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工程军运村站基坑监测
总结报告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监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2)
3 监测项目 (3)
3.1 仪器监测项目 (3)
3.2 巡视检查 (3)
4 监测点的布置 (4)
4.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 (4)
4.2 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点 (5)
4.3 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5)
4.4 支撑内力监测点 (6)
4.5 支护结构应力监测点 (7)
4.6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 (8)
5 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9)
6 监测频率 (10)
7 监测报警值 (11)
8 监测成果 (12)
8.1 监测工作量 (12)
8.2 监测资料整理与成果分析 (13)
8.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 (14)
8.2.2 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8)
8.2.3 支撑轴力、支护桩内力监测 (20)
8.2.4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 (20)
8.2.5 周边管线竖向位移监测 (23)
8.2.6 周边高压电线塔竖向位移监测 (25)
8.2.7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 (26)
9 监测结论与建议 (27)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军运村站基坑监测工程
总结报告
1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军运村站为8号线三期工程的第二个站,位于黄家湖大道与规划强军路交叉口的西南象限运动员村地块内,车站沿黄家湖大道方向敷设。本站外包总长664.415m,为地下一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12m,站后设交叉渡线,地面设地面站厅。
军运村站基坑标准段深度约14.6m,盾构井段基坑深度为16.2m,采用D1200@1500mm钻孔灌注桩作为车站主体围护结构。主体基坑标准段采用竖向设置三道支撑,其中第一道支撑采用800×1000mm混凝土支撑,间距9米;第二道钢支撑采用D=800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第三道钢支撑采用D=600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钢支撑间距3米。
外挂风亭围护结构采用D800@1000mm钻孔灌注桩,竖向设置一道支撑,支撑采用800×1000mm混凝土支撑,间距6米。
车站主体结构型式为地下一层(有夹层,夹层为设备层)多跨现浇钢筋混凝土长条形箱形框架结构,地面一层采用钢网架结构,地下内部结构横断面为板式箱形框架,纵向设连续梁式框架。车站主体主要为单层双柱三跨或单柱双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型式,局部范围设有夹层板。根据车站限界及使用功能要求,车站标准段设柱,框架柱距一般为纵向8.5-9.0m,沿纵向设梁。
2 监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1996);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6)《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
(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量测规范》(GB50308-2008);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12)湖北省地方标准《湖北省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42/159-2004);(13)《市建委关于加强武汉市深基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通知(2007)》;(14)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军运村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6.12)。
3 监测项目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一般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还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3.1 仪器监测项目
本站根据基坑设计、勘察资料、周边环境及第三方监测要求确定仪器监测项目为: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2)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
(3)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
(4)支撑内力;
(5)支护结构应力;
(6)立柱竖向位移
(7)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8)周边高压电线塔竖向位移;
(9)周边管线竖向位移。
3.2 巡视检查
(1)巡视检查的内容
①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支撑、围檩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地下连续墙有无开裂、渗漏;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②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基坑周围地面上的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③基坑周边环境: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施工情况。
④监测设施: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2)巡视检查的方法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
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施工与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对支护结构、施
工工况、基坑周边环境、监测设施进行检查。巡视人员为1~2人,基坑开挖期
间每天对现场进行巡视。
4 监测点的布置
4.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
(1)监测点布设原则及要求
根据以往监测经验,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可以较为直接的反映整个基坑的安全状态,其监测点应当沿基坑周边布设。其中,基坑各边中间部位、阳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等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较大的位移变形,这些部位的监测能够较好的反映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在类似关键部位应布设监测点。本工程基坑的监测等级为一级,依据规范设计要求将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间距为20m。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设置为共用点,布设在支护结构顶部并与附近其它监测项目处在同一断面,以便形成完整的监测体系。
(2)监测点布设方法及过程
埋设要求: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的观测标志采用电钻
钻孔孔深为10厘米。钻完孔后用打气筒把里面的混凝土粉末吹干净,然后再用
调制好的AB胶均匀的抹在测钉上再装入孔内。埋设十字形测钉分布于冠梁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沿着支护结构顶部每20米布置1个监测点(竖向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