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 复习 北宋美术PPT

中国美术史  复习 北宋美术PPT

郭熙
• (约1000-1090)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 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 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 元丰间(1068-1085年)。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 (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 云南省博物馆;《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都会美 术馆;《早春图》轴、《关山春色图》轴均藏台北 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 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 规律的著作。
李成
李成(919-967),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 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 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 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 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擅山水, 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 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 有“惜墨如金”之称。独特的造型语言:蟹抓枝、卷 云皴。郭若虚: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 法精微。 代表作品《读碑窠石图》(人物:王晓)、《晴峦萧 寺图》(传)。
墨竹图卷,北宋 文同 纵22.8厘米 横55厘米.jpg
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 约1082年左右,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 公里处晋祠圣母殿。
读碑窠石图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早春图轴
158.3x108.1cm
北宋 郭熙 绢本墨笔 纵32.4厘米 横104.8厘米 美国纽约大 都会博物馆藏
燕文贵 《江山楼观图》徐道宁《秋江渔艇来自》局部赵昌 《杏花图》
赵昌 《荔枝图》
双喜图轴。崔白
崔白 《寒雀图》
《寒雀图》局部,崔白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11
标志山水画“以简代密”转变的“米家山水”
12
(三)界画 与青绿山水
界画是指在 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适于画建 筑物,其它景物 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 画”。
右图:郭忠恕 雪霁江 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 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13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 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 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 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 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 ,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 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 脱,墨法精微”的特色。
第六章 宋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一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全盛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题材日益丰富,画科进 一步完备,技法更加成熟,是古代绘画艺 术的一个高峰。本章我们学习宋代各绘画 门类的艺术成就,重点了解各个艺术形式 的代表人物极其主要作品。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董源和巨然都是南唐时期南京人。因为生活地域的关系,他们的画 作中所呈现出的山水面貌就与李成、范宽的古木寒林完全不同了。 那种山水的妩媚和婆娑,影响了北宋以后的山水绘画,成为后人南 派山水的典范风格。
这次展览展出了南宋院体的四幅作品很有代表性: 李嵩的《赤壁图册页》 夏圭的《风雨行舟图》和《山水十二景》仅存的四部分 马远的《月下赏梅图》
喜欢画松树,本次是一副《老松图轴》,还画过《双松图》 《松原图》等等
倪瓒 字云林无锡人 有故事的画家。 洁癖故事很多: 1、书房门前有棵梧桐树,每天命人擦洗梧桐树,把树都给洗死了。 2、个香厕。香厕乃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 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
《平林霁色图》是一幅长卷,波士顿美术馆收藏。这幅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 是董源的作品,但是经过张葱玉先生的考订,认为这幅作品是南宋时期的北方画。 张先生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主要是他结合了汉和女真族不同的生活习惯而得出的。
《平林霁色图》虽然描绘的是山的主体形态,整体还是比较写实的自然风光。但 是在画面主山前,那树林掩映之处有几间民居,这其中一间大房子中有 一处折尺型的炕。众所周知,炕是北方才有的一种室内陈设。然而,晚至
《赤壁图册页》是团扇册页作品。作品从绘画的母题 上便与文人绘画关系紧密,其所反映的正是大苏泛舟 赤壁的文人故事。 李嵩此图在半角构图的基础上,将峭壁的一部分、泛 舟的人物、江水的汹涌和江心巨石的狰狞分成独立的 小块场景出现。画家通过作品的各个母题之间的关联 将之联为一体。突兀的峭壁、汹涌的江水和狰狞的江 心巨石,正好与泛舟人物形成对比。舟中文士的悠游 和畅达,与景色之间的对比是那么强烈。如此对比, 正好是此图的可观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中, 作者将水的各种形式以精到的线条表现得非常有质感。 漩涡中的平静、巨浪下的起伏,

