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8d96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5.png)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作用。
大二艺术学概论是艺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艺术史及不同艺术门类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领域的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大二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又广泛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艺术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总体而言,艺术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创造出的具有审美功能并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有意义的作品。
艺术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和传递性。
2. 艺术分类与门类艺术可以分为多个门类,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
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此外,艺术还可以按照风格、时代、地域等进行分类。
3.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史研究的是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各个时期和地区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艺术家是创造艺术作品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技巧和才华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4.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艺术作品的创作受到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时代变化的影响。
同时,艺术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传达社会情感、表达社会意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
5. 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欣赏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艺术评论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评价。
艺术欣赏和评论有助于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6. 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理论研究的是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进行探讨。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通过分析和评论来提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水平。
7. 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为其提供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培训。
艺术市场是指以艺术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机构的运作都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二艺术学概论涵盖了艺术的定义、分类、艺术史、艺术家、艺术与社会、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理论与批评以及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7d54b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艺术现象D. 文化现象2. 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审美性B. 创造性C. 娱乐性D. 表现性3. 艺术起源的学说中,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是()。
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巫术说D. 劳动说4.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A. 材料的选择B. 技巧的运用C. 情感的投入D. 主题的确定5. 艺术批评的主要功能是()。
A. 指导创作B. 指导欣赏C. 指导教育D. 指导实践6. 艺术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艺术形式B. 艺术内容C. 艺术风格D. 艺术流派7.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A. 完全独立B. 互相排斥C. 互有影响D. 完全相同8.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
A. 完全独立B. 互相排斥C. 互有影响D. 完全相同9.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是()。
A. 完全独立B. 互相排斥C. 互有影响D. 完全相同10.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是()。
A. 完全独立B. 互相排斥C. 互有影响D. 完全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B. 比较研究法C. 系统分析法D. 实验研究法12.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
A. 形式美B. 内容美C. 思想美D. 情感美13.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包括()。
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意志14. 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科学性D. 创造性15.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
A. 反映社会现实B. 影响社会风气C. 促进社会进步D. 阻碍社会发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艺术学的研究范围。
17. 简述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
18. 简述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关系。
19. 简述艺术批评的意义和作用。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https://img.taocdn.com/s3/m/495b26a504a1b0717ed5dd16.png)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艺术学概论学习计划
![艺术学概论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1b78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8.png)
艺术学概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艺术学概论是一门介绍艺术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艺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2. 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 掌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4. 能够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评;5. 增强对艺术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二、学习内容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中,我将了解艺术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 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我将了解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进一步认识不同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3. 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学、艺术哲学、审美心理学等。
我将学习这些理论,并了解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
4. 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评通过对具体艺术作品的研究,我将学会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5. 艺术鉴赏和理解艺术鉴赏和理解是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对艺术的理解水平。
三、学习方法1. 课堂学习我将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探讨,做好笔记,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知识。
2. 课外阅读我将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扩大阅读艺术学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增加知识面。
3. 艺术作品观摩我将主动参观画廊、美术馆、剧院等艺术场所,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4. 知识整合我将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和反思,善于提问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计划为了顺利完成艺术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1. 第一周:学习艺术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 第二周:学习艺术发展史,了解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8c00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a.png)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抽象性D. 创造性参考答案:C2.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A. 莫奈B. 毕加索C. 达芬奇D. 米开朗基罗参考答案:A3.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达?A. 立体主义B. 表现主义C. 未来主义D. 抽象主义参考答案:B4.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浪漫主义?A. 《自由引导人民》B. 《蒙娜丽莎》C. 《大卫》D. 《星空》参考答案:A5.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古典主义?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奥赛罗》D. 《浮士德》参考答案:A6.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以创作《格尔尼卡》闻名?A. 毕加索B. 达利C. 马蒂斯D. 高更参考答案:A7.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主张艺术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A. 象征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抽象主义参考答案:B8.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超现实主义?A. 《睡眠的维纳斯》B. 《记忆的永恒》C. 《呐喊》D. 《草地上的午餐》参考答案:B9.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米开朗基罗B. 安格尔C. 莫奈D. 毕加索参考答案:A10.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美感?A. 抽象主义B. 立体主义C. 表现主义D. 象征主义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艺术起源于________。
