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个常用保健穴位

合集下载

中医里的七个性保健穴位

中医里的七个性保健穴位

天柱
(在颈部后方有名为“天柱”的穴道)在使用拇指按摩此处的同时,轻轻地碰触、磨蹭也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当然,不用手而用舌头舔也可以。

这个穴道对于整天坐办公桌的女性最有效。

大巨
(大巨:位于肚脐的两侧)按摩的时候,要根据女性的表情随时调节力道强弱。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要促进女性肉体的血液循环,让她的身体逐渐燃起兴奋的欲火。

膻中
用拇指按压“膻中”穴(位在两个乳房中间)时,按到女方眉头稍微皱起即可。

有丰乳的功用。

耳朵
原本就是女性的重要性感带之一,多半采取“舔”和“轻咬”两种方法。

无论是磨蹭耳朵的内侧用手指插入耳道,效果都相当好。

乳根
爱抚女性乳房时,要从下往上方推压,无论是用揉的,或是由下往上推抚,效果都很好。

同时可以达到前戏的目的。

承扶
由于这地方对痛觉相对迟钝,所以指压时也必须用力些。

由于和性器连接的坐骨神经,正巧位于左右“承扶”(位于臀部隆起顶端)穴和尾椎之间,因此也有人借着刺激这里来治疗性冷感。

对这儿施以指压的话,可以强化扩约筋的收缩力,也可以增加性器的感度;所以对“承扶”穴的指压是很重要的。

涌泉
在指压治疗时,通常会用力推拿这个穴道(位在脚掌心);但是以增加性感度为目的时,就不需要这么用力,反倒要以轻柔的碰触为主。

由于这里有重要的神经干通过,所以用手指轻抚会让女性获得实时且敏锐的快感。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院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醪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膻中穴膻中穴为任脉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

《灵枢•海论》中记载:“膻中者,为气之海。

”所谓人有四海,即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之海,即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

气会膻中穴,承中州脾胃之供养,合天地之清气而聚于胸中,调补虚实,而为上焦气机调畅之关键。

此穴能帮助女性调理气血,尤其对于女性的乳房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女性乳房疾病的“女福大穴”。

经常按摩膻中穴,还可以通乳下奶。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置于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轻抚体表或抱空拳,腕关节轻轻摆动或小幅度环旋转动,使着力部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做反复不间断、轻柔和缓、有节律地回旋揉动。

•拇指按第1中穴中院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属任脉,首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中魔穴为胃之募、腑之会,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

中院穴具有补中气、理中焦、和胃健脾之功效。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胀满疼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痉挛、胃下垂、膈肌痉挛、子宫脱垂等。

对女性来说,中脱穴可用于防治子宫脱垂、更年期不适及其他中气下陷之类的疾病。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中院穴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10分钟。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类经图翼•任脉穴》记载:“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凡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及一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证,关元穴堪当治疗重任。

治疗由虚而引起的久泻、脱肛、疝气、便血、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病症,关元穴均为首选。

常用保健穴位

常用保健穴位

常用保健穴位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定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在膝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处,为人体第一大保健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功效:生发胃气、燥湿健脾。

主治:(1)胃痛、胃胀、腹胀腹泻、便秘。

(2)虚劳诸症。

为强壮保健要穴、可经常用手按揉或艾灸。

(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俗话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灸法:灸5-15壮,温灸10-30分钟。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

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

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 文献:《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四总穴歌(精辟)

四总穴歌(精辟)

四总穴歌(精辟)四总穴歌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这首歌诀出自明代的《针灸大成》,里面介绍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个穴位。

这4个穴位主治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全身诸多病症,不论虚、实、寒、热皆可选用。

现在为大家详细的介绍这四个神奇的健康要穴。

“穴中神器”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外前侧,犊鼻下3寸。

在全身362个穴位中,足三里有“长寿第一穴、壮阳第一穴、健美第一穴、和胃第一穴”之美誉,在众多针灸古籍中皆认为“此穴诸病皆治”,堪称为“穴中神器”。

足三里的“里”通“理”,有“梳理”之意“三里”即“三理”,即理上、理中、理下,意为梳理人体上部、中部、下部气血。

很多疾病都是因气血不畅引起,通过刺激足三里穴,梳理一身上下的气血,就可起到祛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从而实现抗衰老、增强免疫的效果。

另外,足三里穴的神奇之处是它有双向调节功能,如肥胖的人可用足三里穴减肥,消瘦的人用足三里穴长胖;血压高的可以降血压,血压低的可以升血压。

为什么中医常说“肚腹三里留”呢?这句话其实是高度概括了足三里穴的作用,即主治胃肠道疾病,几乎所有胃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按摩足三里穴得以改善,如胃痛、腹痛、腹胀、腹泻等。

