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有哪些
常用中草药(800多种)

解表药清热解毒药攻下药消导药止咳化痰药理气药止血药温里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补益药开窍药固涩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驱虫药活血化瘀药涌吐药外用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一枝黄花大叶七星剑辛 苦 凉肝胆疏风清热,消肿解毒藁本藁板辛 温膀胱散风邪,止头痛,祛寒湿谷精草流星草辛 甘 凉肝胃明目退翳,疏散风热辛夷花木笔花辛 温 肺胃通鼻窍,散风寒木贼无心草甘苦平肺肝胆疏风散热,退目翳,止血飞廉草大力王,雷公菜,飞廉咸苦平祛风利湿,凉血止血,散结两头尖草乌喙,竹节香附辛热,有毒疏散风寒,祛风湿,消肿牛蒡子大力子,鼠尖子辛苦凉肺胃疏散风热,透疹,消肿升麻周升麻,鬼脸升麻辛甘,微苦,凉肺脾胃解表,透疹,升阳,清热西河柳柽柳,西湖柳辛咸平心肺胃疏风解表,利尿解毒,透疹生姜辛温肺胃脾解表散寒,止呕,豁痰白芷杭白芷辛温肺祛风燥湿,消肿止痛防风关防风辛甘温膀胱,肺脾解表,祛风,除湿,止痛杜衡土细辛,南细辛辛温,小毒心肺肾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苍耳子牛虱子,胡苍子甘温,有毒肺肝散风止痛,祛湿杀虫羌活羌青辛苦温膀胱,肾解表,祛风湿,利关节苦丁茶甘苦,大寒脾肺胃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细辛细草,山人参辛温肺肾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胡荽芫荽,香荽辛温肺脾发汗透疹,消食下气荆芥假苏,姜芥辛温肝肺祛风,解表,理血;炒炭止血香薷香茸,蜜蜂草辛,微温肺胃发汗解表,祛暑利湿,调中桂枝辛甘温心,膀胱,肺发汗解肌,温经通络,消炎杀菌柴胡北柴胡,南柴胡苦凉肝胆和解表里,疏肝利湿,升阳浮萍水萍辛寒肺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桑叶甘苦寒肺肝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栀子山栀子,枝子苦寒心肝肺胃清热泻心,凉血;炒炭止血菊花甘苦凉肺肝疏风清热,解毒,明目野菊花辛苦,寒肝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排脓止痛麻黄龙沙,狗骨辛苦温肺,膀胱发汗,定喘,利水淡豆豉香豉苦寒肺胃解表,除烦,解毒葛根甘葛,粉葛辛甘平脾胃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止泻1.解表药注意: 用量单位为 “克”( G ) 例如: "10~30" 表示10克至30克的用量(药材的毒性由小到大排列为:小毒~~~>有毒~~~>大毒~~~>剧毒)葱白辛温肺胃发表通阳,解毒紫苏紫苏叶辛温肺脾发表散寒,理气和营鹅不食草鸡肠草辛苦温入肺经气分祛风寒,祛湿,退翳,通鼻窍蔓荆子辛苦凉肝胃,膀胱散风热,清利头目蝉蜕蝉衣,蝉退甘咸,微寒肺肝散风热,宣肺,解痉板蓝根靛青根,蓝靛根苦,寒肝、胃血分清热解毒,凉血薄荷辛凉肺肝散风热,解毒,辟秽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丁癸草苍蝇翼甘 凉肝解毒,祛瘀了哥王九信草,山豆了微寒,辛,苦,大毒消炎,散瘀,下气,破积七叶一枝花蚤休,红重楼辛,微苦,寒,小毒心肝消肿止痛,平喘止咳,解毒生地干地黄甘苦凉心肝肾滋阴养血,温中下气地不容地芙蓉,地乌龟辛苦寒,小毒祛痰,止痛,解毒大血藤红血藤,五花七苦平肝,大肠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消肿大青叶苦寒心肝肾解毒,凉血止血,祛瘀积大飞扬草对座草辛酸寒解毒,止痒,通乳风栗壳栗毛球甘苦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万年青根甘苦寒,小毒肺利尿强心,止血山芝麻野麻甲辛,微苦,凉解表,消肿解毒山豆根苦豆根苦寒心肺,大肠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山慈菇冰球子,鬼灯檠甘,微辛,寒肝脾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三颗针土黄连,鸡脚刺苦寒利湿,解毒,泻火,养阴千里光九里明苦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杀虫小飞扬草酸涩,凉利湿消肿,收敛止痒马兰头阶前菊,田边菊辛凉肺肝解毒凉血,清热利湿马尾连苦寒心肝胆,大清热燥湿,解毒消炎马齿苋马齿菜酸寒大肠,肝脾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天名精天门精辛甘寒肝肺解毒祛瘀,止血,破血,杀虫天花粉栝楼根甘苦酸凉肺胃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生津天茄子刺天茄苦寒肝消炎止痛,祛风邪木棉花攀枝花甘凉解毒,利湿,止血牛黄犀黄甘苦凉心肝清心火,化痰,镇惊六月雪六月霜,广东土牛膝辛苦凉祛风,消肿,祛瘀冬凌草山苏子,回菜花甘苦寒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消炎四季青冬青苦涩寒心肺清热解毒,凉血,敛疮土大黄野大黄,羊蹄根苦酸寒,小毒心解毒,凉血,杀虫,止痒,通便山海螺四叶参,奶参甘辛平肺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乌蔹莓老鸭藤,母猪菜苦酸寒,有毒心肝胃消肿解毒,活血化瘀金荞麦野荞麦涩,微辛,凉肺脾胃清肺祛痰,消肿解毒,祛风化湿水牛角咸苦寒心肝胃清热凉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石膏白虎辛甘寒肺胃清热解毒,除烦止渴石见穿月下红,石打穿苦寒肺胃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龙胆草酸苦寒肝胆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2. 清热解毒药龙葵苦寒,小毒肺胃,膀胱解毒,活血消肿,利尿,散结白蔹辛苦甘凉心肝脾解毒,散结,生肌,止痛白薇苦咸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清虚火白头翁苦寒大肠,肝胃清热凉血,消积滞,解毒白药子山乌龟,白药根苦辛凉脾肺肾清热祛痰,凉血解毒,止痛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蛇总管苦甘寒心肝脾清热解毒,利湿半枝莲通经草,半面花,再生辛平肺肝肾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地骨皮枸杞根皮甘寒肺肝肾清热凉血西瓜寒瓜甘寒心胃,膀胱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竹叶甘竹叶,水竹叶甘淡,微寒心肺胆胃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决明子苦甘凉肝肾清肝明目,利水,通便芦荟罗苇,龙角,油葱,象胆苦寒,小毒心肝,大肠清热泻火,通便,杀虫,美容芦根甘寒肺肾胃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连翘空壳,大翘子苦凉心肝胆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卤碱卤咸,寒石,卤盐苦咸寒心肺胃强心镇静,消炎,助消化岗梅根山梅根,点秤根苦甘寒心肺清热解毒,生津,活血,抗感染丹皮牡丹皮辛苦凉心肝肾清热凉血,散瘀和血垂盆草石指甲,铁指甲甘寒肝清热解毒,消肿,降低转氨酶忍冬藤金银花藤甘寒心肺清热解毒,通络鸡骨草大黄草,黄头草甘凉肝胆清热解毒,舒肝散瘀青蒿草蒿苦,微辛,寒肝胆清热解暑,除骨蒸劳热青黛蓝露咸寒肝肺胃清热解毒,凉血青天葵独叶莲甘凉肺清热解毒,润肺散瘀苦地胆天芥菜,铁灯柱苦辛寒肺肝清热凉血,利水,解毒苎麻根甘寒肝脾肺清热解毒,止血散瘀败酱草马草,豆渣草苦平肝胃,大肠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知母连母,水参苦寒肺胃肾滋阴降火,润燥滑肠金果榄九牛胆,青鱼胆苦寒脾肾清热解毒,利咽止痛金莲花旱金莲,金芙蓉苦寒肺消炎,清热解毒金银花双花,银花甘寒肺胃清热解毒,散风热鱼腥草臭腥草,臭灵丹辛寒肝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夜明砂天鼠屎,蝙蝠屎辛寒肝清热,明目,散瘀积胡黄连苦寒肝胃,大肠清热凉血,燥湿鸦胆子老鸦胆,苦参子苦寒,大毒大肠,肝清热解毒,截疟,杀虫,燥湿胖大海胡大海,安南子甘淡凉肺,大肠清热开肺气,泄肺热,利咽穿心莲一见喜苦寒心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炎儿茶孩儿茶苦涩凉心肺清热,化痰,生肌止痛秦皮蜡树皮苦寒肝胆清热燥湿,止咳平喘马蹄荸荠甘寒肺胃清热化痰,消积鬼臼八卦莲,金星八角辛苦平,有毒肺肝解毒消肿,止血和血,祛痰散结黄藤土黄连甘苦寒心肝清热解毒,利尿止痛夏枯草辛苦寒肝胆清肝,散结平地木紫金牛苦寒肺肾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活血,利湿射干剪刀草,夜干苦寒, 小毒肺肝解毒降火,化痰,化瘀血绿豆甘寒心胃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拳参紫参甘凉, 小毒肺肝,大肠清热,镇惊,消肿止血,利湿通光散苦,微甘,微肝肺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滋阴黄芩元芩苦寒心肺胆,大肠解毒泻火,止血安胎黄连川连苦寒心肝胃,大肠解毒泻火,燥湿,消炎黄柏苦寒肾,膀胱解毒泻火,清热燥湿,消炎黄药子黄药根苦,微寒肝肾解毒降火,凉血落地生根酸寒肺肾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生肌蛇莓甘苦寒,小毒肝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银柴胡土参甘苦寒肝胃清热凉血,除疳热猪胆汁苦寒肝胆肺,大肠清热解毒,润燥冰糖草通花草,野甘草甘平凉心肾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血糖淡竹叶竹叶麦冬,山鸡米甘淡寒心肾清心除烦,利小便密蒙花小锦花,鸡骨头花甘凉,微寒,小毒肝凉血,明日,祛风,润肺紫草红石根苦寒心包,肝凉血,清热解毒,活血景天火丹草酸苦平心肝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生津番杏微辛,甘平心肝清热解毒寒水石冰石辛咸,大寒心胃肾清热降火,通窍,消肿犀角香犀角酸咸寒心肝清热凉血,定惊,解毒3.攻下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藜芦芦莲辛苦寒,有毒胃肺吐痰,杀虫,散结大黄川军大苦大寒胃,大肠,肝泻热排毒,调血脉,破积滞大戟下马仙辛苦寒,大毒肺脾肾泻水饮,利二便千金子续随子辛温,小毒肺胃膀胱逐水消肿,祛瘀杀虫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肠润燥,滑肠,通淋,补中益气巴豆巴豆霜辛热,剧毒胃,大肠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甘遂苦甘寒,有毒脾肺肾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玄明粉辛咸寒胃,大肠泻热润燥,软坚芒硝辛苦咸寒胃,大肠泻热润燥,软坚芫花辛苦温,有毒肺脾逐水,涤痰郁李仁郁子辛苦甘平脾,大小肠润燥,滑肠,下气,利水蒲公英婆婆丁甘苦寒肝胃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消炎牵牛子二丑,黑丑,白丑辛苦寒,小毒肺肾,大小肠泻水下气,杀虫商陆水萝卜,当陆苦寒,有毒脾,膀胱泻水通便,散结番泻叶甘苦寒大肠泻热导滞,通大便蜣螂黑牛儿,铁甲将军咸寒,有毒肝,大肠通便,攻毒,定惊,祛瘀4.