参考答案:生产劳动12. 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形象价值、情感价值、思想价值13.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原则。
参考答案:真实性、典型性、创新性14. 中国古代艺术“四绝”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3cbc3a0b4c2e3f5727632a.png)
上篇艺术总论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该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
康拉德*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哲学与艺术这两座精神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2、“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念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科夫,列维坦等)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艺术学概论课后试题答案
![艺术学概论课后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cd4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b.png)
艺术学概论课后试题答案一、艺术的定义与本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更是对现实的超越和重构。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内化,创造出能够引发共鸣和思考的艺术作品。
二、艺术的分类与表现形式艺术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功能等进行划分。
按照艺术形式,艺术可以分为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按照艺术内容,可以分为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按照艺术功能,可以分为装饰艺术、实用艺术、教育艺术等。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
三、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艺术具有审美功能,它能够提供美的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其次,艺术具有教育功能,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知识、道德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艺术还具有认知功能,它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
艺术还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四、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艺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在现代社会,艺术作品不仅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中,也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搭配等。
艺术的元素和理念被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和审美水平。
同时,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也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五、艺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当代艺术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创新,艺术家们尝试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同时,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不断涌现。
未来,艺术将继续与时代同步,展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面貌。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eae35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5.png)
宗教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教义,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艺术参与宗教活动 艺术宣扬宗教思想 艺术强化宗教氛围
艺术与宗教的本质区别
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02
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 艺术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屈原
艺术与道德的本质区别
从范围来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而且可以表现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等,所以艺术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普列汉诺夫
彩陶背壶 黑陶高柄杯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艺术教育的概念
二、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的概念
狭义的含义:艺术教育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广义的含义: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 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2.艺术教育的任务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艺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5110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d.png)
艺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艺术学概论是大一学生在艺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艺术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表达形式。
以下是艺术学概论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艺术的起源与定义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原始艺术,而艺术的定义却因时间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各种艺术媒介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
艺术可以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2. 艺术的形式与风格艺术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态,如平面艺术、立体艺术等。
而风格则是指艺术作品的独特特征和风格,如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写实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有助于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3. 艺术的功能与意义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的欣赏,它还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艺术可以通过表达个人情感、传递社会信息、维护文化传统等功能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学生需要理解艺术的多重功能和意义,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4.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史是研究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发展、艺术家创作和作品流派的学科。
了解艺术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不同艺术家的贡献和风格。
知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他们的作品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艺术批评与评价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一种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艺术评价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好坏评判,更是对作品的内涵、技巧和创新性的鉴赏和分析。
6. 艺术的跨学科研究艺术学概论还涉及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艺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
学生需要了解艺术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以及不同学科对艺术的解读和理解,拓宽学生对艺术学的认识和视野。
通过学习艺术学概论,大一学生可以打下良好的艺术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bdb91eff00bed5b9f31d6f.png)
艺术概论一、什么是艺术概论?艺术概论也叫艺术理论。
是艺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2、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①艺术起源于“模仿”②艺术起源于“游戏”③艺术起源于“表现”④艺术起源于“劳动”⑤艺术起源于“巫术”⑥艺术起源于“多元”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①审美认知作用通过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等。
②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等发生变化,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③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等发生变化,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4、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在世界近代史上才开始的,“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也是直到近代,才有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
席勒在《美育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不但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而且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这一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使西方的美育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阶段。
5、艺术的分类由于艺术分类的原则和角度不同,在近现代艺术理论中出现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一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视听艺术(戏剧)。
第三种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