据统计,通过按摩、针灸足三里穴治疗的疾病超过30余种,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还有安眠、止痛等作用。

俗话说:“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说明足三里穴还有很好的保健强壮功效,非常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的人。

刺激足三里穴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指按: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后,持续数秒,再缓慢放松,如此重复,每次按摩以5分钟为宜,每天2次。

如果是胃、心肺、头颈部位的疾病,按的时候尽量往上推按;如果是腹部正中(肠道),可垂直向下按压;如果是小腹、泌尿生殖系统、下肢部位的疾病,尽量往下推按;二是敲击捶打:握空心拳,用拳眼垂直捶打足三里3~5分钟;三是用艾条灸:隔日1次,每次10~15分钟,局部发红就行了。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1. 腧穴简介腧穴是人体上特定的穴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腧穴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起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是中医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

2.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腧穴及其定位和功能主治:•风池穴:–定位:位于颈部,距离翳风穴约1.5寸。

–功能主治:治疗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症状。

•三阴交穴:–定位:位于内踝尖上方,距离内踝尖3寸。

–功能主治:调经、止痛、益气血等。

•关元穴:–定位:位于脐中,距离脐中1.5寸。

–功能主治:调节人体气机、治疗腹痛、泄泻等。

•太渊穴:–定位:位于足大趾骨隆起端的中央凹陷处。

–功能主治:治疗眼疾、喉痹等。

•曲池穴:–定位:位于肘内侧,肘横纹上方2寸。

–功能主治:治疗肘臂疼痛、胸肋痛等。

•大椎穴:–定位:位于人体第7颈椎棘突下方。

–功能主治:调节人体气血、治疗颈椎病等。

•上巨虚穴:–定位:位于足趾上端,迎香穴与阳白穴连线的中点。

–功能主治:治疗头痛、口眼歪斜等。

•膏肓穴:–定位:位于足内侧踝骨下方,足跟中央凹陷处。

–功能主治:治疗腰背痛、足部疼痛等。

•涌泉穴:–定位:位于足底部,第一跖骨头与第二跖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主治:调节睡眠、治疗疲劳等。

3. 使用腧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腧穴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找准穴位:准确地找到腧穴位置非常重要,可以借助专业书籍、指导师傅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注意卫生:在按摩或针灸腧穴时,确保双手和工具的卫生,避免引起感染。

•保持舒适:在按摩或刺激腧穴时,需要轻柔、舒适的手法,不要过度用力或刺激,以避免伤害。

•了解禁忌:某些腧穴在特定情况下需要避免刺激,比如孕妇、风寒感冒患者等,请务必了解相关禁忌。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敏感度不同,对刺激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4. 总结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和了解常用腧穴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人体准确位置图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人体准确位置图

人体经常应用穴位地位图及感化与利益导读:经由数千年的研究和沉淀,穴位摄生的平庸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中医以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假如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要控制这些常识,对于通俗人来说十分艰苦,是以穴位摄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涯还有点远.本文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主要摄生穴位,日常平凡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摄生.一、风池穴:明目醒脑中医讲“头子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的地位: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合营,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合营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四周肌肉,可以有用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表里风邪激发的头痛,以及长时光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惫.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清除疲惫的感化.二.中脘穴:养胃中脘穴的地位: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衔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斯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合营治疗.三.关元穴:补肾固元关元穴的地位: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按揉关元穴可填补肾气,延缓年轻.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失落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懈弛解许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瞄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到发烧.四.内关穴:养护心脏内关穴的地位:张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段,可以看到手臂中央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段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疏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阁下,直至局部觉得酸麻.除了呵护心脏,内关穴照样个济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时代,合营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痛苦悲伤的后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痛苦悲伤等病症.五.合谷穴:清热止痛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张开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沉着止痛的感化,仇人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感化.因为风热伤风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克不及立时奏效,均可经由过程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觉得酸.麻.胀为宜.假如伴随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四周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六.委中穴:解腰背酸痛委中穴的地位: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态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畅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行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持续按压20次阁下.值得提示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照样要以补肾为本.七.阳陵泉:舒筋活络阳陵泉的地位: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刻要危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崛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地位.日常平凡按揉阳陵泉,再合营运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四周的痛苦悲伤.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感化.八.足三里:“万能”穴平易近间一向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地位: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假如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别的,足三里对高血压.冠芥蒂.肺芥蒂.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感化.白领和亚健康人群,天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惫.九.三阴交穴:滋阴养颜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感化.从经期前三天开端,天天按揉三阴交,保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竖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阁下,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感化,所以不合适妊妇.十.涌泉穴:安神健体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平易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天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阁下,有助睡眠.神经虚弱的人,可将时光延伸为半个小时.气象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漫步,刺激涌泉穴.专家提示:平凡按揉穴位可以治疗懈弛解疾病,有摄生保健的感化,但其实不料味着包治百病.除下场部按揉外,还要调剂全身的状态.值得留意的是,穴位按揉固然简略有用,也其实不是人人合适,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大夫的指点下操纵,不要随便测验测验.【免责忠言】本站宣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干操纵请咨询当地病院医师,或参加穴位摄生③群:82716593 交换评论辩论.。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位汇总(附详图)⽳位保健是⼀种简单、⽅便且⾏之有效的保健⽅法,通过刺激⼈体特定的⽳位,激发⼈的经络之⽓,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的。

