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林分布

合集下载

长白山美人松公园简介

长白山美人松公园简介

长白山美人松公园简介长白山美人松公园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一处自然风景区,位于长白山脉南麓,东经127°23′至127°31′,北纬42°32′至42°36′之间。

公园总面积约3000多公顷,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美人松群而闻名于世。

公园内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见底的湖泊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以下是对长白山美人松公园的详细介绍。

一、景区概况长白山美人松公园是由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布于公园中的美人松群。

公园内有多条游览线路供游客选择,包括步行道、观景台和索道等,方便游客全面了解美人松的独特之处。

公园的海拔高度在800米至1300米之间,气候凉爽宜人,四季分明。

二、美人松美人松是长白山地区帕米尔林带中一种生长在细砂质或广斜坡上的针叶树。

美人松非常耐寒,能耐受-50℃以下的低温。

它的树干笔直挺拔,树枝横伸,被爱称为"大树漂亮的妹妹"。

美人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色的树皮,枝繁叶茂,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美人松的年龄可以达到300年以上,有的甚至已经生长了上千年,因此在这片树林中漫步,仿佛进入了一个富有历史和神秘色彩的世界。

三、自然风光除了美人松群外,长白山美人松公园还有许多其他引人注目的自然风景。

公园内分布有多个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镜泊湖。

镜泊湖以其清澈见底的湖水和湖边的原始森林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湖边还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湖泊和周围的景色。

此外,公园内还有众多原始湿地、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观赏体验。

四、野生动植物资源长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公园内有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

动物方面,公园内常见的有黑熊、红狐、鸟类和鱼类等。

其中,黑熊是该地区的代表性动物之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植物方面,公园内的美人松群是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其他还有菩提树、红豆杉、沙棘等。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第一座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

长白山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白山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降雨量、气温等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其植被资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可能导致植被分布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等问题。

开展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对于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生态系统的响应规律,保护和利用长白山植被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背景介绍完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响应情况,分析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脆弱性。

具体包括:通过对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特点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探讨气候变化对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的影响形式和程度,分析气候要素变化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然后,研究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从适应性和演变性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森林植被资源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策略和反应方式;探讨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气候变化下的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持。

通过该研究,有望为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挑战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长白山地区的气候数据、植被资源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地研究。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我们搜集了长白山地区近几十年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量等指标,以及植被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数据。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长白山地区位于中国边境的东北部,是一个环境非常特殊的地方。

这里盛产森林资源,而不同的林型所属的土壤特性,水源涵养功能也自然各有不同。

长白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包括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

其中,针阔混交林是占该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的林型。

其土壤特性为酸性、黄棕壤,属于非常肥沃的土壤类型。

这种土壤透水性能强,能较快地将降雨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资源,对于水源涵养功能有不错的效果。

另外长白山地区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林型——针叶林。

因为该地区地处边境,气候寒冷潮湿,很多植物无法在此地生长。

但乔木和灌木可在这里通过适应性演化而存活下来。

因此,该地区的针叶林分布范围非常小。

针叶林的土壤特性为酸性,粘砂土,含有很多有机物质。

这种土壤也非常透水,但由于该地区气候较寒冷,因此它的蒸发速度比较慢,使得它在水源涵养功能上的效果非常显著。

最后,阔叶林是长白山地区的另一种重要林型。

阔叶林天然的特点是枝叶繁茂,树高伸缩自如,所以阔叶林生长在地面土层深厚、松软、黄褐色或棕色或黑色壤土上。

这种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水,只要一有雨水灌溉就能将水分吸收,作用于水源涵养功能。

不同的阔叶林所属的土壤特性虽有细微差异,但都属于肥沃的土壤。

总之,不同的林型所属土壤有着各自的特点,在长白山地区有着不同的水源涵养功能。

针阔混交林的土壤透水性力强,可形成地下水资源;针叶林能显著的减缓水体蒸发,对于水源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阔叶林的壤层深厚且富含营养,能良好的保水,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很有帮助。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长白山地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地基。

探讨长白山植被演替

探讨长白山植被演替

探讨长白山植被演替阅读相关文献,提出长白山植被演替序列,文献标明出处。

一、长白山植被概述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最高峰白云峰为海拔2619m,由于受海洋湿气团的影响,降雨量较丰富,气候湿润,适于植物生长,种类繁多,又加以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性,是目前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长白山是中国北方重要组成最丰富的山区植物区系,从大到小不同尺度上来看,长白山植物分布区属于中国植物分区中的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中的南部。

长白山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具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带植被水平地带性的缩影。