第四种分类方法一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使用工艺)第五种分类方法是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第六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6、哥特式风格艺术的代表:以垂直高耸的尖塔为特征(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73916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0.png)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那咱先从啥是艺术学概论说起。
艺术学概论呢,就像是给艺术这个大花园画的一张地图,里面有各种关于艺术的名词解释,能帮咱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世界。
比如说“艺术形象”,这就好比是艺术作品里的主角,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小说里的勇敢公主,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塑造出来,让咱们能记住和感受的。
再说说“艺术语言”,这就像是艺术的“专用密码”,画家的色彩和线条、音乐家的音符和旋律,都是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用来传达情感和想法。
“艺术风格”呢,就像是艺术家的个性签名。
有的画家画画色彩浓烈大胆,有的作家写作文风幽默风趣,这就是他们的风格,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品。
还有“艺术思潮”,这是一群艺术家在某个时期共同追求的一种艺术理念和方向,就像一阵风,把大家的创作都往一个方向吹。
“艺术批评”,这就像是艺术的裁判员,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告诉咱们作品好在哪,不好在哪。
怎么样,这些名词解释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大一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d9fa9a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0.png)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大一艺术学概论是大一学生研究艺术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形式和意义。
本文将介绍艺术学概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和艺术批评。
第一部分: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性表达来传达思想、感情和美感的人类活动。
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艺术的定义因时代和文化背景而异,但其核心在于表达和沟通。
第二部分: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方式。
常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例如,绘画通过画笔和颜料在平面上表现,音乐通过声音和乐器表达情感。
第三部分: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表达方式、形态和风格上的共同特点和风格。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文艺复兴、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艺术风格反映了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艺术的影响。
第四部分: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艺术批评,人们可以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批评可以从艺术形式、风格、主题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五部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艺术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传递社会信息、启发思考和激发情感。
艺术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化。
结论:艺术学概论是大一学生探索艺术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学习艺术的定义、形式、风格和批评,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能力。
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欣赏和创造,更在于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与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艺术学概论中汲取知识,深入研究艺术的奥秘。
艺术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拥抱艺术,享受艺术的美好。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总结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56ff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e.png)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总结艺术学是一门关于艺术的研究学科,旨在探讨艺术的本质、性质和意义。
本文将总结《艺术学概论》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功能、艺术分类、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史。
1.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主观定义: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表达。
-艺术的客观定义:艺术是通过具有审美品质的形式、结构和意义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或思想的活动。
-艺术的综合定义:艺术是人们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形式和语言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一种活动。
2.艺术的功能:-情感表达功能:艺术可以表达和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使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
-知识传递功能: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传递和分享艺术家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社会批判功能:艺术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变革。
-文化传承功能: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传承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历史。
-美的享受功能:艺术作品本身带有审美价值,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
3.艺术分类:-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等以视觉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以表演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文学艺术: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等以语言和文字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4.艺术创作过程:-创作动机: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经验和思想成为创作的驱动力。
-创作意图: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特定的意图和信息。
-创作过程:创作过程包括观察、构思、实践和反思等环节,艺术家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来完成作品。
-创作风格:艺术家的个人特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5.艺术史:-古代艺术:包括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国古代艺术等,注重对神、君王和宗教的崇拜。
-中世纪艺术:基督教和宗教在艺术中的影响,以哥特式建筑和宗教题材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追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理性思维,以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为代表。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bdbd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9.png)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目的要求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课IP课件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421第六章造型艺术421第七章表情艺术421第八章综合艺术421第九章语言艺术421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721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总计542013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2.艺术的基本特征.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三、本章的重点难点1.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2.德国18世纪着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4.艺术教育的任务.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第二节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三节艺术与宗教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艺术与道德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第五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四、教学建议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一、教学要求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造型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第七章表情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第八章综合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电视艺术的分类.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第九章语言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第二节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4.无意识.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2.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3.指导学生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4.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第十一章艺术作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第二节典型和意境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艺术意蕴.2.典型和意境.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四、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3.通过对唐代三位着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4.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第十二章艺术鉴赏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2.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艺术学概论电子版
