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础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基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存在公平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家庭背景的差异、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公等。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二、现状分析1.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师资、教学设备都相对贫乏,而城市地区则相对富裕。
城市地区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优秀的师资和教学设施,而农村地区学生则面临资本不足的问题。
2.家庭背景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也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之一。
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低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不同等,都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影响。
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好的学习机会,而一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可能无法享受到这些机会。
3.教育机会分配不公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公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另外一方面。
教育机会的分配制度导致一些学生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而其他人则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有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和较高的教育水平,而其他学生可能会在教育机会方面受到限制。
三、对策研究1.改善城乡教育资源为了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在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学生校车状况较差的问题。
加大课外支持,为农村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
完善教育设施,让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2.平衡家庭背景为了解决家庭背景的差异,政府可以通过供应公立教育等措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优质教育。
可以推出一些教育公益性政策,比如普惠性教育,降低教育的门槛,减轻家长的教育经济负担。
3.加强教育机会平等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消除教育的不公。
比如推出优惠政策,减轻争取教育资源的负担;推动共享语言、共享学位等措施,增强教育机会的竞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职业教育,提供社区教育服务,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从而提高和拓宽教育机会的形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配套不完善、基础设施老化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配套设施不完善很多城市在城市规划时未能足够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
例如, 一些住宅小区或商业区没有医院、学校、商场等便民设施,居民难以便利的享受现代化的生活。
2.基础设施老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时间比较早,因此,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老旧不堪。
例如,城市排水管道老化维修不及时,加大了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的风险;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设施老化,力度不够的维护处理,不断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等。
3.投资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导致了长远投资缺乏,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进展缓慢。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1.完善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
对于城市规划的完善,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规划机制,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等,确保城市规划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2.适度的民间投资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政府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因此,发展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缓解政府的压力,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
3.强化维护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对于延长设施的生命周期,维护设施的稳定和可靠性,防止城市基础设施出现老化的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应该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尤其是对于轨道交通、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可持续化的更新工作,避免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的达到管理和更新强制更新领域。
4.注重动态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可以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与管理。
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建设速度和质量。
主要问题包括:
1.1 资金短缺
本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当前资金状况不理想,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1.2 土地供应难题
土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但现在土地供应面临的问题较多,例如历史遗留土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偏远地区土地等,可能会阻碍基础设施的发展。
1.3 专业人才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例如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等,但我市专业人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二、对策研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
2.1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各类资金支持,例如政府拨款、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等,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水平充足。
2.2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针对土地供应难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快旧城改造、加快土地流转、挖掘历史遗留土地等,以拓展土地供应的渠道。
2.3 加强人才培养
为了增加专业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培训和发展,例如提供人才培养计划、与学校合作、与专业技术部门合作等。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将不断提升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专业水平。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我们通过积极的工作和措施,可以加快设施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
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引言: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基石,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础研究的进展离不开优秀的研究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相关人才的流失和培养质量不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引进不畅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场所,对于引进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引进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缺乏有效的引进机制。
当前的高校人才引进机制主要依赖于学科评估结果,而这种评估过于注重短期成果,而非对长期潜力的判断。
其次,薪酬体系不合理。
当前的高校薪酬机制普遍低于市场价值,导致很多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或离开国家。
2.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是基础研究能力的根本保障。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明确。
很多高校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其次,基础研究课程设置和教材更新滞后。
由于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很多高校的基础研究课程设置落后于实际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际应用能力上存在不足。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引进机制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需要完善引进机制。
一方面,可以建立长期聘任制度,将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纳入到长期发展规划当中。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使其更具吸引力。
2. 推进基础研究教育改革为了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推进基础研究教育改革。
首先,可以调整基础研究课程设置,增加实际操作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需要加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例如推行实验教学、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为了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研究人才,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浅析我国医药产业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2 我 国 医药 产 业 中基 础研 究 的现 状 及 问题
21 政 府 投 入 严重 不 足 ,科 研 经 费 分 布 不 合理 .