长白山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也比较复杂,以温带性质为主占83%(以北温带分布最多),寒带性质占3.4%,说明本山区与寒带极地有联系。

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岳桦(Betulaermanii)林带与苔原植被带变化尤为显著[6,7,11]。

对长白山植被分布独有现象的产生,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火山干扰的结果,但究竟是火山干扰的什么过程影响了植被演替没有结论。

二、长白山植被演替规律(一)长白山火山爆发与植被演替关系1、火山爆发年代与爆发前的植被火山爆发不仅对植被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改变成土母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间接地对火山喷发破坏后的植被演替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椐杨永兴等[36]研究,全新世以来长白山火山活动至少划分7个时期,尤其晚全新世以来,白头山火山活动次数更多,主要集中在距今1200~1000年,以火山灰喷发为主。

近期的三次活动分别为1597年、1668年、1702年,最近一次距今仅300余年,这3次火山喷发都发生长白山的东侧,规模较小,对长白山植被没有毁灭性的影响[12,56,91]。

许多学者认为在公元450~600年左右时期的火山活动频繁,爆发规模也比较大,可能影响长白山植被最为严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所属省份、保护对象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所属省份、保护对象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6465公顷。

位于E127°42’55”-W128°16’48”,N41°41’49”-S42°51’18”,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

1960年,建立长白山保护区。

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观和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以保存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拯救和扩繁珍稀濒危生物物种,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过程,保障长白山乃至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大水系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保护全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为根本目的,集资源保护、科研教学、绿色教育和生态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①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境:如紫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

②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观:长白山是典型的休眠火山,世界上最突出的四种地貌类型,即火山熔岩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冰川冰缘地貌。

这些地貌的形成,揭示了地质演化的进程,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见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③珍贵的红松阔叶林带:保护区内红松阔叶林带是长白山寒温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主要生长于气候较温和、降雨量较大、暗棕色森林土、海拔720~1100m 范围内,是长白山区动植物种类最多、植物生长最繁茂的典型林带,珍贵濒危药用植物野山参就生长在其中。

该植被带中的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均为珍贵树种,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④独特的植被自然垂直分布景观:长白山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4个植被垂直分布带,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突出的美学价值。

⑤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长白山生存着种类繁多的野生生物,种质基因资源丰富。

长春附近一日游景点

长春附近一日游景点

长春附近一日游景点
长春附近一日游景点
一、吉林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吉林省首座历史文化名山、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分布在吉林省东北部伊通满族自治县、延吉市的山岭,地处长白原乡;素有“东北第一山、朝阳之乡”之美称,是中国最北方的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也是长白山上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它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依山傍水,自然景观奇丽,森林气息浓郁,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众多,可谓景色无可匹敌,吸引着无数观光游客,可以说是吉林省的热门旅游胜地。

二、长白山天池景区
长白山天池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伊通满族自治
县的交界处,是长白山的一个重要景区,以简捷的路线,醉人的自然景色,完美的景观而著称,它是从长白山脉北延湖沟溪流的最后一段,形成一湖,以其具有神话色彩的湖水,古老的森林,古朴的山水构成的风景,吸引了成百上千的观光游客和登山者,是中国最有名的登山胜地。

三、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0.689万公顷,有“自然、艺术、文化的汇集之处”之美称,它是一处绝美的自然保护区,以古老而原始的森
林,以清新而空灵的湖泊,以湿润而雅致的山谷,以穿山而行的溪流,平坦而明亮的湖面,碧绿而神秘的森林,它们把这里的绝美景色尽收眼底,可以说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第26卷第9期2006年9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 O LOGIC A SI NIC A V ol.26,N o.9Sep.,2006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郭忠玲1,郑金萍1,马元丹2,韩士杰3,李庆康4,于贵瑞4,范春楠1,刘万德1,邵殿坤1(1.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市 132013;2.南京大学生物学院,南京 210093;3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4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资助项目(K ZCX 12SW 2012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资助项目(CX OG 2E01202)收稿日期:2006203220;修订日期:2006207226作者简介:郭忠玲(1965~),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恢复研究.E 2mail :gzl65@Found ation item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ru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30470293);the K 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N o.K ZCX 12SW 201and CX OG 2E01202)R eceived d ate :2006203220;Accepted d ate :2006207226Biography :G UO Zhong 2Ling ,Ph.D.,Profess or ,mainly engaged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E 2mail :gzl65@摘要:2005年在长白山北坡选择5种垂直植被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山杨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利用钻取土芯法对细根分布及细根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长白山森林分布(最新整理)

