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浆砌石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书

浆砌石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工建筑物》系列课程设计--------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指示书一、设计任务:浆砌石重力坝典型剖面设计二、设计内容:根据提供的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分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工作,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为:1、确定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洪水标准2、通过稳定、强度分析,拟定坝体经济断面尺寸;3、通过坝基水平截面处坝体内部应力分析,定出坝体混凝土分区方案;4、坝体细部构造设计:廊道布置、坝体止水、坝体排水及基础防渗和排水等。

三、设计作法分析基本资料,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参照规范[1~3]各相应部分进行设计,对设计参数进行选取、方案进行拟定等。

设计中所需基本资料,除已给定之外,还有自行研究确定的。

四、基本资料(一)、设计标准:某水库位于某河道的上游,库区所在位置属高山峡谷地区。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需修建水库,该工程以发电、灌溉、防洪为主。

拟建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600kw。

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以及各项控制标准、指标按现行的国家规范规范[4]自行确定。

(二)、坝基地质条件1、开挖标准:本工程坝体在河床部分的基岩设计高程原定在827.20m。

2、力学指标:坝体与坝基面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f'=1.05,粘结力系数c'=900kPa。

3、基岩抗压强度:15002kg/cm(三)、特征水位经水库规划计算,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P=0.1%校核洪水位为909.92m,相应下游水位为861.15m;P=1% 设计洪水位为907.32m,相应下游水位为859.80m;正常挡水位为905.70m;相应下游水位为855.70m;淤沙高程为842.20m;(四)、荷载及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规范[1~3]要求。

具体计算时选取了1种有代表性或估计其为控制性的组合进行设计计算。

有关荷载资料如下:1、筑坝材料:浆砌石容重5.233/m kN 。

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

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
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国电力出版社
3、水工设计手册五、六卷(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
4、水力学教材(成都科技大)高教出版社
5、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水利电力出版社
6、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黄河水利出边社
采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临界状态判别准则,把重力坝和坝基岩石组成一个结构系统,在外部荷载增量作用下,对于各个增量步求解时,都作为一个平衡问题来分析,考察当时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还是非稳定的。这样就能预计坝体承载能力,确定介质材料强度的临界安全储备数值,以及研究坝体失稳前的渐进破坏过程。现在考察重力坝系统的一个平衡状态,设系统的广义位移为α,坝体内的应力和应变分别为σ和ε。这时在这个状态施加一个任意不违背几何条件的微小的广义虚位移δα。而得到一个新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这两种状态系统总势能的变化Δ∏来考察重力坝的稳定性。如果外荷载所做的虚功不超过弹性变形能和塑性耗散能的增加,那么重力坝系统是稳定性。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也就是能找到一组广义虚位移,使外荷载所做之虚功大于内能的增加,系统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对于重力坝承载能力的研究,根据应变空间表述本构关系的弹塑性增量理论,考虑混凝土和岩石介质材料应变软化塑性的特点,建立了重力坝稳定性分析计算新方法。考虑材料抗剪断强度参数取值的不同折减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坝基面、碾压混凝土层面以及筑坝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或称强度丧失性质),是根据稳定性理论研究重力坝系统失稳的必要条件。与传统的强度分析方法比较,混凝土重力坝的承载能力由稳定性计算分析成果控制。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给出重力坝失稳的判别准则,求得坝体失稳的安全储备系数,使混凝土重力坝承载能力的分析,建立在一个严谨的力学基础之上。根据工程实例的研究过程和该方法是一个可行和合理的分析方法。
⑶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温度对应力的影响是很大的,温度不仅在施工期产生重要作用,而且在运行期也显著影响坝体应力,具体到某一大坝纵缝条数与间距对混凝土大坝的温度应力影响的敏感性的研究和分析较少。