![艺术学概论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5d2a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5.png)
艺术学概论电子版艺术学概论一、什么是艺术学?艺术学是一门研究艺术现象的学科,其本质是一门理论研究,旨在揭示艺术的内在运行机制和不同形式的艺术交流方式。
它研究动态时尚的艺术趋势,为艺术行业未来发展提出新见解。
二、艺术学的核心内容1. 审美行为审美行为是艺术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
审美行为可定义为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愉悦活动,综合运用空间、时间和可视性特征来评价一种物体或活动,以达到更高级审美体验环境的目的。
2. 艺术历史艺术历史关注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一种客观、系统、多元化地研究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发展过程的方法。
它涉及到各种重要的主题和相关艺术问题,揭示了艺术形体的多样性和特性,揭示了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3.艺术理论艺术理论旨在推动艺术实践向着更高水准发展,进而提升艺术审美行为。
艺术理论研究中,不同学者基于他们的不同观点论述艺术价值及其创作过程,探讨艺术审美、艺术及社会性质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的可能行为规范等。
4.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艺术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侧重于绘画、雕塑、建筑、诗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实践。
它可以反映文化、社会和审美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艺术创作过程,获得审美体验。
三、艺术学研究的意义1.更了解艺术:艺术学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从艺术历史、审美行为以及艺术形态等方面,帮助大家了解创作艺术的时空背景,深入分析审美行为的意义,探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等。
2.培养审美能力:艺术学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完善审美素养,获得视觉美感以及社会文化意识。
此外,它还能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任何形式的艺术,认识世界,维护自我价值观。
3.提升艺术水准:从历史角度看,艺术创作受到审美价值体系的影响巨大,艺术学研究致力于探索精神水准的本质,从中提升艺术的质量和审美效果,进而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ca4bc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c.png)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另一部分为艺术种类,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且通过对中外28个经典作品的读解与分析,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并掌握鉴赏作品的方法。
最后一部分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
《艺术学概论》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
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
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
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
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
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
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84886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是对艺术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一种综合性介绍。
以下是对部分艺术学概念的解释:
1. 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和表现的一种形式,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2. 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3. 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内容”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意义,而“形式”则是指作品的结构、形状、材质、技巧等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
4.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来表现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5. 音乐: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能够产生听觉上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6. 文学: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和文学流派,强调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追求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解读。
8.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形象剥离具象世界的艺术形式,强调形式、色彩、构图等在艺术中的独立意义和审美效果。
9. 观众/受众:观众/受众是指欣赏艺术作品的人群,他们通过感知、理解和思考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激发。
10.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通过对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解释,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艺术提供了基础。
同时,它也为人们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提供了思考的框架。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c2226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c.png)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它探讨艺术的起源、发展、形式、风格、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艺术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欣赏艺术的美,以及了解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艺术是人们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思想、情感和场景的一种方式。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形式来呈现。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感受。
艺术作品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艺术作品通常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想象力。
•表现性:艺术作品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美感: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触动人的感官和情感。
•互动性:艺术作品可以与观众产生互动,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壁画和雕塑作品。
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文化中,艺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了巅峰,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艺术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现代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当代艺术还涉及了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兴的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和流派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独特表现风格和特征。
不同的艺术家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1.古典主义:强调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模仿和继承。
古典主义艺术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形式。
2.文艺复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艺术运动,追求人文主义和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复兴。
3.印象派:突出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以瞬间的印象和感觉为表现对象。
4.表现主义:强调对内心感受的直观表现,通常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5.抽象艺术:摒弃具象形象,追求形式和色彩的抽象表现。
艺术的意义和价值艺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艺术的意义和价值:1.情感交流和表达: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触动观众的情感。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bf2fa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d.png)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艺术创作C. 艺术理论D. 艺术实践答案:A2. 艺术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研究法C. 定量分析法D. 理论推导法答案:C3. 艺术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提高艺术欣赏能力B. 促进艺术创作C. 理解艺术的本质和规律D. 培养艺术人才答案:C4. 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交叉C. 相互排斥D. 相互竞争答案:B5. 艺术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
A. 艺术史B. 艺术批评C. 艺术教育D. 艺术管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艺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艺术的本质B. 艺术的功能C. 艺术的分类D. 艺术的创作过程答案:ABCD7.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B. 比较研究法C. 统计研究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D8. 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表现在()。
A. 艺术与心理学B. 艺术与社会学C. 艺术与经济学D. 艺术与物理学答案:ABC9. 艺术学研究的意义在于()。
