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 第五章体育科学
体育概论-第三版-杨文轩-陈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类基础课程教材-第五章--体育手段
轨
运动轨迹,主要是研究轨迹的形式、方向和
迹
幅度。
(三)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身
体
运
身体运动轨迹的形式包括直线和曲线两种。
动
直线运动是指身体某一点运动方向在运动
轨
过程中不发生改变,始终沿一个方向移动。
迹
曲线运动是指身体某一点的运动方向始终
的
是变化的。曲线运动包括转动和抛物线运动。
形
式
直线运动
抓举慢动作
图 运动者、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二)身体运动的分类 1 按照人体基本活动形式来分
可将身体运动分为走、跑、跳、投、悬垂、 支撑、攀登、爬越和平衡等。
攀登、平衡木
2 按照人体运动部位来分
可将身体运动分为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头颈运动、腹背 运动和全身运动等。
足球花式过人 龙旗
游泳的肌肉参与
3 按照生物力学运动形式来分
迹间 度率 量 奏
(三)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身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
体
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属于动
姿
作的空间特征。
势
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过程,一般包括开
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其
表现形式也有动态姿势和静态姿势之分。
(三)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是指身体运动开始时或预备阶段身体和
1.技术基础 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 照一定的顺序、方向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整体,是 运动动作的系统结构。例如,跳远的技术基础就是由助跑、 起跳、腾空和落地 4个环节所构成的动作系统。在一般情 况下,技术基础是相对规范和不变的,它包含整个技术动 作的完整功能和属性。
体育概论总结
体育概论总结引论1.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体育的整体。
2.体育概论的范畴: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过程、体育文化、体育体制、体育发展趋势。
3.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4.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科学。
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科学。
5.在学习和研讨体育概论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一)坚持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学术方针;(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第一章体育概念1.体育概念的定义(什么是体育):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其中“文化活动”是适合的临近属概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是合适的种差。
2.为什么要学习体育概念?(一)学习、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二)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三)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体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3.18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耳》中用“体育”一词论述了爱弥耳的身体教育过程。
1923年,中国正式启用体育一词。
4.5.试述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健身体育是通过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实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休闲体育是通过参与多种多样的趣味身体活动实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竞技体育是借助竞争机制、挑战高峰来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
联系: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之间只是形式、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别,其共同的特有本质属性依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依然遵循了划分的规则。
6.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7.体育本质具有的特性:决定性、单一性、稳定性、隐蔽性。
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概念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2、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6、健身体育——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为手段,培育、培养、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目的: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成绩。
特点: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明确而正式的规则;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功利性。
作用: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称为国名经济的增长点。
7、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特点:休闲性、时代性、新奇性、健身性、层次性、非功利性。
8、体育的分类:1:按区域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2:按参与者的年龄分: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人体育。
3:按参与者的职业分:、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4:体育发展的年代: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5:按体育的属性: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9、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2)教育性(3)文化性(4)竞赛性(5)技能性(6)娱乐性(7)社会性10、体育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不仅有利于人的现代化,也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章:体育功能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2、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 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大纲绪论:学科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学科定位、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概念:演变、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本质功能:概述、自然质、结构质、系统质功能目的:确定依据、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实现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手段:概述、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科学:形成和发展、三维视角、科学体系过程:概述、要素、结构与控制文化:属性与含义、中西方差异、Olympic文化、继承与创新体制:概念与构成、特点和作用、中西方差异、改革趋势发展趋势:从人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绪论一、发展概况:(四个阶段)A、引进与移植:毛泽东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苏联《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52年凯里舍夫来华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B、探索与总结:61年版《体育理论》C、挫折与停顿:日本“完善人体”体育目标设计运动处方英国巡回锻炼Circuit TrainingD、丰富和发展:曹湘军:上位概念广义的体育 体育运动下位概念狭义的体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专家分歧集中在:体育概念、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上二、体育概论原理: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体育概论: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本质、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特点:.宏观性或普遍性、概括性或抽象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范畴:体育的概念与本质、价值与目的、过程与规律、途径、手段与方法、科学、文化、体制、发展趋势学科定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带有指导性的学科)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理论发展一般规律及其中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A.与体育学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体育基本理论及其规律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具体些,层次在体育学之下。