[学士]重力坝毕业设计

[学士]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部分重力坝毕业设计第一章基本资料设计洪水位(P = 5 %)上游:510.15m下游:480.12m校核洪水位(P = 1 %)上游:510.64m下游:481.10m正常蓄水位上游:509m死水位:488m可利用河底高程478.5m混凝土容重:24 KN/m3坝前淤沙高程:486m泥沙浮容重 10 KN/m3,内摩擦角为20°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0.6c `= 0.3Mpa坝基基岩承载力:[f]=1000Kpa坝基垫层混凝土:C15坝体混凝土:C15= 22m/s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v`= 1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吹程 D =1000m第二章重力坝的断面选取与荷载计算第一节流量-水位关系曲线计算流量-水位关系曲线计算表注:流量-水位关系曲线河谷断面图第二节重力坝坝体断面1.坝顶高程的确定①. 正常水位时gD/v2=9.81×1000/222=20.279.81h/222=0.0076×22-1/12×(9.81×1000/222)1/3h=0.79m当gD/v2=20~250时,h为累计频率h5%的波高∴h1%=h=1.24h5%=0.98m9.81Lm/222=0.331×22-1/2.15×(9.81×1000/222)1/3.75Lm=8.65mh z =π×0.982/8.65×cth(2πH/ Lm)hz=0.35m△h=h1%+h z+h c=0.98+0.35+0.4=1.73m根据公式Q=δsεmB(2g)1/2H3/2 得H={Q/[δsεmB(2g)1/2]}2/3={66.18/[1×1×0.502×24×(2×9.81) 1/2]}2/3 =1.15m设计洪水位=509+1.15=510.15m坝顶高程=509+1.73=510.73m②校核洪水位时gD/v2=9.81×1000/162=38.329.81h/162=0.0076×16-1/12×(9.81×1000/162)1/3h=0.53m当gD/v2=20~250时,h为累计频率h5%的波高∴h1%=h=1.24h5%=0.66m9.81Lm/162=0.331×16-1/2.15×(9.81×1000/162)1/3.75Lm=6.29mh z =π×0.662/6.29×cth(2πH/ Lm)hz=0.22m△h=h1%+hz+hc=0.66+0.22+0.3=1.18m根据公式Q=δsεmB(2g)1/2H3/2 得H={Q/[δεmB(2g)1/2]}2/3={112.56/[1×1×0.502×24×(2×9.81) 1/2]}2/3s=1.64m校核洪水位=509+1.64=510.64m坝顶高程=510.64+1.18=511.82m,故取坝顶高程为512m而该坝的开挖深度为1.5m ∴坝高=512-478.5=33.5m2.坝顶宽度的确定坝顶宽度取坝高的9%,则坝顶宽度=33.5×9%=3.015m,故坝顶宽度取3.5m3.坝面坡度的确定下游面的坡度采用1:0.84.坝基防渗与排水设施的拟订距距坝踵5m处设一个帷幕灌浆断面图如下:第三节荷载计算摩檫系数f 'Γk 、粘聚力C 'ΓK 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分别为1.3、3.0, 则相应的设计值:摩檫系数f 'Γ=0.6/1.3=0.46 粘聚力C 'Γ=300/3=100 Kpa选用砼为C15,抗压强度性能分项系数为1.5,则设计值 fc=15000/1.5=10000 Kpa 扬压力系数α为0.2(查表得出) 1.设计洪水位W 1W 2W 3⑴.浪压力P 1=1/2γHL m /2=1/2×9.81×(0.98+0.35+8.65/2)×8.65/2=119.97 KNP 2=1/2γL m 2/4=1/2×9.81×8.652/4=91.75 KNP n = P 1+P 2 =119.97-91.75=28.22 KN P=1.2×P n =1.2×28.22=33.86 KNM 1n =-P 1×[1/3×(h 1%+h z +L m /2)+H 1-L m ]=-119.97×[1/3×(0.98+0.35+8.65/2)+31.65-8.65/2]=-3504.32 KN ·NM1=1.2M1n=1.2×(-3504.32)=-4205.18 KN·NM2n =P2×(1/3×Lm/2+H1-Lm/2)=91.75×(1/3×8.65/2+31.65-8.65/2)=2639.34 KNM2=1.2M2n=1.2×2639.34=3167.21 KN·N⑵.泥沙压力Psk =1/2γsbhs2tan2(45°-φs/2)=1/2×10×7.52×tan2(45°-20°/2)=137.89 KNPn =1.2Psk=1.2×137.89=165.47 KNM=-PnL=-165.47×1/3×7.5=-413.68 KN·N⑶.自重W1=γV1=24×3.5×33.5=2814 KNW2=γV2=24×23.3×29.1×1/2=8136.36 KNW3=γV3=9.81×1/2×1.62×1.62×0.8=10.30 KNW=W1+W2+W3=10960.66 KNM1=W1L1=2814×(26.8/2-3.5/2)=32783.1 KN·NM2=W2L2=8136.36×(26.8/2-3.5-23.3/2)=17357.57 KN·NM3=-W3L3=-10.30×(26.8/2-1/3×1.62×0.8)=-133.57 KN·N⑷.水压力上游:P1=1/2γH12=1/2×9.81×31.652=4913.45 KNM1=-P1L1=-4913.45×1/3×31.65=-51836.90 KN·N下游:P2=1/2γH22=1/2×9.81×1.622=12.87 KNM2=P2L2=12.87×1/3×1.62=6.95 KN·N⑸.浮托力P浮=γH2LB=9.81×1.62×26.8=425.91 KNM=0 KN·N⑹.