我们根据状态转移方程,计算路径上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最短路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回溯得到最短路径。
动态规划算法的优化方法在路径规划中也非常重要。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采用剪枝策略,即通过合理设置条件来减少搜索的空间。
例如,在最短路径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阈值来避免搜索那些已经超过最短路径距离的节点,从而减少计算量。
另一个优化方法是利用启发式算法,即根据问题的特殊性质设置启发函数,通过估计路径的代价来引导搜索方向,从而减少搜索的次数和时间复杂度。
此外,动态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中还可以与其他算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将动态规划算法与A*算法相结合,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估计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代价来引导搜索过程。
将动态规划算法的最短路径距离作为A*算法的启发函数,可以加快搜索过程并找到更优的路径。
此外,还可以利用并行计算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动态规划算法。
运筹学课程动态规划课件
5 A
3
1 B1 3
6
8 B2 7
6
C1 6 8
3 C2 5
3 C3 3
84 C4
2 D1
2
D2 1 2
3 D3
3
E1 3
5 5 E2 2
6 6
E3
F1 4
G 3 F2
1
2
3 4 运筹学课程动态规划
5
6
7
示例5(生产与存储问题):
某工厂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已知今后四个月市场需求 预测及每月生产j个单位产品的费用如下:
上一个阶段的决策直接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决策
运筹学课程动态规划
8
示例6(航天飞机飞行控制问题):
由于航天飞机的运动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 此就要根据航天飞机飞行在不同环境中的情况, 不断地决定航天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速度(状态), 使之能最省燃料和实现目的(如软着落问题)。
运筹学课程动态规划
9
所谓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指一类活动过程,它可以分为若 干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这 个决策不仅决定这一阶段的效益,而且决定下一阶段的 初
1 6
C3
D1
10
E
D2
6
运筹学课程动态规划
12
以上求从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四个性质完
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即分别从 Di 、 Ci 、Bi、
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
第四阶段:两个始点 D 1 和 D 2 ,终点只有一个;
本阶段始点 (状态)
D1 D2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E 10 6
cj30j
j0 j1,2,6
月1 2 3
4
需求 2 3 2
一道imo试题的多种解法与推广
一道imo试题的多种解法与推广题目:给定正整数 n,求由 1,2,...,n 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解法与推广:1. 卡特兰数解法:由卡特兰数的定义可知,对于给定的正整数 n,由 1,2,...,n 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等于 Cn,n-1。
2. 递归解法:假设F(n)表示由1,2,...,n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则有:F(n)=F(n-1),n>1; F(1)=1;即可以通过递归求出F(n)的值。
3. 动态规划解法:定义数组dp[n],dp[i]表示由1,2,...,i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则dp[n]的最终结果就是求解所求的结果。
则有:dp[i] = dp[i-1] + sum(dp[i-k-1]), i-k > 0, k=1,2,...,i-1其中,dp[0]=1。
4. 数学归纳法解法:用 S_n 表示由1,2,...,n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则有:S_n =S_{n-1} + (S_{n-1}-S_{n-2}) + (S_{n-2}-S_{n-3}) + ... + (S_1-S_0)而同时知道 S_1=1,S_2=2,故 S_n = n * S_{n-1}故求得 S_n = n!,即由1,2,...,n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为 n!5. 推广:(1)若给定正整数 m 和 n,且 m < n,求由 m,m+1,...,n 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此时的答案可以分别用卡特兰数的定义、动态规划法、递归法和数学归纳法给出,其结果为 Cn,m。
(2)若给定正整数n,求由1,3,...,n 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令 F_n 表示由1,3,...,n组成的所有递增序列的个数,则有F(n)=F(n-2) + (F(n-3) - F(n-4)) + (F[n-4] - F[n-5]) + ... + (F[2] - F[0]),其中 F[0]=1,F[1]=1,最后求得 F_n = 2^(n/2),其中 n 为偶数;若n为奇数,则 F_n=2^(n-1/2)。
规划课题申报范例:“三科”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附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三科”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提纲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1. 研究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继续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国内外学者围绕继续教育的模式创新、质量提升等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提出了诸如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等多种解决方案,但在“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
- 国内一些高校虽然开始尝试通过“三教”协同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指导,实践效果参差不齐。
2. 选题意义- 本课题旨在探讨“三教”协同创新如何有效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继续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 随着国家政策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丰富和发展继续教育理论,特别是“三教”协同创新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实践价值:为高校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1. 研究目标- 构建“三教”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明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探索基于“三教”协同创新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路径,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 评估改革措施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推广的案例。
2.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为国内开展继续教育的高等院校及其师生。
- 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职业培训等。
3. 研究内容- “三教”协同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分析。
