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概述PPT(共17页)
合集下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加 深 危 机
胡佛政府
面临这种状况, 面临这种状况,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国人民实行新 政!
请问 : 罗斯福是如何应对新政实施过程中所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如何让公众接受自己自己的改革举措 的呢? 的呢?
手段大致有: 手段大致有:
①选择有利的时机; 选择有利的时机; 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②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③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④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⑤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任免职位那张牌 ⑥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保护劳工权利 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 缓和劳资矛盾
情境五: 情境五: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 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概述(ppt 17页)
盾。 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收 入分配不均匀,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分期 付款与银行信贷的泛滥。过度股票投机活 动。
世界经济大危机
•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 过程:金融业倒闭(银行的倒闭)→工业(工厂
关闭、工人失业)→农业(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对外贸易(关税增加) • 影响:经济:极大破坏了生产、浪费了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政治:激 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 面临严峻考验。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 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历史背景
• 1918年历届四年的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 战胜协约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 会议,调整了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矛盾,形成了“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 这时候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 要复苏经济的需求,二十世纪二年代经济 稳定的景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杯水车薪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隐患
• 一、奉行的经济政策是“放任自由经济”。 • 二、一直坚信经济“自我治疗”,反对政
府干预经济政策。 • 三、美国经济掉了“沟底”
胡佛上台措施
• 一、特点:采取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 二、两大措施: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
⑵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三、结果: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 国经济跌入“谷底”。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二 、杯水车薪
• 20年代美国经济为何出现繁荣的局面? •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 1932年胡佛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为何没有效
果?说明什么?
杯水车薪
• 二、胡佛上台 • 1929年当上了32届美
世界经济大危机
•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 过程:金融业倒闭(银行的倒闭)→工业(工厂
关闭、工人失业)→农业(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对外贸易(关税增加) • 影响:经济:极大破坏了生产、浪费了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政治:激 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 面临严峻考验。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 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历史背景
• 1918年历届四年的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 战胜协约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 会议,调整了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矛盾,形成了“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 这时候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 要复苏经济的需求,二十世纪二年代经济 稳定的景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杯水车薪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隐患
• 一、奉行的经济政策是“放任自由经济”。 • 二、一直坚信经济“自我治疗”,反对政
府干预经济政策。 • 三、美国经济掉了“沟底”
胡佛上台措施
• 一、特点:采取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 二、两大措施: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
⑵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三、结果: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 国经济跌入“谷底”。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二 、杯水车薪
• 20年代美国经济为何出现繁荣的局面? •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 1932年胡佛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为何没有效
果?说明什么?
杯水车薪
• 二、胡佛上台 • 1929年当上了32届美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T课件
⒌摆脱危机的道路
大危机后出现的两条道路:
美英法—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缓和经济危机维 美国: 通过国内的改革---罗斯福新政 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 走上法西斯道路 德日: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策源地的形成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原 具体原因:市场供求矛盾 因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历史原因:20年代繁荣建立在不稳定 基础上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影 响 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自拉丁文, 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 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 象征暴力和权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命名的的 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方式:由法西斯政党通过国会选举获胜, 合法取得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利用民族复仇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手段 先掌权再发动战争
德国法西斯 政权建立的 标志:
1933.1.希特 勒出任德国总 理(兴登堡任 命仪式)
3、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
(1) 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文化领域 : •④民族政策 :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政策; (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1912—1926年间大正天皇的几位首相中,有大隈伯爵、 ( 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高乔子爵、小原三位被人暗杀;在昭和时期, 1926—1945年间, 又有滨口、犬养毅、海军上将斋藤三位首相和十几位内阁成员 ( 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被杀。虽然政界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危险表现泰然,但是因害 (在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向上,军部确定 怕被谋杀他们不得不放弃进行立法改革的念头。 了“南进”的目标;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 思考: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方式:军部通过 政变、侵略手段建立法西斯政权 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先发动战争后上台
第17课 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课件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3、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这主 要是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A
4.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 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 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德国
40.6 16.5 28.4% 8.4% 1/3 % % 69.1 50% 50% 2/3 % 600 近300 数
1700 万
②破坏特别大
③范围特别广
思考:经济危机为什么能从美国迅 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 济大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 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 的整体。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的虚假
繁荣
这是1927年的一幅预言性的漫画 悬崖上的暴富,山脚下的贫困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过度信贷消费
经济 危机
市场供需矛盾
生产的社会 化和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 破产。
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
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股票投机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 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 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 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 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 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 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 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 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 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 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PPT演示文稿
三十年代大危机引 30发的新问题 年代大危机
30年代大危机 引发的新问题
教师:贾会云
杨店子高中