B.与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体育概论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直接的研究指南体育概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研究层面(体育哲学从观念层面体育概论从观念层面和制度管理层面)、对象和范畴都有明显区别C.与体育理论区别明显D.与体育社会学同:都是从总体上研究体育的学科,研究对象都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应用性异: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概念和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上社会学用经验科学方法而体概则用人文哲学方法三、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目的:超越日常经验的体育经验基础上科学解释问题,沟通体育理论与实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及其意义的整体把握揭示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和规律引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讨实践中的实质性问题,提高鉴别是非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促使人们更新体育观念,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化发展意义:★对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学科建设,指导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体育概论笔记
体育概论笔记绪论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常用的科研方法——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2)、竞技运动的竞赛具有国际性(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6、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治、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身体娱乐——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8、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9、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点(1)、它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三者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三者的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三者共用的10、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目的、主要形式方法都各有不相同。
11、怎样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1)、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2)、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3)、体育科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4)、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招待情况(5)、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6)、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成绩等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井冈山大学2020年普通专升本《体育类》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2.29
27.4
1.75
66.2
2.74
28.3
2.22
65.8
2.28
26.7
1.74
65.5
2.73
27.6
2.21
65.0
2.27
26.0
1.73
64.8
2.72
26.8
2.20
64.2
2.26
25.3
1.72
64.0
2.71
26.1
2.19
63.5
2.25
24.6
1.71
63.3
2.7
25.4
2.18
62.7
2.24
24.0
1.70
62.6
2.69
24.6
2.17
62.0
2.23
23.3
1.69
61.8
2.68
23.7
2.16
61.2
2.22
22.6
1.68
61.1
2.67
23.2
2.15
60.5
2.21
21.9
1.67
60.4
2.66
22.5
2.14
59.7
2.2
21.2
1.66
59.6
19.4
23.2
13.9
50.6
15.4
12.5
19.5
21.2
14
49.7
15.5
11.6
19.6
19.2
14.1
48.8
15.6
10.6
19.7
17.2
14.2
47.8
第5章 《体育概论》考点
第五章体育概论考点一、名词考点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7.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8.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9.体质:人体的质量,它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部分。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10.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第三版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体育的本质与特征1.1 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1.2 体育的特征(1)实践性:体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强调实践操作和身体力行。
(2)教育性:体育活动具有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3)竞技性: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强调竞争和对抗,追求卓越。
(4)观赏性:体育活动具有观赏性,吸引人们关注和欣赏。
(5)娱乐性: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体育的起源与发展2.1 体育的起源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狩猎、捕鱼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体育的雏形。
2.2 体育的发展(1)古代体育:古代体育主要表现为军事训练、民间游戏和宗教活动。
(2)近代体育:近代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强调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现代体育:现代体育强调科学训练、技术革新和全面发展。
第三章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1 体育的功能(1)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2)心理功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自信。
(3)教育功能:培养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
(4)文化功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3.2 体育的价值(1)个人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
(2)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
(3)国家价值:增强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第四章体育的组织与竞赛4.1 体育的组织(1)体育组织体系:国家体育总局、省市级体育部门、地方体育协会。
(2)体育组织机构: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体育科研机构。
4.2 体育的竞赛(1)竞赛形式:个人竞赛、团体竞赛、混合竞赛。
(2)竞赛规则:公平竞争、公正裁决。
(3)竞赛级别:国际竞赛、国内竞赛、地方竞赛。
第五章体育教育与训练5.1 体育教育(1)体育教育目标: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培养品德。
体育概论课程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
从学科性质上看,《体育概论》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概论》课程对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科学系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良好的体育理论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绪论。
绪论是该学科与课程的前方,该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学习体育概论课程的目的与意义等内容。
重点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难点表现在对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的准确把握方面。