长白山森林分布(最新整理)

根据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993 年调查的资源数据,全区有林 地面积为 196465.0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 168918.5 公顷,占总 面积的 86.0%;疏林地 8406.0 公顷,占 4.3%;灌木林 4897.4 公 顷,占 2.5%;未成林造林地 349.0 公顷,占 0.2%;草地、拣集迹 地、风倒迹地、沼泽地等无林地 10955.5 公顷,占 5.6%;林业 设施和林业其它用地 2538.6 公顷,占 1.4%。全区森林覆盖率 88.5%。区内活立木总蓄积 4373.5 万立方米,(包括天然林 4367.83 万立方米,人工林 5.70 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 4323.9 万立方 米,疏林地蓄积 19.9 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 29.7 万立方米。有 林地每公顷平均蓄积 256.0 立方米。有林地中,成熟林比重最大, 其面积、蓄积分别为 94295.0 公顷、2708.9 万立方米,比重分别为 55.8%和 62.7%。其次是近熟林,面积为 27782.0 公顷,蓄积为 608.3 万立方米,其比重分别为 16.5%和 14.1%。其它龄组的面积、 蓄积比重分别为幼龄林 2.3%和 0.5%;中龄林 14.5%和 9.4%;
高山苔原景观带 分布在海拔 2000 米以上,地处长白山火山锥 体中上部,地表覆盖着厚的火山灰、火山砾、浮石等。气候为高山
苔原型,湿度大不,风力特强,土层脊薄。随着海拔的增高,植物 逐渐稀疏,种类逐渐减少,生长期很短。该带植物矮小为葡匐状, 根系肥大,花序大型,色彩鲜艳,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植被为典型的高山苔原植被类 型。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长白景 天、圆叶柳等。动物种类更加稀少,穴居的高山鼠兔是高山苔原带 唯一的兽类。此外,白腰雨燕、领岩鹨是高山苔原带常见的鸟类。 森林资源

长白山野生植物垂直分布特点

长白山野生植物垂直分布特点

长⽩⼭野⽣植物垂直分布特点2019-08-07摘要: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很多世界罕有的野⽣植物资源。

本⽂主要分析了长⽩⼭各垂直地带主要植物种类及分布特点,以明确各种类、群落之间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关键词:长⽩⼭;野⽣植物;垂直分布;探讨基⾦项⽬:“⼗⼆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2012BAD22B0401)中图分类号: Q948 ⽂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49长⽩⼭在《⼭海经》中以不咸⼭命名,是东北第⼀⾼⼭。

长⽩⼭脉从西南向东北⾛向,长度达上千公⾥。

长⽩⼭⾃然环境⽐较复杂,⽣态系统⽐较完整,⼭上⽓候变化多样,野⽣植物种类丰富。

长⽩⼭海拔⾼度约2700⽶,垂直依次分布着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和针叶林带。

本⽂主要介绍这些地带野⽣植物分布特点,总结分布规律。

1长⽩⼭⾃然环境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在中国和朝鲜交界处,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主要发源地。

长⽩⼭海拔差异⾮常明显,整个⼭脉从上到下环境差异梯度显著,⾃然野⽣植物多样,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明显呈垂直分布。

历史上长⽩⼭多次经历⽕⼭爆发,但并没有对长⽩⼭的植被造成影响,长⽩⼭野⽣植被物种⾮常丰富。

2长⽩⼭野⽣植被垂直分布情况长⽩⼭野⽣植被分布以海拔为分界,可分为5个地带。

在海拔500~800⽶地带,温度在3℃左右,这⼀地带⼟壤为棕⾊森林⼟壤,年降⽔量⼤概700毫⽶左右,属于分布着含有针叶树在内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在海拔800~1100⽶地带,温度在2℃左右,这⼀地带⼟壤为暗棕⾊森林⼟壤,全年⽆霜期为130天,属于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在海拔1100~1800⽶地带,温度在2℃以下,这⼀地带属于⾼峰区的斜缓地带,长⽩⼭经常被云雾所笼罩,属于寒温针叶林带。

在海拔1800⽶以上地区,由于地势⽐较陡峭,地表主要为各种⽕⼭喷发物组成。

在海拔1800~2000⽶地带,是由缓坡向⼭顶过度地带,属于寒温针叶矮曲林带。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一、纬度分布中国的森林分布在不同纬度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从北到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

高纬度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中纬度的华北和西南地区则以暖温性和亚热带针叶林为主,而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则以亚热带和热带雨林为主。

这种分布特点与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二、经度变化中国的森林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经度变化特点。