1929年 —1933年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表现、2009年热点问题
实质、原因、特点、影 响)
检测练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特点:时间、范围、破坏性、国 家、影响。
猜 一 猜 罗 斯 福 总 统 在 说 什 么
通过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 产过剩,即加强国家的计划
(稳定金融)
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罗斯福新政 调整农业政策
德国是战败国,沉重的赔款和殖 民地的丧失,使其经济极度依赖 外国资本,危机来临,德国也无 力从自身找到出路,从而走上法
学生动笔整理:结合德意志完成 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
规律、方法总结: 法西斯的实质: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侵略扩张。
同一时期,中 国的政治状况
德日两国摆脱 经济危机的
图表总结形成网络 强化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记忆
三、德日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比 较 相同点:德日两国均走上法西斯 道路。
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历 史、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 (1)民主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德日均无法从自 身找到应付危机的出路。 日本是岛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 有极大的依赖性,危机来临,容
分析:导致美国与德日上
第一,经济状况的影响, 即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
第二,历史传统的影响:
30年代大危机 引发的新问题
教师:贾会云
杨店子高中
1929年 —1933年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表现、2009年热点问题
实质、原因、特点、影 响)
检测练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特点:时间、范围、破坏性、国 家、影响。
猜 一 猜 罗 斯 福 总 统 在 说 什 么
通过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 产过剩,即加强国家的计划
(稳定金融)
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罗斯福新政 调整农业政策
德国是战败国,沉重的赔款和殖 民地的丧失,使其经济极度依赖 外国资本,危机来临,德国也无 力从自身找到出路,从而走上法
学生动笔整理:结合德意志完成 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
规律、方法总结: 法西斯的实质: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侵略扩张。
同一时期,中 国的政治状况
德日两国摆脱 经济危机的
图表总结形成网络 强化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记忆
三、德日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比 较 相同点:德日两国均走上法西斯 道路。
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历 史、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 (1)民主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德日均无法从自 身找到应付危机的出路。 日本是岛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 有极大的依赖性,危机来临,容
分析:导致美国与德日上
第一,经济状况的影响, 即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
第二,历史传统的影响: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共26张PPT) (共26张PPT)
那么, 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柯立芝繁荣”的原因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 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 质基础。
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 最重要的原因。
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经济的发展。 分期付款的刺激。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 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 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 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材料二: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 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 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 升到258。
材料三:美国银行业的弱点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 的最后一个因素。当一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便传播开来, 储户纷纷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引起了一个逐 渐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应。
这主要是 A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5、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是 B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自由放任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强制手段干预经济
6、下列关于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B
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材料四:29年月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一夜 之间,“繁荣”被化为乌有。
阅读课文,思考: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 来了怎样的影响?
艰难的生活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局部: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法西斯上台
(2)整体: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尖锐。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精品课件
4.摆脱危机的道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危机影响:
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 ★法西斯兴风作浪。
4.摆脱危机的道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危机影响:
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 ★法西斯兴风作浪。
国际:世界局势紧张
■国家内部的法西斯势力是否有强弱差别。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否彻底,是否保留封建 残余。
■国家内部的法西斯势力是否有强弱差别。 ■对一战后世界体系的态度是否有差别。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否彻底,是否保留封建 残余。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否彻底,是否保留封建 残余。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否彻底,是否保留封建 残余。
■国家内部的法西斯势力是否有强弱差别。 ■对一战后世界体系的态度是否有差别。 ■经济实力(资源、市场等)的差距,影响着面 对经济危机时的承受能力。
为什么在大危机的相同背景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的道路却不同? 解题思路: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否彻底,是否保留封建 残余。
■国家内部的法西斯势力是否有强弱差别。 ■对一战后世界体系的态度是否有差别。 ■经济实力(资源、市场等)的差距,影响着面 对经济危机时的承受能力。
课件4: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皇负责。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日本国内经 济困难,阶级矛盾尖锐,军部法西 斯势力趁机崛起,他们猛烈攻击资 产阶级政党政治,极力倡导法西斯 主义的独裁和集权,制造了一连串 的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在军部 推动下,日本政府的政策也一步一 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2)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初步建立军 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1941年12 月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原因 (1)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德国,使德国国内矛盾激化 (2)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3)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 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纳粹党,原名德意志工人党。 1920 年 , 希 特 勒 将 该 党 改 名 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 人党”(纳粹党)。
特点: ①军部通过政变、控制内阁和对外扩张等方式上台 ②在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法西斯专政
四、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相同: 1、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趁机扩张势力 2、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
1、上台方式: 德国:纳粹党通过国会大选合法上台 日本:军部通过政变、控制内阁和对外扩张等方式上台
经济危机下各国的选择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指古 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仗,形状为一 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象征暴力和权威。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 命名的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独裁统治、 对外疯狂侵略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战后意、 德先后于1922年、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日本也与30年代法西斯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PPT课件
来势猛烈 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强
影响深远
大萧条给各国带来的影响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局部看)
A.激化社会矛盾,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B.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整体看)
A.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B.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⒉意大利十分贫弱,国内面临严重统治 危机;
⒊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并于1922 年夺取政权。
墨索里尼漫画 墨索里尼
三、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⒈建立原因
(1)历史原因: 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 情绪。
(2)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 独裁的强权政府。
3、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 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 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 上升到258。
材料说明了什么?
