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古诗
四年级语文古诗上册15首
![四年级语文古诗上册15首](https://img.taocdn.com/s3/m/cfd1cd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四年级上册的15首古诗如下:1.《题西林壁》2.宋苏轼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游山西村》6.宋陆游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0.唐李白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送元二使安西》14.唐王维1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独坐敬亭山》18.唐李白1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1.《望洞庭》22.唐刘禹锡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5.《峨眉山月歌》26.唐李白2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8.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9.《江南春》30.唐杜牧3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3.《春日偶成》34.宋程颢35.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36.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7.《池上》38.唐白居易3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0.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1.《风》42.唐李峤4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4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5.《凉州词》46.唐王之涣4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三百首四年级上册全部
![古诗三百首四年级上册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e20781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古诗三百首四年级上册全部《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悯农》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43979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乐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鹤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2.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6.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a119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f.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 《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0.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3.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5.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6.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年级上册十五首古诗
![四年级上册十五首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0d6dc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a.png)
四年级上册十五首古诗1、江南【作者】汉乐府【朝代】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翰【朝代】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别董大【作者】高适【朝代】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劝学诗【作者】颜真卿【朝代】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浪淘沙【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画眉鸟【作者】欧阳修【朝代】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7、江南春【作者】杜牧【朝代】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示儿【作者】陆游【朝代】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新柳【作者】杨万里【朝代】宋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0、观书有感【作者】朱熹【朝代】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题临安邸【作者】林升【朝代】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朝代】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3、约客【作者】赵师秀【朝代】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4、清平乐【作者】黄庭坚【朝代】宋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5、学而《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文上册四年级必背古诗词
![语文上册四年级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eda9d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c.png)
语文上册四年级必背古诗词
四年级的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以下是你们语文上册需要背诵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6.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 苏轼《水调歌头》(节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古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内涵,感受诗词的美妙。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034ab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9.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古诗有《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忆江南》、《暮江吟》、《雪梅》、《望庐山瀑布》、《使至塞上》等。
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茣笶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4、《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5、《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6、《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7、《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年级古诗上册必背古诗52首
![四年级古诗上册必背古诗52首](https://img.taocdn.com/s3/m/958814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5.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52首以下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52首:1.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6.朝天子咏喇叭(明王馨)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7.初秋行圃(宋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0e46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f.png)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不教:不叫,不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四年级上册古诗10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5b46e51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6.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10首1. 《山行》作者:杜牧(唐)诗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赠刘景文》作者:苏轼(宋)诗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宋)诗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 《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宋)诗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唐)诗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 • • • • • • • • •7.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唐)诗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 《采莲曲》作者:王昌龄(唐)诗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唐)诗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唐)诗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 • • • • •。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20首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4e356c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6.png)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20首1.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⑤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杂兴(xìng):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②耘田: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童孙:小孩子。
⑥未解:不懂得,不会。
⑦供:担任,担负。
⑧傍:靠近。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3.离思〔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①曾经:曾经到临。
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
③除却:除了。
④取次:随便、仓促。
⑤缘:因为,为了。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虽常在花丛中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4.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疏:指稀疏。
②卷帘人:掀开帷帘、叫我起床的人,一般理解为诗人身边的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④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⑤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你哪里知道?你哪里知道?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5.寿阳曲·渔村夕照〔元〕马致远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d73ba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2.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以下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
熹《春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
知章《咏柳》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
安石《泊船瓜洲》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文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4080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b.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文1. 《浪淘沙》-刘禹锡(唐)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 《鹿柴》-王维(唐)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 《暮江吟》-白居易(唐)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题西林壁》-苏轼(宋)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雪梅》-卢钺(宋)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 《嫦娥》-李商隐(唐)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 《出塞》-王昌龄(唐)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 《凉州词》-王翰(唐)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 《夏日绝句》-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 《别董大》-高适(唐)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年级上册古诗全部古诗