消导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谷芽稻芽甘 微温 脾胃健脾开胃,消食和中山楂甘酸微温胃消食,驱虫,散瘀血麦芽甘微温脾胃消食和中,下气鸡内金甘平脾胃消积滞,健脾胃布渣叶破布叶酸平脾胃消食积,清热解毒神曲六神曲甘辛温脾胃健脾和胃,消食调中莱菔子辛甘平肺肝胃下气定喘,消食化痰,解郁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十大功劳叶功劳叶苦 凉 肺清热补虚,止咳化痰,退虚热八角莲八角金盘辛苦平,小毒肺祛瘀消肿,化痰散结,燥湿泻火千日红百日红甘平肺止咳定喘,化瘀散结川贝甘苦凉肺止咳化痰,润肺散结马勃马粪包辛平肺清肺利咽,止血白僵蚕僵虫辛咸平肝肺胃化痰散结,祛风解痉天冬天门冬甘苦大寒肺肾滋阴润肺,降火天南星蛇六谷,刀剪草辛苦温,有毒肺肝脾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咸竹蜂竹筒蜂甘酸寒胃,大肠化痰祛风,消肿,行气,泻火,利咽开音木蝴蝶云故纸、千层纸苦寒肺肝润肺,和胃,生肌,舒肝瓦楞子蚶壳甘咸平肝脾软坚散结,化痰毛大丁草兔耳风,贴地风辛苦平肝肾肺止咳,行气,活血,利水化橘红化州橘红辛苦温肝肺化痰理气,健胃消食绿萼梅绿梅花,红梅花酸涩,微寒胃肝肺舒肝和胃,化痰,安神定惊绞股蓝七叶胆,小苦药苦寒胃肝肺清热解毒,降血脂,利尿通便,平喘止咳山梗菜水苋菜,节节花辛平,小毒肺祛痰止咳,利尿消肿白果银杏仁,灵眼甘苦涩平,小毒肺肾敛肺气,定喘咳,止泻白前辛甘,微温肺泻肺降气,下痰止嗽白芥子辛温肺胃化痰行气,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白屈茶雄黄草,地黄连,山黄连苦辛,微温,有毒肺脾胃止咳镇痛,解毒利尿,平喘半夏法夏辛温; 生半夏大毒脾胃化痰燥湿,降逆止呕,散结百部甘苦,微温肺降肺气,止咳,杀虫百合花甘微苦,微寒肺润肺,清火,安神,平肝夹竹桃白羊桃,水甘草苦寒,大毒心祛痰定喘,强心利尿,镇痛祛瘀竹茹青竹茹,竹二青甘凉胃胆清热凉血,化痰止呕天竺黄竹黄甘寒心肝胆清热豁痰,凉心定惊5.止咳化痰药白附子关白附辛甘热,有毒肝胃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杏仁苦杏仁,北杏苦温肺大肠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礞石咸平肝肺胃坠痰,消食,下气,平肝昆布海昆布咸寒脾胃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罗汉果甘凉肺脾清肺润肠,利咽砒霜辛酸热,剧毒脾肺肝截疟祛痰,杀虫,蚀恶肉胆南星苦辛凉肝胆清火化痰,定惊洋金花曼陀罗花辛温,大毒肺心脾祛风,定喘,麻醉止痛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辛苦凉肺脾宣散风热,祛痰,下气桔梗苦梗辛苦平肺胃宣肺化痰,排脓消肿全瓜蒌大肚瓜苦甘寒肺胃、大肠润肺化痰,散结开胸白毛夏枯草苦甘寒肝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狼毒川狼毒苦辛平,大毒肺,心经气分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海胆咸平肺化痰消肿,软坚散结海藻海带花,乌菜苦咸寒肺脾肾软坚消痰,利水泄热海浮石海石咸寒肺肾清肺火,化痰,软坚,通淋海蛤壳蛤壳咸平小肠,膀胱,大肠,胃软坚化痰,利水桑白皮甘寒肺脾泻肺平喘,行水消肿野癫茄假茄子辛苦温,有毒肺止咳平喘,祛瘀消肿,消炎曼陀罗子醉葡萄,天茄子,闹羊花子辛苦温,剧毒肝脾平喘,祛风,止痛,消肿旋覆花金钱花,六月菊咸温甘肺肝胃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余甘子庵摩勒,牛甘子,望苦甘寒脾胃止咳化痰,生津,抗衰老椒目川椒目辛苦,微温,小毒脾,膀胱定喘,利尿,行水燥湿款冬花冬花辛温心肺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除烦葶苈子丁历辛苦寒肺,膀胱下气行水,破坚逐邪紫菀苦温肺温肺下气,止咳化痰紫苏子苏子辛温肺,大肠化痰,润肺,下气鼠曲草鼠耳,毛毛头,一面青甘平肺化痰止咳,祛风寒罂粟壳酸平肝肾,大肠敛肺止咳,止痛,涩肠6.理气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大腹皮槟榔皮辛,微温脾胃,大小行水,下气宽中八月札木通子甘 寒脾胃舒肝理气,利尿,和胃天仙藤马兜铃藤苦温肝脾活血止痛,疏肝解郁,行气木香青木香辛苦温肺肝脾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乌药台乌,白叶柴辛温脾肺肾,膀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大蒜辛温脾胃肺行滞气,暧脾胃,杀虫解毒山海棠一口血,化血丹根:辛温,酸涩 全草:平,微苦,酸涩脾胃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鸡苏水苏,香苏辛,微温大小肠,胃疏风理气,止血消炎青皮青柑皮苦辛,微温肝胆疏肝破气,散结消痰降香降真香,紫藤香辛温肝脾理气止痛,止血,祛瘀玳玳花代代花,酸橙花甘,微苦肝胃疏肝和胃,理气枳壳辛苦凉肺脾,大肠破气消积,祛痰积实苦寒脾胃破气消积,祛瘀荔枝核甘涩温肝肾温中理气,止痛香附雷公头,苦羌头辛,微苦,甘平肝,三焦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香橼辛苦酸温肺肝脾理气解郁,祛痰素馨花玉芙蓉平,微温肝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苏梗紫苏梗辛甘,微温脾胃肺理气舒郁,止痛,安胎甘松香松甘,温脾胃理气止痛,健脾胃玫瑰花甘微苦温肝脾行气解郁,散瘀和血薤白小独蒜,野蒜辛苦温胃肺肝心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佛手佛手柑,福寿柑辛苦酸温肝肺脾理气止痛,化痰止咳檀香浴香,真檀辛温脾胃肺理气散寒,开胃,止痛沉香沉水香辛苦温肾脾胃降气温中,暖肾纳气7.止血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童子尿童便咸 寒膀胱,心肺止血消瘀,滋阴降火三七田七,金不换甘微苦,温肝胃,大肠,心散瘀消肿,止痛通脉大蓟甘凉肝脾凉血止血,消炎消肿山茶花红茶花辛苦甘凉肝肺凉血止血,清肝火,消肿,润肺养阴小蓟千针草,刺儿草甘凉肝脾凉血止血,祛瘀山稔子豆稔干甘涩平养血止血,固涩,明目木耳黑木耳甘平胃,大肠凉血止血,润肠,活血五灵脂寒雀粪甘苦温肝脾行气止痛,止血化瘀瓦松瓦花,向天草酸苦凉肝肺解毒,止血,利湿,消肿牛角鳃牛角胎苦温肝心,大肠止血止痢凤尾草凤凰草微苦,寒肾胃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侧柏叶苦涩寒心肝,大肠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柿饼甘涩寒肺润肺,涩肠,止血莲房苦涩温入肝经血分止血祛瘀,利湿藕节甘涩平肝肺胃收敛止血海螵蛸乌贼骨,墨鱼骨咸,微温肝肾止血,敛疮,制酸继木山漆柴,铁树子苦涩平肝胃肺,大肠清暑解热,收敛止血,活血生肌棕榈皮棕毛,棕皮苦涩平肝脾收涩,止血紫珠草白毛柴苦平肝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消炎槐米槐花苦凉肝,大肠清热凉血,止血槐角槐豆苦寒肝,大肠清热,凉血止血,柔肝蒲黄蒲花辛甘凉心肝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仙鹤草辛苦平肺肝脾止血,健胃,下气活血白芨苦甘凉肺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白茅根甘寒肺胃,小肠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地榆枣儿红苦酸寒肝,大肠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墨旱莲金陵草,白花草甘酸凉肝肾凉血止血,补肾益阴茜草根血见愁,活血丹,满江红苦寒心肝止血行血,通经络,止咳化痰血余炭苦温心肝肾止血散瘀花蕊石酸辛平肝化瘀,止血8.温里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丁香公丁香辛 温胃脾肾温中暖肾,降逆,泻肺母丁香辛 温胃脾肾温中散寒,降逆八角茴香大茴香辛 温 甘脾肾温阳散寒,补命门,开胃止呕刀豆刀巴豆甘温大肠,胃温中下气,健脾胃,温肾补元,干姜辛热脾胃肺温中逐寒,回阳通脉,退虚热山柰辛温胃温中消食,止痛消肿艾纳香大风艾,冰片艾辛苦温胃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艾叶灸草辛温脾肝肾理血气,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肉桂官桂辛甘,大热肾脾膀胱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川椒花椒,大椒辛温,有毒脾胃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吴茱萸辛苦温,小毒肝胃温中,止痛,理气,燥湿附子熟附子辛甘热,大毒心脾肾回阳补火,散寒除湿,防止心力哀竭胡椒辛热胃,大肠温中下气,祛痰解毒荜拨鼠尾辛热脾胃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荜澄茄毕茄,澄茄辛温脾肾温和脾肾,开胃消食茴香野茴香,小香辛温肾,膀胱,胃温肾散寒,理气和胃桂皮辛甘热心肝脾胃暖脾胃,散风寒,通经脉高良姜良姜辛温脾胃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9.祛风湿药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一枝蒿蜈蚣草辛 苦 微温心肝肺活血,祛风止痛,解毒八角枫根白龙须辛 温心肝通络,散瘀止痛石上柏大叶菜涩温肝肺祛风散寒,止咳消炎千年健辛温肝肺祛风湿,止痛消肿川牛膝甘,微苦,平肝肾祛风湿,活血通脉川乌川乌头辛热,大毒心脾温经散寒,消肿止痛木瓜酸温肝肾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五加皮刺五加,南五加皮辛温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乌梢蛇乌蛇,黑乌梢甘咸平肺脾祛风湿,通经络大白花蛇五步蛇,蕲蛇甘咸温,小毒肝祛风通络,定惊搐蚕砂甘辛温肝脾胃祛风除湿,和胃化浊鹿蹄草甘苦温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止血通经山稔根岗稔根微酸,甘,辛,平肝祛风除湿,止血止痛飞龙掌血见血飞,见血散辛苦温,小毒肝祛风除湿,止血止痛,消肿散瘀木天蓼葛枣,马枣子,天蓼辛温,小毒肝肾心祛风除湿,通经益气希莶草绿莶草,火莶,粘糊草苦寒,小毒肝脾肾祛风湿,强筋骨,降血压,止痛安神白鲜皮苦咸寒脾胃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寻骨风清骨风,白面风,兔子耳辛苦温,小毒肝胃祛风湿,活血止痛苍术辛苦温脾胃健脾、燥湿、解郁、辟秽青风藤海风藤,寻风藤苦平肝脾祛风湿,利小便虎杖大叶蛇总管苦平肝胆肺祛风利湿,破瘀通经虎骨辛温肝肾追风定痛,健骨,镇惊闹羊花踯躅花,三钱三,惊羊花辛温,大毒脾肝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止痛草乌草乌头,竹节乌头辛热,大毒肝脾肺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祛痰,消肿威灵仙黑灵仙,老虎须辛咸温,小毒膀胱祛风湿,通经络,散瘀积北五加皮香加皮辛苦温,有毒心肝肾祛风湿,壮筋骨,消水肿独活独摇草,长生草辛苦温肾,膀胱祛风湿,散寒止痛穿山龙穿龙骨苦平,小毒活血舒筋,利水,祛痰秦艽秦胶苦辛平肝胃胆祛风除湿,养血舒筋,利尿臭梧桐泡花桐苦甘,微寒肝脾祛风湿,降血压,止痛徐长卿寮刁竹,山刁竹辛温肝胃肺镇痛止咳,祛风湿,活血,利水消肿豹骨辛温肝肾追风定痛,强壮筋骨海风藤辛苦,微温心肾祛风湿,通经络,理气宽中海桐皮辛苦平肝脾祛风湿,通经络,杀虫蝮蛇白眉蝮蛇甘温,小毒肝祛风湿,熄风止痉,攻毒桑枝苦平肝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桑寄生苦甘平肝肾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菝葜金刚根,王瓜草甘温肝肾祛风湿,利小便,消肿痛鹿衔草破血丹,鹿寿茶甘苦温肝肾祛风湿,活血调经,益肾落得打接骨草,走马箭甘酸温肝祛风湿,活血化瘀,消肿雷公藤黄藤,南蛇根辛苦,寒,大肝肾祛风湿,消炎止痛,消肿,络石藤石盘藤苦凉肝肾祛风通络,止血祛瘀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八仙草拉拉藤辛 苦 寒肾,膀胱清湿热,消肿,利尿四叶草风车草甘平膀胱利尿消肿土茯苓硬饭头甘平肝胃利水渗湿,健脾胃,利关节大风子大枫子辛热,大毒肝脾肾祛风燥湿,杀虫攻毒,行经络10.