从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增加,森林覆盖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东部地区多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森林的生长;而西部地区则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因此,中国的森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三、海拔分布中国森林的海拔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森林以针叶林为主,而低海拔地区的森林则以阔叶林为主。

此外,不同海拔地区的森林类型和植被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森林类型;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针叶林和灌丛则是主要的森林类型。

四、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和干旱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五、土壤条件土壤条件也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性质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此外,土壤的水分和酸碱度等性质也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植被类型中国的森林类型十分丰富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森林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发展特点。

例如,东北地区的针叶林以红松和落叶松为主,而南方地区的阔叶林则以樟树和楠木为主。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山脉之一,其地形高差大、气候多变,使该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植物区系。

该区域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与海拔高度、气温、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一、长白山植物区系概况长白山属于典型的亚寒带森林带,由于纬度较高和海拔高度大,年平均温度较低,地区有四季,冬长夏短,春秋温差大,盛行西南季风。

植被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其中针叶林是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植被垂直分布范围从平地到海拔2800米以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石滩。

二、植物垂直分布格局1、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长白山植物区系中的低海拔区,高度在500米以下,区域内平均年温度在6℃到8℃之间。

该区域以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部分地区也有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主要植物有水杉、松、云杉、榆、椴、枫、柞等。

这些树木发育较好,属于常绿型或常绿落叶型树种。

3、针叶林带4、亚高山灌丛带亚高山灌丛带是长白山植物区系中的亚高山带,海拔高度在1600-2200米之间,平均年温度在-2℃-0℃之间。

该区域主要是草甸和高山灌丛,以高山草甸为主,由矮生草、杜鹃花、火绒草等组成。

灌木主要有金丝梅、小叶杨等。

此区域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滞留时间较长,厚重的积雪阻碍了阳光的照射。

5、高山草甸和石滩带三、结论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是由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通过对长白山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长白山植物的生态特点,进一步推动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

长白山探秘神秘的原始森林

长白山探秘神秘的原始森林

长白山探秘神秘的原始森林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世界上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之一。

长白山原始森林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珍稀的动物物种。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秘长白山的神秘原始森林。

第一节: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特点长白山原始森林位于中国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交界处,面积达到100万公顷。

这里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林,覆盖了山腰和山顶。

长白山的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气候寒冷湿润,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长达8个月。

这种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长白山成为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

长白山原始森林不仅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

这里有1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铁杉、云杉等。

长白山原始森林的植物覆盖率高达95%,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这片原始森林中,动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并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圈子。

第二节:长白山原始森林的动植物世界长白山原始森林是众多珍稀物种的天堂。

这里有中国黑龙江梅花鹿的主要分布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长白山雪鸦的栖息地。

此外,长白山原始森林还生活着黑熊、豹猫、朱鹮、斑鸠等许多稀有动物。

长白山不仅是动物的天堂,也有丰富的昆虫资源,如云杉蛾、长白蛇眉蝶等。

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以铁杉、云杉为代表的树种。

这些树种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白山原始森林还有许多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如葱兰、钩藓等,它们为森林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和生机。

第三节:长白山原始森林的保护与挑战长白山原始森林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自1956年设立国家级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来,长白山原始森林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然而,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困难和挑战。

首先,人类的活动对长白山原始森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过度的采伐、盗砍盗伐等行为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了原始森林的完整性。

其次,气候变化也对长白山原始森林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长白山

长白山
由于游人的亲水性,大部分游人都在景点的河流边 停留,对水质造成一定污染。
长白山北坡、西坡、南坡旅游开发不相协调
旅游旺季过短
各种生态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滞后 •旅游通讯
旅游形象设计与宣传不到位,品牌形象散乱 而模糊 条块管理与有序开发的矛盾
岳桦幽谷和温泉之间建有相当大的停车场,每到旅 游旺季,每天进入保护区的车辆有近千辆,保护区内 天池道口到黑风口公路两侧的汽车排队数公里,常常 出现交通阻塞,造成严重的尾气污染和视觉污染。
由于旅游管理松散,大量游客无导游陪同,旅游区 也无明显、足够的行为警示标识,亦缺少足够的管理 巡查人员,地下森林等景区垃圾遍地,许多游客在林 中吸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冰雪资源
长白山具有独特奇异的冰雪风 光和得天独厚的体育娱乐条件。 长白山一年长达九个月之久的 冰雪覆盖期,雪期长,雪质优 良,积雪深度1~2m。北坡、 西坡山麓均分布着地形、坡度 多样的山地,为开展滑雪体育 运动和冰雪游乐活动提供了良 好的天然场地。
火山地貌——天池
天池为长白山第一大奇观 , 湖面海 拔高度2 194m,是世界最高的火 山湖。湖面呈椭圆形,水面面积 918km2,平均水深204m,最深 处373m,终年向外流淌,是鸭绿 江、松花江、图们江三江发源地。 火山口周围被圆弧状山脊所包围。 从火山锥体向外呈环状分布着山 麓火山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两大 地貌景观。天池水由北侧出口处 流出形成落差 68m 的长白瀑布。 长白山火山锥体和顶部 16 座山峰 及其环绕的火山湖——天池 , 构成 了在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最为神 奇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
温泉
长白山有多 处温泉和地 热, 含有丰富 矿物质, 具有 极高的医疗 价值。水温 高 40‴ 的 温 泉达Biblioteka 179 个, 最高温度达 82‴。