⼈民健康⽹推出《⾦台养⽣园》栏⽬,为您盘点最养⽣的⽣活⽅式,今天与你聊聊⽳位养⽣的话题。

温敷四⽳暖全⾝《黄帝内经》中有“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的说法,意思是阳⽓就像天上的太阳,丢掉会影响寿命,强调保护阳⽓的重要性。

中医也认为,阳⽓充盛,则正⽓存内、邪不可⼲,⼈会少⽣病,有活⼒。

寒冷冬季最易折煞阳⽓,因此应着重养阳来强⾝健体、延年益寿,这⾥给⼤家推荐四个“阳⽓⽳”,它们能参与全⾝的能量代谢、温暖全⾝之阳。

关元。

将⼿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它是任脉和⾜三阴经的交会⽳,也是阴阳元⽓交关之处,故名为“关元”。

元⽳就像⼈⾝体的⼀个阀门,将⼈体元⽓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藏精、⼥⼦蓄⾎之处。

经常按摩关元⽳能起到补益元⽓、强⾝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每天早晚将双⼿重叠,以关元⽳为中⼼按揉50下左右,然后⽤双⼿⾷指指腹重叠在⼀起,点按⽳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海。

该⽳为⼈体先天元⽓聚会之处,位于肚脐直下⼤约⼀⼨半。

经常按摩⽓海⽳,可补中益⽓、温煦百脉、培元补虚。

按摩时以掌⼼紧贴⽓海⽳,先按顺时针⽅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时针⽅向重复。

动作宜轻柔缓慢,以腹部感觉徐徐⽣热为度。

神阙。

此⽳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的功效。

同时,⽳位⼜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邻近胃和⼤⼩肠,所以该⽳还能健脾胃、理肠⽌泻。

每晚睡前将双⼿搓热,叠放于肚脐,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门。

命门⽳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它就像两扇门,保护着肾脏,故⼜叫“精门”。

中医认为,肾藏精,若⼀个⼈肾精充⾜,则阳⽓充⾜、⽼⽽不衰。

命门可温煦⼈体阳⽓,喜暖不喜寒,临床常⽤艾灸的⽅法进⾏保健。

但艾灸是个技术活,⾃⾏操作难,平时可⽤暖⽔袋温敷该⽳,并注意防⽌烫伤。

常用穴位图解

常用穴位图解

一、经典原文及注解1、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十要穴保健歌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

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人体常用按摩穴位

人体常用按摩穴位

人体常用按摩穴位1、合谷穴位置:左手四指并拢,虎口撑开,然后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在拇指中间有一条指横纹,把指横纹放在左手的虎口处,这时大拇指往前弯曲,指尖所指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作用:属于大肠经脉,贯穿了手、肩一直到头部,从头部到上肢所包含的疾病通过合谷穴按摩后都应该有效,可以治疗从头部一直到手的疾病,甚至于可以预防中风、牙疼、嗓子疼等疾病。

按摩手法:拇指屈曲垂直,做一紧一松的按压,按压的力量要强,应有酸麻胀的感觉,每两秒一次,每次做五分钟。

2、内关穴位置:在我们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着手的地方放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臂的两条筋中间拇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要找的内关穴。

作用:内关穴属于心包经,连接着心脏,按压内关穴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和肺脏有关的疾病。

止呕缓解晕车晕船。

按摩手法: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要和;两筋平行,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酸麻胀的感觉。

3、足三里位置:在“膝眼”下三寸。

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凹陷处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腿骨与小指的交界点,这就是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所包含的经络就更广泛了,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

