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案

合集下载

《渔歌子》教案(16篇)

《渔歌子》教案(16篇)

《渔歌子》教案(16篇)《渔歌子》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

2、利用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3、利用对比阅读,感受道家和儒家不同的思想追求。

重点、难点:利用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教学过程:《江雪》《题秋江独钓图》一、导入揭题1、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

2、渔歌子是题目还是词牌名?对,一首词能够没有题目,但肯定要有词牌名。

这里“子”读第三声,齐读课题。

3、这首词的是唐朝的张志和。

{板书(唐)张志和},谁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二、初读课文,理解词意1、一读:谁来读一读这首词?相机正音。

二读:字正腔圆,就是少了点味道,应当读出怎样的味道?(好看)指名读;(闲适)指名读。

齐读。

2、有点感觉了,不过,等你理解了这首词,那时候就能真正地读出味道来了!3、利用预习,你知道这首词的意思吗?指名说。

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4、让我们把理解到的带入词中,再来读一读。

三、词中赏画,品尝意境。

1、张志和不仅是的词人,还是出名的大画家。

他经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伴计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默读这首词,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自然景物?用笔圈出来。

{展示}2、他为我们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展示}3、这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在诗人的眼里,这是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桃花、流水?他又会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拿起你的笔,选择一两种景物写几句话。

{展示}4、沟通:西塞山: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画,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

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么欢乐而闲适啊!桃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补充:春天的花有那么多,为什么独独写了桃花呢?李白呀曾写过这样的诗:{展示}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7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7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歌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渔歌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你积累的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板书)。

我们学过词吗?一起背一背吧(《忆江南》)2、预习中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你对词了解多少?你知道词和诗的区别吗?诗的格式整齐,每句字数相同,像我们课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词句式长短不一。

诗是脱离音乐的,而词和音乐曲调同了一炉的。

3、太好了,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语文知识。

关于本课将要学习的词《渔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你还知道有关他的什么情况?(把你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二、初读,感知韵律同学们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非常强,这些都会帮助我们更深更好的学习这首词。

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这首词的风采吧,师读词(配乐)。

1、你们喜欢这首词吗?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词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词读准。

第二遍希望把词读顺,读出词的节奏2、指名读第一名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准确。

第二名读,请其它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哪种韵律?(其他同学修正)师指导,首词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多读几个速度和停顿时间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

《渔歌⼦》教案 下⾯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渔歌⼦》教案,欢迎⼤家阅读。

更多《渔歌⼦》教案请关注店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教案栏⺫。

《渔歌⼦》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词中的⽣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读诗,⾛进词的美 我们随着诗⼈那优美⽽凝练的诗句⼀路从“接天连夜⽆穷碧”的夏,“霜叶红于⼆⽉花”的秋,⾛进了银装素裹的冬,细⾬霏霏的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流连于江南美丽的春景,在张志和的《渔歌⼦》中观景、悟情。

⼆、读词,读出词的韵 1、板书:张志和。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的词⼈,16岁就因才华出众⽽深得皇帝的赏识,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志平和”。

2、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他写的⼀⾸词。

板书:渔歌⼦。

指名读。

渔歌⼦和如梦令⼀样,都是词牌名,是古⼈⽤来表⽰⾳乐的节拍和旋律,有⼀定的节奏和韵脚。

所以这⾥的“⼦”不能读轻声。

再读“渔歌⼦”。

3、同学们,请你拿好的书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词。

⽼师要求每个同学最少读三遍,第⼀遍,要读得⼀字不错,第⼆遍,要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第三遍,如果能读出点⼉词的韵味来,那你很了不起。

4、检查初读效果。

(指名读词,⻬读。

) a“鳜”注意读法和写法。

箬笠、蓑⾐⻅过吗?你知道箬笠是⽤什么编的?(⽵⼦)所以,是(⽵字头)。

“蓑⾐”是⽤草编的,所以是(草字头),这些都是古代劳动⼈⺠常⽤的避⾬⼯具。

(图⽚)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 1、张志和不仅词写的美,画也画得好。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就这样夸他:酒酣兴起,或击⿎,或吹笛,舞笔⻜墨。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请你闭上眼睛,⽤⼼感受这词中画。