长白山景点介绍

长白山景点介绍

长白山的深度游线路
线路规划:长白山北坡、西坡、南坡三条线路,游客可根据时间安排选择 特色景点:北坡的天池、瀑布、温泉;西坡的锦江瀑布、高山草甸;南坡的岳桦林、高山苔原 最佳游玩时间:夏季和秋季,此时长白山景色最美,适合深度游 注意事项:游客需提前了解天气状况,备好防晒、防寒衣物,注意安全
长白山的自驾游线路
森林作用:长白山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于维护 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保护:长白山的森林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乱砍滥伐和非法采伐。同时,长 白山自然保护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人长 第 三
文白 章 景山 观的
长白山的寺庙和道观
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著名宗教圣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坡的长白山天池禅寺和南坡的长白山太 白神宫。
长白山的传说和历史
传说:长白山是满族的发源地,有着“圣山”之称,传说中是仙女沐浴的地方。 历史: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的名山,历史上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重要的边陲要地。 文化: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满族的民俗文化、图腾文化等。 景点:长白山是一处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主要景点有天池、瀑布、温泉等。
旅长 第 四
游白 章 设山 施的
长白山的交通设施
长白山机场:提 供国内外航班, 方便游客快速到 达
铁路:长白山站 是沈白高铁的中 间站,未来将有 更多高铁线路经 过
公路:多条高速 公路和国道通往 长白山,景区内 还有观光巴士和 出租车等交通工 具
缆车:长白山内 的三条缆车索道, 可快速到达天池 等主要景点
长白山的自然保护区
建立时间:1980年 目的:保护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保护区范围:长白山山脉的核心区域,包括天池、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 管理机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保护着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山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

植物区系是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长白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

一、地理位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部的吉林省白山市,其地理位置为北纬41°42'43''-43°01'43'',东经127°56'16''-129°15'16'',保护区总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

长白山地区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二、植被类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亚高山、高山和极高山地带,其中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6%以上。

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异,长白山植被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常绿阔叶林区:这一区域分布在长白山西部及其附近山地地区,主要由硬叶杜仲、中华水杉、鹅耳枥等组成。

4. 孑遗林区:这一区域为长白山保护区内最南端的寒仙岭,被三江河隔断与其他区域相隔,由黑松、落叶松、朴树等组成,具有孑遗植物的特点。

除了以上4类主要植被类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还分布着高山草甸、高山沼泽、高山灌丛和亚北极草甸等类型的植被。

三、植物物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非常丰富,根据现有数据统计,长白山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2275种,隶属于100多科,500多属。

其中,高等植物占绝大多数,低等植物、蘑菇、苔藓等其他植物也分布广泛。

长白山植物区系主要有以下特点:1. 物种多样性丰富:长白山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其物种数目在我国东北地区排名前列。

同时,由于海拔高度、与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长白山植物区系显示出了不同的垂直分布格局,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和多样性的植物区系。

关于长白山的资料

关于长白山的资料

关于长白山的资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被称为中国的“五大神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长白山是一座火山,也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长白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

一、地理位置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宁省白城市、通化市交界处,东南距珲磴市115公里,距敦化市70公里,是三省区的交汇处。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的一部份, 是华北地块与辽东地块的边界. 周围环绕者一系列巍峨挺拔的山峰,山地面广大,生态多样,自然风光优美。

二、自然景观长白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中以长白水、天池、长白瀑布等著名景点为人所熟知。

长白山的主峰为长白山主峰,海拔为2691米,被誉为“东北之巅”。

长白山顶部有一片天池,四周终年白雪皑皑,形成了如诗如画的景色。

而长白水,又称奇水,是长白山最大的瀑布,高200多米,激流涌动,声势磅礴,令人震撼。

长白山的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达95%,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森林区之一。