$ 1000万 假如你有1000万?!
$ 1000万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影响深远
大萧条给各国带来的影响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局部看)
A.激化社会矛盾,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B.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整体看)
A.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B.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⒉意大利十分贫弱,国内面临严重统治 危机;
⒊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并于1922 年夺取政权。
墨索里尼漫画 墨索里尼
三、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⒈建立原因
(1)历史原因: 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 情绪。
(2)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 独裁的强权政府。
3、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 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 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 上升到258。
材料说明了什么?
$ 1000万 假如你有1000万?!
$ 1000万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主要原因:
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 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原因
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 危机来临的信号。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1、开始: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
大危机由1929年10月美国股票行情猛跌而引发, 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 济形势的变化。
希特勒演讲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希特勒(1889—1945年)出 生于奥地利。受过初中教育 ,曾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 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 有美术天才)。一战期间, 加入德军。1919年,希特勒 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 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了该 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 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 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 。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 》。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 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 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 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3、直接原因: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 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 而美国在大战后.由于其经济实力雄厚,可通过 国家于预经济的方法来缓和危机。 4、个人原因: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罗斯福, 代表法西斯纳粹势力的希特勒在决策中起着不同 的作用。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T课件
希特勒(1889—1945年) 出生于奥地利。受过初中教 育,曾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 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 己有美术天才)。一战期间 ,加入德军。1919年,希 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 着三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 了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 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希特勒成为党魁。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 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 《我的奋斗》。1932年取 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 国家政权,1945年4月30日 ,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身亡。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原 具体原因:市场供求矛盾 因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历史原因:20年代繁荣建立在不稳定 基础上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影 响 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自拉丁文, 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 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 象征暴力和权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命名的的 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相对过剩
…………
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 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1857年、英国
世界市场形成和存在是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
1、1929年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 有制之间的矛盾 第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二、社会根源: 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中存在许多 问题导致的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 的演说中,希特勒 总能以其激昂的 情绪、戏剧般的 表情,引起听众 们歇斯底里的狂 热激情,吞噬掉 绝大多数听众的 理智和明辨是非 的能力。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T课件(新人教选修3).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特别深远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 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
1、原因
2、特点
3、影响
第 四 节
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从局部看:
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 严重的社会危机
从整体看:
加剧了世界局势 的紧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 机
2013届高中英语复习课件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 机
美 德 英 法 日 意
工业 46.2% 50.6% 28.4% 16.5% 8.4% 33.1% 下降
外贸 缩减 失业 人数 70% 69.1% 50% 50%
1700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万 万
来势特别猛烈
经济危机
1、原因
第 四 节
阅读材料
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 ,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 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 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 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都日益相对贫困 ,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 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 环境。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 定社会秩序。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 机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3、评价
第 四 节
罗斯福新政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 济和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是否能彻底 根除经济危机呢?为什么?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ppt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 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 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 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 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 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给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咒骂其是吃“烤百 万富翁”。议员攻击其《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
宣言》。前任总统胡佛也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 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
影响
1.对经济影响:
2.对政局影响: 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3.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 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两大战争 策源地开始形成;
(2)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 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 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谬尔森则 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 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则强调美国对欧洲 的冲击。
引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思考: 1、你认为上述说法正确吗?你认为这场
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2、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在美国首先发生?
炉边谈话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 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 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 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 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 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给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咒骂其是吃“烤百 万富翁”。议员攻击其《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
宣言》。前任总统胡佛也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 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
影响
1.对经济影响:
2.对政局影响: 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3.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 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两大战争 策源地开始形成;
(2)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 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 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谬尔森则 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 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则强调美国对欧洲 的冲击。
引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思考: 1、你认为上述说法正确吗?你认为这场
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2、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在美国首先发生?