2、交流画⾯。

你听出来了吗?这⾸词中还藏了⼀幅美丽的画呢。

你在这画⾥看到了什么? (⻄塞⼭、⽩鹭,鳜⻥,箬笠,蓑⾐,斜⻛细⾬、桃花流⽔) ⽩鹭⻜:快读,带劲地⻜,慢读,悠闲地⻜,快活地⻜。

《渔歌子》说课设计(精选14篇)

《渔歌子》说课设计(精选14篇)

《渔歌子》说课设计(精选14篇)《渔歌子》说课设计篇1《渔歌子》位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本组选编内容全是描绘的山乡田园风光: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飘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

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段,进而进行综合性学习。

《渔歌子》便是借鉴了民间的渔歌而成的。

此词语言清丽自然,寄情于景,写景简洁优美,以词入画。

青山、碧水、白鹭、红桃……江水涨、白鹭飞、斜风、细雨……似一幅水墨丹青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怡情山水的“渔歌图”,让我们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学生到了四年级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内容,学习这类教材也有了一些基础,能够在认知内容的基础上作深层的思考,体会词中的意境。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了解了教材所处的位置,结合年级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于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其中,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悟情悟境,在诵读中欣赏抒情。

展开想象,反复诵读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

从而达到在多种朗读形式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关于教学程序设计,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一幅优美的山原风景画,引出本课所学的词──《渔歌子》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知道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这里可以给学生补充讲述一些有关词牌的知识,将先前学过或课外看到过的词牌在课堂上作个交流,使学生对“词牌”的理解更真实贴切,继而由题目入手,从学生想到的“渔夫、渔歌”引入到词的教学。

《渔歌子》教案15篇

《渔歌子》教案15篇

《渔歌子》教案《渔歌子》教案15篇《渔歌子》教案1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自然)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白鹭飞斜风细雨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鳜鱼肥不须归《渔歌子》教案2教材分析:这首词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画家张志和。

词中描绘了一片画意诗情。

色彩明丽,画面清新,加上斜风细雨,显得宁静而美好。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学生分析:学生初次接触词,对词的特点不熟悉,这首词内容浅显,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背诵《渔歌子》。

2.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词中有画,词中有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料卡、彩笔。

教学过程:一、班级诗词大会1.诗词比赛:老师说前一句,学生答后一句。

2.图中有诗:根据图片回答诗句。

二、初步感知1.出示《渔歌子》和《江雪》。

学生根据课本注音读一读,找找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词的特点。

2.介绍词和作者: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词,又叫长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2024年《渔歌子》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渔歌子》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渔歌子》教案设计(精选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一课。

《渔歌子》是唐代文学家张志和的作品,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教学内容包括: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词语解释: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箬笠、蓑衣等。

3.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4. 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渔歌子》。

2.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了解诗歌的背景。

3. 领悟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词语解释、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渔歌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a. 解读词语: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箬笠、蓑衣等。

b. 分析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c. 讲解作者张志和的生平及创作特点。

4. 例题讲解:以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为例,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及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中的画面。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作者:张志和3. 诗句解析:a. 西塞山前白鹭飞b. 桃花流水鳜鱼肥c. 青箬笠,绿蓑衣4. 情感: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渔歌子》。

b. 仿写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

2. 答案:b. 示例:江南春,绿如蓝,小桥流水,花自开。

白鹭翩翩舞空中,渔舟唱晚,悠悠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

《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渔歌子》这首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词中描绘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2)体会词人所描绘的优美景色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2、教学难点(1)感悟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词人的情感寄托。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词的意境美,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的意境。

2、讲解法:对词中的重点字词、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词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江南水乡风光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色。

(2)提问学生:“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3)引出课题《渔歌子》,并介绍词人张志和。