这里栖息着多种野生动植物,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是中国特有的雪豹栖息地之一,也是东北虎的重要分布区域。

长白山的温泉资源丰富,分布在山腰,泉水清澈透明,被誉为“东北第一温泉”。

长白山还有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包括长白山矿泉水、长白山冰泉水等知名产品。

三、历史文化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被称为“中华民族水神的故乡”、“中国泡妞的发源地”、“中国东北一绝”。

长白山是朝鲜族的圣地和神山,被朝鲜族奉为祖山,是世界上唯一被朝鲜族人民奉为圣地的山。

长白山还是传说中的皇宫所在地,相传远古时代,有一位海女皇女因爱慕长白山的美景而结缘,她把自己的宫殿移至长白山,从此在这里修行为神仙。

长白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众多民族的文化根源之一。

长白山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朝边界,曾是中国明清两朝边防要地,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长白山周边还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如清国颂北铁路、长白海军西路炮台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带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带


据说,
三奇峰顶有
洞,直通天
池。峰下有
许多五色石,
鲜美光亮,
令人喜爱。
• 玉雪峰 • 位于天池正南,海
拔2525.8米,为中 朝界峰,与“补天 石”隔池相对。 《长白山2岗志略》 称其“重峦迭嶂, 气象端严,之有冠 冕形,故名之”。 此峰又称“玉雪 峰”,可能是远处 观之,四季皆白如 雪。实际上那白的 不是雪,而是玉白 色的浮石,只因从 远处观之,雪石难 辨。而此峰面向月 池一侧,则真有很 多终年不化的积雪, 俗名“雪山”。下 有冰穴数处,经常 可见穴中炊烟如缕, 有人怀疑是仙人在 这里炼丹。
• 位于天池西南 侧,海拔 2543米,是 中朝两国的界 峰。临池有双 峰平峙,呈梯 形;峰后南北 两峰相对,也 呈梯形。又因 云雾缭绕其间, 故名梯云峰。 《长白山江岗 志略》记载此 峰“峰脊出梯 河瀑布,积雪 亦多。”《安 图县志》的解 释为,重峦耸 峰,石色光润, 时有白雪缠联 峰顶,峰后积 雪累年不消。
红松阔叶林带海拔1100m以下
长白山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示意图

长白山动物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目前已知有1225种, 分属于73目189科。其中:森林昆虫害虫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 敌7目29科94种;园口类1目1科3种;鱼类2目4科11种;两栖类2目6 科13种;爬行类1目3科11种;鸟类18目48科277种另4亚种;哺乳类6 目19科51种;脊椎动物30目61科370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志, 1990)。 在125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种,其中:东北 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丹顶鹤、 中华秋沙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豺、麝、黑熊、棕熊、水獭、猞猁、 马鹿、青关(斑羚)、鹗、鸢、蜂鹰、苍鹰、乌雕、秃鹫、鹊鹞、游 隼、燕隼、红隼、雕 、鹰 、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松雀鹰、普 通 、毛脚 、白尾鹞、白头鹞、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黑琴鸡、 蓑羽鹤、花田鸡、红角 、领角 、褐角 、乌林 、长耳 、短耳 、赤颈 、 黄嘴白鹭、黑脸鹭、灰脸鹰、长尾林 、花尾榛鸡、斑头秋沙鸭为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志,1990)。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四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北半球天然森林区的代表之一。

该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我国北方最集中、最完整的高山森林资源库之一。

其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植被类型多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因地域跨度大,纬度高低差异大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植被类型。

其中,森林、草甸、草丛、沼泽等类型分布广泛。

森林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草甸包括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和河谷草甸;草丛包括高山灌丛和山地草丛;沼泽主要包括高山湿地和河谷湿地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植被形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2. 物种丰富保护区内有各种森林、草甸及湿地植物,总共有980科、2568属、3653种,其中一些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例如,胶东人参、白花丹、虎杖、枸杞、桂花、田芥等。

长白山保护区植物物种在我国植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3. 垂直分布长白山植物分布特点是垂直层次性。

由于长白山的海拔高度有所波动,厚重的雪层落下,使植物的范围被垂直限制。

长白山植物以分层次的方式反映了高度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垂直高度分布的植物也有不同的特点,这为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温带森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交错带,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植物基因库之一。

保护区内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如兔儿风花和长白珍珠菜等。

这些植物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生态功能,是人们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对象。