基 础 研 究 的 成 果 与 直 接 面 向 应 用 的 技 术 创 新 研 究还 有相 当 的距 离 ,所 以企 业 一 般 不 会 进 行 基 础研 究 投 入 ,这 方面 的投 入 主 要 由政 府 承担 。据 相 关统 计 数 据 表 明 ,美 国 政 府 2 0 年 在 医 药 方 面 的 研 发 投 入 大 0 5
重 大 科 学 问题 为 目的 的定 向性 基 础研 究 ,同 时也 是 对
基 础 科 学 数 据 、资 料 和 相 关信 息 系统 地 进 行 考 察 、采
集 、分 析 、综 合等 基 础 性 工 作 。 医 药 产 业 的核 心 竞 争 力体 现 在 新 药 研 发 方 面 , 若 能 成 功 开 发 一 个 全 新 的 治 疗 药 物 ,会 给 企 业 带 来 巨 额 的 利 润 ,因 此 ,世 界 制 药 巨头 纷 纷 斥 巨 资 投 入 新 药 研 发 从 而 打 造 自身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 而 开 发 新 药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在 于 医 药 行 业 的基 础 研 究 ,从 根 本 上 说 , 当今 大 型 跨 国制 药 研 发 出 的 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专 利 药 无 一 不 是 他 们 众 多 基 础 研 究 的 成 果 。 可 以 说 ,基 础 研 究 在 医药 产 业 中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和 作用。
9 .0 , 而 基 础 研 究 的 支 出 比 例 仅 为 54 , 甚 至 低 46 % .%
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注重提 高临床实践 向证据转化的教学 ,出现了一个新的课程发 研选题是为了确定研究方向、课题 目标 ,规定科研 的途径和方
决定科研的前景和价值。 这些情况充分体现在带教老师与学 展 方向: 研究向实践转化的应用。这要求我们应依照临床医学发 法 , 展 规律 , 以优化改革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环节为切入点 , 力 生的相互关系中。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迟迟不能确
性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临床 , 这样 的研究成果才能使 1 资源设备不足 : - 3 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信 患者 获得 最 大 的效 益 。 教师 作为 科研 课 题 的 总设 计师 , 科研 的 在
息最终转化为临床实践 ,并能够给每位患者提供一个有效 的治 早期应根据每个学生课题的需要 , 充分、 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这一 疗 方 案 , 现 出科研 的有效 价 值 。在 这个 阶 段 , 体 知识 的传 播 和 普 段 时间 。 其 能 够根 据 自己的课 题进 行 清楚 明了 、 入细 致 的调 使 深 及尤为重要。 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信息检索, 查询来自于各方面 查分析。 结合临床进行选题 , 防止简单重复性研究的发生。 定期
上 的有 效 应 用 。
先 , 以定期开展专家讲座论坛方式 , 可 把国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
1 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 :依据临床实践应用的需要 , 最新进展传授给学生 , . 2 使其养成 良好的科研思维模式 , 独立进行 从科研 成果进 入到临床应用期间要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方式和适 科研选题和设计 ,并能够全面应用文献检索 系统和处理数据 的 应过程。 取得有效的研究成果要求了解临床应用 的需要和 目标 。 统计分析方法 , 具备论文撰写的能力等。其次, 注重学生基本 的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0-0015-02摘要: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就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快发展基础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现状监督机制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迅速,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
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但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机制不健全,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现状等问题。
二、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体制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属于中央集权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甚至教学方法都要由中央统一规定。
地方的各种教育事业接受国家的指导、监督,地方办学遵循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
虽然中央明确表示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直接干预教育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虽然这样便于统一全国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统一规划全国教育事业。
但是对教育发展实行机械化和统一的标准,不利于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易导致脱离当地实际,不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
此外,基础教育的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受政绩的影响,更愿意发展那些短期快速见效的领域以凸显政绩,所以当两者冲突时,地方政府就会追求财政收入而忽视对教育投入的重视。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列举
3、责任分配不均:在家校合作中,责任往往由学校承担过多,而家庭承担过 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参与度不高,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家庭和学校的各自为政:传统上,家庭和学校各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此外,双方都存在一定的教育焦虑,导致合作意愿不强。
问题列举
问题列举
1、沟通不畅: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家长和教师难以了解对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影响合作效果。
问题列举
2、信任缺失:受社会风气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影响,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一 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双方对彼此的职责和角色认知不清,导致合作过程中出现矛 盾和误解。
三、提出对策
5、建立评价机制。设立家校合作评价机制,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通 过评价结果,家长和学校可以了解家校合作的成效,及时调整合作方式和策略, 以进一步提高合作效果。
四、总结回顾
四、总结回顾
本次演示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问题的原因和影 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家校合作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学 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信息平台、提高教师素 质等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校合作往 往面临许多困境,阻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次演示将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家校合作的意义
二、家校合作的意义
家校合作能够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学校也 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才流失和人才短缺:尽管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但高层次的科研骨干人才仍然十分匮乏。
很多优秀人才选择去海外发展或者投身金融和互联网等其他行业,而非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此外,由于政策约束和体制限制等原因,许多优秀的高校教师也无法更好地参与到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中来。
2. 缺乏基础性与前沿性重大突破:尽管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高铁、太阳能电池等),但整体上来看,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还是相对落后;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及前沿科学方向上,在基础理论突破、重大发明以及核心专利掌握方面依然存在差距。
3. 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对科技创新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些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以及迎合上级评价指标的倾向,导致算法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 创新激励机制欠缺: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经费匮乏、评价体系单一和过度强调完成任务等。
这使得许多科研单位只注重完成项目任务,并缺乏原始性和深度性的探索与突破。
二、我国科技创新问题应对对策要解决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改革评价体系: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或者拓宽海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引进渠道;同时,改革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原创性成果和重大突破。
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鼓励在关键领域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并加大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