2、初读诗词(1)教师范读《渔歌子》,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理解词义(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词的大意。

(2)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等。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词意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4、赏析诗词(1)引导学生思考: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感受词中描绘的江南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

(3)提问:“从词中你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心情?”让学生结合词的内容和背景进行分析,体会词人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心境。

5、诵读感悟(1)让学生带着对词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

《渔歌子》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

《渔歌子》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

《渔歌子》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渔歌子》这首古诗文,属于教材中“宋词欣赏”章节。

教学内容包括:词牌介绍、词的创作背景、词的朗读与解析、词意的理解、艺术特色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渔歌子》,理解词意,掌握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学会运用现代文翻译古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意的理解,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渔歌子》,掌握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渔歌子》。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和语调。

3. 解析:分析词牌、作者、创作背景,讲解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类似的古诗词进行对比分析,讲解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翻译《渔歌子》,教师点评并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见第七部分。

六、板书设计1. 《渔歌子》2. 内容:a. 词牌:渔歌子b. 作者:张志和c. 创作背景:宋代d. 重点词汇:渔歌、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e. 句式结构:七言绝句f. 艺术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翻译《渔歌子》。

b. 请比较《渔歌子》与《静夜思》的异同点。

2. 答案:a. 略b. 《渔歌子》与《静夜思》都是古诗,都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作者的情感。

不同之处在于,《渔歌子》以山水为背景,赞美自然风光;而《静夜思》则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渔歌子》教案及反思

2024年《渔歌子》教案及反思

2024年《渔歌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渔歌子》的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解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诗歌意境的理解,意象的把握。

2.教学难点: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渔歌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渔家生活的诗歌,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2.诗歌朗读师: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渔歌子》,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生:(跟读)3.诗歌解读师:下面我们来解读诗歌,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

生1:诗歌描绘了一个渔夫在江上捕鱼,江水清澈,山色美丽,渔夫悠闲自在。

生2:诗中还提到了桃花和鳜鱼,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很好,同学们都抓住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诗歌中的意象。

4.意象分析师:诗歌中出现了许多意象,如江水、桃花、鳜鱼等,请大家谈谈对这些意象的理解。

生1:江水清澈,象征着渔家生活的纯洁和美好。

生2:桃花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渔家生活相互映衬。

生3:鳜鱼是渔家的生活来源,也体现了渔夫的勤劳和智慧。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优美的画面。

5.修辞手法分析师: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1:诗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生2:诗中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很好,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诗歌背诵师:现在请大家尝试背诵《渔歌子》,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生:(背诵)7.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渔歌子》的诗歌意境,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渔歌子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渔歌子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1篇《渔歌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课文,它是根据本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

《渔歌子》一词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在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季节里,大家都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物呢?学生自由说春天的景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渔歌子)二、简介词牌1.“渔歌子”又叫“渔父”。

就是打渔人或者垂钓者唱的歌。

2.知道“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3.词和诗不一样,它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所以词还有一个名字叫——长短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渔歌子》吧!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

1.课件出示:自读三遍:一遍读准字音,二遍读通顺,三遍读出点词的韵味。

2.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先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先由个别学生读,再由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认识“箬笠”和“蓑衣”。

3.读会了这些词语,再来读这首词,就容易多了。

请同学来展示一下。

(指名读、齐读)4.大家把词读通顺了,古人读词还讲求节奏和韵味。

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缩短一些。

三、赏析词句,感悟诗境。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15篇《渔歌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

2、想像词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

教学准备:2、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结合课件,欣赏歌曲《渔歌子》。

2、启发谈话:在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这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出示课题,强调“渔歌子〞是词牌名及读法。

二、初读《渔歌子》。

1、自由读,〔要求:a、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b、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展示读〔纠正读音,强调节奏、韵律〕。

3、师生配合读。

4、齐读。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用笔圈出〕2、如果让你用彩笔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会用上哪些颜色呢?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简笔画板书。

4、那么,看着、想着,这青山、这绿水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绝美的词――《渔歌子》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描绘这些景物。