2.体育概念。
该部分是学科与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内容。
主要包括体育概念的演变、体育的基本概念和体育的本质等内容。
重点是体育的概念,难点表现如何理解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界定。
3.体育的结构。
主要包括体育结构划分的标准问题和体育结构的类别。
重点是体育结构的类别,难点表现在标准问题的掌握方面。
4.体育功能。
该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功能概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等。
重点是体育的功能类型,难点是体育功能分类与特点。
5.体育目的。
主要包括确定体育目的依据、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等。
重点是我国的体育目的,难点在于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6.体育手段。
主要包括体育手段概述、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等。
重点是体育基本手段,难点是体育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以信体育动作的区别与联系。
7.体育体制。
主要包括体育体制的一般概述、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等内容。
重点是中国体育体制。
难点是体育体制的不同形态与特点。
8.体育科学。
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等内容。
《体育概论》考研整理资料
体育概论目录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体育的本质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第二节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第三节体育的结构质功能第四节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第三章体育目的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第二节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第三节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第四章体育手段第一节体育手段概述第二节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第三节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第五章体育科学第一节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体育科学地三维视角第三节体育科学体系第六章体育过程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第二节体育过程要素第三节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第四节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第七章体育文化第一节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第二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第三节奥林匹克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第八章体育体制第一节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第二节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第四节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第一节从人文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第二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一、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①学习和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②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
③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体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近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脉络(体育概念的出现晚于体育的产生)三、中、日、美等几个国家体育概念的比较。
世界各国对体育的理解各不一样。
这一点可从日本著名学者川峰雄所著的《体育原理》中反映出来。
欧美学者认为体育是一种“活动”且不将体育与“sport”严格区分开来。
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这是一种从广义上理解的体育,体育应该包括: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从体育手段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在达到体育目的的前提下,各种身体运动(包含竞技运动)、休闲、娱乐活动、舞蹈等都可以是体育的范畴)体育概念的内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体育概论
1、如何分析评价我国当今体育概念问题?体育是医生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这样一个体育定义是相对客观、辩证而全面的,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重视了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到了国情和国际接轨,确立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高度统一性。
计从教育角度重视了对人的培养,又从社会文化视角反映出体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既肯定了热门的个体的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要;既注重对体育的生物学研究,业主中体育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面认识体育。
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广义体育观。
2、如何从体育属性分析体育概念的分类?按照体育属性可以把体育划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健身体育是通过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实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竞技体育是通过竞技机制和挑战高峰来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休闲体育是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身体活动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
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之间只是形式、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别,其共同特有的本质属性依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依然遵循划分规则。
因此,当代体育是由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组成,这个分类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指导体育实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为什么从身心关系考察体育的属性?1)深身心互动。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
我们要按照身心合一的规律认识体育本质。
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三个层面协调一致人才能健康,所以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作用和机制,以便和健康吻合,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体育本质。
今天研究身心关系,旨在推动一种整体的体育观、身心统一的体育观、人的发展预审会需要相协调的体育观的形成,对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和深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体育本质,更好的为人服务。
4、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的关系?体育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
体育概论——精选推荐
体育概论引论1.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研究对象: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范畴:(1)体育的概念与本质(2)体育的价值与体育目的(3)体育过程与规律(4)体育途径(5)体育手段与方法(6)体育科学(7)体育文化(8)体育体制(9)体育发展趋势2.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科定位: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体育概论与体育学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体育基本理论及其规律的研究,体育概论不等同于体育学。
体育学对体育的总体认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育概论对体育的概念、本质、目的、要素、结构、过程等具体问题展开分析。
与体育学相比,体育概论研究的问题具体些,研究层次在体育学之下。