- 高校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诊断。
- 基于“三教”协同创新的改革路径设计。
- 改革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1. 研究思路-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动态规划算法原理及应用
动态规划算法兴田(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1205班2)摘要:动态规划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本文介绍了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几个实例的分析,研究了利用动态规划设计算法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动态规划算法Dynamic ProgrammingLiu xingtian(Zhe 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pus,Software Engineering 120526630512)Abstract:Dynamic Programm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ptim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 the thinking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the step to using Dynamic Programming ,it also gives some examples to help analysis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the specific method to use Dynamic Programming .Key words : Dynamic Programming , Alsgorithm1.引言规划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确定各决策变量的取值,以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
在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中,决策变量都是以集合的形式被一次性处理的;然而,有时我们也会面对决策变量需分期、分批处理的多阶段决策问题。
所谓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指这样一类活动过程:它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分别对应着一组可供选取的决策集合;即构成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一次决策的决策问题。
将各个阶段的决策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决策序列,称为一个策略。
面向“两性一度”标准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两性一度”标准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作者:盛春阳盖文东卢晓来源:《大学教育》2023年第14期[摘要]“金课”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章基于“两性一度”标准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体以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为例,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并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给出改革措施,以期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打造成为自动化类专业“金课”,提高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两性一度”;课程教学;“金课”[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043-04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
2018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是自动化类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是后续专业主干课学习的基础,是开展控制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打造成工科专业“金课”,对培养自动化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一、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一般包括状态空间法和最优控制基础两个部分,具有理论性强、实用价值高、可延续性强的特点。
理论性强是指课程学习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如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建模、状态空间的模型求解、稳定性分析等,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和物理分析;实用价值高是指课程核心内容聚焦控制器和观测器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可延续性强是指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是后续本科课程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等的先修课程,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的基础课程,更是研究生阶段开展控制理论研究的学术基础。
目前,传统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趋于固定化,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虽然做出部分尝试,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课程教学综合改革。
运筹学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运筹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某高校运筹学课程为例,探讨运筹学教学实践的过程,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为运筹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组织、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筹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运筹学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如何提高运筹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运筹学人才,成为高校运筹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某高校运筹学课程为例,探讨运筹学教学实践的过程。
二、教学实践过程1. 课程设计(1)明确课程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运筹学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将运筹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案例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案例分析、实验和实践环节。
(3)优化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实施(1)课堂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验与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筹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外辅导。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项目实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结果评价。
通过考试、论文、答辩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解决方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加强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国家集训队2009论文集从“k倍动态减法游戏