宋代美术史ppt课件

宋代美术史ppt课件
建筑规模宏伟壮观, 楼阁结构精密严谨,通过 左侧江水和远处群山映衬 ,使画面疏密得当,辽阔 深远。郭忠恕所作屋木楼 观皆用木工法则,建筑比 例十分精确。《圣朝名画 评》评郭忠恕画:“为屋 木楼观,一时之绝也。上 折下算,一斜百绝。”
14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15
青绿山水画的杰出作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 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雄 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 拔的枯树和矗立的石 碑,使人产生对逝去 历史的追忆和时代变 迁的感慨。景物气氛 寂寥凝重,在山水画 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 哲理。画中的寒林枯 树变化多姿,用笔尖 利,窠石土坡圆浑秀 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 端颖脱,墨法精微” 的特色。
5
范宽 初学荆关,受李成影响亦
9
(二)文人山水画
❖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 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为具备较全面、较 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它产生于北宋,成熟 于元代,极盛于明清。
❖ 宋代文人画尚未形成足以和宫廷绘画、民间 绘画分庭抗礼的体系,但已开始产生影响, 并有理论先行的特色。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本次展览中的元代作品,有一幅颇为经典的反例作品: 盛懋的《山居纳凉图》。高居瀚先生并不主张将这幅 作品归入文人山水画中去。尽管此图所展现的母题是 文人化的。高居瀚先生对此举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反 例:盛懋山中人物过于突出,这流露出盛懋的一种心 态——不是文人出身却热衷于模仿文人绘画,最终只 能在母题上模仿形式,而无法在内涵上将精神体现。
卷轴—— 册页——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 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 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 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 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 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分别在什么时间,有哪些画家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起止
都城
梁907- 汴梁
923 唐923- 洛阳
936 晋936- 汴梁
947 汉947- 汴梁
950 周951- 汴梁
960 960-1127 东京
1127- 临安
1276 916-1125 上京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塘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赵构 耶律阿保机
唐朝画,色彩浓厚。图中人物所穿的衣物,不仅颜色鲜艳,更是有极细微的 花纹,若隐若现。
赵佶还有一幅画《五色鹦鹉图》,又叫杏花鹦鹉图。这个赵佶信奉道教。五, 是道教一个重要数字,比如五行;杏花,道教吉祥之花。仙人住的地方有杏花。
画家
董源,范宽,李成,北宋初年三大家 赵佶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董源 潇湘图 “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 皴 文甚少, 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 “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
龙宿郊民图
元代的<画鉴>里记载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 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 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川远近层次
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 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前三 图皆为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风光。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五代宋元山水画及技法ppt课件

五代宋元山水画及技法ppt课件
❖ 美术概况:绘画全面繁荣,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的发展都达到了
新的高度;民间画工、皇家画院、文人画三足鼎立,互相竞争又相互吸 收,共同促成了宋代美术百花争艳的局面。
五代宋元山水画
❖ 课本第153-168页
五代(第153—157页) 宋代(第157--163页) 元代(第163--168页)
五代山水画
《匡庐图》
❖ 《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庐山的 自然景色。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反 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为 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用立 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
北派----荆浩《匡庐图》
❖ 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 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 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的营造 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起来,交 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 谷自然出现在图中,毫无相抵不合之处;而古松巨 石与层叠的峰峦相映相发,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 境界清楚地表现出来。
五 代
关 仝
《 关 山 行 旅 图 》
图关 轴仝 》
《 秋 山 晚 翠
南派----董源
❖ 董源(?-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 字叔达,钟陵人。中主时任后苑副使, 后苑即北苑,世称“董北苑”。工画龙 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董源的 水墨山水,多表现江南丘陵江湖景色。 其作品有青绿和水墨二体。
❖ “米氏云山”确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方式,在山水画 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春 山 瑞 松 图 》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潇湘奇观图》卷
北宋,米友仁作
❖ 米友仁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长子,父子两人共创 “米家山水”。此图绘米友仁十分熟悉的潇湘奇观 景致,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开卷便是 浓云翻滚,隐现出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飘动变幻, 逐渐显露出山形,重迭起伏的峰峦影影绰绰地展现 于团团白云中。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 立,尖峰高耸,树丛映带,甚富高远和深远感。结 尾处山色又渐趋淡远,唯近处林岸、草庐明晰。自 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远近、浓淡,几度变幻, 奥妙莫测。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开篇首先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 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 石啸傲”的精神追求。郭熙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 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季节,角度,气候 各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 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仪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 于勤,饱游沃看”,才能胸有丘壑。他还强调画“可游可居 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画论中还论及如 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 笔墨技巧,其中如”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作品 《早春图》
《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郭熙《早春图》,敏
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 苏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浮 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 待渡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 荣的感情。
《韩熙载夜宴图》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五代一些画家进行深入自然 ,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 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荆浩,自号洪谷子,标志着中国画水墨山水画的成熟。在其重要的山
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不但提出“图真”,“搜妙创真”,还提 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代表作《匡庐 图》表现了巍峨山峰及脚下幽居的景象,笔法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 平远、深远兼具,技法上较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
《雪竹图》
徐熙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
«豆花蜻蜓图»
«蘋婆山鸟图 »
五代绘画小结
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在隋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两地的统治 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院,绘画上呈现 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中,西蜀更多的继承 了唐代中原绘画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 面颇有建树。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 水、花鸟画领域颇有创新。