利水渗湿药大叶蛇总管苦寒肝肾清热除湿,消肿白帽顶白背叶,白面风苦寒膀胱清热利湿,止血止痛川木通木通苦,微寒心肺,小肠,膀胱清热利水,通血脉天葵子甘苦寒脾,小肠,膀胱利尿通淋,消肿散结川槿皮木槿皮甘苦凉大肠,肝脾解毒,利湿止痒车前草牛舌草甘寒肝脾利水,祛痰,明目车前子牛舌草子甘,微寒肾,膀胱利水,通淋,明目,祛痰六一散(由滑石、甘草与6:1组成)甘淡,寒肾,膀胱利湿解毒,生津,消暑文蛤花蛤咸平肺,膀胱清热利湿,化痰软坚火炭母火炭星,白饭草酸甘凉脾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玉米须甘平心,小肠利尿消肿,利胆退黄,泄热石苇石背柳,石剑苦甘凉肺,膀胱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石蒜独蒜,乌蒜辛温,有毒祛痰,利尿,催吐解毒白英白毛藤,排风藤甘苦寒肾清热利湿,祛风解表半边莲甘平心,小肠,肺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紫花地丁地丁苦寒心肝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田基黄地耳草,田边菊苦甘凉利湿,消肿,止痛地肤子铁扫把子,竹帚子,地甘苦寒肾,膀胱利小便,清湿热扛板归蛇倒退,河白草酸苦平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灯芯草虎须草甘淡寒心肺,小肠清心降火,利尿通淋关木通马木通,苦木通苦寒,小毒小肠,心,膀胱清热利尿,通经下乳防己石蟾蜍,山乌龟,金钱吊葫芦苦寒膀胱,脾,肾利水,泻下焦湿热,镇痛赤小豆甘酸平心,小肠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蝼蛄土狗干,拉拉狗,天咸寒胃,膀胱利水通便,活血化瘀瞿麦竹节草,山瞿麦苦寒心肾,小肠,膀胱清热利水,破血通经苦参牛参,苦骨苦寒肝肾,大肠,小肠清热燥湿,杀虫金钱草过路草,遍地香苦辛凉肝胆肾,膀利尿,止咳,消肿解毒鱼脑石石首鱼头石咸平通淋,消炎,化石泽泻水泻,及泻甘寒肾,膀胱利水渗湿,泄热泽漆五朵云,猫儿眼睛草辛苦,微寒,小毒大小肠,脾杀虫解毒,行水消痰珍珠草叶下珠,阴阳草,夜甘苦凉肝肺利水,解毒,平肝,清热茵陈绵茵陈,茵陈蒿苦辛,微寒肝脾,膀胱清热利湿,退黄散结,利胆护肝云苓茯苓甘淡平心脾肺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牛大力千斤拔,大力黄甘平肺肾止咳化痰,壮筋骨,祛风利穿破石柘树根,地棉根微苦,凉祛风利湿,活血通经蚕豆胡豆,夏豆甘平脾胃健脾祛湿鸭跖草鸭仔草甘寒心肝脾肾,大小肠行水,解毒凉血岩柏草百叶草甘辛平清热利湿,解暑,止血积雪草崩大碗辛苦寒肝脾肾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名称大全1. 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当归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贫血、血瘀等症状。
当归还可以用于调理气血,改善面色暗黄、月经不调等问题。
2. 人参。
人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人参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状。
人参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 甘草。
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健脾和胃、解毒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甘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咳嗽痰多等症状。
甘草还可以用于调和药物配伍,增强药物疗效。
4. 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出现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状。
黄芪还可以用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
5.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川芎常用于治疗血瘀症状、经期疼痛、头痛眩晕等问题。
川芎还可以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6. 丹参。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丹参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疮疡肿毒等症状。
丹参还可以用于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7.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茯苓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痰饮等症状。
茯苓还可以用于调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8. 白术。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白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湿热痰饮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用于改善消化不良,促进食欲。
9. 荆芥。
荆芥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荆芥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症状。
荆芥还可以用于改善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等问题。
10. 熟地黄。
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熟地黄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血热内盛等症状。
常见中药大全 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神枳粉:贮藏于纤维质杯内,外形如神枳而得名,为少腹痛、腹痈症之有效中药。
其细腻粉状,颜色淡黄色。
主治少腹痛症,腹胀泻肚、痔疮痛等。
苍术:原产于欧亚大陆,以体头长,枝茎叶色黄绿色、少胆粉红而得名,为重要的中药药材之一。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胆结石、肝炎、肝硬化、肝脏功能失常以及急性胆囊炎等疾病。
熟地: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有益的营养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尤其适合治疗肝火旺盛、肝炎、咳嗽、痈肿等疾病。
当归:原产于欧洲,又称为胡椒根、大叶桃仁,以根茎如古老人头形而得名。
有清热补血、滋润肝肾等作用,具有补血、益血、利尿、滋阴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弱,产后虚弱、月经失衡、贫血、四肢发冷等。
人参:原产自中国,以根部具有节食口形而被称为“人参”。
由于人参具有滋补元气、增强体力、补虚劳、强身健体之功效,因此在中药材中有重要地位。
白术:原产于欧洲及非洲,以鬃毛如白马而得名,常用于治疗慢性萎靡、消渴、热毒腹泻等症。
适用于慢性及慢性淋巴结炎、慢性萎靡、疮毒、寒热及湿毒之证。
黄芩:常见的中药药材,以其枝株的根部具有黄色而得名。
主要功效是祛痰止咳、消炎解毒、止吐止泻、补肝明目等,可用于治疗气喘、癲疾、胃炎、腹泻痢疾等疾病。
归脾:原产自东南亚,类似药根,以其如胃脾形而得名。
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健脾气、祛除热毒;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便秘、腹泻等疾病。
贝母: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味苦涩,带有特殊臭味,以其船舰包袱般的形状而得名。
主要功效为止血活血、消积止痛、消肿止痒等,可用于治疗止血不止的出血性疾病、跌打损伤、关节炎等。
中药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药材名称大全中药药材是指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物质,并经过适当的加工制成,用于中医药的药用材料。
它们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配伍和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药材名称,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文化和中医药的应用。
一、植物类中药药材名称1. 人参:补气壮阳,益气养阴,是常用的滋补药材。
2. 阿胶:补血止血,润肺养肾,常用于妇科疾病和肺燥咳血。
3. 三七:活血化瘀,止血消肿,对外伤出血和跌打损伤有一定疗效。
4. 当归:养血活血,补血调经,是妇科常用的药材之一。
5. 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常用于解毒、缓解咳嗽等症状。
二、动物类中药药材名称1. 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补气,对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
2. 鳖甲:滋阴养血,清热解毒,对于肺热咳嗽和女性盗汗有一定疗效。
3. 石斛:滋阴养颜,清热解毒,常用于热病引起的口渴和咽喉疼痛。
4. 麝香:舒筋活络,祛风化湿,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和痹痛有一定疗效。
5. 三黄鸡内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肠炎、腹泻等症状的治疗。
三、矿物类中药药材名称1. 雷丸:通络止痛,消肿散结,对于风湿性痛风和瘰疬有一定疗效。
2. 石菖蒲:镇静安神,除湿化痰,常用于失眠多梦和湿痰咳嗽。
3. 龙骨:安定心神,降火止血,对心慌不安和痔疮出血有一定疗效。
4. 珍珠母:安神定惊,润肺止咳,对于心悸烦躁和咳嗽痰多有一定疗效。
5. 朱砂: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常用于热病引起的口疮和便秘。
四、其他类中药药材名称1. 蜂蜜:滋阴养生,润肺止咳,常用于咳嗽、便秘等症状的治疗。
2. 甲鱼蛋:润肺养阴,止咳化痰,对于久咳不止和干咳无痰有一定疗效。
3.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常用于高热、烦渴等症状的治疗。