渗透压力W1=γA1=9.81×1/2×5×[31.65-1.62-0.2×(31.65-1.62)=589.19 KNW2=γA2=9.81×5×0.2×(31.65-1.62)=294.59 KNW3=γA3=9.81×1/2×(26.8-5)×0.2×(31.65-1.62)=642.22 KNWK =W1+W2+W3=1526 KNW=1.2×1526=1831.2 KNM 1K =-W 1L 1=-589.19×(26.8/2-5/3)=-6913.17 KN ·N M 1=1.2 M 1K =8160.35 KN ·NM 2K =-W 2L 2=-1.2×294.59×(26.8/2-5/2)=-3211.03 KN ·N M 2=1.2 M 2K =-3853.24 KN ·NM 3K =-W 3L 3=-1.2×642.22×[26.8/2-5-(26.8-5)/3] =-727.85 KN M 3=1.2 M 3K =-873.42 KN ∑P=5099.91 KN ∑W=8284.51 KN∑M=-16296.96 KN ·N 2.校核洪水位W 1W 2W 3⑴.浪压力P 1=1/2γHL m /2=1/2×9.81×(0.66+0.22+6.29/2)×6.29/2=62.09 KN P 2=1/2γL m 2/4=1/2×9.81×6.292/4=48.52 KNP n = P 1+P 2 =62.09-48.52=13.57 KN P=1.2×P n =1.2×13.57=48.52 KNM1n =-P1×[1/3×(h1%+hz+Lm/2)+H1-Lm]=-62.09×[1/3×(0.66+0.22+6.29/2)+32.14-6.29/2]=-1883.60 KN·NM1=1.2M1n=1.2×(-1883.60)=-2260.32 KN·NM2n =P2×(1/3×Lm/2+H1-Lm/2)=48.52×(1/3×6.29/2+32.14-6.29/2)=1457.70KNM2=1.2M2n=1.2×1457.70=1749.24 KN·N⑵.泥沙压力Psk =1/2γsbhs2tan2(45°-φs/2)=1/2×10×7.52×tan2(45°-20°/2)=137.89 KNPn =1.2Psk=1.2×137.89=165.47 KNM=-PnL=-165.47×1/3×7.5=-413.68 KN·N⑶.自重W1=γV1=24×3.5×33.5=2814 KNW2=γV2=24×23.3×29.1×1/2=8136.36 KNW3=γV3=9.81×1/2×2.6×2.6×0.8=26.53 KNW=W1+W2+W3=10976.89 KNM1=W1L1=2814×(26.8/2-3.5/2)=32783.1 KN·NM2=W2L2=8555.4×(26.8/2-3.5-23.3/3)=17357.57 KN·NM3=-W3L3=-26.53×(26.8/2-1/3×2.6×0.8)=-337.11 KN·N⑷.水压力上游:P1=1/2γH12=1/2×9.81×32.142=5066.76 KNM1=-P1L1=-5066.76×1/3×32.14=-54281.89 KN·N下游:P2=1/2γH22=1/2×9.81×2.62=33.16 KNM2=P2L2=33.16×1/3×2.6=28.74 KN·N⑸.浮托力P浮=γH2LB=9.81×2.6×26.8=683.56 KNM=0 KN·N⑹.渗透压力W1=γA1=9.81×1/2×5×[32.14-2.6-0.2×(32.14-2.6)=579.57 KNW2=γA2=9.81×5×0.2×(32.14-2.6)=289.79 KNW3=γA3=9.81×1/2×(26.5-5)×0.2×(32.14-2.6)=631.74 KNWK =W1+W2+W3=1501.1 KNW=1.2×1501.1=1801.32 KNM1=-1.2W1L1=-1.2×579.57×(26.8/2-5/3)=-8160.35 KN·NM2=-1.2W2L2=-1.2×289.79×(26.8/2-5/2)=-3790.45 KN·NM3=-1.2W3L3=-1.2×631.74×[26.8-5-(26.8-5)/3] =-859.17 KN∑P=5215.35 KN∑W=8072.97 KN∑M=-18184.32 KN·N3. 抗滑稳定极限状态⑴基本组合时,取持久状况对应的设计状况系数ψ=1.0,结构系数γd=1.2γ0ψs(·)= γψ∑P=1.0×1.0×5099.91 =5099.91 KN1/γd R(·)= 1/γd(f'Γ∑W+ C'ΓA)=1/1.2(0.46×8284.51+100×26.8) =5409.06 KN∴γ0ψs(·)<1/γdR(·)即基本组合时满足设计要求⑵偶然组合时,取偶然状况对应的设计状况系数ψ=0.85,结构系数γd=1.2γ0ψs(·)= γψ∑P=1.0×0.85×5215.35 =4433.05 KN1/γd R(·)= 1/γd(f'Γ∑W+ C'ΓA)=1/1.2(0.46×8911.05+100×26.8) =6837.38 KN∴γ0ψs(·)<1/γdR(·)即偶然组合时满足设计要求4. 坝址抗压强度极限状态⑴基本组合时,设计状况系数ψ=1.0,结构系数γd=1.8γ0ψs(·)= γψ(∑W/T-6∑M/T2)×(1+m2)=1.0×1.0×[8284.51/26.8-6×(-16296.96)/26.82] ×(1+0.82) =730.23 Kpa≈0.73 Mpa1/γdR(·)=1/1.8×10000=5555.56 Kpa≈5.56 Mpa∴γ0ψs(·)<1/γdR(·)即基本组合时满足设计要求⑵偶然组合时,设计状况系数ψ=0.85,结构系数γd=1.8γ0ψs(·)= γψ(∑W/T-6∑M/T2)×(1+m2)=1.0×0.85×[8072.97/26.8-6×(-18184.32)/26.82] ×(1+0.82) =631.68 Kpa≈0.63 Mpa1/γdR(·)=1/1.8×10000=5555.56 Kpa≈5.56 Mpa∴γ0ψs(·)<1/γdR(·)即偶然组合时满足设计要求5.上游坝踵不出现拉应力极限状态因上游坝踵不出现拉应力极限状态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故设计状况系数,作用分项系数和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均采用1.0,扬压力系数直接用0.2代入计算,此处,结构功能的极限值C=0。