6、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7、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词中美景。

小结:是的,置身在这美景中,也难怪词人张志和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西塞山前白鹭飞……〔学生接下去〕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如果你是这位渔翁,在这美景中,你舍得离开吗?是的,张志和也不愿意离开这儿。

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担忧弟弟常年在外不归家,也写了一首词劝张志和尽快回家。

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哪两句是劝弟弟回家的?〔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想像画面,感受意境。

1、是的,张志和不仅喜欢这里美丽的风景,更留恋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感受他沉醉自然,悠闲自在的生活。

〔课件播放词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2、你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用歌声唱出来……3、同学们,假设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去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千古词人?〔张志和〕想起张志和,你一定会吟诵他的?〔渔歌子〕学生吟诵《渔歌子》。

《渔歌子》教案范文

《渔歌子》教案范文

《渔歌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牌名“渔歌子”的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渔歌子》。

3、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中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背诵《渔歌子》。

2、教学难点感受词中描绘的自然美景与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板书:词)(2)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词。

词,也叫长短句,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

它的句式不像诗那样整齐,有长有短,所以叫长短句。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叫《渔歌子》,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

(板书:渔歌子张志和)2、初读词,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箬笠”“蓑衣”的读音。

(4)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分节奏。

(5)学生按照划分的节奏再次朗读,要求读出节奏。

3、再读词,理解词义(1)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大家知道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词的意思。

(2)先来看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

)(3)“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呢?(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谁能说说这几句的意思?(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乐而忘返。

)(5)理解了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画面,感受意境(1)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一下词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想象画面)(2)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景色、人物等方面进行描述)(3)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翱翔,桃花灼灼,江水潺潺,肥美的鳜鱼在水中嬉戏。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11(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

(三)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较为生动具体表达词中意境。

(四)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学,初探词意1、同学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都是写钓鱼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板书课题)又叫《渔父乐》。

2、读题(强调子读zǐ);①这是一首词,你们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②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它就成了词牌名。

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0页,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展示读,师正音①请你读(刚开始学,读通了,读准了,也不错)②谁还想再读?(虽然读得不怎么流畅,但相信学了以后,会读得更棒)③下面老师和大家对对读,好吗?(老师读一句,你们对一句,好不好?)④就这样,我们跟着感觉读。

(师读题目,朝代和作者,生读整首词)二、寻找词眼,质疑细学1、读着、读着,你们在词中看到词人的身影了吗?是从哪几句看到的?2、生读3~4句(1)认识箬笠,蓑衣:是什么工具?(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注释读懂词语的方法真好。

你是看插图读懂的,非常直接的一个方法。

)(2)(出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词人?(他在干什么?)(生①他头戴箬笠,身穿蓑衣,手握鱼竿,在钓鱼呢?)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词人?(生②在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河边钓鱼。

生③在桃花丛中,他??生④刮小风,下小雨时,词人坐在小船上。

)(3)在怎样的日子里,词人在钓鱼呢?A起风:这是怎样的风?你从哪个词语读出风很小?这样的风,我们可以叫什么风?(和风、微风、轻风、习习凉风)B下雨:那这雨呢?(生①很细很细;生②像牛毛,像绣花;生③像发丝)让我们想起了哪些词语?春风拂面微风吹拂凉风习习清风徐徐毛毛雨毛毛细雨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细雨绵绵绵绵小雨细雨如烟烟雨蒙蒙细雨飘零阴雨绵绵淅淅沥沥雨丝飘洒C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叫什么?(斜风细雨)D还可以叫?(微风细雨,和风细雨)F春天: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4、起风了,下雨了,词人回家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板书理解:不须归)为什么不想回家?答案就藏在词的27个字中。

2024年《渔歌子》教案

2024年《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渔歌子》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学习并掌握《渔歌子》的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及修辞手法。

(3)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渔歌子》,感受其音韵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提高学生对《渔歌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渔歌子》的背景知识2.《渔歌子》的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及修辞手法3.《渔歌子》的主题和意境4.《渔歌子》的朗读、背诵及鉴赏5.创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渔歌子》的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及修辞手法。