胃痛。

按摩手法: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每两秒一次,每次做五分钟。

该穴在肌肉深层,点揉的力度要大,若用拇指肚轻轻的揉,像抚摸一样,根本就没把电路接通,经络也不会传导起效。

4、三阴交位置:在脚内踝尖上 7 厘米左右小腿胫骨后缘的地方,用手按时较其它部位敏感。

作用:三阴交是妇科的首选要穴,它可以说是妇科病的万灵丹,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说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阴又可利湿,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产生对机体有利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作用。

按摩手法:按揉。

5、次髎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

位置:在臀部尾椎附近。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颈背部常出现问题,这时候就求助中医按摩。

须知道,背部有很多穴位,学会正确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解决病痛。

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1、按揉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按揉肩贞穴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自己按摩:背蹭门框法在中医看来,人的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其上分布着一些重要穴位,当相应内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这些穴位表现出来。

如果能在身体没有感觉痛时就按压穴位,将有保健之效。

由于针灸理论中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说法,所以,人们可以不知穴位的确切位置,只要按压经脉大概位置就可以了。

因此,作为日常保健,建议可以试试背蹭门框法。

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

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并连续几天在此处由轻到重地按压。

在脊柱两旁各1.5和3寸处重复上述动作。

只要持之以恒,就将体现出一定的保健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最好改用手按压;如压痛点长时间不消失,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

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

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增添中】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许多具有中医情结和武术情结的人对它都有极深的印象和好感。

人体有340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并不太多。

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为了避免打针吃药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也为了自己及家人、朋友们养生保健的需要,我多年来很注意收集一些有关穴位方面的知识.前一段时间,我将所收集的一些常用穴位的有关内容做成表格形式整理出来,对一些初学保健按摩的人,或常做艾熏、艾灸的人,使用起来都很方便的。

今天献给大家,一是,想让懂行的老师、同学们给予斧正、指导(不想误导大家及我周围的人群);二是,也想让大家做一个参考,能够补充一些更好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资料。

常见病例与穴位功能穴位名称如何找穴位备注脾胃、消化功能如果平日里你的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可按摩穴位:中脘、足三里。

足三里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少微外侧,可摸到凸块.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足三里——肌肉比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

中脘两肋骨连接点和肚脐连接线的中间点。

中脘——大拇指指腹来回按压,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经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较差者),想排的时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残余感,往往是生活习惯不好,除了调整饮食外,多多按摩支沟穴和大肠俞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还可按摩天枢、足三里.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支沟穴。

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做圈状按摩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距离第四腰椎棘突下向外约一寸五(比大拇指略宽)。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有数百个穴位分布在经络中,这些穴位与身体的脏腑器官相连接,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常用的穴位及其功效与应用。

1. 风池穴(Fēng Chí Xué)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旁突起的肌肉凹陷处。

按揉风池穴能缓解颈椎病、头痛、眩晕等症状,同时还有清热、退烧的效果。

2. 太渊穴(Tài Yuān Xué)太渊穴位于足底第一跖骨关节孔,按揉太渊穴能缓解腹痛、腹泻、腰腿酸痛等症状,对于调节肠胃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3. 三阴交穴(Sān Yīn Jiāo Xué)三阴交穴位于脚内侧踝骨上方三寸的凹陷处。

按揉三阴交穴可以调节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妇科问题,同时还能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

4. 合谷穴(Hé Gǔ Xué)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第一骨关节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合谷穴能缓解头痛、牙痛、失眠等问题,还可以调节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

5. 降压穴(Jiàng Yā Xué)降压穴位于手腕横纹下三寸处。

按揉降压穴有利于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帮助。

6. 鱼腰穴(Yú Yāo Xué)鱼腰穴位于脚背外侧第五跖骨与小腿骨胫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鱼腰穴能缓解腰酸背痛、下肢疼痛等问题,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有效。

7. 足三里穴(Zú Sān Lǐ Xué)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与胫骨前缘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足三里穴可以缓解胃肠问题、腹胀、便秘等症状,并能增强体力,改善疲劳状态。

以上只是中医常用穴位中的一部分,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与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或针灸,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穴位疗法时,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尤其是对于针灸这一种需要专业技术的疗法,不可自行尝试。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手册旨在向读者介绍常用的针灸穴位及其作用,以便读者在阅读后能够下载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第一部分:头部穴位1. 神阙穴(D23)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改善精神状态。

2. 梁门穴(D20)作用:能够治疗眼部疾病,如视力模糊、眼疲劳等。

3. 攒竹穴(E2)作用:可减轻鼻塞、流清涕,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4. 颊车穴(E4)作用:有助于缓解牙痛、颌面肌痉挛等口腔问题。