同时,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3.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和监督管理:推行严格的科研诚信体系,在职称晋升、论文发表等方面设置更为严格与全面的审核制度,并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者给予严厉处罚。
乡村振兴发展中基础设施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发展中基础设施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而基础设施规划则是乡村振兴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基础设施规划的问题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位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基础设施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包括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通讯网络等。
而基础设施规划,则是建设优质基础设施的前提。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满足当地乡村发展的需求。
二、基础设施规划的现状分析目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不够科学,甚至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比如有的地方规划了大量基础设施,但实际建设效果并不明显;有的地方则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当地发展乏力。
三、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难题在基础设施规划中,也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
比如土地资源有限,无法随意扩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需要保证,但受到一定限制;规划设计需要科学合理,但制定困难等。
四、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的必要性要实现乡村振兴,完善基础设施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明确发展方向,科学规划,才能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提高基础设施规划的针对性在规划基础设施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
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各有不同,所以基础设施规划也应因地制宜,按需定制。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增加相应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七、强化基础设施规划的监管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加强监管,才能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应积极引入创新元素。
比如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九、促进基础设施规划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基础设施规划与产业发展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研究活动逐渐成为了教师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反映了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直接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教研活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制约了教研成果的获取和传播,也影响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研究问题不够深入。
许多教研活动的研究问题相对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探讨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
这导致了很多教研成果只是表面性的成果,不能为教师真正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基础研究不足。
在教育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是进行学科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但现实情况下,基础研究在教育界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导致一些研究结果无法推广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性较低。
3.研究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
在一些教育研究活动中,对于理论的重视超过了实践,制约了教育研究成果的实际操作效果。
理论研究注重总结归纳,实践研究善于探索和发现研究问题中隐含的深层次原因,但在教研活动中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挥。
4.协作缺乏深度。
教研活动一般是通过团队的协作完成的。
但由于缺乏深度,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不够密切,无法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使得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低,难以推动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研成果难以推广。
尽管许多教研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难以推广到其他学校和教员中去,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教育局或学校之间的资源、人员和失误差异较大,推广效果受限,缺乏整体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研究问题要深入细致。
针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提出时切不可简单或浅显。
可通过调研、讨论等方式扩宽研究角度,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实质。
2.加大基础研究力度。
提高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水平,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从而推进教育研究的发展,促进教育研究成果的更好应用。
高等院校基础研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州基础研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州基础研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广州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广州基础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1. 现状广州作为我国的经济、商业和科技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目前,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广州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州的基础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科研设施、人才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
2. 问题广州基础研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设施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广州的科研设施仍有一定的滞后,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 人才队伍不足:优秀的科研人才是基础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但广州在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广州的基础研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制约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3. 对策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广州基础研究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增加科研设施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研设施的投入,提升科研设施的先进水平,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提升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 提高资金投入比重:增加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广州基础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关键在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投入,才能推动广州基础研究迈向更高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广州基础研究在取得一定成就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大对科研设施的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资金投入比重,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广州基础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对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还存有很多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管理基础设施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日益白热化,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规模也越来越大。