(2)理解《渔歌子》的主题和意境。

2.教学难点:(1)诗歌韵律的把握和朗读技巧。

(2)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介《渔歌子》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渔歌子》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及修辞手法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渔歌子》的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及修辞手法。

(2)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学习成果。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3.主题和意境理解(1)学生朗读《渔歌子》,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学生结合诗句,分析《渔歌子》的主题和意境。

(3)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主题和意境的理解。

(4)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

4.朗读、背诵及鉴赏(1)学生练习朗读《渔歌子》,注意韵律和情感表达。

(2)学生背诵《渔歌子》,提高记忆力。

(3)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分析《渔歌子》的艺术特色。

(4)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

5.创作练习(1)学生以《渔歌子》为蓝本,进行创作练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渔歌子》教案(精选15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5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5篇)《渔歌子》篇1教学目标:1、认识“箬、笠、蓑”,会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感知形象,释题入情。

1. 屏幕出示多幅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看到的景象。

2. 这些画面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很有关系,出示《渔歌子》。

3. 自由读词,指名读,教师范读(什么地方值得你借鉴?)。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字音方面重点指导“箬”;书写方面重点指导“箬”和“蓑”的写法;节奏方面重点指导“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停顿。

)4. 释题。

你对“渔歌子”是怎么理解的?(词牌名,这首词内容刚好与词牌吻合,所以也可算是题目。

)5. 简介作者张志和。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 根据你的直觉,你觉得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 再读这首词, 能不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 释疑。

(重点指导“箬笠”、“蓑衣”、“肥”、“归”的意思)。

交流读懂了多少。

4.你们读懂的是不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垂钓图”。

用自己的话描写这幅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

(初春,远山蒙上了一层绿色,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漂落在春水碧波之上。

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肥美。

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停舟在春江之上,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钓着鱼。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5.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的意思,我们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还要加上自己的联想。

让我们再回到词中,出示《渔歌子》,在这幅“垂钓图”中,如果仔细地去品读,还会发现里面的色彩非常丰富,轻轻地读读这首词,找一找有哪些色彩藏在里面?(显性的:白、青、绿;隐性的:西塞山青绿色、桃花粉红……)三、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

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

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诗意.2,想象诗的意境,化诗为画.3,吟诗成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音乐)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风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诗词佳作流传至今.还记得吗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朝阳映照下的江景令诗人如此魂牵梦绕,那么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听(歌曲).你发现了吗对了,许多诗词当时就是被谱上曲子传唱开来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张志和的《渔歌子》.二, 整体把握古诗:首先请听周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我读得怎么样指名上台划节奏.下面,请大家把这首诗试读几遍.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报名读齐读.读完整首诗,你认为他主要写了什么你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绪三,细细品味古诗.下面,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首诗.首先,请女孩子齐读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你知道这两句中哪些字词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读了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报名读,齐读.如此美景,无人问津启不可惜后两句又写了什么呢男孩子来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了这两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到这儿,你心中没有疑惑吗渔人为什么不肯归去1,钓鱼2,观景(可谓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乐也!)张志和有个别称叫烟波钓叟,晚唐时期,朝廷昏庸,社会动荡,做官的张志和被小人诬陷,遭到削职贬官,从此他归隐山林自得其乐,词中的渔人可能指谁如果说词中的渔人就是张志和自己,那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词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板: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多么开朗,豁达的个性!让我们尽情地读一读.同样是江边垂钓,同样遭遇陷害,贬官,老师这儿带来了另一首诗《江雪》,谁来读一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聪明的孩子们,这首诗表达的还是高兴的心情吗处事寒江独钓图,诗人将冰冷的心融入了这一片冰冷苍茫的天地间,多凄凉啊!下面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好吗怎样使这副图摇身一变,变成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小结: 多奇妙啊!同样的江边垂钓,同样的遭遇,但由于诗人的性格不同,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所表达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们看,烟雨迷蒙间,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彩明丽却不失柔和,看似宁静却又充满活力.这是一首清丽婉转的词,更是一幅意境淡远的山水画!如果我们今天不美美地来吟诵一番,启不辜负了它的诗情画意谁来试试可以.....齐诵.四,作业根据词作一幅画或写一篇散文.渔歌子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2024版《渔歌子》的教案

