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_修订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版
沿用前苏联1954年《柔性路面设计须知》 三种极限状况
——弯拉断裂、锥形贯穿、表面不平整 一次或多次荷载作用,都在相同的极限相
对弯沉值时破坏 以相对容许弯沉(lk /D)为设计指标
——公式范围: E1/ E0 = 3~15;h/D = 0.5~2.0 均质体弹性,综合模量,当量厚度
JTG D50-2017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修订简介
1. 历史沿革 2. 国外状况 3. 修订背景 4. 修订变化 5. 适用范围 6. 现实意义
内容
1 历史沿革
1958年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1966年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1978年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1987年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1997年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006年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017年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时,先拟定某一层作为设计层,设定面层和其他各 层的厚度。
——层底拉应力验算
m≤R
——路面弯沉值竣工验收
路面竣工时的整体刚度,以不利季节BZZ-100标准轴载 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的代表值lr评定。即 :
竣工后一年测试。用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实测路表 弯沉值。对半刚性基层结构宜用5.4m的弯沉仪,对柔 性或组合结构可用3.6m的弯沉仪测定。
结构组合不合理
主要的结构组合: 沥青面层+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无机结合料类底基层 沥青面层+无机结合料类基层+粒料底基层 强基薄面
很少用的结构组合: 沥青面层+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底基层 沥青面层+沥青结合料类基层+粒料类底基层 沥青面层+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无机结合料类底基层 沥青面层+沥青结合料类基层+粒料类底基层+无机结合料类底 基层 导致路面结构组合不尽合理。
——累计当量轴次
——交通荷载等级
——2006版
与1997年版完全相同。
AASHTO 2002 AI
Shell CBR 日本 南非 诺丁汉大学 比利时 法国
2 国外状况
部分国家或单位采用的设计指标
机构 AI
沥青层 疲劳

稳定粒料 层拉应力
路基顶面 压应变

粒料层剪 切应力
永久变形
SHELL

——发展需求
2015年底,我国公路统计数字
总里程
:457万公里
沥青
:102万公里(养护维修周期3~5年)
水泥
:206万公里(养护维修周期5~8年)
高速路
: 12万公里
公路密度 : 47.6公里/百平方公里
汽车保有量 :约1.64亿辆
机动车保有量:约2.74亿辆
2013年6月20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公布,西部地区 新增加两条南北纵线,成为“7 11 18”网,总里程 8.5 → 11.8万公里。到 2020年,总里程16.8万公里。
——1966版
设计指标未作改动 修正前苏联弯沉计算公式 建立本国气候分区、土基和材料参数
——1978版
以容许弯沉为设计指标
全国弯沉调查,提出临界损坏状态和设计指标值
采用双圆、双层体系
综合修正系数 容许弯沉:
lR N130f..27A1 (mm
路面类型系数A1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理论基础
多层弹性体系理论(层间完全连续)
——设计标准
路面设计弯沉值
ld
6.0 Ne0.2
A1A2A3
容许拉应力
(mm
s =沥青混凝土(15℃)或半刚性材料(90d/120d/180d)
的劈裂强度
Ks=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路面厚度计算 假设路表弯沉值ls=设计弯沉值ld,计算路面厚度
容许弯沉: lR N110f..20A1A2 (mm
道路等级系数A2
——1997版
以设计弯沉取代容许弯沉 补充弯沉调查,修正设计弯沉指标值 半刚性材料模量提高(1~2)倍 以劈裂强度替代弯拉强度
设计弯沉=容许弯沉/1.2
设计弯沉:
ld
6.0 N0f.2
A1A2A3
(mm
来自百度文库
基层类型系数A3
——材料设计参数
实测或参考选用 15℃、20℃抗压回弹模量 劈裂强度
弯沉计算时 抗压回弹模量(沥青混凝土20 ℃ )
拉应力计算时 抗压回弹模量(沥青混凝土15 ℃ ) 考虑模量的最不利组合
——标准轴载
——轴载换算
上述轴载换算公式,仅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130 kN的各 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经验教训
现象: 早期损坏严重(开裂、沉陷、车辙、松散、坑洞等) 原因: 设计指标不全面 结构组合不合理 材料试验和参数取值不能完全反映材料服役性状(黏弹塑性、 黏附性、温度敏感性、老化、耐久性) 交通荷载预估不准确
设计指标不全面
采用路表弯沉作为设计指标,并验算沥青层、半刚性(刚性) 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设计准则。存在如下问题: 一,弯沉指标的不唯一性,即不同路面结构组合,可以得到相 同的弯沉。弯沉只是反映路面结构的整体刚度,不能完全反映 路面结构的性能和破坏(疲劳、永久变形、高温车辙,低温开 裂等)。弯沉指标与路用性能没有直接关系。 二,没有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 温度高时,具有黏弹塑性,温度低时,表现出明显的弹性,路 面疲劳、永久变形、高温车辙、低温开裂等破坏无一不与温度 相关。弯沉指标与温度效应没有关系。 三,验算沥青层底拉应力,计算模型中,假设层间连续,则沥 青层底不会出现很大拉应力。与验算沥青层底拉应力矛盾。
路面状况 好 较好 中 较坏 坏
损坏状况(标准)
路面外观特征 坚实、平整、无变形、无裂缝 平整、无变形、少量发裂 平整、无变形,有少量纵向或不规则裂缝 无明显变形,有较多纵横向裂缝或局部网裂 连片的严重网(龟)裂或伴有沉陷、车辙
——1987版
增加抗弯拉验算指标 补充弯沉调查(北京),修正容许弯沉设计指标值 采用双圆、三层体系


澳大利亚



日本


南非




诺丁汉大学 ※

比利时



法国



俄罗斯

路表 弯沉 补强※

国外常见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3 修订背景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建设发展需求 上一版规范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应用“四新”(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 国外先进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和理念 系列新的研究成果(路基、路面、材料、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