总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以其植被类型丰富、物种多样、垂直分布层次性、珍稀植物丰富等特点,成为我国植物资源中的瑰宝,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北方的自然景观和植物基因库。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交界处,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植被种类繁多,是研究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理想场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以森林为主,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和沼泽等。

针叶林区域广阔,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200米的地区,主要植被有云杉、红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

落叶阔叶林分布在低山地带,主要植被有榆树、白桦、水曲柳等树种。

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2000-2600米的地区,主要植被有高山针茅、箭竹等。

沼泽区主要分布在低洼湿地,主要植被有苔藓植物、莎草等。

物种丰富度高。

据统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的植物物种超过2000种,其中包括约60种特有植物。

这些物种包括树木、草本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形成了一个多样性的植物群落。

垂直分布明显。

由于长白山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海拔差异明显,植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类型逐渐变化。

低海拔地区主要分布落叶阔叶林,中海拔地区是针叶林,高海拔地区则是高山草甸和沼泽。

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不同海拔和土壤条件下的植被类型差异较大。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寒冷条件和土壤瘠薄,植被矮小,以草本植物和藓类植物为主导。

而在低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植被生长茂盛,以高大乔木为主导。

生态功能显著。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植物群落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源地的稳定性。

植物群落能够调节气温和湿度,保持地区的水、热平衡。

植物群落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栖息地,维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具有丰富的物种、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复杂的群落结构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这些特征为长白山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也为保护长白山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森林分布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属长白山植物区系,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区内植被主要以红松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草甸、高山苔原等组成,从保护区边缘至山顶,高程相差近2000米,而水平距离仅45公里。

在这么短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变化悬殊,呈现的山地垂直分布带谱。

并从下到上依次形成红松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四个植被分布带,包罗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的景象,是欧亚大陆从中温带到寒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100米以下,是玄武岩构成的平缓山前台地。

地势平缓,山地棕色森林土为本带主要土壤类型,同时在排水不良的地区也发育着沼泽土。

该地带气候温和、湿润,植被类型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相层次明显,生物群落复杂,灌木种类也较丰富,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草本植物更为繁多。

针阔叶混交林的代表植物中,针叶树以占优势的红松为代表。

此外,尚有长白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长白松等;阔叶树有春榆、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白桦、山杨等。

由于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优越的自然环境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及丰富的饵料,所以这一带动物种类较多,且多为广布型种类。

如东北虎、梅花鹿、麝、紫貂、马鹿、青羊、野猪、猞猁、水獭以及中华秋沙鸭、鸳鸯、金雕、黑琴鸡、榛鸡等。

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多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

针叶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100-1800 米之间。

地形为倾斜玄武岩高原,气候冬寒夏凉,土壤主要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

植被以针叶林为主,种类较针阔混交林贫乏,针叶树占绝对优势,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

除针叶树之外,伴生有槭树、花楸等阔叶树,但林下灌木、草本种类较针阔混交林带明显减少。

树冠郁闭度很大,林下阴暗潮湿,苔鲜类发达,厚度可达10厘米以上。

本带动物种类大为减少,除部分鸟类、兽类和两栖类中的极北鲵外,鱼类很少出现,爬行类也只有极北蝰和腹蛇。

由于气候冷温,林深树密,适于古北界树栖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如紫貂、黑琴鸡等在本带仍较多。

岳桦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800-2000 米之间,地处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坡度较陡,一般超过20以上。

气候处在针叶林气候型与山地苔原气候型之间,气温低,降水多,相对湿度较大。

土壤类型为山地生草森林土。

风力强,树木矮小弯曲,植被为岳桦林,同时山地苔原与针叶林成分彼此互相渗透,形成复杂的植被镶嵌类型。

乔木以岳桦为主,亦分布有云杉、冷杉、落叶松,伴有散生的长白落叶松、东北赤杨、花楸等。

灌木以耐寒种类为主。

主要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等。

动物种类较单调,数量亦少,这里仅在夏季成为偶蹄类动物如马鹿、梅花鹿等”避暑”、取食的场所。

高山苔原景观带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处长白山火山锥体中上部,地表覆盖着厚的火山灰、火山砾、浮石等。