《宋朝工艺美术》PPT课件

《宋朝工艺美术》PPT课件
美宋 术朝
工 艺
--精品--
一、概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精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先忧而乐坊 苏州天平山先忧后乐坊,立于苏州天平山,额题范 仲淹所撰《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 下之--忧精而品-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品--
二、陶瓷工艺
两宋时期:瓷窑体系 宋朝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
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精品--
二、陶瓷工艺
宋代的“五大名窑”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 代表了宋瓷的最高水平。
1、官窑 汴京,即河南省开封市
宋代的“五大名窑”
2、汝窑 3、哥窑 4、定窑
河南临汝县,青瓷窑
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 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精品为--多。
天青霞紫的钧窑
天青霞紫的钧窑
--精品--
鱼耳炉
名称: 哥窑鱼耳炉 制造年代: 宋 材料: 瓷土 规格: 高8.厘米,口 径11.9厘米,足径 9.2厘米
天青霞紫的钧--精窑品--
高6.2cm,口径19cm,足径1lcm。 1956年何贤捐献故宫博物院藏。 花盆托呈菱花式,下承三云头足。内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外部设玫瑰紫色釉,
绚丽斑斓。外底涂酱黄色釉汁,刻划数目字“十”。北宋徽宗在汴京城(今开封)东北隅营建 “寿山艮岳”皇家园林,大肆搜罗奇花异石装点园林,制作怪石盆景所用花盆及盆托由设在河 南禹县的官钧窑烧造。各种花盆和盆托的外底均刻划从“一”到“十”汉写数目字中的一个, 目的是为了统计烧造件数,便于花盆和盆托配--精对品。-研- 究证明、数目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盆 托底刻“十”、应为同类花盆托中尺寸最小者。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PPT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PPT

北宋山水画
❖ 李成性爱山水,弄笔自适。其山水多寒林平远之 景,下笔有神。勾勒不多,形极层迭,皴擦甚少, 骨干自坚,又惜墨如金,给人以气象萧疏,烟林 清旷的感觉。《读碑窠石图》图中乔木老树画得 非常劲拔,爽润秀丽的笔锋画出寒林树杈,俗称 “蟹爪”。
❖ 范宽初学李成,后师造化,常危坐终日,纵目四 顾,以求其趣。《溪山行旅图》以顶天立地的章 法表现雄伟壮观的气势,生动真实的展现了北方 山水的壮美景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 传神”。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五代山水四家
❖ 中晚唐之际山水画已有明显的进步。五代时期一 些画家进而深入自然,创作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 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 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了两种不 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 成就。
❖ 荆浩笔下山水大多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 势宏伟而壮观。他在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的 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匡庐图》技法明 显的提高,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的幽居景象, 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深远、平远兼具。 在《笔法记》中他提出图真,六要等观念并在山 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 郭熙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对山川自然 有着敏锐的感受,描绘出云烟出没,峰峦显隐之 态。他重视意境,无论长图大障,还是平原小景, 取景布置都富有新意。他的画受到当时士大夫如 苏轼,欧阳修等的赋诗赞美。现存代表作品《早 春图》敏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变 化,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感情。
❖ 董源的追随者巨然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充满田园 自然风致。现存《层峦丛树图》等。
董 源
寒 林 重 汀 图
董 源 洞 天 山 堂 图
巨 然 秋 山
问 道