(2)体育概论与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体育概论的理论基础,又是体育概论的具体的、直接的研究指南。
体育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与体育概论有相似之处,研究内容有交叉之处,如体育概念、体育目的等,但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
体育哲学主要从观念层面研究问题,而体育概论除了从观念层面探讨问题外,还要从制度、管理层面研究问题,因此体育概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3)体育概论与体育理论体育概论与体育理论有明显的区别。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用了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群众体育这四大块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体育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渐变得模糊,研究范畴非常宽泛,体育界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便不把体育理论当学科名称使用了。
(4)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都是从总体上研究体育的学科,研究对象都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应用性,但双方都具有自己的特定概念(如体育概论的体育结构,体育社会学的体育社会结构),形成了对同样作为整体的体育的不同研究视角。
体育概论(总)
第二节 运动动作的结构
一、运动动作(身体练习)的一般概述 (一)运动动作的概念 (二)运动动作与一般动作的区别 二、运动动作的技术结构 (一)技术基础 (二)技术环节——(技术关键) (三)技术细节
第三节 运动动作的要素
一、运动动作的基本要素 二、运动动作要素的特征
一、运动动作的基本要素
(一)身体姿势: (二)动作轨迹: (三)动作时间: (四)动作频率: (五)动作速度: (六)动作力量: (七)动作节奏:
(一)身体姿势:
概念:指身体及身体各部位在动作过程中的 状态。 构成:静态、动态 1、开始姿势: 2、过程中的姿势: 3、结束姿势: 特征:空间------运动学特征 意义:
第三节 国际体育组织与竞赛 一、国际体育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 3. 国际体育联合会 4.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5. 国际体育运动理事会 6.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 7. 国际高等体育院校协会 8. 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 9. 国际军事体育联合会 10. 洲运动联合会
二、运动动作要素的特征
动
身 体 姿 势 动 作 轨 迹
作
动 作 时 间
的
动 作 频 率
要
动 作 速 度
素
动 作 力 量 动 作 节 奏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空间 时间 特征
运
动
学
特
征
动 力 学 特 征
综 合 特 征
动
作
的
特
征
第四节 运动动作的分类和运用
一、运动动作的分类 (一)按人体基本活动机能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的体育科学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省级以上体育科研 机构,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队伍已经形成,全 国性体育科学刊物《体育科学》、《中国运动 医学杂志》已公开发行。 1986年12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正 式成立,许多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相 应的二级学会。 华东师大成立了学校体育研究所,大连工学院 成立了体育科研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相继成立 人体研究室。近年来重大的体育科技成果就达 到数百项。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多次参加国际 体育学术会议,同20多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体 育学术交流。
世界范围的体育科学研究,也随着竞技 运动的国际化,开始打破国家界限,相 继开展了包括生理、医学、心理、教育 等多种内容的联合研究。 1911 年北欧国家建立的国际体育学会; 1912年在德国第一次召开医学大会; 1913年在巴黎又召开了国际体育学术会 议; 1924年国际体育科研所正式成立。国际 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科学研究, 展示了体育科学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古代,由于受“以善身之道,增进健康、延 年益寿”的思想影响,体育已被列入教育之中。例 如,孔子的教育内容中的“射、御”、老子养生观 中的“节制嗜欲”的主张,这些推崇尚武健体的教 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长达2000多 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就注意国民“尚武”精 神的培养,促使了运动医疗,导引养生术和多种民 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汉代名医华佗,依据运动 能增强体质的生理机制,创编了强身健体的“五禽 戏”,以及相继出现的“达摩十八罗汉手”、“八 段锦”等,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古代运动医学,成为 中国医学和体育学中的宝贵遗产。 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人类对体育还缺乏本质的认 识,此时,虽然某些体育科学思想已具雏形,但都 是伴随军事、教育和医学而并存的,体育实践活动 与体育科学思想均处于萌芽状态之中。
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知识 体系。
体育科学的基本使命是揭示体育的特征和
规律,探索新原理、新思想等,解决认识 问题,它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的问题。 体育与体育科学: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教育过程
•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提示这种现象发展规律的知 识体系。对体育进行多层次、多视角以至全方 位的研究,并经反复验证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 识体系才称之为体育科学。
2、运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 自身完善 3、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 体育实践服务
第二节 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
一、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 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主要是从人 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 等学科入手,这些学科为揭示体育 特点和体育对人类特有的存在价值 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 物化学就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或在长 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影响下,人体形 态结构、各种生理功能、人体机体 内化学组成的发生变化规律。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教育应 顺应儿童的本性,让其身心自由发 展”,“儿童应经常由游戏、运动、 手工艺与直接熟悉自然的方式学 习”,并提出了“体育乃是由儿童 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部分”的 学说。 这些主张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 理论,对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19世纪后,德国“体操之父”库茨 姆斯、“社会体操之父”雅思,以及瑞典 “体操领袖”林德福尔斯,分别就体操及 其一般原则,体育实践经验等撰书立著。 这些理论著作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 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 的迅速发展。英国教育家阿诺德正式把民 间流行的户外运动板球,足球等竞技游戏 纳入学校教育轨道,初步形成学校体育教 学体系。
三、体育科学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对体育的需求, 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以及运动技术的 高、难、复杂化,促使许多国家把体育 科学研究同民族体质的发展,同体育运 动实践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体育运动 中许多亟待应用和开展的课题,并成立 了许多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例如, 美国除了包含多学科的全国性科研协调 机构——美国运动医学会外,还建立了 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并拥有一批高水平 科学家和现代化设备条件,开展了多学 科的综合研究;
科学的概念
广义的科学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 学、思维科学等的总称。
狭义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即研究 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 动规律的科学。
技术
技术是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在利用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
中,获得物质财富、精神和信
息手段的总和。
科 技?