水利工程重力坝毕业设计

水利工程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金河金水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万江是我国大河流之一,其干流全长1200公里,流域面积25400平方公里,上游95%为山地,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中游大部分为丘陵地带,河床较宽;下游岸为冲积平原,人口最密,农产丰富,为重要农业区域,且有一个中等工业城市,但下游河床淤高,主要靠堤防挡水,每当汛期,常受洪水威胁。

万江流域内物产以农产为主,有稻谷、小麦、玉米、甘薯等,矿产较少,燃料很缺乏。

金河是万江的重要支流,流经万江的上、中游地带,全长250公里,平均坡降为0.0009,流域面积为9200平方公里,河道两岸为山地丘陵,河道狭窄,水流较急,能量蕴藏甚大,但洪水涨落迅速,对万江中下游防洪相当不利。

金河开发计划是配合万江而制定的,为减轻金河洪水对万江中下游农田的威胁,且开发金河能够供应万江中下游工农业日益增长的动力需要,拟在金河与万江汇流处的金水兴建水利枢纽。

本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

1.2 坝址地形在本坝址地区,河床狭窄,仅一百多米宽,但随着高程之增高两岸便趋于平坦。

两岸高度在200米以上,海拔高程在400米以上,在坝址处右岸较左岸为陡,右岸平均坡度为0.5左右,左岸为0.4左右。

坝址位于河湾的下游,在坝址上游十余公里有一开阔地带,为形成水库的良好条件。

1.3 坝址地质该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岩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和燧石,上有3-9米左右的覆盖层,系河沙卵石,近风化泥土层及崩石。

其岩层性质为:黑色硅质页岩:属沉积岩,为硅质胶结物之页岩,根据勘测结果,该岩层性质坚硬致密,仅岩石上层10-18米深度存在有裂缝和节理,不很严重,但须加以处理,经过压水试验,岩石之单位吸水量为0.1公升/分钟。

燧石:其岩层不宽,分布于左岸,岩性较黑色硅质页岩为弱。

岩层走向:左岸为南300西,右岸为南50东,倾角为500-700,倾向正向上游:在坝址处,据目前资料尚未发现断层。

硅质页岩的力学性质:(1)天然含水量时的平均容重: 2600公斤/立方米(2)基岩抗压强度: 1000-1200公斤/平方厘米(3)牢固系数 12~15(4)岩石与混凝土之间的的抗剪断摩擦系数为f’=0.85,抗剪断凝聚力系数c’=7.0kg/cm2;抗剪摩擦系数f=0.65。

重力坝模型实验报告

重力坝模型实验报告

重力坝模型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了解重力坝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其设计要求和施工要点。

1.2通过模型实验了解重力坝的应力分布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2.1重力坝的建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和放水验收。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依靠结构本身的重力来抵御水力冲击和地震力的作用,以实现水库蓄水和发电的目的。

2.2应力分析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结构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判断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法、弹性有限元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等。

3.实验器材3.1重力坝模型:包括基础、坝身和边坡等组成部分。

3.2水泵、水桶和水管等。

3.3应变计和测力计等应力测试器材。

4.实验步骤4.1将重力坝模型安放在平稳的支架上,并检查其是否有损伤或结构缺陷。

4.2将水泵接通水管,将水流入水桶中,再通过水管注入重力坝模型。

4.3在注水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不同水位下结构所受的应力大小和方向,以便分析其稳定性。

4.4当水箱注满后,停止水泵的工作,并观察结构是否有渗漏或破坏现象。

5.实验结果分析5.1根据应变计和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我们得出了重力坝在不同水位下的应力分布图,可以看到应力主要集中在坝顶和坝底部分,而边坡和坝身的应力相对较小。

5.2我们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重力坝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该重力坝在设计的洪水标准下,稳定性全部符合要求。

6.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模型实验我们了解了重力坝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同时得出了重力坝在不同水位下应力分布和稳定性分析的相关参数。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材料特性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模型的水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水泄漏较大,需要进行临时修补。

测量设备也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正。

我们通过加强模型密封性和精细调整测量设备以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重力坝设计书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重力坝设计书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重力坝设计书供应条件1)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本电站施工对外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工程区附近天然建材储量丰富,质量也满足本工程需要。

主要建筑材料钢材从成都采购,综合运距为356km,木材、油料、炸药由松潘县供应,综合运距为109km,水泥由拉法基水泥厂供应,综合运距为270km。

2)施工机械修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与汽车修理可依托松潘县地方机械修理厂承担,工地只设机修站和汽车保养站。

3)施工供电和施工供水本工程施工由当地地方电网供电。

热务沟及工程区内水质良好,施工生产、生活用水可抽取热务沟水或就近截取支沟水。

4)施工队伍及施工设备和物质采购工程建设期间所需的临时工,生产物资等可在松潘县招募和采购。

省内水电专业施工队伍众多,可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

取水建筑物~重力坝位于岷江一级支流小姓沟与其一级支流泗拉柯沟交汇处下游约90m左右处的小姓沟上。

小姓沟由NW向SE流经坝区,谷底宽为110~150m。

右岸为10~20°的缓坡,左岸为30~45°的斜坡和峻坡。

燕云电站取水口地形图1.3工程地质河床右岸为10~20°的缓坡,根据坝轴线坝ZK4、坝ZK5钻探资料揭示,上部为1.00~1.85m左右的崩坡积层(QCoL+dl4)亚粘土夹块碎石;下部为中生界三迭系西康群中统杂谷脑下段(T2z1)岩层:灰色钙质石英细砂岩(或绿灰色凝灰质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及灰黑色透镜状~薄层状结晶灰岩的不等厚间互层。

先将上部的崩坡积层(QCoL+dl4)亚粘土夹块碎石和局部不稳定坡体彻底清除,再将坝坝基础置于中生界三迭系西康群中统杂谷脑下段(T2z1)岩层上,其承载能力满足坝坝对地基的要求。