4. 当归尾: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对于痛经和血瘀型痛风有一定疗效。
5. 龙眼肉:补脾安神,养心镇静,常用于心悸不安和失眠多梦。
以上仅为部分中药药材的名称,中药药材种类繁多,具体使用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草药名字大全

中草药名字大全一、中草药的起源和分类中草药,是指以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花、叶、茎、根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中草药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根据草药的特性和功效,中草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及其中文名。
二、滋补类中草药1.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
2. 黄精:对于调养营养失衡引起的体虚乏力、气短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3. 鹿茸:有补肾壮阳、益精血的作用。
4. 枸杞:常用于滋补肝肾、提高免疫力。
三、清热类中草药1. 薄荷:能够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2.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暑解毒的作用。
3. 丹参:可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4. 牡蛎:常用于清热定惊、降血压。
四、祛风湿类中草药1. 当归:常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2. 桂枝:可用于祛风去湿、解表发汗。
3. 狗脊: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
4. 紫苏:对于湿热病候引起的头痛、肢体酸痛具有疏风散寒的作用。
五、安神类中草药1. 酸枣仁:常用于镇静安神、治疗失眠。
2. 睡莲:对于神经衰弱、多梦、噩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龙眼肉:可用于益心安神、补血养颜。
4. 天麻:对于头痛偏证、经常烦躁失眠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六、抗菌类中草药1. 怀牛膝:对痢疾、痈肿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银杏叶:具有抗病毒、抗菌的功效。
3. 白芷:可用于泛发性红斑等症状的治疗。
4. 熟地黄:对于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七、解毒类中草药1. 茵陈蒿:对于急慢性出血等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2. 防风: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等症状。
3. 土茯苓:具有解毒利尿、清湿化痰的作用。
4. 石斛: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
八、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及其中文名,每一种中草药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和适应症。
不过,在使用中草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中草药名字大全

中草药名字大全
1. 当归,当归,又名女儿红、唐柏,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妇科疾病和贫血。
2. 人参,人参,又名参须、参肉,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气虚体弱、神疲乏力等症状。
3. 银杏,银杏,又名白果,具有活血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症状。
4. 甘草,甘草,又名甘遂、光遂,具有润肺止咳、解毒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咳嗽、水肿等症状。
5. 黄芪,黄芪,又名黄精、四芪,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气虚体弱、久病体虚等症状。
6. 何首乌,何首乌,又名乌发、黑藤,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肝肾不足、脱发等症状。
7. 枸杞,枸杞,又名宁夏枸杞、宁夏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虚、眼睛干涩等症状。
8. 菊花,菊花,又名野菊花、菊苣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常用
于治疗头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9. 茯苓,茯苓,又名茯神、茯苓皮,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肿、腹胀等症状。
10. 薏米,薏米,又名苡仁、薏苡仁,具有利湿渗湿、健脾利湿的功效,常用
于治疗湿热、水肿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字大全,每一种中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在使用中草药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并遵医嘱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草药,从而更好地保健和治疗疾病。
常用中药名称大全

常用中药名称大全中药是中医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中药名称的掌握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医药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名称,以供参考。
1. 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虚弱乏力、气短心悸等症状。
2.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何首乌又称为“黑发之首”,有养血益肝、润肠通便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脱发、便秘等问题。
3. 田七(Panax notoginseng)田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出血、瘀伤等症状。
4.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中药中的“女性之药”,有补血调经、养颜美容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5.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五味子具有滋补肝肾、安神益智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6. 白芍(Paeonia lactiflora)白芍有活血散瘀、养血安神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痛经、血瘀等症状。
7. 陈皮(Citrus reticulata)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理气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胃气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问题。
8. 茯苓(Poria cocos)茯苓有祛湿利水、安神益气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水肿、失眠等症状。
9. 泽泻(Alisma orientale)泽泻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
10. 葛根(Pueraria lobata)葛根有解表散寒、发汗解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11. 熟地(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熟地具有滋阴补血、养肝益肾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面色无华等问题。
1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丹参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中草药大全名字

中草药大全名字中草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植物药材。
中草药大全名字众多,其中包括了许多常见的草药,也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草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大全名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草药。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大全名字:1.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草药,常用于治疗虚弱、疲劳等症状。
3. 甘草,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痛等症状。
4.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草药,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5.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痛经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大全名字,它们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除了这些常见的中草药外,还有许多不太为人熟知的中草药,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中草药大全名字:1.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水草药,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胃湿滞等症状。
2. 桑枝,桑枝是一种清热解毒的草药,常用于治疗热毒瘀血、疮疡肿毒等症状。
3. 荆芥,荆芥具有祛风散寒、止痛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等症状。