1.2.组合游戏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组合游戏是一个双方博弈的游戏, 所以对于一个游戏的研究一般需要回
共 44 页-第 2 页
NOI2009 冬令营论文
从“k 倍动态减法游戏”出发探究一类组合游戏问题
答两个问题:谁有必胜策略?必胜策略是什么? 而在信息竞赛学的问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此相对应,分三个层次: (1)判断谁有必胜策略; (2)寻找单回合的必胜选择; (3)维护多回合的必胜选择(交互题涉及) 。
1(if _(m, n) _ is _ an _ N position ) NP(m,n)= ,NP(m,n)关于 n 单调不减。 0(if _(m, n) _ is _ a _ P position )
这是因为若正整数 m0、n0 使得 NP(m0,n0)=1,则对于任意 n>n0,m=m0 都有 NP(m,n)=1。这是因为,状态(m0,n0)时玩家可以完成的操作,在状态(m,n)也允许 操作(这利用了 n>n0) ,且到达相同的状态(这利用 m=m0)。
S ( x) S ( y) 1 ,所以 S ( x) (T ( x)) 。有很多例子中, S ( x) (T ( x)) ,下文中
将会提及的“捡石子游戏”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但是,在更多的游戏中
S ( x) (T ( x)) ,例如在本文主要讨论的“k 倍动态减法游戏”, S ( x) (T ( x) 2 ) ,
3.2.NP 状态定理:
定理: P 状态是“胜利终止状态”或者它的一切后继都为 N 状态, N 状态是“失 败终止状态”或拥有至少一个后继是 P 状态。
3.3.通式的动态规划解法
根据上面的定理,可以利用动态规划求得每个状态是 P 状态还是 N 状态。 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按照图的拓扑逆序倒推(常用方法) ,也可以从初状态出 发进行记忆化搜索(这个留在后面讨论) 。用递推实现,我们不难设计出下面算 法: 步骤 1:把所有“胜利终止状态”标记为 P 状态,“失败终止状态”标记为 N 状 态。 步骤 2:找到所有的未定状态中,所有后继都被确定是 N 状态的状态,设置 为 P 状态。
运筹学课程07-动态规划(胡运权 清华大学)
Vk ,n (sk , uk , sk 1 , uk 1 , , sn1 )
可递推
k [ sk , uk , Vk 1, n ( sk 1 , uk 1 , , sn 1 )]
指标函数形式: 和、 积
NEUQ
原过程的一个后部子过程: 对于任意给定的k(1 ≤ k≤n),从第k段到第n段的过 程称为原过程的一个后部子过程
阶段4
本阶段始点 (状态) D1 D2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E 10 6 10 6 到E的最短距离 本阶段最优终点 (最优决策) E E
NEUQ
分析得知:从D1 和 D2 到E的最短路径唯一。
NEUQ
第三阶段:有三个始点C1,C2,C3,终点有D1,D2,对始点 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C1,C2,C3到D1,D2 的最短路 径问题:
NEUQ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不要过河拆桥 追求全局最优
本章内容
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理 动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步骤 动态规划方法应用举例
NEUQ
NEUQ
一、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
示例1(工厂生产安排):
某种机器可以在高、低两种负荷下生产。高负荷生产
NEUQ
示例3 (连续生产过程的控制问题):
一般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包含一系列完成
生产过程的设备,前一工序设备的输出则是后
一工序设备的输入,因此,应该如何根据各工
序的运行工况,控制生产过程中各设备的输入 和输出,以使总产量最大。
示例4、最短路径问题
NEUQ
给定一个交通网络图如下,其中两点之间的数字表示距离 (或花费),试求从A点到G点的最短距离(总费用最小)。
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
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对于计划经济的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我们需要理解计划经济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计划经济是指由国家或中央政府主导、规划和管理的经济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国家计划和指导,对资源配置、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控。
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数学理论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涉及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分配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问题。
1.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挑战计划经济的特征包括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集中决策、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
在这种经济体系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复杂性: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个部门和行业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最大化整体经济效益。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滞后性可能导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和调整困难。
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如何通过计划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2. 数学理论在计划经济中的应用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LP):线性规划是解决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计划经济中的资源分配和生产计划优化。
非线性规划(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许多问题往往是非线性的,非线性规划理论可以处理这些更为复杂的优化问题。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动态规划适用于需要连续决策和随时间变化的经济系统,可以优化长期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和资源配置。
多目标规划(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P):考虑到计划经济中多个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多目标规划能够同时优化多个目标函数,达到均衡和协调。
3. 数学模型和实际应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效的数学模型建立离不开充分准确的数据支持,包括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预测数据的获取。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算法: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算法进行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确保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动态规划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推广
p 0袁k-1 沂p0袁k-1 渊s0 冤
0袁k-1
0
0袁k-1
+ opt V 渊s軇袁P 冤袁 p
k袁n-1
沂
p
k袁n-1
渊s
k
冤
k 袁n-1
k
k袁n-1
式中
*
P0袁n-1
=渊P0袁k
-1
袁Pk袁n-1
冤袁
s軇k=Tk
-1袁渊s
k-1袁uk-1冤袁
它是由给定的初始状态 s0 和子策略 P0袁k-1 所确定的
合应用顺序解法和逆序解法去求解效果会更好袁并具有一定可行性.