巨 然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主要指 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 因历史上是华 夏文明主要发源地 至少在西晋以前都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现在所指狭 义仍是河南及其临近很少一点地方 广义可指华中地区 即 江西安徽湖南湖 北河南五省地区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概况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绘画
顾闳中 ,五代十国中南唐 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 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 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 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 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 夜宴。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韩熙载夜宴图
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绘写南 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五代绘画-人物画 周文矩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冕服、车器,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 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 创“战笔”描法;
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 》
• 此图描绘南唐中主李景与其弟景遂,景达 ,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 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景,对弈者是齐王景 达和江王景过,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 。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战笔描 ) 。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 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 “重屏”。
殿花”,以其浓郁的装饰意味被接受。另外,花卉画,有 “没骨”一法,始于徐熙,成于其孙徐崇嗣,沈括曾说: “崇嗣画草芍药,自其破萼、散叶、蓓蕾、露蕊,以致离 披格侧,皆写其花,始终盛衰如此,其他见崇嗣画花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907-1125 金 1115-1234
精选ppt
3
第一节 概述
文学成就:
三苏、唐宋八大家 诗歌、散文、词
精选ppt
4
第一节 概述
书法:
四大家: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精选ppt
5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
精选ppt
6
花气蕉人诗帖 黄庭坚
精选ppt
7
《花气蕉人诗帖》赏析
《花气蕉人诗帖》 笔势苍劲,拙胜于 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 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山 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 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 (沈周)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 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 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 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 结体变化多端。
精选ppt
34
哥窑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 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 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 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 盘、碗为多。精选ppt源自35宋哥窑





精选ppt
36
宋哥窑碗
精选ppt
37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 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 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 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 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 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精选ppt
14
第一节
瓷器 五大名窑: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概述
精选ppt
15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 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 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 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 制也少能匹敌。
精选ppt
16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 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 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 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中国美术简史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精选ppt
1
教学要求
绘画艺术是本期的重点。因此, 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概貌的基础上, 理解宋代院画、花鸟画、山水画、 人物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较之 前代的发展及各种绘画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精选ppt
2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 907-960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精选ppt
17
汝窑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 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 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 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 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 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 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传 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精选ppt
18





精选ppt
31
宋官窑粉青梅花杯
精选ppt
32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 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 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 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 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 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 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 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精选ppt
8
珊瑚帖 米芾
精选ppt
9
蜀 素 帖


精选ppt
10
《珊瑚帖》赏析
《珊瑚帖》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 二字。行文之中,米芾突然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作画大抵也像在《珊瑚帖》中一样兴之所至, 随手涂抹。在字里行间随手涂抹的例子还见于 《铁围山丛谈》,谓米芾在写给蔡京的一帖中诉 说流离颠沛之苦,随手在文中画了一只小船。兴 之所至,信手之迹,是文人墨戏的表现,这是米 芾唯一存世画迹。作品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 字态奇逸超迈。元虞集谓“神气飞扬,筋骨雄毅, 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
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
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
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
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
“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
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
十分珍稀名贵。
精选ppt
29
宋官窑粉青鬲式炉
精选ppt
30
宋官窑洗(流失日本)
精选ppt
23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 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 最为出色。
精选ppt
24
宋钧窑荷叶青蛙盘
精选ppt
25
宋钧窑荷叶执碗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 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 现。
精选ppt
28
官窑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
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张先十咏图 手卷 北宋 张先
精选ppt
13
自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地以 1980万元收购北宋张先《十咏图》后,国 内众多的机构和大企业开始介入艺术市场。 如北京文物公司、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 馆、上海图书馆、保利集团、大连万达、 南京王朝、绍兴小小集团、金轮集团、天 地集团等等。由于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使 得大量的外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 场,并推动了艺术品价格的不断上扬。
精选ppt
38
宋代定窑孩儿枕
精选ppt
39
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
精选ppt
40


精选ppt
19
宋汝窑三足盘
精选ppt
20
宋 汝 窑 荷 叶 碗
精选ppt
21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 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 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 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 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 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精选ppt
22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 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 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 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 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 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 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 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 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 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 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
精选ppt
33
哥窑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 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 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 “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 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 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 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 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 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