建议将坝肩崁入基岩3~5m,坝肩强卸荷岩体呈强透水状态,应加强防渗处理措施,防止沿坝肩接头渗漏,并对边坡和坝肩作好抗冲刷处理措施和护岸工程处理措施。

河床左岸为30~45°的斜坡和峻坡,根据坝轴线坝ZK1、坝ZK2钻探资料揭示,上部为2.50~3.60m左右的崩坡积层(QCoL+dl4)亚粘土夹块碎石;下部为中生界三迭系西康群中统杂谷脑下段(T2z1)岩层:灰色钙质石英细砂岩(或绿灰色凝灰质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及灰黑色透镜状~薄层状结晶灰岩的不等厚间互层。

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doc

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doc

设计内容一、 确定工程等级由校核洪水位446.31 m 查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读出库容为1.58亿3m ,属于大(2)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的主要建筑物为Ⅱ级,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为3级。

一、 确定坝顶高程(1)超高值Δh 的计算Δh = h1% + hz + hcΔh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 H1% —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 ;hz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 hc —安全加高,按表3-1 采内陆峡谷水库,宜按官厅水库公式计算(适用于0V <20m/s 及 D <20km ) 下面按官厅公式计算h1% , hz 。

11312022000.0076ghgD v v v -⎛⎫= ⎪⎝⎭ 11 3.752.15022000.331mgL gD v v v -⎛⎫= ⎪⎝⎭22l z h Hh cthLLππ=式中:D ——吹程,km ,按回水长度计。

m L ——波长,mz h ——壅高,mV0 ——计算风速h ——当2020250gDv = 时,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h5%;当202501000gDv = 时, 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h10%。

规范规定应采用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高,对应于5%波高,应由累积频率为P (%)的波高hp 与平均波高的关系可按表B.6.3-1 进行换超高值Δh 的计算的基本数据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吹程D (m ) 524.19 965.34 风速0v (m ) 27 18 安全加高c h (m ) 0.4 0.3 断面面积S (2m ) 1890.57 19277.25 断面宽度B (m ) 311.80314.44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采用重现期为50 年的最大风速,本次设计027/v m s =;校核洪水位时,采用多年平均风速,本次设计018/v m s =。

a.设计洪水位时Δh 计算: 18902.5760.62311.80m S H m B ===设设 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 波高:21131229.819.81524.190.0076272727h -⎛⎫⨯⨯=⨯ ⎪⎝⎭h=0.82m 波长:113.752.15229.819.81524.190.331272727mL -⎛⎫⨯⨯=⨯ ⎪⎝⎭m L =8.95m 壅高:220.823.140.378.95z mh h L π==⨯≈2209.81524.197.0527gD v ⨯=≈,故按累计频率为005计算 0.82060.62m m h H =≈,由表B.6.3-1查表换算 故000151.24 1.240.82 1.02h h m =⨯=⨯≈0.4c h m =1%z c h h h h ∆=++1.020.370.41.89m=++=b.校核洪水位时Δh 计算:19277.2561.31314.44m S H m B ===设设 波高:21131229.819.81965.340.0076181818h -⎛⎫⨯⨯=⨯ ⎪⎝⎭h=0.27m波长:113.752.15229.819.81965.340.331181818mL -⎛⎫⨯⨯=⨯ ⎪⎝⎭m L =7.03m 壅高:220.613.140.257.03z mh h L π==⨯≈2209.81965.3429.2318gD v ⨯=≈,故按频率为005计算 0.61063.31m m h H =≈,由由表B.6.3-1查表换算 故000151.24 1.240.270.34h h m =⨯=⨯≈0.3c h m =1%z c h h h h ∆=++0.340.250.30.89m=++=(2)、坝顶高程:a.设计洪水位的坝顶高程: h ∇=+∆设设设计洪水位 445 1.89446.89m=+=b.校核洪水位的坝顶高程: h ∇=+∆校校校核洪水位446.310.89447.20m=+=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选取较大值,所以选取坝顶高程为447.2m三、 非溢流坝实用剖面的设计和静力校核(1) 非溢流坝实用剖面的拟定拟定坝体形状为基本三角形。

重力坝方案设计书82807

重力坝方案设计书82807

重力坝设计一.基本资料1.地理位置某水库枢纽位于某江上游,东经111。

~111。

30,,北纬24。

30,~25。

30,。

2.流域概况某江属珠江水系,全长125km,发源于湘桂交界的都庞岭,由北向南流经盆地、峡谷、丘陵等地区进入广东省后汇入珠江。

流域内水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500mm,多集中在5、6、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6%,以致造成春秋两季干旱。

丘陵地区矿产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锡矿占重要地位,急需用电开发和冶炼。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建筑规模本水库枢纽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供水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总库容为5.2亿m3,其中有效库容为3.5亿m3,灌溉农田18万亩。

电站装机容量为4×0.32=1.28万kw,拦河坝高42m,工程总投资×亿元。

该工程等别为二等,拦河坝为Ⅱ级建筑物。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4.水文气象资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230km2,多年平均流量31.6m3/s,平均径流量1.0亿m3。

(1)水库特性采用某站26年雨量系列并以该站3日暴雨频率值作设计依据,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大坝为Ⅱ级建筑物,按校核洪水为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100年一遇。