炉边谈话
课件2: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 又盲目扩大生产,加大供需矛盾;
③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供需矛盾,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 间的矛盾,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2.危机的过程:银行→工商业→农业;美国→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3.危机的特点:来势凶猛;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 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③历史原因: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 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容易出现极权统治; 对于凡尔赛体系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要求冲破这一 体系。 (2)经过:1932、1933、1934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
(3)特点:通过国会大选合法地自下而上地掌权 (4)内外政策
4.危机的影响: (1)激化资义社会矛盾: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 (2)世界局势紧张:转嫁危机,使帝国主义于殖民地半 对殖经民济地危之机间的的认矛识盾尖锐;争夺世界市场,展开全球范围的 (经1济)战经,济使危帝机国是主各义国国短家视之,间盲矛目盾扩激大化生产,加剧生产与国 内外市场矛盾的结果; (2)繁荣与危机相关,要居安思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制度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国际经济关系要协调发展,承担各自任务,遏制危机; (4)经济危机带来灾难,但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寻 找不同的出路,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现象;
③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矛 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
②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 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政,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 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②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③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④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⑤军事上:1935年废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 役制,扩军备战 ⑥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③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供需矛盾,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 间的矛盾,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2.危机的过程:银行→工商业→农业;美国→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3.危机的特点:来势凶猛;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 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③历史原因: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 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容易出现极权统治; 对于凡尔赛体系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要求冲破这一 体系。 (2)经过:1932、1933、1934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
(3)特点:通过国会大选合法地自下而上地掌权 (4)内外政策
4.危机的影响: (1)激化资义社会矛盾: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 (2)世界局势紧张:转嫁危机,使帝国主义于殖民地半 对殖经民济地危之机间的的认矛识盾尖锐;争夺世界市场,展开全球范围的 (经1济)战经,济使危帝机国是主各义国国短家视之,间盲矛目盾扩激大化生产,加剧生产与国 内外市场矛盾的结果; (2)繁荣与危机相关,要居安思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制度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国际经济关系要协调发展,承担各自任务,遏制危机; (4)经济危机带来灾难,但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寻 找不同的出路,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现象;
③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矛 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
②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 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政,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 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②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③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④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⑤军事上:1935年废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 役制,扩军备战 ⑥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经济危机PPT教学课件
现象: 木质部导管显红色,而周围的其他细胞则为无色或呈浅红 色。 说明: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叶脉、根中都有导管,它们和茎中的导管相通。因此,根吸收的 水和无机盐能在植物体内运输至茎、叶、花、果实等器官。
科学家发现,导管 由一些直径较大的 长筒形细胞连接而 成。不过这些长筒 形细胞已经死亡, 它们上、下连接处 的横壁消失,故导 管上下贯通。
B
问题3:比较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 相同点 1、背景 都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
2、内容 都体现国家干预经济 3、结果 都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巩固政权。
不同点
1目的不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2措施的侧重点不同:农业
工业
3手段不同: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问题5: 比较美国与德、日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 原因及影响
复习提问:
植物体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叫蒸腾。植物蒸腾散
水的主要器官是叶 ,所散失的水是通过根
从土壤里吸收
过来的。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把 二氧化碳 和水 合成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同时放出 氧气 的过程。其实质是 合成 有 机物, 储存 能量。
4、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4、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
是
A、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调整财政金融体系
D
C、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适当调整
5、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 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外树皮
科学家发现,导管 由一些直径较大的 长筒形细胞连接而 成。不过这些长筒 形细胞已经死亡, 它们上、下连接处 的横壁消失,故导 管上下贯通。
B
问题3:比较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 相同点 1、背景 都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
2、内容 都体现国家干预经济 3、结果 都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巩固政权。
不同点
1目的不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2措施的侧重点不同:农业
工业
3手段不同: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问题5: 比较美国与德、日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 原因及影响
复习提问:
植物体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叫蒸腾。植物蒸腾散
水的主要器官是叶 ,所散失的水是通过根
从土壤里吸收
过来的。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把 二氧化碳 和水 合成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同时放出 氧气 的过程。其实质是 合成 有 机物, 储存 能量。
4、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4、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
是
A、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调整财政金融体系
D
C、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适当调整
5、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 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外树皮
考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PPT课件
美国20年代的国民收入分配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材料2: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 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归纳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膨胀 股票投机过度
经济 危机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资本主