![四年级上册古诗全部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c52da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7.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全部古诗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年级上下册全部古诗包括日积月累的古诗
![四年级上下册全部古诗包括日积月累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617a0f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c.png)
四年级上下册全部古诗包括日积月累的古诗一、四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包括日积月累的古诗1、四年级上册古诗《鹿柴》《鹿柴》作者: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四年级上册古诗《暮江吟》《暮江吟》作者: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题西林壁》作者: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四年级上册古诗《雪梅》《雪梅》作者:宋代·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四年级上册古诗《嫦娥》《嫦娥》作者: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四年级上册古诗《出塞》《出塞》作者: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四年级上册古诗《凉州词》《凉州词》作者: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四年级上册古诗《夏日绝句》《夏日绝句》作者: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四年级上册古诗《别董大》《别董大》作者:唐代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四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包括日积月累的古诗1、四年级下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作者:宋代·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四年级下册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作者: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四年级下册古诗《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作者:宋代·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诗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7c2e34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3.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诗词1. 《石灰吟》- 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竹石》- 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村居》- 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 《画眉鸟》- 欧阳修(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秋词》- 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 《逢入京使》- 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 《鹿柴》-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 《暮江吟》- 白居易(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 《题西林壁》- 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 《雪梅》- 卢钺(宋)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 《山居秋暝》- 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 《嫦娥》- 李商隐(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5. 《出塞》- 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6. 《凉州词》- 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7.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四年级上册古诗11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11首](https://img.taocdn.com/s3/m/c5abf0d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e.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11首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8、《琵琶行》
(唐)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入京》
(明)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1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上册古诗20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5748a8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9.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20首1. 《静夜思》作者:李白(唐)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作者:孟浩然(唐)诗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鹿柴》作者:王维(唐)诗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 《鸟鸣涧》作者:王维(唐)诗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唐)诗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 • • • •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作者:柳宗元(唐)诗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悯农》作者:李绅(唐)诗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唐)诗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刘长卿(唐)诗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唐)诗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 • • • • •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唐)诗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唐)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 《绝句》作者:杜甫(唐)诗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唐)诗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 《赠汪伦》作者:李白(唐)诗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 • • • • •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 《山中》作者:王维(唐)诗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
![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c0cee2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5.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如下:1、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鹿柴》《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暮江吟》《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雪梅》《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嫦娥》《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出塞》《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凉州词》《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夏日绝句》《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别董大》《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全部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全部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add36e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3.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全部古诗1. 《赠范晔》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 《咏兰花》明·张羽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3.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 《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7.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8.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9. 《晓日》唐·韩偓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10.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3. 《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4. 《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 《北青萝》唐·李商隐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词解:
1、残阳-----夕阳。这里指晚霞。就是将落山的太阳光。
2、瑟瑟------指碧绿色。
3、可怜-----可爱。
4、真珠------即珍珠。
5、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6、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古诗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的颜色,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想象拓展诗意: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ຫໍສະໝຸດ 于江边,一道余辉轻柔地铺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乍一看,远处一片儿金色的,红色的,温暖而舒服,近处,则是深深的碧绿,透上了一层薄薄的纱。
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九月初三的秋月,皎洁明亮,这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银弓,射向那茫茫空际中一颗颗圣洁的星星,落下来,化成一粒粒露珠,滴在了碧草上,晶莹剔透,瞬会儿,滑落到了叶尖儿上,如一粒粒饱满细腻的珍珠。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一)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公元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句 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
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啊!这是人间仙境吗?这是玉帝的后花园吗?这是王母的行宫吗?这是七仙女的乐园吗?
评解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其一,《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珍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按《辞海》里的解释:“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0℃),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笔。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明月高悬。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其二,《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则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根据天文学常识,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至3小时。从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由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读者可以推测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黄昏,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于傍晚,即“暮”的范畴。其三,《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珍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珍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