坝址下游无防洪要求,坝顶闸门采用5孔5m×12m的弧形闸门进行调洪,正常高水位182m泄洪时(堰顶高程为176m),水库特性见表2-1-1。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表2-1-1 水库特性表分类指标名称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相应下泄流量(m3/s)水位校核洪水位(0.1%) 184.73 153.10 3124.00 设计洪水位(1%) 183.00 151.30 2243.00 消能防冲设计洪水位(2%)182.55 150.90 2030.00 正常高水位182.00 144.80 0(关闸门时) 死水位172.00续表分类指标名称上游水位(m) 下游水位(m)相应下泄流量(m3/s)库容总库容(亿m3) 5.20兴利库容(亿m3)3.50调洪库容(亿m3)0.80死库容(亿m3) 0.90 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2)设计流量经水能计算,压力管最大设计流量为Q=11.5m3/s。

重力坝毕业设计

重力坝毕业设计

重力坝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三、文献综述1.重力坝的概念和分类2.重力坝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国内外重力坝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四、设计内容和步骤1.水文地质勘察和数据处理2.坝型选择和尺寸确定3.坝基稳定性分析和处理措施设计4.坝体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校核5.洪水过程模拟计算及其安全评价分析五、设计结果与分析六、结论与展望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重力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的水利工程中。

因此,对于重力坝毕业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重力坝毕业设计的研究,掌握重力坝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对重力坝毕业设计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文献综述1.重力坝的概念和分类重力坝是指以自身重量为主要抗力的大型混凝土或石质坝。

按照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混凝土重力坝、石质重力坝和拱形重力坝等。

2.重力坝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进行重力坝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水文地质条件、洪水过程模拟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同时,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工程质量。

例如,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需要采用现场勘测和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采用数值模拟法等。

3.国内外重力坝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国内外有很多著名的重力坝工程案例,如中国三峡工程、美国胡佛大坝等。

这些工程案例不仅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对于未来的重力坝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四、设计内容和步骤1.水文地质勘察和数据处理在进行重力坝设计前,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勘察,以获取必要的数据。

勘察内容包括水文气象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土壤岩石性质等。

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重力坝建设的可行性。

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

重力坝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包括重力坝设计的主要理论与计算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学会融会贯通“水工建筑物”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重力坝较完整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培养综合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培养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提高查阅和应用参考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设计任务、内容及作法一、设计任务:重力坝典型剖面设计二、设计内容根据提供的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分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工作,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为:1、确定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洪水标准2、通过稳定、强度分析,拟定坝体经济断面尺寸;3、通过坝基水平截面处坝体内部应力分析,定出坝体混凝土分区方案;4、坝体细部构造设计:廊道布置、坝体止水、坝体排水及基础防渗和排水等。

要求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A3设计图纸两张。

三、设计作法从分析基本资料做起,复习消化课堂内容,参照规范[1冏各相应部分进行设计,对设计参数的选取、方案的拟定等要多加思考。

设计所需基本资料,除已给定之外,要自行研究确定。

2.2基本资料一、设计标准:某水库位于某河道的上游,库区所在位置属高山峡谷地区。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需修建水库,该工程以发电、灌溉、防洪为主。

拟建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600kw。

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以及各项控制标准、指标按现行的国家规范规范[4]自行确定。

二、坝基地质条件1、开挖标准:本工程坝体在河床部分的基岩设计高程原定在827.2m。

2、力学指标:坝体与坝基面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 f =1.04,粘结力系数c'=900kPa。

3、基岩抗压强度:1500 kg / cm 2三、特征水位经水库规划计算,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P=0.1%校核洪水位为909.92 m,相应下游水位为861.15 m;P=1%设计洪水位为907.32 m,相应下游水位为859.80m;正常挡水位为905.70m;相应下游水位为855.70m;淤沙高程为842.20m;四、荷载及荷载组合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决定计算内容。

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3 年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王圪堵水库工程实际,属设计类课题。

王圪堵水库坝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西北12km,榆靖高速公路无定河大桥以上2.5km、芦河入无定河口以上5.5km处的无定河干流上,距榆林市区60km。

按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求及治黄大局的拦沙要求,确定水库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

在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 选题目的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通过对王圪堵水库的了解和个人知识的掌握,本次毕业设计选择《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作为题目。

本课题主要解决a.水库的枢纽布置,包括坝址选择,电站厂房的选址,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选型等一系列布置问题。

b.混凝土重力坝的专题设计,包括坝型的选择比较,大坝尺寸的设计,抗滑稳定的计算,大坝结构图的绘制等。

通过本次设计,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我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2. 选题意义(1).王圪堵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它是无定河中游的一项水沙控制工程,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规划》和《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对无定河开发治理的要求,项目开发的目标是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础上,河流生态基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蓄无定河水资源,并经优化配置,以供定需就近向榆横煤化学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供水,缓解工业区近中期用水矛盾,向14.6万亩农田灌溉补水,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撑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为治黄大业作贡献。

(完整版)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3 年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王圪堵水库工程实际,属设计类课题。

王圪堵水库坝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西北12km,榆靖高速公路无定河大桥以上2.5km、芦河入无定河口以上5.5km处的无定河干流上,距榆林市区60km。

按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求及治黄大局的拦沙要求,确定水库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

在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 选题目的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通过对王圪堵水库的了解和个人知识的掌握,本次毕业设计选择《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作为题目。

本课题主要解决a.水库的枢纽布置,包括坝址选择,电站厂房的选址,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选型等一系列布置问题。

b.混凝土重力坝的专题设计,包括坝型的选择比较,大坝尺寸的设计,抗滑稳定的计算,大坝结构图的绘制等。

通过本次设计,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我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2. 选题意义(1).王圪堵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它是无定河中游的一项水沙控制工程,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规划》和《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对无定河开发治理的要求,项目开发的目标是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础上,河流生态基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蓄无定河水资源,并经优化配置,以供定需就近向榆横煤化学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供水,缓解工业区近中期用水矛盾,向14.6万亩农田灌溉补水,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撑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为治黄大业作贡献。