施工管理工作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否健全完善,将直接的影响到市政基础设施质量、进展速度以及成本费用。
因此,应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市政基础设施企业的长远发展。
1、存在问题分析1.1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单位大多都是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单位经常会依仗自身的权力,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忽略基础设施监理制、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以及合同管理制。
有的基础设施甚至在开工多日之后还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也有一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基础设施质量监督手续时就开始施工作业,在检查时才进行补办,更有一部分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为追求所谓的政绩,一味的压缩设计周期及施工工期,这些现象都极易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在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降低基础设施质量。
1.2质量意识不强由于市政基础设施的特殊性,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
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
有的人认为,道路基础设施、排水基础设施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
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资料与基础设施不同步,表格不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1.3项目管理意识不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是为了献礼或是面子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因此经常会出现忽视项目管理,轻视施工质量的现象,有时会出现抢干和蛮干等不良现象。
从诺贝尔奖看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平 科学家 , 国的科学 技术便会取得 巨大 的成就 , 那 获得诺 贝尔奖 的可 能性 也会随之增 加 。美国之
所 以 能 造 就 众 多 的 诺 贝 尔 奖 , 个 重 要 的 因 素就 在 于 它 拥 有 足 够 多 的 、 练 有 素 的 、 平 较 高 的 一 训 水
牧稿 日期 :2 0 — 32 ;修改 日期 :2 0 —7 0 。 020—0 0 20 — 8 作者 简介 :董 华 (9 7 )男 , 1 4 ~ , 教授 , 究方 向 : 研 科学 社会 学 ;韩永 强 (9 5 ) 男, 1 7 一 , 硕士研 究 生。
素 , 不仅需 要一定的规模 , 它 更需要过硬的质量 。所 以 , 要想摘取诺 贝尔奖 的桂冠 , 首先 需要努 力 实 现 我 国 基 础 研 究 队伍 规 模 与 质 量 的 统 一 , 定发 展 高效 的 基 础 研 究 队伍 。 稳 研 究 人 德~ 员 法一 总 国一 数 的 一 一 u
1 4名 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 尔 学 派 有 6人 , 米 学 派 有 7人 ; 在 分 子 生 物 学 领 域 , 德 尔 布 吕克 玻 费 而 仅 的“ 噬菌 体 小组 ” 培 养 了近 3 诺 贝 尔奖 获 得 者 。这 种 以 学 术 权 威 为核 心 , 共 同 的研 究范 式 就 O位 以 为 基 础 , 实 验 室 为基 地 的科 学 教育 模 式 , 效 地 把 研 究和 教 育 结 合 起 来 , 现 代 科 学 的 发 展 培 以 有 为 养 了大 批 优 秀 人 才 , 为 大 科 学 家 诞 生 的摇 篮 。科 学 发 展 的 历 史 表 明 , 国 拥 有 相 当数 量 的高 水 成 哪
从 诺 贝 尔 奖 看 我 国 基 础 研 究 人 才 面 临 的 问题 及 对 策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国科技创新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才培养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投入不足等。
为了加强我国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提升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产业导向性;二是改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对学术论文数量的过度依赖,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其次,基础研究薄弱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高科技和前沿技术领域,我国仍然存在很多研发领域的空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基础研究的合作,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二是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政策支持;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激励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
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低下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大问题。
许多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应用,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研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经济价值;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宣传,提升大众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和接受度,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三是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最后,创新投入不足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大挑战。
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投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增加科研经费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二是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更多的创新资金支持;三是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创新。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保障农业现代化、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对策。
问题1: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在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后面。
这不仅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带来困难。
对策: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引导大学、科研院所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基础研究人才深入钻研领域的本质规律,提高农业科技的根本性和前沿性。
问题2: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这会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对策: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是增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平台,如实验室、农业实地、农户家等等。
其次,注重实际应用经验的传承,通过产学研合作、相关企业和农户等的合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科技服务能力。
问题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结构不合理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这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意义重大。
对策: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讲,中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能够决定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各级农业行政机构更多考虑实施育才计划,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农业科技兴业。
学习《求是》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
学习《求是》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求是》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了基础研究对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并且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文章指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源头力量,是科技创新的根基。
只有通过深入的基础研究,才能够解决一些原理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推动科技的发展。
论文还提到了基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研究队伍,并且基础研究还需要具备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和集成性等特点。
这让我更加明确了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于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实现自主创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文章还清晰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的问题。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人才培养不足等。