第二部分:上肢穴位1. 太渊穴(P6)作用:是治疗恶心、呕吐以及妊娠反应的常用穴位。

2. 曲池穴(LI11)作用:能够缓解上肢肿痛、关节炎等症状。

3. 侠溪穴(P5)作用:可缓解手指麻木、关节炎等问题。

4. 十宣穴(P10)作用:有助于缓解手肘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第三部分:中部穴位1. 气海穴(CV6)作用:能够调节和增强腹部脏器的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等问题。

2. 缺脾穴(SP6)作用: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3. 关元穴(CV4)作用:可调理生殖系统,改善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4. 腰眼穴(BL23)作用:能够缓解腰痛、肾虚等腰部问题。

第四部分:下肢穴位1. 三阴交穴(SP6)作用:是常用的调经、养血、利尿的穴位。

2. 飞扬穴(BL58)作用:能够缓解下肢肿胀、疼痛以及跟腱炎等症状。

3. 左眉穴(GB14)作用:有利于缓解头痛、眼疲劳,调整情绪。

4. 丰隆穴(ST40)作用:可改善下肢湿气重、肠胃气滞等问题。

通过阅读上述资料,您可以下载并打印下来,供日常练习和参考之用。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针灸的原理和应用,以便在适当的情况下自行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针灸疗法。

(未满1500字)。

中医常用穴位及功效

中医常用穴位及功效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功效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头痛、牙 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下肢不遂、瘫痪、遗 尿、水肿等病证。本穴为 保健要穴。
几种常见的穴位及功效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 遗精、早泄、小便不利、脾胃虚弱、失眠多梦等病证。
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CONTENTS
目录/CONTENTS
穴位概述 几种常见的穴位
PART ONE
01 穴 位 概 述
概述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
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 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 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 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
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这36个 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无任何不良影响。所谓致命 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险物品造成 为必要条件。
概述
绝大多数“穴位”所在的位置都
01
是骨骼的间隙或凹陷里,而且一
般处于骨骼间隙的两端和中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
主治肝胆病证、胁肋痛、下肢痿位及功效
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
主治肠鸣、腹胀、腹痛、泄泻、脱肛、水肿、四肢 厥冷、中风脱证等病证。
几种常见的穴位及功效
人中穴:在鼻下,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功效
主治晕厥、昏迷、演、狂、痫症、中暑、小儿惊风、 口眼歪斜等病证,为急救穴之一。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古人的针灸歌诀总结出合谷和列缺、委中、足三里这四个重要穴位的主治病症。

肠胃肚腹的疾病取足三里,腰背疼痛取委中,头侧颈项的病症取列缺,头面部的病症取合谷。

?合谷能补能泻,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

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对感冒发烧、各种头痛、鼻炎、牙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

合谷穴还有补气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虚、脱证。

合谷配合足三里能够补益中气,相当于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合谷配合关元可以补气回阳,相当于参附汤的急救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谷穴配合三阴交有催产的作用,可以治疗滞产。

妇女生产时气虚乏力,宫口难开,这时候针刺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有确切的催产功效。

因此孕妇是禁用合谷穴的。

我爱人两次生产时都用了这种古老的催产方法,在扎针几分钟之后就顺产而下,立竿见影,避免了难产和剖腹产之苦。

但可惜的是,这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催产方法在医院里几乎已经没人使用了,因此造成的剖腹产也越来越多。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

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风为百病之长”,风池对于抵御和排出风寒外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这首歌诀出自明代的《针灸大成》,里面介绍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个穴位。

这4个穴位主治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全身诸多病症,不论虚、实、寒、热皆可选用。

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是胃经的合土穴。

胃经与心、肝、胆、脾、肺、大肠、小肠有着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可相互影响,因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的功效。

凡是肚腹的病,均可取此穴。

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位于膝盖的正后方,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土穴。

足太阳经脉从头向下到足,直贯背脊及腰部。

委中有舒筋活络、理气和血、祛风散寒的功效,是治疗腰背疾患的要穴。

对于急性腰扭伤、风寒湿热之邪所致腰痛及肾虚腰痛者都可用。

头项寻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上,指尖下凹陷处即是列缺穴。

列缺有宣畅头颈部经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来治疗头颈部疾患,如头痛、咳嗽、过敏性鼻炎、颈项强痛等。

面口合谷收
合谷又名虎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能治疗手指、手腕、肘臂、肩、颈项、喉咙、面颊、牙齿、鼻、口唇部位的疾患,对于头痛、眩晕、耳鸣、牙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鼻炎、眼病等疾患疗效显著。

因此,《玉龙歌》中有“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通神”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