D 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 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3.1929-1933年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
B 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 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 夺,加深了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及结果 措施: 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
结果: 危机反而恶化,社会动荡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 的传统政策。它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深 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 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 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 济事务最好由不受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 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材料2: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 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归纳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膨胀 股票投机过度
经济 危机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资本主
D 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 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3.1929-1933年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
B 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 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 夺,加深了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及结果 措施: 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
结果: 危机反而恶化,社会动荡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 的传统政策。它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深 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 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 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 济事务最好由不受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 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 们的未 来是自 己去改 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 辈子受 用不尽 。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 迹。
•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 ,而是 对无知 的无知 ,才是 知的死 亡。
•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 外的汹 涌。
隐患
• 一、奉行的经济政策是“放任自由经济”。 • 二、一直坚信经济“自我治疗”,反对政
府干预经济政策。 • 三、美国经济掉了“沟底”
胡佛上台措施
• 一、特点:采取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 二、两大措施: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
⑵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三、结果: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 国经济跌入“谷底”。
杯水车薪
• 一、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与隐患 • ⑴繁荣:一战 • ⑵隐患:生产的盲目性、无政府状态、贫
富的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
繁荣:一战以后美国
• 一、美国在依靠在第一世界大战中膨胀起 来,大规模扩大生产。
• 二、1928年,美国生产总量超过整个欧洲,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巨头。
• 三、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主义进行了 盲目的和无限生产,导致无序竞争。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 也无法 逆向而 行,只 能在急 促而繁 忙的进 程中, 偶尔转 过头来 ,回望 自己留 下的蹒 跚脚印 。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 留不住 虚幻的 拥有。 时光转 换,体 会到缘 分善变 ;平淡 无语, 感受了 人情冷 暖。有 心的人 ,不管 你在与 不在, 都会惦 念;无 心的情 ,无论 你好与 不好, 只是漠 然。走 过一段 路,总 能有一 次领悟 ;经历 一些事 ,才能 看清一 些人。
愤怒人们把胡佛称为“饥饿总统”
• 胡佛村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 成功来 得慢, 而是你 努力的 不够多 。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 来的人 一个惊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 诉你, 让你用 你的一 生去奋 斗出一 个绝地 反击的 故事, 所以有 什么理 由不努 力!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 群中寂 寞。
•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 的会越 行越远 ,你越 在乎的 对你的 伤害越 大。
•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 避,你 以后就 会话十 倍的精 力去面 对。
•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二 、杯水车薪
• 20年代美国经济为何出现繁荣的局面? •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 1932年胡佛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为何没有效
果?说明什么?
杯水车薪
• 二、胡佛上台 • 1929年当上了32届美
国总统。 • 总统宣誓:家家锅里
有一只鸡,家家有一 辆车。
•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 去才有 力量。
•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 不可挡 ,只是 我们还 没学会 去战斗 。经过 一番努 力,我 们终于 学会了 战斗, 却已没 有了拼 搏的勇 气。因 此,我 们转向 自身, 攻击自 己,成 为自己 最大的 敌人。
•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 不足道 的开始 。
•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 里。
•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 今日。
•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
•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 最坏的 打算。
•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 开始, 每天微 笑吧。
•
60、一勤天下无难事,Βιβλιοθήκη 懒天下皆难事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 去拼命 !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 有什么 可做的 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 们的未 来是自 己去改 变的。 励志名 言:比 别人多 一点执 着,你 就会创 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 共处逆 境时, 别人失 去了信 心,他 却下决 心实现 自己的 目标。
盾。 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收 入分配不均匀,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分期 付款与银行信贷的泛滥。过度股票投机活 动。
世界经济大危机
•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 过程:金融业倒闭(银行的倒闭)→工业(工厂
关闭、工人失业)→农业(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对外贸易(关税增加) • 影响:经济:极大破坏了生产、浪费了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政治:激 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 面临严峻考验。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 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 光。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 说多余 的话, 自然祸 就少。 腹内的 食物能 减少, 自然病 就少。 思绪中 没有过 分欲, 自然忧 就少。 大悲是 无泪的 ,同样 大悟无 言。缘 来尽量 要惜, 缘尽就 放。人 生本来 就空, 对人家 笑笑, 对自己 笑笑, 笑着看 天下, 看日出 日落, 花谢 花开, 岂不自 在,哪 里来的 尘埃!
“自由放任”的美国
• 一、为什么资本经济繁荣时期却出现世界 性的经济危机呢?
• 二、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张到世界这说明什 么?
• 三、这次危机有什么特点? • 四、这次危机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年~1933年
• 时间:1929年10月份 • 地点:美国纽约 • 标志:纽约股市崩溃(导火线) • 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
历史背景
• 1918年历届四年的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 战胜协约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 会议,调整了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矛盾,形成了“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 这时候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 要复苏经济的需求,二十世纪二年代经济 稳定的景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杯水车薪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