4. 白芷,白芷是一种常用的祛风草药,具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等症状。
5. 石菖蒲,石菖蒲具有宣肝理气、祛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痫、中风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中草药大全名字,它们虽然不太为人熟知,但在中医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总的来说,中草药大全名字众多,每一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在使用中草药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的不同来选用合适的草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好地了解中草药,从而更好地保健养生。
175种常用中药材大全

175种常用中药材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175种常用中药材,分为以下几个分类,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更加了解中药材的种类和药用特性。
一、植物类中药材1. 人参: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调养身体和治疗疲劳等方面。
2. 黄芪:具有益气健脾、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药用特性,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4. 银杏叶:具有改善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疗效。
5. 白术:具有健脾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
二、动物类中药材1. 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药用特性,常用于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问题。
2. 雪蛤:具有滋阴润燥、补血养颜的作用,常用于调养女性身体和美容养颜。
3. 蝉蜕: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热病、喉痹等症状的治疗。
4. 麝香:具有舒筋活络、驱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性疼痛的治疗。
5. 人 placenta:具有滋养气血、强壮身体的作用,常用于疲劳、虚弱等症状的改善。
三、矿物类中药材1. 朱砂: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宁心的作用,常用于高热、惊悸等症状的治疗。
2. 龙骨:具有安神定志、镇静作用,常用于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症状的缓解。
3. 珍珠母:具有敛疮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口腔溃疡等问题。
4. 石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的药用特性,常用于高热、口渴等症状的改善。
5. 雷丸:具有消肿散结、疗伤止痛的作用,常用于瘰、跌打损伤等方面。
通过以上分类,我们介绍了175种常用的中药材。
这些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调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遵循中医的原则,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希望读者们通过本文的了解,能更好地认识和运用中药材,从而获得健康和福祉。
30种农村常见的中草药

30种农村常见的中草药1.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
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
2. 马齿苋:伏地铺散生长。
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
该草药可食用,也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等作用。
3. 鱼腥草:搓碎有鱼腥气味。
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直立。
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4. 薄荷:有清凉香气。
叶子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完整叶片呈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
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5. 艾草:茎具明显棱条,上部分枝。
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6. 车前草:根茎短且稍粗。
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
有利尿通淋、祛痰、清热解毒等功效。
7. 紫苏: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
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8. 藿香:全株都具有香味。
茎直立,四棱形。
化湿醒脾、辟秽和中。
9. 金银花:小枝细长,空心,藤为褐色至赤褐色。
自古以来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用于各种热性病。
10. 连翘:卵形或椭圆形叶子,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作用。
11. 板蓝根:根为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灰黄色。
常用于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
12. 夏枯草: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肾形。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13. 益母草:茎直立,方形,有纵沟。
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的作用。
14. 丹参:根呈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
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等功效。
15. 黄连:根茎多分枝,集聚成簇。
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6. 黄芩:根呈圆锥形,扭曲,外皮粗糙。
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
17. 黄柏:树皮内层暗黄色。
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18. 栀子:果实呈椭圆形或长卵圆形。
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
19. 牛膝:根圆柱形,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色。
42种常见中草药

42种常见中草药,有急用有常用,保存为好,更应转告你的朋友!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中医师:此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必要时可小量多次,不能一次多量)2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这个最为常见和常用,现在农村也经常用于自己制的凉茶里)3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5荨麻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袍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中医师:山地林中常见)8何首乌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袍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中医师:喜欢吃海鲜的可以常吃解毒,更能防冶痤疮)11棕榈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13夏枯草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中医师:现在已绝小野生,多为种植)14车前草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常见中药材简介

常见中药材简介随着人们对中医的关注和认可,中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保健和治疗常见疾病的重要选择。
中医药学以中药材为基础,这些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及其简介。
一、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材,被誉为“东方仙草”。
人参被用于提高免疫力、增加体力和抗疲劳等方面,尤其对于疲劳情况下的人群具有显著效果。
人参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黄酮类、人参皂苷、多糖等,对于改善记忆力和提高心肺功能有益。
此外,人参还可以调节血糖、降血脂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使用于中医临床。
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
它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改善疲劳状态、调节血糖和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改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被称为“女性之草”,因其对女性健康的益处而闻名。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养颜的作用,对于调节女性生理周期、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有显著效果。
当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帮助。
此外,当归还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衰老等功效。
四、川贝(Fritillaria cirrhosa)川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川贝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黏液成分,对于缓解咳嗽、咳痰和肺炎等肺部问题有疗效。