2024版《渔歌子》的教案

《渔歌子》的教案教案:《渔歌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渔歌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诗人张志和以捕鱼为生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

诗歌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渔民在桃花流水中的捕鱼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歌子》。

2. 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捕鱼”、“桃花流水”、“鱼肥”等。

3. 学会欣赏和描述江南水乡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歌子》。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学会欣赏和描述江南水乡的美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渔歌子》的图片和文字。

2. 课本:《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3. 练习本: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美景,引出本课的主题《渔歌子》。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渔歌子》,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和停顿,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

3. 解析诗歌:教师逐句解析诗歌,解释关键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欣赏意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填空、连线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6. 背诵诗歌:教师指导学生背诵《渔歌子》,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正确地表达诗歌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渔歌子》张志和捕鱼江南水乡桃花流水鱼肥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将《渔歌子》背诵给家长听,并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水乡的美景,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渔歌子》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较好,但在欣赏诗歌意境方面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或文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歌子》教案
一、教材解读:
《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文学家张志和的代表到。

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一个“不须归”唤起了人们对江南的眷恋之情,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一)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进而背诵这首词。

2、通过品味文本,想象画面,走进作者的心灵。

3、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文本进行想象,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以及了解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情”的艺术表现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不须归”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4、教具准备:
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方法:借助注释、看插图、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应继续巩固提高这些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以歌入手,走进文本
课前播放歌曲渔歌子的录像,让学生去感受,然后与学生讨论这首歌曲: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么?”
师:“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的歌中隐藏着一首千古流传的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
引出课题,板书:渔歌子
(二)品读文本,读出味道
1、读得正确。

首先,全班齐读,重点认读:鳜鱼、蓑衣、箬笠,并在读中指导“鳜、蓑、箬”的写法。

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大家跟着老师来试一试!”
2、读出内涵分两步:a,读出词中画面b.读出作者的心情。

师:“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副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语言文字训练:
()西塞山()桃花()若离和蓑衣流水()鳜鱼()白鹭()()斜风()细雨
师:“非常好!大家的想象力真棒!现在老师问你,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江南的美丽景色吗?”
生:“绿色的江南,满地鲜花的江南,流水潺潺的江南,富饶的江南,休闲的江南”等
师:“哇,同学们脑海中的江南真是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啊!”
(板书:美丽如画的景)
师:“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觉得作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愉快、悠闲、轻松”
师:“但是作品中并没有出现描写心情的词语啊,你如何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呢?”
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这时出示马致远《秋思》,这首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理解,文中所描绘的景物都是比较悲凉的,学生能很快明白:作者的心情是比较悲伤的。

通过这一悲一喜两首词的对比,能很快教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探索作者,升华情感
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
师:“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不设诱饵!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么?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

就像今天,考入北大,深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做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
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没有找到。


师:“了解了上面这些小秘密后,你觉得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师:“是不愿回去做官啊,这是一个愿做神仙不做官的人啊!”(板书:悠闲自在的人)
(四)探究词作体验美妙
引导学生品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千古绝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这首词非常优美,广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纷纷效仿渔歌子,从此日本一些喜爱中国诗歌的人也开始学着填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词中,有哪些句子成为了千古绝唱的诗句么?”
师:“你觉得斜风细雨不须归又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事情么?其实,这可以用来比作生活中的苦难,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必须保持乐观精神。


最后背诵文本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体会下这首词带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吧,你们能不能只看着老师的板书来背诵这首词呢?我们试一下吧!”
四、延伸拓展
根据古诗意境,画一副画;自己仿写一首词
板书设计:
美丽如画景轻松愉快心悠闲自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