关键词:动态规划曰最优化原理曰最短路径问题
中图分类号院O圆圆员.源
文献标志码院粤
文章编号院员园园愿原怨园圆0渊圆园18冤0圆-园07原园3
1 引言
动态规划是用来求解多阶段决策过程的一种最 优化方法. 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美国数学家贝尔曼 渊R.Bellman冤 等人在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优化问 题时提出了著名的最优化原理[1袁源]袁把多阶段过程转 化为一系列单阶段问题袁逐个求解袁创立了解决这类 问题的新方法要 要要动态规划.[1-6] 动态规划必须对具 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袁 去建立模型并求解. 以最短路径问题为例袁把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一分 为二袁变成两个渊甚至更多)多阶段决策问题袁综合应 用顺序解法和逆序解法去处理问题袁[1] 相比较单独 使用顺序解法或逆序解法效果更好袁对大型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
越min{员员袁员园}越员园袁 f2渊C4冤=9. 当 k=3 时 f3渊D1冤越min{d3渊D1袁悦1冤+f2渊C1冤袁d3渊D1袁悦2冤+f2渊C2冤}
=min{12袁11}=11袁 f3渊D2冤越min{d3渊D2袁悦1冤+f2渊C1冤袁d3渊D2袁悦2冤+f2渊C2冤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2 + f1 (2), d13 + f1 (3), d14 + f1 (4), d15 + f1 (5)]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 min[0 + 2,6 + 7,5 + 5, 2 + 3, 2 + 0] = 2 ∗ u2 (1) = 5
注:不取含dij = 0 的地方作为最优决策u ∗ (i )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例1:段数不定的最短路线问题(不定期决策过程) n个点相互连接组成 一 个连通图(右图中n=5),各点 标号为1,2,…,n。任意两点 i,j之间的距离(费用)记作 dij 。求任意一点i到点n(靶 点)的最短路线(距离)。 5 2 7 5 3 1 4 2 6 5 5 1 2 0.5 3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例1的求解: 分析:可以不考虑回路,因为含有回路的路线一定 不是最短的. 本问题路线的段数事先不固定,而是随着最 优策略确定的,然而状态、决策、状态转移、指 标函数与以前的最短路线问题的相同. 状态记作x=i,i=1,2,…,n,决策记作u(i).策略 是对任意状态x的决策函数,记作u(x)。阶段指标 是任意两状态i,j间的距离dij,指标函数V(i,u(x))是 由状态i出发,在策略u(x)下到达状态n的路线的
f 2 (2) = min d 2 j + f1 ( j ) = min[d 21 + f1 (1),
1≤ i ≤ 5
d 22 + f1 (2), d 23 + f1 (3), d 24 + f1 (4), d 25 + f1 (5)]
= min[6 + 2,0 + 7,0.5 + 5,5 + 3,7 + 0] = 5.5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1.函数迭代法的步骤是: (1)选初始函数 f 0 ( x) (一般取 f 0 ( x) = 0 ); (2)用迭代公式 f k ( x) = opt [ v( x, u ) + f k −1 (T ( x, u )) ] , x ∈ X 及 f k ( x) = ϕ ( x), x ∈ X n 计算 f k ( x), k = 1, 2,L , ϕ 其中 x, u 为当前阶段的状态和决策, ( x) 为 已知终止函数, 为迭代步数, v为指标函数 k (3)当 f k +1 ( x) = f k ( x), x ∈ X , 或 f k +1 ( x) − f k ( x) < ε f k ( x)
∗ u2 (3) = 4
f 2 (4) = min d 4 j + f1 ( j ) = min[d 41 + f1 (1),
1≤ i ≤ 5
d 42 + f1 (2), d 43 + f1 (3), d 44 + f1 (4), d 45 + f1 (5)]
= min[2 + 2,5 + 7,1 + 5,0 + 3,3 + 0] = 3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u∈U ( x )
x ∈ X (ε 是事先给定的数)时迭代停止,最优值函 数 f ( x) = f k ( x) ,最优策略u ∗ ( x) = uk ( x) 。 2.策略迭代法的步骤是: (1)选初始策略u1 ( x) ,令k=1; (2)用 uk ( x) 求解 f k ( x) , f k ( x) = v( x, uk ( x)) + f k (T ( x, uk ( x))), x ∈ X .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例1的求解:(策略迭代法) 解:①第一步,先选取初始策略u1 (i ) 。如取: u1 (1) = 5, u1 (2) = 4, u1 (3) = 5, u1 (4) = 3. 即 {u1 (i )} = {5, 4,5,3} 第二步,由 u1 (i ) 求 f1 (i ) ,由策略迭代法的方 程组可得: f1 (i ) = di ,u1 (i ) + f1 (u1 (i )) f1 (5) = 0 因策略u1 (1), u1 (3) 直达靶点,应先计算: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f1 (1) = d15 + f1 (5) = 2 + 0 = 2 f1 (3) = d35 + f1 (5) = 5 + 0 = 5 f1 (4) = d 43 + f1 (3) = 1 + 5 = 6 f1 (2) = d 24 + f1 (4) = 5 + 6 = 11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例2:无限期决策过程 模型 min z = ∑ λ j2 + x 2j = lim V0 k ,状态变换函数 k →∞