重力坝设计报告心得体会

重力坝设计报告心得体会

重力坝设计报告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个重力坝设计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为一座大型水电站提供稳定安全的水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收获和体会。

首先,设计一个重力坝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说地质条件、水文气候、结构材料等等。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程勘测和数据分析,以确保我们的设计方案符合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保证设计质量。

其次,对于重力坝的设计而言,结构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考虑重力坝的安全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比如说因外界灾害引起坝体破坏的风险、地基稳定性的问题、坝体内部水压的变化等等。

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重力坝的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还需要考虑到重力坝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虽然我们需要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我们需要选用符合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材料和结构方案,尽量将成本降到最低,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面临一些充满挑战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用心思考出最佳方案,以确保我们的设计不仅是安全的,还是经济和环保的。

最后,我认为重力坝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我们的设计必须能够符合人类社会对于安全、经济、环保的要求,才能被认为是一种负责和合理的设计。

我们必须继续学习,努力创新,以持续推进工程建设的进步。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参与重力坝设计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设计过程之中的各种挑战和技能提升,我相信这些经验和体验对于我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水利工程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重力坝设计方案

重力坝设计方案

一、前言1、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是罗江上的一条南北向大支流,河流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

流域形状略呈菱形,上下游狭窄,中游宽大,河道坡陡流急,具有暴涨暴落的特性。

本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对航运和木材筏运也适当加以解决。

水库总库容22.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4.8万千瓦,灌溉上游农田130万亩,确保减免昌州市(福州市)及附近50万亩农田和南江县(南平县)的洪灾。

2、经水文、水利调洪演算确定:死水位200.15m;发电正常水位215.5m,相应下游水位163.88m;设计洪水位216.22m,相应下游水位169.02m,通过河床式溢洪道下泄流量5327.70m3/s;校核洪水位217.14m,相应下游水位169.52m,通过河床式溢洪道下泄流量6120.37 m3/s;泥沙淤积高程174.6m,淤沙干容重14.1KN/m3(浮容重=8.71 KN/m3),孔隙率n=0.45内摩擦角为φ=15o;电站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86.20m(坝式进水口)。

3、气象资料相应洪水季节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为17.3m/s,相应设计洪水位时吹程2.54km,相应校核洪水位时吹程2.66km。

4、地质勘测资料坝址处河床地面高程为146.10m,河床可利用基岩高程为140m,坝与基岩之间摩擦系数为0.7,基岩允许抗压强度为6.3Mpa ,坝基渗透系数(扬压力折减系数或剩余水头系数)α1α2可分别取0.25,0.34。

5、建筑材料有关数据5.1 龄期为90天,强度等级C15标号的混凝土允许抗压强度为4.3Mpa。

5.2 砂石料有3个主要料场:5.2.1 房村料场位于坝上游右岸22公里处,与公路边小山丘相连,附近河岸地形开阔,可供加工堆存之用,分布呈长方形,长1350m,宽234m,表土层3~4m,露出水面0~7m。

5.2.2 张湖料场位于坝址下游62公里的江中靠右岸,附近有铁路干线的某一车站,全长1580m,宽390m,露出水面0~9m。

毕业设计重力坝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重力坝开题报告

水利枢纽工程重力坝设计学生:指导教师:1工程概况1.1流域概况辽河是某地区较大的河流之一。

发源于X县,自东向西流,在C县附近于B河集合,于I市西入海。

全长418公里,流域面积13880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占总数的66%,丘陵占4%,平原占30%,流域面积内有耕地430万亩,人口约400万人,是该地主要的产粮区之一,并且是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交通兴旺,铁路、公路运输方便。

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0多亿立方米,是本地区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辽河干、支流上都没有控制性工程,每年有几十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向大海。

该水库位于该地区L县境内,为辽河的控制性工程,水库控制面积为6175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44.5%,选定S水库为开发辽河的第一期工程是适宜的。

水库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并改善农田除涝条件,扩大灌溉面积,供应灌溉及工业用水发电。

1.2工程地质在水库回水内部范围渗漏区〔长6.4公里〕由寒武纪奥陶系的灰岩、泥灰岩、页岩、砂岩等组成。

根据勘测结果,渗漏量不大。

不致影响水库蓄水,坝址区河谷为侵蚀堆积,坝址处河谷底宽300米~500米,两岸山顶高250米左右,河床高程60米,右岸山坡300~400,左岸山坡坡度较缓,约150~200,逐渐变陡。