川贝还可以清热化痰、保护声音和缓解喉咙不适。
此外,川贝还具有镇静、降压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五、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补肾养肝、明目养颜。
枸杞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多糖和黄酮类等物质,对于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和改善视力有好处。
枸杞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31.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的根。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32.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薯蓣科。
别名:藷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33.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
壳烧成灰可入药。
也叫“蚝”。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功能: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用药禁忌: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134.菟丝子:兔丝子是荒地上常见的寄生植物,通常会缠绕在矮小的植物上,由于体於不含叶绿素,植株呈现淡淡的黄色,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
种子入药。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巴钱天、黄鳝藤、菟儿丝、菟丝实、吐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42种常见中草药

42种常见中草药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享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这些常见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对许多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42种常见中草药及其药用价值。
中药一:黄连药用价值: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和胃、消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口腔溃疡等问题。
中药二:当归药用价值: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贫血等问题。
中药三:人参药用价值: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养肺、益气安神的功效,常用于疲劳乏力、失眠等问题。
中药四:黄芪药用价值:黄芪具有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常用于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中药五:芦荟药用价值:芦荟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便秘、烧伤等问题。
中药六:川芎药用价值: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痛经、风湿等问题。
中药七:银杏叶药用价值: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记忆力的功效,常用于脑功能衰退、失忆等问题。
中药八:苦参药用价值: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杀菌去螨的作用,常用于湿疹、痤疮等问题。
中药九:白术药用价值:白术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等问题。
中药十:枸杞子药用价值: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作用,常用于肾虚、眼睛干涩等问题。
中药十一:佛手药用价值:佛手具有散瘀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肌肉疼痛等问题。
中药十二:丹参药用价值: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缓心脏负荷的作用,常用于心脏病、冠心病等问题。
中药十三:菊花药用价值:菊花具有清肝明目、解热散风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发热等问题。
中药十四:茯苓药用价值: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湿疹等问题。
中药十五:荆芥药用价值:荆芥具有祛风透疹、通窍宣肺的功效,常用于感冒、鼻塞等问题。
中药十六:连翘药用价值: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喉咙痛、肠胃炎等问题。
中药十七:天麻药用价值:天麻具有安神、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失眠、头痛等问题。
常见中草药大全名称及功效

常见中草药大全名称及功效中草药作为传统的中医药疗方法在很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草药是指用草本植物、部分动物和矿物制成的一类药物,常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身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功效。
1. 人参人参是中草药中最著名的一种,被誉为“长寿草”。
人参具有滋补气血、强身健体的功效,能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体力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脱发、失眠等症状。
3. 当归当归是女性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有调经止痛、补血养颜的功效。
当归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4. 甘草甘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用途广泛。
甘草具有养阴润燥、解毒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口腔溃疡等症状。
5. 玉米须玉米须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玉米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常被用于治疗尿路感染、高血压等症状。
6.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丹参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循环不畅的症状。
7. 天麻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
天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8. 陈皮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开胃的功效。
陈皮常被用于中医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吸收。
9. 赤芍赤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赤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痛经、痛风等疾病,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10.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
茯苓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有助于促进排尿和消肿。
这些中草药仅仅是常见的一部分,中草药的种类繁多,每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在使用中草药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病情和体质的草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材名称大全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的原料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名称,以便大家更加了解中药材的丰富多样性。
1. 人参。
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分为西洋人参和东洋人参两种。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神疲乏力等症状。
人参还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2. 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养血安神的功效。
当归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
当归还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是女性常用的中药材之一。
3. 陈皮。
陈皮是一种常见的化痰药材,具有理气化痰、健脾止泻的功效。
陈皮常用于治疗咳嗽、胸闷、食积脾胃不和等症状。
陈皮还可以用于调味烹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材。
4. 枸杞子。
枸杞子是一种常用的滋补药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的功效。
枸杞子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
枸杞子还可以用于泡茶、煲汤,是一种常见的保健食材。
5. 甘草。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调和药材,具有益气补中、解毒和缓急的功效。
甘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滞疼痛、中毒等症状。
甘草还可以用于调味烹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材。
6. 阿胶。
阿胶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材,具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阿胶常用于治疗血虚头晕、便秘、产后虚弱等症状。