j =0 ∞
为 λ j +1 = λ j + x j 。( 存在明显的级变量,但级 数是无限的 )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求解这类问题如果仍使用以前的逐级递推方法, 将遇到极大的计算量,为此必需寻找新方法。 函数方程可以用迭代法求解,通常有函数迭代法 和策略迭代法两种迭代方法。
——函数迭代法与策略迭代法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举例简单说明不定期与无期决策过 程的形式和概念;以不定期和无期决策 过程为例,介绍函数迭代法和策略迭代 法。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定义:多阶段的决策过程的阶段数N确定, 称为定期决策过程,当N不确定时, 称此类决策过程为不定期决策过程, 当N趋向无穷时称为无期决策过程。
分析上面的结果可得: ①从点1到点5走一步为最优,最优距离为2,最 优路线 1 → u1∗ (1) = 5; 从点2到点5走三步为最优,最优距离为4.5,最 ∗ ∗ 优路线 2 → u3 (2) = 3 → u2 (3) = 4 → u1∗ (4) = 5 ; 从点3到点5走两步为最优,最优距离为4,最优 ∗ 路线 3 → u2 (3) = 4 → u1∗ (4) = 5 ; 从点4到点5走一步为最优,最优距离为3,最 优路线4 → u1∗ (4) = 5 。
∗ ∗ u1∗ (i ) f 2 (i ) u2 (i ) f 3 (i ) u3 (i ) f1 (i ) 2 5 2 5 2 5 7 5 5.5 3 4.5 3 5 5 4 4 4 4 3 5 3 5 3 5 ∗ u4 (i ) f 4 (i ) 2 5 4.5 3 4 4 3 5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 u2 (4) = 5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3)假设从i点走三步到靶点5的最优距离为f 3 (i ), 则得:
f 3 (i ) = min dij + f 2 ( j ) , i = 1, 2,3, 4 1≤ i ≤ 5 f 3 (5) = 0
计算结果如下: ∗ f3 (1) = 2, u3 (1) = 5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2)假设从i点走两步到靶点5的最优距离为f 2 (i ), 根据最优化原理得:
f 2 (i ) = min dij + f1 ( j ) , i = 1, 2,3, 4 1≤ i ≤ 5 f 2 (5) = 0
具体计算如下: f 2 (1) = min d1 j + f1 ( j ) = min[d11 + f1 (1),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距离,它是阶段指标之和, 并满足可分离性要 求,有
V ( i , u ( x ) ) = d ij + V ( j , u ( x ) )
最优值函数ƒ(i)为由i出发到达n的最短距离,即
f (i ) = min V (i, u ( x)) = V (i, u ( x))
* u( x)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策略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先选定一初始策 略{uk (i ) i = 1, 2,L , n − 1} 然后按某种方式求得新策 略 u1 (i ), u2 (i ),L , 直至最终求出最优策略。若对某 u 一k,对所有i有:k +1 (i ) = uk (i ) ,则称 u1 (i ), u2 (i ),L 收敛,此时,策略{uk (i ) i = 1, 2,L , n − 1} 就是最优 策略。 一般来说,选定初始策略要比选定初始目标 最优值函数容易得多,且策略迭代的收敛速度稍 快,但其计算量要大些。
计算结果如下: ∗ f 4 (1) = 2, u4 (1) = 5
∗ f 4 (2) = 4.5, u4 (2) = 3 ∗ f 4 (4) = 3, u4 (4) = 5
f 4 (3) = 4, u (3) = 4
∗ 4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由于只有5个点,因而从任一点出发到达靶点, 其间最多有4步(否则,有回路),这样就不需继续 下去了。将计算结果列成表: i 1 2 3 4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用函数迭代法求解例1 只求1,2,3,4各点到点5的最优路线,其余类似。 解:(1)假设从i点走一步到靶点5的最优距离为f1 (i ), 则显然有: u ∗ (1) = 5 f1 (1) = d15 = 2 最优决策为: u ∗ (2) = 5 f1 (2) = d 25 = 7 u ∗ (3) = 5 f1 (3) = d35 = 5 ∗ u (4) = 5 f1 (4) = d 45 = 3 u ∗ (5) = 5 f1 (5) = d55 = 0
∗ u2 (2) = 3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
f 2 (3) = min d3 j + f1 ( j ) = min[d31 + f1 (1),
1≤ i ≤ 5
d32 + f1 (2), d33 + f1 (3), d34 + f1 (4), d35 + f1 (5)]
= min[5 + 2,0.5 + 7,0 + 5,1 + 3,5 + 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