“科技”一词是典型的中国说法。英文从来都是 分开用的,即science&technology。完整翻译 成中文应该是科学与技术。很显然在西方国家 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就是技术,科学与技术是 两码事。两者再密切也不会是同义词。但中国 人的习惯用法或科学普及方面的问题,总把 “科技”当成一种东西,从而“科技”成了偏 正关系,即科学的技术。即英文的scientific technology(事实上英文没有这种说法)。字面 意思就成了技术是科学的。
二、体育科学的形成
体育作为单学科的发展,却可以追 溯到19世纪30年代或更早一些。 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和体育实 践的发展,体育科学的部分学科从 它的母系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 医学等)中派生出来,然后逐渐形 成了体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这些学 科在体育科学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 系,并逐步交叉成一门有机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综合科学。
1、 体育科学思想的萌芽
人类对体育的认识体系正是在体育的实践不断丰富 和发展之中萌发的。 古希腊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哲学、教育思想, 促进了欧洲古老的文明,也带来了体育的繁荣。 他们提倡用体育“造就健全的公民”,把体育 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哲 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教育设 计中,提出了“对青少年儿童实施为造就完美 和谐发展的人而健身”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体育、德育、 智育的联系,主张应“重少年儿童身体、德行 与智慧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体育应先于智 育”的教育思想。同时设计了“按年龄分期参 加运动量不同的项目”的体育教学方法。
德国体育科研所,仅应用学科研究部就 包括了运动医学、人体运动学、训练学、 体育社会学等7个学科研究室; 法国国立体育运动学院实行教育学,训 练、科研结合体制,设置有人体测量学、 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等近10个 学科研究室,以及按课题需要的多学科 联合研究组。 美国、前苏联、德国、罗马尼亚、古巴 等国家的运动训练中心,同时又是体育 科学研究中心,在科学选材、科学训练、 运动营养、运动疲劳消除等研究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
1. 体育科学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 趋向 一方面,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各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 频繁,体育科学研究的面越来越宽,研究的问 题也越来越深,使体育科学从单一学科研究阶 段进入多学科协调配合的综合研究阶段。与此 同时,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产生出许多新 兴的体育学科。 另一方面,系统科学思想深入体育科学领域, 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横向工程 技术等)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体 育科学研究从分化到综合,有了科学的理论基 础和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实例
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 文奥运” 技术: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建设、 便捷的通讯、网络传输、电视直播 或转播的质量、电子计时更高水平 的应用等 科学:开闭幕式、各运动项目的分 布(协办城市的选取)、运动项目 的时间安排。
科学是发现那些在世界上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 技术则是发明那些世界上从来没有 的东西或在原有事物基础上的进一 步创新。科学是提供应用的理论; 而技术则是使可能应用的理论变成 现实。
古罗马医学家盖伦在其创立的医学和生物学 知识体系中,把运动按身体部位、激烈程度 和动作节奏分为三类,并就身体锻炼对人体 匀称、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科 学论证 古印度学者罗迦把“营养、睡眠和节食”从 理论角度视为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医学家 卡拉卡又把按摩分为“运动、医疗、卫生” 三大类型,论述了通过运动预防疾病、减少 肥胖、帮助消化、修整容貌、推迟老化的道 理。古印度民间的身体运动、涂油按摩等维 持和恢复健康的方法极为流行。
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许多学者, 对动物与人体运动进行研究,初步创立 了现代“人体运动学”的基础理。.如法 国教育家马黎用仪器和电影技术记录观 察人体运动现象,成为现代生物力学研 究的创始人。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撰写了《运动心理学 试论》、《竞技运动教育学》等体育科 学论著,由于他的卓越贡献,促使第一 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举行, 从而把竞技体育推向国际范围,顾氏成 为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
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也成为国际 体育科研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如电子计算机、激光、无线电遥控遥测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的应用等 等,以及测力、测速仪器系列化; 心电、肌电遥测系列化; 人体测量仪器系列化; 携带测量仪器的微型,精密化。 这些都为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 者认识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的规律,改 进提高运动技术,进行训练的最佳化模 拟,提供了良好的充分的条件。
而中国由于翻译的问题或因为教育的问 题,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科技误会,甚 至把“高技术”的英文high-technology 也要叫做“高科技”。 技术是科学的派生物,两者非常密切, 但差别很大。科学是精神的,而技术是 物质的。科学是内在的灵魂,它是理性 的、概念的、观念的、内在的、抽象的、 素质的;技术是外在的技能,它是物化 的、外在的、具体的、工具的、买卖的、 应用的。
第一节 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二、体育科学的形成 三、体育科学的发展 四、我国体育科学发展概况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科学:把大量的事实有序化,从中找到 规律。 是系统化并借助于严密的逻辑关系构建 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 思维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 事实和规律的发展着的知识体系。 《辞海》对科学的诠释是:“运用范畴、 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 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