特别是基础研究对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大力投入和耐心培养的过程。
我深感有必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资源的合理分配,培养更多具有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的策略与对策。
文章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从制度上优化资源配置,科研评价机制,确保优秀科研人员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其次,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另外,还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培养机会。
文章的这些策略与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也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基础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对于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科研中更好地发挥基础研究的作用也有一些新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基础研究有助于培养专门人才,并进而提高国民的智 力水平。他们既可以成为本国研究和开发事业中的创新的 中坚力量,也可以成为引进国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桥梁。
? 4 .基础研究是可以称为一种文化。科学 ( 尤指纯粹科学 ) 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它 可以被视为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以增进科学知 识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它充分体 现了科学的文化价值,是一项有价值的文化活动。作为基 础研究过程的研究活动,它以追求真理为最终目标,显示 并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 科学方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完美性, 而且也使人们养成求真、务实、尚理的习惯和品格,从而 有助于削弱教条、破除迷信、陶冶心智。
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
一.概念
? 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 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 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 用或使用为目的。
二.基础研究的作用
? 1 .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锋。从历史上看, 整个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历经了几次大的革命,从文艺复 兴以后到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和各种机械发明为标志的工 业革命,19世纪的电气化,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对核能的 利用以及现在的信息化。分析一下这几个时期,都可以看 到首先是由于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引起了技术上开 创性的革命和变化,带动了整个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
四.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在意识上重视不够,没能真正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起步较晚。
? 2.尽管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很快,但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 例仍长期徘徊在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在国家开支 的财政科研投入里,40%都是搞基础研究。
? 3.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部分学科和领域还处于跟踪 水平。
三.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绩
?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 成立仅一个月就决定成立中科院。1956年,中央发出了 “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 景规划,提出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 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陆相成油理论、多复变函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重大成果。
?
(一)、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思想,忽视积累过程,过于
强调“产出”。这样只能出现阶段性成果,很难在国际领先。
?
(二)、科技系统封闭、重复立项的问题长期存在。这样容易抑
制基础科学研究的创新,尤其是一些小人物的创新,同时,也容易导
致单纯跟踪、模仿,形不成原始性创新。
? 4.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引领当代科学潮 流的大师级人物和世界级科学家不多,从获得诺 贝尔奖的人数上即可看出。
? 5.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到基础研究领域,一些 人不愿意从事周期长、探索性强的基础研究,一 些单位没有形成学术争论的氛围,学术环境不够 宽松。
? 6.在研究生培养上,发达国家一般都采取“一对 一”或“面对面”的方式,而我国很多高校常常 是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不利于人才 的培养。
五.建议与对策
? 2 .基础研究可以提高国家的 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当今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必须有效地支持基础研究。因为一个 国家若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基础知识全部依靠外国, 它的技术和工业的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 争地位将是虚弱的,它也很难吸收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外来的新知识和 新技术,从而在全球角逐中失利。
?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教 兴国战略,颁布《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实施了“攀登 计划”、“973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启动“985工程” 和“211工程”。
?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积极推动 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国家相继颁布了中长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对基 础研究作出系统部署。近十年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近 20%,总量超过1600亿。这些重要举措从政策导向、资金 保障、人才队伍、资源配套等方面,为我国科学研究发展 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目标
?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能像美国、日本那 些发达国家一样全面铺开,只能坚持我们的科技目 标,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加强原创性创新。
? 1、关于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科学领域,要 坚持有所为;
? 2、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广阔应 用和前景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要坚持有所为。
?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小平同志亲自推 动成立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辟专门资金渠道支持基础 研究,恢复和设立了院士制度、学位制度、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制度,启动了“863计划”,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 等大科学装置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研 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大踏步向世界先进水平赶超。建 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 算机和工程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5名。具备了 少数几个科技大国才有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形成了包括 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内的科技力量布局,建设了上海 光源、郭守敬望远镜、重离子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等 38个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38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骨干研究基地,聚集和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科技论文 被SCI数据库收录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居世界第 八。近年来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讯、诱导多功能 干细胞、古生物研究等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新贡献。经过多年的跟踪积累到酝 酿突破,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 强,已进入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