气候为高山苔原型,湿度大不,风力特强,土层脊薄。

随着海拔的增高,植物逐渐稀疏,种类逐渐减少,生长期很短。

该带植物矮小为葡匐状,根系肥
大,花序大型,色彩鲜艳,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

植被为典型的高山苔原植被类型。

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长白景天、圆叶柳等。

动物种类更加稀少,穴居的高山鼠兔是高山苔原带唯一的兽类。

此外,白腰雨燕、领岩鹨是高山苔原带常见的鸟类。

森林资源
根据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993年调查的资源数据,全区有林地面积为196465.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68918.5公顷,占总面积的86.0%;疏林地8406.0公顷,占4.3%;灌木林4897.4公顷,•占2.5%;未成林造林地349.0公顷,占0.2%;草地、拣集迹地、风倒迹地、沼泽地等无林地10955.5公顷,•占5.6%;•林业设施和林业其它用地2538.6公顷,占1.4%。

全区森林覆盖率88.5%。

区内活立木总蓄积4373.5 万立方米,(包括天然林4367.83万立方米,人工林5.70万立方米。

)其中有林地蓄积4323.9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9.9 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9.7万立方米。

有林地每公顷平均蓄积256.0立方米。

有林地中,成熟林比重最大,其面积、蓄积分别为94295.0公顷、2708.9万立方米,比重分别为55.8%和62.7%。

其次是近熟林,面积为27782.0公顷,蓄积为608.3万立方米,其比重分别为16.5%和14.1%。

其它龄组的面积、•蓄积比重分别为幼龄林2.3%和0.5%;中龄林14.5%和9.4%;过熟林10.9%和13.3%。

有林地绝大部分是天然林,面积为167081.0公顷,蓄积为4320.5万立方米。

分别占98.9%和99.9%,其余为人工林。

天然林中,主要的
优势树种(组)是混交林、针叶林、云杉冷林、阔叶林和落叶松林,人工林则只有落叶松林。

全区活立木蓄积按树种分类,针叶树蓄积2553.6万立方米,占59.1%.主要树种为红松、云冷杉、落叶松;阔叶树种蓄积1770.2万立方米,占40.9%。

主要树种为水曲柳、胡桃楸、黄波萝、椴树、柞树等。

(如此大的生物量基础,如以每年1%的净生长率计算,每年的净生长量亦超过40万立方米木材)实验区的森林经营开发实验区处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外围和保护区内公路两侧500-1000米范围。

目前在实验区的主要研究试验煤杨桦次生林改造实验。

保护区边缘有桦杨次生林7000公顷,林龄达40多年,多为近成熟林或成熟林。

表1. 白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森林蓄积量
红松母树林
被誉为”红松之乡”的抚松县露水河林区,是国家列入的最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保护地,专门设立了红松母树林管理处。

这里的红松不仅树干笔直挺拔,而且材质优良,是最上等的栋梁之材。

当年建立”毛主席纪念堂”时,所用的木材就是从这片红松林中挑选的。

”露水河红松母树林是国家1964年划定的我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面积为11,764公顷,是一座天然优良的基因库。

长白山西南坡
全区耕地仅占总幅员的10%,而林地占72%;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

山地气候随海拔的增高而变化,植被垂直分布规律也较明显。

海拔500米以下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阔叶林多演变为低质木林,灌丛或耕地。

林下、林缘、山坡、荒地、村边、路旁等处,经济植物种类繁多。

海拔500-1,100米间为针阔混交林带。

这一带范围广,面积大,是野生经济植物的主要产区。

海拔1,100-1,800米间为针叶林带,1,800-2,100米间为岳桦林带,2,100米以上为高山冻原带。

生长着长白山区特有的珍稀植物种类。

本区除外,在集安一带还分布有华北植物区系种类,如天女木兰、漆树、盐肤木、太子参、农吉利、葛藤、省沽油、八角枫、白檀山矾、锦带花等。

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育成了植物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的“天然绿色宝库”。

这里有丰富的木材、药用、食用、油料、酿酒、编织、蜜源、绿化、工业原料及观赏等经济植物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山区人民致富的源泉。

1986年8月下旬,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坡和西南坡受到罕见的龙卷风袭击,吹倒从海拔750-2000米,即从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至岳桦林的一个风倒带。

风灾面积达9800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0;风倒立木总蓄积量为200多万立方米,其中核心区立木蓄积量达199万立方米。

风倒面积最大的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乃至整个东北红松林分布区生长最好、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最高的红松林,每公顷蓄积量在600立方米以上,最高可达800立方米。

风灾发生后,关于风倒木如何处理的问题,曾有较长时间的研究,最后确定清理风倒木,以加速迹地的幼树更新,同时利用风倒木的木材。

因此,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开始清理风倒木,1989年大范围作业,至1993年,大部分倒木已清理完毕。

为止,自然保护区在6年时间内,清理风倒木40多万立方米,获得巨大的经济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