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坝址区为前震旦系大弧山统变质岩。

岩性单一,层理不明,它是含团块黑云母变粒岩,石英变粒岩,粗度细,致密。

坝址区断裂构造的发育时期,相互切割关系及变化规律比拟复杂。

节理裂隙也很发育。

F8,F10是较大断层,断层面在坝基内最大的出露宽度不超过50厘米,一般在30厘米左右,根据压水试验断层属于不透水的。

覆盖层厚度,右岸厚度不大,一般1-2米为碎石块及砂琅土组成。

河床局部砂卵石厚度一般为3米到4米,最大厚度7.9米。

左岸山坡为坡积土其中夹有石英岩滚石厚1~2米,弱风化岩3~5米。

2本工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包括重力坝设计的主要理论与计算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到达综合训练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设计基本资料
1)坝址水文资料
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5%) Q=317.22m3/s
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P=1%) Q=406.06m3/s
多年平均降雨量
1405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570.7mm
2)坝址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
20.1℃
极端最高气温
38.7℃
设计基本资料
(1)设计依据
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总库容为15(10 4 m3 ),电站为引 水式电站,装机容量为800k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的有关规定,本工程等别为“V”等,建筑物按5级设计 。
2)安全超高及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拦水坝为实体重力坝,最大坝高为31.39m,主要由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 组成。
设计数据 a.水位及下泄量
洪水标准 P=1% 洪水位 P=5% 洪水位 正常蓄水位 防洪蓄水位
死水位
上游水位 m 685.67 685.06 681.0 685.67 668.0
下游水位 m 661.82 661.26
(3)荷载计算及组合
荷载组合为:坝体自重+水重+水压力+浪压力+淤沙压力+扬压力。
1)自重
将坝体剖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其标准值,廊道的影响暂时 不计入。
2)水压力
上下游水平压力和斜面上的垂直水压力。
3)浪压力
水平向右的力为(h1% hz Lm 2) Lm 21 210,水平向左的力为 L2m 1 210 ,水平 向右的力减水平向右的力得出浪压力。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知,该工程区的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故不考虑地震设防。
工程特性表见设计说明书。
工程布置与坝体构造
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等别为“V”等,建筑物为5级。拦河坝设计洪水标准 20年一遇洪水设计即(P=5%),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即( P=1%);厂房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即(P=3.33%),校核洪水标准 为50年一遇即(P=2%)。
极端最低气温
-5.2℃
实测最大风速
20m/s
多年(10min)平均最大风速 14.1m/s
50年一遇风速(10min) 21.15m/s
本工程属于山区峡谷水库,推荐采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最大吹程为 3700m,水库水面比较窄长,宽度为300~350m。
3)工程地质资料
河床高程为659.00m,砂砾石覆盖层厚度为0.5~1.0m,风化岩层厚度为 1.0m。坝基岩石允许承载力为3000kpa,坝体混凝土与坝基的接触面间的 抗剪摩擦系数0.65,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间的抗剪断摩擦系数0.9,坝 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间的抗剪断凝聚力为1.0Mpa,河床最大抗冲单宽流 量为40 m3 /(s m) 。
(4)非溢流坝尺寸确定及稳定应力计算
根据前述,非溢流坝坝顶高程为688.39m,拟定坝顶宽4m,上游坝坡在高 程657.00m~669.00m段为垂直面,669m一下坡度为1:0.2;下游坝坡在高 程684.39m~688.39m段为垂直面,684.39m以下坡度为1:0.75。重力坝根 据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设排水沟和防渗帷幕。工程不考虑地震及冰冻作用 ,其抗滑稳定计算按分项系数极限状态法计算;
1) 波浪高度

式中:V----计算vg风0h2速,0正.0常0、76设v计01情12况( gVvD取02 2)81(.32m官/厅s;公校式核)情况V取14.1m/s

D----水库吹程(km),取3.7km
2)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的高度:

hz


h12% L
式中波长
L 10.4h10%.8
4)淤沙压力
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计算。泥沙容重为8kN m3 ,内摩擦角为 20。水平淤沙
压力为 Pn1 1 h2 tan(45 ) 。
2
2
5)扬压力
扬压力分浮托力和渗透压力,浮托力为下游水深×水容重,坝踵渗透压为 上下游水位差×水容重,帷幕灌浆处折减系数为0.2,则帷幕灌浆处渗透压 为0.2×上下游水位差×水容重。
hc 0.4m
安全超高采hc用30级.3建m 筑物的安全超高,正常运用时安全超高为
,非
常运用为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按.05抗剪强度公式计算 1.0
基本荷载组合K
,特殊荷载组合K 。
3)设计洪水标准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各建 筑物按如下洪水标准进行设计:拦河坝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洪水设计即 (P=5%),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即(P=1%);厂房设计洪水 标准为30年一遇即(P=3.33%),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即(P=2%) 。
下泄流量m3/s 406.06 317.22
b.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①岩石承载力 3000 K pa ②坝体混凝土与坝基的接触面间的抗剪摩察系数 0.65 ③坝体混凝土与坝基的接触面间的抗剪断摩察系数 0.9 ④坝体混凝土与坝基的接触面间的抗剪断凝聚力 1.0 M pa
大坝高程的拟定

3)安全超高 hc :根据规范对于5级大坝,正常、设计工况下安全超高 安全超高hc 取0.3m
hc
取为688.39m。
一、 非溢流坝设计
Page 10
(2)坝顶宽度:根据规范坝顶宽度采用坝高的8%~10%,一般不小于2m 。因该水利枢纽位于山区峡谷,无交通要求,但考虑运输启闭设备及防汛 要求,按构造要求去坝顶宽度为4m,同时满足维修时的单车道要求。
坝顶高程的确定三种工况计算,并选用其中较大值。
正常工况:
Z坝顶(坝顶高程) Z正(正常水位) h正
设计工况:
Z坝顶(坝顶高程) Z设(设计水位) h设
校核工况:
Z坝顶(坝顶高程) Z校核(校核水位) h校核
坝顶高于水库静水位的高度
h h1% hz h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