阿胶还可以用于炖煮、烹饪,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
7. 何首乌。
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滋补药材,具有益肝肾、黑发乌发的功效。
何首乌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白发早生等症状。
何首乌还可以用于煲汤、炖肉,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
8.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水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茯苓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疹、脾胃虚弱等症状。
茯苓还可以用于煲汤、炖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材。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名称及其功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中药材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中药材来保健和治疗疾病。
常见中药材

常用中药材介绍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herbs medicines.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中药材的成分主要指它的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
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就是特定地区的特定药材品质佳、疗效好,是用药取材首选。
Chinese herb medicines are been tested and develop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most important ingredient is to choose the material which is active and effective inside body,like: alkaloids ,votalized oil, etc. In China,each herb has its original growing environment and its higher active ingredients, Rosemed Biopharm is aiming at the original herbs materials supplied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herbs medicines or health foods in the future.一、中药的性能四气:寒、热、温、凉,不同身体状况用调和的手法配伍施药。
五味:酸、苦、甘、辛、咸,适应不同脏腑的补益。
归经:针对病变所在脏腑经络,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升降浮沉: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配伍: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加强药物性能,提高疗效。
目前国内加强配伍验方,帮助开发新产品的较多起来。
二、地道药材分区:【北京】: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中药名称及其主要作用,帮助读者对中药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黄芪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肌肉无力等症状。
二、阿胶作用:阿胶有滋补血液、调经养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面色无华等问题。
三、枸杞子作用: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改善肝肾功能、保护视力等问题。
四、当归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五、丹参作用:丹参有活血化瘀、舒张血管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等问题。
六、人参作用:人参有益气养血、提神醒脑的功效,常用于改善体力疲劳、精神萎靡等状况。
七、白芍作用:白芍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失眠等症状。
八、黄连作用:黄连有清热解毒、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肠胃炎、痢疾等疾病。
九、决明子作用:决明子有明目清热的作用,常用于改善眼睛疲劳、红血丝等问题。
十、薏苡仁作用: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
十一、夏桑菊作用:夏桑菊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流鼻血等病症。
十二、茯苓作用:茯苓有利水渗湿、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失眠等问题。
十三、川芎作用:川芎有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病症。
十四、熟地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失眠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名称及其主要作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按照医嘱合理使用。
中药虽然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切勿滥用或误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害。
中药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药材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药材名称及其功效:
首乌:具有滋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
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
短乏力等症状。
白芍:具有养血止血、调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痛经、产
后出血等症状。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
欲不振等症状。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眼睛干
涩等症状。
蒲黄: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
便不利等症状。
黄连:具有泻火热、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口舌
生疮等症状。
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癫痫等
症状。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
疾等症状。
这些中药药材不仅在中医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被广泛用于食疗、保健等领域。
在选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等情况,遵医嘱合理
使用,以充分发挥其药效,达到治疗目的。
希望这份中药药材名称大
全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有哪些中药一般有三大类: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万物皆有情,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矿物,中药都是和我们人类一起生存在天地间的万物之一。
用中药治疗疾病,也许就是拿它们的生命在换我们的生命,所以有人认为中药天然无毒,也不是没道理的。
人参——大补元气,起死回生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当男主角受重伤就快死的时候,女主角偷了她珍藏多年的人参救活了他,就这样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我们暂且不管人家姻缘的事,我们讲一讲人参起死回生的事。
当元气或阳气虚脱,病人快要死亡的时候,当别的药都没有用的时候,这时候只要熬一碗浓浓的人参汤便可起死回生,就是这么神奇。
现今“独参汤”在中医临床中治疗阳脱急症常用,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症候。
除此之外,人参作为一种常见的保健品,有着补脾益肺、延年益寿的功效。
如人到老年脾肺之气已虚,经常会出现气短虚喘、倦怠乏力、久泻脱肛等症状。
这时用人参泡水当茶喝,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身体功能的作用。
但是人参虽为名贵滋补类中药,也不可随意乱用。
人参不适宜肝阳上亢、湿阻热盛的人服用。
三七——止血化瘀,伤科必备古代行军打仗时,军官级别的都会随身携带“金疮药”,以备不时之需。
骑马摔伤骨折涂一涂,被人砍了涂一涂,反正就是哪里疼涂哪里,哪里流血涂哪里。
然后光着膀子,手提大刀又冲进战场。
那这神奇的金疮药是什么?这神奇的金疮药,主要成分就是三七。
三七为伤科之要药,其成名绝技就是散瘀止血,有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就是说它在止血的同时具有祛除瘀血的作用,所以不会造成瘀滞。
只要一味三七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可以起到显著的疗效。
如治各种外伤出血,单用本品研末外敷,立马起效。
治各种内出血如吐血、咯血、衄(nv)血、崩漏等单用本品和米汤一起服用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久负盛名的云南白药,以其专治跌打损伤著称于世。
是由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现为国家保密配方,其主要组成药物就有三七。
相传曲焕章年轻时候是一位敢于冒险的猎手,经常上山打老虎,他发现受伤的老虎在吃了三七后,很快就可以止血,并且有力气逃走。
受此启发,他发现了三七的独特功效。
这听起来有点神奇,但是三七治疗跌打损伤、止血止痛的显著疗效是谁也不可否认的。
何首乌—乌发明目,延年益寿何首乌,顾名思义最大的功效便是乌首,也就是可以乌发。
何首乌是治疗白发、脱发的要药。
用于乌发的何首乌是经过特殊加工炮制的,一般以黑豆汁制,称为制首乌。
而未加工的何首乌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疮痈肿毒,还可润肠通便。