A. 丰富艺术理论B. 指导艺术实践C. 促进艺术创新D. 提升艺术价值答案:ABCD10. 艺术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
A. 艺术教育B. 艺术管理C. 艺术市场D. 艺术政策制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艺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艺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艺术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为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提供理论指导,促进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12. 描述艺术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艺术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跨学科性、历史性和实践性。
跨学科性体现在艺术学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历史性体现在艺术学研究需要对艺术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实践性体现在艺术学研究需要紧密结合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艺术学概论”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师范类专业本科一门限选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凡参加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者,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学分的60%。
以下6个方面的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师范部备案。
1.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学概论作业与评价”,约占10分。
2.阶段性学习测验:艺术作品分析,约占5分。
3.教学实践活动:观赏一种艺术作品,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约占10分。
4.开展专题研讨:原则上在网上进行,以下载的讨论发言文字为准,农村及边远地区无法上网的学生,按照所在分校或工作站责任教师布置的讨论题作书面发言。
约占5分。
5.学习记录:通过“纸质记录袋”或“电子文件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约占5分。
6.小组学习: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
约占5分。
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做如下要求:第一,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及格线者(即形考成绩未达到24分),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第二,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
第三,课程综合性考试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及格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均不及格,则需要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第四,如果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提出希望取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三)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拟定的。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四)考核要求学习本课程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的原则。
要求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以此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分析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
本课程重视艺术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与把握,更重视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按照认知规律,分为了解(熟悉)、理解(掌握)和应用(鉴赏)三个层次。
了解(或称“熟悉”):即要求对本教材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概念、名词、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熟悉,能够正确地运用到学习和艺术鉴赏中。
理解(掌握):即要求对本教材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概念、名词、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熟悉的前提下,能够比较全面地领会、辨析,恰当自如地表述和运用。
应用(鉴赏):即要求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体,能够比较好地结合艺术鉴赏和艺术教学实际予以恰切地使用。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应覆盖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其中客观性试题占30分,主观性试题占70分。
3.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基本理论的理解,应在对重点问题的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艺术鉴赏中需要回答的问题。
4.试卷题目难易程度的安排。
试卷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4种。
5.在一份试卷中难易等级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6.命题必须题意清楚、要求明确,提供的答案准确,便于评分。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试卷题型分为名词解释(3道小题,占15%)、填空题(20空,20%)、简答题(2道小题,占15%)、阐述题(2道题,占20%)和鉴赏题(1道题,占30%)。
(七)考核形式平时形成性考核,要求详见第2点“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为闭卷的方式进行。
(八)答题时限期末考试时限为90分钟。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艺术总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习艺术学概论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
2.各类艺术的鉴赏特点,以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要求。
3.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4.艺术的基本特征。
5.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6.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7.理解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8.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9.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0.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12.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二)考核要求1.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
2.课程的内容轮廓。
3.艺术基本知识和鉴赏。
4.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
5.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6.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7.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8.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9.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10.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1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
1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13.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4.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
第二章艺术创作(一)考核知识点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4.无意识。
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二)考核要求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
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
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第三章艺术作品(一)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艺术意蕴。
2.典型和意境。
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二)考核要求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
2.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
3.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4.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章艺术鉴赏(一)考核知识点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
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二)考核要求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
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第五章实用艺术(一)考核知识点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几种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考核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造型艺术(一)考核知识点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考核要求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章表情艺术(一)考核知识点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考核要求1.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欣赏交响乐。
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八章综合艺术(一)考核知识点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考核要求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第九章语言艺术(一)考核知识点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考核要求1.了解诗歌的多种分类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散文的重要特征:自由灵活,形散而神不散。
3.要求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