何首乌必须制后才能发挥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补益作用,可以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亏虚引起的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如七宝美髯丹和首乌延寿丹等。
关于人形何首乌的生长年限长,作用好,是古代一些书籍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其功效和形状之间其实并没必然的联系。
中药何首乌用的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根,其根一般是团块状或不规则的纺锤形。
而一般长得越像人的何首乌越有可能是假货,是不法商版用模子套在红薯上长出来或者干脆刻出来的东西。
何首乌全身都是宝,它的藤叶也可入药,叫作夜交藤。
何为夜交?白天主阳,夜晚主阴,阳主动,阴主静。
人要想入睡必须要让白天活跃的阳入到夜晚的阴中,这样才能使人体在夜晚呈现出阴的一面,方可人睡。
很多失眠的人是因为体内的阴功能不强,不能承受活跃的阳,所以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夜交藤可以用于阴虚血少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等症,常与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同用。
大黄——攻下通便,药中将军提起古代猛将,你肯定会想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只身战三英的吕布,一声喝退敌军的张三爷,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等,数不胜数。
但是在中医药人心中,只有一味猛将——大黄,大黄有将军、川军等别名。
说其为将军是因为它的药性猛烈,而称其川军是因为四川产的大黄为道地药材,品质佳、疗效好。
据传,曹操的儿子曹冲,就是称大象的那个天才,得了重病,已经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脉微欲绝,一派死相了。
医官们全都束手无策,所以曹操挂出召医榜,有一人揭榜,看完之后说要想治此病必须用一堆虎狼之药,如生大黄、芒硝、厚朴等。
医官们坚决不同意,曹操救子心切,只能一试。
用完药后,曹冲顿觉腹痛难忍,泻下一堆大便,晕死过去,这时愤怒的曹操便命人将揭榜之人绑起来。
没想到到了晚上曹冲突然苏醒过来,病情大为好转。
曹操这才想起被他绑起来的大夫,便将他松綁,并道歉。
众医官纷纷表示不能理解,这时神医解释说公子表面一派虚相,其实是因为饮食积滞导致的实热积聚于里,一剂大承气汤就解决了。
大黄性味苦寒,为攻下要药,治疗积滞便秘无药能比,用治阳明腑实证,热盛便秘,胸腹胀满,烦躁谵语,身大热,脉洪大,口渴就算喝再多水都不解渴等症状,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如大承气汤。
除了治疗便秘之外,大黄还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ka)血,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
由于大黄泻下的作用相当强烈,如使用不当容易伤了正气,所以只有确实是需要用大黄时才会使用。
通过炮制可以减缓它的苦寒之性,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由于其苦寒之性,容易导致脾胃受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慎用。
黄连——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要是问你知道黄连吗?你肯定会说一个字苦!黄连不知不觉中成了苦药的代名词,所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苦,的确是黄连的一大特征,可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的黄连的确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病良药。
那有人就问了,黄连这么厉害,那它到底能干啥?在了解它能干啥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是啥。
黄连是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常见的有三种黄连,分别称为“味连”“雅连”“云连”。
黄连大苦大寒,最擅长的就是清热泻火,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要药。
在清热燥湿方面,尤长于清中焦湿热。
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
在泻火解毒方面,特别擅长清泻心经实火,可用治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症。
配黄芩、白芍、阿胶等药,可治热盛伤阴、心烦不寐,如黄连阿胶汤。
同时它也是治疗泄痢之要药,单用一味黄连即可起效,其含有的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早就被开发成药品,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泄痢,高热口渴,疔毒痈肿,目赤牙痛,心火力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等。
黄连经酒制之后可以使药性升提,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如黄连上清片。
黄连作为一味味道极苦的中药,上千年来一直被中医药人所推崇,的确难能可贵,这与它确切的疗效是分不开的。
柴胡——沟通表里,表证克星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胡进士家有个长工叫二慢,得了温病,身上一会冷,冷得直哆嗦;一会热,热得直出汗。
胡进士怕他把病传染给家人就打发他回家了。
二慢走到河边,突然感觉四肢无力就倒在了草丛里,因为没人管自己,饿了只能吃身边的野草,大约一个星期后,当身边野草都吃完后,二慢试图站起来,突然发现自己有力气,能走了。
便又回到了胡进士家,继续干活。
过了一阵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和二慢一样的病,胡进士突然想起来二慢也得过这病,便问他病是怎么好的,二慢就带他来到了河边,挖了他吃的那种野草的根回家给他儿子煎汤喝,果然几天后他儿子的病也好了。
胡进士毕竟是文化人,就想给这个野草起个名字,他想原本这个东西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便叫柴胡吧。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了,但是确实道出了柴胡治疗寒热往来病的特殊疗效。
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尤其擅长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表现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
柴胡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列为上品。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更是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等以柴胡为主药的经典名方。
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
千百年来,柴胡一直在为人类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能量。
地黄——生熟有别,功效迥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使六味地黄丸变成了补肾的仙丹。
地黄是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药,对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那么它真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六味地黄丸能卖得那么好就能看出来,疗效是药品的生命线,一个没疗效的药是长久不了的,事实证明六味地黄丸效是确有其效的。
可是药只有对症了才能起效,我们来看看地黄对的是什么症。
中药的功效取决于两个决定性因素,一个是它本身是什么,另外一个就是怎么加工它。
地黄这个药,它生用和加工后用差别很大,六味地黄丸里面的地黄是加工后的地黄,叫作熟地黄。
地黄加工后叫熟地黄,性微温,以养血滋阴、填精益髓为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
而生地黄滋的阴主要是因为体内有热导致的阴虚,而熟地黄针对的是本身阴不足。
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如四物汤。
又为补肾阴之要药,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地黄生用,性寒,以滋阴凉血著称。
《本经逢原》中讲:“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
”干地黄也就是生地黄,它长于养心肾之阴,如治阴虚内热,潮热骨蒸,夜热早凉,舌红脉数。
还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出现壮热烦渴、神昏舌绛,血热吐衄、便血、尿血等症状。
茯苓——健脾利水,久服不老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的树根上。
茯苓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谓之:“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历代医家把它作为利水健脾要药使用。
可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
还擅长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常与山药、白术、甘草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除此之外,治疗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
茯苓的全身都是宝,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长于治疗皮肤水肿。
茯神为茯苓菌核中带有松根的部分,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茯苓的保健延年作用也许可以从慈禧太后的年龄中得到答案,慈禧太后活了73岁,比康熙至光绪八个皇帝的平均寿命多了20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作为丧权辱国的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那么长寿。
这与慈禧太后的生活饮食密不可分,她喜欢吃茯苓饼、八珍膏。
因茯苓多寄生于松树的根上,她认为茯苓是千年松根,吃了就会和松树一样长生,所以她经常命令御膳房制作各种含茯苓的食物。
八珍膏是由补气的四君子汤和补血的四物汤组合而成,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非常适合气血两虚的女性日常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